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C)第八篇


  初生儿阴道出血


指女婴初生数日后阴道出血,血量不多,仅足点染尿布,类似成人月经,而无其他症状者,一般不须治疗,数日即愈。

  初生脚气


病证名。小儿初生即见全身水肿,尿量减少,体温低下,吮乳无力,反复呕吐,肢体柔软,终日睡眠,啼声低弱,或生后尚啼,次日起即不啼。以上症状与母亲脚气同时出现。一般只须改变乳食,如换以牛奶、蛋黄、豆粉、代乳粉或健康妇女的乳汁等。即可不吐,尿量渐增,水肿随于数日内退尽,余症也全消失。如病久,出现冲心、抽搐等,预后多不良。

  初生口噤


出《全幼心鉴》。即脐风。详该条。

  初生两肾缩


病证名。指男婴初生时双侧睾丸上缩。如因受寒所致,可用硫黄吴茱萸大蒜同研,涂于腹部,再以蛇床子煎汤淋洗熏之;亦可配合灸法,用艾条灸关元气海等穴。

  初生目闭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目闭不开,多因胎热蒸脾所致。眼胞属脾,脾之脉络为热所壅,故症见眼胞赤肿,不能睁开。热盛者,并有面红唇燥。治宜清热泻脾,用生地黄汤,或用人乳黄连,滴儿口中,并点眼

  初生目烂


病证名。指新生儿眼睑红肿,糜烂。《幼幼集成》:“小儿生下眼胞赤烂者,由产时拭洗不净,以致秽恶浸渍两目角,故两目赤涩,至长不瘥。”治宜清热解毒,内服生地黄汤,外用人乳真金散点眼

  初生乳核


病证名。指初生儿乳房肿大及泌乳的现象。男女婴儿均可出现,系禀受母体冲任之气上溢所致。切忌挤压以免感染,任其自然,一至二周即可消失,但亦有至三月之久才消退者。

  初生拭口


又名拭口法拭秽法。见《备急千金要方》。初生婴儿口中常含有秽液,《备急千金要方》认为“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病。”必须乘其啼声未出,争用手指裹以消毒软棉,予以拭净,可避免一些病证的发生

  初生啼哭不止


病证名。小儿初生,日夜啼哭不止,多因心肝有热。肝热者,大叫大哭,宜清肝热,用石决明、生甘草灯心草煎汤喂之。心热者,面红尿赤,宜清心热,用淡竹叶白通草、生甘草煎汤喂之。

  初生吐乳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偶然作吐,吐量不多,一般不属病态。如果呕吐不止,或进乳即吐,可由初生拭口不净,秽液内拭;或胎前寒热偏盛;或产时外伤等原因所致。根据起病缓急,呕吐与哺乳的关系,辨别寒热虚实,随证施治。

  初生无皮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生下无皮,除由早产发育未全所致者外,多由父母素患毒遗传而来。症见上半身或下半身赤烂,甚至色带紫黑,尤以鼻沟、肛门阴囊等处更为明显。若属早产者,多为遍身红嫩光亮,面色发白,四肢不温。治宜调补气血,用当归饮,外用糯米粉扑之。毒遗传者,宜清解胎毒,用换肌消毒饮,外敷清凉膏鹅黄散

  初生下吐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初生小儿腹泻与呕吐并见。多由哺乳过早、过量,或感寒热之邪,扰及胃肠所致。治宜节制乳食。轻者,减少乳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乳量。重证,应禁食,给予静脉输液等治疗。

  初虞世


宋代医家。字和甫,居于灵泉山(今河南襄城),后为僧人。深研《素问》、《难经》,每有卓识。着《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简称《养生必用方》、《初虞世方》。另有《尊生要诀》,二书均佚。唯前书有若干佚文为《证类本草》所引用。

  初孕大热


病证名。指怀孕初期出现发热的现象。《女科秘宝》:“初孕自发大热,服凉药更甚,此胎之虚热也,服四物汤再加人参附子。”

  初之气


运气术语。每年主时六气的第一气。《素问·六微旨大论》:“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为厥阴风木之气,主春分前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亦即由大寒至春分,包括立春、雨水、惊蛰三个节气。参主气条。

  除中


病名。胃气败绝,本当不能食,而反能食之证。多因病情进展或误治所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治用人参附子回阳救逆

