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Y)第十七篇


  阳结


病证名。

①胃肠实热燥火所致的便秘。见《兰室秘藏·大便燥结门》。《医学入门·燥结》:“结有能食脉实数者,为阳结。”《景岳全书·杂证谟》:“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此或以饮食之火起于脾,或以色之火炽于肾,或以时令之火蓄于脏。凡因暴病,或以年壮气实之人方有此证。”同时相应见有火证火脉。治疗当察其微甚。邪结甚者,宜诸承气汤神佑丸百顺丸之类主之。邪结微者,宜清凉饮子、元戎四物汤黄龙汤玉烛散之类主之。火盛不解者,宜清凉散大黄硝石汤、大金花丸之类主之。火盛水亏,阴虚而燥者,宜丹溪补阴丸人参固本丸,或六味地黄黄柏知母麻仁之类主之。亦有以风秘、气实秘热秘等为阳结。《金匮翼·便统论》:“实闭热闭阳结。”《医学心悟·大便不通》:“热闭者,口燥唇焦、舌胎黄小便赤、喜冷恶热,此名阳结。”

脉象名。《注解信·辨脉法第一》:“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阳交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另名别阳足髎。属足少阳胆经阳维脉郄穴。当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骨后缘。布有肠肌外侧皮神经和动、静脉分支。主治胸胁胀满,膝踝肿痛,脚气,惊厥,下肢痿,用胆囊炎,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肠肌痉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阳火


阳热之火。火为阳,故名。

①指人体之阳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不发不泄,则湿气外溢,肉溃皮坼而水血交流,必替其阳火。”

②指心火。详该条。

③指阳热亢盛,多见于温病。详气分病条。

  阳黄


病证名。黄疸之属湿热者。见《伤寒微旨论》。《景岳全书·杂证谟》:“阳黄证因湿多成热,热则生黄,此即所谓湿热证也。”由湿热蕴蒸肝胆,胆热液泄,外渗肌肤,下流膀胱,而致一身面目及小便尽黄。证见发热烦渴,身目黄色鲜明橘子色,小便色深如浓,伴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腹胀胁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化湿热。热重于湿者,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大柴胡汤等;湿重于热者,用茵陈五苓散等。参见黄疸湿热发黄条。

  阳化气


指阳主化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高世栻注:“阴阳者,变化之父母,张阳化气阴成形,言阳化而为气,阴变而为形。”

  阳汗


证名。即热汗。《景岳全书·杂证谟》:“阳汗者,热汗也。”“阳证自汗盗汗者,但察其脉证有火,或夜热烦渴,或便热喜冷之类,皆阳盛阴虚也,宜当归六黄汤为第一,保阴煎亦妙。其或阴分虽有微火而不甚者,宜一阴煎加减一阴煎之类主之。其有心火不宁,烦躁出汗者,宜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生脉散之类主之。又有本非阴虚,止因内火熏蒸,血热多汗者,宜正气汤黄芩芍药汤清化饮之类主之。”参见热汗条。

  阳光三现


气功内丹术术语。谓丹功炼精化气阶段中,眼前三次出现闪光的景象。《仙佛合宗》:“真阳团聚。大药纯干,……止火之候,独是阳光三现。”这种情况是炼药大药成熟之机,为止火的信号,也是炼精化气小周天阶段结束的征象。

  阳关


经穴名。在腰部者腰阳关,属督脉;在膝部者称膝阳关,属足少阳胆经。参见各该条。

  阳谷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经(火)穴。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腕背侧动脉。主治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齿痛颌肿,癫狂瘈疭,腕关节疾患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阳纲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八、九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的后支。主治脘腹胀痛,肠鸣泄泻,饮食不下,黄疸消渴,及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阳刚


经外穴名。出《古今医统》。近代《中国针灸学》等书名为肠风。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处。主治小儿饮水不歇,黄疸肠风下血,痔疮,腰痛遗尿遗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阳干


十天干各有阴阳所属,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阳干运气有余,为太过。

  阳复


阳气回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复化,民病热于中。”

  阳辅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分肉绝骨。属足少阳胆经。经(火)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骨前缘稍前方。布有浅神经和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胸胁痛腋下肿痛,瘰疬脚气腰腿痛,下肢麻痹,以及坐骨神经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阳浮发热


