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H)第一篇


  熇熇(hè)


火热炽盛。《素问·疟论》:“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素问·刺疟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

  齁xx(hōu)


出《普济方》。即(鼻合)。详该条。

  换睡


徐润之《最新达生篇》。指怀孕六个月之后,孕妇睡眠须经常转换体位,不宜长时间固定于一侧,以便于胎儿左右舒展和肢体活动。为妊娠摄养中注意事项之一。

  哈文台


清末医生。生活于19世纪。曾在江苏金陵、江宁、镇江等地居住。太平军攻克江宁时,应太平天国国医俊良之邀,为东王杨秀清治目疾,有良效。

  孩儿攻心


病名。出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二。即胎气攻心。详该条。

  骸


①骨,骨骼。《灵枢·天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②特指胫骨。《素问·骨空论》:“骸下为辅。”

③疑为“胲”字之误。《灵枢·师传》:“六腑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按《千金方》卷十六第一“骸”作“胲”。胲即颊肉。

  骸关


膝关节部位。《素问·骨空论》:“膝解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辅。”

  骸厌


膝下外侧骨的狭窄处。《素问·气穴论》:“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壮。”王冰注:“骸厌膝外侠膝之骨厌中也。”

  海底捞明月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脏腑图点穴法》。两手捏住患儿手腕,两大指按住屈侧面,两食指缓缓分拨手腕伸侧面的筋脉。有通十二经络的作用。

  海底漏


病名。指会阴处所生窦道者。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亦名骑马漏。系因湿热下注所致。症见初为会阴处肿胀,疼痛,继则破溃流脓,日久成漏,久不收口,甚者可波及泌尿器官及生殖器官,不仅尿液可从漏口流出,甚至尚可影响生育。相当于复杂性肛漏。治宜挂线或手术治疗法。

  海底痈


病名。即悬痈。见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详悬痈条。

  海泉


经外穴名。出《针灸大全》。在舌系带中点处。主治呕吐重舌肿胀,呃逆喉闭,腹泻,消渴等。点刺出血。

  《海上方》


医方著作。又名《海上名方》、《海上仙方》、《孙真人海上方》。一卷。托名唐·孙思邈撰(据《郑堂读书记》记载,当为宋·钱竽撰)。书中列常见120余种病证的单验方,每病编成七言歌诀,便于习诵。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此外又有《奇效海上仙方秘本》一种。共四卷。亦托名孙真人撰。内容分头面、耳目、口鼻、喉舌齿牙、身体、四肢、胸胃心腹、杂症、妇女、胎产、小儿、痘疹、痧症霍乱、便淋泻痢痔漏脱肛、损伤、痈疽疮毒、中毒急救等门。各门分记若干民间单验方。1914年有成都木刻本。

  《海上医宗心领》


综合性医书。又名海上医宗心领全帙,六十六卷。越南·黎有卓撰于1770年。刊于1789-1885年(越南·嗣德32年-咸德元年)。本书用中文写成,书中参考《内经》以后的历代中医文献,加以归纳整理,阐述阴阳五行病机等医学理论、药学知识、临床各科治疗及其本人的医案等。作者十分推崇清初医家冯兆张,较多地引用《冯氏锦囊秘录》一书的资料。在治疗方面,黎氏重视滋阴法,药物方面除一般中药外,又专门介绍了一些越南的地方药物。由于本书内容较丰富,因而对当时越南医学界影响较大,受到当时诸多越南学者的重视,以致成了越南医生研习医药的必读书之一。

  《海药本草》


药学著作。见《通志·艺文略》。五卷(一说二卷)。唐·李珣撰。本书杂记南海郡县药物的产地及功能主治,原书已佚。

  醢螺出壳


病证名。系指黑睛凹凸不平,宛如煮熟田螺之状的证候。《目经大成》卷二认为:“此症乃神珠(即黑睛)被头风痰火所蒸”而致。可参见旋螺突起条。

  害白眼


证名。即白眼痛。《金匮要略·眼科心法要诀》:“白眼痛者,俗呼为害白眼”。指白睛无红肿而疼痛的症候。主要由于湿热损伤脾肺之络脉,兼挟气分伏火上冲头目所致。参见白眼痛条。

  害蜚


阳明阳络之名称。害,杀害;生化之义。害蜚即杀害生化。一说:害、盍、阖古通用。《尔雅·释宫》:“阖谓之扇。”害蜚,即是“阖扉”,门扇之义。与阳明为阖义相通。《素问·皮部论》:“阳明之阳,名曰害蜚。”王冰注:“生化也。害,杀气也。杀气行则生化弭,故曰害蜚。”

