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J)第十篇


  经水后期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经水忽来忽断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即经来断续。详该条。

  经水或多或少


病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多因肝郁脾虚,郁久则生热,虚则血益亏,冲任失养,复为热伤,故经来或多或少不定,兼见面色萎黄,头目眩晕,饮食不思,五心烦热等。治宜先用清凉散黄芩知母当归丹皮茯苓白芍)退去虚热,后用调经四物汤四物汤香附砂仁丹皮黄芩生姜)治之。

  经水久不行发肿


病证名。见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女科》。即经闭浮肿。详该条。

  经水绝


病证名。出《脉经》卷九。即经水断绝。详该条。

  经水愆期


病名。见《女科指掌·调经门》:”愆期是指失期、过期。故经水愆期经行先后无定期经行后期。详上两同名条。

  经水全白


病证名。见清·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白色。详该条。

  经水涩少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即月经过少。详该条。

  经水无常


病名。见单南山《胎产证治录》。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经水先后无定期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经水先期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经水一月再行


病名。指一月经来二三次而言。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门》。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经隧


潜布于表体以下运行气血的经络通路。《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遂焉。”又《灵枢·版》:“经隧者,五藏六腑之大络也。”

  经外穴


腧穴分类名。过去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1991年1月1日始,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改称经外穴。奇,是相对于常而言,即以十四经经穴为常。它是指既有定名。又有定位,临床用之有效,但尚未纳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黄帝内经》中已有散在记载,如《素问·刺疟论》:“刺十指间”“刺舌下两脉”等,后《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记载更多,至《奇效良方》才列“奇穴”一门。经外奇穴分布比较分散,但与经络仍有密切联系,如印堂督脉太阳三焦等。其中少数腧穴,后来又补充到十四经穴,如督脉阳关中枢灵台膀胱经眉冲膏肓俞厥阴俞等。随着针灸学术的发展,现代发现的一些新穴,诸如阑尾穴球后穴等,亦作经外穴之列。

  《经效产宝》


产科著作。又名《产宝》。三卷。唐·昝殷撰于852年。原书共52篇,371方。今存本为41篇,374方。卷上论妊娠期杂病难产诸疾;卷中、下均论产后诸疾。书中虽论述病候不多,介绍具体病证治疗等却较详明。所列方药大多简易实用,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产科专着。本书后又有宋代附刻的《续论》一卷,内载唐、宋间周颋、郭嵇中等人的产科方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存清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经信


名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即月经。详该条。

  经行不止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经水不止。详该条。

  经行发热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亦名经来发热,包括经行潮热。指在每次月经来潮期间,或月经前后,出现发热症状者。多因经期感受外邪、阴虚生热、血虚挟滞或血热外泛等所致。感受寒邪者,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宜发散表寒,方用四物汤麻黄;感受风邪者,症见发热恶风自汗,治宜调和营卫,方用四物汤桂枝;若阴虚生热者,症见午后潮热,红,五心烦热,夜寐盗汗等,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六神汤;若血虚挟滞者,症见临经潮热,经来量少色紫,头目眩晕,大便燥结等,治宜养血调经,化滞退热,方用逍遥散丹皮桃仁元胡血热外泛者,发热恶寒肌肤灼热无汗,口燥咽干喜冷饮,治宜清热凉血,方用地骨皮饮胡黄连

  经行腹痛


病证名。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一。指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及腰部疼痛,经净后即缓解痛止。详痛经条。

  经行后期


病名。亦名月经落后经水后期经迟过期经行等。指月经来潮比正常周期推迟一周以上。多因血虚血寒、肾虚、气滞和血瘀等所致。可分别参见血虚经行后期血寒经行后期肾虚经行后期气滞经行后期血瘀经行后期等条。

  经行或前或后


病名。见陈稚泉《妇科心得》。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经行衄血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因肝郁化火,随冲气上逆,迫血上溢;或素体肺肾阴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炎,灼肺伤络而致随冲气上溢,发为经行衄血肝火犯肺者,兼见急躁易怒,口苦咽干或咳,治宜平肝泻热,方用丹栀逍遥散郁金;若肺肾阴虚者,兼见午后潮热,咽燥咳嗽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等,治以滋阴养肺,凉血止血,方用顺经汤牛膝引血下行,或麦门冬汤人参半夏,加生地玄参知母茅根治之。

