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W)第二篇


病因病理学名词。

五脏病邪的合称。出《灵枢·五邪》。

②《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③《难经·五十难》:“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指虚、实、贼、微、正等五邪。

④《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后病脉证》谓风、寒、湿、雾、伤食五种。

  五陷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即囟门陷、太阳陷、眼轮陷、胸下陷、肩胛。为小儿精髓不足的危象。

  五陷


指五种痘疮重证。出《古今医鉴》。痘疮成毒,由内向外透出为顺,已出复入为逆,痘出不能成浆为倒陷。五陷紫陷黑陷白陷灰陷血陷。多由痘疮已出而调治失宜,以致毒气内陷,其浆不成。详见各条。

  五痫


古代对各种痫证的统称。

①按五脏分属命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五脏痫。即肝痫心痫脾痫肺痫肾痫。详各条。

②按五畜叫声及发病时体态命名。《小儿药证直诀》作犬痫羊痫牛痫鸡痫猪痫,而《名医别录》则作马痫牛痫鸡痫猪痫牛痫。《丹溪心法》、《古今医鉴》等均认为痫病发作时的似猪羊叫声,为痰涎阻塞诸窍所致,治法不需细分。参见痫条。

  五味所伤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偏嗜五味五体(皮、肉、筋、骨、脉)的伤害。《素问·五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即皮厚而皱缩)而唇揭;多食甘,则骨肉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五味所入


治疗学术语。简称五入。《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如酸入肝,肝经的病变,可选用酸味的药物治疗或作引经药。

  五味所禁


治疗学术语。简称五禁。指五脏病变时对五味的禁忌。《灵枢·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素问·宣明五气篇》:“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味所合


治疗学名词。即五味五脏相宜之意。《素问·五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参见五味所入条。

  五味偏嗜


病因病理学名词。五味指辛、甘、酸、苦、咸等食味,长期偏嗜某味食物,或食味过浓,对于人体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致病。如偏嗜辛辣,容易发生便秘,诱发口疮或痔疮等病;嗜食甘腻,往往引起中满、泛酸等症。所以临床上除治病外,有时应了解患者有无五味偏嗜情况,并据情纠正。

  五味过伤


因过食五味致伤。《医便·饮食论》:“五味入口,不欲偏多,多则随其脏腑各有所损,故咸多伤心,甘多伤肾,辛多伤肝,苦多伤肺,酸多伤脾。《内经》曰,多食咸则脉凝涩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毛拔,多食辛则筋急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肉痛而发落。”

  五味


中药学名词。即辛、酸、甘、苦、咸。药物以味不同,作用便不相同。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辛味的多含挥发油,酸味的多含有机酸,甘味的多含醣类,味苦的则可能含生物、甙类或苦味质等。

  五体


①生理学名词。指肢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五体五脏有联系。《灵枢·五色》:“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②指肥人、瘦人、常人、壮士及婴儿等五种体质。出《灵枢·逆顺肥瘦》。

③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质。《灵枢·根结》:“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

  五痰


五种痰证的总称。

风痰热痰湿痰酒痰沫痰

风痰热痰湿痰酒痰食痰。以上两种均见《儒门事亲·治法杂论》③风痰热痰寒痰气痰味痰(又名酒痰)。见《泰定养生主论》。

风痰湿痰燥痰热痰寒痰。见《医宗必读·痰饮》。

  五态之人


生理学名词。指五种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灵枢·通天》:“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详五态条。

  五态


生理学名词。指五种不同体质类型的人。根据人的不同形态,筋骨的强弱,气血的盛衰,区别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阳明和平之人,并据以论治。《灵枢·通天》:“古之善针艾者,视人五态,仍治之。”

  五缩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即手缩、脚缩、舌缩唇缩阴缩。属小儿危重证候。

  五损


证名。指麻风病毒邪侵及内脏而显的五种重症表现。见《疠疡机要》卷上。又名五败症。即:目先损者,毒在心;面发紫泡者,毒在肝;遍身如癣者,毒在脾;眉先落者,毒在肺;脚底先穿者,毒在肾。参见五败症

