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Y)第七篇


  引年


养生术语。出《礼记·王制》:“凡三五养老,皆引年。”即“随年为品”,见该条。

  《引经证医》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程梁撰于1873年。书名“引经”,是指书中引据《内经》论证医理简明精要,于临床颇具指导意义。卷一-二论述内科诸病,辨析医理,结合作者学术经验,有一定的发挥;卷三-四为作者的内科及妇科医案;末附《内经》原文辨讹四则,及常用方剂50余首。现存清刻本。

  引经报使


中药学术语。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故称。如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藁本为引;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白芷为引;少阳经病,用柴胡为引;太阴经病,用苍术为引;少阴经病,用独活为引;厥阴经病,用细辛川芎青皮为引。又如咽喉病须用桔梗载药上浮,达到咽喉部;治下肢病用牛膝为引等是。此为常法,并非绝对。

  引火归原


治疗学术语。系治疗肾火上升的方法。肾火上升,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冷、舌质嫩红,脉虚,可于滋肾药中加附子肉桂之类以引火下行,使阴阳平调,虚火不升。

  引火法


药物敷贴法的一种。《串雅外编》:“引火法:入病厥逆之症,不敢用药,以此治之。吴茱萸一两为末,以面半两,水调成糊,以布摊成膏,贴涌泉穴内,则手足不逆矣。又法:附子一个为末,米醋成膏,贴涌泉穴上。”

  《引痘略》


痘疹专着。一卷。清·邱熺撰。刊于1817年。为最早介绍接种牛痘法的一部著作。作者通过本人的大量实践,对于种痘的部位、要求、调摄及治疗方药等都作了简要叙述,并附插图。现存数十种清刻本。

  引


①牵引、相拉。形容因一处疼痛而牵引及其他部位。《素问·举痛论》:“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阴股者。”

收引拘挛挛缩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

③引出、拔出。《素问·八正神明论》、《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之引针,即针刺完毕,慢慢地拔出针

④领、导引。《灵枢·五邪》:“以引胁下。”即导引气下行而缓解胁痛。又中药方剂中称所谓引经药或起调和作用的药方为引子、引药,也就是使药。

⑤病候名。惊风八候之一。《古今医鉴》:“引者,臂若开弓。”

  龈交


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原作龂交。属督脉。为督脉阳明之会。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布有上齿槽神经和上唇动、静脉。主治癫狂,痫症,鼻渊牙龈肿痛,齿痛,口舌糜烂,鼻息肉等。向上斜刺0.2-0.3寸,或点刺出血。

  龂交


经穴别名。即龈交。见该条。

  龂间出血


病证名。系指齿龈出血的病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于齿龂,搏于血,故血出也。”也即齿衄。详见该条。

  龂基下


人体部位名。“龂基”指下齿缝中。“龂基下”指颐下正中骨陷中,为针灸穴位所在处。《素问·骨空论》:“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龂基下。”王冰注:“当颐下骨陷中有穴容豆,《中诰》名下颐。”又张介宾注:“唇内上齿缝中曰龂交,则下齿缝中当为龂基。今曰龂下基者,乃颐下正中骨罅也。”

  银针


针具名。指银质所制的针。参见金针条。

  银杏中毒


病名。即白果中毒。详该条。

  银星独见


病证名。系指黑睛生星点状白翳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大凡见珠上有星一、二颗,散而各自生,过一、二日看之不大者方是。”本病多因肝经风热或肝肾阴虚而致。治疗上属风热者宣祛风清热,可用蝉花无比散加减;属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银口


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在肩胛骨下角处。主治咳血,肋间神经痛,肺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银海精微》


眼科著作。二卷。宋以后人托名孙思邈撰。撰年不详。道家以“目为银海”,故名。书中论五轮八廓及各种眼病的证治,并附多种眼病图。书中详论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除内服方药外,尚有洗、点、针劆等外治法。并附眼科诸病治疗方剂金针拨翳障法、药方歌诀以及眼科常用药的药性论等。内容比较实用,但也掺杂一些祝由的内容。现存三种明刻本、二十种清刻本及多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银海