  害肩


六经皮部之一。指手足厥阴经所属的体表部位。害,古与盍、阖通,意为闭合;肩有承受的意思。阴经厥阴为阖,故称“害肩”。《素问·皮部论》:“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说明手足厥阴经循行部位上所见到的浮络都属厥阴络,而浮络之外的皮肤,即为厥阴皮部。参见皮部的关阖条。

  鼾


卧息也(《说文》)。即睡眠中之鼻息声。一属人体生理性名词。系指熟睡中之鼻息声。可参见息必鼾声条。二属病理性名词,系指患慢性肥厚性鼻病或痰阻心包、神志昏迷,或后鼻道有阻塞性病变时常发此粗鸣声。严重时往往声如雷,或可使呼吸中断片时。临床当审因论治。

  鼾眠


证名。系指睡眠中呼吸时咽喉中发出的声音。《诸病源候论》卷三一:“鼾眠者,眠里喉咽间有声也,人喉咙气上下也……气有不和,则冲击咽喉,而作声也。其有肥人,眠作声者,但肥人气血沉厚,迫隘喉咽,涩而不利亦作声。”

  鼾嗽


病名。指因气虚而致的痰涌气逆咳嗽。《不居集》卷十五:“鼾嗽咳嗽气急,喉声者,大虚之症。宜独参汤。”参见短气嗽气高痰饮咳嗽等条。

  含腮疮


病名。

①见《外科启玄》卷九:“大小小孩疳食透腮颊。初生时如米豆大一小疮。次则渐大,蚀破腮颊。故名含腮疮。若不早治,破透了治尤难。急用二金散方。用鸡内金郁金等分为末。先用盐汤漱净,次用药上之效。”

痄腮之别称。

  寒


①寒凉。《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

②六种气候因素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

寒邪。“六淫”之一。《素问·论》:“所谓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④寒证。《灵枢·禁服》:“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

⑤指太阳寒水之气。见“寒交暑”。

⑥指寒冷的季节。见“寒无犯寒”。

⑦指寒性。《素问·至真要大论》:“治寒以热,治热以寒。”⑧八纲辨证之一,见“寒证”。

  寒包热咳嗽


病证名。指肺有郁热、复感外寒所致之咳嗽。一名寒喧。《类证治裁》卷二:“寒包热,热郁肺俞,遇秋冬寒凉辄发咳,寸脉坚,声音窒,但解其寒而热自散。麻杏石甘汤或金沸草散。”参见寒喧条。

  寒包热哮


病证名。指素有肺热而风寒束肺所致之哮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症由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初失表散,邪留肺络,宿根积久,随感辄发。……胶痰与阳气并于膈中,不得泄越,热壅气逆,故声粗为哮。”治宜散寒、解郁、宁肺,用麻黄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参见哮证哮吼冷哮热哮条。

  寒痹


病名。一名痛痹骨痹。指寒邪偏重的证。《灵枢·贼风》:“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随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灵枢·寿夭刚柔》:“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证治准绳·杂病》:“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症因脉治》卷三:“寒痹之证,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愈甚,名曰痛痹。……寒伤太阳,在营分无汗麻黄续命汤;伤卫有汗,桂枝续命汤;寒伤阳明,干葛续命汤;在少阳,柴胡续命汤。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汤通治之。”亦可用定痛丸羌活桂枝,或选用五积散、芎附汤加减。痛甚者,用五灵散;《内经》并有火焠、药熨等法。又《张氏医通》卷六:“皮痹者,即寒痹也。邪中皮毛,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此说易引起概念之混淆,聊备一说。参见证、痛痹皮痹条。

  寒痹白喉


病名。系指中寒喉痹,又有白骨横于喉间,其痛异常 的病证。本病之病因为阴火上蒸精垢结而成块,或阴气复通喉间所致。治宜益气祛寒,用黄芪附子半夏甘草等煎服治疗。

  寒变


夏日得病之总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喻昌注:“寒变者,夏月得病之总名。”

  寒喘


病证名。指内寒引致之气喘。《万病回春》卷四:“寒喘者,四肢逆冷,脉沉细也。”多系寒胜阳微,治宜温阳降气,用九味理中汤附子等。参见冷喘等条。亦可包括外寒引发之气喘。《医林绳墨》卷二:“或因风寒闭肺,无汗气逆而生喘也。”宜宣肺散寒,用加味三拗汤五味子汤等方。参见风寒喘条。