  五死


证名。指麻风病危重时之五种表现。见《疠疡机要》卷上。又名五不治。即皮肤麻木不仁,肉死针刺不痛,血死溃烂无脓,筋死肢节脱落,骨死鼻柱坏陷。

  五嗽


五种咳的总称。

上气嗽、饮嗽、燥嗽冷嗽邪嗽。见《外台秘要》卷九引《深师》。

气嗽嗽、燥嗽邪嗽冷嗽。见《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

上气嗽、饮嗽、鱢嗽冷嗽邪嗽。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④指五脏咳嗽心咳肝咳脾咳肺咳肾咳。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五腧穴


经穴分类名。指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简称五腧。《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用水的源流来比喻各经脉运行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自远而近的特点。其临床应用,《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说明五腧穴在主治上各有特点。参见各该条。

  五腧配穴法


配穴法之一。指根据五腧穴的主治特性选配应用的方法。包括五腧穴主症配穴、子母补泻泻南补北大接经法、子午流注法等。详见各条。

  五枢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在侧腹部,当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一说“在带脉直下二寸”(《针灸集成》)。布有腹下神经和旋浅、深动、静脉。主治小腹痛,腰胯痛,带下,疝气,及子宫脱垂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五使


病理生理名词,指五脏内在变化反映于外表的五种气色。察色是诊法的基本内容之一。因外表上各种不同色泽的呈现,是内在的五脏所支配的,故名。《灵枢·五阅五使》:“愿闻其五使当安出?……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

  五实


病证名。五脏俱受实热闭阻的综合证候。如心受邪的脉洪盛;肺受邪的皮肤灼热;脾受邪的腹满胀;肾受邪的二便不通;肝受邪的昏闷而不明等。《素问·真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

  五时


即春、夏、长夏、秋、冬。《灵枢·五阅五使》:“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

  五石散


古代养生方剂名。因服此方后身体发热,喜好凉物,故又称“寒食散”。本方系用矿物原料炼制的一种内服散剂,其组成说法不一。如《抱朴子》载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而《诸病源候论》则认为当由石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烧炼而成。其方始于汉代,魏晋时道流名士为求长生,多服食此散,成为风行一时的时髦之举,以致演化成当时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服食五石散养生效益难以肯定,但其损害健康的弊病却甚为明显。隋唐后此风趋于平息

  五石


古代炼丹所用的五种矿物原料。《抱朴子·金丹》所载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

  五十营


生理学名词。经脉之气在人体内按一定规律运行,一昼一夜间循行全身五十周,使五脏精气得以畅行,保持正常的功能状态。

  五十七痏


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主要穴位。《灵枢·四时气》:“风(疒水)肤胀,为五十七痏。”参见水俞五十七处条。

  五十九痏


治疗热病的五十九穴。《灵枢·四时气》:“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见五十九刺热病五十九俞条。

  五十九刺


治疗热病的五十九穴。《灵枢·热病》:“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五指间各一,凡八;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据《类经》卷二十一张介宾注,本篇所载,与《素问·水热穴论》的“热病五十九俞”不同。张介宾注说:“考二篇之异同,则惟百会囟会五处承光通天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等十八穴相合,其余皆异。然观本篇所言者多在四肢,盖以写热之本也;《水热穴论》所言者多随邪之所在,盖以写热之标也。”参见热病五十九俞条。

  《五十二病方》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撰人未详,约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共记52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因以为名。现能辨认的医方约280余首。本书不见于历代文献记载,为现存最古的一种医方著作。

  五十动


脉学术语。系古代诊脉常规,候脉不少于五十动为度,以便认辨脉象,并了解其中有无促、结、代脉。《灵枢·根结》:“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受气。”

  五胜


五行学说术语,指五行的更胜。《素问·至真要大论》:“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王冰注:“五胜,谓五行更胜也。先以五行寒暑温凉湿,酸咸甘辛苦相胜而法。”即治疗按五行相克规律调治。

  五声


生理学名词,指呼、笑、歌、哭、呻五种声音,与五脏相关。如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脾在声为歌,肺在声为哭,肾在声为呻。

  五神


生理学名词。指五种精神活动,即神、魄、魂、意、志,分别为五脏所藏。《素问·本病论》:“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圆也。”参见五脏所藏条。