病证名。因脾肾阳浮不敛所致的发热。见《金匮翼·阳浮发热》。或因脾胃气虚,阳浮于外,其证上见呕恶,下为溏泄,脉大而不实,身虽大热,切忌寒凉,治宜甘辛温药温其中,土厚则火自敛。或因肾虚火归经,游行于外,其证烦渴引饮,面赤,舌刺,唇黑,足心如烙,或冷如,脉洪大无伦,按之微弱,宜八味肾气丸之属,导火下行。参见发热阳虚发热条。

  阳风


夏日炎热之风。《灵枢·论勇》:“春青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

  阳癫


病证名。突然失去意识,不久即苏之症。《诸病源候论》卷二:“阳癫,发如死人,遗尿食顷乃解。”参见癫、五癫、痫条。

  阳旦证


病证名。即桂枝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证象阳旦。”成元己注:“阳旦,桂枝汤别名也。”《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旁注:“即桂枝汤。”

  阳刺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太素》卷二十二:“在头疾头痛……阳刺,入一旁四。”指治疗头痛,用正中一针,四旁各刺一针的刺法。该法今本《灵枢·官针》作“扬刺”,林亿新校正引《针灸甲乙经》改作“阳刺”。

  阳痓


病名。见《丹溪心法·痓》。即阳痉。详该条。

  阳池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别阳。属手少阳三焦经原穴。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和腕背静脉网,腕背动脉。主治腕痛无力,臂肘疼痛,耳聋疟疾消渴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推拿穴位名。

①位于腕背尺骨下端桡侧,掌背横纹上1寸许的凹陷处。见《小儿按摩经》。用掐法揉法,有降逆、清脑、止头痛等。

②位于前臂背侧,离掌根三寸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背穴图》:“在掌根三寸是。治风痰头痛。”

③位于掌侧腕横纹的靠桡侧一边。见《幼科推拿秘书》。治头痛风寒无汗,肢冷等症。

  阳乘阴


脉学名词。指阴阳相乘脉象。浮、洪、滑、数一类的阳脉,出现在属阴的尺部,称阳乘阴。《难经·二十难》:“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丁德用注:“今阴虚不足,阳入乘之,故阴部见阳脉。”

  阳乘


脉学术语。指阳乘阴脉象。见于内关外格的病证,症见内热外寒手足厥冷,大小便闭。《难经·三难》:“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者,……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阳常有余


朱丹溪《格致余论》卷一。阳,指相火,即有余之阳。多为精血亏损,阴不济阳所致。饮食不节,嗜纵欲,均可导致阴精亏损,相火妄动,故阳常有余

  阳不足


病证名。

①即阳虚。多指气虚命门火衰。症见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神瘦倦怠,气短懒言,大便溏泄小便清长等。

②脉学名。指一种脉象。指阳虚表气不固的微弱脉。《注解伤寒论·辨脉法》:“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

  阳病治阴


治疗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阳经或出现阳热证,通过针刺阴经滋阴,调和阴阳,达到治疗目的。

①阳热盛的病证,耗伤阴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又如温病后期,肝肾阴亏,身热面赤口干舌燥,手足心热,脉虚大,可用加减复脉汤甘润滋阴

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如足阳明胃经呕吐,可针刺阴经穴位,如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张景岳注:“从阴引阳者,病在阳而治其阴也;从阳引阴者,病在阴而治其阳也。”

  阳崩


病名。指因热邪内扰,热伤冲任,迫血妄行,以致而成的崩下之症。如症见出血量多,血色深红,面赤口干,渴欲凉饮,古称阳崩。宋·齐仲甫《女科百问》:“受热而赤者,谓之阳崩”。治宜清热凉血,固经止血,方用芩连四物汤,或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大生地、生牡蛎、制龟板生地榆、生藕节棕榈炭、焦山栀、生黄芩阿胶地骨皮、生甘草)加减。

  阳斑


证名。外感热病所见实热性发斑。见《明医指掌·斑疹》。又名阳证发斑。由邪热熏灼营血所致。证见斑出红赤如锦纹发热烦渴,舌红苔黄。治宜清热凉血、轻透斑毒,用化斑汤,或用水牛角玄参丹皮银花薄荷连翘牛蒡子人中黄等。参斑、阳证发斑条。

  阳白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一说“在眉上七分,直瞳子”(《针灸集成》)。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主治前额痛,目眩目痛眼睑瞤动,及近视,夜盲症,面神经麻痹,眶上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阳


①泛指一切与阴相对的事物或性质。阴阳是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阳代表运动的、在上的、上升的、在外在表的、明亮的、温热的、刚强的、无形的、清轻的、亢进的、兴奋的一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参阴阳条。

