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J)第四篇


  肩三针


分布在肩关节周围的肩髃肩前肩后三个穴位的合称。肩髃:见该条。肩前:在腋前皱襞头上1寸。肩后:在腋后皱臂头上1.5寸。主治肩痛不举,上肢瘫痪麻痹等。各刺1-1.5寸。

  肩上热


证名。肩部灼热或有热感。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肩背部位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的循行部位,如该经发生病变,可见肩上热的症状。

  肩髓


肩骨骨髓。《素问·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

  肩抬复位法


医疗技术名。髋关节脱臼之复位术。以左髋关节复位为例:一般由于肌肉厚而有力,应于腰麻或全麻下进行。令患者仰卧,将臀部置于床上之一端,一助手以双手紧紧固定骨盆,另一助手抬平右侧下肢不动,术者弯腰分腿面对患者,以右侧肩填于患者左侧窝下,抬起患肢,以双手紧握患肢大腿根部,另一助手在术者背后双手紧握患肢小腿部固定不动。此刻,术者用力由分腿弯腰姿势,徐徐直腿伸腰,抬起患肢与按压骨盆的双手作对抗牵引。若觉察到股骨头滑动时,即刻以双手向远端托,便可感到脱出骨复归原位的声响,证明已复位。

  肩痛


证名。肩关节肩胛周围筋骨肌肉作痛。见《针灸甲乙经》卷十。因外感风湿、肺受风热、强力负重,跌仆损伤等因,伤及手三阳所致。以肩为手三阳经交会处,又属肺脏分域。由外感风湿所致者,肩痛偏后,常与背痛并见,治宜祛风化湿,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因肺受风热者,证见肩痛偏前,痛连手臂,方用防风汤羌活散等。因强力负重或跌仆损伤者,痛有定处,伸屈不利,或痛引颈项等,可结合伤科推拿、针灸治疗。参见肩背痛肩前痛肩后痛肩不举等条。本证见于风湿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肩胛劳损等疾患。

  肩头


①人体部位名。又称肩峰。肩上高高突起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其臼含纳臑骨上端,其处名肩解,即肩(骨友)与臑骨合缝处也。俗名吞口,一名肩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灸癣法……平举两手,持户两边,取肩头小垂际骨解宛宛中灸之,两火俱下,各三壮。若七壮,十日俞。”《医说》:“灸牙痛法,随左右所患,肩尖微近后骨缝中,小举臂取之,当骨解陷中,灸五壮。”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据以列作经外穴,名肩头。《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一名肩尖,在肩部,肩锁关节之凹陷中肩髃穴之内上方处。主治癣,齿痛,肩凝症,上肢麻痹或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肩头骨


见《伤科汇纂》。肩解的俗称。详肩解条。

  肩头掮法


医疗技术名。肩关节脱臼整复法。见《伤科汇纂》卷一。其法令患者立于低处,术者双手紧握患肢手腕上部,将肩头置于患侧之腋下,用力徐徐背起,并缓缓向前弯腰,利用肩头的力量促成骨头复归原位,如感觉有滑动感者,即为复位之兆。

  肩外俞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另说:“大杼旁三寸”(《医学入门》)、“平开大椎三寸”(《循经考穴编》广注)、“横直陶道四寸七分微高些”(《针灸集成》)。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背神经及颈横动、静脉。主治肩背酸痛,颈项强急落枕,肘臂冷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肩息


证名。拈肩以助呼吸之状。多见于严重呼吸困难者。《素问·通评虚实论》:“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哮喘病发作时亦可见本证。参见张口抬肩条。

  肩息咳


病证名。咳嗽而兼见耸肩、喘息之证。出《灵枢·本脏》。参见咳喘痰饮咳嗽息高等条。

  肩项痛


证名。即肩痛连项。见《甲乙经》卷八。由邪客经脉,或血失濡养所致。《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治宜祛风止痛或养血和络;选用羌活泻白散圣愈汤。参见肩痛项痛条。内脏病而痛引肩项者,病多危重。

  肩俞


经外穴名。见《腧穴学概论》。在肩髃云门穴连线的中点。主治肩臂疼痛不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肩髃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阳蹻之会。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和旋后动、静脉。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项强齿痛瘰疬,瘾疹,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肩贞


经穴名。出《素问·气穴论》。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布有腋神经分支,深部上方为桡神经,并有旋肩胛动、静脉。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耳鸣,齿疼,瘰疬,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肩中疽