  锄刀


眼科手术器械名称。见《审视瑶函》,系由钢铁制造,用以割除攀睛胬肉、眼部赘生物的器械。因似锄形,故名锄刀

  储储


骄傲自满的样子。《灵枢·通天》:“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张介宾注:“储,蓄积貌,盈盈自得也。”

  褚澄


南北朝时南齐医家。字彦通,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尚宋文帝女庐江公主而拜驸马都尉。后尝任吴郡太守。善诊病,凡病者均不分贵贱而审其乡壤、风俗、精神苦乐、方土所宜等,然后命药。其著作有《杂药方》,已佚;另有《褚氏遗书》,据考为后人所讬。

  褚该


南北朝时期医家。字孝通,阳翟(今河南禹县)人。自幼聪颖谨厚,尝仕梁为武宁王府参军。后仕周而为右光禄大夫,兼精医术,又授医正上士。后名医许爽殁,该更有医名,仅在姚僧垣之下。医德高尚,不自矜,有请者,皆赴救。子传其业。

  《褚氏遗书》


医论著作。旧题南齐·褚澄编。本书系唐朝人从褚氏椁中发现石刻整理而成。宋嘉泰年间刊行流传。全书共分为受形、本气、平脉精血、津润、分体、余疾、审微、辨书、问子10篇。内容简短,多据《内经》理论加以阐述发挥。本书体现了作者重视精血津液学说。其中对血证及妇科病证治的见解,为后世医家所重视。本书收入《六醴斋医书》中。

  处


㈠(chǔ,音础)

①部位。《素问·离合真邪论》:“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

②居住。《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乐野处而乳食。”

③诊治、决断。《素问·三部九候论》:“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

④开写处方,引申为用药。《伤寒论·序》:“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⑤指穴位。《灵枢·癫狂》:“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

㈡(chù,音怵)处所。《灵枢·百病始生》:“气有定舍,因处为名。”

  怵惕


证名。恐惧惊骇之证。怵,恐惧之意。惕,惊骇之状。因七情内伤所致。《灵枢·本神》:“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详见惊、善恐条。

  绌(chù怵)急


屈曲挛急。《素问·举痛论》:“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

  搐


惊风八候之一。详该条。

②即惊风。《幼幼集成》将急惊、慢惊、慢脾易称为误搐类搐非搐。详见各条。

  搐搦


证名。

①指四肢抽搐(或两腕握固、腰膝挛缩,或十指开合、肌挛)《医碥》卷四:“抽搐者,手足频频收缩也。”或言抽搐者搦,谓十指频频开合,两拳紧捏也。”

②指瘛疭王肯堂指出抽搦系瘛疭之俗称。(见《证治准绳·伤寒》)参见瘛疭条。

  触恶


病名。即霍乱之俗名。《证治要诀》卷一:“霍乱之病,挥霍变乱,起于仓卒,与中恶相似,俗呼为触恶。”参见霍乱条。

  触经感冒


病名。见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多因经期感受风寒之邪,营卫失调,证见经行周身疼痛,手足麻痹寒热头痛目眩等。治宜辛温解表为主。方用五积散类。

  触经伤寒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期误食生冷,忽然遍身潮热,痰气急满,恶寒身痛,四肢厥冷者,名为触经伤寒。治宜辛温解毒。方用五积散之类,或酌情用厚朴陈皮茯苓白芷枳壳川芎半夏香附苍术柴胡干姜青皮肉桂紫苏梗地骨皮等。

  触伤真气证


病名。指因外伤碰撞而致内障者。《证治准绳·杂病》:“乃被物撞伤:而目珠痛,痛后视复如故,但过后渐觉昏冥也。盖打动珠中真气,络涩滞而郁遏,精华不得上运,损及瞳神,而为内障之急,若初觉昏暗,速治之,以免内障结成之患;若疾已成,瞳神无大小欹侧者,犹可拨治。”属惊震内障,参见该条。

  触诊


治疗学名词。系诊法之一。又称按诊。用手对病人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以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痞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获得诊察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包括按肌表、按手足、按胸腹、按额部、按俞穴等。

  揣(chuǎi)


①推测。《灵枢·外揣》:“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

按摩;切按。《灵枢·百病始生》:“其着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

  揣法


针刺辅助手法名。指揣摸穴位。《针灸大成》列作下手八法之一。“揣而寻之,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指在针刺之前,先用手指揣摸病人肢体以探索穴位,随后下针。

