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综合笔试题库
2024年中医助理医师--考前点题卷一
2024年中医师承确有专长--综合题库
2024年中医师承确有专长--助理题库
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题库
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题库
2024年初级中药士--基础知识题库
2024年初级中药师--专业知识题库
2024年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题库
2024年主管中药师--相关知识题库
2024年主管中药师--实践能力题库
2024年初级中药士--相关知识题库
2024年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题库
2024年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题库


冬季护鼻助防病
中医认为,鼻为肺窍,是呼吸系统的门户,也是邪气侵犯肺脏的主要通路。所以,临床上可通过鼻的异常表现而推断出肺脏的病变情况。鼻塞、流涕、嗅觉不灵,甚至鼻翼扇动、咳嗽喘促等异常现象,均可作为呼吸道及肺脏的系列病理变化的诊断依据。尤其在寒冷的冬季,致病菌的黏附和冷空气的刺激将导致鼻黏膜易感,常引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心肺疾病。冬季加强对鼻及其他呼吸道器官的防护,不但能防感冒,还是预防呼吸道及心…

怎么解决腋窝出汗问题?
甘肃读者张先生:我今年60岁,腋窝总是出汗,其他地方不怎么出汗。即使刚立夏,我每天走一个小时,也就七八千步,但是衬衣的腋窝处就被汗浸出黄色,没有异常气味。这让我很苦恼,请问怎么解决腋窝出汗问题?
答:腋下出汗较多是很多人会遇到的问题。人的汗腺有两种:一种细小,分布于全身,主要功用是排汗、调节体温;另一种较大的腺体,称为顶浆腺,其分布在腋窝、阴部等部位,其中又以腋窝最多。因此,人们往往…

肝硬化治疗 当先“实脾”
国医大师路志正最近接诊一位肝硬化患者,男性,48岁,西医诊断为丙型肝炎后肝损伤15年。一年前体检时发现脾大、门静脉高压,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20天前出现食道出血。初诊时见其面色萎黄、晦暗无泽,胸腹部有蜘蛛痣,腹部膨隆,自述疲乏无力,时有胁肋胀痛,睡眠一般,舌质紫暗,苔中、根腻,脉弦细滑无力。最近超声提示肝硬化腹水,化验血色素偏低,白细胞低,血白蛋白低,血糖偏高。路老看过病人后,在病历上写道:治…

常吃鸡蛋 可防痴呆
研究显示,由于鸡蛋的胆碱含量高,吃鸡蛋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和眼疾。
一份对11名中年人的研究报告指出,每天食用1—3个蛋黄能够直接提高黄体素和玉米黄质的摄取量。研究显示,蛋黄中含有的胆碱在大脑发育和记忆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蛋黄对成年人的意义也非常大,因为人体如果缺乏胆碱,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性就比较高。此外,鸡蛋还含有保护血管的其他成分,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即“好胆固醇”的含量,因此研究人…

中医秘招:观脐识病
近年来,露脐装成为时尚女性向人们展示自然美的一种时髦之举。选美中的泳装表演,模特的走台秀,以及青春少女的露脐装中露出的肚脐,都会使人们的双目为之一亮。诚然,一般人都是站在欣赏的角度来观察肚脐的。其实,肚脐泄露出的信息也十分重要,从保健角度讲,小小的肚脐眼上能反应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医学研究发现,肚脐的形状最能反映人的健康状况。肚脐反映着人体的重要信息,并不足为怪。肚脐,又名神阙,即神气升降出…

便秘的临床表现及疗法
便秘,即大便结不通,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份被吸收过多,粪质干燥而坚硬,以致排便困难,经常3—5天或6—7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解大便一次。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大多由于热邪壅积,食物停滞或过食辛热厚味而引起,或因年老、病后气血虚弱,津液不足所致 。
1、轻松开塞汤
组方: 水煎服。…

结肠息肉中药治疗验方
处方及用法:丹参30克,生地榆、凌霄花、半枝莲各15克,桃仁、赤芍、炮山甲、皂刺、三棱、丹皮、槐米、山慈菇、牛膝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
服药治疗期间患者饮食宜清淡,忌食辛热、膏粱厚味之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肠道的慢性炎症,饮食、服药避免对肠道黏膜的过度刺激。经常复查,防止癌变。中国中医报 □ 郭旭光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结肠息肉 ·溃疡性…

“甘淡养脾”的方法来调理脾胃气阴两虚
16岁的女孩两年间体重由110斤骤降到仅仅60斤,虚弱无力,面色㿠白的背后,是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呢?(责任编辑 / 冯欣宇)
“治病必求于本,治病以脾胃为本”
脾升胃降是消化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思虑过度或者所思不遂,就会导致脾胃之气郁结,进而就会出现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嗳气吞酸、不思饮食、精神不振、夜卧不宁等症状。 在中医里,每一个性味都入一个脏器,五味对五脏。酸入肝,咸入肾…

饮食调节消化不良 支招巧应对
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易受情绪影响,有时食物稍粗糙或生冷及食物过多、过油腻时也可诱发。那么,老年人在饮食上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1、忌摄入含蛋白质和钙质过多的食物
乳类、乳制品、瘦肉类、鱼、虾米皮、鸡蛋黄、咸鸡蛋、松花蛋、动物软骨、豆类、豆制品、海带、紫菜等都含大量蛋白质或钙质,若摄入过…