病名。痈疽之发于肩峰正中者。出《外科真诠》卷上。风邪热毒郁结三焦经胆经而发,证见肩中廉部位生有头疽,微肿痛痒。证治参见肩疽条。

  肩中俞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背部,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另说“大杼旁二寸”(《医学入门》)或“肩外俞上五分”(《针灸集成》)。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背神经及颈横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唾血项强,肩背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肩柱


经外穴名。出《针灸集成》。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参见该条。

  肩柱骨


经外穴名。出《奇效良方》。位于肩部,肩胛骨肩峰突起之高点处。主治瘰疬,肩臂痛,手不能举动等。艾炷灸3-7壮。

  兼方


方剂学名词。指用主治不同的药物组合成,以治疗两种不同性质病证的方剂。如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外有表寒,内见阳虚之证等。

  兼胎症


病证名。即妊娠目病。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未产目病号兼胎。”参见妊娠目病条。

  兼证


病证名。

①指感受病邪及其相应的证候分主次,次者为兼。《温热论》:“(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此风和湿均属温热兼证

②病之主证未除,又出现新的症状,而整个病情仍以原来主证为主,后出现的病证为兼证

  监仓之官


人体器官名。指大、小肠。《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卷十八:“大肠者,为行导传泻之腑也。号监仓掾。”

  犍(jiān,音肩)


五不男之一。古时男子阴茎被割,以至不能生育者,称为。参五不男条。

  煎


①将药物加水煎煮。

汤剂的另一种名称。如一贯煎

  煎厥


厥证之一。属内热消烁阴液,逐渐虚赢的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吴澄指出煎厥虚损病证。他所撰《不居集》载述:“人身肾与膀胱竭绝,于己午之月,故倦怠欲睡,痿弱无力,尔时则宜补益;若或劳役犯房欲,精血内耗,阴火沸腾,致目昏耳闭,举动懒倦,失其常度,五心烦热,如火燔灼,名曰煎厥。此亦虚损之类。”

②指肝气盛,突出“善怒”为主证。《素问·脉解》:“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参见厥证善怒条。

  煎药法


把中草药煎煮成汤剂的方法。要根据药剂的作用而掌握火候,如发表药、理气药,多取其气,宜用较猛的武火急煎;补益药,多取其味,宜较弱的文火慢煎。同时要依据药物的性质、药味的多少及病人年龄大小而确定煎水量的多少。此外,还须留意先煎后下包煎等法。各详该条。

  茧唇


病名。又名白茧唇紧唇沈唇。指生于口唇部位的肿块,形如蚕茧的病证。是一种唇部的恶性肿瘤。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若肿起白皮皱裂如蚕茧,故名曰茧唇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茧唇》谓:“此症由脾胃积火结聚而成。”证见初起下唇无痛性局限性硬结,或似乳头蕈状突出,溃烂后翻花杨梅。其治宜内外结合,辨证施治,早期可考虑手术治疗。属心脾火炽者,宜清火解毒、养阴生津,方选清凉甘露饮加减;脾胃实热者,宜通腑泄热化痰解毒,方选凉膈散加味;相火上炎者,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外治:初起以丹外敷;溃烂搽青吹口散锡类散;出血不止,可用蒲黄炭、芦荟马勃等研粉外敷。

  减


①削减。引申为消瘦。《素问·八正神明论》:“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②消退。《素问·热论》:“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

③耗损。《素问·痿论》:“肾气热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

④治法。指对疾病深重患者,按其病势,采用逐步攻泻消减病邪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

⑤灵便。一说指(目)深而固。《灵枢·论勇》:“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

  剪刀


眼科手术器械名称。用于剪除胬肉、血筋、皮、膜等。多用钢铁制成。

  剪口疮


病名。指口角生疮且久而不愈者。《疡医大全》卷十四:“剪口疮又名夹口疮。脾热者多患此,亦有父母遗毒小儿。口角色白生疮,久而不愈。”该病多因脾经有热所致。治疗应清热解毒。可选用清胃散凉膈散等加减。参见口吻疮条。

  趼(jiǎn简)子


病名。亦称茧子。即胼胝。指手掌、足处之皮肤局限性增厚者。该病可分脚垫、趾垫、“疔”三类。脚垫按其生长部位和形状之不同,又可分为月牙垫、轮垫、后垫等多种。趾垫亦有顶趾、盖趾、夹趾、对趾等多个名称。疔则有垫疔和单纯性干疔之分,其名称亦颇多,如顶趾疔、盖趾疔、垫疔、蛇头疔等。其病因、症状可参见胼胝条。治法以外治为主,可用修脚术中的起法、分法修治,同时亦可配合药物外治

