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第九篇
病端
指疾病的发生和经过。《灵枢·寿夭刚柔》:“谨度病端,与时相应。”
病儿
②儿童患病之称。
病发于阳
②辨伤寒热病用语。用病者发热而出现恶寒,为病发于阳。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病发于阴
②辨伤寒热病用语。即病者无发热而出现恶寒,为病发于阴。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病风
患风邪引起的病证。《素问·平人气象论》:“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病膈
病名。见《寓意草》。即恶阻。详该条。
病鬼
古病名。见《证治要诀》。即恶阻。详该条。
病后多汗
证名。病后体虚多汗之证。见《证治要诀·盗汗自汗》。因表虚卫气不固者,治宜益气固表,用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因气血俱虚者,治宜补益气血,用八珍散、十全大补汤;或补气为主,兼以补阴,主用摄阳汤。
病后多眠
病证名。病后余邪未尽,正气未复而睡眠过多之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病后多眠,身犹灼热,余邪未清,正气未复也。”治宜清热益气,用沈氏葳蕤汤。若汗下后酣眠者,为正气已复,可不用药。参见嗜卧条。
病后耳聋
病名。指大病初愈之后出现的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主要原因有二:
①大病之后气血亏损,耳窍失养所致;②病后余邪未尽,经脉阻滞所致。治宜清余邪、通经脉、补气血。方选:竹叶石膏汤、桃红四物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加减。亦可结合全身症状,辨证施治。
病饥
如饥饿样自觉心胸发空的症状。《素问·玉机真脏论》:“冬脉……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机。”
病机
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和关键所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愿闻病机何如?”又:“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张景岳:“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
《病机汇论》
内科著作。十八卷。清·沈朗仲撰,马俶校补。刊于1713年。本书将中风、中寒、暑证等60种内科杂病按照脉、因、证、治的顺序加以论述,其方法主要是辑录古代各家学说,参以作者的见解加以归纳整理,使成系统。马氏校补时附加按语。现存康熙刻本。
《病机沙篆》
内科著作。明·李中梓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全书分列中风、虚劳、噎膈等十二种内科病证。各证摘录历代医书相关内容的精辟论述,分析病机、病因、症状,然后确定治法,列出处方。有论有方,以论为主。现存康熙刻本,又本书收入《士林三书》中。
病机十九条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素问·至真要大论》对病机的十九条论述。前人从实践中把某些类同的证候,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脏的范围内,作为辨证求因的依据,列为十九条。《素问·至真要大论》:“愿闻病机如何?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病茧
病名。指生于手指中节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即蛇节疔。详见该条。证治可参见指疔条。
《病理概论及各论》
病理著作。恽铁樵撰于1928年。此书概论部分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从脏腑病变和经脉病变等方面阐明各类病证的病理和用药大法。各论部分阐述伤风、胃咳、肺痨等九种病证的病因病候、诊断与治法。于病理部分阐发尤详。全书引用了较多的西医病理知识,在当时汇通中西医学术上起一定作用,但也杂有牵强附会的观点。本书为《药盦医学丛书》的一种。
病脉
反映疾病的脉象。与平脉、正常脉相对。《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脏脉见者胜死。”
病能
即病态,疾病的临床表现。“能”通“态”。《素问·方盛衰论》:“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
病藕包
病名。指生于上臂处之痈疮。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即臑痈。详见该条。
病气
病因学名词。已经进入人体形成了疾病的邪气。《素问·痹论》:“痹……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病气标本
