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M)第一篇


  麻疹瘄


病证名。系指因患麻疹失音的病证。多因小儿麻疹后余邪未尽,复感风邪所致。治宜祛风解毒,用蝉蜕牛蒡子桔梗等煎服治疗。详见麻疹和瘄等条。

  穆世锡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曾着《食物辑要》、《痧疹辨疑》二书,前者有刊本行世。

  慕


①羡慕。《素问·上古天真论》:“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②思念。《素问·移精变气论》:“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虑,外无伸宦之形。”

③思虑。《灵枢·本神》:“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④欲求。《灵枢·贼风》:“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

  募原


解剖组织名。又称“膜原”。泛指膈膜或肠胃之外的脂膜。《素问·疟论》:“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

  募穴


经穴分类名。或称腹募。指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五脏、心包络六腑各有募穴一个,如肺为中府,心为巨阙,肝为期门,脾为章门,肾为京门,心包为膻中,胃为中脘,胆为日月大肠天枢膀胱中极小肠关元三焦石门穴等。募穴多用以诊断和治疗本脏腑病证。《素问·奇病论》:“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又《太平圣惠方》:“募中府隐隐而痛者,肺疸也;上肉微起者,肺痈也。”临床上募穴可与背俞穴配合应用,称“俞募配穴”。

  募筋


解剖组织名。又作“募筋”、“膜筋”。即“筋膜”,人体皮下肉上筋外的组织。《灵枢·邪客》:“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太素》卷五作“募筋”。杨上善注:“募当为膜,示募覆也。十二经筋之外裹膜分内者名膜筋也。”

  募


①与膜通。《灵枢·邪客》:“地有林木,人有募筋。”详膜条。

募穴。《难经·六十七难》:“五脏募皆在阴,而俞在阳者。”详募穴条。

  沐浴


气功学术语。指周天功时精气沿任督运行中,呼吸之间换气时小作停顿,撤除意守,休息念虑。《金丹大要》卷七“沐浴心虑须知”引无名子:“不进火候谓之沐浴……不进阴符亦谓之沐浴也。”又《中和集》:“洗心涤虑谓之沐浴。”一般在精气过夹脊时和降下丹田时进行,称为“卯酉沐浴。”

  目眦溃烂


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系指目无别病,唯眦部赤烂。《张氏医通》卷八:“赤胜烂者多火……烂胜赤者湿多,……病属心络,甚则火盛水不清而生疮于眦边也。”类似今之眦部性缘炎。湿偏盛者,宜用除湿汤加减;火偏盛者,宜用三黄汤加减。参见眦赤烂条。

  面尘


证名。面有尘灰之色。见于胆经气郁和肝病。《嵩崖尊生书》卷六:“面尘,面有尘气,胆经气郁,疏胆气兼清肺。”《证治准绳·杂病》:“针灸面尘,皆取肝胆二经。经云:肝足厥阴之脉,是动病甚则嗌干面尘脱色;又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病甚则面微有尘,皆视盛虚热陷下取之也。”

  面白


诊断学名词。指一种色诊。白为虚寒之色,属肺。多主气虚、寒证。白而色淡,肺虚失血;白而肥胖,气虚有痰;白而颧赤气阴两虚;白而带青,气虚寒重;白如傅粉,气色皆夺;面多白斑,腹有虫积(多见于小儿)。白色而光泽明润者有胃气,枯槁晦滞者多属危重证候。《素问·脉要精微论》:“白欲如羽,不欲如盐。”

  面


①即脸,头的前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人体内脏发生病变时,常在面部有所反映。望面部是望诊的重点内容之一。

②面向。《素问·阴阳离合论》:“圣人面南而立,前为广明,后为太冲。”

  面(黑干)(黑曾)


