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第十六篇
上焦吐
证名。见《I活法机要·吐证》。其证食已暴吐,渴欲饮水,大便结燥,气上冲而胸发痛,脉浮而洪。治当降气和中,用桔梗汤、木香散、七气汤,或六君子汤加木香、藿香、桔梗、枇杷叶等。
上焦如雾
生理学术语。出《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宣发中焦上输的水谷精气,充养身体各部,象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
上焦
①人体部位名,三焦之一。三焦的上部,从咽喉至胸膈部分。《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其主要功能是敷布水谷精气至全身,以温养肌肤、骨节,通调腠理。《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②温病三焦辨证之一。指外感初期,邪在肺经。《温病条辨》:“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上见
运气术语。指司天。《素问·天元纪大论》:“子午之岁,上见少阴。”谓逢子年午年,则少阴司天在上。
上睑
人体部位名。《审视瑶函》又名上胞、上睥。其上界为眉,下界为上睑之眼弦。参见眼睑条。
上纪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上纪者,胃脘也。”王冰注:“谓中脘也。”后《类经图翼》等书列作中脘穴之别名。见该条。
上横骨
人体结构名。指胸骨柄。《伤科汇纂》:“上横骨在喉前宛宛中,天突穴之处。
上寒下热
病证名。
①寒热错杂表现之一。一方面寒邪感于上,而见恶寒、恶心呕吐、舌苔白等症;另一方面,热邪结于下,而见腹胀便秘、小便赤涩等症。
②上、下各有不同的疾病,如上有痰饮喘咳的寒证,下有小便淋沥疼痛的热证。《灵枢·刺节真邪》:“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
上含
人体部位名称。《伤科补要》卷二:“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颃颡也。”详见颃颡条。
上管
上官翼
唐代人。生平履贯欠详,撰有《养生经》一卷,后佚。
上官均(1038-1115年)
宋代官吏。字彦衡,邵武(今属福建)人,历任监察御史、龙图阁待制等官职,并旁通医学,尝辑成《伤寒要论方》一书,后佚。
上关
①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客主人、客主、容主。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布有面神经的颧支,颧面神经,及颧眶动、静脉。主治头痛,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斜,惊痫,以及中耳炎,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②小儿指诊部位。见《奇效良方》。即风关。详该条。
上工
古代对技术精良的医生的称谓。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上工十全九”,即指上工在治疗疾病时其治愈率可达90%。
上格
病名。《医门补要》卷中:“忧闷伤肝,致帝丁两旁凸起紫筋数条,束紧咽喉,似物撑塞,吐不出,咽不下,名为上格。”治宜平肝散。参见关格条。
上附上
脉学术语。指诊脉部位。即两手寸部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一说是诊尺肤部位。
上发背
病名。系痈疽之发于背部第七颈椎部位者,其名因证因相同而仅部位有异之中、下发背之命名而相应得之。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或有名之为脾肚发、脾肚痈者。证治参见有头疽条。
上腭痈