辨证论治术语。指疾病在发病、病因、病理上先后主次的标本关系。亦即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辨别这些关系,作为治疗主次步骤的依据。参标本条。
病色
诊断学术语。指疾病反映在体表颜面上的色泽变化。诊断上以面部色泽为主。病色有善恶之分,五色的表现以明润含蓄者称为善色,一般表示病情较轻,或预后较好;以颜色显露而枯槁不泽者称为恶色,亦称夭色,一般表示病情较重,预后不良。参善色、恶色条。
病色相克
诊断学术语。指病情与面部所现征象相矛盾。是古人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分析面部颜色的变化,以判断病情顺逆的一种方法。病色相克,一般属逆证。例如肝病见白色、心病见黑色、脾病见青色、肺病见赤色、肾病见黄色,均是“色克病”;肝病见黄色、心病见白色,脾病见黑色、肺病见青色、肾病见赤色,均是“病克色”。但这种相克临证运用不能过于机械,只能作为临床辨证的参考。
病蛇节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即蛇节疔。证治详见指疔条。
病胜脏
病邪的危害超过了脏腑的抗病力。《素问·玉机真脏论》:“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病室十要
卫生要诀。谓病人居处的十种宜忌。《寿世保元》:“一要室内清洁,二要常用药熏,三要寒暖适宜,四要不闻邪味,五要不透寒风,六要衣服常换,七要被褥常洗,八要溺器常刷,九要无烟酒气,十要切戒怪声。”
病暑
病证名。指感受暑热之邪所致之病证。《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病水
患水肿、水胀之类的病证。《素问·三部九候论》:“病水者,以夜半死。”
病虾
病名。指手背或足背肿痛有赤痕如虾之状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五。亦名肉蜒痈。该病多因三阳经积热毒盛而成。症见手背或脚背肿红赤痛如虾卧之状,疼痛不已。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可内用黄连解毒汤加味,外用食盐、酒糟同炒令香,淬以滚汤,淋洗患处;或以嫩桂21克,生地9克,冰片0.3克,捣烂敷之;如不消,可再用蟾酥饼外贴。相当于手、足背部的软组织感染。
病小
指病情轻微。《灵枢·官针》:“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
病蟹叉
病名。指生于手合谷穴处之疔疮。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即虎口疔,详见该条。
病形
发生病变的形体部位。《灵枢·卫气失常》:“病形何?……夫百病变化,不可胜数。然皮有部,肉有柱,血气有输,骨有属。”
病因辨证
辨证方法之一。即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来推求病因、病理变化,提供治疗用药的根据。如眩晕、震颤、抽搐多属于风;恶寒、疼痛、缩急多属于寒;发热、烦躁、发狂多属于火等。
病音
①病变所致的异常音响。《素问·玉机真脏论》:“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王冰注:“为喘息则肺中有声也。”
②病人呻吟的声音。
病愈五戒
养生名词。指病者初愈后应节戒的五种行为,以防止病患复发。《养生医药浅说》:“一戒过于勤劳,恐劳复;二戒饮食无节,恐食复;三戒内寒,恐重感;四戒色欲,恐色劳复或阴阳易;五戒愤怒,恐气复。”
病在中旁取之
①治法之一。《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中,旁取之。”马莳注:“盖病在于中,而经脉行于左右,则或灸或刺,或熨或按,皆当取之于旁也。”
②循经远刺的取穴法之一。如病在腰部,针委中穴。《灵枢·终始》:“病在腰者取之腘。”
病脏
患病的脏腑。《素问·离合真邪论》:“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审其病脏以期之。”
《病症辨异》
诊断学著作。四卷。陆成一辑。本书重点论述鉴别诊断。以病证为主,按气血、脏腑、身形各部为序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若干病证予以辨别。举凡相类证候,均进行了对比辨析,并阐述有关病机等内容,可供临床辨证参考。现有1920年铅印本。
病之阶
疾病发展的途径,导致病变的原因。《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热远热,用温远温……反是者,病之阶也。”
病阻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即恶阻。详该条。
拨法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又名拨络法、弹拨法、抻法。用手指按于穴位上,适当用力来回拨动。能解痉止痛,对松解软组织粘连有一定的作用。
拨络法
推拿手法名。即拨法。见该条。
拨内障手法
眼科金针开内障手法。见《审视瑶函》。该书记载此法操作步骤为八步。《目经大成》又将此八步命名为审机、点睛、射覆、探骊、扰海、卷帘、圆镜、完璧,当今之拔内障方法也是吸取古代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剥苔
