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专业题库
更多
验方偏方
更多
偏方验方:治紫癜性肾炎经验
治紫癜性肾炎经验
方法:南天竹(梗、枝、叶)30克,丝瓜络 50克,陈葫芦壳30克,徐长卿15克,紫茉莉花根30~10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加减:1.急性肾炎、浮肿甚者加益母草、白茅根各30克。2.慢性肾炎、蛋白尿严重加黄芪、玉米须各30克。3.便血加地榆 30克,炒防风炭10克。4.腹痛加炒白芍30 克,甘草、煨木香各10克。 用法:文火煎取药液2次,混合后分早 9时、下午3时服,连服15天为1个疗…
偏方验方:唾津自生去干痒
唾津自生去干痒
污染严重、烟酒过度、生活不规律等因素,使城市中患上慢性咽炎的人越来越多。咽部干燥、微痛、不适、异物感、发痒等症状,让人苦不堪言,特别是到了夜间,分泌物常常附着在咽后壁,室内空气稍微干燥一些,就会引起刺激性干咳,严重地影响睡眠质量。中医认为,慢性咽炎主要因阴虚火旺、津液不能上承所致,通过引火归元;养阴利咽,能使津液自生,濡润咽喉,可以有效地缓解咽干痒症状。 当出现干痒症状时,可以将舌在口中不停地搅…
偏方验方:小儿便秘 其实要护肺养肺
小儿便秘 其实要护肺养肺
  小儿便秘让很多家长很头疼,北京中医药大学程凯教授告诉记者,面对孩子便秘,大人一般把注意力都放在润肠上面,其实护肺养肺更关键。   程教授分析,中医认为肺的津液损伤以后,不仅会导致皮肤干燥,还会导致大便干燥。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肺的津液耗损以后,会导致大肠的津液也受到损伤,肠道失于润泽,就会导致大便干燥,而引发便秘,甚至造成宝宝肛…
偏方验方:“扶正治癌”学术思想的中医理论分析
“扶正治癌”学术思想的中医理论分析
刘嘉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1995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市名中医,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扶正治癌”的学术思想是刘嘉湘在大量有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勤求古训,借鉴古人、融西于中而发展起来的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且“以人为本”的学术体系。  …
偏方验方:裴正学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医案一则
裴正学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医案一则
  甘肃省肿瘤医院教授裴正学出身世医之家,临床经验丰富,善治内、妇、儿科疑难杂症。笔者现整理其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医案一则,以飨读者。   李某,女,63岁,2013年8月20日初诊。   2013年8月初,患者于某省级医院诊断为: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II(MDS-RAEB-II)。遂来求诊。   刻诊:头晕乏力,食少纳差,面色苍白,腰膝酸软,下肢紫斑,大便稍干。查体:皮肤黏…
偏方验方:基于明清医学浅述中医对流行性感冒的辨治
基于明清医学浅述中医对流行性感冒的辨治
流行性感冒( 以下简称 “流感” ) 是由流感病毒 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严重 时可危及生命。中医学虽无 “流感病”的记载, 但古代文献中有很多与流感病症状相似的诊治资 料,多为各种急性传染病初起的共同症状,虽不 能认为全为流感,但是确对中医辨治流感病起到 一定的指导作用。明清时期也是疫病包括流感病 的高发期,这一时期的医家在总结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同时,对中医学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明…
偏方验方:辨证施治血精症
辨证施治血精症
血精是指男性精液中夹有血液,这常见于精囊炎或前列腺炎时发生。血精属中医学的血淋范畴。临床上可将此症分成阳型辨证施治。 肾阴虚型精液呈粉红色或深红色,阴部有酸坠感,腰膝酸软,梦多遗精,头目晕眩,舌苔薄黄,脉细数。治宜补益肾阴、缩精止血。方用:熟地 20克,山药30克,山萸肉12克,茯苓2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白茅根20克,旱莲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偏方验方:疏肝理气 治肠易激综合征方
疏肝理气 治肠易激综合征方
处方:白芍、茯苓、神曲各12 克,柴胡、枳壳、姜半夏各lO克,苏 梗、青皮、陈皮各6克,甘草4克, 黄连3克,吴茱萸、白豆蔻各2克。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瓜蒌12 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理气,运脾化湿。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 为肝郁气滞型,症见胁下、少腹胀痛 不适,常在排便后缓解,大便次数、 性状的改变常不严重,平时情志不畅, 舌淡红苔薄,…
偏方验方:治中风后呃逆验案
治中风后呃逆验案
病例:患者,男,70岁。素喜肥甘。 入院诊断小脑梗死,症见眩晕、恶心、呕 吐。入院第3天出现呃逆,按压眼球、 654—2针肌注、口服异丙嗪均无效。查患 者食少,面色苍白,舌质淡暗,苔白腻, 脉滑。辨为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治以健 脾化湿,理气化痰,降逆通络。 方药:党 参15克,石菖蒲、浙贝母、白术、白僵 蚕、藿香各10克,半夏、地龙、茯苓、陈 皮、枳实、川牛膝各9克。每日1剂,水 煎500…
偏方验方:和胃止呕 治妊娠剧吐方
和胃止呕 治妊娠剧吐方
处方:太子参、生地、麦冬、白术、沙参、茯苓、白茅根各12克,五味子、陈皮各8克,砂仁(后下)5 克,生姜3片。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主治:妊娠剧吐,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症见孕后呕吐剧烈,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日眶下陷,口干咽燥,尿少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而干或花剥,脉细数无力。 任志辉…

