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第二篇
血脱气脱
病因病理学名词。亦称气随血脱。血为气之载体,出血过多,气失所依,导致阳气虚脱。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亡阳、脉微欲绝等症。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治疗时根据血脱先益气的原则,急宜补气以固脱,用独参汤之类。
血脱
病证名。阴血亏损脱失之证。出《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又名脱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脱血,冲脉病也。《灵枢经》曰,冲脉为血之海。血海不足,则身少血色,面无精光。是名血脱。”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思虑、劳倦、房室、酒食所伤,或慢性出血后,以至真阴亏损,血海空虚而成。证见面白,夭然不泽,头晕目花,四肢清冷,脉空虚,或兼见失血。治宜益阴补血,用四物汤、补荣汤、加减四物汤等方。如见大量出血,用独参汤、参附汤。参见脱血条。
血胎
病名。假孕症型之一。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此症因经行者或举重物或犯房事,致经事不卒,瘀滞子宫,经闭腹大,状如怀孕,法当下其瘀血,则腹胀自消。”方用血府逐瘀汤。
血所不和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一种病因。血属阴,气属阳,血气不和,阴阳失调,故疾病发生。《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血随气陷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气虚下陷导致下血。气虚下陷,升提无力,血失统摄,从下部溢出,多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某些便血患者。症见面色苍白,神疲倦怠,食少,舌淡苔少,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脉虚弱或沉细无力等。治宜补气摄血。
血嗽
病证名。因血瘀而致咳嗽。《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血嗽,嗽而多唾,瘀血也。其脉浮芤而数,必兼喉中有腥气,或因上焦有热,血瘀沉闷,嗽声连并,气不得透,宜桑皮散。或因打扑损伤肺气作咳,多吐黑血,宜当归散。”参见瘀血咳、损嗽条。
血栓痔
病名。痔核内之有血栓者。见《中医外科学讲义》(1960年)。即外痔中之有血栓形成者。多因内热血燥,兼负重用力过度而致血络损伤血瘀而发。证见肛门部乳头状突出,色青紫,痒而剧痛,甚者可化脓破溃而成漏。治宜清热凉血化瘀之剂,内服可选凉血四物汤,外用五倍子汤熏洗,痛减而坚硬不消者,可考虑手术剥取瘀血块,外用二宝丹去腐,生肌散收口。
血室涩痛症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多由肝热,阴虚火炎,肝虚血少引起。谓妇女每至月经时眼感涩痛,或曾患眼疾,如赤痛生翳等,至经期则复发或加重。由肝热所致者,宜清肝泻热,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由阴虚火炎所致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由肝虚血少所致者,宜养肝补血,用归芍地黄汤加减。
血室
解剖结构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故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关于血室有三种解释:
①指冲脉。《妇科经纶》:“王太仆曰:冲为血海,诸经朝会,男子则运而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谓之血室。”
②指子宫。《类经附翼》:“故子宫者,医家以冲任之脉盛于此,则月经以时下,故名血室。”
③指肝。《伤寒来苏集·阳明脉证》:“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
血食之君
指饮食膏梁厚味,生活条件优越的人。《灵枢·根结》:“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
血少不孕
病证名。见叶其蓁《女科指掌·种子门》。不孕症型之一。即血虚不孕。详该条。
血疝