②指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③指手足三阳经。《灵枢·营卫生会》:“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

④指白昼。《素问·疟论》:“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

  羊踯躅中毒


病名。羊踯躅一名闹羊花。见《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因药用或误服羊踯躅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初见恶心呕吐,腹泻;继则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严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文献记载用栀子汁、茅根绿豆解毒。可参考。

  羊须疮


病名。见《外科寿世方》卷二。即羊胡疮。详该条。

  羊欣(370-442年)


南北朝时期医家。字敬元,泰山(今属山东)人。幼读经书,擅长书法。知医,谙长生养老术,刘宋时尝官至新安太守、中散大夫等职。撰有《羊中散药方》、《羊中散杂汤丸散方》等书,均未见传世。

  羊痫


病名。痫证作声似羊叫者。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药证直诀·五痫》:“羊痫,目瞪吐舌,羊叫。心也。”《杂病源流犀烛·诸痫源流》:“羊痫之扬目、吐舌、作羊声者,则应乎肺。”参见羊癫、痫、六畜痫等条。

  羊水过多症


现代医学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指妊娠羊水量超过2000毫升者,临床表现腹部迅速增大,有明显压迫症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常兼有手足面目浮肿等症。属胞中蓄水之症,亦即胎水肿满。多由于产妇平素体弱,脾胃气虚,不能输布精微,反聚为水湿,胎气、水湿之气相裹,停于胞中则腹大异常,若儿未成形则胎多损坏,致手足软短,或形体残疾;渍于肌肤则头面四肢浮肿;上迫于肺则喘息气逆不安。如病属初起,治宜健脾理气行水,用束胎饮,或用《医宗金鉴茯苓导水汤。若有胎儿畸形,当引产中止妊娠

  羊水


现代医学名词。指羊膜腔内的液体,即养胎之水。俗名胞浆水。足月妊娠时,羊水量均为1000-1500毫升。有保护胎儿免受振荡的作用,临产时还有帮助扩大子宫颈口和冲洗、润滑产道的功能。羊水过多(超过2000毫升)或过少(少于500毫升),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羊水检查还可诊断胎儿情况。

  羊矢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瘿瘤……胸堂羊矢,灸一百壮”。《医学入门》定于“气冲下一寸”。《类经图翼》定于“会阴旁三寸,股内横纹中,按皮肉间有核如羊矢。可刺三分,灸七壮。”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定位在“股内横纹中,蹊内端与耻骨上缘中点”处。而《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则谓在“耻骨结节之高点处”。

  羊舌痧


病名。多由感受时邪毒聋心肺所致。症见其舌状如羊之舌伸出口外,故名。舌斜左,眼亦斜左,舌斜右,眼亦斜右。初起必胸膈痒痛,日久不治。邪正相拒,满身胀痛。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

  羊奶痔


病名。痔之形如羊奶头者。见《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此痔内硬,头小根大,时作痒痛。”证见肛门周围生痔,痔内结有血块,时时痛痒,表面柔软而内坚硬者。治宜活血化瘀,软坚之剂,内服可用化肉膏。破溃者局部可用生肌散。相当于血栓性外痔

  《羊毛瘟症论》


温病著作。又名《瘟症羊毛论》。清·随霖撰于1795年。随氏认为羊毛瘟属于伏气温病,虽不多见,较易误诊误治,遂撰此书。于中对羊毛瘟一病的病因、发病特点、临床证状及治疗方药予以详细论述。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羊毛痧


病证名。痧证病处见细白色毛,状如羊毛。《痧症全书》卷中:“羊毛痧腹胀连背心或腰胯如刺痛,即烧瓶头泥筛细,和烧作团,辊擦痛处,即有细白毛粘团上。”古人用铜钱置病所,以火烧钱上,外将瓦罐或竹罐合之,即时收出汗水而愈。或用手推背上二筋,撮起掐紧,以治痧痛。

  羊毛疔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又名羊毛疔瘤。证见:初起,患者即觉头痛,全身寒热,状似伤寒者,于前心区及后背部发现疹形红点,进而色变紫黑。若红淡者为嫩,色见紫黑者为老。传统治疗:先将紫黑疹点用针挑之,可得状如羊毛者,故名。前后心可挑数处,用黑豆麦研粉涂之,汗出而愈。或用雄黄二钱,青皮包扎,蘸热烧于胸前区涂擦之,由外圈向内。内服宜用清热解毒之剂,方选败毒散

