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第五篇
手阳明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颌。”即该经筋起于食指末端,结于腕,沿臂上行,结于肘外侧,再经上臂,结于肩髃部;其分支绕肩胛,挟脊柱两旁;直行的从肩髃部上颈;分支上面颊,结于頄(鼻旁),上行的出手太阳经筋前方,上额角,络头部,下向对侧下颌部。
手阳明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即该经别在肩髃部分出,从项后柱骨处(第七颈椎)前行进入体腔,下行至大肠,归属于肺,又向上沿喉咙,出于缺盆(锁骨上窝),脉气仍归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穴
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记述,手阳明大肠经所属穴计有: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共二十穴。
手阳明大肠经病
手阳明大肠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载:“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本经主要病症为:口干,鼻塞,衄血,齿痛,颈肿,喉痹,肩前、臂及食指痛,经脉所过处热肿或寒冷,肠绞痛,肠鸣、泄泻。
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即该经起自食指桡侧端(商阳),沿食指桡侧上行,出于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拇长、短伸肌腱)之中(阳溪),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曲池),再沿上臂前外侧上行,至肩部(肩髃)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交,然后向下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膈肌,入属大肠。其支脉从锁骨上窝走向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回过来夹口唇两旁,在人中处左右交叉,上夹鼻孔两旁(迎香)。脉气由此与足阳明胃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经脉过处灼热肿胀或寒栗不复等症。
手阳明标本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按:《黄帝内经太素·经脉标本》作“颊”)下合钳上也。”该经本在肘骨中,当曲池等穴处;标在颜下合钳上,约当人迎等穴处。
手阳明
手丫发
病名。手丫部位之痈疽。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又名手丫支、手背丫、手丫毒、丫痈、鸦叉、手丫疔、丫指毒等。证见五指丫处结毒焮肿疼痛。证治参见手发背条。
手心主之正
手心主之别
手心主心痛
病证名。外邪侵犯手厥阴经所致。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证见心痛彻背,心烦,掌中热,咽干,目黄赤,胁满。
手心主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孟冬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心主筋,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名曰孟冬痹也。”
手心主标本
解剖结构名。指六经中之一种标本。《灵枢·卫气》:“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马莳注:“手心主即手厥阴心包络经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即内关穴,标在腋下三寸,即天池穴。”
手心主
手心热
证名。两手掌心有发热感觉。一名掌中热。手三阴经是动、所生病证之一。详见掌中热条。又为劳倦内伤及五心烦热的症状之一。《内外伤辨惑论》卷上:“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此辨至甚皎然。”参见掌中热、五心烦热条。
手心毒
病证名。发于手掌心之痈疽。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掌心毒、病穿掌、贫子盂、擎珠毒、擎疽、擎珠疽、穿窟、天蛇、穿掌毒、穿掌疽、瘭疽、手心痈、手痈、穿板疔等。同时有与托盘疔、托盘疽相互称谓者。若毒发于偏掌边者,又名穿掌毒、穿埂毒、鹚痈、穿边天蛇、穿埂天蛇等,名目十分繁多,实则不同医学家各自据己之认识而各命名者。其痈疽之发,多因异物刺伤手掌而染毒者,或由心与心包络二经火毒炽盛所致。其证以手掌部刺伤后红肿高突,疼痛剧烈,昼夜难有停息为特点。,全身症状多并有发烧、纳差,心烦不安,全身不适等。治宜解毒清热,消肿止痛之剂,内服选用定痛消毒饮,或银花解毒汤等。外治尤为重要,一般于初起时选用隔蒜灸,或敷贴生附子片,或用生附子煎水浸泡敷贴;或用白盐、花椒粉各等分以醋调和外敷;或用鲜桑叶捣烂外敷;或用仙人掌根磨米醋暖涂疮处;或用藜芦煎醋熏洗。若内服外敷治疗不能消而脓已成者,则应尽早切开引流,待脓尽去腐生肌药外用,参见溃疡外治法。为手掌部化脓性感染之统称。
手心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鬼魅灸入发一寸百壮,又灸间使、手心各五十壮。”《千金翼方》称:“灸黄法,手心中灸七壮。”现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谓此穴位于手掌正中央。主治黄疸,百日咳,小儿疳疾,口腔炎,高血压,指端知觉异常,癔病,精神分裂症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手下廉
手五里
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臂五里,《针灸资生经》作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另说“在肘上二寸”(《十四经发挥》);“在肘髎斜上二寸五分”(《循经考穴编》)。布有前臂皮侧皮神经,桡神经,以及桡侧副动、静脉。主治肘臂疼痛,挛急,上肢不遂,瘰疬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10分钟。
