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痛风六十三


(附肢节痛

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因于续命汤;因于湿者,苍术白术之类,佐以竹沥;因于痰者,二陈汤黄芩羌活、术;因于血虚者,用芎、归之类,佐以红花桃仁。大法之方,苍术川芎白芷南星当归酒黄芩。在上者,加羌活威灵仙桂枝;在下者,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血虚,《格致余论》详言,多用川芎当归,佐以桃红花薄桂威灵仙。治痛风,取薄桂味淡者,独此能横行手臂,领南星苍术等药至痛

又方 治上中下疼痛

南星(姜制) 苍术(泔浸) 黄柏炒,各二两) 川芎(一两) 白芷(半两) 神曲(炒,一两)桃仁(半两)

行臂) 红花洗,一钱半) 草龙胆(半钱,下行)

上为末,曲糊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汤下。

张子元,血气虚有痰,白浊阴火痛风

人参(一两) 白术 熟地黄 黄柏(炒黑,各二两) 山药 海石 南星(各一两) 锁阳(半两)干姜(烧灰,半两,取其不走) 败龟板(炙,二两)

上为末,粥丸。一云糊丸。

臂痛

苍术(一钱半)半夏 南星 白术 芩(炒) 香附(各一钱) 陈皮 茯苓(各半钱) 威灵仙(三钱) 甘草(少许,别本加羌活一钱)

上 咀。作一服,入生姜二三片。

二妙散 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有气加气药,血虚者加补药,痛甚者加生姜汁,热辣服黄柏(炒) 苍术(米泔浸炒)

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少许佐之。若痰带热者,先以舟车丸,或导水丸神芎丸下伐,后以趁痛散服之。

趁痛散

乳香 没药 桃仁 红花 当归 地龙炒) 牛膝浸) 羌活 甘草 五灵脂淘) 香附童便浸) 或加芩 炒

上为末。调二钱服。

八珍丸痛风走注,脚疾。

乳香 没药 代赭石 穿山甲(生用,各三钱) 羌活 草乌(生用,各五钱) 全蝎(二十一个炒) 川乌(生用,一两,不去皮尖)

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二十一丸,温送下。

四妙散 痛风走注

威灵仙浸,五钱) 羊角灰(三钱) 白芥子(一钱) 苍耳(一钱半,一云苍术

上为末。每服一钱,生姜一大片,擂汁,入汤调服,及二妙散调服

又方湿痰痛风

黄柏炒) 威灵仙炒,各五钱) 苍术 羌活 甘草(三钱) 陈皮(一钱) 芍药(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或二钱,沸汤入姜汁调下。

治气实表实骨节痛方。

滑石(六钱) 甘草(一钱) 香附 片芩(各三钱)

上为末,姜汁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吞下。

又方

糯米(一盏) 黄踯躅根(一握) 黑豆(半合)

上用水和一碗煎,徐徐服之。大吐大泻,一服便能行动。

食积腿痛

龟板浸,一两) 柏叶 香附(半两) 辣芥子 凌霄花

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煎四物汤陈皮甘草汤下。

【附方】

控涎丹 治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者。

甘遂(面裹煨) 大戟(制) 真白芥菜子(炒,各等分

上为末,加桃仁泥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渐加至十丸,临卧姜汤下。

龙虎丹走注疼痛,或麻木不遂,或半身痛。

草乌 苍术 白芷(各一两,碾粗末拌发酵, 过入后药) 乳香 没药(各二钱,另研) 当归牛膝(各五钱)

上为末,糊丸如弹大。每服一丸,温化下。

【附录】遍身骨节疼痛,昼静夜剧,如虎啮之状,名曰白虎历节风,并宜加减地仙丹,或青龙丸乳香丸等服之。

又有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宜败毒散。凡治臂痛二陈汤黄芩苍术羌活

肢节痛,须用羌活,去风湿亦宜用之。如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痰饮流注经络而宜南星半夏;如瘦人肢节痛,是血虚,宜四物加防风羌活;如瘦人性急燥而肢节痛发,是血热,宜四物汤黄芩黄柏;如肢节肿痛脉滑者,当用燥湿,宜苍术南星行气木香枳壳槟榔,在下者加汉防己;若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宜桃仁、花、当归川芎大黄微利之;如倦怠无力而肢节痛,此是气虚,兼有痰饮流注,宜参、术、星、半。丹溪无肢节痛条,此文又纯似丹溪语,姑书以俟知者。

小续命汤 地仙丹 并见中风类。

舟车丸中湿类。

导水丸 见痢类。

神芎丸发热类。

败毒散瘟疫类。

乳香丸

白附子(炮) 南星 白芷 没药 赤小豆 荆芥 藿香(去土) 骨碎补(去毛) 乳香(,各一两) 五灵脂 川乌(炮,去皮脐尖) 糯米(炒,各二两) 草乌头(炮,去皮尖) 京(,各五两) 松脂(半两,研)

上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冷吞下,亦得,不拘时。忌热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