病名。又名皯(黑曾)、面(黑干)疱、面黑皯、面皯、(黑干)(黑曾)、面皯黯、黧黑斑面尘、黧黑皯(黑曾)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黄褐斑。出《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该病的病因、病机较复杂,多与七情内伤肝郁气滞、饮食劳倦、妇人经血不调等有关,总以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主要病机。证见:颜面出现黄褐或淡黑色斑片,平摊于皮肤上抚之不碍手。临床宜辨证治之:肝郁气滞者宜舒肝解郁,方选柴胡疏肝散;肝脾不和者宜舒肝健脾,方选逍遥散;劳伤脾土者宜温阳健脾,方选苓术甘汤或四君子汤化裁;肾水不足者宜滋补肾阴,方选六味地黄汤外治去斑膏玉容散治之。

  免身


产科学名词。出《证治准绳·女科》。即分娩。详该条。

  免蓐


产科学名词。出《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临产。详该条。

  免乳


产科学名词。出《证治准绳·女科》。即分娩。详该条。

  棉花疮


病名。性病之一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五。即杨梅疮。详该条。

  蜜煎导法


治疗学名词。系导便法之一。用蜂蜜适量,在锅内熬煎浓缩,趁热取出,捻成如小指样二寸长的栓子,塞入肛门内。适用于病后或老年、新产,因肠胃津液不足,大便秘结,体虚不任攻下者。

  密意守气


针灸学术语。指静心专注针下感应。气,气至。即针下感应。《灵枢·小针解》:“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麻疹喉痛


病证名。指麻毒热盛,上攻咽喉的证候。症见轻者咽喉肿痛,重者汤水难下。多由表邪郁遏,麻毒不能舒发,或疹后余毒不散,里热炽盛,上结于咽喉所致。表郁者,宜清解透邪,用玄参升麻汤。里热炽盛者,宜清时解毒,用凉膈消毒饮

  麻疹烦渴


病证名。《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凡出麻烦渴者,乃热毒壅盛也。”出现本证的不同时期应分别施治:麻疹尚未透出时,宜透疹生津,用升麻葛根汤花粉麦门冬;疹已出者,宜清热保津,用白虎汤;疹没后烦渴者,宜清余热,益胃津,用竹叶石膏汤

  麻疹喘急


病证名。指麻毒攻肺,呼吸急促。《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初出未透,无汗喘急者,此表实拂郁其毒也,宜用麻杏石甘汤发之。疹已出,胸满喘急,此毒气内攻,肺金受克,宜用清气化毒饮前胡桔梗栝楼仁连翘桑皮杏仁黄芩黄连玄参、生甘草麦冬)清之。”参见麻毒陷肺条。

  《麻疹阐注》


麻疹专着。四卷。清·张霞溪撰。刊于1840年。本书卷一-二系将《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的(麻)疹门作了补充注释。卷三-四为附采诸家麻(疹)后证治,引述前代麻疹著作中有关麻疹的合并症、后遗症的证治等内容。现有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麻疹闭证


病证名。指各种因素致使麻疹不能透发而邪毒闭阻于内者。如外感风寒内热炽盛,饮食积滞,痰湿过盛等,都能使肺气受阻,腠理闭塞,影响麻疹的透发,出现疹当出不出,见点不透,或收没太快等证。宜宣肺透疹,结合兼证,佐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消食导滞、清肺祛痰等法,随证施治。或用芫荽一把,加适量水煎,温擦皮肤,促使麻疹外透。亦可由体虚气弱,不能抗毒外出,症见疹色淡白,隐而不透,面白唇青,形倦神怠,四肢不温,泄泻,舌淡苔白,脉微弱等。治宜益气和中,活血透毒。用补中益气汤红花等。

  《麻疹备要方论》


麻疹专着。一卷。清·吴砚丞撰。刊于1853年。书中简要地介绍了麻疹的病原、脉证、各种兼证、禁忌以及备用诸法等。本书论述较为系统但过于简略,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麻疹