人体解剖名称。道家称眼为银海,故后世眼科专籍有用“银海”命名的。如《银海精微》等。详见眼条。

  银风内障


病名。系指今人所谓并发性白内障疾病。《证治准绳·杂病》:“瞳神大成一片,雪白如银,其病头风痰火人,偏于气忿怒郁不得舒而伤真气,此为痼疾。”

  淫泆


蔓延扩散。《灵枢·百病始生》:“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至其淫泆,不可胜数。”

②因太过而流失。《灵枢·本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

  淫邪


①淫乱邪说。《素问·上古天真论》:“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②指阴阳逆乱之气。《素问·八正神明论》:“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③过盛的病气。《灵枢·九针论》:“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

④泛指各种致病邪气。《灵枢·病传》:“正气横倾,淫邪泮衍。”

  淫热眼


病名。见《抄本眼科》。即风火眼。详见该条。

  淫气


①指逆乱妄行之气。《素问·经脉别论》:“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②渐侵而致伤害元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③输布精气。《素问·经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淫泺


酸痛而无力的病证。《素问·骨空论》:“淫泺酸,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

  淫精


输注、布散精气。《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淫传绝败


浸淫传变而致正气败坏竭绝。《灵枢·病传》:“愿闻病之变化,淫传绝败而不可治者,可得闻乎?”

  淫


①指病邪。如六淫

②溢满、浸润、流布。《素问·经脉别论》:“淫气于筋。”“淫精于脉。”

③逆乱、扰乱。《灵枢·病传》:“腹痛下淫。”

④过甚为害。《素问·论》:“淫气喘息聚在肺。”

⑤放纵。《素问·痿论》:“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

⑥久雨。《素问·五运行大论》:“其淫溃。”

白淫的简称。《灵枢·五色》:“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

  寅门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寅门穴,从鼻头直入发际,度取通绳,分为三断,绳取一分,入发际,当绳头针。是穴治马黄黄疸等病。”《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前正中线入发际1.8寸。主治黄疸等。沿皮刺0.3-0.5寸。

  喑俳


病证名。即瘖。出《素问·脉解》。《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喑俳之状,舌不能语,足废不为用。盖肾脉舌本肾气内夺,气厥不至舌本,故不能语而为肾脉阴股,循行内踝,入足下肾气不顺,故足废而为俳。”参见瘖条。

  喑


瘖的异体字。即失音。详该条。

  殷子严


唐代医生。履贯不详。撰《本草音义》二卷,已佚。

  殷仲堪(?-399年)


东晋官吏。陈郡(今河南淮阳)人。尝任荆州刺史,故亦称殷荆州。兼通医学。后因争权夺利失败而自杀。撰有《殷荆州要方》,已佚。

  殷元


隋代医生。长于针灸。着《针经》一卷,已佚。出《隋书·经籍志》。

  殷门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大腿后面,当承扶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另说在承扶下3寸(《针灸大成》)或5.3寸(《针灸集成》)。布有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及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主治臀股麻木腰脊疼痛,及急性腰部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瘫痪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殷榘


明代医生。字度卿,号方山。仪真(今江苏仪征)人。世医出身,承家学,治病有良效,且不计酬。万历癸未(1583年)疾疫流行,仍使人昼夜调治,所活甚多。

  殷浩(303-356年)


晋代官吏。字渊源,或作深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建元初(约343年)为建武将军。兼通医学,曾着方书,后失传。

  音瘖


病证名。即瘖。指声哑不能出也。详参瘖条。

  音嘶


病证名。又名声嘶声喝声散、声破,出《灵枢·版》。系指说话声嘶不清,声出不彰。为多种咽喉疾患之症状。临证宜详审脉证,溯本求因、辨证施治。如肺气闭郁、气道壅遏者,宜宣肺和咽、方选银翘散;肺肾阴亏、咽喉失养者宜滋阴养液,方选左归饮气滞肝郁者,宜疏肝解郁,方选柴胡疏肝散气滞血瘀者宜活血祛瘀,方选桃红四物汤;痰火湿浊上蒸者,宜清热涤痰,方选温胆汤气虚不足者,宜补中益气,方选补中益气汤;气阴两伤者宜益气养阴,方选沙参麦门冬汤等加减。

