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D)第二篇


  大经


针灸学名词。

①指较大的经脉。《素问·调经论》:“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

②指本经的经脉。《灵枢·官针》:“经刺者,刺大经结络经分也。”

③指十二正经。《灵枢·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

  大经隧


针灸学名称。指脉气流行较大的经脉通络。《灵枢·脉度》:“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大惊卒恐


病因名。见《景岳全书·小儿则》。小儿气血未充,神气脆弱,卒遇大惊恐吓,每易损及心、胆之气,恐则气下气乱,使气血失调,而出现面赤大便青,多烦,多哭,睡卧惊惕易醒,振动不宁。治宜安神定志,用秘旨安神丸人参半夏酸枣仁茯神当归橘红赤芍五味子甘草)。

  大疽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一。即脑疽。详见该条。

  大巨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腋门。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腹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阳萎,早泄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大聚


病证名。聚病之较重者。多由正虚邪实,缠绵不愈所致。《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

  大厥


厥证之一。卒然昏厥重症,状如暴死者。出《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类经·疾病类》解释其病机,谓血气并走于上则上实下虚,下虚则阴脱阴脱根本离绝而下厥上竭,是为大厥,所以暴死,若气极而反,则阴必渐回,故可复苏。如一去不反,则不能生。多见于脑血管意外(脑出血或脑梗塞)。

  大孔痛


证名。大孔指肛门大孔痛肛门疼痛。见《丹溪心法·痢》。如因下痢所致者,按痢疾诊治。因肛门所致者,详见肛头痒痛条。

  大雷头风


病名。指雷头风病势较剧者。《证治准绳·杂病》:“但头痛迅疾而来,疼至极而不可忍,身热目痛便秘结者,曰大雷头风。”详见雷头风条。

  大陵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太陵。别名鬼心。属手厥阴心包经。输(土)、原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布有正中神经掌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及腕掌侧动、静脉网。主治心痛惊悸,胃痛,呕逆吐血胸胁痛癫狂,痫症,腕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大偻


证名。曲背俯身之证。一名背偻背伛偻,俗称驼背。《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参见背伛偻背偻条。

  大脉


脉学术语。指脉来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倍于平常。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大而无力为虚损,气不内守之证。《素问·脉要精微论》:“大则病进”。《素问·三部九候论》:“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大门


经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头部中线,枕处隆凸上缘直上1寸处。主治半身不遂。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大拇指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凡五尸者……又灸两手大拇指头,各七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为经外穴,名大拇指头。治肾炎水肿

  大衄


病证名。

①指口、耳、鼻皆出血。见《圣济总录》卷七十。又名血大衄。详见该条。

②指九窍同时出血。见《血证论》卷二:“大衄者,九窍出血之名也。此非疫疠,即中大毒。人身止此九窍,而九窍皆乱,危亡之证,法在不治。惟有猝然惊恐而九窍出血者,可用朱砂安经丸加发灰治之。”详见九窍出血条。

  大傩之礼


古代封建社会祭鬼神以驱逐疫灾的活动。这种活动始于原始社会。古代人们认为瘟疫流行系疫鬼作祟。因此为预防和控制疫疠流行,每年一定时期举行大傩(nuó挪)之礼仪,统治者或最高当局参加,在巫师主持下,人们身披兽皮化装各类神灵形象,并持械跳跃,期望赶走疫鬼。这种活动历代均相沿袭,仅形式稍有差异。以后这种活动又发展成为一种娱乐及舞蹈形式或“傩戏”等戏曲。

  大气


①即空气。《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

②指宗气,详宗气条。

大经之气,《素问·离合真邪论》:“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④指邪气。《灵枢·病传》:“大气入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大气入脏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比较严重的六淫邪气深入内脏。《灵枢·病传》:“大气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大泉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太渊。见该条。

  大肉


人体部位名。指腿、臂、臀等较肥厚的肌肉。其坚实、丰满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健康状况。《素问·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类经》:“大骨大肉,皆以通身而言。……尺肤臀肉,皆大肉也。”

  大肉陷下


病证名。出《素问·真脏论》。指脾气衰败而见肩臂股胫等处肌肉显露,瘦削如脱尽之证。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及恶液质病人。

  大弱风


病因学名词。系八风中之一种。指从南方来的风邪。《灵枢·九宫八风》:“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