病名。见《外科证治准绳》卷三。系指痈生于口内上腭处。因其悬于上腭,故又名悬痈或上腭部喉痈。此病多由少阴、三焦积热而成。症见口中上腭肿起,状若紫葡萄悬于上腭;或寒热大作,舌不能伸缩,口不能开阖,鼻中时出红涕。语言、吞咽均感困难,患者欲仰面而卧。《医宗金鉴》卷六十六:“上腭痈若葡萄形,少阴三焦积热成,舌难伸缩鼻红涕,口难开合寒热增。”若壮热神昏谵语者,为邪毒内陷之候,舌苔黄、脉数有力。治宜解毒、泻热、消肿。可用黄连消毒饮、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或待脓熟时用刀针刺破排脓。
上腭穴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上腭腭缝际前端,当齿龈上缘中点处。主治黄疸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上腭悬痈
上腭痛
上腭多骨疽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夫多骨疽多有发于手背、足背等处,不专在上腭者。其症皆肿硬一块,久而脱去一骨者便是。其原因均属肾虚,肾主骨也。或由疮疽溃久,不能收敛。总因气血不足,肾水素亏,复为寒邪所触,致患处之骨,肿突而起,日渐长高。”治宜滋阴补肾,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归脾汤等化裁治疗。
上腭疮
病名。症见上腭生疮如粟,疼痛,口中腥臭;或见畏寒发热。治宜泻火解毒。可选用凉膈散、清胃散等。也可外吹冰硼散。本病多由脾胃三焦蕴热而成。故在治疗中也可针对病因选用其他清利脾胃三焦蕴热的药物,均可收到良效。
上都
经外穴名。八邪之一。《奇效良方》:“上都二穴,在手食指、中指本节岐骨间,握拳取之。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
上丹田
气功学术语。三丹田之一。出《素问·本病论》:“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部位在两眉间,《东医宝鉴》引:“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上搭手
病名。系痈疽之发于肩背,由患者手可以搭着部位者而命名。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又名上鼠疽,肩后疽、左右串,相当于肺俞穴部位之蜂窝组织炎。证治参见有头疽条。
上慈宫
上喘为水
病证名。指水邪犯肺,出现喘逆症状。《素问·脉解篇》:“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
《上池杂说》
医话著作。一卷。明·冯元成撰于1644年。全书共列28条,大多阐述医理和辨证论治以及其他杂论,治法偏于温补。本书收入《三三医书》中。
《上池涓滴》
脏象著作。一卷。清·黄凯钧撰于1812年。黄氏精研经典论着,汇以五脏见证虚实用药之宜,使读者从见证外露何象即知内关何脏。虽未如扁鹊饮上池之水而见垣一方,亦似得其涓滴而略通其意。故此书对五脏之描述超越《内经》、《难经》所论。所述五脏用药亦切临床实用。现有《友渔斋医书六种》本。
上层镇药
治疗白喉病的一种药物分类。见《白喉忌表抉微》。正将中的上层镇药为:大地生、元参、煅石膏、麦冬。“猛将”中的上层镇药为:龙胆草、生石膏、犀角。“次将”中的上层镇药为生地、粉葛根。详见白喉正将条。
上草
即临产。《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一:“凡妇人妊娠……阵痛转甚,难以行立,认是产时将至,即服催生符毕,然后安详上草。”
上病下取
①治疗学术语,是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指病证的表现、部位偏于上,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如呃逆、反胃由于阳明腑实者,用承气汤法;久喘用补肾纳气法;头晕取太冲、丰隆等。本法的运用,当以谨守病机为前提,结合病因、脏腑经络辨证,注意整体联系以及上下升降的调节。
②针灸取穴原则之一。指在上部的病证选取四肢远端的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如牙痛取合谷、内庭;头晕取太冲、丰隆等。
上胞下垂