  经行身痛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因经期感受外邪,营卫失调;或血虚筋脉失养,或瘀血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所致。感受外邪者,症见经行时或经行前后身体疼痛而胀,发热恶寒,若无汗者为表实,宜祛寒解表,方用麻黄四物汤;若身体疼而不胀汗出者,为表虚,宜调和营卫,方用桂枝四物汤;若无表症而身痛者,为血脉壅滞,宜疏通血脉,方用四物汤羌活桂枝;若在经行之后或失血过多血虚而身痛者,症见经行四肢关节疼痛,遍身肌肉酸痛麻木不适,神倦肢软,经量少色淡质稀,宜养血荣筋,方用黄芪建中汤;若症见经前肢体乍痛乍止,或痛如锥刺,经色黯紫有块,宜活血化瘀,用桃红饮(《类证治裁》:“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尾、威灵仙”)加黄芪桂枝

  经行吐血


病名。见《红线女博识摘腴》。多因胃有积热,热伤胃络,血溢而随冲气上逆吐出所致。症见经行期间出现周期性吐血,血色黯红,或经血量少等。治宜清胃热,引血下行。方用三黄四物汤,或犀角地黄汤等方。

  经行先后无定期


病名。亦名经行或前或后经乱经水先后无定期经水无常经血不定等。指月经来潮周期不定,或提前,或错后,很不规律。多因肝郁、肾虚、脾虚、血瘀所致。肝郁、肾虚可详肝郁经行先后无定期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脾虚者症见经行或先或后,经色淡红、量多,面色萎黄,神倦乏力,或面浮身肿头晕心悸便溏等,治宜补气健脾和胃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若血瘀者,症见经来或先期或错后,量乍多乍少,色紫黯有块,少腹疼痛拒按,治宜活血祛瘀,方用桃红四物汤

  经行先期


病名。亦名月经先期一月经再行经水先期经早等。指月经来潮比正常周期提前一周以上,甚或一月两至者。多由血热虚热气虚肝郁等因素所致。可参见血热经行先期虚热经行先期气虚经行先期肝郁经行先期等条。

  经行泄泻


病证名。亦名经来泄泻。多因脾气虚弱或肾阳不足,经行之时,脾肾更虚而发病。脾虚者,症见月经将潮或行经期间,大便溏泄,或水谷不化,脘腹胀痛,神疲肢软,头重目眩,甚至浮肿等,治宜健脾渗湿,用参苓白术散肾阳虚者,经前或经期大便溏薄,五更作泻,腰酸腿软,肢冷,治宜温肾暖脾,方用健固汤四神丸

  经虚


病证名。指经脉空虚。《素问·通评虚实论》:“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

  经穴


十四经穴之简称。见该条。

②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故名。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部,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变于音者,取之经。”《难经·六十八难》:“经主喘咳寒热。”

  《经穴纂要》


针灸学著作。五卷。日本·小坂营升撰。刊于1810年。卷一-三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穴,根据中国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作了比较详细的考证并绘图;卷四论内景脏腑;卷五为周身名位,诸穴异名及动脉等。其图形书中所绘诸图,则多参考西医的解剖图绘成。现有日刻本及《皇汉医学丛书》本。

  经血


名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月经之血。

  经血暴下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血崩。详该条。

  经血暴下兼带下


病证名。指妇女素患带下病,兼患血崩。《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妇人脏腑久冷,素有赤白带下,复因冲任气虚,不能制约经血,以致暴下,二者兼作,故谓经血暴下兼带下也。”治宜补气摄血止带。方用地榆汤

  经血不定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经血不断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

  经血妄行


病证名。一指月经不按期不循经而行;一指逆经。陈稚泉《妇科心得》:“女子经血妄行吐血,或唾血,或口内血腥,用四物凉膈散加生自然汁服之。”

  《经验良方》


医方著作。三卷。清·陆画邨辑。刊于1786年。本书属于民间验方汇编,内容按疾病分类,所收方剂多简便实用。书中并收载了《孙真人海上方》等书的部分方药。现存清刻本。

  《经验良方全集》


医方著作。四卷。清·姚俊辑。刊于1863年。本书一-三卷分保养、补益、急治、伤寒感冒瘟疫瘴气中风中寒等80余门收载各科病症验方约2000余首。卷四痘疹易知,论述痘疹病因、病证,并附治疗方剂,现存清刻本。