  音声之扇


名词。即指口唇,因口唇之不同的活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故名。《灵枢·忧恚无言》:“口唇者,音声之扇也。”

  音声之机


名词。即指舌。声音由气振声带而发,舌头之不同活动则发出不同之声音,故名。如《灵枢·忧恚无言》:“舌者,音声之机也。”

  音声之户


名词。即指会厌。《灵感·忧恚无言》:“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古人认为会厌之开合与发声有密切关系,故名。

  音声之关


名词。即指悬雍垂。如《灵枢·忧恚无言》:“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

  音气


生理学名词。指发生声音的气力。声音的大小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肺主呼吸,脾主生气,肾主纳气。三脏之气盛,发出的气声洪亮;三脏气衰,则声音低微,气弱懒言。《灵枢·终始》:“音气益彰,耳目聪明。”

  音


①指音调。如宫、商、角、征、羽五音

②指闻诊方法之一,即听声音。包括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啼哭等方面的声音,以判断疾病寒热虚实(见《四诊抉微》)。

③声音。《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

  荫胎


病名。指母体中胎儿不长。《济阴要略》:“按荫胎者,由于妊母体质素怯,胎失其养,荫而不长。”即胎不长。详该条。

  阴纵


证名。阴茎挺长不收,或肿胀而痿之证。见《医学纲目·肝胆部》。又称茎纵阴挺。多由肝经湿热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病源流》:“阴纵,亦名阴挺。由前阴受热,则玉茎挺长不收,或肿胀而痿,或与股相磨难行,甚至两胁气逆上,手足倦弱。”治宜清肝化湿,用柴胡胜湿汤、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黄连黄柏,甚者用三一承气汤。外用朴硝荆芥煎汤浸洗,或用丝瓜汁调五倍子粉外敷。若肿挺减轻而坚块不消者,用青皮配以散风药。参见茎纵阴挺条。

  阴肿


证名。

外科病证,证见外阴部肿胀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九。又名脱囊蚌疽。《外科大成》总结有五种证候。如单纯阴囊肿大,多因感受寒湿而致。治宜散寒利湿、活血化瘀之剂,可选用桃仁丸;或指内吊,详该条;阴囊肿大,光亮不痛,可使阴茎全缩不见,多因肝肾气虚而成,宜用橘核煎汤调服匀气散;或指阴囊肿大,伴四肢肿胀,大小便不通等,多因膀胱蕴热,风热乘之所发治宜清热祛风之剂。方宜内服三白散

②妇科病证,包括阴户风肿阴户湿肿阴户肿痛。《诸病源候论》卷四十:“阴肿者,是虚损受风邪所为,胞经虚而有风邪客之,风气乘于阴,与血气相搏,令气血否涩,腠理壅闭,不得泄越,故令阴肿也。”多因风邪客于阴部,腠理壅滞,或肝胆湿热下注所致。症见阴户肿痛。风邪客于阴部者,兼见阴部奇痒,治宜疏风消肿,用艾叶防风大戟等煎熬熏洗,并以枳壳陈皮二味为末,炒热敷之;湿热下注者,兼见阴户肿胀痒痛,带下色黄量多或有臭味,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萆薢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

  阴中之至阴


人体器官名。指脾。《灵枢·九针十二原》:“阴中之至阴,脾也。”张志聪注:“脾主土而象地,故为阴中之至阴。”《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背为阳,腹为阴,肝、脾、肾三脏在腹属阴,其中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

  阴中之阴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指属于阴性事物中,又分阴阳的阴。《素问·金匮真言论》:“合夜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素问·阴阳离合论》:“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

经穴名。指足太阴经脉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隐白穴。《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阴中之阳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指属于阴性事物中,又分阴阳的阳。《素问·金匮真言论》:“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素问·阴阳离合论》:“天覆地载,万物方生……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阴中之太阴


