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C)第四篇


  长虫


出《诸病源候论》。即蛔虫。详蛔虫病条。

  长虫病


病名。即蛔虫病。《诸病源候论·三虫候》:“长虫蛔虫也,长一尺。动则吐清水,出则心痛,贯心则死。”

  长谷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循际长平循脊循元。在脐中旁开2.5寸处。主治泄痢,纳呆,消化不良,四肢乏力,多汗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长骨


解剖结构名。骨之呈长柱状者。如股骨胫骨等。多中空如管,充藏骨髓

  长虹贯日


病证名。《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乃赤脉虬丝,纵横粗细,上气轮而缠风轮,最不宜治。盖水泄金元,风木燥而无制故也。”参见赤脉贯睛赤丝乱脉证等条。

  长颊


经穴别名。见《针灸聚英》。即禾髎。见该条。

  长强


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长强。见该条。

  长髎


经穴别名。见《针灸大全》。即禾髎。见该条。

  长令


指夏季生长之气当令之时。《素问·五常政大论》:“长令不扬。”谓夏令生长之气不得发扬。

  长脉


脉学名。指一种脉象。脉长超过本位,首尾端直,如循长竿。若脉长而和缓,是中气旺。《素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若长而弦硬,按之有牵绳感,则属邪正俱盛的实证,可见于实热内结或热盛动风等。《濒湖脉学》:“长主有余,气逆火盛。”

  长频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全》作长髎;《针灸聚英》作长颊;《针灸大成》作长(岁页)。即禾髎。见该条。

  长气


指夏令盛长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收气不行,长气独明。”

  长强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千金要方》作长强。别名气之阴郄橛骨气郄为之骨骶。属督脉督脉络穴。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布有尾骨神经后支,肛门神经,肛门动、静脉分支。主治痔疮,脱肛便血便秘遗精遗尿,腹泻,痢疾,腰背强痛,癫痫,及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炎等。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长桑君


战国时医学家。生平履贯未详,精于医道,集有医书医方甚多,名医扁鹊曾从其学医,尽得其传,遂成古代名医。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针灸歌诀名。简称《天星秘诀》。托名长桑君。见《针灸大全》。七言韵语,列举各种病症的配穴,主要为前后配穴法

  《长沙方歌括》


方书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于1803年。“长沙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方。陈氏将《伤寒论》方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以诗歌的形式予以编撰,使读者易于习诵。其长子陈另写方注,共成一帙。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长沙药解》


药物学著作。四卷。清·黄元御撰。刊于1753年。作者选出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中的244个医方所用药物159种(目录末记为161种)加以阐解。以药名为纲,结合原书中的方药证治,论述各药药性、功用、主治及用法。书名冠以“长沙”盖以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之故。现有《黄氏医书八种》本。

  长生


养生用语。谓生命延绵不死。《老子》:“勿劳汝形,勿摇尔精,可以长生。”长生之说源于先秦神仙家,为先秦道家所吸收与阐扬,并成为后世道教的思想物质与精神支柱。道教徒以此为核心动力,力图与生命消亡过程积极抗争,由此发展出丰富有效的养生理论与方法。因此,长生不死的愿望虽然违背了科学的实际,但从养生角度看仍包含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因素。

  长孙无忌


(?-659年)唐官吏。其先祖为鲜卑族拓跋氏,后改姓长孙。自幼好学,与唐太宗过从甚密,以有功封吏部尚书、齐国公。于显庆四年(659)与苏敬、李绩等人编修《新修本草》,为我国古代之最早医典。后因故遭流放。

  长溪


经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即天枢。见该条。

  长夏


指农历六月。《素问·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

  长针


针具名。九针之一。后人又名环跳针。《灵枢·九针论》:“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因针身长,多用于深刺,以治疗症。近代又发展成芒针

  长针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过命关一二粒米许,主心肝热极生风

  长珠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其点圆长,主脾伤,饮食停滞,肝腹作痛,寒热不食

  肠(疒^颓)


病名。所指包括有两种病证。出《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五。

①指因寒湿侵犯下焦而诱发少腹、阴睾牵引作痛,或肿坠痒疼之病证。治宜散寒祛湿止痛之剂,可选木香金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起因为房室过度,治用茱萸内消丸等方。