  大三关


推拿穴位名。即三关。见该条。

  大伤寒


病名。指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见《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大伤寒,一名正伤寒。立冬后严寒为重,春夏秋暴寒为轻。”《伤寒全生集》则以正伤寒发病于冬季,与大伤寒之以季节分辨病情轻重不同。

  《大生要旨》


书名。五卷。清·唐千顷撰。刊于1762年。卷一纂集有关种子之法,强调“求嗣须充精血兼养气。卷二论述胎前禁忌、受胎保胎之要,卷三述临床产常见诸证及难产救治之法;卷四记述产后诸疾的调治护理之方;卷五阐论保婴之术。书中常摘引《达生篇》、《十产论》之文以为佐证。内容简要而切于实用。

  大实心痛


病证名。见《活法机要·心痛证》:“大实心中痛者,因气而食,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而注闷,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以煮黄丸利之,利后以藁本汤去其邪也。”

  大实有羸状


病证名。见《顾氏医镜》。指实邪结聚的病证,出现类似虚弱的假象。如腹中聚积,按之则痛,面色红,气粗,脉来有力的实证,严重时反见嘿嘿不欲语,肢体不欲动,或头目昏花,或泄泻不实等羸弱症状。参见真实假虚条。

  大腧


经穴别名。《灵枢·背腧》:“背中大腧,在大杼骨之端。”马莳注:“五脏之俞皆在于背,故背中大腧杼骨之端,大腧者,大杼穴也。”即大杼。见该条。

  大水风


病名。见《喉科秘诀》卷下。又名崩砂风。多因阳明火毒上攻牙齿所致,症见牙缝疼痛、臭烂出血等。治宜解毒、泻火、凉血。可选用清胃散犀角地黄汤加减。参见崩砂风条。

  大顺


经穴别名。出《医学正传》。即大敦。见该条。

  大天心


推拿穴位名。又名上天心。位于额上。《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上天心者,大天心也,在天庭中,小儿病目,揉此甚效,以我大指按揉之。眼珠上视,往下揉;眼珠下视,往上揉:两目不开,左右分揉。”

  大头毒


病证名。即大头伤寒。《嵩崖尊生书》卷六:“大头毒,俗所云大头伤寒也,感天行疫毒之气而发。”

  大头风


病名。见《医学纲目》卷十五。即大头瘟。《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大头风者,头大如斗,俗名大头瘟天行时疫病也。感天地不正之气,甚而溃裂出脓,由邪客上焦之故。”

  大头伤寒


病名。见《医方考》卷一。即大头瘟。详该条。

  大头天行


瘟疫的一种。头部颐肿热而痛。见《丹溪心法·瘟疫》。即大头瘟时毒鸬鹚瘟东垣用羌活黄芩大黄治之。亦可用芩连消毒汤普济消毒饮等方。详大头瘟条。

  大头痛


病名。见《此事难知》卷四。即大头瘟。《医碥》卷三:“大头痛,头肿如斗,俗云大头瘟天行疫气所发。”详见大头瘟条。

  大头瘟


病证名。瘟疫的一种。见《医方考·大头瘟》。又名大头风大头痛时毒大头伤寒虾蟆瘟捻头瘟大头天行疫毒等。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阳经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载大头瘟症状,发于鼻面耳项咽喉间,皆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令人多汗气蒸,初则憎寒壮热,肢体重,头面俱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甚则堵塞不能食饮,舌干口燥,或恍惚不宁……”治宜普济消毒饮、通圣消毒散升降散等。外用三黄二香散马齿苋,麦面并调敷。因病患部位及病情重危的不同,又有瓜瓤瘟鸬鹚瘟等名。

  大推天河水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指从掌心劳宫推至肘横纹。治诸热惊风之症。

  大脱血


证名。出《素问·腹中论》。大量失血之症。常伴有面白肢冷,汗出气喘,脉沉微欲绝等症。急宜益气回阳,用独参汤参附汤龙骨牡蛎等。如大失血后面色不华,神疲少食,则宜气血两补,选用归脾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营丸等。如阴血偏虚者可用加减四物汤、补营汤等方。

  大小肠交


病名。指产后阴道直肠漏。《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三:“产妇小便(指阴道)出粪,名大小肠交。”