  《经验奇方》


验方著作。二卷。清·周子芗辑。刊于1898年。本书收录治疗多种病证的单方,验方约120余首,内容简要,未予分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经俞


经穴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经俞者,谓经之穴也。”

②五输穴中的经穴俞穴。《素问·水热穴论》:“秋刺经俞。”马莳注:“经俞者,据下节井荥推之,则是各经之经穴俞穴也。”

  经月不利


病名。出《脉经》卷九。指月经不调。详该条。

  经早


病名。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经乍来乍多


病名。指月经忽来而经量甚多。秦景明《女科医宗大成》:“此因阳气乘阴,血热流散,以致经血乍来乍多,而在月前者,治用三黄汤熟地黄芩黄芪茯苓当归蒲黄人参甘草)。”

  经乍来乍少


病名。指月经忽来而经量甚少。秦景明《女科医宗大成》:“此因阴气乘阳,内寒血涩,以致经血乍来乍少,而在月后者,治用八物汤四物汤人参白术黄芪红花陈皮甘草丹皮)。”

  经证


病证名。伤寒病分类法之一。指伤寒病邪侵犯某经时的证候。例如太阳病恶寒头痛发热阳明病的身壮热、烦渴、自汗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均属经证

  经汁血


名词。出《神农本草经》。即月经。详该条。

  经质


月经的性状。正常的月经子宫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一般不稀,不稠,不凝结,亦无血块,无特殊气味经质的改变,可作为临床辨证的参考。例如经质清稀为气血虚经质稠粘多属血热经质凝块多属血瘀等。

  经中


经外穴名。出《针灸集成》。又名阴部。位于脐下1.5寸(气海)再旁开3寸处。主治二便不通,五淋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腹泻等病证。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茎


人体器官名。

①即阴茎。《灵枢·经脉》:“厥阴之别……其别者,经上睾,结于茎。”详阴茎条。

②植物的主干。《灵枢·根结》:“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

药物计量的估量性单位。以药物茎干为单位计算药量。如《伤论》中的白通汤葱白四茎。

  茎垂


人体器官名。系阴茎睾丸的合称。《灵枢·邪客》:“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灵枢·刺节真邪》:“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茎缩


证名。阴茎内缩之证。属阴缩范围。因肝筋受寒所致。《类证治裁·阳痿茎缩》:“有阴茎内缩,乃肝之筋受寒,四逆汤加参、。”详见阴缩条。

  茎纵


证名。见《类证治裁·阳痿茎纵》。又称阴纵。详该条。

  惊


证名。

①遇事易惊或无故自惊之证。出《素问·大奇论》。亦称喜惊惊伤。因火热烁动于心,而心动神乱,或正虚触事易惊。《张氏医通·神志门》:“夫惊虽主于心,而肝胆脾胃皆有之。惊是火热烁动其心,心动而神乱也。若因内气先虚,故触事易惊,或卒然闻响大声,目击异物,遇险临危,皆使人有惕惕之状也。”治用温胆汤加熟枣仁,或选用远志丸妙香散平补正心丹、龙齿清魂散等方。《杂病源流犀烛》卷六治因大惊而病者,用黄连安神丸;由肾虚而惊者,用人参黄芪当归白术元参陈皮黄柏;由胆虚而惊者,用人参枳壳肉桂五味子枣仁熟地杞子柏子仁;由肝胆俱虚者,用鹿角胶,空服下五钱;由心气不足,神不定而惊者,用妙香散;由肝虚受风,卧若惊状者,用珍珠母丸;由血虚而惊者,用朱砂安神丸;由痰盛而惊者,用加味定志丸;由思虑过度而惊者,用清心补血汤;由气血俱虚而惊者,用养心汤。参见喜惊惊伤条。

②生理名词。七情之一。

  惊怖


病证名。易惊善恐或因惊致恐之意。出《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金匮要略心典》:“惊怖即惊恐,盖病从惊得,而惊气即为病气也。”详见惊、善恐条。

  惊产


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惊生。详该条。

  惊瘛


病证名。即惊厥,惊风。身体卒发的强直抽搐。《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之复,大热将至……惊瘛。”