②指脱肛,即直肠之脱出。多因“脉涩,气少血多而寒,故冷气冲下,广肠脱出,名曰肠(疒^颓)。”二种不同病证而同名,又出于同书同卷,作者所误。

  肠


见《灵枢·肠胃》。指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器官,为消化道的一部分。有大肠小肠广肠等。详各该条。

  肠痹


病名。大小肠气阻,导致多饮、小便不利、时发飧泄的病证。《素问·论》:“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治宜利尿健脾理气,可选用五苓散吴茱萸散木香丸等方。

  肠道


经外穴别名。出《腧穴学概论》。即肠遗。参见该条。

  肠风


肠风

①病名。以便血主证疾病。出《素问·风论》。

⑴指大肠久积风冷所致的便血。《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大肠中久积风冷,中焦虚热,……风冷热毒,搏于大肠大肠既虚,时时下血,故名肠风也。治用卷柏散、内补散等方。

⑵指内痔外痔、举痔、脱肛、肛瘘出血。《世医得效方》:“槐角圆治五种肠风泻血:粪前有血名外痔;粪后有血名内痔大肠不收名脱肛;各道四面弩肉如奶名举痔;头上有孔名瘘。”

⑶指因风邪而便纯血鲜红的病症。《证治汇补》:“或外风肠胃经络而入害,或内风肝木过旺而下乘,故曰肠风。”其证便前出血如注,颜色鲜红,肛门不肿痛,或见腹痛肠鸣外风槐角丸柏叶汤内风胃风汤人参胃风汤

⑷指以湿热为主因的下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肠风者,肠胃湿热郁积,甚至胀满而下血也。”治宜槐花散,或四物汤阿胶山栀地榆。风入大肠,留滞不散,挟湿而成者,宜加减四物汤阴虚血不循经而成者,宜四物汤地榆散合用。”参见便血有关各条。

经外穴别名,即阳刚。参见该条。

  肠风下血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即肠风,详该条。

  肠垢


证名。大便时排出的腐浊垢腻之物。因湿热邪毒郁滞肠道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肠垢者,肠间津汁垢腻也。”便肠垢,可见于热痢协热利等。《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其冷热蕴结肠胃间,滑泄垢腻者,名肠垢,即为热痢,宜芩连芍药汤。”《伤寒捷诀·肠垢鹜溏》:“凡伤寒自利,有因三阳阴经下利者,为协热利协热利者,曰肠垢,脐下必热,宜黄芩汤葛根汤主之。”

  肠蛊痢


病名。痢下赤白或纯下瘀血而连年不愈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肠蛊痢者,冷热之气入在肠间,先下赤,后下白,连年不愈,侵伤于藏府,下血杂白,如病之状。”《千金要方》卷十五:“大凡痢有四种,谓冷、热、疳、。……则纯痢瘀血。”参见蛊注痢条。本病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肠红


证名。大便出血。见《鸡鸣录·后阴病》。因湿毒瘀热留注大肠脾阳不振统摄失司所致。湿蒸热毒,多见下血鲜红;瘀热留注,多见血块紫殷。治宜清热化湿,和营消瘀,用地榆散芍药汤等方。脾失统摄,多见血出稀淡,脘痞腹胀,难于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健脾温中以摄血,用黄土汤归脾汤等方。因痔疾所致者,用罗汉散,以参三七红枣稻根须煎汤调服

  肠结


经穴别名。出《千金翼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腹结穴别名。参见该条。

②病名。肠道闭结不通者。见《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一册卷三(1957年重订本)。多因盛怒之后又过食生冷硬物,引致肠道功能紊乱,使肠道阻塞不通之病证,多系功能性肠梗阻。证治参见急性肠梗阻,或急腹症条。

  肠绝


六腑危重证候之一。《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病人肠绝,六日死……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白汗不止。”

  肠窟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腹结。参见该条。

  肠鸣


证名。肠中鸣响之证。出《素问·脏气法时论》。又称腹鸣。《内经肠鸣有五:一曰脾虚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用枳实理中汤木香;二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用六君子汤木香;三曰邪在大肠,肠中雷鸣,气上冲胸,用半夏泻心汤;四曰土郁,即《内经》“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用平胃散半夏木香茯苓;五曰热胜,腹中肠鸣气上冲胸,用葶苈木香散。《金匮要略》有里寒肠鸣,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东垣治胃寒泄泻肠鸣,用升阳除湿汤益智半夏生姜大枣朱丹溪治胃中水火相激腹鸣,用二陈汤黄芩黄连山栀;不应,用胃苓汤加减。《张氏医通·大小府门》谓:肺移寒于肾为“涌水”,其证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用葶苈丸木香