  羊筋痧


病证名。痧证病处白毛积聚如筋。《痧症全书》卷中:“羊筋痧腹胀,混身板痛。此二症,胸前或腰背,用小针穿皮挑出筋毛自愈。只拣疼处,看有毫毛聚起者便是。药用涤痰丸普济消毒饮。”

  羊胡疮


病名。系指生于下部的一种疮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羊须疮。为脾胃湿热郁于肌肤,复感风邪而成。初起在下部出现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的红色丘疹,焮热痒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治宜祛风胜湿,凉血祛风胜湿,凉血清热。初服升麻消毒饮苍术黄连;抓破渗血者宜服消风散湿热重者内服芩连平胃汤。外用三石散或三黄丹麻油调敷。即须疮(包括湿疹)。

  羊癫风


痫疾的俗称。《增广验方新编》卷下:“忽然跌倒,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时发时愈,此名羊癫风。”治用回癫汤祛痰定癫汤等。详见痫条。

  羊癫


病名。即羊痫。癫与痫通。《景岳全书·杂证谟》:“癫,即痫也。”“马痫牛痫猪痫羊痫鸡痫者,即今人之谓羊癫猪癫也。”《石室秘录》卷一:“羊癫之症,忽然卧倒,作羊马之声,口中吐痰如涌,多痰迷心窍,因寒而成,感寒则发也。”参见痫、癫、六畜痫条。

  扬腕法


推拿手法名。见《刘寿山正骨经验》。双手分别握住患者腕部桡、尺骨下端,两拇指在上,其余四指抵住掌根部,一紧一松,使腕关节轻快地作屈伸活动。

  扬刺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搏大者也。”指治疗寒邪稽留范围较大的针刺方法。其法正中刺一针,四傍各刺一针,均浅刺,以扬散浮浅之邪,故名扬刺。与齐刺同属多针同刺法

  扬


①散失。《灵枢·本神》:“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

②宣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轻而扬之。”

③眉毛。《灵枢·五变》:“此人薄皮肤而且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

④升腾。《灵枢·行针》:“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

⑤传播。《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金柜藏之,不敢扬之。”

⑥举起。《灵枢·论勇》:“眦裂目扬,毛起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⑦掀播。《灵枢·邪客》:“以流水千里以外者,扬之万遍。”

  殃火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多因风热毒气,容于腠理热毒搏于气血,蒸发于外。证见丹毒生于两胁及腋下、膀上者。其丹之表面赤热,为殃火丹。治宜清热祛风解毒,可以浮萍草绞汁内服。外可用伏龙肝研细香油调敷。

  央央


闷闷不畅貌。《灵枢·胀论》:“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痛。”

  央


①正中间。《灵枢·师传》:“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

②中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通“殃”。《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殃。”

  燕窝疬


病名。系指发于三角处红肿形似燕窝瘰疬。《外科大成》卷二:“红肿痛名燕窝疬。”参见瘰疬条。

  燕窝疮


病名。系指生于枕骨发际处的疮疡。相当于颈项部多发性毛囊炎。《外科启玄》卷七:“脑后项窝有疮,名曰燕窝疮。”本病多由脾胃湿热郁于皮毛,复感风邪所致。治宜祛风胜湿,凉血清热。内服芩连平胃汤,外搽碧玉散

  燕吻疮


病名。系指口角生疮干裂的病证。本病多由脾经积热所致。治宜清泻脾热。方用清胃散加减。亦可外涂卵黄油等脂膏。

  燕口风


病名。系指帝中两边近上处,左右俱见红肿,甚则连舌肿痛,汤水难咽的病证。又名双燕口风。本病多由肺胃蕴热,热邪上炎熏灼咽喉所致。治宜清肺胃热毒。方用紫地汤加减。

  燕口疮


病名。系指两吻生疮,其疮色白如燕子之吻的病证。本病的病因,《诸病源候论》卷五十认为:“此由脾胃有客热热气熏发于口”所致。治宜清热泻火除湿,方用清胃散凉膈散加减。即口吻疮。参见该条。

  燕口


①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也即口吻疮肥疮之别名。详见各该条。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口吻两旁赤白肉际。主治癫狂,面瘫,三叉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

  雁来风


病名。唇口疮之发有时间性者。

①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即月阙疮。详见该条。

②见《解围元薮》卷一。指每年发作于八月间的一种皮肤病。参见月阙疮

  焰阳


犹言阳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华发水凝,山川雪,焰阳午泽,之先兆也。”