病名。出《古今医鉴》。又名瘄、麻证、瘄子、痧子肤证、糠疮、粰疮。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最易流行。发病主要在肺胃二经。临床发现以发热咳嗽、眼泪汪汪、口腔颊部粘膜上有形白点为特征。因“内蕴热毒外感天行”所致,属温热病的范畴。一般分初热期、见形期、收末期三个阶段。初热期宜宣肺透疹,用宣毒发表汤;见形期应清热解毒,用紫草红花饮(紫草根西红花连翘银花黄连浙贝枇杷叶板蓝根竹叶木通甘草);收末期须养津扶正。由于病证轻重不同,临床分麻疹顺证麻疹逆证麻疹险证,参见各条。

  麻叶灸


灸法之一。《串雅外编》:“麻叶灸;治瘰疬疮。七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采麻叶,捣作炷圆,灸疮上百壮。”《千金要方》将大麻花与艾叶等分合捣作炷,灸疮上百壮”。

  麻药法


即服用中药实施麻醉之办法。有关使用麻醉药的记载,较早见于《列子·汤问篇》。公元二世纪华佗曾用服麻沸散的麻醉方法进行过外科手术。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有:“颠扑损伤,骨肉疼痛,整顿不得,先用麻药服,待其不识痛处,方可下手。或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花草乌五钱,用好调些少与服,若其人如醉,即不可加药。”既要达到较理想的麻醉效果,又要防止过量以致发生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后世多沿用并有所改进。1949年后,应用曼陀罗柳硷等中药麻醉于临床,使中药麻醉重放异彩。

  麻舌


舌痹。详该条。

  目眦


解剖名称。见《灵枢·癫狂》。又名眦,俗称眼角。为上下眼弦的联合处。外眼角称外眦;内眼角称内眦。两眦内应于心,为五轮血轮。因心与小肠表里,故眦部疾患,常与心或小肠有关。如心经有热,常见两眦红赤,治宜清心泻火,方用导赤散等加减。

  目转耳鸣


证名。眼目昏旋耳有鸣响的症候。《素问·五常政大论》:“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目转耳鸣。”多由肝热、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所致。参见眩晕条。

  目珠子脱出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珠突出眶证。详该条。

  目珠痛


证名。见《赤水玄珠》卷三。指眼珠痛。参见目痛条。

  目珠俱青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目珠俱青证,乃目之白珠变青蓝色也。”即白睛青蓝。详该条。

  目珠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若风热痰饮,渍于脏腑,使肝脏血气蕴积,冲发于眼,津液变生结聚,状如珠管。”治宜清热化痰。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

  目珠


解剖名称。见《赤水玄珠》卷三。又名眼、眼珠。即眼球。为眼的主要部分,略似球形,位于眼眶前部中央。其前端为黑睛黑睛内为黄仁黄仁正中有圆孔,名瞳神黑睛边缘紧接白睛目珠内有神水睛珠神膏视衣等。目珠后端连目系,上入于及脑,为视觉主要器官。参见眼条。

  目肿胀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为多种眼病常见的证候。包括胞脸肿胀,白睛肿胀,目珠周围肿胀等。

  目中胬肉


病名。《金匮要略·外科心法要诀》:“目中胬肉心火成,实火大眦色深红,小眦红丝虚火胬肉时觉或胀疼。”本病多因长期感受外邪,加以心经风热壅盛,蕴久化火,致使经络瘀滞而成。病患于目两眦球结膜上,初起无不适,仅见赤脉如缕,逐渐变厚,形成三角胬肉。若大眦红丝呈肉色深红,属心经实火,宜服黑参汤;若见小眦红丝色淡者,属心经虚火,宜服决明散。两者均可用清凉圆泡洗,此病为西医的翼状胬肉。若属进行性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详见胬肉攀睛条。

  目中结骨症


病名。清·严景芬《目科捷径》:“在上胞内有块如杏核窍形,扣在胞内,翻转则露出似骨。”宜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目中昏