  肠澼


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

①指痢疾。“澼”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自肠排出,故称肠澼。《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即《内经》之肠澼也。”

②指便血。《古今医鉴》卷八:“夫肠澼者,大便下血也。”参见痢疾便血条。

  肠澼下血


病证名。肠澼痢疾)所致的便血。《脾胃论·肠澼下血论》:“肠澼者,为水谷与血另做一(氵瓜),如(氵即)桶涌出也。”详见痢疾血痢条。

  肠屈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腹结。参见该条。

  肠绕


经穴别名。即归来穴。《针灸集成》:“肠绕二穴,在挟玉泉(即中极穴)两旁相去各二寸,主治大便闭塞,灸以年为壮。”详见归来条。

  肠遶


经穴别名。遶,音义同绕。出《针灸集成》。即肠绕。参见该条。

  肠山


经穴别名。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承山。参见该条。

  肠覃


病名。出《灵枢·水胀》。指妇女下腹部有块状物,而月经又能按时来潮的病证。多因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积滞成块所致。《灵枢·水胀》:“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则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治宜攻坚散寒,行气活血。方用桂枝茯苓丸,或香棱丸(《济生方》:公丁香木香三棱莪术青皮川楝子小茴香枳壳朱砂为丸)。亦可采用手术治疗。

  肠胃


①人体解剖名称。指肠与胃的合称。《灵枢·平人绝谷》:“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脾胃所受水谷之数也。”

②指从口至肛门的消化道。《灵枢·肠胃》:“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③《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肠胃大小长短及其部位与容量,故名。

  肠胃为海


生理学名词。指肠胃水谷之海,受纳水谷津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肠泻


病证名。因脾脏阴寒留滞所致泄泻腹痛肠鸣之证。《医林绳墨·泄泻》:“肠泻则疼,或腹痛肠鸣,痛一阵而泻一阵也。此由脾气不利,阴寒留滞。宜以升提其气,又兼温而养之。”参见泄泻脾泻条。

  肠遗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大便不通,灸挟玉泉相去各二寸,名曰肠遗,随年壮。”并有注谓:“一云二寸半。”近代多以中极穴旁开2.5寸定位。本穴《腧穴学概论》名肠道

  肠痈


病名。痈疽之发肠部者。出《素问·厥论》。多因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扑奔走,使肠胃部运化功能失职,湿热邪毒内壅于肠而发。《外科正宗》卷三:“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于小肠而成也。由来有三: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起坐,又或坐草(胎产)艰难,用力太过,育后失逐败瘀,以致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饥饱劳伤,担负重物,致伤肠胃,又或醉饱房劳,过伤精力,或生冷并进,……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剂。若初起小腹疼痛,脉芤数者,可用大黄汤轻下之。若肠痈已溃脓者,则疼痛淋沥不已,治宜托而补之,可选用七贤汤内服。由于痈生肠而部位不同,又有大肠痈小肠痈直肠痈之别。包括有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证治参见有关各条。若肠痈向外穿破腹壁者,治同痈疽内外治法。若传统治疗或保守疗法难于取效,而脓将成并有形成溃脓之势者,则应手术治疗。

  肠痈腹痛


病证名。肠生痈肿所致的腹痛证。多因膏粱厚味,蕴积肠胃;或劳动跌仆,损伤气血;或六淫之邪内伏;或恼怒郁结,气血凝聚所致。证见缩脚皱眉,小便为淋,痛有肿处,手不可按,夜来每发寒热,或绕脐生疮,或腹皮紧急,肌肤甲错,或时时出汗。(见《症因脉治·腹痛论》)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排脓。将成脓者,用四圣散;已有脓者,用薏苡仁汤;内蓄血者,用大黄牡丹皮汤桃仁承气汤。本证见于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参见腹痛条。

  肠痔


病名。肛门痈疽。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诸痔皆由伤风”。巢元方之诸痔系指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也。其肠痔系“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血出者,肠痔也”。即因肛门周围因痈疽形成周围脓肿,并由此而伴有恶寒发热者。参见肛门痈条。

  尝药


古代医官名。宫廷规定皇帝等用药必须先由尝药者服用,以验证有无毒品。见《后汉书·百宫三志第二十六》:“自章和以下,中宫稍广,加尝药,大官……皆六百石。”