病证名。上眼睑无力而下垂之病证。见《中医眼科学讲义》(广州中医学院主编)又名睢目、侵风、睑废、睥倦、胞垂、眼睑垂缓、睑皮垂缓。发病有先天之分:先天性者由发育不全引起;后天多因脾虚气弱,脉络失和,风邪客睑而成。此外,外伤、肿瘤等亦可引起。症见上眼睑垂下、无力提起、半掩睛瞳、甚至掩及整个黑睛,妨碍视力。内治一般以补脾益气、祛风通络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僵蚕、全蝎、赤芍、牛膝之类。也可配合针灸、按摩等疗法,必要时可手术治疗。由外伤、肿瘤引起的,治疗时要针对病因选用不同的方药。
上胞
上半日咳
咳嗽在午前发作者。多由胃火犯肺所致。治宜二陈汤加竹茹、贝母、石膏,或用竹叶石膏汤降泄之。胃气虚者,补中益气汤,或五味异功散加山栀。
上
[1]与下相对。指高处、上部。《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2]指人体上半身。《灵枢·终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3]指头面部。《素问·上古天真论》:“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4]指头。《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5]指上焦心肺。《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6]指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7]指寸口脉。《素问·五脏生成篇》:“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王冰注:“上谓寸口也。”[8]指天、天气。《素问·天元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9]指等次高的东西。《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10]上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上为云。”[11]登。《灵枢·经脉》:“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12]上行。《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13]上逆。《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14]上策。《素问·调经论》:“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15]指上工,医术高明的医生。《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关,上守机。”[16]上面。《素问·刺禁论》:“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17]在……之上。《素问·通评虚实论》:“上踝五寸刺三针。”[18]治法,升举。《素问·至真要大论》:“上之下之,摩之浴之。”[19]指司天。《素问·五运行大论》:“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20]指南方。《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王冰注:“面向北而言之。上,南也;下,北也。”[21]犹“则”。“上”与“尚”通用,“尚”有“则”义。《素问·刺腰痛篇》:“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则拂拂然,甚则悲以恐。”[22]入,去,到。《灵枢·师传》:“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23]通“尚”。崇尚。《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今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24]地位或辈份高的人。《伤寒论·序》:“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25]在……之中,在……之间。