  大小蒸


小儿生理术语。古说小儿变蒸可以时日计算,分小变蒸和大变蒸两个阶段。《外台秘要》卷三十五:“小儿生三十二日一变,六十四日再变兼蒸;九十六日三变,百二十八日四变又蒸;百六十日五变,百九十六日六变又蒸;二百二十四日七变,二百五十六日八变又蒸;二百八十八日九变,三百二十日十变又蒸;此小变蒸毕也。后六十四日又蒸,蒸后六十四日又一大蒸,蒸后一百二十八日又一大蒸,此大小蒸都毕也。”以上即八蒸十变,历时576天。参见变蒸条。

  大邪


①病证名。指邪气亢盛。《灵枢·刺节真邪》:“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

②病因学名词。指风邪。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漫散。《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后病脉证并治》:“大邪中表,小邪中里。”

  大泻刺


内经刺法名。出《灵枢·官针》。是九刺之一。“凡刺有九,……六曰大泻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指采用铍针作排脓。“写”通“泻”,排泄之意。

  大泻泄


病证名。即肾泄。《药症宜忌》:“肾泄 ,即五更及黎明泄泻者也。亦名大泻泄。”详肾泻条。

  大药


原是丹家对外丹的别称,唐·杜甫《赠白》:“苦乏大药资,山森迹如扫。”内丹术则借以用指炼养内丹所需的神、气,又称药物。《悟真篇》:“大药不求争得遇。”内丹炼成,也称金丹大药

  大义


宋代太医局考试医生时所用的试题。如本草大义、脉证大义运气大义等,以此来检验医学生的学习效果。

  大迎


经穴名。出《素问·气穴论》。别名髓孔。属足阳明胃经。在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前方有面动、静脉通过。主治齿痛,颊肿,牙关紧闭,口?,及面神经麻痹,腮腺炎等。斜刺0.3-0.5寸,或沿皮刺0.5-1寸,避开血管。艾条灸3-5分钟。

  大羽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强间。见该条。

  大针


九针之一。针体粗长而尖微圆。《灵枢·九针论》:“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出。”

②指火针。《针灸聚英》:“火针以火烧之可用,即九针中之大针是也。”《针灸大成》又名燔针

  大指


人体部位名。

①指拇指。《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②指足大趾。《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

  大指次指


人体部位名。即手第二指。又名次大指。《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

  大指甲根


经外穴名。即三商。见该条。

  大指节横纹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目卒生翳,灸大指节横纹三壮,在左灸右,在右灸左,良。”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大指节横纹,定位在拇指掌侧指节横纹中点。

  大趾


人体部位名。指足的第一趾。又名足大趾。《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大中极


经穴别名。见《针灸大全》。即关元。见该条。

  大钟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络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及动脉跟骨内侧支。主治咽痛气喘咳血嗜卧痴呆足跟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大周天


气功学术语。系一种内丹术功法。指真气下至涌泉,中通任督,上达顶门,循经运注一周,归元丹田的功法。《玄微心印·胎息第一》:“有从左足底涌泉穴运上尾闾,行一周天;又从右足底涌泉穴行一周天;两足双行一次毕,仍静守黄庭,谓之大周天。”《杂病源流犀烛》对此有详细解说。又指任督内精气兼运。《三车秘旨》:“三车者,三件河车也。第一件运气,即小周天午运火也。第二件运精,即玉液河车运水温养也。第三件精气兼运,即大周天先天金火。”又指内丹术中的炼神化气阶段,参见“炼神化气”条。

  大杼


经穴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手太阳之会。八会穴骨会。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大炷灸


用较大的艾炷施灸。近代多用于间接灸;若用直接灸,造成灸疮,则为化脓灸。《千金要方》:“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即指艾炷最小要有三分直径大。古代多用化脓灸法。

  大椎


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肘后备急方》作大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大顀。别名百劳上杼。属督脉三阳督脉之会。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及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颈横动脉分支。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大眦


人体部位名。即指内眦,见《医贯》卷四。详见该条。

  大眦赤


证名。即眼内眦红赤之病证。《银海精微》:“大眦赤者,心之实也。”若见大眦红赤涩痛、流泪恶热,是心经有火之征,治宜清心泻火,用导赤散黄连等方药。参见赤脉传睛条。

  大眦赤脉传睛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又名大嘴赤脉附睛障。症见内眦赤脉成束,横贯白睛蔓延黑睛,甚则影响视力自觉眼内碜涩不适。大眦赤脉属心之实火,治宜结合眼部及全身证候辨证施治。参见赤脉传睛条。