  五色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色变无常者。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多因小儿丹毒之发由风毒之热,有盛有衰,或冷或热,变化无常所致。其丹色或青、或白、或黄、或黑、或赤,故称之为五色丹也。又名油肿赤硫丹、五色油丹。治宜外用大黄芒硝栀子黄芩、干蓝、商陆等分,共为细末,水调涂。或用枣树根丹参菊花煎水外洗,避风。

  五色带下


病证名。《千金要方》卷四:“治五色带下方:服大豆紫汤,日三服。”亦名带五色俱下、带下五色。症见从阴道流出杂色秽浊的液体,或有恶臭气味,绵绵不断。或伴阴部搔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等。多因湿热蕴结下焦,积瘀成毒,损伤冲任带脉所致。临床见此证,应注意生殖器官有无恶性病变。治则参见湿毒带下条。

  五色


五行学说术语。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按照五行学说,青属木属肝,赤属火属心,黄属土属脾,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但以此来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实际,与病史和脉证合参,不能机械地硬套。参见五色主病条。

  五软


病证名。

①指小儿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见《婴童百问》。又名软瘫。多因禀受不足,气血不充,而致骨脉不强,筋肉痿弱。《保婴撮要》:“原其要,总归于胃。盖胃为水谷之海,为五脏之本,六腑之大原也。治法必先以脾胃为主,俱用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头项手足三软,兼服地黄丸。”详各条。

②即胎怯。出《古今医统》。详该条。

  五胠俞


经穴别名。《素问·刺疟》:“五胠俞各一。”王冰注:“五胠俞谓譩禧。”见譩禧条。

  《五禽戏》


著名古导引功法名。为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所编创的一套健身功法。《后汉书·方技传》:“华佗曰: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后经历代不断发展,出现多种套路。如传为华佗弟子吴普所撰《太上老君养生诀》(收入《道藏》)与南梁《养性延命录》及明《万育仙书》等著作对五禽戏的具体动作都有详略不等的记述,后者还有附图。详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条。

  五窍出血


证名。耳目口鼻一齐出血。病情危重,《嵩崖尊生书》卷八记其治法:先将水当面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蘸令透,搭在囟门,血即止。次用当归一两煎好,磨沉降香五钱,加童便服,血自归经。然后以四物加人参五味丸服。

  五气朝元


气功内丹术术语。其说不一。一指五脏真气聚于上丹田。《性命圭旨》:“盖身不动,则精固而水朝元;心不动,则气固而火朝元;真性寂,则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志,则魄伏而金藏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土朝元。此谓五气朝元,皆聚于顶也。”一说为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金丹四百字·序》:“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总之,五气朝元之要,在于收摄身心,心不外驰,情不逐物。

  五气


①指五种气味: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腐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张景岳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

②指五运之气,即金、木、水、火、土。《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气更立,各有所胜。”

五脏化生的情志活动,即喜、怒、忧、悲、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色之气,即青气、白气、赤气、黑气、黄气。《素问·刺法论》:“五气护声之华。”谓五脏内在变化反映在外表上的五种气色。青气自肝而出,白气自肺而出,赤气自心而出,黑气自肾而出,黄气自脾而出。观五色可察五脏之变化。

⑤土气。土位中央,其次为五,故名。

⑥指五味所化之气。《类经》卷十六:“五气五味之所化也。”

  五逆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五种逆证

①内证之五逆。《灵枢·版》:“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是二逆也;而不止,脉大,是三逆也;咳且血,脱形,其脉小劲,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是谓五逆也。”又云:“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是二逆也;咳,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灵枢·五禁》:“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衃血衃笃重,是谓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

②痈疡病之五逆。因外伤痈疽疮疡等病因失治误治而出现的五组逆证。出《灵枢·版》。即“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内药而呕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项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脱,是五逆也。”后世痈疽七恶证即其发展充实而提出的。另诸病皆有五逆证当予鉴别之。

  五秘


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五种大便秘结病证的总称。见《济生方·大便》引《澹寮方》。多因肠胃虚弱,风寒湿热乘之,使脏气壅滞,津液不能流通所致。详见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各条。