  踹


①足跟。《素问·气交变大论》:“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

②与同义。,(骨行)后软骨处,即俗称小腿肚者。《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

  踹地生


产科名词。见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五。即倒产。详该条。

  川椒饼灸


灸治中间隔灸的一种。川椒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花椒的干燥果皮。制成药饼,用于灸治。《肘后备急方》疗一切毒肿疼痛不可忍者,“搜面团肿,头如钱大,满中安椒,以面饼子盖头上,灸令彻,痛即立止”。《古今医鉴》:“治一切心腹、胸、腰背苦痛如锥刺方:花椒为细末,和为饼,贴痛处,上用捣烂铺上,发火烧,痛即止。”

  穿板龟


病名。指涌泉疽而见焮肿有痒感者。出《外科真诠》卷上。

  穿板疽


病名。指痈疽生于足心处者。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详见该条。

  穿鼻


经外穴别名。出《刺疔捷法》。即上迎香。参见该条。

  穿边天蛇


病名。指手心毒偏于掌边者。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三。见手心毒条。

  穿裆发


病名。指痈疮生于会阴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外科大成》卷二有:“生穷骨穴,即阴器之底也,色赤焮肿……”参见悬痈条②。

  穿裆漏


病名。属复杂性肛漏之一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该漏管可通向会阴部,如进一步可穿透阴囊。治宜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证治可参见肛漏条。

  穿埂毒


病名。指手心毒见于掌边者。出《外科大成》卷二。详见手心毒条。

  穿埂天蛇


病名。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参见手心毒条。

  穿拐毒


病名。指附骨疽生于外踝部位者。见《疡科心得集》卷中。书中有:“外踝疽脚拐毒,俗名穿拐毒,属足三阳经脉络也。”参见附骨疽条。

  穿拐痰


病名。流痰之一种。指流痰发于踝关节者。见《疡科心得集》卷中。本病初起踝部漫肿隐痛,跛行,关节活动受限,伴见身热,食少,神疲等症;日久疮口溃烂难敛不愈,流出毒水稀脓,脚常呈马蹄形畸形,并可见有死骨脱出。该病包括踝关节结核。可参见流痰条。

  穿颔风


病名。指两腮下红肿生核,初在一边,渐延及两腮,并肿溃透入口内的疾病。多由阳明火毒痰积上攻所致,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散结。方用五味消毒饮白芷桔梗乳香没药南星白芥子夏枯草等,外吹冰硼散

  穿喉


病名。又名穿腮穿腮毒骨槽风。详穿腮毒条。

  穿踝疽


病名。指生于踝关节附骨疽。《外科正宗》卷四:“穿踝疽,乃足三阴湿热下流停滞而成。初起内踝肿痛,痛彻骨底,举动艰辛,甚则窜及外踝通肿。有头者属阳,易破;无头者属阴,难溃。”治宜初起用黄连解毒汤五神汤清热化湿行瘀通络;成脓期应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上方加炙山甲皂角刺;溃后形体虚弱者补之可用十全大补汤等。本病相当于踝关节结核骨髓炎等。

  穿踝痰


病名。即指生于踝部之流痰。证治见流痰条。

  穿窟天蛇


病名。

①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即手心毒。详见该条。

②即涌泉疽。见该条。

  穿腮


病名。即穿腮毒之简称。参穿腮毒条。

  穿腮毒


病名。又名骨槽风牙槽风。指耳前腮项间,肿硬如小核隐于皮肉,渐大如胡桃,最后牙车腐坏的疾病。相当于今之“下颌骨骨髓炎。”多由忧愁惊恐悲伤思虑,复感风寒之邪,化生火热所致。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散结,方选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日久迁延,反复缠绵者宜补气血、化余毒,方选十全大补汤合阳和汤加减。

  穿腮发


病名。即穿腮毒骨槽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三:“此证一名牙叉发,一名穿腮发。乃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二经风火也。”详参穿腮毒条。

  穿臀漏


病名。复杂性肛漏之一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该漏管可穿过臀部外侧,患者常疼痛难忍,患部脓水淋漓,往往可形成多条漏管。宜用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参见肛漏条。