《伤寒论》:“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商阳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绝阳。属手阳明大肠经。井(金)穴。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背动、静脉网。主治中风昏迷,发热,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青盲,颔肿,胸满,喘咳,手指麻木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商曲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高曲。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及腹壁上、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商丘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经(金)穴。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跗内侧动脉及大隐静脉。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黄疸,便秘,足踝疼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商陆饼灸
隔饼灸的一种。见《千金翼方》,该书曰:九漏,“捣生商陆捻作饼子,如钱大,厚三分,贴漏上,以艾灸之。饼干热则易之,可灸三四炷艾。”主治瘰疬颈漏。
商谷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商谷二穴,在石关下一寸。”所指即商曲穴。参见该条。
商盖
商
①五音之一。按五行属金之声。《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音商,其数九。”
②运气学说中,主运五步推运方法,代表金气。见“太商”、“少商”。
伤中
病证名。
①伤害膈膜及内脏。《素问·诊要经终论》:“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
②损伤中焦脾胃之气。饮食不节,过饱过饥,或过食膏粱厚味,或嗜酒无度,均可损伤脾胃之气,导致中焦运化失职。
《伤燥论》
燥症专着。清·张节撰。刊于1909年。作者以《内经》理论为指导,阐述伤燥的病原、病证、病脉、病忌及病辨,并附列治疗方剂;后一部分介绍与燥气有关的杂病,杂论燥气以及所产生病理、病证的关系,是一部叙述燥气为病的专着。现存《张氏医参附经》本。
伤燥咳嗽
病证名。因感受时行燥邪,化火伤肺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卷二:“伤燥咳嗽之症,口渴唇焦,烦热引饮,吐痰不出,或带血缕,二便带赤,喘急咳嗽。”治用石膏泻白散、清燥救肺汤、人参白虎汤等方。参见咳嗽条。
伤脏腑
病证名。
①外伤而引致胸腹内脏伤者,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多因严重之跌扑,碰撞、挤压等伤及内脏所发。证见每因损伤不同内脏而有不同之体证。若伤于胸胁者,临床以胸胁疼痛或窜痛为主,并常伴有胀满,呼吸、咳嗽时牵掣疼痛,上述或未伤于内脏者。若甚者伴有咳血、吐血、喘促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紫绀,皮肤粘膜苍白等,则系伤脏之兆。若伤损腹部,证见腹痛、腹胀、寒热,便血、尿血,或严重者伴发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口干舌燥,心悸气促,面色苍白,神疲肢冷,晕厥等,则应注意腹部内脏之伤损者。治宜行气活血,止痛化瘀为主,内服急救首选独参汤,参附汤。一般处理宜选复元活血汤,或复元通气散;若并发内出血者,急应益气补血、止血化瘀之要,内服当归补血汤,独参汤加三七,或服云南白药等。必要时应考虑输液、输血等中西医结合急救之。各脏腑之伤损各有其不同的证候,其证治各详其条。
伤鱼鳖
食伤之一。因食鱼鳖之类不当所致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治伤鱼鳖,用紫苏、陈皮、木香、姜汁。参见伤食条。