  五门十变


子午流注针法用语。五门,指十天干隔五相合,即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十变,指十天干相合后的变化,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又称五运子午流注针法根据这种五门夫妻相配化生五运的理论,当阳日阴时或阴日阳时而无开穴时,可以“夫妻互用”。即甲日与己日通用,乙日与庚日通用等。

  五门


见《标幽赋》。该赋谓:“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针灸大成》:“五门者,天干配合,分于五也。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之类是也。……或以井、荥、俞、经、合为五门。”参见五门十变条。

  五盲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指因病而突然失明的重证。即痘豆盲、惊风盲、久渴盲、久痢盲、久泻盲。为邪毒偏盛,肝肾精衰的危象。

  五脉


①脉学名词,五脏之脉。《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洪),脾脉代(缓),肺脉毛(浮),肾脉石(沉)。是谓五脏之脉。”

②即五决。详该条。

  五轮


眼科名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轮,喻眼珠形圆而转动灵活状似车轮。《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巢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中医为了论述眼部的病理、生理、治疗,将眼由外向内划分五部分,对应五脏,名五轮。即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作为中医眼科的独特理论,指导眼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详各条。

  五乱


病证名。系脏腑经脉气逆乱所产生。《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腑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素问·宣明五气篇》:“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五癃


病名。五种泌尿系疾病之总称。出《武威汉代医简》:“治诸,石出石,血出血,膏出膏,泔出泔,此五癃皆同药治之……病即愈,石即出。”其内容虽只有四之病名,但“五癃”之病名始于该书。

  五淋


五种淋症。

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七。

冷淋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见《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淋》。

气淋热淋劳淋石淋小便不通。见《医学纲目·肝胆部》。

  五里


①脉学名词。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足厥阴肝经动脉,即下部天,以候肝气

经穴名。在上肢者称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在下肢者称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见各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劳宫。见该条。

  五冷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即手冷、足冷、气冷、唇冷、面冷。为小儿全身阳气衰竭的危象。

  五劳所伤


病证名。指因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类劳损。《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劳


①病证名:指五脏劳伤。见《诸病源候论·虚劳候》。即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劳。治法当调心补肾为先,不当用烈之剂,惟用温养滋补,以久取效。详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劳条。

②病因学名称:指五种劳伤病因。《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③指情志劳伤。《诸病源候论·虚劳候》:“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曰忧劳,五曰瘦劳。”

  五苦六辛


治疗学名词。指五脏宜用苦剂,六府宜用辛剂。《儒门事亲》卷十四:“五苦者,五脏为里属阴,宜用苦剂,谓酸苦涌泄为阴,六府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但联系临床实际,这种说法有其片面性。

  五科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名称。清代医学分科变动较大,曾有十一科九科八科七科之分。鸦片战争后,医学事业也遭受一定损失。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医学只分为五科。即:大方脉小方脉外科眼科、口齿咽喉等。

  五绝


五脏危绝证候。见《中藏经》卷上。即心绝肝绝脾绝肺绝肾绝。详各条。

②五种卒死候。《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夫五绝者,一曰自缢,二曰墙壁压迮,三曰水,四曰寐,五曰产乳绝。”《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绝治法》:“凡寐、产乳、自缢、压、五者,令人卒死,谓之五绝。”《寿世保元》将自缢、墙壁压、水、魅、冻死称为五绝。《医学心悟》则指自缢、摧压、水、魅、服毒五者。

  五决


诊断学术语。决,判断。临床要结合五脏脉象的变化,以判断疾病轻重和预后的吉凶。《素问·五脏生成篇》:“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五精


生理学名词,指五脏所藏精气。《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

  五经纹


推拿穴位名。位于掌面的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及食、中、无名、小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处。《保赤推拿法·运五经纹法》:“五经纹,即五指第二节下之纹,用大指在儿五经纹往来搓之,治气血不和,肚胀,四肢抽寒热往来,去风,除腹响。”