①人体器官名。指肾。肾在下而属水,故称。《灵枢·九针十二原》:“阴中之太阴,肾也。”

经脉名。指两足之三阴经络。《灵枢·阴阳日月》:“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

  阴中之少阴


足少阴肾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张志聪注:“少阴乃一阴初生之气,故为阴中之少阴。”

  阴中之少阳


①人体器官名。指肝。《灵枢·九针十二原》:“阴中之少阳,肝也。”

经脉名。指足少阳胆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经脉名,指足部之阳经。《灵枢·阴阳日月》:“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

  阴中隐阳


针刺手法名。出金·窦汉卿《金针赋》。为先泻后补法。其法先进针至深部(1寸左右),行紧提慢按六次,觉微凉,再退针至浅部(0.5寸左右),行紧按慢提九次,此为一度,必要时可反复施术。适用于先热后寒,实中夹虚之症。

  阴中痛


病证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阴痛。详该条。

  阴中湿烂


病证名。见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多因七情所伤,郁而生火,湿热下注所致。症见阴中或肿或痛或痒,分泌物多。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方用龙胆泻肝汤

  阴中生息肉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此由胞络虚损,冷热不调,风邪客之,邪气乘于阴,搏于血气,变而生息肉也,其状如鼠乳。”其治疗,《肘后备急方》卷五载述治阴中息肉突出,用乌头三日后,以此浸液外洗息肉。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摘除法。

  阴中生核


病证名。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妇人阴中生核,肿大不消,此亦阴挺之类,用肉塞阴中,日换数次,早服补中益气汤,晚服龙胆泻肝汤,连服数日即消;消后再用四物汤柴胡山栀龙胆草调理。”

  阴中生疮


病名。指妇人阴道红肿溃烂成疮。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即阴蚀。详该条。

  阴中伏阳


脉学名词。指阴阳相乘相伏之脉象。如寸部虽见沉涩而短的阴脉,但有时夹有浮滑而长的阳脉,故称。《难经·二十难》:“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杨注:“寸关已沉短而涩,涩而时浮滑而长,故曰阴中伏阳也。”

  阴中


人体器官名。指男女外生殖器。《素问·至真要大论》:“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为阴股。”《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阴痔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坤宁集》:“凡九窍有肉突出,皆名为痔。妇人阴中突肉,名阴痔。”相当于子宫脱垂子宫粘膜下肌瘤、宫颈息肉等。有因肝郁湿热下注者,症见阴中有肉突出,兼见阴户流黄水淋漓,治宜解郁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有因脾虚湿浊下注者,兼见阴户白水,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局部可用乌头七个,煅存性,浓熬熏洗。参见子宫脱垂条。

  阴支


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其中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阴之绝阴


病因病理学名词。绝,同极。一说厥阴位于最里,厥阴经脉之行,其根起于足大趾端之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故名。《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一说厥阴三阴之尽。王冰注:“厥,尽也。阴气至此而尽,故名曰阴之绝阴。”

  阴证头痛


病证名。头痛而见阴寒症状者。《医垒元戎·三阳头痛》:“若阴证头痛,只有温中药足矣,乃理中、姜附之类也。”参见三阴头痛条。

  阴证似阳


证名。因阴盛之极,虚阳外露所致的真寒假热证。《景岳全书·传忠录》:“寒热有真假者,阴证似阳。”《医宗必读·疑似之症须辨论》:“阴盛之极,往往格阳,面红目赤,口舌裂破,手扬足掷,语言错妄,有似乎阳也。”证见发热烦躁,或欲坐开中,揭去衣被,面赤目赤,饮冷,脉洪而大,或兼见欲得衣被,不渴,手足逆冷,大小便自利,昏沉多眠指甲黑色,脉虽洪大,但指下无力,重按至骨全无(《万病回春·阴证似阳》)。法当温下,不可作阳证治。参见真寒假热条。