  常德


金代医家。字仲明。饶阳(今属河北)人。一作镇阳人。曾任真定府学教授。兴定中(1217-1221年)授业于名医张子和,参与整理《儒门事亲》。又撰《伤寒心镜》共七篇,首论河间双解散,及子和增减法,余亦皆二家之绪论。

  常毒


中品药毒,毒性中等的药物。《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常脉


与证情吻合的应有脉象。《素问·大奇论》:“脉至而搏,血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

  扯法


推拿手法名。用拇指和屈曲的食指,捏住皮肤一提一放,至皮肤上出现充血性红斑为度。《保赤推拿法》:“扯者,于儿皮轻轻频摄之而频弃之也。”常用于眉心(印堂)、颈项、腹背等处。有祛风散寒、退热止痛等作用。对感冒中暑头胀、胸闷和晕车、晕船等症有一定的效果。

  彻衣


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指治疗热性疾病针刺机体外侧及背部奇穴的方法。亦有认为取用热病五十九俞者。该篇还例举对恶寒无汗内外皆热,咽干欲饮的热性疾患,取用天府大杼中膂俞等穴治疗。刺治后汗出热退,恶寒解除,其效验有如脱除衣服,故称彻衣

  掣(chè,音彻)


①牵引作痛。《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②抽。《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行”即“”。,指小腿肚。“”谓小腿部筋肉抽

  掣节


证名。属于肝风证所表现的一种症候。《灵枢·五邪》:“邪在肝……行善掣节。”,抽、牵引;节,骨节。行善掣节,指行动时,四肢不自觉地有骨节感。

  掣痛


牵引性疼痛。《灵枢·论疾诊尺》:“耳间青脉起者,掣痛。”

  抻(chēn嗔)法


推拿方法名。即拔法。参见该条。

  嗔


恨怒。《素问·上古天真论》:“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

  瞋


人体生理功能名词。系指睁大眼睛的功能。《灵枢·寒热病》:“阳气盛目。”

  尘埃入目


病证名。又名飞尘迷目、飞尘入眼飞丝尘垢入目尘沙迷目。《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尘埃飞扬入目,粘睛不脱,或被飞丝所侵,或被沙石所苦,疼痛引涩,揩碎不开,宜用后瞿麦散敷。”类今之外眼表浅异物,宜及时冲洗。参见物偶入睛证条。

  尘沙迷目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尘埃入目。见该条。

  臣觉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巨搅巨觉。在后背部,肩胛骨内上角边际,当两手相抱时,中指端尽处是穴。主治狂走,喜怒悲泣,肩胛痛等。斜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臣使之官


人体部位名。指膻中。在两乳之间,为气之海。其部位近心肺,为宗气发源地,能助心肺运输气血,协调阴阳,使精神愉快,故比喻为臣使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王冰注:“膻中者,在胸中两乳间,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气,以分布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也。”吴昆注:“主化气而承治节,宣神明者也,是行君相之令,故曰臣使。”

  沉


沉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伤寒论·辨脉法》:“迟缓相搏,名曰沉。”

②指痔疮(一说指月经沉滞而不行)。《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为沉。”

③深伏。《素问·四气调神论》:“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④内陷。《素问·疟论》:“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

⑤沉重。《灵枢·杂病》:“头沉沉然,目(目巟)(目巟)然。”

⑥颜色沉滞。参沉浊条。

  沉唇


证名。即紧唇。见《世医得效方》。详见紧唇条。

  沉寒痼冷


病证名。寒邪久伏于里之阴证。又称内有久寒。多见于素体虚弱,或久病机能衰退的慢性病。

  沉厥


病证名。肾元不足,正气虚寒所致的昏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参见厥证条。

  沉脉


脉象之一。指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之脉象。《脉经》:“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沉听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耳聋之轻症。即对声感变得深沉而听力减退。由风邪乘于太阳、少阳二经,使清气壅塞所致。治宜祛风通窍。用《证治准绳通鸣散菖蒲远志柴胡麦门冬防风细辛、甜葶苈磁石杏仁)加减。针灸可取听宫听会内关神门等穴。耳针取肾、神门

  沉翳


病名。内障之一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沉翳内障。详见该条。

  沉翳内障


病名。内障之一种。系指隐于瞳内深处的障翳。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沉翳深翳。证见内障隐于瞳内之深处,若不仔细审视查看,易致误诊。审视中可见黄精有白色或青色或青白色之混浊样。此证属于圆翳内障,证治参见该条。