  五经


解剖结构名。《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即肝、心、脾、肺、肾五脏经脉

推拿穴位名。指分别位于手指指腹上的心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五穴。《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五经者,五指头之经络也。心经中指肝经在食指,脾经在大拇指肺经在无名指,肾经小指。运者以我食指运小儿五指头肉上,此法能治大小便结,开咽喉膈中闷塞,以及肚响腹胀、气吼泄泻诸症。”

  五禁


古代针灸避忌之一。《灵枢·五禁》:“何谓五禁?愿闻其不可刺之时。”即甲乙日,无剃头;丙丁日,无刺肩喉;戊己日,无刺腹;庚辛日,无刺关节于股膝;壬癸日,无刺足。《类经》:“天干之合于人者:甲乙应头;丙丁应肩喉;戊己及四季应腹与四支;庚辛关节股膝;壬癸应足。”

  五紧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小儿惊风的重证。即咽喉紧、口唇紧、眼梢紧、手脚紧、阴囊紧,为经脉邪实,经气将竭的危象。

  五节刺


刺法分类名。《灵枢·刺节真邪》:“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指五种刺法不同应用。《黄帝内经太素》名五节刺,详该条。

  五焦


人体部位名。指第五、六胸椎棘突间。《灵枢·背腧》:“心腧在五焦之间。”

  五积


病名。五脏积证之总称。《难经·五十六难》载五脏之积:肝之积名曰肥气,心之积名曰伏梁,脾之积名曰痞气,肺之积名曰息贲,肾之积名曰贲豚。后世称为五积。详见各条。

  五火


生理学名词。五脏元阳。《素问·解精微论》:“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眦盲。”张志聪注:“一水,谓太阳之水;五火五脏阳气也。”王冰注:“五火,谓五脏厥阳。”

  五会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人迎。见该条。

  五化


五行学说术语。指五行气化五行之间,相反相成,不断变化发展。《素问·五常政大论》:“五化宣平。”指生、长、化、收、藏五个生化阶段。

  五花障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生于神珠之上,斑斑杂杂,盖五脏经络间之气俱伤,结为此疾。……此状与斑脂翳玛瑙内伤形略相似。斑脂翳乃破而结成痕不能去者;玛瑙内伤乃小而薄,未掩瞳神之轻者;此则高厚显大,生在膏外可退。”治疗时应与斑脂翳玛瑙内伤严格区别,对证用药。

  五户


经穴别名。见《铜人腧穴图经》。即天突。见该条。

  五虎


经外穴名。《医经小学》:“五虎四穴次指背,二节尖上七壮宜。”所述位置不详。《奇效良方》定在手指食指及无名指第二节骨尖。即在食指、无名指背侧,当第二、三节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握拳取穴。而《类经图翼》则定在手食指、无名指背间,本节前骨尖上各一穴。据此则在食指、无名指背侧的掌骨小头高点处。近世文献,虽各据一端,但以《类经图翼》之说为主。主治手指拘挛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五合


经脉表里关系的组合。出《灵枢·经别》。指手少阳手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五过


①指医生在诊治上的五种过失。包括不细心进行问诊,对病人的生活环境以及思想情绪不加注意,不了解疾病的起因和经过,不详细分析病情,不了解疾病的起因和经过,不详细分析病情,诊脉又不能掌握关键,不进行分类比较,粗枝大叶,诊断不明,胡乱治疗,引起不良后果(《素问·疏五过论》)。

②针刺补泻过度之称。《灵枢·五禁》:“黄帝曰:余闻刺有五过岐伯曰:补泻无过其度。”《类经》:“补之过度,资其邪气;写之过度,竭其正气,是五过也。”《灵枢集注》:“五藏外合之皮、脉、肉、筋、骨,有邪正虚实,宜平调之;如补泻过度,是谓五过。”

  五果


指枣、、杏、、桃等五种果实。《素问·脏气法时论》:“五果为助。”

  五官


①人体器官名。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个器官,它们分属于五脏,为五脏的外候。《灵枢·五阅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②病理学名词。指青、黑、黄、赤、白等五色所呈的一般证候。《灵枢·五色》:“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五谷之府


人体器官名。即胃。胃主受纳谷食,故称。《灵枢·本输》:“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喻胃为水谷汇聚之所。又称水谷之海(《灵枢·海论》)。