病状名。指舌苔剥落。如长期剥蚀如地图状,多属虫积。若在热性病中,舌苔于一二日内全部消失,舌光绛,或如镜面,多是正不胜邪,肝肾真阴亏损而邪气内陷的重证。《辨舌指南》:“舌苔忽剥蚀而糙干为阴虚,剥蚀边仍有腻苔为痰湿。”
脖项
即颈项。详该条。
脖胦
经穴别名。出《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胦。”即气海。参见该条。
伯高
上古时期传说中名医。据传亦为黄帝之臣子,精针灸术,与歧伯齐名。旧说黄帝与伯高、歧伯论医药,而创医药,当为后代编造的附会。
泊肠痔
病名。肛门部痔漏之一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证见外痔、环肛内痔、外痔之混合痔,或兼肛漏等病而聚集于肛门外者,尤如停泊者,故名。参见内痔、外痔、肛漏等条。
《博爱心鉴》
痘疹专着。又名《痘疹博爱心鉴》、《痘疹全书博爱心鉴》。明·魏直撰于1525年。此书专治痘疹,作者认为痘本于气血,治痘首先应扶正抑邪,其辨证治疗有顺、逆、险三法。治法以温补为主,并以保元汤为治痘的主方,虽别立一家之法,却不免失之偏执,而有悖治痘常规。现有明刻本、日刻本、清刻本及《痘疹大全八种》本。
《博济方》
医方著作。原名《王氏博济方》。三卷。宋·王兖撰。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首,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为五卷,仅得350余方。辑本的内容分为:伤寒、风证、劳证、血证、三焦证治、五脏证治、诸气、诸积、目疾、齿须发以及胎产、经气、疮科、丹药、修制药法等29门。每门之前或有短论,概括该门病证特点和治则。所选各方,多有临床参考价值。但书中也杂有某些具有迷信内容的药方。现存清刻本、《四库全书》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博物知本》
医学丛书。清·尤乘辑。刊于1691年。系《脏腑性鉴》、《经络全书》、《药品辨义》三书之合刊本。参见各该条。现存康熙初刻本。
搏
①搏斗;交争。《灵枢·邪气脏府病形》:“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着。”《灵枢·营卫生会》:“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②搏结:交媾;结合。《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张介宾注:“搏者,交结也。”
③指脉象坚实强劲。《素问·玉机真脏论》:“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素问·通评虚实论》:“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灵枢·玉版》:“咳溲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
搏脉
指脉来搏击应指。《素问·玉版论要篇》:“搏脉痹躄,寒热之交。”
搏阳
指邪入于阳,与阳气相争。《素问·宣明五气篇》:“搏阳则为巅疾。”
搏阴
指邪入于阴,与阴气相争。《素问·宣明五气篇》:“搏阴则为瘖。”
膊(bǎng,音榜)
又名臂膊。
①指上肢(上膊)和前臂部(下膊)。
②指上臂外侧。
膊井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肩井。见该条。
薄
㈠(bó,音博)
①淡薄,不浓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②浅薄,少。《灵枢·禁服》:“士之才力或有厚薄。”
③迫近,附着。《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④侵迫。《素问·经脉别论》:“厥气留薄,发为白汗。”《素问·疟论》:“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曰作。”《素问·评热病论》:“腹中鸣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
⑤一种迫邪外出的治疗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薄之劫之,开之发之。”
⑥通“暴”。见“薄厥”。
⑦通“搏”。斗争。《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
㈡(báo)单薄,厚度小。《灵枢·逆顺肥瘦》:“瘦人者,皮薄色少。”《灵枢·五癃津液别》:“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灵枢·九针十二原》:“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
薄疾
急迫速疾。喻脉象急促相迫。《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薄厥
病证名。厥证之一。指厥由大怒而致者。《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普济方·薄厥》:“黄芪汤。治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血菀胸中,使人薄厥,甚则呕血、烦闷者。”参见厥证、煎厥条。