  寒疮


病名。所生疮疹成片而起水泡如猫眼之病证。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即猫眼疮。详该条。

  寒从内生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内寒,又称虚寒。阳气虚衰的病机之一。阳虚阴盛阴盛则内寒。症见形寒肢冷、水肿痰饮呕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倦怠蜷卧等。《素问·厥论》:“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参内寒条。

  寒毒


寒性盛冽之气。《素问·五常政大论》:“少阳在泉,寒毒不生。”

  寒毒下利


病证名。指因寒毒所致之泄利。《卫生宝鉴·补遗》:“寒毒下利,脐下寒,腹胀满,大便或黄白、或青黑,或有清谷。治用理中汤,或四逆汤,或白通汤。”参见寒泄寒泻下利条。

  寒呃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指脏气偏寒,又伤于生冷或感寒所致之呃逆。多伴有手足发冷,呃逆以朝轻暮重为多见。《证治汇补·呃逆》:“寒呃,朝宽暮急,连续不已,手足清冷,脉迟无力。”治宜温散、和中。方用丁香散沉香降气汤荜澄茄散理中汤丁香等。脾胃虚寒者,宜归气饮理阴煎等方。参见呃逆条。

  寒府


①指膝阳关穴,在膝外骨间。《素问·骨空论》:“鼠瘘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

②指寒气所聚之处。《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寒府。”

  寒膈


病名。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素问·气厥论》有“肝移寒于心,狂,隔中”之载述。《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谓:“寒膈之为病,心脾胀满,咳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食不消,不能食肥。”参见膈、五膈条。

  寒炅(jiǒng,音窘)


寒热。《素问·疏五过论》:“脓积寒炅。”

  寒化


运气学说术语。指气候寒冷。《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

  寒化太阳


运气学说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太阳属寒水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其化以寒。”

  寒霍乱


病名。见《症因脉治·霍乱》。一名寒气霍乱。参见该条。

  寒积


病证名。指体内寒邪滞结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源流》:“寒积,感伤寒冷成积,腹中疼痛,必以手重按,或将物顶住稍可,口吐清水也。宜干姜柴胡丁香肉桂附子,方用附子理中汤,沈氏棉子丸。”《证治准绳·杂病》:“寒积,热取之,鸡爪三棱丸硇砂煎丸红丸子。”此证可见于慢性肠胃疾患或消化道功能紊乱。参见积条。

  寒积腹痛


病证名。腹痛之一,由真阳不足,恣食生冷,阴寒积滞所致。《症因脉治》卷四:“寒积腹痛之证,绵绵而痛,无增减,得热稍止,得寒更甚,身无热,小便清利,痛则下痢,……”脉多沉迟。治以温阳祛寒消积为大法,选用豆蔻丸附子理中丸治中汤建中汤等方。参见腹痛寒积腹痛条。

  寒积痢


病名。指虚寒痢疾兼有积滞者。《保命集·泻论》:“治寒积痢,男子、妇人、小儿皆不同。赤白或清痢如水,不后重者,寒也。经云:‘澄沏清冷,皆属于寒。’此为虚寒中有积也。宜附子巴豆之类下之,见利则愈,空心服。”参见痢疾寒痢积痢等条。

  寒积吐


病证名。见《医经会解》。指寒邪积滞胃中而致呕吐,伴有面唇苍白,形寒,肢冷等。多因乳幼儿沐浴受凉,风寒由肌表入胃,胃气上逆所致。治宜温中消积,用理中汤藿香丁香、蔻仁之类。

  寒积五更泄泻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泄泻论》。指五更泄泻由于寒积中焦或受寒饮冷而发病。其症每日清晨,腹中绵绵作痛,继则泄泻,粪色淡白,脉多沉迟,宜温中散寒,理中汤附子理中汤、通白四逆汤均治之。寒实结滞明显者,用煮黄丸下之。参见五更泄积寒泄泻等条。

  寒极生热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认为阴寒之证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生热象,有如冬寒转化为春温、夏暑,在病理变化中如寒证发展到寒极阶段,格阳于外,虚火浮动,出现阴盛格阳假热现象。

  寒剂


方剂学名词。指十二剂之一。用寒凉药物组成,具有治疗热证作用的方剂。参寒能制热条。

  寒交暑


“寒”指太阳寒气,“暑”指少阳暑气,以上临下曰“交”。“寒交暑”即太阳寒气交前岁少阳之暑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少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地气肃,天气明,寒交暑,热加燥。”