病证名。谓于正午目视昏蒙,乃痰之所作也。在正午时,真阳之气火胜,心胜肺,肺壅痰灾,时复浑浑而昏也。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治宜涤痰为主,用局方辰砂化痰丸或局方玉壶丸加减。

  目中红筋附睛


病证名。清·王子固眼科百问》:“此心火乘于肝木,俗作谓攀睛是也。”治宜清心养肝,方用导赤散加减。参见胬肉攀睛条。

  目中常早晨昏


病证名。亦作目晨昏。谓清晨目视昏蒙的病证。此乃头风攻冲于头,目者太阳之首,肝脏为阳,气旺故使头风攻注于目。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甚者可兼见头痛身热。宜祛风明目,用局方芎菊散石膏散加减。

  目中不了了


证名。目视物不清。由阳明腑热炽盛,阴液耗竭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溯源集》:“目中不了了,是邪热伏于里而耗竭其津液也。经云,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邪热内灼,津液枯燥,则精神不得上注于目,故目不了了睛不和也。”

  目直视


证名。目睛不能转动。《中藏经·察声色形证诀死法》“面(两)目直视者死”记述有“直视不能眴”、“直视失溲”、“直视谵语”、“微喘直视”等证候。《伤寒明理论·直视》:“伤寒目直视者,邪气壅盛,冒其正气,使神智不慧,脏精之气不上荣于目,则目为之直视,……为邪气已极,证候已逆,多难治。”直视系因邪热壅盛,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或阴虚肝血不足不能上注于目所致,多见于外感热病内伤杂病中的危重病症 。

  目直


证名。指定睛直视。《小儿药证直诀》:“热入于目,牵其筋脉,两眦俱紧,不能转视,故目直也。”多因风热袭络,肝风内动所致。常见于急惊风惊痫等。因热者,治宜清肝泻热,用泻青丸;风邪袭络者,宜平肝熄风,用羚羊钩藤汤加减。

  目札


病证名。为眼睑时时眨动的证候。《审视瑶函》:“按目札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札也。”此恙有四:

①两目连札,或色赤、或时拭眉,此胆经风热,欲作肝疳也。用四味肥儿丸龙胆草而瘥。

②有雀目眼札,服煮肝饮兼四味肥儿丸

③有发搐目札,属肝胆经风热,先用柴胡清肝散治,兼六味地黄丸以滋肾生肝而痊。

④受惊眼札或搐者,先用加味小柴胡汤黄连以清肝热,兼用六味地黄丸滋肾生肝。

  目早晨疼痛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谓眼于清晨疼痛。多因虚阳上攻,头风注目,早晨血气皆从上行,故虚阳得风火而势益盛,故(目)疼痛也。宜养阴明目,祛风止痛,用芎?散或白蒺藜散加减。

  目晕


病证名。其义有二:

①指沿黑睛白睛交界处出现的灰白色环状混浊。《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五脏六腑精华,皆上注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藏血,血气不足,则肝虚,致受风邪,风邪搏于精气,故精气聚生于白睛之上,绕于黑睛之际,精彩昏浊,黑白不明审,谓之目晕。”

②指患眼观灯光时有红绿色彩环围绕。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目别无甚病,但见灯视月及隙漏之处,则有碗大一圈环影睛外,其色内青红而外紫绿,绝似日华月晕,故曰目晕。大意水衰不能制火,水火相射,则乖之气激而上浮,故能无中生有。……凡人劳极久视,废眠强起,便有此弊,可暂而不可常,须四君合补水宁神立愈。或平气和衷汤进一、二剂亦妙。”本病类今称之虹视现象。应积极治疗。如延误失治,常导致失明