薄皮疮
病名。指疮内脓血溃出后,脓腔呈空壳状者。见《疡医大全》卷三五。该病因风热壅滞肌肤所致。症见体表生疮,脓血溃出后,脓腔呈空壳状,因仅留一层薄皮,故而得名。该病应以外治为主,可用苦参、密陀僧、蛤粉、儿茶各等份为末,先清洗疮面,揭去白皮,油脂调涂,脓水多者干撒。
薄贴
见《千金翼方》卷二三。
①膏药之古称。古代中医外科所用膏药分为两型:一为布背,药厚而且大,俗称大膏药。一为纸背,药薄而且小,俗称小膏药。实际上古代之薄贴是专指小膏药而言,多用于覆盖外科疮面。
②今日广义薄贴之概念既包括膏药、油膏,也包括由其它基质所调制的膏剂。
薄泽
诊断学名词。为望诊内容之一。指色泽浮薄明亮。多主病在表属阳。《灵枢·五色》:“薄泽为风。”张景岳注:“风病在阳,皮毛受之,故色薄而泽。”又《灵枢·卫气失常》:“色起两眉薄泽者,病在皮。”
薄着
瘦薄而紧紧贴附于骨。《灵枢·根结》:“皮肤薄着,毛腠夭膲。”
跛
瘸腿;行不正。《素问·脉解篇》:“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素问·刺禁论》:“刺膝膑出液,为跛。”
擘
药物加工方法之一。将药物擘破,使它容易煎出药味,如大枣、乌梅等。
擘蟹毒
指生于手大指、次指歧骨间合谷穴部位之疔疮。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即虎口疔。详该条。
晡
时刻名,即申时,午后三至五时。《灵枢·病传》:“病先发于肾……冬大晨,夏早晡。”《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张景岳注:“下晡申酉,金之胜也;故加甚。”
补
①用补药治疗虚证。《素问·三部九候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②指针刺补法。《灵枢·四时气》:“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
补蛾痧
病证名。痧证之一。其症喉痛而无肿胀,痛处不定,喘急痰盛,有痧筋。《痧症全书》卷中:“痰涎壅盛,喘急如锯。痛苦喉蛾,但喉蛾内肿胀,痧只痛而无肿胀;形若急喉风,但喉风痛而不移,痧痛则无一定,且痧有痧筋可辨也。”参见痧、痧气条。
补法
治疗学术语。系八法之一。又称补益、补养、补虚。指用补益药物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改善衰弱状态,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不同,补法相应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根据病情急缓和体质虚弱程度,又可分峻补与缓补。《素问·至真要大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详参各相关条。
补火生土
补法之一。指用补肾助阳的药物温补脾气的方法。
补剂
方剂学名词。系十剂之一。指用补益药物组成。具有治疗阴阳气血诸虚证的方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本草纲目·序例》:“生姜之辛补肝,炒盐之咸补心,甘草之甘补脾,五味子之酸补肺,苦柏之苦补肾。又如茯神之补心气,生地黄之补心血;人参之补脾气,白芍药之补脾血;黄芪之补肺气,阿胶之补肺血;杜仲之补肾气,熟地黄之补肾血;芎?之补肝气,当归之补肝血之类,皆补剂。不特人参、羊肉为补也。”
补可去弱
用补益药物可以治疗虚弱病证。《汤液本草》卷上:“补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参见补剂、补法条。
补脾摄血
治疗学术语。即补气摄血、补气止血、补益摄血。指用补脾的方法治疗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所致的出血证候。症见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或月经过多,崩漏等,其血色淡质稀,兼见少气懒言,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白光)白,舌淡,脉细弱等,治用归脾汤加减。
补脾益气
治疗学术语。又称补中益气。指用健脾的方法治疗气虚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健脾可使气血化源充足,达到补气目的,故补脾益气是补气的基本方法。方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补气
治疗学术语。系补法之一。又称益气。指有补气药物治疗气虚证的方法。肺主气,主一身五脏六腑之气;中焦脾胃受纳水谷,脾气健运,气血得以化生,故气虚多与肺、脾二脏相关。肺气虚以少气懒言,动辄喘促,怕风自汗为主症;脾气虚以脘腹虚胀,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泄泻为主症。可用玉屏风散补卫气,固表敛汗;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补中气,助健运。常用药物有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甘草等。
补气固表