  寒结


病名。指便秘由于寒气袭于肠道所致。一名冷秘阴结。《医碥·大便不通》:“有寒结冷气隐于肠胃,阴凝不运。津液不通,故结也,脉沉迟,不能食腹痛。即仲景所谓阴结也。”

  寒结胸


结胸证之一。即寒实结胸。《简明医彀》主张用枳实理中汤治疗。参见寒积结胸条。

  寒禁


出《痘疮经验良方》。禁疮之一。痘疮初发热时,误用冷水洗浴;或衣被单薄,感寒邪,以致痘不宣露手足麻木,不知痛痒,四肢冷痛,不能举动,其麻木冷痛之处,不出痘子,惟于委曲,避风之处,或头面发际上痘出如瘾疹者,称为寒禁。治宜温经散寒,用升麻丁香肉桂川芎等。

  寒痉


病证名。小儿痉证之一。《温病条辨·解儿难》:“风寒风湿致痉者,寒痉也。风寒咳嗽致痉者,用杏苏散。”见于乳幼儿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炎、肺炎等引起的惊厥。

  寒厥


病名。厥证之一。又名阴厥冷厥。指肢体厥冷由于阳衰阴盛所致。《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又:“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医方考》卷五:“阳气衰乏者,阴必凑之。令人五指至膝上皆寒,名曰寒厥寒厥者,寒气逆于下也。”寒厥除四肢厥冷外,每有身面青,蜷卧,指爪发青,腹痛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自利,不渴,甚则不省人事。《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寒厥附子理中汤。而寒厥又有因气虚者,宜参芪益气汤;又有手足冷,表热里寒,下利清谷,食入即吐,脉沉者,宜四逆汤。”宜可用四厥汤。参见厥、冷厥阴厥等条。

  寒厥心痛


病证名。指心痛而兼见四肢厥冷,周身冷汗。《明医指掌》卷六:“寒厥心痛者,手足厥逆,遍身冷汗,甚则手足甲青黑,小便清白,不渴,气微力薄,脉沉细微,术附汤。”又:沈金鳌谓:“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此寒厥心痛。”用《金匮》赤石脂丸施治。参见心痛厥心痛冷心痛等条。

  寒咳


病名。十咳之一。《素问·咳论》在分析诸因中有“肺寒”之说,认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除寒饮食外,外感寒邪致咳,亦属常见病因,参见咳嗽外感咳嗽寒嗽条。

  寒可制热


治疗学术语。亦称寒可去热。指治疗热证,当以寒药制之。如气分有热用白虎汤,肝胆有热用龙胆泻肝汤。《汤液本草》卷上:“寒可以去热,石膏朴硝之属是也。”

  寒冷腹痛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心腹门》。腹痛由于感寒或生冷饮食所致。《金匮翼·寒冷腹痛》:“腹痛属寒冷者,多是口食寒物,鼻吸冷气,脉涩气阻,则为疼痛。其症四肢逆冷、唇口变青,其脉沉或紧,经云:寒气客于脉中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则痛立止。”宜大建中汤附子理中丸等方。参见腹痛寒气腹痛条。

  寒栗


证名。恶寒之较甚者、身形呈颤状。即振寒。见《灵枢·口问》。多属阴气盛而阴气虚。参见振寒条。

  寒栗不复


寒战而不能回复正常体温。《灵枢·经脉》:“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寒痢


病名。指寒客于肠胃引致之痢疾。《时病论》卷三:“寒痢之证,实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冷则凝滞,中州之阳,不能运化,清气不升,脾气下陷,以致腹痛后重,痢下白色,稀而清腥,脉迟苔白者,当去其寒,兼扶脾土。……然后寒痢亦有赤色者,不可不别,总之以脉迟、苔白为据。”治以理中汤诃子肉豆蔻木香砂仁等。李梴主张用不换金正气散乌梅陈皮;肢冷便清,用姜附汤理中汤,日久用黄连补肠汤(见《医学入门》)。参见痢疾冷痢条。

  寒淋


病名。

①指因寒而淋,临床常有先寒战而后尿淋沥不爽为特征。一名冷淋。《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寒淋者,其病状先寒战而后尿是也。由肾气虚弱,下焦受于冷气,入胞与正气交争,寒气胜则战寒而成淋;正气胜,战寒解,故得小便也。”治以寒淋汤、金匮肾气丸。参见冷淋条。