手腕骱
解剖部位名。即腕关节。见《伤科补要》卷二。由腕骨近端与尺、桡骨远端组成之关节。
手腕骨脱
病名。即腕关节脱臼。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六。又名腕骱骨脱出。多因跌扑、扭坠、闪挫伤所致。易发生于月骨,局部明显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伤热重者多并发有拇、食、中指之感觉异常。治疗宜尽快手法整复,并予固定即可。必要时配合内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或跌打丸,以帮助活血止痛消肿者。外用多取栀乳散敷贴,或兼海桐皮煮汤温洗局部,早期进行自动或被动之腕关节功能锻炼是重要的。
手腕毒
病名。手腕部之化脓性感染。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该病多因心经风寒凝滞,血流不畅,遂于掌后腕处结成此毒。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内服用定痛败毒散。若手腕毒透,毒邪易流骨髓而致痈肿缠绵不愈。证治参见腕痈及附骨疽条。
手托法
正骨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该法在《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等已早有记述。但命名为手托法则出自《伤科汇纂》卷五。该书记述:夫颌颏脱下,令患人坐定,用手揉脸百十遍,将患人口张开,医者以两手托住下颏,用左右大指,入患人口内,将两侧大牙揿住,用力往下一揿,再向里推送而上,即可使脱出之下颌关节入臼,用绢带兜下颌于头顶部,约一小时许即愈。
手提法
正骨手法。整复脊椎错位之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其手法复位之步骤方法:令患者站立于桌前,助手立于桌上,以双手从高处紧握患者之双手臂,将患者向上提起,使之双脚离开地面而悬空,术者在错位处按压以复位,复位后给予固定。本手法与脊椎脱位之悬吊头颈复位法相似。
手太阴之正
手太阴之别
手太阴心痛
病证名。外邪侵犯手太阴经所致心痛。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证见心痛短气,不足以息,季胁空痛,遗失无度,胸满,烦心。
手太阴气绝
病证名。指手太阴肺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爪甲枯,毛发焦折。《灵枢·经脉》:“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
手太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鱼际。”即该络脉从腕上的列缺穴处分出,与手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中,散于鱼际部。本脉发病变,实则手掌和手腕部发热;虚则呵欠,短气,遗尿和小便频数。
手太阴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仲冬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冬痹也。”
手太阴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即该经筋起始于手大指上,沿指上行,结于鱼际后,经寸口外侧,沿前臂结于肘中,向上经上臂内侧,进入腋部,出缺盆(锁骨上窝),结于肩髃部前方,再上结于缺盆,下行结于胸里,散布贯穿胃的上贲门部。再会合下行,到达季胁部。
手太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即该经别从手太阴肺经的腋部分出,行于手少阴心经前。入胸走肺,向下散络大肠,向上出于缺盆(锁骨上窝),沿喉咙,再与手阳明大肠经相合。
手太阴肺经穴
归属于手太阴肺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手太阴肺经所属穴计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共十一穴。
手太阴肺经病
手太阴肺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载:“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本经主要病症为:胸部满闷,肺胀,气喘,咳嗽,心烦,气短,肩背痛,及经脉所过部痛,厥冷,掌中热。
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即该经起自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中府),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外面,至肘中(尺泽)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少商)。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列缺)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商阳)。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手太阴标本
解剖结构名。指六经中之一种标本。《灵枢·卫气》:“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马莳注:“手太阴肺经之本,在寸口之中,即太渊穴,标在腋内动脉,即中府穴。”
手太阴
手太阳之正
手太阳之别
手太阳穴
经外穴名。
②《千金翼方》:“鼻中拥塞,针手太阳,入三分,在小指外侧后一寸白肉际宛宛中。”
手太阳小肠经穴
归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手太阳小肠经所属穴计有: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共十九穴。
手太阳小肠经病