病名。血疝在历代医学家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故系同名异病者。例如:出于《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巢氏“疝病诸候”分疝多种,其中有五疝,血疝即五疝之一种。多因瘀血内结少腹而成,证见少腹部疼痛,硬满而有形,甚则大便燥结而色黑,小便自利,月经或有不调者,治宜温通逐瘀之剂,可选用少腹逐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内服。《寿世保元》卷五,则以阴囊外伤后形成之血肿为血疝。治宜活血化瘀之剂,或兼局部敷贴之法。金·张子和《儒门事亲》卷四,称便痈为血疝。其治宜导水丸,或桃仁承气汤。清《医宗金鉴》卷四十二,又以“便毒鱼口”为血疝,即所谓:“有谓血疝者,其证即便毒鱼口也。”该证:初起微热不红,寒热往来者,治宜防风败毒散;若气郁而烦躁口渴者,宜内服山甲内消散;溃后宜八珍汤,或补中益气汤补之。外用五色灵药,兼琥珀膏,万应膏,生肌敛口。血疝一名而所含者实有四种不同之病证,故辨证鉴别确诊则甚为重要。
血山崩
病名。即血崩。出《中藏经》卷七:“治血山崩甚者,以凌霄花焙干为末,酒下三钱。”可参血崩条。
血沙淋
病证名。出《女科经纶》卷一。指妇人在行经期间交合阴阳,损伤血络而致月经淋漓不净,俗名血沙淋,治宜调和血气,使脏腑和平则经血可止。参见经漏条。
血热月经过多
病证名。多因素体阳盛,内热扰血;或过食辛辣温燥之品,热伏冲任;或情志抑郁,郁而化火;或外邪化热,热伤冲任,均导致迫血妄行而经血过多。症见经血量过多或逾期不止,色深红或紫而粘稠,间有小血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面红身热,时作烦躁。治宜清热凉血固经,方用清经汤加阿胶,或用先期汤。亦有阴虚内热而导致月经过多者,则兼见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等证。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两地汤或固经丸(《证治准绳·女科》:炙龟板、生白芍、黄芩、黄柏、樗根皮、制香附)加益母草炭、马齿苋。
血热经早
血热经行先期
病证名。经行先期证型之一。亦名血热经早。包括虚热、实热两种。实热者多因素体阳盛,或过食辛热助阳药物、食物,或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火,热扰冲任,迫血妄行,症见经期提前量多,经色鲜红或紫红,质稠,心烦口渴,喜凉饮,尿黄便秘等,治宜清热凉血,安冲止血,方用芩连四物汤之类。虚热者,详虚热经行先期条。
血热经迟
病证名。指由于血热而致经水过期而来。《景岳全书·妇人规》:“血热者,经期当早,此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其有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治宜清火滋阴,以加味四物汤、加减一阴煎、滋阴八味丸类主之。”
血热滑胎
病证名。滑胎证型之一。多因孕妇素体阴虚,怀孕后阴血聚以养胎,则阴精愈亏,阴虚而生内热,热伤胞络,冲任失固,是以堕胎,屡孕屡堕,乃病滑胎。症见小腹作痛,心烦不宁,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口渴喜凉饮,甚则阴道流血,胎动欲堕,治宜养阴清热,凉血安胎,方用保阴煎。
血热盗汗
证名。阴虚火旺所致盗汗。见《张氏医通·杂门》。《景岳全书·杂证谟》:“阴虚者,阳必凑之,故阳蒸阴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也。”治宜清火补阴,用当归六黄汤。参见阴虚盗汗条。
血热不得卧
病证名。因阳邪陷于血分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血热不得卧之症,昼则了了,夜则发热,睡中盗汗,心烦惊起。”治宜清阴中伏火,用知柏四物汤。左尺沉数,加羌活、独活;左关沉数,加柴胡、山栀;右关沉数,加升麻、葛根。睡中盗汗,时时惊醒,用当归六黄汤等方。参见不寐条。
血热崩漏
病证名。崩漏证型之一。多因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所致。其热或因素体阳盛,嗜食辛辣;或感受热邪,热郁于内;或素多抑郁,伤肝化火,均导致实证血热崩漏。症见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淋漓日久不止,血色深红、粘稠,面赤口渴,烦躁不寐,头晕等,治宜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方用清热固经汤。若症兼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者,为肝经火炽,治宜平肝清热,止血调经,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炒蒲黄、血余炭、益母草、香附炭之类;亦有素体阴虚,或更年期阴精渐亏,阴虚内热,虚火为患,症见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止或骤然量多,血色深红,头昏耳鸣,心烦潮热等,属虚热崩漏,宜养阴清热,凉血固经,用清热固经汤合生脉散治。