②指胞痹。《医学入门·小便不通》:“胞痹寒淋小便痛引脐腹,上有清涕肾着汤;热者,泻肾汤。”参见胞痹条。

  寒露


①指将欲凝结的寒凉露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

②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

  寒挛


病证名。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参见挛、拘挛条。

  寒秘


病名。便秘证之一。伤于阴寒阳虚不运所致之便秘。又名冷秘。《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阴痹大便难阴气不用。”《奇效良方·秘结门》:“寒秘者,年高肠冷,及痃癖冷气结滞,大便秘结。”治以温下为大法,用半硫丸等方。参见冷秘条。

  寒凝气滞


病因病理学术语。系寒邪凝滞而使气机不畅的病机。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易伤阳气。《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故寒邪致病多出现疼痛、腹胀胫肿拘挛麻痹等症。

  寒疟


病名。疟疾之一。《素问·疟论》:“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与风疟在症候的区别是:“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素问·刺疟》。后世对寒疟又有以下看法。

①指寒邪内伏,至秋凉而发病者。《证治汇补·疟疾章》:“纳凉之风寒沐浴之水寒,先伏于腠中,因秋风凉肃而发。其证腰背头项疼痛,先寒后热,治当大汗。”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栝楼干姜汤,或用羌活柴胡桂枝草果苏叶厚朴等药。参见疟疾条。

②指太阳经和阳明经疟。其发病多为先受暑热之气,复有寒邪外束所致。《症因脉治·外感疟疾》:“寒疟之证,《内经》云:先寒后热,腰背头项痛,脊强,呵欠呻吟,始则寒极而战动,终则大热而汗解,发在午前者,此太阳经疟;若目痛鼻干寒栗鼓颔,略寒即热,发在午后者,此阳明经疟。以上二条,乃《内经寒邪伤营,名寒疟之证也。寒疟之因,夏伤暑热气,入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营气所舍之处,又值早晚寒冷邪,外束暑热,至日中阳旺之时,发泄不出,后感寒邪近表,是以先寒;先感暑热在里,是以后热,此先寒后热之疟作矣。”太阳经疟,用桂枝羌活汤阳明经疟,用桂枝葛根汤。如属少阳经疟,选用桂枝柴胡汤太阳阳明、少阳三经证俱见者,亦以此三方加减。参见疟疾有关条目。

  寒呕


病证名。《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生冷饮食或寒气犯于胃肠,均易致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胃中寒,心下淡淡,四肢厥冷,食即呕吐,名曰寒呕。或因伤食,多致伤胃气;或因病曾经汗下,致胃气虚之所为也。”宜温中散寒,用木香吴萸汤、丁附汤四逆汤吴茱萸丸灵液丹等方。参见呕吐胃寒呕吐等条。

  寒癖


病名。指水饮停积胁下,遇寒即痛的病证。《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寒癖之为病,是水饮停积胁下,弦强是也。因遇寒即痛,所以谓之寒癖。”脉多弦大。寒癖,留滞不消,用葫芦巴丸;饮食不化、心下虚满如水状,用枳实汤等方。参见癖、癖饮条。

  寒气


七气之一。见《诸病源候论·七气候》。指为寒气所伤而产生的恶心呕吐。参见七气条。

  寒气腹痛


病证名。感受寒邪所产生之腹痛。《素问·举痛论》指出:“寒气客于小肠”、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均可引起腹痛。《症因脉治》卷四:“寒气腹痛之证,面黄唇白,手足多冷,恶寒不热,二便清利,腹中绵绵作痛,……”其腹痛,另有喜热按、喜热饮食、脉多沉迟等特点。宜温中散寒,用桂枝芍药汤建中汤理中汤,兼有肢厥、下利清谷者,宜四逆汤加减。参见腹痛感寒腹痛等条。

  寒气霍乱


病名。指阳气素虚,中气不足寒气直中三阴所致之霍乱。见《症因脉治·霍乱》。证见恶寒身痛,腹痛吐泻,唇青爪青,四肢厥冷,脉多沉迟,治以温运调中为大法,用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四逆汤补中汤等方施治;内有积滞者,宜用治中汤。参见霍乱寒湿霍乱条。

  寒气呕吐


病证名。指胃气素有虚寒,复感受寒邪而致之呕吐。《症因脉治》卷二:“寒气呕吐之证。偶遇寒冷,顿发呕吐,胸前绵绵而来,身无内热小便清白,大便通顺。”其脉多见弦紧,或沉紧、沉细、迟缓、甚则可见伏脉。治宜温胃散寒,选用姜桂六君子汤理中汤等方加减,参见寒呕呕吐条。

  寒清


阴寒清冷性疾病。《灵枢·九针十二原》:“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寒热


①病状名。主要证见发冷发热,或战栗不欲食。《素问·风论》:“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不能食,名曰寒热。”