  睑


人体解剖名称。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也即眼睑。详见该条。

  睑胞


人体解剖名称。见《银海精微》。也即眼睑。详见该条。

  睑唇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三。即眼弦。详见该条。

  睑倒粘膜


病名。见梁翰芬《眼科讲义》。即睥肉粘轮。详见该条。

  睑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系指下睑四白穴、巨髎穴处生疮,色似葡萄疾病。多因气血虚衰,毒邪入侵所致。治宜托里清热消毒。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

  睑废


病证名。系指上胞下垂较为严重的病证。《目经大成》卷二:“此证……只上下左右两日夜长闭而不能开,攀开而不能眨……以手拈起眼皮,方能视。”详见上胞下垂条。

  睑皮


人体解剖名称。见《银海精微》。也即眼睑。详见该条。

  睑皮垂缓


病证名。系指上胞下垂的病证。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也即上胞下垂。详见该条。

  睑生风粟


病证名。系指眼睑皮肉上下有肉如粟粒,多泪出涩痛,积久翳膜昏暗的病证。《秘传眼科龙木论》指出本病的原因是“肺脏壅毒,大肠积热,肝家有风”。治宜劆洗出血或将眼睑翻出以针拨之。口服疏风、清热、祛瘀之剂如银翘散丹参赤芍之类。可参见椒疮、粟疮等条。

  睑生粟


病证名。系指两之间生肉如粟米之形的病证。《眼科龙木论》认为本病的原因是:“脾肺受邪,……肝经虚弱,风盛。”也即粟疮,详见该条。

  睑停瘀血


病证名。系指血凝于胞睑之间的病证。《银海精微》论述本病原因为:“肝气凝滞,脾胃停积湿也,或因天行赤眼之后……不能调养”。治疗时应翻开上下胞,劆洗瘀血至尽。内服退赤散等。

  睑弦


即目弦。详该条。

  睑弦赤烂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眼科学讲义》。也即眼弦赤烂。详见该条。

  睑黡


证名。系指上下外煤黑有如淡滴于旧棉纸上的病证。本病可见于痰饮之证。参见目黯黑条。

  睑硬睛痛


病证名。系指两紧硬而睛疼,轻者内生椒疮,重者肿胀如杯瘀血贯睛的病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鞭睛疼。《张氏医通》卷八描述其病因为“风热痰火及头风夹攻,血滞于睥内所致”。治宜祛风清热,涤痰凉膈散瘀。方用凉膈散外治可劆洗去瘀或涂焮肿膏。参见椒疮肿胀如杯瘀血贯睛条。

  睑粘睛珠


病名。见《睛科统秘》。即睥肉粘轮。详见该条。

  睑中生赘


病证名。系指内生赘如粟如黍,或有血块的病证。本病之病因为脾胃积热积瘀,故治宜活血清热。用赤芍丹参牛黄等药。

  《简明医彀》


综合性医书。八卷。明·孙志宏撰。刊于1629年。本书以介绍临床各科疾病证治为主,附有成方、验方并医论等。卷首有要言一十六则(多为医论)和制药、煎药、服药法等,颇多经验之谈。卷一-五,内科杂病,兼及五官、口齿病证;卷六-八分述幼科、妇科、外科病证,述证简要而方治详备,主方后附有成方及简效方。孙氏于本书自序中称:“其书备而不冗,约而不漏,义类浅显,人人可解,若射必有彀,故命曰《简明医彀》”。现存多种明刻本、198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印本。

  《简明中医儿科学》


儿科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儿科教研组编。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儿科学的发展概况,及诊治、护理等基础知识。各论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予以简明扼要的论述。其内容有初生疾病、四大要症(麻疹天花惊风、疳症)、弱症、杂症四部分,并附小儿推拿术。1960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简明中医妇科学》


妇科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编。本书分总论、各论两篇,总论介绍妇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简史。各论阐述调经带下、孕育、胎前临产、产后、乳病及杂病等内容的若干病证。论析辨证和治疗较为简要。1959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简明中医内科学》