  目疣


病名。《审视瑶函》:“此症或眼皮上下,生出一小核是也,乃脾胃痰气所致。”治宜健脾祛痰。方用苓术甘汤加减。参见脾生痰核条。

  目痒若虫行症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本书认为:该病“非若常时小痒之轻,乃如虫行而痒不可忍也。为病不一,须验目上有无形证,决其病之进退。至如有障无障,皆有痒极之患。病源非一,有风邪之痒,有血虚气动之痒,有虚火入络邪气行动之痒,有邪退火息气血得行脉络通畅而痒。大凡有病之目,常时又不医治而自作痒者,痒一番则病重一番。若医治后而作痒,病必去速。若痒极难当,时时频作,目觉低陷者,命亦不久。有极痒而目脱者,死期至矣。痒而泪多者,血虚夹火。大抵痛属实,痒属虚。虽有火,亦是邪火乘虚而入,非其本病也。”本病的治疗方法参见目痒条。

  目痒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亦作眼痒。风、火、湿、热、血虚等均可引起。眼内痒涩不适,重者痒若虫行,奇痒难忍。可见于今之沙眼、缘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病。内治法:因风者,宜祛风散邪,用驱风一字散加减;属风热者,宜疏风清热,用银翘散加减;属湿热者,宜清热除湿,用除湿汤加减;属血虚生风者,宜养血祛风,用四物汤荆芥穗、白蒺藜等。外治法广大重明汤煎水熏洗,眼药精调冷开水外涂。目病邪退正复而痒者,勿需治疗。由于引起目痒的原因较多,且临床上常见有几种原因共同致病,故应详细审证求因,辨证用药。

  目疡


病名。系指眼睑生疮的病证。见《审视瑶函》。系由火毒郁结,邪热上攻于目所致。初起肿痛微痒,渐致赤烂成脓。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服用加减四物汤,并可外用眼疮药掺患处。

  目扬


名词。指怒目圆睁,炯炯逼人之状。《灵枢·论勇》:“勇士者,……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目扬,毛起而面苍。”

  目血灌瞳人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血灌瞳人。详该条。

  目血


病证名。见《目经大成》卷二。即目衄。详该条。

  目眩


证名。眼前发黑,视物昏花迷乱的症象。出《灵枢·大惑论》。由肝肾精血不足、肝阳风火、痰浊上扰等所致。《诸病源候论·目眩候》:“目者五藏六府之精华宗脉之所聚也。筋骨血气之精,与脉并为目系,系上属于脑。若府藏虚,风邪乘虚随目系入于脑,则令脑转目系急,则目眴而眩也。”可分别选用滋补肝肾、补养气血、平肝熄风化痰降逆等法治之。

  目下肿


证名。眼胞浮肿。为水肿病初起常见症状之一。《素问·评热病论》:“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以“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

  目下网


解剖结构名。指足阳明筋的支筋,网维于目下胞。《灵枢·经筋》:“阳明目下网。”

  目下纲


解剖名称。谓足阳明经筋,统管眼之下部。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阳明则为目下纲。”

  目系


球后方与脑相连的组织。亦称眼系。《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又《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相当今之视神经、球后血管等。

  目息肉淫肤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息肉淫肤者,此由邪热在脏,气冲于目,热气切于血脉,蕴积不散,结而生息肉,在于白睛之间,即谓之息肉淫肤也。”据《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四百一十二该条中引《诸病源候论》云:“夫目生淫肤息肉,其根皆从目眦染渐而起。五脏六腑精华,上注于目;目,宗脉之所聚,肝之外候也。肝藏血十二经脉有起内眦、锐眦者,风热乘于脏腑脏腑生热,热气熏肝,冲发于目,热搏血结,故生淫肤息肉。割之伤经脉者,则令痛不止,血出不住,即须方药除疗之。”本病自《世医得效方》称之为胬肉攀睛后,后世眼科亦多沿用,相当于今之翼状胬肉

  目妄见


证名。为患者自觉目视有各种异常所见者。出《灵枢·癫狂》。

①指眼外观正常,而自视有各种异常改变者,为多种眼疾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目亦无外症,然无中生有,如游丝、结发、飞蝇、舞蝶、蛇、旗、绦、环等物之状。色或青黑、粉白、微黄,看在眼外,空中飞扬缭乱。”类似今之玻璃体混浊。《张氏医通》卷八又认为:以长为短、以白为黑、视正反邪、视定反动、视物颠倒、视一为二、光华晕大等亦属此证范畴。