  惊搐


病证名。指神识不安而四肢搐搦。《天花八阵编》:“惊搐者,骇然而厥,目赤,牙紧,口?,四肢搐搦也。盖因热极生风,风撼肝木,木来侮土,土受邪而归心,心神不安,故发惊搐也。”实热者,治宜清热泻火,用泻青丸龙胆泻肝汤热极生风者,治宜清热熄风,用羚角钩藤汤

  惊搐五证


惊搐五种证候的鉴别。见《东医宝鉴》。身热力大者为急惊;身冷力小者为慢惊;仆地无声,醒时吐沫者为痫;头目仰视者为天吊;角弓反张者为痉。

  惊丹


病证名。因惊搐引起的发丹。《活幼心书》:“婴儿生后,百日之内,半岁以上,忽然眼泡红晕微起,面带青黯色,向夜烦啼,或面如胭脂,此伏热在内,亦有面不红者。始因居胎之时,母受重惊,惊邪伤胎,递相传袭;降生之后,复受热毒,或再有惊,有惊则热,热气内蕴,形之于外;初发之时,散生满面,状如水痘,脚微红而不壮,出没休息无定,次到颈项,赤如朱砂,名为惊丹。”《幼科发挥》:“先发搐后发丹,此名惊丹。可治。此胎毒自内而外也。宜用大连翘饮主之。”

  惊风


儿科常见病证。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至宋《太平圣惠方》始定名惊风。即惊厥。临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识不清为主要特征。引起惊风的原因较多,一般分为急惊风慢惊风两大类。以热性、急性病引起的急惊风尤为多见,如小儿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如持续高烧不退,均可出现惊风。这与有些慢性病在后期因虚损而出现的慢惊风,有虚实之分。古代有的医书如《寓意草》、《温病条辨·解儿难》、《幼幼集成》等则称痉病。近代习惯上将痉厥出现于成人的称痉病,出现于幼儿的称惊风。治疗以镇惊化痰安神定志为大法。详见急惊风慢惊风条。

  惊风八候


出《活幼心书》。八候,是惊风临床证候的概括。搐,即手臂伸缩;搦,即十指开合;,即肩头相扑;颤,即手足动摇震颤;反,即身向后反仰;引,即手若开弓;窜,即两目发直;视,即眼露白睛而不灵活。总称为搐、搦、、颤、反、引、窜、视八候。由于惊风有急慢之分,病情上有轻有重,病程有久有暂,因而在证候的表现上有所不同,不一定八候俱备。有的只是手足抽动,并无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等现象;有的发作时间较短,有的发作时间较长。临床应参照其他各种病情,进行分析。

  惊风烦渴


病证名。指惊风伤津引起的烦躁、口渴。多因小儿惊风伤津所致。治宜益气养阴,用麦门冬汤加减。

  惊风腹痛


病证名。惊风兼见腹痛,多由积食伤胃,郁热生痰,复感外风所致。治宜驱风导痰,用四磨汤蝉蜕钩藤

  惊风内钓啼


病证名。指小儿因惊风内钓而啼。《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夫惊风内钓啼者,阴阳两证:阴者起于吐哯之后,胃气虚弱,精神昏愤,嗞啀不宁,或不乳,项硬反张,手足瘈疭,内钓啼叫也;阳者起于身体发热惊悸大哭,精神伤动,恍惚不定,或睡或不睡,涎鸣气粗,手足潮搐,惊钓啼叫也。”治以镇惊熄风为主。阴者用沉香散,阳者用乳香丸

  惊风热


病证名。指发热而惊厥。《证治准绳·幼科》:“惊风热,发搐惊痫,脉数,烦躁,颠叫恍惚。”见于小儿急性感染性发热疾病。治法详急惊风条。

  惊风四证


出《普济方》。即惊、风、痰、热四证。小儿由于受异物、异声的刺激;由于风邪的郁闭;由于痰涎的壅滞;由于热盛火郁,都可以引起惊风。产生惊风的因素,有惊、风、痰、热四种,称为惊风四证。四者各有偏盛,但又相互联系。《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心热肝盛,一触惊受风,则风火相搏,必作急惊之证。”说明小儿因惊吓再外感风邪,内蕴痰热,痰盛热极,往往就会出现惊风

  惊风痰


病证名。出《医学纲目》。指惊风而挟痰者。症见惊厥发作,同时眼黑而气短促。多因肺为火热所锢,痰气郁结,风木鸱张,所谓“金囚木旺”所致。治宜熄风豁痰,用羚角钩藤汤加减。