内科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编。本书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病因、诊法、治疗法则等内容。各论介绍73种内科病证的诊治,采用中医病名,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颇为规范。论述简明,文字浅显,每病之后附有医案选录,可供临床参考。1959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简明中医学》


综合性医书。

①河北新医大学医教部编。内容包括中医基本知识,常用中草药简介、常见病的治疗等三部分。书中对病证的分型比较简括,治疗选方切于实用,并收集了各地的一些医疗经验和单方验方。本书虽易于普及,但似觉过于简要。197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此书分述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疾病。不少篇章有中西医结合的内容。方药治疗部分注意选收单方验方及针灸、外治法等。1972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简易备验方》


医方著作。即《订补得易备验方》,又名《万病验方》。十六卷。明·胡正心等撰。刊于1641年。书中集录治疗中风伤寒瘟疫、暑证等59类包括各种病证的单方验方。现存明刊本。

  《简易普济良方》


医方著作。六卷。明·彭用光撰。刊于1561年。书中列述一些临床实践中卓有疗效的有关中风伤寒等常见病证的单方验方,并介绍了有关食疗、食物宜忌、食物制造、养生等内容。卷六为彭氏注释的《痈疽神妙灸经》,其中绘有人体穴位图17幅,并有说明文字,现存明刻本。

  《简易医诀》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周云章撰于1909年。本书以三言歌诀形式,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杂病、妇、儿、外科等类病证的证治和方药。歌诀后有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的详细注释。引用各家医论及方剂,是一部学医入门读物。现存初刻本等。

  謇吃


病证名。系指口吃难于语言的病证。謇,难也。《广雅》注:“口吃难于言也。”本病的病因,《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认为:“人之五脏六府,禀四时五行之气,阴阳相扶,刚柔相生,……若阴阳之气不和,府藏之气不足,而生謇吃……养生方云愤满伤神,神气通于舌,心损謇吃。”参见重言口吃条。

  蹇(jiǎn,音检)


足跛。《素问·骨空论》:“,膝伸不屈治其。”

  见点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见苗


出《痘疹心传必效良方》。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见闻精出


证名。耳闻目睹色情之事,而精自泄者。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见闻感触,则动肾气肾藏精,今虚弱不有制于精,故因见闻而精溢出也。”详滑精条。

  建里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下动脉交界处的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食欲不振,及急、慢性胃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剑横秋水


病名。即剑脊翳。《目经大成》卷二详述此症:“此症系物击所现伤痕,色白或带焦黄,中央略厚,两边薄些,正中横于青睛之上,故曰剑横秋水。”详参剑脊翳

  剑脊翳


病证名。

①即横翳内障。“横翳又名剑脊翳,白瞳人中映出于外如剑脊,中高边薄,横格瞳人中,色白如银”(《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

②属宿翳,又称剑横秋水。详参该条。

  剑针


器械名。形如两锋剑之刀针。《喉科心法》卷下:“两边亦有锋,铜制成。备通脓管之用,取此迅速,痰包亦用此破。”外科切开脓肿的刀具。

  健脾


补法之一。亦称补脾、益脾。治疗脾虚、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用于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等脾气虚弱证候。常用药如党参莲子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方如参苓白术散

  健脾疏肝


治法之一。治疗肝气郁结引起脾不健运的方法。临床用于两胁胀痛、食少纳呆、腹胀肠鸣、痛泄交作、舌苔白腻、脉弦等肝盛脾虚证候。常用药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健脾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疏肝。方如逍遥散之类,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健忘


证名。指记忆力减退,容易遗忘。见《济生方》卷四。亦称善忘喜忘多忘。因心、肾、脑髓不足所致。《医林改错·脑髓说》:“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类证治裁》卷四:“健忘者,陡然忘之,尽力思索不来也。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治疗健忘,须交通心肾。因病善忘者,若精血亏损,宜培肝肾,用六味丸加远志五味;索思过度者,补养心脾,用归脾汤;若精神短乏,宜兼补气血,用人参养营汤远志丸上盛下虚者,用养心汤;上虚下盛者,用龙眼汤心火不降,肾水不升;神明不定者,用朱雀丸;素有痰饮者,用茯苓汤痰迷心窍者,用导痰汤下寿星丸;劳心诵读,精神恍惚者,用安神定志丸心气不足,怔忡健忘者,用辰砂妙香散;禀赋不足,神志虚扰者,用定志丸、孔圣枕中丹;年高神衰者,用加减固本丸;血瘀于内,喜忘如狂者,用代抵当丸。参见善忘多忘条。