  沉痔


病名。经久不愈之痔。《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肾脉,……微涩为不月沉痔。”沉痔,为痔之沉滞不已者。类似久痔,参见久痔条。证治参痔条。

  沉浊


病状名。指面色沉滞晦暗。多见于里虚寒证。《灵枢·五色》:“沉浊为内,浮泽为外。”

  辰


①地支的第五位,常用以纪年、月、日、时。

②指二十八宿星。《素问·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

③十二支的通称。《灵枢·邪客》:“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

  辰戌主水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辰戌主寒水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即指太阳寒水。

  陈


①陈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臣虽不敏,请陈其道。”

②陈列。《灵枢·版》:“两军相当,旗帜相望,白刃陈于中野者,非一日之谋也。”

③调和。《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

④蓄积之水气。《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

⑤指陈久、陈旧者,与新生相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⑥敷布,布散。《素问·论》:“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府。”

  陈邦贤


现代医学家(1889-1976年)。字治愚,晚号红杏老人。江苏丹徒人。年青时学过中医,后毕业于江苏省简易师范、上海中日医学校,并在中学任生理卫生教员。对医学史颇感兴趣。1910年投书拜丁福保为师,受其启发,对中、西医学及医学史均深感兴趣。并开始撰写第一部《中国医学史》于1919年初版。此为我国之第一部,于其后医学史学科之发展颇有影响。后此书被收入商务印书馆所编之《中国文化史丛书》,并于1954年再出新版。邦贤一生勤学不辍,虚心学习,先后任职于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国立编译馆、中医教育专门委员会。1949年后,由江苏调至中医研究院,任医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史学会常务委员。并选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尚著有《中国医学人名志》(与严舟合编)、《十三经医学史料汇编》、《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及学说论文数十篇。

  陈藏器


唐代医学家。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尝任京兆府三原县尉,对本草学甚感兴趣,但有感于《本经》、《唐本草》等之漏误,遂另撰《本草拾遗》。原书早佚,李时珍赞其“博极群书,精赅物类,订绳缪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然所记载之人肉入药,亦颇遭后世非议。

  陈长卿


明代医家。字养晦,楚黄人。精研仲景之学,以其学说甚难理解,难于入门,遂以己验及理解着成《伤寒五法》,现有《十竹斋刊袖珍本医书》本行世。

  陈承


宋代医家。阆中(今属四川)人,其曾祖为宋初名臣陈尧佐。少而聪颖,治病多奇效,名噪于一时,平时好用凉药,有“陈承箧里一盘”之谚。尝把《神农本草》及《图经本草》合而为一,并附以己说,编成《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未见传世。又与裴宗元陈师文等同校《和剂局方》。

  陈复正


清代医家(约1736-1795年)。字飞霞,广东惠州人。幼年多病,尝留心医学,后又学丹鼎术、气功,并云游四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尝着《幼幼集成》,于儿科病证颇有创见,主张以“误搐类搐非搐”为纲,以代替伤寒惊风诸病证名,反对滥用寒凉于小儿,其治多有奇验,诊病重察指纹,对变蒸说亦颇有见解。此书现有多种版本流行于世。

  陈肝疮


病名。生于两臂之痈疽。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陈干疽。多因体质素虚,复由风热之毒壅结所致。好发于两臂,其状若,但疼痛难忍,肿胀,或剧痒甚。治宜扶正祛邪,内服加味黄芪汤。

  陈均


清代医家。又名陈钧,四川金堂县人。为乾隆期间进士,博学多才,旁通医学,尝着《医纂》一书,惜未见行世。

  《陈莲舫医案秘抄》


医案著作。董韵笙辑。陈氏系清代御医,诊疗对象主要是上层统治阶级。经治以虚证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为多。用药平稳,以轻灵取胜。或谓此为御医本色。治法偏于调理、滋补。常一案拟具多方,书中列有各季调理方。语言简炼而少有浮词。现存手抄本。

  陈梦雷


清代医家(?-1741年)。字则霞,省斋。候官(今属福建)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尝任编修官职,但仕途不顺,屡遭贬谪,后竟卒于戍所。尝主持编修《古今图书集成》,汇集古籍万余卷,未及完成,继由蒋廷重编完成。其中分六编,三十二典。医部则独立成帙,为《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分为五百二十卷,录自古代一百二十余种医学文献之资料,广收博采,分门别类,便于查阅古代医学文献,用者称便,至今仍常为人们所乐用。