伤饮
病证名。因过饮茶、酒、汤、水等所致的病证。见《证治百问》。或脾虚不运而结滞,或暴渴多饮而停留,或豪兴狂饮而沉醉致病。证见面黄肌瘦,脾泄中满,烦渴肿胀。治宜发汗利小便,上下分消其湿,用葛花解酲汤、五苓散。参见伤食、伤酒、伤茶等条。
伤阴
病证名。即真阴耗伤。其主要原因有:
②阳气偏亢,内伤真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
③温热病后期,虚热灼伤真阴,症见低热颧红,手足心热,口干舌燥,潮热盗汗,神倦消瘦,脉细数等。治疗以滋阴降火或育阴潜阳为主。
伤阳
病证名。即阳气受伤。其主要原因有:
①寒邪直中于里或阴寒内盛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
③七情内伤,暴喜伤阳,心神浮越,阳气易于耗散,出现心悸、怔忡、精神恍惚等症状。
伤血
病证名。
①外伤后引致之瘀血和失血之病证。瘀血则多于外伤处见有瘀血紫斑,或形成血肿,胀痛固定不移;失血则系因外伤引致体内或体表之出血,或血从诸窍而溢于体内外者。若出血多者,多并见头晕、心悸、口渴、舌燥等症。临证治疗依据血气理论,前者以化瘀血为主,后者则需重视行气补血法之运用。治宜参考复元活血加补气之品。若出血不止者,当急以止血之剂或技术先行止血。若出血较多者,应立即双补气血,或输血。参阅急救技术处理条。
伤蟹
病证名。因食蟹过量所致的病证。《张氏医通》卷二治伤蟹腹痛,用丁香、紫苏、生姜。《证治要诀·伤食泻》治食蟹太过致伤,用一味丁香。《世医得效方》卷四治鱼蟹积,用香苏散多加生姜、陈皮,煎服。参见伤食条。
伤胃吐血
病证名。因酒食太过,胃络受伤所致的吐血。又称伤胃。《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因饮食过度,伤胃,或胃虚不能消化,致翻呕吐逆,物与气上冲蹙胃口决裂,所伤吐出,其色鲜红,心腹绞痛,白汗自流,名曰伤胃吐血。”治宜和胃止血,用理中汤加味。参见胃经失血条。
伤胃
病证名。饮食过度,损伤胃络所致的吐血。又称伤胃吐血。《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伤胃者,是饮食大饱之后,胃内冷不能消化,则便烦闷强呕吐之,所食之物,与气共上冲(?叔),因伤损胃口,便吐血色鲜正赤是也。”详见伤胃吐血条。一般将饮食不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亦称伤胃。
伤损腰痛
病名。外伤等诱发之腰痛者。见《医宗金鉴》卷九十,多因打扑、坠堕引致腰部筋肉受损,经脉气血郁结所致。证见伤后腰部重坠疼痛,局部青紫肿胀,重则疼痛延及上下,腰部屈伸、旋转之功能障碍。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内服选用地龙散,或复元活血汤加减。外用药物煎汤熏洗沐浴,或针灸、按摩亦有良效。
伤损昏愦
病证名。因外伤导致昏迷不醒之病证。见《医宗金鉴》卷九十,多因斗殴、跌打损伤较重,特别伤于头部者,或因气血耗损过多,神气散乱所致。证见外伤后神志昏迷,人事不省,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呼吸表浅而微,反应迟钝、脉数而无力。相当于外伤性休克。治宜益气化瘀为主,急服独参汤,复元通气散,或花蕊石散。或视昏愦之深浅,考虑给予保温、输液等中西医结合急救之。
伤损喘逆
病证名。因过力伤损脏腑所致喘急之证。《症因脉治·喘症论》:“伤损喘逆之因,或饱后举重,或饥时用力,或号呼叫喊,伤损脏腑。”证见喝喝喘急,张口抬胸,不能接续;或胸胁作痛,或吐紫血,脉或促或急,大小不均。如脉至数不清,按之散乱,多属危候。治宜理气调逆,和血祛痰,用四磨汤合四物汤。伤损肺窍久不愈者,用白芨散等方。
伤暑头痛
病证名。感受暑气所致的头痛。见《世医得效方》卷二。证见头胀痛,身热汗多,心烦口渴,面垢,舌苔腻或黄腻,脉微带数。治宜清暑渗湿,方用香薷散加茵陈、黄连、车前子等。参见头痛条。
《伤暑全书》
温病著作。二卷。明·张鹤腾撰于1623年。本书根据《素问》暑病的理论,较全面地叙述了各种暑病以及和伤暑有关的一些病证的病因、脉、证和主治方剂。本书后经清·叶霖增订,易名《增订伤暑全书》,内容有较多的补充,但书中有一些提法值得商讨,还有个别与暑邪、暑病无关的病证或论述。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中国医学大成》本及1917年绍兴医药学报铅印本。