手太阳小肠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载:“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颌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颌肩臑肘臂外后廉痛。”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本经主要病证为:咽喉痛,腮肿,耳聋,目黄,项强,肩胛及上肢后外侧痛,小腹痛,胀,引腰脊,泄泻,大便不利。
手太阳小肠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以缺盆循颈上颊,至目脱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即该经循行路线起自手小指尺侧端(少泽),沿手掌尺侧缘上行,出尺骨茎突,沿前臂后边尺侧直上,从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后内侧出行到肩关节后,绕肩胛,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又向前进入缺盆(锁骨上窝),深入体腔,联络心脏,沿食道下行,穿膈肌,到胃部,入属小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沿颈上颊到外眼角,又折回进入耳中(听宫)。另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经眶下,达鼻根部的内眼角,然后斜行到颧部(颧髎)。脉气由此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颌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手太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该络脉从腕上5寸的支正穴处分出。向里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络从支正穴向上经过肘、臂网络于肩髃部。该络脉发生病变时,实则关节弛缓不收,肘部痿废不用;虚则皮肤生疣。
手太阳经筋病候
病证名。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其病小指支肘肉锐骨后廉痛,循臂阴之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颌,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颌,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复痹也。”
手太阳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颌。上属目外眦。……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颌,结于角。”即该经筋起于小指上边,结于腕部,上沿臂内侧,结于肱骨内上踝后,进入腋下,分支走向腋后侧,上绕肩胛,沿颈旁,走足太阳经筋的前边,结于耳后完骨(乳突);分支进入耳中。直行者,出耳上方,向下结于下颌部,上边属目外眦。颈部的一支,上向下颌角,沿耳前,属目外眦,上额,结于头角。
手太阳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即该经别从手太阳小肠经的肩关节部分出,进入腋窝,斜下络心,再向下联系小肠。
手太阳标本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本在外踝之后,约当养老穴处,标在命门(目)之上一寸,约当攒竹穴部位。
手太阳
手髓孔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灸猥退风、半身不遂法:先灸天窗……次手髓孔,腕后尖骨头宛宛中。”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云即阳谷,属手太阳小肠经穴。
手少阴之正
手少阴之别
手少阴心经穴
归属于手少阴心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手少阴心经所属穴计有: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共九穴。
手少阴心经病
手少阴心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载:“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本经主要病症为:心痛,胸胁痛,心烦,气短,卧不安,眩仆,目黄,咽干,口渴,上肢内侧后边痛厥冷,掌中热痛。
手少阴心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第;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即该经起自心中,出来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连系目系;其直行主干又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肢内侧后边,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之后,至肘中(少海),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经脉过处厥冷,疼痛,掌中热痛等。
手少阴郄
手少阴气绝
病证名。指手少阴心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血脉不通,面色暗黑,唇甲发绀。《灵枢·经脉》:“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手少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半字应据《黄帝内经太素》卷九删),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该络脉从腕上1寸的通里穴处分出,别走手太阳小肠经,在腕后1.5寸处与本经相并上行,进入心中,上连舌本,属于目系。该络脉发生病变,实则胸膈胀满,虚则不能言语。
手少阴经筋病候
病证名。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名曰季冬痹也。”