  穿胁痈


病名。指胁部所生之痈疮。见《疡科心得集》卷中。详胁痈条。

  穿心疔


病名。

①指井疽局部肿痛烦躁者。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证治参见井疽条。

②指足心处所生之。见《枕藏外科钞》。即涌泉疽。证治参见该条。

  穿心毒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井疽。见该条。

  穿心冷瘘


病名。指井疽破溃所生之瘘。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详参井疽条。

  穿牙疔


病名。指疔生于两牙缝中,初起如粟米,有较大之疮头,形状如钉。相当于今之“急性牙周脓肿”。症见牙根龈肿,色紫疼痛,甚则色黑臭腐,溃腐较深则齿牙摇动。多因阳明胃火炽盛,太阳湿热熏蒸而成。治宜清热解毒,泻火凉血为主,方选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

  穿牙毒


病名。又名穿牙疔。指牙疔生于两旁牙缝中,齿龈红肿、牙缝流脓、齿牙松动、身有寒热诸证的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牙周脓肿。”参见穿牙疔条。

  穿掌毒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四。即手心毒。详见该条。

  传


㈠(chuán,音船)

①传授。《素问·六节脏象论》:“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②流传,传播。《灵枢·九针十二原》:“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之为法。”

③转送,运送。《素问·五脏别论》:“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

④传变。指病情变化发展。《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乘袭。恃强弱之谓。《素问·真脏论》:“传,乘之名也。”

⑥传染。《本草求真·獭肝》:“积年累月,淹淹至死,死后传于他人。”

㈡(zhuàn,音撰)

①阐明经义的文字。《素问·着至教论》:“子不闻《阴阳传》乎?”

②记载事迹的文字。《脉经·序》:“比按《仓公传》,其学皆出于《素问》。”

③(tuán,音团)通“抟”、“团”。聚结。《素问·生气通天论》:“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传本


病证名。指病邪由本经传入其本腑。例如太阳病头痛发热自汗,此病在经,后六七日不解,而烦渴饮水,水入即吐,此邪入膀胱,为传入本腑之证。《此事难知》卷上:“太阳者……为诸阳之首,膀胱经病,若渴者,自入于本也。多曰传本。”

  传导廓


人体部位名。系眼科八廓之一。即天廓。《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传导廓天廓天廓属肺,肺与大肠表里大肠为传导之官,故又名焉。”参八廓条。

  传道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论》。即天廓。《证治准绳·杂病》认为干(廓)络通大肠,“肺与大肠相为阴阳,上运清纯,下输糟粕,为传送之官,故曰传道廓”。详天廓条。

  传道之腑


人体器官名。即大肠。《灵枢·本输》:“大肠者,传道之腑。”参传道之官条。

  传道之官


人体器官名。指大肠。《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王冰注:“传道,谓传不洁之道。变化,谓变化物之形。”大肠能传送糟粕,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故称。

  传谷


传运水谷。《灵枢·肠胃》:“余愿闻六府传谷者,肠胃之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

  传化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五脏疾病的传变和转化。五脏疾病传化有按五行生克次序者,也有不按次序传化者。《素问·真脏论》:“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若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素问·生气通天论》:“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传化之腑


人体器官名。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泻而不藏,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的功能,故称传化之腑。《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传经


伤寒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传变,即从一经证候传变为另一经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论大全·辨张仲景伤寒论》:“盖风寒之初中人也,无常,或入于阴,或入于阳,皆无定体,非但始太阳厥阴也。或自太阳始,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邪气不传而愈者,亦有不罢再传者,或有间经而传者,或有传至二三经而止者,或有终始只在一经者,或有越经而传者,或有初入太阳,不作郁热,便入少阴而成真阴证者,或有直中阴经而成寒证者。”《景岳全书·伤寒典》:“伤寒传变不可以日数为拘,亦不可以次序为拘,如《内经》言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类。盖言传经之大概,非谓风患伤寒者必皆如此也。”病邪轻重正气强弱,以及治疗得当与否,是传经不传经的重要因素。观察疾病传经与否,决定于脉证有无变化。六经传变,有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合病并病直中三阴等。详各该条。

  传经尽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传经过程结束。外感病的发展演变,有一定的顺序,六经顺传过程是: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病邪传变到厥阴经时传变过程结束称传经尽。《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参传经条。