  惊风痰热痧


病证名。出《痧胀玉衡》。症见小儿发热面赤,手足抽搐,两目上视痰喘不已。诊其六脉俱伏,反无热象。治以疏风而热不除,豁痰而痰不消,定惊而惊益甚者,属痧胀。视其腿弯、胁弯有痧筋,用消毒三棱针刺之,紫黑毒血流出自愈。

  惊风先兆


小儿惊厥发生的前期症状。《幼科释迷》:“凡乳儿欲发惊风者,先神志不定恍惚惧人,札眼上视,左顾右盼,伸手握拳,闷郁努气,情态不如寻常,皆惊风先兆。”

  惊疳


见《婴童百问》。即心疳。详该条。

  惊膈嗽


病证名。《证治准绳·幼科》:“小儿患惊风,惊止而嗽作,谓之惊膈嗽。”症见惊后咳嗽痰稠,苔黄滑。多因肝经余热,上灼于肺所致。治宜豁痰利肺,兼以平肝。用二陈汤钩藤桑皮

  惊膈吐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惊吐。详该条。

  惊骇


证名。惊恐骇怕之证。出《素问·金匮真言论》。亦称惊。《医学心悟·惊悸恐》:“惊者,惊骇也。”《慎斋遗书·惊骇》:“惊骇之证,乃心肾不交之故也。”参见惊、喜惊条。

  惊后瞳斜


病证名。小儿惊风后,眼球斜向一侧。多属肝经阴血受损,目系失养所致。治宜养血益肝。用人参阿胶煎温服

  惊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黄疸病兼见惊悸者。《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惊黄者,面色青黄,心多惊悸,口舌干燥,不肯眠卧,卧即多言语狂乱,身体壮热。”治用犀黄散或牡荆汤等方。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惊惑


神志不安、心慌迷惑的病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阴所至为惊惑恶寒战栗谵妄。”

  惊积


病证名。出《仁斋小儿方论》。小儿积食化热热极生风。症见经常腹胀肠鸣,低烧潮热,以午后夜间为甚,睡眠不安,烦躁易惊,甚则手足抽搐大便干燥秘结,或稀稠酸臭。多由饮食不节引起。治宜调理肝脾,清热和胃。选用保和丸白术及《医宗金鉴清热和胃丸川连栀子竹茹麦冬连翘山楂神曲麦芽陈皮枳实大黄甘草)加减化裁。更应着重调整饮食,注意喂养方法。

  惊悸


证名。

①无故自惊而悸动不宁之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虚劳伤血脉,致令心气不足,因为邪气所乘,则使惊而悸动不定。”

②因惊而悸之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惊悸,则因事有所大惊”,“遂使惊悸,名曰心惊胆寒。”

③突然心跳欲厥之证。《医学正传·怔忡惊悸健忘证》:“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参见惊、心悸怔忡等条。

  惊狂


病证名。即癫狂。《素问·调经论》:“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吴昆注曰:“惊狂癫狂也。”亦为证名。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惊痢


病证名。指小儿受惊而致下痢腹泻。症见腹痛,便下青色稠粘,心烦不食。多由外受惊恐,肝气逆乱,阻滞气机,湿浊内停,下注肠道所致。治宜温肝燥湿,用左金丸

  惊衄


证名。脾移热于肝所致惊而鼻中出血之证。《素问·气厥论》:“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王冰注:“肝藏血,又主惊,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圣济总录》治用伏龙肝汤

  惊癖


病证名。指惊风、癖证并存者。由惊而起,惊气与痰涎相搏成癖。盘旋胁间,或在左,或右,常作惊啼。治宜涤痰化癖,用礞石滚痰丸

  惊热


病证名。《仁斋小儿方论》:“惊热者,内蕴实热,郁勃发惊,甚则搐,变而痫耳。”发病时小儿遍身发热,但不太高。颜面有时发青,身上有汗。夜间烦躁多惊,心悸不宁。由热而生惊或因惊而生热,皆原于心肝、肝经内热所致。治宜清热泻火。用导赤散菊花钩藤黄连;诸惊壮热者,用羚羊角汤

  惊伤


病证名。因受惊吓所致的疾病。《张氏医通·神志门》:“惊则气乱,郁而生火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或自汗,或眠多异梦,随即惊觉。”治有温胆汤加熟枣仁,或选用远志丸妙香散平补正心丹、龙齿清魂散等方。《医醇剩义·惊伤》:“惊则气浮,真阳外越,真阴不守,心悸筋惕,大安汤主之。”参见惊条。