恶寒发热。《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

③指寒性和热性药物。见“寒热内贼”。

④指寒证和热证。《灵枢·禁服》:“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⑤指寒热之邪毒。《灵枢·寒热》:“此鼠瘘寒热之毒气也。”

⑥指寒热相兼的病证。《素问·皮部论》:“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

八纲辨证的两个纲领。详寒证、热证

  寒热错杂


证名。此处“错杂”作“互见”之意。即寒与热证错杂互见。《伤寒论》中厥阴病篇之乌梅丸证,即属于此。寒与热之错杂,又有表、里、上、下之分,故临床又有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多种情况。参见有关各条。

  寒热往来


证名。即往来寒热。见《诸病源候论·冷热病诸候》。巢元方认为:寒气并于阴则发寒,阳气并于阳则发热阴阳气虚实不调,则邪气更作而寒热往来。参见往来寒热条。

  寒入血室


病证名。见陆清洁《医药顾问大全·妇人科》。多因行经期间感受寒邪,其时血室正开,寒邪乘虚侵入血室,陷入冲脉,以致月经骤停,腹痛难忍,引及两胁,背寒,尿清长,不思饮食等。治宜温阳行血调经。方用桃仁桂枝汤。如失于治疗,病情加剧,则腹痛益剧,痛如刀绞,不能睡卧,面目俱青,四肢厥冷,或冷汗如雨,脉微欲绝者,治宜回阳救逆,急投参附汤,或独参汤之类。

  寒痧


病名。痧证之一。

①指寒饮伤中,痧毒寒凝的病证。《痧胀玉衡·寒痧辨》:“若一有食积血阻于中,而服大寒之饮,则食不消、积不行、血不散,而痧毒反伏凝阻于中,未有得宁者矣,……是名寒痧。”先宜放痧,接服三备丸等方。

寒气外袭所致之痧证《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寒痧,此系外受寒邪寒气入经,身发潮热。治法,用钱刮两臂臑穴、两曲池穴,用针刺中魁大骨空小骨空穴。”方治以砂仁、粟梗、藿香槟榔灯心等煎服。参见痧条。

小儿发痧之一种。症见潮热,指尖微冷,怕寒喜热。多由臭气入肺胃之经,感受寒邪而发。治宜温中辟秽,刮臂臑尺泽;针曲池少商委中。并用藿香紫苏橘红青木香等味煎服。

  寒疝


病名。见《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①指一种剧烈之腹痛,由内脏虚寒,复感寒邪(或风寒)而发病。《素问·长刺节论》:“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诸病源候论》卷二:“寒疝者,阳气积于内,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则寒气盛也。故令恶寒、不欲食,手足厥冷,绕脐痛,自汗出,遇寒即发,故云寒疝也。”治以温经散寒为大法,兼以活络通下。用大乌头汤乌头桂枝汤大黄附子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方治疗;亦可以玄胡索胡椒小茴香等分为末,调服

②指阴囊硬结、肿痛。由寒邪袭于厥阴经所致。《儒门事亲》卷二:“寒疝,其状囊冷,结硬如石,阴茎不举,或控睾丸而痛。得于坐卧湿地,或寒月涉水,或冒雨雪,或卧坐砖石,或风冷处使内过劳。宜以温剂下之。”如寒气不盛者,用荔香散暖肝煎温经汤、神应丁香楝实丸等方;寒邪盛,用医林四神丸胡芦巴丸沉香桂附丸等方、《百一选方》十补丸等。

七疝之总称。《医学纲目》卷三:“疝图虽七,然寒疝即疝之总名。”参见疝、阴疝条。

④指厥疝。参见该条。

  寒伤荣证


病证名。即麻黄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成无己注云:“此太阳伤寒也,寒则伤荣。”(《注解伤寒论》卷三)荣,通营。寒伤荣则寒伤营。《张氏医通·诸伤门》:“如见恶寒发热,头疼、骨节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寒伤营证也。以寒为阴邪,故直伤于营分,营伤,所以腠理固闭,无汗而喘,身疼、骨节痛,而脉不柔和。”关于寒伤营证方有执、喻嘉言又在前人基础上有所补充(详见《伤寒论条辨》及《尚论篇》)。

  寒伤形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寒邪能伤人形体。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缩。故外感寒邪阳气不得宣泄,则出现头痛恶寒无汗、肢体疼痛、脉浮紧等形体寒邪所伤的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