手少阴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据《甲乙》、《太素》应为“贲”),下系于脐。”即该经筋起于手小指内侧,结于锐骨(豆骨)。上沿臂内侧,结于肘部内侧,上行进入腋内,与手太阴经筋相交,伏行乳内,结于胸中,沿膈(贲)向下,联系于脐部。
手少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即该经别从手少阴心经腋下两筋间分出,入胸属心,向上走至喉咙,出于面部,在目内眦处与手太阳小肠经汇合。
手少阴标本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即该经本在锐骨端,约当神门穴;标在背俞,即心俞穴。
手少阴
手少阳之正
手少阳之别
手少阳三焦经穴
归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手少阳三焦经所属穴计有: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共二十三穴。
手少阳三焦经病
手少阳三焦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载:“三焦手少阳之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溢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脱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则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本经主要病候为:耳聋,耳鸣,咽部肿,喉痹,目外眦痛,颊痛,耳后及经脉所过部痛,小腹硬满,气胀,小便不利,遗尿。
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即该经起自无名指尺侧端(关冲),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至腕部(阳池),向上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上臂后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又从足少阳胆经后,前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在膻中(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膻中处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至面颊及眼眶下部。另一支脉从耳后(翳风)进入耳中,出行至耳前,经客主人前边,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丝竹空、瞳子髎)。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眼角痛,汗出,颊痛,耳后、肩、臑、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手少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该络脉从腕上二寸的外关穴处分出,绕行臂膊外侧,向上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合,若发生病变,实则肘关节挛缩不伸;虚则纵缓不收。
手少阳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季夏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少阳之筋,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沿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
手少阳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头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颌(颌字应据《类经》卷七改为“额”),结于角。”即该经筋起于无名指端,结于腕背,沿臂上行后结于肘尖部位,又经上臂外侧上肩、颈,与手太阳的经筋相合;其分支从下颌角部进入,沿耳前,属目外眦,上过额,结于头角。
手少阳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手少阳之正,指天,别天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即该经别从头部手少阳三焦经的头巅部分出,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历经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
手少阳标本
解剖结构名。指六经中之一种标本。《灵枢·卫气》:“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马莳注:“手少阳三焦经之本,在手小指之四指间上二寸液门穴,标在耳后之上角丝竹空。”
手少阳
手上廉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总称。《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胸走手。”见各该条。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的总称。《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见各该条。
手三里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亦称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主治肘臂酸痛,上肢不遂,齿痛,颊肿,瘰疬,腹痛,吐泻,腰背痛,及消化性溃疡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手锐
人体部位名。指掌后小指侧的高骨处,即手的锐骨部。《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其病实则手锐掌热。”
手热
证名。两手有发热感觉。见《素问·至真要大论》。火热内郁可致手热。明·吴昆注:“火怫于中,故手热。”并可见于虚损痨瘵等病,参见手心热、五心烦热等条。
手拳