  阴证伤寒


病名。病邪直中阴经,有虚寒见证的伤寒。见《通俗伤寒论·阴证伤寒》。分寒中太阴寒中少阴、寒中厥阴三类。寒中太阴,轻则胃苓汤,重则神香圣术煎,极重则附子理中汤寒中少阴,轻则真武汤,重则附姜白通汤寒中厥阴,轻则当归四逆汤吴萸生姜汁,重则通脉四逆汤吴萸、紫瑶,极重则回阳急救汤。《伤寒广要·少阴病证候》:“自然阴证,人皆可晓,及至反常,则不能矣。……至于发热面赤烦躁不安,揭去衣被,饮冷脉大,人皆不识,认为阳证。误投寒药,死者多矣。必须凭脉下药,至为切当。不问浮沉大小,但指下无力,按至筋骨,全无力者,必有伏阴,不可与凉剂,脉虽洪大,按之无力者,重按全无,便是阴证。”参见直中三阴条。

  《阴证略例》


医论著作。一卷。元·王好古撰于1236年。王氏以阴证伤寒难以辨识与治疗,遂采掇前人有关学说,参附个人见解,专以阴证设论,按病举例说明。全书叙述阴证颇详,首列《内经阴阳脉例,次叙张洁古及作者的内伤三阴例,续举伊尹扁鹊张仲景许叔微韩祗和诸例,证方俱备,辨证详审理法方药,颇有条理,书末附作者治验。现存光绪《十万卷楼丛书》本、《三三医书》本、《医学大成》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此书另有《济生拔萃》本,内容有所删略。

  阴证喉痹


病名。

①系指咽喉疼痛,身重畏寒,手足厥冷自汗欲寐,脉象沉细的病证。本病乃足少阴肾经中寒之重证。肾中真阴本虚,寒邪乘虚直中其经,逼迫微阳上浮而发为咽痛。本病乃无阳纯阴之证,故名阴证喉痹。治宜温散寒邪,方用四逆汤加减。

②《喉科心法》把气虚喉痛血虚喉痛阴虚喉痛、痨咳咽喉痛、咽喉失音等总称为阴证喉痹

  阴证发斑


病证名。发斑属于虚寒者。《阴证略例·阴证发斑》:“阴证发斑,亦出胸背,又出手足,亦稀少而微红。若作热疾,投之凉药,大误矣。此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独熏肺,传于皮肤而为斑点。但如蚊、、蚤、虱、咬形状,而非锦文也。”治宜调中温胃,加茴香芍药,及大建中汤之类。

  阴证呃逆


病证名。呃逆之属寒者。见《类证活人书·问咳逆》。《杂病源流犀烛·呃逆源流》:“呃逆阴症,胃寒脉细虚极,宜丁香柿蒂散羌活附子汤。”参见咳逆呃逆条。

  阴证


病证名。见《此事难知·辨阴阳二证》。

八纲中的里证、寒证、虚证

阴寒内盛或阳气虚衰之证。多见面色苍白,蜷卧肢冷,静而少言,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短乏力,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腹痛喜按,得热则减,舌淡胖嫩,苔滑润,脉沉细无力等症。

外科疮疡中疮根散漫,皮色黯淡,不红不肿,不焮热,不硬不痛溃出稀脓水者为阴证

  阴躁


证名。阴盛格阳所致扰动不宁之证。《类证活人书》卷四:“阴发躁,热发厥,物极则反也。《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伴见身体微热面赤,躁扰欲坐井中,或渴不欲饱,脉沉而微等。治宜吴茱萸汤理中汤姜附汤,甚者四逆汤葱白。亦可由肾火炎上所致。参见躁条。

  阴燥喉


病名。见《喉科种福》卷四。本病因嗜酒积热、肠胃湿热熏蒸或由阴虚于下,火炎于上等所致。不论何种原因导致。均见咽喉干燥不适,灼热而不欲饮,或口烧不渴,足心如烙,久则咽烂,治法:初宜清热除湿,方用清胃散加减。本病日久则往往导致阴虚阴虚虚火上炎灼伤咽喉,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等加减。

