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
中医湿温病症状
21-06-04
浏览 5471
伟伟早晨起来就感到浑身疼痛,头昏沉,有点怕冷,双腿无力沉重,不想吃早点。自己想想可能是这几天天气太热,工作累点,有点感冒吧,就吃了几片银翘解毒片,上班去了。一个上午过去,药没起作用,伟伟的感冒越来越严重了。同事见他气色不好,一摸额头,烫手,“伟伟,你发烧了!“”伟伟说:“我没事,有点儿感冒,吃点药就好了。”中午、晚上伟伟又服了银翘解毒片,因为发热难耐,晚上还加服了退烧药。过了两天,症状仍然没有缓解,反复发烧,全身倦怠不想动。第三天只好去医院,医生告诉他,他得的不是感冒,是盛夏湿热之邪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中医称之为湿温。 湿温是长夏(农历六月)季节多见的热性病。因感受时令湿热之邪与体内肠胃之湿交阻,酝酿发病。表现有身热不扬、身重酸痛、胸部痞闷、面色淡、苔腻、脉濡。其特点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变多留连于气分,有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不同。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以入营入血,发生痉厥、便血等症。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雷少逸在《时病论》中指出:“有言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名曰湿温。”虽说该病的主要病因是外界湿热之邪,但与人体自身的脾胃功能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长夏初秋,天气炎热,湿气上蒸,湿热之邪最易伤人。正如清代著名医学家喻嘉言所说:“天之热气下,地之湿气上,人在气交之中,受其炎蒸,无隙可避。”此时,人若有饮食不节,脾胃受伤,失其运化,降低了人体的防御功能,加之外界湿热之邪正盛,最易侵入人体肌表,从而导致湿温病的发生。该病病机变化主要是湿热之邪由表入里,由上传中,由肺犯脾。由于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所以湿热之邪侵入人体多犯脾胃。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热为阳邪,其性燔灼炎热,湿热郁结,蕴聚不化,滞着难解,所以湿温病多有发病较缓、转变较慢、病势缠绵难解、病程较长的特性。 湿温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不适,四肢酸楚,头重、痛、昏沉,身痛肢冷,热势不扬,午后热甚,体温常在38~40℃之间,胸闷脘痞,舌质红,苔黄厚而腻,脉沉、缓、滑、数。 湿温病症状有以下特点:发热、头痛、怕冷、四肢困重、疼痛,胸闷且胃口不好。发热多为持续性,闷热难忍而心烦,肌肤大热而无汗。发汗药很难将身热退尽。这是因为一般的感冒发热是由寒邪滞留在卫表与卫气相争所致,而湿温的发热是因湿热内蕴,由内而生,所以要想解热,就不能靠发汗,而是要祛湿。 若误用了发汗药,汗出伤阴,亡失津液,不但身热难解,还会使病情加剧,所以中医有“湿温禁汗”的说法。头痛、怕冷、四肢困重疼痛,都是卫阳(保护人体的正气之一)被湿邪所遏的表现。人们往往会把这些症状误认为是受凉感冒,因为感冒时卫阳被寒邪所遏同样会引起这些不适。但是如果将此病仅仅当作普通感冒治疗,就会使湿邪难去,缠绵不愈。 另外,还表现为胸闷、胃口不好、没有食欲,有时会认为脾胃出现了问题。而此病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湿邪使得脾胃的气机不畅通,如果要缓解此症状只有先祛湿邪,湿邪去,脾胃功能才能恢复,其他症状才会迎刃而解。 治疗湿温的有效方剂为三仁汤:杏仁12克,滑石18克,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0克。 用法:甘澜水8碗,倒入锅中,将中药全部浸没于水中半小时。开大火将水烧开,再改用小火煮至倒出的药汁刚好可以装3碗。早、中、晚各服1碗。 主治:湿温、暑湿初起,邪留三焦气分,湿盛热微,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方解:本方主治为湿温、暑湿初起,湿热胶结,留连于气分,湿重于热之证。其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与伤寒表证相似,但脉不浮而反弦细而濡,且恶寒头身痛不如伤寒表证之剧烈,可知非风寒外束。本方证恶寒、头身痛是卫阳被湿邪阻遏所致。胸闷不饥是湿阻中焦,脾被湿困,气机受阻。午后身热,是湿为阴邪,湿遏热伏,午后得天时之助,故午后发热。面色淡黄、舌苔白不渴、脉濡等均为湿邪所致之征象。 原方强调煎药要用甘澜水,用流水以瓢扬千万遍,亦称劳水。把水放在盆里,用瓢将水扬起来,倒下去,如此多次,看到水面上有无数水珠滚来滚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