  寒伤营证


寒伤荣证。详见该条。

  寒湿


病证名。指伤于寒湿而致的病证。《素问·调经论》:“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则谓:“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又:“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痛。”《伤寒指掌》卷四“脉沉迟而濡,身无热,但吐泻,口不渴,小水清利,身痛重着,或手足疼痛者,为寒湿,宜分渗兼温中,胃苓汤炮姜木瓜、重者,加附子。”

  寒湿发黄


病证名。属于阴黄。见《证治汇补·黄病章》。指因寒湿郁滞,脾阳虚弱,胆液外渗引起之黄疸。患者身目发黄呈暗晦色,神疲畏寒,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大便不实,小便短少,脉沉濡或濡缓,舌淡苔腻。宜温中化湿,方选茵陈术附汤茵陈四逆汤理中汤加味方。参见黄疸阴黄等条。

  寒湿腹胀


病证名。腹胀之一。因感觉寒湿而致之腹胀。《症因脉治》卷三:“寒湿腹胀之证,身重不温,手足厥冷腹胀无汗,……”多因季令气候失常,天寒阴雨连绵,或居处卑湿,寒湿腠理达于脉络及腹腔内,影响脾胃升降气化而腹胀。宜以祛寒化湿法为主。其身重、冷、无汗者,用甘草麻桂汤麻桂术甘汤;下身重多汗者,宜防己茯苓汤寒湿内伏,术附汤中气虚弱,理中汤。参见腹胀外感腹胀条。

  寒湿霍乱


病名。见《霍乱论·病情篇》。病由脾胃、中阳虚、寒湿内盛所致;亦可因炎暑贪凉,过食生冷致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此病除中满、吐下外,亦可吐利清水,或吐如米泔水,臭秽不甚,口和不渴,四肢多见逆冷。在临床上又可分为寒偏胜或热偏盛。以辛温散寒或芳香宣化为大法。轻证用藿香正气散,或平胃散藿香木香生姜半夏等味。湿盛而四肢重着,骨节烦疼者,胃苓汤木香藿香大腹皮等;情志郁结,寒食停滞者,七香饮;头疼恶寒无汗,以香薷饮先散其表,后用大顺散等方调其里;腹痛喜热按,泻物不臭,阳虚脉弱者,用来复丹;吐泻不止,元气耗散,或水粒不入,或渴喜冷饮而饮之不多;或恶寒战栗,四肢逆冷;或烦躁发热,揭去衣被,但如泻物不臭,则系内虚阴盛格阳,宜理中汤,甚者以四逆汤食盐少许;更有暴泻如水,肢厥冷汗,脉弱不能言,宜急用浆水散冷服更宜,参见霍乱诸条。

  寒湿脚气


病名。脚气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指寒湿外侵,经气血脉不和所致。临床以脚膝软弱无力、顽木浮肿;或作拘挛疼痛,或兼见恶寒肢冷。治宜温经除湿、活络舒筋。用木瓜牛膝丸酒浸牛膝丸葫芦巴丸及鸡鸣散加减。参见脚气条。

  寒湿困脾


证候名。由贪凉饮冷,或过食反应果,致使寒湿停于中焦;或因冒雨涉水,居住潮湿,遂使寒湿内侵;或脾阳素虚而寒湿内生,影响脾运所致。症见脘腹胀满、头重困倦、不思饮食、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小便不利,妇女带下稀白而腥,舌胖苔白腻,脉迟或缓或濡,治宜温中化湿,方如胃苓汤

  寒湿痢


病名。寒湿引致之痢疾。《症因脉治》卷四:“寒湿痢之证,初起恶寒发冷,身痛头疼,呕吐不食,不作渴,痢下脓血,或下黑水,腹反不痛。”身痛发热,脉浮紧者,宜辛温解表,用败毒散呕吐饱闷,脉长者,当和胃宽胸,用干葛平胃散小便不利,宜散表利湿,用五苓散。《时病论》:“夫寒湿之为痢也,腹绵绵而后坠,胸痞闷而不渴;不思谷食,小便清白或微黄,痢下色白,或如豆汁,脉缓近迟之象,宜用温化湿邪法加木香治之。或可用驻车丸加减与治。”参见湿痢寒痢痢疾等条。

  寒湿凝滞经闭


病证名。多因久居阴湿之地,或经期涉水感寒,寒湿之邪侵入胞宫,与血相搏结成瘀,闭阻胞脉,以致经闭。症见经闭不行小腹冷痛,得暖则痛减,形寒肢冷,白带量多。偏寒者,多见带下清稀如水。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经,方用温经汤。偏湿者,兼见腹胀纳呆便溏,或下肢浮肿。治宜燥湿化浊,方用丹溪治湿痰方(苍术白术半夏茯苓香附滑石当归川芎)。