  传尸


①病名。能互相传染的消耗性疾患。一名转注。《外台秘要》:“大都男女传尸之候,心胸满闷,背髆烦疼,两目精明,四肢无力,虽知欲卧,睡常不着,脊急痛,膝酸疼,多卧少起,状如佯病,每至旦起,即精神尚好,欲似无病,从日午以后,即四体微热,而好颜色,喜见人过,常怀忿怒,才不称意,即欲恚,行立脚弱,夜卧盗汗梦与鬼交通,或见先亡,或多惊悸,有时气急,有时咳嗽,虽思想饮食而不能多食,死在须臾,而精神尚好,或两胁虚胀,或时微利,鼻干口燥,常多粘唾,有时唇赤,有时欲睡,渐就沉羸,犹如水涸,不觉其死矣。”病变早晚期不同,有痎疟、遁注、骨蒸伏连殗殜之称。参见有关各条。本病相似于结核病。

经外穴异名。见《中国针灸学》。即中恶。参见该条。

  传尸灸


经外穴名。《外台秘要》:“立脚于系鞋处横纹,以手四指于纹上量胫骨外,逼当四指中节按之,有小穴,取一缕麻刮令薄,以此麻缓系上灸,令麻断。男左女右,患多减。”《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传尸灸。在小腿伸侧胫骨前嵴,当内外踝连线中点直上3寸处。

  传尸劳


病名。一种相互传染而广泛流行的病证。见《圣济总录·骨蒸传尸门》。又名传尸劳瘵尸注殗殜、复连、骨蒸等。《证治要诀·虚损门》:“传尸劳,骨肉相传,甚至灭门,此其五脏中皆有劳虫,古名疾。”证见寒热盗汗咳嗽、咯痰、咯血、疲乏、消瘦、饮食减少、泄利、腹部有块、遗精白浊、或经闭等。治宜益气养阴,清热杀虫,可选用獭爪丸、百部清金汤润神散黄连饮等方。本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结核病。参见劳瘵虚劳条。

  传送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审视瑶函》。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而命名的廓名。即传道廓。详该条。

  传心疽


病名。痈疽之生而痛彻传心者。出《外科启玄》卷六。多生于胁下京门穴、带脉穴间。初起即痛痒彻心犹如针刺状,胁下不能转侧,偶伴寒热。证治参同痈疽条。

  《传信方》


医方著作。见《唐书·艺文志》。二卷。唐·刘禹锡撰于818年。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便、廉的原则,故在唐、宋方书中颇多引用。自元以后,渐次散佚。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传信方集释》,主要是从古方书辑佚而得,共45方。

  《传信适用方》


医方著作。二卷(又有四卷本,内容同)。宋·吴彦夔辑,刊于1180年,本书所选诸方或来自民间所传的经验效方,或撷自当时的各家验案,大多附记医方的传者姓名及治验记录。方剂主治范围包括诸风、感冒中暑心痛等三十余类病证。现存清刻本、四库全书本、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四库全书影印本。

  传症痨咳


病名。痨瘵病之咳嗽。传作传染解。《医学入门》卷五:“传症痨咳,即干咳劳咳久者。”参见干咳劳咳痨瘵咳嗽条。

  传中


传经与直中。传,指传经。中,指直中。见《医述·阴证传中》。《医学入门·伤寒》:“有风寒自背入者,直中太阳少阳:自面入者,直中阳明;有首尾只在太阳经而不传诸经者;有间传一二经者;有不传而罢者;有不罢再传者;有不自阳经直中阴经者。”《医学心悟》:“有传经阴证阴中热证也;有直中之阴证阴中之寒证也。”参见传经直中三阴等条。

  《传忠录》


医论著作。三卷。明·张介宾撰。本书是《景岳全书》第一部分,共收医论30余篇。论述辨证、诊法治则等多方面内容。对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等中医理论作了系统论述与分析。重点阐发“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治病注重温补,对刘完素朱震亨重用寒凉攻伐的治法,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见解;是研究张氏医学思想和实践的重要著作。