  健胃


治法之一。指加强胃的消化功能的方法。胃主纳食,以和降为顺。健胃常结合降气行气,药用如丁香白豆蔻砂仁川朴陈皮等。挟湿浊,可加芳香化湿药;挟食滞,可加消食导滞药;兼气虚,可加健脾益气药。

  谏议之官


人体器官名。《素问遗篇·刺法论》:“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喻脾有协助心神决定意志的功能,故称。

  楗


股骨处。《素问·骨空论》:“膝伸不屈,治其。”又:“辅骨上,横骨下为。”

  鉴真


(688-763年)唐代高僧,医家。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始获成功。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象,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所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尝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天皇之病。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号,日本人民誉他为“过海大师”。其著作有《鉴上人秘方》,惜未见流传。

  箭风


病名。痛风的俗称。《张氏医通·痿门》:“按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参见痛风历节条。

  箭风痛


病名。见《春脚集》。俗称鬼箭打。指痛风一类的疾患。多由于气血不足,外感风邪,壅郁脉络所致。症见头项、肩背、手足、腰(月少)、筋骨疼痛。治宜内服白薇煎(东白薇二钱、泽兰叶三钱、穿山甲片一钱,炒黄研,用好煎服);外用炒山栀、桃头敷患处。

  江承宗


唐代医家。曾任凤翔节度要籍。辑《删繁药咏》三卷,或作《删繁药诀》,未见行世。

  江诚


清代医家。字抱一,浙江衢州人。其生平欠详,尝与程曦雷大震等人合着《医家四要》四卷,现有刊本行世。

  江诚立


清代医家。字朝宗,江苏吴县人。生平欠详,尝着有《核骨(?吴)踹辨》,刊于唐大烈创办之《吴医汇讲》。

  江东脚气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又名瘴毒脚气。详该条。

  江瓘


(1503-1565年)明代医家。字民莹,歙县(今属安徽)人。初学儒,因母丧而家贫,益发愤攻读,然终不售于科场,转而求生计于经商,尝补县诸生。因自身多病而求治不效,遂自学医术自疗,久之而竟成名医。因有感于“博涉知病,多诊识脉”之古训,遂摘录古往今来治验医案,分门别类加以摘录,意在“宣明往范,昭示来学”,经二十余载乃未能成书,瓘已辞世。其子应宿继其业。完成宿愿,编成《名医类案》一书,分二百另五门,录自汉至明之各家医案,间附以评说,颇得后代好评。现有多种版本行世。

  江进


清代医家。歙县(今属安徽)人,辑有《集古良方》十二卷,现有刻本行于世。

  江考卿


(1771-1854年)清代医家。字国兴,号瑞屏。婺源(今属江西)人。善治骨折跌打损伤,且能以他骨填接已碎之骨伤云。所著有《伤科方书》,或称《江氏伤科学》,内颇多创见。

  江秋


清代医家。字涵敦,号笔花,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官至广东会同知县。后因病归里,究心医学。因见民间病家常因迷信而误及生命,遂决心著作,以应民间紧急治病之需。其著作为《笔花医镜》四卷,流传颇广。

  江士先(1862-1987年)


近代医生。号溪老人。清末,光绪帝以病久治不愈,于江浙一带选考医者,士先中试,未及入京而帝已殁,后留于南京为官医生。阐长温病之治疗。

  江旭奇


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着有《痘经》一书,又名《痘疹大全》三卷,现在日本有传本

  江应宿


明代医家。字少微,歙县(今属安徽)人,其父江瓘为名医,应宿继承家学。适其父着《名医类案》未竟而殁,应宿继其遗志,重为编次,历时十五年而五易其稿,终于刊刻行世,为医案类著作中之佼佼者。

  江喆


南宋医生。字明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医术精湛,于家邑大疫时,以药熬汤济人,多有效验。后宋理宗有病,奉诏入京为之治,霍然而愈。治公主漏胎疾亦有疾,帝拟赐官,不从请辞。后乞归,其子亦以医名。

  江镇(1850-1906年)


清代医家。字丽春,江苏泰县人。幼时家贫,后于舅父处学医,得其所传,并悬壶于世,并有高尚医德及精湛医术,远近闻名,求医者众,求之必应,且于穷者施以药物。着有《仁术肩墙录》十卷,《温病诀微》一卷,刊于杂志行世。