  大眦漏


病证名。眼内眦之生有漏者。见《证治准绳·杂病》。本病由心经实火所致,治宜清心降火为主,选用黄连栀子之类。《审视瑶函》认为:“此症大眦之间生一漏,时流血而色紫晕。病在心部,火之实毒,故要补肾以泻心也。”参见漏睛疮条。

  大嘴赤脉附睛障


病证名。见清代·佚名氏《眼科统秘》。大嘴即大眦,即大眦赤脉传睛。详该条。

  呆病


病名。癫病的别称。《石室秘录》卷六:“呆病如痴默默不言也,如饥而悠悠如失也。意欲癫而不能,心欲狂而不敢。有时睡数日不醒,有时坐数日不眠。有时将己身衣服密密缝补,有时将他人物件深深藏掩。与人言则煎语而神游,背人言则低声而泣诉。与之食则厌薄而不吞,不与食则吞炭而若快。此等证,虽有祟想之实,亦胸腹之中,无非痰气。故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也。”方用逐呆仙方。《辨证录·呆病门》:“人有终日不言不语,不饮不食,忽笑忽歌,忽愁忽哭;与之美馔则不受,与之粪秽则无辞;与之衣不服,与之草木之叶反善。人以为此呆病。”治宜开郁逐痰,健胃通气,方用洗心汤还神至圣汤及转呆丹等。因起居失节,胃气伤而痰迷所致者,治宜健脾化痰,方用启心救胃汤、指迷汤等。参见癫条。

  代


脉象名。乍数乍疏,或断而复起的脉象。见代脉

②指脉搏间断。《灵枢·根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受气。”

③代替。《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绝。”

④朝代。《素问·王冰序》:“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

  代甲


出《诸病源候论》。即代指。详该条。

  代灸膏


敷贴用方药之一。《瑞竹堂经验方》:“代灸膏:治老人衰弱,元气虚冷,脏腑虚滑,腰部冷痛沉重,饮食减少,手足逆冷不能忍者。大附子一个(炮)、吴茱萸桂皮木香蛇床子各半两,马蔺花一两(焙),右为细末,每用药半匙、白面半匙、生姜汁半盏,同煎成膏,摊于纸上,临卧贴脐,以油纸覆其上,绵衣系之,自夜至明乃去。每夜如此贴之,其腰腹如灸百壮。除寒积腰疼,贴腰眼。”

  代灸涂脐膏


一种敷贴穴位膏药,以代替灸。《卫生宝鉴》:“代灸涂脐膏附子马蔺子蛇床子肉桂吴茱萸等分,右六味细末。用面一匙、药一匙,或各半匙,生姜汁和,煨成膏,摊纸上,圆三寸许,贴脐下关元、气海,自晓至晚,其火力可代灸百壮。脐痛亦可贴之。”

  代脉


脉学名词。指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诊家正眼》述及代脉:“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乃动。”主脏气衰弱。多见于心脏疾患、惊恐、跌打重症。个别孕妇接近分娩时亦可出现。

  代指


病名。爪甲部之急性化脓性感染。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又名代甲糟指、土XX(wěi未)、(疒贡)爪、沦指、遭指。多因指、趾外伤感染,或火毒蕴结所致。巢氏云:“代指者,其指先肿,焮焮热痛,其色不暗,然后方缘爪甲边结脓极者,爪甲脱也。”历代外科家多沿此论。该病较难消散,易化脓于指甲下。治宜早期用甘草朴硝各五钱煎汤浸洗,或用葱叶乌梅捶碎去核肉取仁,共研和浸之。若甲下已成脓不消者,宜速切开排脓,外贴琥珀散。或按溃疡处理。参见指疔条。

  带


①生理学名词。指妇女正常的阴道内流出的粘性分泌物。

②病名。指带下病。《妇人大全良方》卷一:“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参见带下条。

  带脉


奇经八脉之一。出《灵枢·经别》。其循行路线,据《难经·二十八难》载:“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本脉约自第二腰椎同高的季胁部下边开始,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横行腰腹,绕身一周。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腰脊疼痛,妇女带下足痿不用等。