  验胎


产科诊法。亦名候胎。是古代通过服用中药以检验是否怀孕的方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一:“妇人经脉不行,已经三月,欲验其胎,川芎生为末,空心浓煎艾汤调下二钱,腹内微动,则有胎也。”

  验膜


疮疡诊法之一。即用以检查胸背部疮疡溃后是否穿透胸膜的一种特殊诊断方法。见《千金要方》。其法可概括为三:

①用薄纸或竹内膜封贴疮疡患处,静观其动,如纸不动者膜尚未透,若纸随患者呼吸而呈规律摇动者,即说明膜已透。

②用纸蘸麻油,以火点燃,向疮疡患处照之,如火焰向外动者,亦说明膜已破,不动者未破。

③如视疮口有微脓如吐沫者,说明内膜已透。此法见《外科理例》。

  《验方新编》


医方著作。八卷。清·鲍相璈撰。刊于1846年。作者广泛收集内科杂病、妇科、小儿科、外科急救及时症等方面的验方。这些验方大多都是民间习用、用药少、方便易得的简便效方。共分99门,分别介绍其主治和临床应用。本书所辑录的单方、验方数量较大,便于读者从中选择应用,是一部流传很广的验方著作。刊本种类颇多,除八卷本外,另有十六卷本、十八卷本、二十四卷等,均系以原书为基础,或调整卷数,或增补内容。现存数十种清刻本及石印本、印本。

  晏殊(991-1055年)


北宋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县(今江西抚州)人。七岁能文,景德(1004-1007年)初,以神童参与进士廷试。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善诗词。着《明效方》五卷,未见流传。

  晏食


时辰名,指寅后二十五刻。《素问·标本病传论》:“脾病……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王冰注:“人定,谓申后二十五刻。晏食,谓寅后二十五刻。”《灵枢·病传》:“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一说:晏食即“晏晡”,晚饭后申酉之间那段时辰。按:“”,古作餔,“晏食”为“晏餔”省文。

  晏封


唐代医家。履贯欠详。撰《制伏草石论》六卷,已佚。

  晏晡


晚饭后一段时间,申后九刻向昏之时。《素问·标本病传论》:“肾病……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厌厌((yānyān,音胭胭)


安缓貌。《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

  厌黄


病证名。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其证四肢烦疼,手足无力,吐逆,不下饮食,渐渐瘦弱。治用灸烙法;内服大黄汤等方(《圣济总录》卷六十一)。参见黄疸条。

  厌不能发


病证名。《灵枢·忧恚无言》:“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古人则认为声哑无音系由寒邪客于会厌会厌开阖不利所致。

  厌


㈠(yàn,音燕)

①厌倦,厌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②指会厌。《灵枢·忧恚无言》:“是故厌小而疾薄,则发气疾。”

③相合。《素问·举痛论》:“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已。”

㈡(yǎn,音掩)通“”。做噩梦。《脉经》:“善寐,黑色物来掩人上,刺足太阳经。”

⑶(yā,音)通“压”。

①按。《素问·骨空论》:“压之令病人呼譩嘻。”

②镇。《曹集诠评·说疫气》:“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压之,亦可笑也。”

㈣(yān,音胭)见“厌厌”。

  魇(yǎn眼)


证名。亦称梦魇鬼魇。其症恶梦离奇,或如有重物压身,常常突然惊醒。《肘后备急方》卷一:“,卧寐不寤者,皆魂魄外游,为邪所执。”《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梦而则更甚者,或由心实,则梦惊扰忧奇怪之事而,宜静神丹;或由心虚,则梦恍惚幽昧之事而,宜清心补血汤;甚有精神衰弱,当其睡卧,魂魄外游,竟为鬼邪侵迫而者,引名鬼魇,宜雄朱散。”镇心痛小定心汤亦可选用。

  罨(yǎn,音掩)法


治疗学术语。系外治法之一。罨,即以水或药汁掩覆局部的方法。罨时不断更换,以达到改善局部循环、消炎、止痛和止血等目的。分冷罨热罨两种,各详该条。

  眼痒极难忍外障


病证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系指边眦内甚至睛珠,痒极难忍的病证。其病因多为风邪冲于肝胆,为目痒之重证。参见目痒条。

  眼痒


证名,即目痒。《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此眼初患之时,忽然痒极难忍,此乃肝脏有风,胆家壅热冲上所使。”治宜疏风养肝,方选乌蛇汤、还睛散马兜铃丸等。参目痒条。