常用中药
更多
沉香
沉香
归经:归脾、胃、肾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三七
三七
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爬山虎
爬山虎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肿毒。
大粘药
大粘药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络。主治风湿筋骨疼痛,乳腺炎,疮疖红肿,骨折。
牡荆叶
牡荆叶
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喘;慢性支气管炎。
景天三七
景天三七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安神镇痛。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衄血,吐血,咯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心悸,烦躁失眠;…
两面针
两面针
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
蛏肉
蛏肉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肾、肝。" ②《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功能…
土荆芥
土荆芥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并杀蛆虫。
龙骨风
龙骨风
归经:肾;胃;肺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小肠气痛;风…

常用方剂
更多
常用方剂:加味生姜理中汤
加味生姜理中汤
处方:人参、白术、生姜、甘草(炙)、半夏、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恶心。
常用方剂:安神熟地黄散
安神熟地黄散
处方:熟地5两,人参1两5钱,黄耆(蜜炙)3钱,龙齿(煅)3钱,远志1两5钱,桂心1两5钱,茯神2两(去木),炙草1两…
常用方剂:钩藤子芩汤
钩藤子芩汤
处方:钩藤3分,黄芩3分,沙参3分,知母(焙)1两,升麻1两,犀角(镑)1两,蚱蝉2枚(炙,去翅头足),蛇蜕皮3寸(炙…
常用方剂:青金丸
青金丸
处方:南硼砂(黄色者)15克 川甜消(并别研)真郁金各7.5克 片脑(别研)麝香(别研)各少许功能主治:治痰涎潮盛咳嗽…
常用方剂:点眼万明膏
点眼万明膏
处方:炉甘石3钱(火煅,研细,入人乳浸49日),川黄连5分(乳制),辰砂3钱,硼砂5分,胆矾3分,冰片3分。功能主治:…
常用方剂:白果浆
白果浆
处方:生白果仁10枚。功能主治:白浊。
常用方剂:挝脾汤
挝脾汤
处方:麻油四两,良姜十五两,茴香(炒)七两半,甘草十一两七钱半。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快,宿酲留滞,呕吐酸水,心腹胀痛,不…
常用方剂:胡椒红丸子
胡椒红丸子
处方:三棱1两,陈皮1两,青皮1两,莪术1两,胡椒2两,干姜2两。功能主治:谷疸,因饥中过食伤胃,蕴热瘀滞,腹满,心郁…
常用方剂:泻青丸
泻青丸
处方:当归(去芦头,切,焙)龙胆草(焙)川芎 山栀子仁 川大黄(湿纸裹,煨)羌活 防风(去芦头,切,焙)各等分功能主治…
常用方剂:加减芦荟丸
加减芦荟丸
处方:芦荟(真者)5钱,宣黄连(去须)2钱半,胡黄连2钱半,枳实2钱半,青皮2钱半,青黛2钱,木香2钱,山楂肉2钱,麦…

中医经典
更多
中医经典:《医垒元戎》
《医垒元戎》
《医垒元戎》 伤寒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吐诸证太阳证易简建中加减法阳明证少阳证活人治妇人伤寒妊娠服药例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三…
中医经典:《一草亭目科全书》
《一草亭目科全书》
经曰∶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骨之精为瞳子,属肾。筋之精为黑珠,属肝。血之精为络,属心。气之精为白珠,属肺。肉…
中医经典:《茶饮保健》
《茶饮保健》
原料:竹茹5g、麦门冬3g、小麦3g、生姜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竹茹、麦门冬、小麦、生姜的煎煮液300…
中医经典:《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健康与疾病,阴阳平衡与阴阳失调,二者共处于同一机体内,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健康与疾病,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疾病的…
中医经典:《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一)性行为传播 性交是主要传播方式,占95%以上。传统的性交是阴茎——阴道接触,由于西方式的性行为多样化,接吻、口…
中医经典:《知医必辨》
《知医必辨》
初诊立方,宜小其制,不及可以补进,太过恐挽救为难也。如遇伤寒,似可以用麻黄汤,而姑用羌、防。江南无正伤寒,麻黄汤甚…
中医经典:《针灸学》
《针灸学》
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 有耳后动、静脉分支;布有耳大神…
中医经典:《证治准绳·女科》
《证治准绳·女科》
〔薛〕妇人血膈,若气逆而血滞,用流气饮。(臂痛。)若恚怒而血逆,用小柴胡汤(伤寒少阳。)加山栀、丹皮。血虚用四物汤、(…
中医经典:《千金食治》
《千金食治》
薏苡人∶味甘、温、无毒。主筋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力。其生根,下三虫。《名医》云∶“薏苡人除筋骨…
中医经典:《本草从新》
《本草从新》
燥、快膈消痰. 辛大热.有毒.温中下气.快膈消痰.治寒痰食积.肠滑冷痢.阴毒腹痛.胃寒吐水. 牙齿浮热作痛.(合荜…

本站作品及动态

  • 文小叔说医不二

  • 题库费和每年的服务器费耗费数千,坚持数年,勉力而为,只求弘扬中医文化,寻觅合作伙伴,有意者联系站长。
  • 新增扫描书籍、古籍266册,因扫描书籍占用大量存储空间,购买OSS服务器成本较高,只能暂停扩充书籍。
  • 自费购买多套中医题库,现已基本完成,免费开放给大家,欢迎使用推广。
  • 个人网站,毫无盈利,勉力支撑,请手下留情,不要攻击。大家觉得好用请大力推荐,发现错误或有要求,请联系站长。

支持作者

  • 弘扬中医,坚持不易,感谢打赏的网友,您的心意是支持我的动力。
  • 每年2000多元服务器费用是最大的负担,请赞助一下服务器运营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