经穴名。出《灵枢·癫狂》。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另说在“季胁下一寸八分,脐上二分,两旁各七寸半”(《针灸大成》);“脐旁八寸半,肥人九寸,瘦人八寸”(《类经图翼》)。布有肋下神经和肋下动、静脉。主治痛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闭,疝气,腰痛,及子宫脱垂盆腔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带脉病


证名。带脉不和出现的病证。证见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赤白带下,左右绕脐腰脊,痛冲心腹,腰痛小腹及侧腹部。《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脉经》卷二:“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杂病源流犀烛·带脉病源流》:“中分不运,必病腹满阴阳两虚,中分弱而不能镇定,必病腰溶溶如坐水中。心脾上郁,肝肾下虚,邪热留连而为滞淫,必病赤白带。阳不能胜,不能固守于天枢阴气得以袭之,必病左右绕脐腰脊,痛冲心腹。邪客于太阴之络,必病腰痛小腹控(月少),不可以养息。此皆带脉所生病也。”

  带脉穴


带脉交会穴。据《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及《针灸甲乙经》记载,带脉交会于足少阳经的带脉五枢维道

足临泣穴。《针经指南》载:“临泣带脉”,为八脉八穴之一。

  带下


①泛指妇科病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

②指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性液体。连绵不断,其状如带,名为带下。有白带青带黄带赤带黑带赤白带下五色带下者。《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聚。”

  带下赤候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赤带。详该条。

  带下黑候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黑带。详该条。

  带下黄候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黄带。详该条。

  带下青候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青带。详该条。

  带下三十六疾


指妇人三十六种疾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带下)三十六疾者,是十二症九痛七害五伤三固谓之三十六疾也。”详见各条。

  带下无子


病证名。不孕症型之一。由于妇女患有带下疾患导致不孕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带下无子者,由劳伤于经血经血受风邪则成带下带下之病,曰沃与血相兼,兼而下也。病在子藏,胞内受邪,故令无子也。”可根据带下病辩证施治。

  带下五贲


病名。《千金要方》卷四:“带下五贲:一曰热病下血;二曰寒热下血;三曰经脉未断,为房事则血漏;四曰经来举重,伤任脉下血;五曰产后脏开经利。”可见带下五贲系指五种不同原因引起之有血性分泌物的带下病。

  带下五色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一指带下兼有五色;一指带下有五种颜色。

  带下医


古代对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医生的一种称谓。“带下医”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带下发生于妇女,因此,带下医即指妇产科医生。

  怠堕


证名。身体疲倦,不欲活动。《素问·风论》:“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肢不欲动。”由劳倦伤中脾气虚弱所致。

  殆


①危险、病危。《素问·灵兰秘典论》:“殁世不殆。”《灵枢·五变》:“时下则殆。”

②通怠。懈怠、懒惰。《灵枢·九针十二原》:“正往无殆。”

③通逮。及、等到。《医方集解》:“风则上先受之,湿则下先受之,殆至两相搏结,注经络。”

④失败,差错。《素问·着至教论》:“以教众庶,亦不疑殆。”

  戴葆元


清代医家。字心田,江西婺源人。承先辈药肆祖业,后又悬壶乡邑,有医名。其著作有《临证指南方歌》、《金匮汤头歌》、《温病条辨汤头歌》,合为《家传课读》,另有《本草纲目易知录》,均有刊本行世。

  戴启宗


元代医家。又作起宗,字同父,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尝任儒学教授,于医理钻研颇深,尤对脉学有较深造诣,曾撰有《脉诀刊误》,以纠俗传《脉诀》之误,流行颇广。另有《活人书辨》,则未见刊行。

  戴思恭


明代医家(1324-1405年)。字符礼,号复庵,浙江浦江人。幼习儒学,兼及星卜堪舆,亦涉医书。尝于少时随父至义乌谒朱震亨,颇受重视,并以医术授之。思恭治学极勤,尽得所传,果为名医。后于洪武间尝为太医院御医、授迪功郎,颇受恩泽。后又于永乐间奉召入宫,未久归里,尝嘱儿孙辈“积善守法”。所著《证治要诀》、《推求师意》、《证治要诀类方》等行世。另有《订正丹溪先生金匮钩玄》、《类证用药》,则未见行世。