病证名。指手指挛缩不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夫小儿手拳者,由在胎之时,其母脏腑气虚,为风冷所乘,儿生之后,肝气不足,致筋脉挛缩,不能伸展,故令手拳不展。”治宜养肝柔筋,和血祛风之剂。
手厥阴标本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即该经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约当内关穴处;标在腋下三寸,约当天池穴处。
手疽
病名。多部位手部感染之总称。出《疡科选粹》卷四。一指手拇指之发痈疽者名为调疽、调豆、手疽(《证治准绳·外科》卷三);一指两手背之发痈疽者,无头漫肿,毒聚而成疮。其证治与手背发同,见该条。一指腕痈,手屈之处结毒,详见腕痈条。手疽之称实则泛指手部化脓性感染。
手筋色
出《幼科全书》。即纹色。详该条。
手踝
经外穴名。《外台秘要》:“《删繁》疗转筋,十指筋挛急不得屈伸。灸法:灸手踝骨上七壮,良。”《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列为经外穴,名手踝。定位在手背腕上髁骨尖上,即桡骨背侧结节之高点处。灸3-7壮。并治牙痛。
手夫
针灸取穴比量法之一。即一夫法。《千金要方》:“三里穴,在膝头骨节下三寸,人(有)长短大小,当以病人手夫度取。”见一夫法条。
手翻托法
正骨手法名。整复肘关节脱臼的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该法系手术者一手握定患肘,另一手牵拉其前臂,然后向上翻折以使肘关节复位者。该手法亦可用于桡骨小头半脱位之整复。
手发背
病名。手背部感染之引致漫肿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又名手背发、手背毒、手疣、手背疔,俗称之为蜘蛛背。此证多发于手背中渚、液门二穴处,属手三阳经,因风火与湿凝滞而成,或因刺伤而继发感染。其证初起形若芒刺,渐觉疼痛;若高肿红活,焮热溃速者为痈;若漫肿坚硬,不红无热,溃迟者则为疽。凡溃后而致筋骨暴露者则为难愈之候。治宜解毒清热,消肿止痛之剂,内服可选黄连解毒汤、或活命饮加芩连之类。若表证未除,可用羌活散汗之。有里证者可用内疏黄连汤清之。外用可选梧桐叶、紫地丁等分共研细末调敷,或用柿根膏外敷。,为手背部化脓性感染病。
手大指甲后
经外穴名。《针灸集成》:“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横纹头白肉际,兼肝俞各灸一壮,治大人小儿雀目。”在手拇指尺侧缘,指骨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处。主治小儿肠胃病,结膜炎,角膜白翳,雀目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手朝三元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陶弘景《真浩》。又名上朝三元。三元指头顶部。以手指从前额向上摩梳头部。功能活血祛风、固脑坚发。
手臂痛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手臂痛痧》:“手臂痧,攻及脏腑者为紧痧,不攻脏腑者为慢痧。慢痧之症,惟刺手臂,紧痧之症,兼服痧药。”参见痧条。
手臂出臼
病名。即肘关节脱臼。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又名曲瞅骱出、肘骨出臼、臂骱落出。伤因多由跌扑、扭撞、外力所致。其证可分为前脱臼与后脱臼两种,一般以向后脱臼为多见。证见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及弹性固定等。前脱臼多并发肱骨髁部骨折,肘关节呈过伸位。后脱臼肘,肘关节呈半伸屈位。手法整复宜用牵推或手翻托法复位,以绷带固定。《伤科补要》:“其骱名曲瞅,自肘至腕,有正辅二根,其在下而形体长大连肘尖者为臂骨,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转骨,叠并相倚,下接于腕骨。其骱若出,一手捏住骱头,一手拿其脉窝,先令直拔下,骱内有声响,将手曲转,搭着肩头,肘骨合缝,其骱上矣。”内服药宜用生血补髓汤或紫金丹,或复元活血汤、七厘散、跌打丸等活血、消肿、止痛之剂。外敷宜用栀乳散。若肿消痛减后则可选服补筋丸。或用五加皮汤外洗,以促进局部血脉通畅,并配合功能锻炼。
手背热
证名。两手背有发热感觉。为寒邪在表之证。《内外伤辨惑论·辨手心手背》“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此辨至甚皎然。”《万病回春·伤寒》:“手心热者,邪在里也;手背热者,邪在表也。”
收引
①收缩而不舒展,或拘挛不伸。《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②阳收阴敛。《素问·五常政大论》:“坚成之纪,是谓收引。”王冰注:“引,敛也。阳气收,阴气用,故万物收敛。”
收靥
病证名。指痘毒透尽将愈,疮面收靥。《痘科类编释意》:“痘至九日、十日之间,脓浆满足而色苍蜡者,必发热熏蒸,此回浆之候也,俗名谓之烧浆,又谓之干浆。盖真阳运化,其水自消烁而收靥矣。”
收涩
治疗学名词。又名固涩。治疗精气耗散、滑脱不收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适用于自汗盗汗、久嗽虚喘、久痢久泻、梦遗滑精、小便失禁、崩中漏下、久带清稀等症。常用收涩药有麻黄根、浮小麦、乌梅、罂粟壳、金樱子、芡实、益智仁、桑螵蛸、乌贼骨等。常用收涩法有敛汗固表、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固肾涩精等。详各条。
收气
运气术语。指金气。即金运作用。《素问·气交变大论》:“收气不行,长气独明,雨水霜寒,上应辰星。”王冰注:“金气退避,火气独行,水气折之,故雨零冰雹及遍降霜寒而杀物也。”
收令
收获的节令。《素问·五常政大论》:“生气不政,化气乃物,长气自平,收令乃早。”
收拒
收敛阳气以闭拒外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
收
①收取。《灵枢·九针十二原》:“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甚租税。”
②收敛,收涩。《素问·脏气法时论》:“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③收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