  惊伤胁痛


病证名。因受惊、肝气阻滞所致的胁痛。见《医宗必读·心腹诸痛》。治宜通阳疏肝理气,用桂枝汤加减(《类证普济本事方》)。

  惊生


产科学名词。指孕妇受惊而影响分娩。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又名惊产。产房内人多语声嘈杂,使产妇心情不安而易受惊恐。受惊后心气虚怯,精神疲困,不能顺产。应使产房内的闲人走开,仅留医护人员,使房内安静,则产妇情绪自能安定,胎儿多能顺产。

  惊水


病证名。即惊风后引起的水肿。《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六:“惊水者,前后重叠受惊,致令心火燥盛,饮水过多,停积于脾,其候四肢肿,身上热,若其脉大者生,小者死。”治宜健脾利水,用五苓散合五皮饮。

  惊胎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惊胎者,见怀妊月将满,或将产,其胎神识已具,外有劳伤损动,而胎在内损动也。”

  惊瘫


病证名。指惊风后四肢瘫痪。《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心惊不常,及遍身肿痛,或手足不遂,此为惊瘫之候。”因风毒流入经络骨蒸而成。治宜疏风透毒,用防风汤

  惊痰


痰证之一。因痰迷心窍而致心痛惊悸癫狂等证者。《证治汇补·痰证》:“迷于心为心痛惊悸怔忡恍惚,梦寐奇怪,妄言见祟,癫狂,名曰惊痰。”亦指因受惊痰结,胸腹有块,跳动而痛,或成癫痫者。《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惊痰,因惊痰结成块在胸腹,发则跳动,痛不可忍,或成癫痫,在妇人多有此证,宜妙应丸。”参见痰证有关条。

  惊啼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又名胎惊夜啼。此证与惊风有别。由于肝气未充,胆气怯而易惊,引起啼哭惊惕。如包裹衣着不当,感受风寒,或哺乳不当,饮食不节,也会引起啼哭惊惕。应详细审视检查,是受惊、受风,或是腹痛,以及有无其他原因等,都要加以分析,然后论治。

  惊啼壮热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小儿壮热惊厥而啼,兼有面黄颊赤,神志恍惚不宁。由热邪炽盛上窜于心,灼伤阴液所致。治宜清热安神。用钩藤散

  惊退而瘖


病证名。指惊风后出现的失音。多由津液受伤,肺肾阴虚所致。治法详久

  惊痫


①唐以前泛指惊风、痫证各种痫证。

②小儿痫证因惊而发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惊痫者,起于惊怖大啼,精神伤动,气脉不定,因惊而作成痫也。”

③指急惊风发作。《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惊痫者,……轻者,但身热面赤,睡眠不安,惊惕上窜,不发搐者,此名惊也;重者,上视身强,手足拳,发搐者,此名痫也。”参见急惊风条。

  惊泻


病证名。小儿惊搐,并见泄泻。《证治准绳·幼科》:“惊泄,粪青如苔,稠若胶粘。”多由小儿脾胃虚弱,外受惊恐所致。治宜镇心抑肝,和胃消食。用四君子汤异功散之类,勿用攻之药。

  惊郁


病证名。七情郁证之一。见《类证治裁》卷三。《张氏医通·惊》:“惊则气乱,郁而生火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证见短气自汗、眠多异梦者,用温胆汤远志丸龙齿清魂散等方。胆怯神迷者,用人参枣仁茯神龙骨石菖蒲南枣小麦等药。神乱欲狂者,用清心温胆汤。参见惊、七情郁证内郁条。

  惊躁


病证名。指神志慌乱躁扰不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

  惊则气乱


病因病理学术语。即惊恐则心气紊乱。心主血、藏神,大惊则心气紊乱,气血失调,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气短、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素问·举痛论》:“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惊者平之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惊悸怔忡、心神慌乱的一类病证,可用重镇安神法或用养心安神法以平定之。

  惊振内障


病名。系指黄精受损,目赤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的疾病。症见黄精变混浊,甚则失明。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其病因多为受各种外伤。治宜平肝清热、活血化瘀,方用石决明散酌加三七等活血化瘀药。待翳定障老后,可采用手术治疗。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