  戴天章


清代医家。字麟郊,号北山,江苏上元县人。初习儒,精读诸子百家,于格物致知之学,亦无不涉猎,天文、历算,悉皆探索,尤精研医理,活人颇众,医德高尚。其所著《广瘟疫论》,又名《广温热论》,并有《佛崖验方》等,现有刊本行世。另撰《咳论注》、《疟论注》等,未见行世。

  戴眼


证名。指病人眼睛上视,不能转动。《素问·三部九候论》:“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多因正气耗竭,使神志不慧,藏精之气不能上荣于目,太阳脉绝所致。亦可见于小儿急惊风厥阴风痰闭阻等病证。

  戴阳


证名。指病人两色淡红如妆,游移不定的病证。

①多因下元虚衰,真阳浮越所致下真寒上假热。《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其面戴阳,下虚故也。”常伴见口鼻作,或口燥齿浮,足逆冷,脉浮大,按之空虚无力,或微细欲绝等。治宜补气、敛阳、固脱为主。急用参附汤白通汤十全大补汤八味地黄汤等。参见阴盛格阳条。

②亦可由阳气怫郁在表所致。《杂病源流犀烛·面部病源流》:“面戴阳症,一因浮火所冲,一因阳气怫郁于表。……其因阳气怫郁者,当发表,不可攻里火郁则发之是也。”

  戴震


清代官吏兼医家(1724-1777年)。字东原、慎修,安徽休宁人。初习儒,尝为诸生、中举人,并任翰林院庶吉士,于医学亦颇感兴趣,多所钻研,并着有《难经注》、《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及《气穴记》等,均未见行世。

  丹


中药学名词。系一种药物剂型。依方精制的成药,一般为粉末状或颗粒状。分内服和外用两种。外用的多含有硫等矿物药,经过加工升华或熔化提炼而成的制剂,为粉末状,如白降丹红升丹等。内服的有紫雪丹、至宝丹丹(一名紫金锭)等。即内丹术中所谓内丹,《诸真圣胎神用诀·陈希夷胎息诀》:“龙虎相交,谓之曰丹。”

  丹鼎


气功学术语。丹田之异名。

  丹毒


病名。皮肤感染之一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天火、丹熛、火丹等,命名繁多。孙氏称:“肉中忽有赤如丹涂之色,大者如手掌,甚者遍身,有痒有肿,无其定色。有血丹者,肉中肿起,痒而复痛,微虚肿如吹状,隐疹起也;有鸡冠丹者,赤色而起,大者如连线,小者如麻豆粒状,肉上粟粟如鸡冠肌理也,一名茱萸丹;有水丹者,由遍体热起,遇水湿抟之结丹,晃晃黄赤,色如有水在皮中,喜着股及阴处。此虽小疾,不治令人至死。”因患部赤如涂丹,热如火灼,故名。该病之发多突然而起,发无定处。多因火毒邪风感于肌肤郁蕴而突发。或因发于头部者名曰抱头火丹,或因发无定处者命名为赤游丹,或因发于下肢者又称为流火。辨证尚需注意:发于上部者多为风热化火;发于下部者或系湿热化火;或有因外伤感染而引起者。初起,患部鲜红片,边缘清晰,灼热,痛痒间作或并见,多迅速蔓延扩大。患者头痛口渴,恶寒壮热。甚者高烧,神昏谵语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等,此即毒邪内攻之险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法。具体用药当辨其证候而施治。一般对抱头火丹者可选用普济消毒饮,流火则宜选用龙胆泻肝汤之类,重症之有内陷者,宜参内陷证施治,或选用兰叶散、消丹饮之类加减,孙思邈之诸丹神验方亦可用之。外治多用复方黄连膏,或选四色散敷贴。亦可以赤小豆一升为细末,或以榆树白皮为细末,用鸡子白合如泥状,遍涂丹处。若局部焮热赤痛明显者,可用金花散敷之,亦可用升麻榻汤外洗。即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之皮肤炎症。

  丹毒发


病名。因服食丹药中毒引起之痈疽。出《外科大成》卷二。又名丹毒发。其患多见于长期服用丹药,引起慢性中毒,引起背部痈疽。或因服石之人多欠卫生而感染,因患于服食丹药而得名。初起细癗无数,形如汤火所伤,赤晕延开,烦渴思欲。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渴之剂,方选黄连消毒饮,或六味地黄汤内服。外用药多选香油青黛,加冰片少许敷贴。证治参见发背条。

  丹房


原指炼丹的处所,后也借作道教观房的别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