  喘


证名。指呼吸喘促。《内经》有丰富的载述,包括有多种实喘虚喘。《素问·经脉别论》指出喘的发病与肾、肺、肝、心等脏有关,其中与肺、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医林绳墨》卷上:“气之壅盛而不能接续者,谓之喘。“《杂证会心录》卷上:“喘者息促,气急不能平卧也。”何梦瑶认为:“其在病机,则气之上奔也。古人又以短气名之……然有实喘虚喘之分,所当详辨。实者有邪,邪气实也;虚者无邪,正气虚也。实喘之状,张口抬肩,摇身撷肚,胸胀气粗,声高息涌,惟呼出之为快也;虚喘之状,气少而不续,慌张短怯,声低息微,皇皇然若气之欲断,似喘不抬肩,似呻吟而无痛,呼吸虽急而无痰声是也。”(《医碥·喘哮》)关于治疗,李中梓谓:“气虚而火入于肺者,补气为先,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阴虚而火来乘金者,壮水为六味地黄丸风寒者解其邪,三抝汤、华盖散温气者利其水,渗湿汤;暑邪者涤其烦,白虎汤香薷汤;肺热者清其上,二冬二母、甘桔栀苓;痰壅者消之,二陈汤气郁者疏之,四七汤;停饮者吐之,吐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火实者清之,白虎汤栝楼仁枳壳黄芩神效;肺痈而喘,保金化毒,苡仁甘草节桔梗贝母防风金银花橘红、门冬;肺胀而喘,利水散邪;……肾虚火归经导龙入海八味丸主之;肾虚水邪泛滥,逐水下流,金匮肾气丸。”参见喘证实喘虚喘喘喝上气等条。

  喘喘


脉象名。谓脉来急迫而连续不断,即急数之象。《素问·平人气象论》:“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

  喘促


证名。

①义同喘息。可见于虚喘实证。《景岳全书·杂证谟》列有喘促门。

②指短气不足以息,动则气促。由肺气耗损、肾不纳气所致。属于虚喘。参见喘证虚喘等条。

  喘动


以手按之而痛。“喘”应作“揣”,偏旁致误。“动”有“痛”义。《素问·举痛论》:“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

  喘喝


证名。指气喘而有吼声者。《灵枢·本神》:“肺藏气,肺气实喘喝,胸盈仰息。”多见于实证气喘,亦可见于虚喘,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喘喝。”参见喘证诸条。

  喘呼


证名。指喘息声较为粗大。《素问·太阴阳明论》:“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入六腑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素问·水热穴论》:“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参见痰喘齁喘条。

  喘呼逆息


病证名。气息上逆而喘呵出声。 《灵枢·卫气失常》:“卫气之留于腹中,蓄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

  喘家


指久治不愈、经常发作的喘病患者。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喘咳


病证名。喘息咳嗽。《素问·标本病传论》:“肺病喘咳。”《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喘咳。”

  喘满


证名。气喘而有胸部满闷证候,临床上多由痰气壅阻,水饮射肺或脾湿酿痰,肾虚失纳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气喘,胸肋胀满而硬,短气不足以息,用三棱煎丸;痰气喘满者,用定喘汤肾气失于摄纳,下元虚冷者,《世医得效方》载述以安肾丸八味丸主治。参见喘证水喘喘痰等条。

  喘鸣


证名。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又名痰喘、哮。《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喘鸣而见孤阳浮越者,多属危证。详哮证齁喘等条。

  喘逆


喘证之又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详见喘证条。

  喘痰


病证名。痰证之一。指气喘而多痰者,又名痰喘。《不居集》卷十七:“喘痰虚喘者,气乏身凉,痰冷如;实者,气胀胸满身热便硬,喘动有痰而有声。”可用定喘汤加减。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参见喘证各条。

  喘息


①病证名。出“喘①”义同。《素问·举痛论》:“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素问·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日死。”

②指呼吸的动态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

  喘息穴


经穴别名。出《北京中医》。别名定喘、治喘。在第七颈椎棘突旁开0.5-1寸间,压痛明显处。分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颈横及颈深动、静脉分支。主治哮喘咳嗽落枕荨麻疹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喘胀


证名。气喘而兼有胸腹胀满。多由脾肺功能失调引致肺失宣降,脾失运化,水湿壅阻,气道不利而使喘、胀并重。《医学入门·喘》:“水气胀肺而喘,然喘必生胀,胀必生喘,二症相因,皆小便不利肺主气,先喘而后胀者,宜清金降火,而行水次之;脾主湿,先胀而后喘者,宜燥脾行水,而清金次之。”治以葶枣散、白前汤胃苓汤等方加减。如属虚证,则忌用攻泄之剂,宜以温补肺、脾、肾三脏为主。参见水喘条。

  喘争


迫促交争,升降不和。《素问·论》:“肠痹者,数饥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