  眼沿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弦。参见该条。

  眼癣


病证名。系指眼眶红赤,痒痛难忍而久不愈的病证。本病由脾经湿热复感风邪,风湿相搏而致。治宜清热祛风,除湿止痒,内服防风苍术菊花青黛等或用郁金胆矾炉甘石等研末以鸡蛋黄调敷。参见眼弦赤烂条。

  眼小嘴


人体生理部位名称。亦即外眦,见《广勤轩遗稿》。参见外眦条。

  眼小睫


人体生理部位名称。亦即外眦,见《叶氏眼科方》。参见外眦条。

  眼小角


人体生理部位名称。亦即外眦,见《异授眼科》。参见外眦条。

  眼弦赤烂


病名。出《银海精微》。又名风弦赤烂睑弦赤烂等,俗称烂眼皮。相当于今之缘炎。本病多由脾胃湿热复感风邪,风湿相搏,结于眼睑而发。症见缘赤烂,疼痛作痒,甚至睫毛脱落、缘变形。治宜祛风除湿清热,风偏盛者,用柴胡散加减;热重者用三黄汤加减。湿重者用除湿汤。也可外涂鸡蛋黄油膏。

  眼弦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又名胞弦、胞沿、脾沿、眼沿睑唇等,也即今之缘。系指上下眼睑的游离缘,生有睫毛。见《银海精微》。

  眼系


人体生理名词。即目系。《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目系。”参见目系条。

  眼胎赤


病证名。《太平圣惠方》:“夫小儿眼胎赤者,是初生洗目不净,令秽汁浸于眦中,使赤烂,至久不差,故云胎赤也。”又名胎赤眼。即初生儿眼睑及结膜充血、糜烂。见于新生儿急性包涵体性结膜炎。由热毒上攻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内服《证治准绳清凉膏大黄黄连黄柏葛根细辛薄荷);外用《太平圣惠方》洗眼黄柏汤黄柏秦皮蕤仁、枣、煎水,适寒温洗之)。

  眼生长肉


病名。又名眼生肉线、眼祟。系指肝胆之火郁部而致的疾病。《石室秘录》:“有人眼内长肉二条,长一寸如线香之粗,出于眼外,此乃祟也。”治宜清利肝胆之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也可用冰硼散调乳外搓。

  眼梢头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又名锐眦、外眦。《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俗云眼梢头为锐眦。”详见外眦条。

  眼偏视


病证名。又名目偏视。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参见目偏视条。

  眼睥(bì,音毕)


胞睑。详该条。

  眼皮跳


病证名。系指眼皮不自觉跳动的病证。即胞轮振跳之俗称。见秦伯末《中医临症备要》,详见胞轮振跳条。

  眼皮麻木


病证名。系指眼睑知觉迟钝、甚至麻木不仁的病证。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本病由气血虚衰、风邪入侵、痰湿壅结所致。治宜养血祛风除痰,用正容汤加减。

  眼泡痰核


病名。系指脾生痰核疾病。见茹十眉《五官病》,参见脾生痰核条。

  眼内风痒


证名。出《银海精微》。系指患眼遇风而作痒的病证。参见目痒条。

  眼眉跳


病证名。系指眼上胞振跳牵及眉际随之跳动的病证。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俗称眼眉跳。参见胞轮振跳条。

  眼瘤


病名。系指生硬结,坚而渐大的疾病。见清·黄岩眼科纂要》。本病多由痰浊瘀血凝滞而成。治宜消痰化湿,散结行瘀。服用陈皮半夏赤芍丹参之类。

  眼棂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见《兰室秘藏》卷上。即眼弦。详见该条。

  眼帘


人体解剖名称。即黄仁。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卷上。参见黄仁条。

  眼力


人体生理名词。系指眼睛视物的能力。现代将此功能叫视力或目力

  眼楞急


病证名。系指睑弦紧急的证候、又眼棱紧急。《证治准绳·杂病》认为:阳虚眼楞急,而为倒睫新毛。《异授眼科》:“上下睑属脾胃,病则胞肿胬肉,外廓生小块,名偷针。又或拳毛倒睫,其病在脾。”参见皮宽弦紧倒睫拳毛条。

  眼楞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见《医学纲目》卷十三。也即眼弦,详见该条。

  眼棱紧急


病证名。系指睑弦紧急的证候。见《原机启微》。也即眼楞急。详见该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