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瓣马铃苣苔

长瓣马铃苣苔

来源: 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acericula (S. Moore) Clarke,以全草入药。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跌打损伤痈疽肿痛,各种出血。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中华本草》:长瓣马铃苣苔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实际拼音: Chánɡ Bàn Mǎ Línɡ Jù Tái
英文名: all-grass of Auriculate oreocharis
别名: 岩白菜岩桐草皱皮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长瓣马铃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auricul (S. Moore) Clarke [Didymocarpus auricula S. Moor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长瓣马铃苣苔 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具柄,柄长2-4cm,密被褐色绢状绵毛;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2-8.5cm,宽1-5cm,先端微尖或钝,基部圆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齿至近全缘,上面被贴伏短柔毛,下面被淡褐色绢状绵毛至近无毛,侧脉7-9对,在下面隆起,密被褐色绢状绵毛。聚伞花序2次分枝,2-5条,每花序具4-11花;花序梗长6-12cm;片,长圆状披针形,密被褐色绢状绵毛;花梗长约1cm;花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相等,长圆状披针形,外面被绢关绵毛,内面近无毛;花冠细筒状,蓝紫色,外被短柔毛,筒长1.2-1.5cm,与檐部等长或稍长,喉部缢缩,近基部稍膨大,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片近相等,近狭长圆形,长7-10mm,宽约3mm;能育雄蕊4,分生;花盘环状;雌蕊无毛;子房线状长圆形,长7-10mm,花柱长2-3mm,柱头1,盘状。蒴果倒披针形,长约4.5cm。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沟边及林下潮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 淡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各种出血;湿热带下痈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新华本草纲要》:味淡,性平。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能。用于各种出血、痈疽跌打损伤等。

2.《植物名实图考》:岩白菜生山石有溜处,铺生如白菜,面绿,背黄,有毛茸茸,治吐血有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