伤暑咳嗽
病证名。感受暑邪所致的咳嗽。因触冒暑湿,或热甚于中,或气虚身弱,偶感时行,内外相挟,蒸酿胸胃之间,上熏于肺所致。证见身热引饮,内热烦躁,外反恶寒,或身痛口渴,咳嗽身倦,脉濡软或虚或数。或身热引饮,内热烦躁,用石膏知母汤;身痛口渴,外反恶寒者,用十味香薷饮、泻白益元散;外冒暑邪,内伤积热者,用凉膈散;脉虚身热,气虚身乏者用清暑益气汤。(《症因脉治》卷二)参见暑嗽条。
伤暑霍乱
病名。因感受暑邪所致上吐下泻的霍乱证。见《张氏医通·霍乱》。证见上吐下泻,身热烦渴,气粗喘闷,神情躁扰,甚则昏闷,抽掣,厥逆少气,唇面爪甲皆青,六脉俱伏,吐出酸秽,泻下臭恶,便溺黄赤。治宜急救回生丹、解毒活血汤等;轻者可选用香薷饮冷服,或竹叶石膏汤、六一散等方。参见热霍乱、霍乱条。
伤暑腹痛
病证名。暑伤气分,脾经郁滞所致的腹痛。《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暑伤气分,长夏腹胀,食减微痛。”治宜调脾疏肝,用人参、广皮、白芍、茯苓、谷芽、益智仁。”《医钞类编·腹痛门》:“盛暑而痛,或泄利并作,脉必虚豁,宜十味香薷饮及六和饮。”参见腹痛条。
伤暑
病名。
①因中暑热所致的病证。出《素问·刺志论》。《医林绳墨》卷一:“伤暑者,由其暑热劳伤元气之所致也。其症日间发热,头疼眩晕,躁乱不宁,无气以动,亦无气以言,或身如针刺,小便短赤,此为热伤元气也,宜以黄连香薷饮,或清暑益气汤、黄连解毒汤、量其虚实而与之。”
②指暑病之轻者。《医学心悟》卷三:“伤暑者,感之轻者也,其证烦热口渴,益元散主之。中暑者,感之重者也,其症汗大泄,昏闷不醒,或烦心、喘喝、妄言也。”
③指病因。《难经·四十九难》将中风、伤暑、饮食劳倦、伤寒、中湿五种病因称之谓五邪。伤暑属五邪之一。
伤食泻
病证名。因饮食过多,损伤脾胃所致泄泻。又称食泻、食泄、积泻、食积泻、胃泻。《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证见饱闷恶食,嗳腐吞酸,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泻下不畅,粘而秽臭,苔腻,脉滑或弦紧。治宜消食和中,用保和丸、枳术丸、治中汤等方。挟寒者宜温,用红丸子、小七香丸等;形症俱实宜下者,用感应丸、煮黄丸。挟热者宜清,用栀连平胃散;宜下者,用大承气汤。小儿泄泻证型之一。症见腹胀、腹痛,口臭纳呆,大便腐臭或酸臭,状如败卵,挟有不消化乳食,次数增多,泻前哭闹不安,伴恶心呕吐。小儿脾胃娇嫩,乳食过量,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所致。治宜消食导滞,用保和丸加减。
伤食吐泻
病证名。指小儿伤食所致的吐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泻乳食不化,其吐及粪皆有酸臭气者,此伤食吐泻也。”治宜消食导滞,用胃苓汤或守胃散(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南星、防风、藿香、干葛、天麻)加减。
伤食吐
病证名。因饮食不节而致呕吐。症见频吐酸馊粘液,或吐黄水,或吐清涎,腹胀,嗳气,厌食等。见于消化不良,急性胃炎等。治宜消食导滞和胃,用保和丸加减;配合针刺足三里及推三关、退六腑等法。
伤食头痛
病证名。脾胃积滞,致清阳不升引起的头痛。见《证治要诀·头痛》。其证胸满咽酸,噫败卵臭,恶臭,虽发热而身不痛。《医宗必读·头痛》治宜消食导滞为主,选用香砂枳术丸、保和丸、治中汤等主。参见头痛条。
伤食后发搐
病证名。指因伤食后引起的抽搐。《小儿药证直诀》:“伤食后得之,身体温,多唾多睡,或吐不思食而发搐。”由小儿乳食停滞,蓄积胃肠,湿郁生热,热极生风所致。治宜先用保和丸消食,后用琥珀抱龙丸止搐。参见急惊风条。
伤食腹痛
病证名。因多食不化,气机阻滞所致的腹痛。其证痛甚欲大便,利后痛减,脉多弦或沉滑。《医学正传·腹痛》:“如饮食过伤而腹痛者,宜木香槟榔丸下之;如气虚之人,伤饮食而腹痛,宜调补胃气并消导药,用人参、白术、山楂、神曲、枳实、麦芽、木香、砂仁之类。”参见腹痛、食积腹痛条。
伤食发热