  阴脏


①人体器官名。指肺、脾、肾三脏属阴,故称。

②泛指阴盛体质之人。《景岳全书》卷一:“阴脏者,一犯寒凉则脾肾必伤,此其阳不足。”

  阴有阳疾


指阳热病候在阴分。《灵枢·九针十二原》:“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张志聪注:“热在阴分也。”

  阴有澜


明代医家。字九峰,浙江太平县人,官太医院吏目。于理学颇有研究,于医学亦有嗜好,治病常有奇验。尝着《医贯奇方》一卷、《痘疹一览》五卷,现有刊本行世。另有《稀痘方》,未见行世。

  阴易


病名。阴阳易之女传于男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妇人病新差,未平复,而男子与之交接,得病名曰阴易。”证见身重少气阴肿入里,腹内绞痛,热上冲胸,头痛不欲举,眼中生花。参见阴阳易条。

  阴液


解剖结构名。精、血、津、液等各种体液的通称。因体液属阴,故名。

  阴痒


病证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又名阴门痒、外阴瘙痒。指妇女外阴及阴中搔痒,甚则波及肛门周围,痒痛难忍,坐卧不宁。多因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蕴结,注于下焦;或忧思郁怒,肝郁生热,挟湿下注;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所致;或年老体弱,肝肾阴虚精血亏耗,血虚生风化燥,而致外阴干涩作痒。临床以湿热为患为多见。症见外阴搔痒难忍,带下量多而腥臭,外阴湿润,局部或有渗出物,胸闷心烦纳减,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萆薢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肝肾阴虚者,症见外阴干涩搔痒难忍,或有灼热感,甚则五心烦热头晕目眩腰酸耳鸣等,治宜滋阴泻火,祛风止痒,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局部可用蛇床子川椒枯矾苦参百部、生艾叶杏仁,水煎熏洗。《妇人大全良方》主张内服龙胆泻肝丸逍遥散,外以桃仁研膏和雄黄末,或鸡肝阴中以杀其虫。或针刺阴廉曲骨三阴交

  阴阳自和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疾病发生后,机体仍有自身调节功能,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则预后较好,疾病可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阴阳转化


阴阳学说术语。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表现在生理上,阳生于阴阴生于阳的互根,机能与物质的相互转换;病理上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素问·天元纪大论》:“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灵枢·论疾诊尺》:“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阴阳之宅


人体器官名。指肾。肾藏元阴元阳,故称。参肾条。

  阴阳之人


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指属阴属阳两大类型的人。参见阳人、阴人条。

  阴阳易


病名。

伤寒温疫等病后余热未净,由房事而传之对方者。见《伤寒论》。《医学心悟·伤寒兼症》:“男子病新瘥,与女子接,其病遂遗于女,女子病新瘥,与男子接,其病遂遗于男,名曰阴阳易。”其证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拘急(《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有阴易阳易之分。参见各条。

②指阴位见阳脉,阳位见阴脉。《素问·至真要大论》:“阴阳易者危。”《内经吴注》卷二十二:“阴位见阳脉,阳位见阴脉,变易失常,故谓之危。”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朴素自发的古代唯物辩证法。古代医学家将阴阳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基本理论之一。详见阴阳各条。

  阴阳穴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母)趾趾节横纹内侧端。主治卒中恶风赤白带下,泻注,肠疝。艾炷灸3壮。

经外穴名。即营池。出《千金要方》。见该条。

推拿穴位名。位于腕部掌侧横纹的桡侧边及尺侧边,即阳池穴和阴池穴。应用手法时,有分阴阳和阴阳之别。《小儿按摩经·手诀》:“分阴阳:屈儿卷于手背上,四指节从中往两下分之,分利气血。”“和阴阳:从两下合之,理气血用之。”详分阴阳和阴阳各条。