  陈明曦


清代医家。湖南长沙,生平欠详。尝着《本草韵语》,现有刊本行于世。

  陈念祖


清代医家学(1766-1833年)。字修园、良有,号慎修,福建长乐人。幼时家贫,攻举子业,并兼习医学。尝随泉州名医蔡宗庄)学医,颇有心得。尝于京师治愈一偏瘫患者而誉满京师,后尝任内常救治疾病。后归里于嵩山井山草堂讲学。平生著述甚丰,其医学思想皆本自《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撰成《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伤寒医诀串解》、《神农本草经读》。于仲景之学,他反对错简论,其治学严谨,力求以“深入浅出,返博为约”,“由浅入深,从简及繁”,致力于医学之通俗化,着有《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等,为初学门径书,流传极广。其他著作尚有《灵素节要浅注》、《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时方歌括》、《十药神书注解》。后世将其医书合刊为《南雅堂医书全集》或称《陈修园医书十六种》;尚有《陈修园医书》二十一种、六十种、七十二种等等。其尊经崇古思想较深,对张景岳、李时珍等著名医家,均有激烈之抨击,其言论亦为医家所非议。

  陈气


郁积陈腐之气。《素问·奇病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一般认为陈气指久困于脾的湿气

  陈干疽


病名。《刘涓子鬼遗方》卷一:“陈干疽,发两臂,三四日痛不可动,五十日身热而赤,六十日可刺,如刺无血,三四日病愈。”证治类肩疽,参该条。

  陈伤


陈,陈旧。指旧伤,宿伤。详宿伤条。

  陈师文


宋代医官。临安(今浙江杭州)人,一说为越之名医。尝任尚书库郎中、提辖措置药局等职。精于医学,尝于大观(1107-1110年)之间奉诏与陈承、斐宗元等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和剂局方》或《局方》。尽管后世有些医家对此书有些批评,但此书在当时遍行于世,起到很大的影响,其中不乏佳方,有些至今仍在应用。现有刊本行世。

  陈实功


明代医家(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南通(今江苏)人。幼年即开始学医,于《素问》、《难经》均有研读,对其中之外科更予注意,常喜用外科手术治病,日久术益精,积四十年之经验。强调内外结合以治疗外科疾患,而不能一概只用刀针之法。对外科诸证,分门别类,着成《外科正宗》,主张内外兼治,手术与药物结合,在外科手术方面,有相当多创造,如鼻息肉摘除术、气管缝合术、下颌脱臼整复术等等,皆有突出的成就,受到后世好评。

  陈士铎


清代医家。字敬之,号远公、朱华子、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先习儒,因屡试不售而弃儒习医,尝得高人指点,传授医理,归而撰《石室秘录》,具有独创性,如以“霸治法”治大渴、大吐、大泻;以“吸治法”治疗胎盘不下等,皆属此类。另有《辨证录》,后附《脉诀阐微》,经后人编次,又有《辨证鉴》、《辨证函》、《百病辨证录》。尚有《洞天奥旨》,内容多取自祖传之古今验方,主张外证内治。或云其事与傅青主之著作雷同,其真实作者尚无定论。此外,尚有其他著作问世,包括《脉诀阐微》,《内经素问尚论》、《灵枢新编》、《外经微言》、《六气新编》、《历代医史》、《伤风指迷》,未见传世。

  《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


儿科方论。即宋·陈文中所撰《小儿病原方论》与《小儿痘疹方论》的合刊本。参见各专条。

  陈司成


明代医家。字九韶,浙江海宁人,少攻举子业,后以家贫而改习医,先是以先人所遗之方法,治愈一同行考生之xx疮,后遂精研《内经》、《难经》、《针经》等,悬壶行医二十余载而着《xx疮秘录》,专论此疾各种传播途径,并用生生乳(含砒物)疗此病,为我国最早之毒病专着。

  陈文中


宋代医家。字文秀,宿州符离(今属安徽)人。尝任和安郎太医局、兼翰林良医。精医,尤善于治小儿疮疹,人尊其“宿州陈令”。着有《小儿病源方论》,及《小儿病症方论》,喜用温药托里、疏通调和营卫之法。现有刊本行世。