病证名。食积内停所致的发热。《证治汇补·发热章》:“伤食发热,必气口紧盛或沉伏,头疼,呕恶,噫气吞酸,胸口饱闷,或胀或痛,手不可按,蒸蒸然然。”《金匮翼·发热统论》:“食积者,当暮发热,恶闻食臭,时时嗳腐,其脉滑或实。活人所谓伤食令人头痛,脉数,发热,但左手人迎脉平和,身不疼是也。”治宜消食导滞以退热,用枳术丸、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大柴胡汤等方。《幼科全书》:小儿食积不化引起的发热。其热先见于腹部,以后手足俱热,而以腹背较甚,嗳气吐腐,大便酸臭,腹痛多啼,肌瘦腹膨,或肠鸣泄泻,痛随泻减,不思饮食,面色晦暗,眼胞浮肿。治宜消积清热,用至宝锭。
伤食发丹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伤食而发的丹毒。症见发热口渴,烦躁多啼,身多红晕,皮肤灼热,不思饮食;食积甚者,可见腹大气急等。因小儿脾胃嫩弱,乳食失节,不能运化,蕴积化热,达于肌表,复感风热邪毒所致。治宜清热解毒,消食导滞。用清瘟败毒饮合保和丸。
伤食恶寒
病证名。因饮食过度所致恶寒证。《证治汇补·恶寒章》:“伤食恶寒,由饮食过度,宿食内停,或食冷物所致。脉必沉滑,恶心头痛,饱闷咽酸。宜从消导,食化而寒自己。”参见恶寒、伤食条。
伤湿自汗
病证名。因湿邪阻遏所致自汗证。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证治汇补》卷三:“伤湿自汗,困倦身痛,天阴转甚,声如瓮出。”治宜健脾化湿,用防己黄芪汤、术附汤。如属湿火熏蒸而致之自汗,《丹溪心法》治以凉膈散。参见自汗条。
伤湿泻
病证名。指小儿秋季感受湿邪而致引起水泻。《幼科发挥》:“秋月得之,伤湿泻也。其证体重,所下溏粪,谓之濡泻,宜渗湿补脾。”用胃苓汤或升麻除湿汤。
伤湿头运
病证名。因感受湿邪所致头目眩晕。见《丹溪心法·头眩》。又称湿晕。证见头重眩晕,鼻塞声重,呕吐痰涎,身体沉重等。治宜散湿化湿,用除湿汤、渗湿汤、芎术除眩汤等方。伤湿头运有寒湿、湿热之分。详见寒湿眩晕、湿热眩晕条。
伤湿咳嗽
病证名。因感受湿邪引起的咳嗽。由时行雨湿、坐卧湿地、湿衣沾身等因所致。证见身重身痛,或发热有汗,或面目浮肿,或小便不利,骨节烦疼,气促咳嗽。”脉多濡缓或浮缓。治宜燥湿、化湿、利湿,兼表症者,用防风胜湿汤;湿热壅肺者,用神术泻肺汤;汗后兼利小便,用通苓散等。《症因脉治》卷二。参见湿咳、感湿嗽、湿嗽等条。
伤湿咳
病证名。因感受湿邪所致的咳嗽。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即伤湿咳嗽。《古今医鉴》卷四:“伤湿咳者,脉细,骨节烦疼,四肢重着,或自汗,小便涩。”《医门法律·咳嗽门》:“伤湿之咳,身重,脉细,痰多,五苓散、白术汤。如喘满浮肿,款气丸。”详见伤湿咳嗽、感湿嗽、咳嗽条。
伤湿腹痛
证名。因感受湿邪所致腹痛。《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伤湿腹痛,小便秘,大便泄,宜燥湿利水,宜胃苓汤。”参见腹痛条。
伤湿
伤生冷果菜
病证名。因过食生冷果菜所致的病证。《张氏医通》卷二:“伤生冷果菜,宜木香、砂仁、炮姜、肉桂。”因所伤之物不同,各用主治之药。《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伤菜,丁香、麝香、肉桂。伤瓜,鲞鱼炙食,瓜皮煎汤。”《世医得效方》卷四:“果菜积,平胃散加丁香麝香为末,热盐汤调服,麝香汤下阿魏圆三十粒立效。”参见伤食条。
伤娠
伤山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肠山。即承山。见该条。
伤乳吐
病证名。又名溢乳、呕乳。《证治准绳·幼科》:“伤乳吐,才乳哺后即吐,或少停而吐,此因乳饮无度,脾气弱不能运化,故有此证。”治宜健脾消乳,用消乳丸或消乳丹(丁香、木香、青皮、肉豆蔻、三棱、莪术各等分,研细末,稀面糊丸,麻子大,每服五丸,米饮下),兼以节制乳食。
伤乳食泻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由乳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而致腹胀肠鸣泄泻,粪腥臭且夹乳瓣或未消化的食物,疼痛啼叫,口渴尿赤。治宜和中消滞,用保和丸。
伤乳食
病证名。指乳食停滞所致的吐泻。《幼科发挥》:“伤乳食,物出作馊酸气者是也。”多伴有腹痛,面色黄滞,发热,不喜饮食。治宜化乳消食,用胃苓丸,以煨生姜煎汤研碎调服。
伤乳
伤肉
