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第十四卷-烦躁门


  仲景云:烦属肺,躁属肾,火入于肺则烦,入于肾则躁。大抵烦躁心火为病。火旺则金烁而水亏也。惟火独存,故肺肾合而为烦躁。又脾经络于心中,心经起于脾中,二经相抟,湿热生烦。夫烦者,扰扰心乱,兀兀欲吐,怔忡不安。

  成无已曰:烦为扰乱而烦,躁为愤怒而躁。合而言之,烦躁为热也。析而言之,烦,阳也,躁,阴也。烦为热之轻者,躁为热之甚者。

  陈无择曰:内热为烦,外热为躁。又曰:虚烦,身不觉热,头目昏疼,口干,咽燥,不渴,清夕不寐,皆虚烦也。

  娄英曰:先贤治烦躁齐作,有属热者,有属寒者,独烦而不躁者,多属热。惟悸而烦者,为虚寒,躁不烦者,多属寒,惟火邪者,为热。盖烦者,心中烦,或胸中烦,皆内热也。躁者,身体、手足躁扰,或裸体不欲近衣,或欲坐井中,为外热也。内热者,有本之热,故多属热。外热者,多是无根之火,故属寒也。

  生生子曰:仲景、成无已二公所论,烦躁皆为火热,是祖《内经》。夫热病伤寒之类也,乃伤寒家语,言其邪自外而入。至于烦躁皆为热候,予谓躁有阴阳,烦有虚实。陶节庵曰:先烦而悸者为实,先悸而烦者为虚。又曰:烦渐生躁,有阴阳虚实之别。心热则烦,阳实阴虚肾热则躁,阴实阳虚。烦为热轻,躁为热重。此亦伤寒家语也。杂症之烦躁,又各有虚实寒热不同,须当分别而治。虚烦者,心中扰乱,精神不能任持,似胀不胀,悒悒闷闷,饮食不甘美,睡卧不安宁者是也。治以养心血,镇火安神之剂,如安神丸之类。实烦者,或心火燔盛,或水饮痰涎,停于胸膈,壅闷不安者是也。治以消痰逐饮散邪之剂,如栀子豆豉汤饮汤、五苓散之类。阳躁者,烦渴欲饮,愤激躁怒,二便不利。经云: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者是也。治如丹溪用妙香丸之类。阴躁者,渴不欲饮,极其躁扰,或上热下寒,此为阴盛格阳,为阳气虚惫,不能复入,皇皇欲坐井中者是也。治以理中汤四逆汤之类。大抵烦症多属于虚。经曰:夏脉者,心也,其不及,令人烦心。又云:肝肾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迹是知烦多由于虚也。当寻伤寒法外之治,今录治方于下,以备采用。

  内外俱虚,身冷而汗出,微呕而烦扰,手足厥逆,不得安静者,死。

  热病七八日,其脉微细,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脉代,舌黑焦干者,死。  《保命集》云:起卧不安,睡不稳,谓之烦。宜栀豉汤竹叶石膏汤

  《活人书》云:但独热者,虚烦也。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故知非伤寒也,不可发汗。头不痛,脉不紧数,故知非里实也,不可下。病此者,内外皆不可攻,攻之必遂烦渴,当与竹叶汤。若呕者,与陈皮汤一剂,不愈,再与之。孙真人云:此法数用有效。

  陈皮汤

  陈皮(一两半)  甘草(炙)  竹茹(各五钱)  人参(一钱半)

  每服七钱,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淡竹茹汤

  心虚闷,头疼,短气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产妇心虚惊悸,烦闷欲绝。

  麦门冬(去心)  小麦(各二两半)  甘草(炙,一两)  人参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汤洗,二两)

  每服四钱,姜七片,枣二枚,淡竹茹一块,水煎服。

  东垣朱砂安神丸

  心乱烦热怔忡,心神颠倒,兀兀欲吐,胸中气乱而热,有似懊憹之状。皆膈上血中伏热,蒸蒸不安,宜用权法,以镇阴火之浮行,以养上焦之元气,用甘草之甘温补之。当归生地又为长生阴血之圣药,黄连心烦,除湿热朱砂纳浮游而安神明。(方见怔忡门。)

  仲景下痢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豉汤主之

  丹溪治一女子,年二十余岁,在室,素强健,六月间发烦闷,困惫不食,发时欲入井,六脉皆沉细而弱数,两日后微渴,众以为病暑,治不效。四五日加呕而人瘦,手心极热,喜在阴处,渐成伏脉,时妄语。予急制《局方》妙香丸,如桐子大,以井水下一丸,半日许大便,药已出,病无退减。遂以麝香水洗药,以针穿三窍,次日以凉水送下,半日许大便,下稠痰数升,是夜得睡。困顿伏枕,旬日而愈。因记《金匮》云:昔肥而今瘦者,痰也,遂作此药治之。

  妙香丸

  丹溪云:疏决肠胃,制伏木火药也。

  辰妙(飞,四两)  牛黄  龙脑  腻粉  麝(研。各一两)  巴豆(三百五十粒,去皮、膜,炒熟,研)  金箔(九十片)

  上研匀,炼黄蜡六两,入好三分,同炼令匀,为丸,每两作三十丸。如要此药速行,针刺一眼子,令水浸少时服,效更速。小儿百病,丸如绿豆大。

  远志汤

  治心虚烦热,夜卧不宁及病后虚烦

  远志(去心)  黄芪  当归  麦冬  石斛  酸枣仁(炒。各一钱二分)  人参  茯神(各七分)  甘草(五分)

  水煎服。烦甚者,加竹叶知母

  竹叶汤

  伤寒大病后,及霍乱吐泻后,心虚烦闷,内热不解。

  竹叶  麦冬  人参  茯苓  小麦  半夏(各一两)  甘草(五钱)

  每六钱,姜五片,水煎服。

  小草汤

  虚劳忧思过度,遗精白浊虚烦不安。

  小草  黄芪  川归  麦冬  石斛  酸枣仁(各一两)  人参  甘草(各五钱)

  每六钱,姜五片,水煎服。

  地仙散

  伤寒后,伏暑后,烦热不安,及虚劳不安。

  地骨皮(二两)  防风(一两)  甘草(五钱)

  每六钱,姜五片,水煎服。

  竹茹麦冬

  大病后表里俱虚,内无津液,烦渴心躁,及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痛,不可汗下者。

  淡竹叶  麦门冬等分

  每八钱,水煎服。

  酸枣仁汤

  霍乱吐下后增剧,虚劳烦扰,奔气胸中不得眠,或发寒热,头疼晕闷。

  酸枣仁(一两七钱半)  人参  桂心(各二钱半)  知母  茯苓(各三钱)  石膏(五钱)  甘草(二钱)

  每七钱,姜、枣煎服。

  人参竹茹汤

  胃口有热,呕吐咳逆虚烦不安。

  人参(五钱)  半夏(一两)  分二帖,加姜七片,陈皮二钱半,竹茹一钱,水煎服。

  竹茹石膏汤

  大病后余热烦闷。

  温胆汤

  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及惊悸

  五苓散

  水停心下,作惊悸烦闷。

  清心连子饮(方见癃闭门)

  栀子豆豉汤

  治邪在上焦

  四逆汤

  理中汤


上一篇:多卧 下一篇:第十四卷-健忘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