  陈无咎


近代医家(1883-1948年)。名淳白、淳白,字茂泓,号壶、无垢居史,浙江义乌人。早年习儒,补诸生。尝组织丹溪学社。1933年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校长。中央国医馆成立后,主持名词术语统一工作。所著甚多,有《黄溪医垒丛书》,计分五辑,包括《医学通论》、《医轨》、《脏腑通论》、《妇科难题》、《医事前提》、《黄溪方案》、《在抱室问答》、《黄溪校议》、《刚底灵素》、《医壑》、《伤寒论蜕》、《中国儒医学案》等。

  陈希恕


清代医家。字养吾、梦琴,江苏吴江县人。其父陈焕为著名疡医。初学举子业,后转而从医,亦以疡医著名。尝着《陈希恕医案》二百二十二卷行世。

  陈延之


南北朝时宋齐间医家。履贯待考。清于医术,善治伤寒温病等热性疾病,于温热病方面,已有清热解毒滋阴生津之端倪,于妇人科则已有人工流产、助产等措施,强调辨证论治之重要性。其治疗及医学思想均体现于其所撰之《小品方》,一名《经方小品》,原书早佚,佚文可于《千金方》、《外台秘要》及日本《医心方》中见到,近年又有日本之残卷发现,但仅存其中之卷一。

  陈言


①南宋医家。字无择,浙江青田人。行编集《依源指治》之稿,述疾病之病因病理,唯未能梓行。对疾病之病因有深入研究,尝谓“医事之要,无出三因;辨因之初,无逾脉息”,后撰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系于《金匮要略三因论基础上之发展,分内因七情)、外因六淫)及不内外因。为后世医家研究病因病理学所推重。

②明代医家。字西溪,建阳(今属福建),尝着《秘传常山杨敬斋针灸全书》,文字与明代徐凤之《针灸大全》雷同,但附有各种穴位图及病证图一百三十七幅。

  陈衍


南宋医家。字万卿,黄岩(今属浙江)人,幼攻儒学,后又兼习医,尝于绍定年间(1228-1233年)着《宝庆本草折衷》,未见行世。

  陈樱宁


现代道教学者、养生家(1880-1969年)。原名志祥、元善,字子修,道号圆顿子。后改名樱宁。安徽怀宁人。小时曾习中医。清末秀才。后毕业于安徽高等政法学堂。无意仕途,转习道术。为全真道龙门派居士。曾任仙学院教授及《仙学月刊》、《扬善月刊》主编,撰有道、医论文多篇。后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会长及浙江省文史馆馆员等职。并在杭州屏风山疗养院传授静功疗法。撰有《黄庭经讲义》、《灵源大道歌注解》、《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等,由后人结集者有《中华仙学》、《道教与养生》等书,较有影响。

  陈元(斌^贝)


明代医家(1587-1671年)。名珣,字义都、士升,号既白山人、香斋逸叟。生于杭州,后徙居浙江余杭。幼而颖悟,通诗文、书法、绘画。后至少林寺学艺,主管该寺之陶器、药材,久而通医理,熟谙医药、针灸、气功、武功、食疗等。后东渡日本,侨居彼国长达五十二年,传播中国文化,与日本友人交往甚密。并传播《丹溪心法附余》,使丹溪学术在日本颇有影响。

  陈元功


清代医家。字晏如,江苏吴县人。博览群书,于医理尤有研究,尝着《本草纂要》,叙述常用药物一百八十余种,未见流传。

  陈昭遇


宋代医家。字归明,南海(今属广东南海)人。世医出身,至昭遇其术益精,尝任翰林医官,领温水主薄。曾奉诏与刘翰马志等人校订撰成《开宝新详定本草》,后佚。后又参与编修《太平圣惠方》一百卷行世。

  陈自明


南宋时期医学家(1190-1270年)。字良甫(一作良父),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医出身。尝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并游历东南各地,每至一地,必尽录其验方、搜集医着。因鉴当时妇人科医籍尚未有纲领,并谓“医之术难,医妇人尤难,医产中数证,则又险而难”,遂潜心研究妇人科,搜集医经及历代各家之说,参以己验着成《妇人大全良方》。此书自成体系,一名《妇人良方集要》或《妇人良方大全》,简称《良方大全》。全书廿四卷,始于调经而终以产后,凡八门而有二百六十余论。此书于后世妇人科影响甚深,明·熊宗立、薛己等人均曾予以增删注疏,分别撰成《妇人良方补遗大全》及《校注妇人良方》。自明另撰有《外科精要》三卷,于我国外科发展史上亦有一定地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