治玫瑰糠疹验方
玫瑰糠疹是一种以斑疹脱屑如糠秕状,四周呈玫瑰色为主的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风热疮”、“风癣”,春秋多见。以下验方可供选用:
1.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荆芥10克,蝉蜕12克,酒黄芩10克,绿豆衣10克,枳壳12克,槐花10克。每日一剂,早晚两次,饭后冲服。适用于风热蕴肤证,症见发病急骤,斑疹呈淡红色,覆盖少量鳞屑,伴心烦口渴,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生地黄20克,…


秦艽
归经:归胃、肝、胆经。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白屈菜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止咳。用于胃炎,胃溃疡,腹痛,肠炎,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百日咳;外用治水田皮炎,毒虫咬伤…

芦竹笋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治肺热吐血,骨蒸潮热,头晕,热淋,聤耳,牙痛。
①《分类草药性》:"笋汁治耳疼。&qu…

茅香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吐血,尿血,急、慢性肾炎浮肿,热淋。

白芍
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

小金钱草
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肝二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活血。治黄疸,痢疾,砂石淋痛,白…

披麻草根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镇痛止血,祛痰,开窍。治跌打损伤,骨折,截瘫,癫痫,风湿疼痛,创伤出血。
①《云南中草药》:&q…

瓠子
功能主治:利水,清热,止渴,除烦。治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
①《千金·食治》:"主消渴恶疮,…

草血竭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止血。用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痢疾,肠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跌打损伤;外用治创伤…

石吊兰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痰止咳,活血调经。用于咳嗽,支气管炎,痢疾,钩端螺旋体病,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


祛风止痒汤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白蒺藜10克,车前子10克,薄荷6克,蝉…

红芍药散
处方:红芍药1两,川大黄半两,甘草半两,地黄1两(干者)。功能主治:脾脏热,唇焦口气,引饮不止。

菖蒲散
处方:菖蒲30克 当归30克(锉,微炒)秦艽15~22克 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行气…

陈皮石韦散
处方:石韦1两,赤芍药3分,瞿麦穗1两,木通1两,陈皮3分,茯苓3分,桑白皮3分。功能主治:下焦有热,淋闭不通,小腹妨…

茯苓粉
处方:茯苓(切片)。功能主治:补益。主

夺命返魂散
处方:大黄5钱,栀子5钱,连翘5钱,巴豆4钱(去皮),杏仁4钱(去皮尖,2味用麸炒),炒药麸4钱,苦丁香1钱,信1两(…

矾蜡丸
处方:黄丹(水飞)1两,枯矾1两,白蜡1两。功能主治:久泻。

清臭饮
处方:赤芍 黄芩 藁本 生地 黄连 石菖蒲 远志各等分 甘草1克功能主治:治鼻中臭气。

牛黄夺命散
处方:白牵牛30克(半生半熟)黑牵牛30克(半生半熟)川大黄 槟榔各30克功能主治:治小儿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肋煽…

利窍聪耳方
处方:穿山甲2钱(生),蝉蜕2钱(去足),石菖蒲2钱,木笔花2钱,蓖麻仁1钱5分(去净油),干蝎4个(去毒),鲤鱼胆3…


《寓意草》
徐岳生躯盛气充。昔年因食指微伤见血。以冷水濯之。遂至血凝不散。肿溃出脓血数升。小筋脱出三节。指废不伸。迩来两足间。才至…

《鸡峰普济方》
治冷劳咳嗽四肢无力大肠不调吃食减少腹胁气胀苍术桔梗陈橘皮(各半两)柴胡(一两半)赤芍药紫菀缩砂(各三分)诃黎勒高上为细…

《本草纲目别名录》
丹砂
(朱砂)
水银
(汞灵液女)
水银粉
(汞粉峭粉轻粉腻粉)
粉霜
(水银霜白雪白灵砂)
银朱
(猩红紫粉霜)
灵…

《寿世保元》
脉虚弦为惊。为风痫。
痫症者。发则仆地。闷乱无知。嚼舌吐沫。背反张。目上视。手足搐搦。或作六畜声者是也盖痫疾之原。得…

《丛桂草堂医案》
王姓妇小产后.心慌不寐.发热恶寒.头晕汗多.口干舌苔少.舌尖破皮.脉息虚数.此临产时去血过多.气血两虚之象.盖阳虚则恶…

《厘正按摩要术》
手太阴肺经图(图缺)
中府(云门下一寸六分。) 云门(巨骨下二寸。) 天府(腋下三寸。) 侠白(肘上五寸。)
渊(…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采后,净拣择了,蒸,从午至酉,出,日干,于木臼中,舂令皮上刺尽,用酒拌,再蒸,从午至酉,出,日干用。

《寿世青编》
干姜粥 治一切寒冷,气郁心痛,胸腹胀满。
用白米四合,入干姜、良姜各一两,煮食。
生姜煎 治反胃羸弱。
生姜切片…

《针灸问对》
大指内侧隐白位。大都节后陷中值。太白内侧核骨下。公孙节后一寸与。商丘有穴属?辅次。血海分明膝膑上。内廉肉际三寸据。箕门…

《汤液本草》
气寒,味辛、平。
《本草》云∶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药性论》云∶淡竹叶主吐血,热毒风,压丹石药毒,止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