  江之兰


清初医家。字含征,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平欠详。尝着有《医津一筏》,或称《医津筏》一卷,另有《内经释要》一卷,刊行于世。

  姜片虫病


病证名。又名赤虫。《诸病源候论》卷十八:“赤虫,状如生肉。”症见肠鸣,腹泻,时或便脓血。多由食生菱角荸荠等吞入姜片虫的囊蚴所引起。治宜攻积杀虫。用追虫丸或《仁斋直指芜荑散。

  将军之官


人体器官名。即肝。肝主谋虑,其性勇,故喻为将军。《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王冰注:“勇而能断,故曰将军。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僵


疆直,硬挺,谓肢体不灵活。《灵枢·癫狂》:“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

  僵仆


身体不自主地直挺倒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目不识人,善暴僵仆。”王冰注:“筋骨强直而不用,卒倒而无所知也。”《素问·厥论》:“太阳厥逆,僵仆呕血。”

  蒋宝素


清代医学家。号问斋。京口(今江苏镇江)人。一说丹徒人。家境清贫,年十四始学识字。继承父亲椿田之学,复师从同里名医王九峰,尽得其传。中年后勤于著述,曾参考其父《椿田医话》和其师《王九峰医案》,并自己治医心得,撰成《医略》八十一卷(1840年)。又以其四十年临证经验撰《问斋医案》五卷。于治痰多有创见,云:“痰本津液精血之所化,必使血液各守其乡,方为治痰大法。若但攻痰,旋攻旋化,势必攻尽血液脂膏而后已。”提出了治痰饮“十补一清”、“剿抚互用”诸法。尚撰有《伤寒表》、《证治主解》、《医林约法三章》各一卷。经史方面亦有著述,有《儒林正记》二十四卷及《诗略》、《文略》、《史略》和《游略》等。

  蒋公愉


清代人。家本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浪游岭表(今广东)。嘉庆五年(1800年)客居胥江官舍,患蛊胀病危殆。乃忆及祖母精于医道,常起疑难之症,遂从遗物中寻得治方19则,按方投药而所患病得愈。以之施人亦获效。嘉庆十五年(1810年),得其方者以《经验蛊胀十九方》为名刊行于世。

  蒋鸿模(1853-1918年)


清代医家。字仲楷。四川合州(今合川)人。初从老医刘道芝学,后又奋志研读家藏医书数百种,历十年苦学而外出应诊。后设堂授徒,就药学、医经方剂、证治各编成歌括,以便习医者习诵。著述有《本草便读》一卷(1892年)、《医林辑要》(1913年)、《证治药例》(1914年)等。

  蒋良臣


清代医家。字亮工。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博学好问,为江宁名士。隐于医,于临床各科均有研究,被聘为滁守石公署中。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余杭医生朱子升于石公署中种痘,石家二十余人经种痘后,下苗结均很顺利。然朱氏秘其术不传。数年后蒋氏获得徐无忝所藏《种痘仙方》三册,遂删其重复,补其阙略,详载种痘方法,刊于雍正十年(1732年)。

  蒋师仁


清代医家。字公威。江苏常熟人。师从名医喻昌,精于岐黄。着《内经必读》、《释体医镜》,未见传世。孙昊培,亦精于医。

  蒋氏


明代女医生。歙县(今属安徽)人。其夫程邦贤精儿科,蒋氏深得其夫医学之精粹,且能施外科手术。有一初生七日小儿,粪门(肛门)无孔,腹胀危殆。询知出生时尚能饮乳,故诊为脏腑无隔,唯谷道未分。遂于肛门准确位置以手术刀穿刺,胎屎随出。又用绵纱条蘸蜂蜜时时通畅润滑以防复闭,乃得痊愈。次子程相、媳方氏均精医术。

  蒋示吉


明末清初医家。字仲芳,号自了汉。古吴(今江苏苏州)人。幼年丧母,寄居舅家,自学方术,乃通医理。清初避战事于山乡,遇邻里有疾,即按方加减与之,每多有效,求治者众。然蒋氏有感方多论杂,难窥医学之奥,因而精读《灵枢》、《素问》等医经名著,摭摘精华,撰成《山居述》四卷,未刊行。康熙二年(1663年)夏,择原著中之主要内容,及方药加减、附论变通法等,编成《医宗说约》六卷。并据《灵枢·五色篇》,释文绘图,结合自己研习心得,着成《望色启微》三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