  阴阳消长


阴阳学说术语。指阴阳对立双方处于不断消长变化之中,此盛彼衰,此消彼长,在绝对的消长中维持相对的平衡。如四季气候从寒冷转暖变热,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从炎热转凉变寒,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人体生理上平旦至日中阳气渐盛,为“阴消阳长”,日中黄昏阴气渐盛,为“阳消阴长”。病理上表现为“阴虚阳亢”、“阴盛阳衰”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失调


病因病理学术语。亦称阴阳偏胜。病机的概括。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各部分之间,以及机体的物质与物质,功能与功能,功能与物质之间,必须经常保持其相对的阴阳协调关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保持健康状态。如果阴阳的动态平衡遭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阴阳失调现象,即导致疾病发生及发展。无论病变部位、病势趋向、病性寒热以及邪正虚实的消长等,均可用阴阳的偏盛偏衰来概括说明。《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热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阴虚外寒阴虚则内热。”

  阴阳胜复


阴阳学说术语。指阴阳对立双方,一方亢盛,导致另一方的报复,出现阴胜阳复阳胜阴复的现象,从而影响事物变化过程的转归。阴阳胜复变化规律可解释自然界和疾病过程的变化。如:

①气候方面,若某年湿气(阴)胜,雨水过多,则来年可能有燥气(阳)来复,出现干旱的气候,从而影响发病及疾病流行。

②病理方面:邪正相争的过程亦可出现胜复的现象。《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成无己注:“阴气胜,则厥逆而利;阳气复,则发热,利必自止。见厥,则阴气还胜而复利也。”

  阴阳圈


病证名。系指眼睛生翳两相对映的病证。出《目经大成》卷二。本书认为:“此症黑睛上生二翳,一中虚,一中实,两翳连环如阴阳之圈,故名。有白中略带焦黄,及细细赤脉绊住,而光滑深沉者,皆不能去。大约多为险症,翳退而现。寻其源流,耐心治之,或稍见效。又有两目各留一翳,左右对照,谓之阴阳圈,尤为肤切。”治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用药。参见宿翳条。

  阴阳清浊


①浊,指水谷之气;清,指吸入自然界之气。清气浊气各有其性质和功能,根据人体阴阳经所受清浊之气不同来讨论治疗方法。

②《灵枢经》篇名。主要讨论十二经脉气血清浊

  《阴阳脉死候》


诊断学著作。撰人撰年未详,约为秦以前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全书约百余字,主要是有关诊断学上鉴定死亡征候的论述。

  阴阳两虚


病证名。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两虚,或肾阴阳俱虚的病证。可因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在辨证方面,既有阳虚的见证,又有阴虚的见证,多见于素体虚弱及久病的患者。治疗原则应阴阳双补,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有所偏重,分主次施治。

  阴阳离决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阴阳相互分离决裂。阴阳失调,一方过强或过弱,均可导致另一方无法依存,而出现离决现象。《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俱溢


脉学术语。阴,寸口脉;阳,人迎脉;溢,充盈,满溢。人迎脉与寸口脉俱洪盛如溢,为邪盛正衰,病势进展。《灵枢·终始》:“人迎寸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

  阴阳交


病名。热病汗出后复发热、汗出、脉躁、狂言的危证。因阳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所致。《素问·评热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

  阴阳互根


阴阳学说术语。系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之一。即阴阳互相依存,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医贯砭·阴阳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阳学说多以互根的观点说明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在生理上或病理上的相互联系。

  阴阳乖戾


病因病理学术语。乖,不和谐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导致阴阳偏亢偏衰。表现为脏腑及气血的寒热虚实及功能紊乱等。

  阴阳二十五人


灵枢经》篇名。该篇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将禀赋不同的各种人体形态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每一类型又按五音阴阳属性以及上下左右等各分出五类,共为二十五种人。

  阴阳二气疽


病名。生于背部之痈疽证。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多因内伤七情,致荣卫不和而发。该证发于背部,或大或小,或肿或消,或软或硬,初发时多令人寒热往来。患者大渴,神志清醒,脉洪数,肿物高大,十余日脓即成为顺;若患者不渴,神志昏愦,肿物漫平,脉细无力,应期脓不成,不思饮食为逆证。治同外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