  五谷


①指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等五种谷类。《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

②指秔(或作稉,俗作粳)米、麻、大豆、麦、黄黍。见《灵枢·五味》。

  五宫


①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灵枢·九宫八风》:“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杵木,扬沙石。”

②指中央土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五宫。”亦即胜夏之邪,损害所及的方位是中央。

③指藏精神五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张志聪注:“五宫五脏神之所舍也。”

  五更泻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即五更泄,详该条。

  五更泄泻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泄泻论》。即五更泄,详该条。

  五更泄


病证名。清晨五更时即泄。即肾泄,又名五更泻五更溏泄晨泄瀼泄。多因肾虚所致。《病因脉治·泄泻论》论五更泄泻肾虚五更泄泻酒积五更泄泻寒积五更泄泻食积五更泄泻肝火五更泄泻数种。详各条。

  五更头晕


病证名。头部昏晕,常在五更时发作。多因阳气不足所致。阳主动,动则阳气上升而不晕。五更静极,阳气虚则潜于下,不足于上,故头晕

  五更溏泄


病证名。即五更泄。《不居集·泄泻》:“五更溏泄。有肾虚失闭藏之职,五味子丸;亦有食积香砂枳术丸寒积理中汤酒积葛花解酲汤。”

  五更嗽


病证名。五更时咳嗽,或五更时咳嗽加重。见《松崖医经·咳嗽》。《丹溪心法》以胃中有食积,至五更时火气流入肺所致,用知母地骨皮肺火。《杂病源流犀烛》谓五更嗽,或五更痰多,或清晨痰多,皆脾虚所致,治以六君子汤炮姜。《张氏医通》卷四胃中有食积者,用二陈汤枳实川连消导之;虚者,六君子加姜汁、炒川连

  五膈


病证名。

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的总称。见《肘后备急方》卷四。又称五鬲气

忧膈气膈食膈寒膈、饮膈的总称。见《外台秘要》卷八。

忧膈思膈怒膈恐膈喜膈的总称。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五鬲气


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的总称。见《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即五。参见该条。

  五疳


五种疳证的合称。

①又名五脏疳。按五脏分类命名的疳证。《小儿药证直诀》:“疳证有五,谓五脏所受,故得其名。”即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肾疳。详见各条。

②《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一是白疳,令人皮肤枯燥,面失颜色;二是赤疳,内食人五脏,令人头发焦枯;三是蛲疳,食人脊,游行五脏,体重浮肿;四是疳(匿^虫),食人下部,疼痒腰脊挛急;五是黑疳,食人五脏,多下黑血,数日即死。”详见各条。

  五府


生理学名词。指与五脏相配的五腑,即小肠大肠、胆、胃、膀胱。《难经·三十五难》:“小肠者,心之府。大肠者,肺之府。胆者,肝之府。胃者,脾之府。膀胱者,肾之府。”

  五风之证


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瞳变黄色者名曰黄风,变绿白色者名曰绿风,变黑色者名曰黑风,变乌红色者名曰乌风,变青色者名曰青风。”即五风变内障。详该条。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用药。

  五风变内障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五风青风绿风黄风乌风黑风内障之统称。因发病急骤善变似风,瞳神呈不同程度散大,并分别显出以上五种气色,古人依此分别命名为青风等五种风。类今之青光眼。五风之中,青风绿风黄风较多见,乌风黑风较少。黄风为晚期重症,目已失明。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促使神水瘀滞所致。《秘传眼科龙木论》:“此眼初患之时,头旋偏痛。亦是脏腑虚劳肝风为本。或一眼先患,或因呕吐双暗。毒风入眼,兼脑热相侵,致令眼目失明。初觉即须急疗,宜服除风汤、通明补肾丸立效。”参见有关各条。

  五风变成内障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五风变内障。详该条。

  五风变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五风变内障,详该条。

  五风


五脏之风。《素问·金匮真言论》“:经有五风。”马莳注:“五风者,即八风之所伤也,特所伤脏异,而名亦殊耳。”

  五反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即眼反、唇反、舌反、项反、脚反。为小儿五脏精气将脱的危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