治疗学术语。系补法之一。用补气药物治疗卫气不固,肌表疏泄的方法。卫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功能。《灵枢·本脏》:“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易于感冒。可用黄芪、党参、白术、人参等药。方用玉屏风散等。
补肾
治疗学术语。系补法之一。指用补肾药物治疗肾脏虚损的方法。分补肾阴、补肾阳。详补阴、补阳条。
补肾纳气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补法。指用补肾的方法治疗肾虚不能纳气。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虚不能纳气,则气喘促,呼多吸少,张口抬肩,动则加甚等症。用党参、鹿茸、海龙、海马、熟地、胡桃肉、补骨脂、山萸肉、龙骨、磁石、五味子等药。
补肾阳
补阳内容之一。详补阳条。
补肾阴
补阴主要内容之一。详补阴条。
补生泻成
针刺补泻法之一。以针刺深浅结合生成数分补泻:补法从1-5分,即用一、二、三、四、五“生数”,泻法从0.6-1寸,即用六、七、八、九、十“成数”。《流注指微论》:“夫欲用迎随(补泻)之法者,要知逆顺浅深之分:诸阳之经,行用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于脉外。”意指阳经的经浅、络深;阴经的经深、络浅。
补实
误用补法治疗实证。《灵枢·胀气》:“泻虚补实,神去其室。”
补土派
金元时期医学派别。其代表人物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李杲以各种致病因素最易耗伤人体元气,提出了“内伤学说”。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根据《内经》关于四时皆以养胃气为本的理论,治疗上强调调理脾胃、升提中气,自制补中益气汤等新方剂。由于他善于用温补的方法调理脾胃,后世称以他为代表的学术流派为补土派。参见李杲条。
补泻手法
针刺补泻的操作方法。《针灸大成》载杨氏补泻《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各种补泻法多以手法为名,如称“苍龙摆尾手法”、“赤凤摇头手法”等。有说“补则有补中手法,泻则用泻中手法”。补泻法中有的不属于手法操作则不宜称手法,如子母补泻、呼吸补泻等,一般统称为针刺补泻法。参见该条。
补泻雪心歌
针灸歌赋名。撰人不详。歌末有“此诀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语,梓桑君即席弘。文中所述捻针补泻的内容,为席弘家传手法。
补血
治疗学术语。系补法之一。又称养血,指以补血药物治疗血虚证的方法。血虚以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月经量少或经闭,舌淡脉细为主症。宜用归脾丸、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常用药物有当归、熟地、阿胶、桑椹、龙眼肉、何首乌、枸杞子等。
补阳
治疗学术语。系补法之一。又称助阳。指用补阳药物治疗阳虚证的方法。肾阳为人身元阳,阳虚诸症多与肾阳不足关系密切,故补阳以补肾阳为主。症见形寒肢冷,腰膝酸痛,尿清便溏,神疲乏力,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弱等。宜用左归饮、附桂八味丸、菟丝子丸等。常用药物有附子、肉桂、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锁阳、肉苁蓉、补骨脂等。
补阴
治疗学术语。系补法之一。又称滋阴、育阴、养阴、益阴。指用补阴药物治疗阴虚证的方法。阴虚多与心肺肝肾四脏相关,应辨证施治。如心阴虚症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用天王补心丹。肺阴虚症见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等,治用百合固金汤。肝阴虚症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胁肋灼痛,手足蠕动,肢体麻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等,治用杞菊地黄丸。肾阴虚症见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眩晕耳鸣,遗精,五心烦热,盗汗潮热,颧红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治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饮。常用药物有沙参、麦门冬、天门冬、玉竹、女贞子、石斛、百合、旱莲草等。
《补注难经》
医经著作。二卷。宋·丁德用补注。原书已佚,但丁氏的见解大多保留于《难经集注》中。
《补注神农本草》
药学著作。二十卷。目录一卷。宋·嘉佑年间掌禹锡等撰,又名《嘉佑补注本草》。本书以《开宝本草》为基础,参考诸家学说,由掌禹锡、林亿、苏颂等加以补充修订,共收集药物1082种,原书已佚。其中部分内容,赖《证类本草》引录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