病证名。因过食肉类所致的病证。因所伤之物不同,各用主治之药。《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伤肉,轻者山查,阿魏;甚者硝石、硼砂;伤狗肉,杏仁、山查。”《张氏医通》卷二:“伤诸肉食,用草果、山查。”伤肉亦可选用三黄枳术丸、三棱煎。狗肉伤亦可服芦根汁;食鸭肉不消,糯米泔水顿饮,一盏即消,食生肉在胸膈不化,必成症瘕,捣马鞭草汁及生姜汁饮之。参见伤食条。
伤热乳
病证名。指热乳伤胃而致的吐泻。《幼科发挥》:“伤热乳者,物出热,面赤唇燥者是也。”伴见四肢温,口渴等。治宜清利和胃,用六一散,煨生姜煎汤调服。
伤热咳嗽
病证名。因湿热行令,热伤肺气所致的咳嗽。证见咽喉干痛,面赤潮热,夜卧不宁,吐痰黄浊;或带血腥臭,烦躁喘咳,每咳自汗,脉洪数而滑。治宜清肺止咳,选用家秘泻白散、柴胡饮子、栀连清肺饮、凉膈散加川贝母,或犀角地黄汤加山栀、黄芩等。《症因脉治》卷二。又名热痰嗽。参见该条。本证可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疡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
伤气
①证名。因外伤使气闭、气滞、气郁所引起的病证。多由跌仆、挤压、坠堕、打击、冲撞等外因,致使体内气机不畅、阻闭或凝滞郁结不行所致。气闭者,可见昏睡而人事不省;气滞者,可见胸胁胀闷而串痛,痛无定处,甚则因惧痛而见有呼吸困难,或见心烦、气急、咳嗽等,但腹胸触诊多无异常,脉象多沉。治宜行气导滞,疏通气机。内服可用复元通气散。若因气滞而血凝,则现气血两虚、肿痛并见者,应于前方中酌情加活血化瘀之品。外治可视病情施舒筋活络之按摩推拿手法,以促速愈。
②损伤正气。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劳倦,误用针药,均可不同程度损伤人体正气。如肺气伤、肾气伤、脾胃之气伤等。
伤面
病证名。因过食面食所致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治伤面,用莱菔子、姜、酒煎。《不知医必要·不思食》治用平胃散加谷芽、麦芽、神曲。《证治准绳·杂病》用三黄枳术丸、除湿益气丸等。参见伤食条。
伤力嗽
病证名。因持重过度,内伤脏腑气血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伤力嗽,兼有痰涎,用白术、知母、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麦冬、贝母、款冬花、花粉。”参见损嗽、咳嗽条。
伤冷乳
病证名。指冷乳伤胃而致的吐泻。《幼科发挥》:“伤乳冷者,所出清冷,面(白光)白者是也。”多伴有四肢冷,口不渴等。治宜温中化滞,用益黄散,以煨生姜煎汤调服。
《伤科汇纂》
伤科著作。十二卷。清·胡廷光撰于1817年。本书系汇集清以前有关伤科文献资料编成。卷一-二为伤科总论;卷三治伤手法及工具;卷四伤科内证;卷五-六为各部骨伤;卷七-八列伤科方剂;卷九-十二为其他金刃器物损伤,虫兽啮伤及补遗。资料丰富,且附医案,有论有方,切于临床。原书为抄本,1949年后出版排印本。
伤科
学科名。是以专门诊疗跌打损伤所致伤折的专科。《周礼·天官》所记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其所分之金疡与折疡,属最早之伤科。汉代边防军已设有专门记录伤科病证的《折伤薄》。成书于唐代之《理伤续断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书。伤科之诊疗范围,按现代习惯,多包括有金刃伤、跌打损伤、斗殴伤、骨折、关节脱臼、虫兽咬伤等。
伤酒泄泻
伤酒吐血
病证名。因饮酒过度,伤胃而致吐血之证。见《医钞类编》卷七。《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治宜清胃解酲,用徙薪饮、清化饮、葛黄丸、葛花解酲汤加黄连、丹皮等。此症即肺疽之属,亦称伤胃吐血。参见肺疽、伤胃吐血、内伤吐血等条。
伤酒头痛
病证名。因饮酒过量,气血逆乱所致的头痛。见《证治准绳·头痛》。《证治要诀·诸伤门》:“伤酒,恶心呕逆,吐出宿酒,昏冒眩晕,头痛如破。”治宜和胃解酲,用葛花解酲汤加减。参见头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