②为狂症证候之一。《灵枢·癫狂》:“狂,目妄见。”谓狂症患者,常因幻觉而见奇异怪诞之物。

  目外眦


人体部位名。见目锐眦条。

  目痛


证名。见《神农本草经》卷三。一般日间痛属阳;夜间痛属阴。痛而烦闷为气实;痛而恶寒气虚。隐隐作痛,时作时止,为阴虚火动;痛如针刺,持续无间,为火邪有余。痛而干涩不适,为津液耗损或水亏血虚;赤痛而多分泌物,眵泪胶粘,为凤热壅盛。二便清利,目微赤痛为虚火上浮;二便不利,目赤痛甚为实火内燔。痛而拒按,喜冷敷为实;痛而喜按,热烫则舒为虚。眼痛连及巅顶、前额,是足太阳膀胱经受邪;痛连前额、鼻、颊、牙齿,为足阳明胃经受邪;痛连颞颥者,乃足少阳经受邪。《证治准绳·杂病》认为:“目痛有二,一谓目眦白眼痛,一谓目珠黑眼痛。盖目眦白眼疼属阳,故昼则疼甚,点苦寒药则效。经所谓白眼赤脉法于阳故也。目珠黑眼疼属阴,故夜则疼甚,点苦寒则反剧。经所谓瞳子黑眼法于阴故也。”

  目胎赤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胎赤者,是人初生,洗目不净,令秽汁浸渍于眦,使赤烂,至大不瘥,故云胎赤。”属胎风赤烂,详该条。

  目瞤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谓目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盖足太阴厥阴荣卫不调,不调则郁,久郁生风,久风变热而致。主以全真一气汤、十味益荣煎、理血汤,不移时立住。”也可配合针灸治疗。参见胞轮振跳条。

  目视一物为两候


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是五脏六腑精华。凡人腑脏不足,精虚而邪气乘之,则精散,故视一物为两也。”即视歧。本病常出现于风、痰、热邪所致之疾病外伤等。参见视歧条。

  目视无神


证名。见秦柏未《中医临症备要》。即目视无光。详该条。

  目视无光


证名。指目无光彩的神情。见《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因真阴不足,但无火症,给人以目视无光的感觉。且常常伴有自觉乏力困倦等症。宜滋阴益肾,补养气血,用杞菊地黄丸人参养营汤等加减。

  目上网


解剖结构名。指足太阳筋的支筋,网络于目上胞。《灵枢·经筋》:“太阳目上网。”

  目上视


证名。眼睛上翻,白多黑少的症象。亦称瞳子高、戴眼。因精气竭绝、肝风内动痰闭所致。《瘴疟指南》卷上:“如其证目上视口噤牙关紧闭,昏不知人。”见于痉厥、瘴疟癫痫惊风等病。属危重症候。

  目上纲


解剖名称。谓足太阳经筋的分枝,统管眼之上部。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足大(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其支者,为目上纲。”

  目沙涩


证名。见《银海精微》。指眼觉沙涩,有异物感。又名碜涩、瘾涩。多由风热肝火阴虚火旺异物入目所致。症见眼内沙涩羞明流泪,红赤痒痛等。常见于外障眼病。宜结合眼及全身证候辨证施治,分别选用祛风清热、平肝泻火、养阴清热等剂。如因异物入目所致者,首当清除异物。