  寒湿凝滞痛经


病证名。多因久居阴湿之地,或经期涉水感寒,寒湿之邪伤及胞宫冲任,血受寒则凝,经血下行受阻,不通则痛,故症见经血色黯有块,血行涩滞不畅,下腹部冷痛或绞痛,得热则缓解。治宜温经祛湿,活血止痛。方用当归四逆汤少腹逐瘀汤,或用益母草干姜胡椒,水煎服。虚寒者,症见经血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喜温热,治宜温经补虚,方用小营煎当归建中汤等。

  寒湿水肿


病证名。水肿之一。多因天寒、阴雨连绵,或居处潮湿,阴寒之气袭于体表;或因汗出后,复为水寒所伤而身肿。《症因脉治》卷三:“寒湿身肿之证,身重身痛,足胫冷胸满闷,遍身肿,……”脉沉迟或沉小。宜温经散湿,以麻黄桂枝汤、羌独败毒散导水茯苓汤等方选用。参见水肿身肿条。

  寒湿头痛


病证名。指寒湿上乘、经气凝滞而致头痛。《素问·生气通天论》有“因于湿,首如裹”之载述。《兰室秘藏·头痛门》:“如气上不下,头痛巅疾者,下虚上实也,过在足少阳巨阳,甚则入肾,寒湿头痛也。”《医钞类编》卷五:“寒湿头痛首如裹,面如蒙,恶风恶寒拘急不仁,……宜苍、朴、紫苏之属。寒湿头痛眩运渗湿汤湿气在表,头重羌活胜湿汤。”参见头痛条。

  寒湿眩晕


病证名。眩晕之一。寒湿之邪逆于上所致之头晕。证见眩晕恶寒鼻塞声重,身体重痛,无汗拘紧,脉象迟缓等。宜温化寒湿,用羌活胜湿汤术附汤芎术除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芎辛汤等方。参见眩晕伤湿眩晕条。

  寒湿腰痛


病证名。腰痛之一。又名湿冷腰痛。由寒湿伤肾所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病也。“《医学入门》卷五:“久外卑湿,雨露浸淫,为湿所着,腰重如石,冷如水,喜热物熨。不渴便利,饮食如故,肾着汤附子;停水沉重,小便不利五积散渗湿汤。”亦可用独活苍术汤川芎肉桂汤术附汤等方;并宜采用灸法配合治疗;外治宜用摩腰丹、参见腰痛湿冷腰痛条。

  寒实结胸


病证名。结胸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伤寒来苏集》指出:“太阴腹满时痛,而反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此为误下所致。吴谦认为:“结胸证,身无大冷,口不燥渴,……乃寒实也。与三物白散。然此证脉必当沉紧。若脉沉迟或证见三阴,则又非寒实结胸可比……”(《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丹波元坚主张用增损理中丸治疗由于误下所导致之结胸(见《伤寒论述义》卷四)。参见结胸条。

  寒暑


①四季气候的冷暖变化。《灵枢·本神》:“故智者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②病因。指寒邪和暑邪。《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之所始生也,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寒嗽


病名。

①指感寒咳嗽。即冷嗽。《证治要诀》卷六:“感寒而嗽者,恶风无汗,或身体发热,或鼻流清涕,宜杏子汤。”张杲《医说》:“寒嗽,痰薄 ,宜服热药,……以理中汤五味子寒嗽。”孙志宏《简明医彀》主张用焚香透膈筒施治。方用鹅管石一两,款冬花七钱,艾叶(搓软)、雄黄各五钱。各研和匀,纸卷成筒,火合,合漏斗于口上。哈咽一口,淡姜汤咽下,加沸耳草佳。一说指冬月寒嗽。《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冬月嗽而发寒热,谓之寒嗽小青龙杏仁服之。”

②指脾肺均受寒邪而致之咳嗽。《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寒嗽,脾肺皆受寒邪也。其脉弦微,必兼面白口甘,水反侮土,寡于畏也,腹中大寒,痰白作泡。口甘涎沫者,胃寒不和,必以辛甘热去之。宜紫苏饮子半夏温肺汤。”

③指久嗽患者于饮后,咳嗽减而痰涎青白的病证(见孙一赤水玄珠》卷七)。参见咳嗽冷嗽等条。

  寒肃


寒冷肃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太羽、厥阴、丙寅、丙甲,其运寒肃。”

上一篇:返回目录 下一篇:(拼音H)第二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