  目涩


证名。眼干燥滞涩或似异物入目般涩痛不适,称目涩。《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认为:“目,肝之外候也。脏腑精华宗脉之所聚,上液之道,若悲哀内动腑脏,则液道开而泣下,其液竭者,则目涩。又风邪内乘其腑脏,外传于液道,亦令泣下而数欠,泣竭则目涩。若腑脏劳热热气乘于肝,而冲发于目,则目热而涩也,甚则赤痛。”总之,本病其因有三,一为悲哀哭泣,液竭则目涩,亦有劳瞻视竭,过虚多思,有伤神水而致者,多为肝肾阴虚不足之证。二为风邪内乘其腑脏,外传于液道,令泪下液竭而目涩。风在五行为木,在脏为肝,在窍为目,本乎一气。久风必郁,郁则生火,火性炎上,致目失润泽而发干涩。三为腑脏有热,热气乘于肝,上冲于目,则目热而涩。临床应详审病因,辨证施治。参见目干涩目沙涩条。

  目锐眦


人体部位名。亦称目外眦。指外眼角。《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

  目瞏(qiōng琼)


病证名。出《素问·诊要经终论》。即两目瞏瞏直视,作彷徨惊顾之状。儿在胎中,孕母骤受大惊卒恐,以致儿袭其气,生后出现目瞏,宜按胎惊治之。《儒门事亲》治一儿目瞏目赤多泪,令服瓜蒂散郁金,上涌下泄,排出涎沫而愈。

  目青


病名。系指目白睛变青蓝色者。见《张氏医通》卷八。即白睛青蓝,详该条。

  目偏视


病证名。又名眼偏视双目睛通通睛。证见双眼平视前方时,一眼目珠偏斜于眦侧(称神珠将反);甚者偏斜眼之黑睛被该侧眼眶半掩或全部掩没(称瞳神反背),外观只显白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是五脏六腑精华。人腑脏虚而风邪入于目,而瞳子被风所射,睛不正则偏视。此患亦有从小而得之者,亦有长大方病之者,皆由目之精气虚,而受风邪所射故也。”本病相当于今之斜视。如目珠转动灵活者,常伴有近视或远视,视力极差等候,相当于今之共转性斜视。本病多因婴幼儿时脾气虚弱,约束失权所致,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加减;也可由习惯不良或先天所致,治宜舒筋活络,用正容汤加减。若成人症见一眼或两眼目珠骤然偏斜并伴有复视者,应及时检查,排除严重病变。若视物尚清晰者,相当于今之麻痹性斜视。常由风热风痰等所致,宜平肝清热,祛风涤痰。用通肝散加减;因外伤所致者,可用正容汤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此类疾患皆可用针灸治疗。

  目疱疮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认为:“目,肝之候也。五脏六腑精华,上荣于目,腑脏有热,气乘于肝,冲发于目,热气结聚,故睛上生疱疮也。”临床所见,如疮位于结膜上者,则类似于疱疹性结膜炎;如位于黑睛上者,则类似黑睛生翳;如位于眼睑上者,则为带状疱疹、缘炎之类疾病

  目衄


病证名。指眼内出血证。又名目血

①指血自泪窍出。清·唐容川《血证论》卷二:“泪窍出血,乃阳明躁热所攻发。”如风热重,大便秘者,通脾泻胃汤治之。

②指血泪。多属风热毒邪为害,治宜祛风清热,解毒凉血,可用驱风散热饮子加减。《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目出血,曰目衄。”多因阳明燥热肝火亢盛,迫血上溢所致。病势严重者,甚至直射而出。阳明燥热者,伴见口渴引饮、大便燥结、目干鼻干等证,治宜清胃凉营止血,选用白虎汤甘露饮玉女煎等方。肝郁火盛者,伴见胸肋刺痛、耳鸣口苦,治宜清肝舒郁,用丹栀逍遥散地骨皮饮柴胡、炒山栀益母草。怒火上逆者,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等方。

  目脓漏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是肝之外候,上液之道,风热客于眦之间,热搏于血液,令眦内结聚,津液乘之不止,故成脓汁不尽,谓之脓漏。”本病系指脓液或粘浊泪水自内眦外漏,故后世又称漏睛疮漏睛疮大眦附近,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高起,继之溃破出脓之病症,相当于今之急性泪囊炎,应及早治疗。《圣惠方》卷三十三认为:本病“若不早治,日久眼生黑点,微有黯色,侵蚀于目,即难治也。”参见漏睛条。

  目内眦


人体部位名。指内眼角。《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

  目内有丁


病名。丁亦作疔。《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肝之外候也。脏腑热盛,热乘于肝,气冲于目,热气结聚,而目内变生状如丁也。”治宜泻热利肝,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目内陷


病证名。出《素问·三部九候论》。又名陷睛翳睛陷、巨睛缩入。多由肾阴亏损,正气大虚所致。症见眼珠向眼眶内退陷。《素问·三部九候论》:“目内陷者死”。可知本症见于重病或虚证久病者,为正气衰竭之象。治宜补肾养肝。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参见膏伤珠陷条。

  目瞑


证名。眼闭不想睁开的病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病眩掉目瞑。”多由精气不足、邪热内盛或痰浊中阻所致,见于热病眩晕等病证。亦可见于病危之时,《难经·二十四难》:“三阴气俱绝者,则目眩目瞑目瞑者为失志失志者则志先死,死即目瞑也。”

  目明


经外穴名。出《扁鹊心书》。正视时,在瞳孔直上入发际处。主治头痛目赤,视力减退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目昧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昧通眛,即目昏。详该条。

  目瞀


证名。见《医宗必读》卷六。即目昏。详该条。

  目茫茫


证名。亦作目(目巟)(目巟)。《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夫目是五脏六腑精华宗脉之所聚,肝之外候也。腑脏虚损,为风邪痰热所乘,气传于肝,上冲于目,故令视瞻不分明,谓之茫茫也。”凡目病若肝气不足,兼胸膈风痰劳热,则目不能远视,视物则茫茫漠漠也。若心气虚,亦令目茫茫,或恶见火光,视见蝇黄黑也。即目昏。详该条。

  目盲


证名。见《素问·生气通天论》。即失明。俗称瞎眼指目茫茫无所见。《难经·二十难》:“脱阴者,目盲。”病因较多,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凡严重的内、外障眼病及外伤等,均可致盲。凡有致盲倾向的病证,应积极治疗。

  目临泣


经穴别名。见《圣济总录》。即头临泣。见该条。

  目髎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丝竹空。见该条。

  目连札(dá答)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眼睫连札。指两眼频繁眨动。为肝风上乘所致。治宜清肝祛风,用柴胡清肝散。参见小儿札目条。

  目力


生理性名词。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即眼力。详该条。

  目泪出不止


病证名。指目无赤痛,亦未受风,只因脏气不足而频频泪出之症。《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夫五脏六腑皆有津液,通于目者为泪。若脏气不足,则不能收制其液,故目自然泪出。亦不因风而出不止,本无赤痛。”应详辨其属于何脏何腑亏损而致病,对证治疗。

  目眶岁久赤烂


病证名。出《兰室秘藏》卷上。又名烂眶眼烂眶连眶赤烂,俗呼赤瞎。多因脾胃湿热壅盛,日积月累而成。症见睑弦溃烂,红赤,痒痛流泪,经久不愈。外治当以三棱针刺目眶外出血,内服泻湿热之剂。方用除湿汤加减;热重者,宜用三黄汤加减;风偏盛者,宜用柴胡散加减。参见眼弦赤烂条。

  目眶骨


解剖结构名。指眼窝周边的骨骼。在眼窝上方者,称眉棱骨;在眼窝下方者,称(出页)骨。详眉棱骨、(出页)骨条。

  目枯涩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干涩。详该条。

  目窠上微肿


证名。眼胞浮肿目窠,即眼胞,亦作目裹。《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诸病源候论·水肿候》:“脾病则不能制水,故水气独归于肾,三焦不泻,经脉闭塞,故水气溢于皮肤而令肿也。其状目裹上微肿,如水裹物之状。”参见水病目下肿等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