血热
病证名。亦称血分热。即血分有热。症见吐衄、咳咯、溺血,午后发热,女子月事先期而来,脉弦而数,法当凉血。小儿发热证型之一。《幼科全书》:“血热者,每日以午间发热,遇夜则凉,此心热也。轻则导赤散,重则四顺饮治之。”
血清穴
血侵睛
证名。为白睛红赤的症候。《眼科龙木论》:“此肝经虚热也,……邪热法于肝经,虚则血流走于两目,故赤而侵睛”。治宜清肝泻热,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血气精神
生理学名词。血气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六节脏象论》:“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难经·八难》:“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血气精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血气精充足则神旺,血气精亏虚则神衰,甚则神散人亡。《灵枢·本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血盆骨
即锁子骨的别名。详拄骨条。
血衃
证名。紫黑色血块。《灵枢·五禁》:“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乃后下血衃,血衃笃重,是谓四逆也。”王冰注:“衃血,谓败恶凝聚之血,色赤黑也。”《灵枢·杂病》:“衃不止,衃血流,取足太阳。”
血呕
病证名。食入即呕,血随食出之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心下满,食入即呕,血随食出,名曰血呕。此由瘀蓄冷血,聚积胃口之所为也。”详蓄血吐血条。
血疟
病证名。疟疾之一。发时伴有出血症状的疟疾。《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血疟者,或衄血,或便血,或女人月事适来,皆是血症。宜于治疟药中,加桃仁、莪术、延胡索等。”参见疟疾条。
血逆眼
病证名。见佚名氏《抄本眼科》。指白睛血凝不行,色似朱砂,不痛不痒,不胀不肿之证候。参见色似胭脂证条。
血逆
病证名。因瘀血停滞所致食下即吐之证。《医学入门》卷五:“坠堕闪挫,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下即吐,吐曰血逆。古法以二陈汤去茯苓、甘草,加赤芍等分。”参见血呕条。
血纳包络
子午流注针法用语。与气纳三焦相对。《针灸大全》论子午流注之法:“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意指当重见阴干时,分别按生他的关系取心包络的五输穴。如乙日乙酉时开肝经井穴,丁亥时取心经荥穴,至乙未时重见乙,取心包经荥(火)穴。乙属木,为木生火关系。
血母块
病名。汪嘉谟《胎产辑萃》:“产后恶露不尽,血结刺痛,名曰血母块。”即儿枕痛。详该条。
血沫痧
痧证之一。患痧而口吐血沫者。《痧症全书》卷中:“血沫痧,胀闷废食,两胁疼甚,口出淡血沫,如西瓜瓤。用熏陆香为君,佐以寄奴、茜草之类,治之即愈。”
血秘
病证名。由血虚津枯或跌打瘀滞等所致大便秘结。《医碥·大便不通》:凡老人、产妇血液干枯或病后血虚或发汗、利小便太过以致津涸便秘者,治宜润下,用苁蓉润肠丸、更衣丸、四物汤及麻仁、杏仁等辛润之品。又肾司二便,肾水不足、便秘者,宜以六味地黄丸滋肾水,少佐辛味以润之。若跌打损伤,瘀血凝滞,致气不行而大小便不通,治以破瘀导滞为主(《医碥·大便不通》)。参见瘀血闭结条。
血门
经外穴名。出《医经小学》。在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处。治妇人腹中血块,胃痛,消化不良,及急性胃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血脉
①解剖结构名。即经脉。简称脉。血液运行之通道。《灵枢·九针论》:“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活人书》卷三:“血脉者,营养百骸,滋润五脏者也。”参见脉条。
②生理学名词。指月经。见出《卫生易简方》;血管及其所运行的血液的合称。《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血有营养周身的作用,脉为血液运行的隧道,但受心所统率,在心气推动下发挥作用。
血络
位于机体浅表的细小动、静脉和毛细血管。亦称血脉。《灵枢·血络》:“刺血络而仆者,何也?”张隐庵注:“血络者,外之络脉孙络,见于皮肤之间。”临床上针刺放血,又称为泻络。
血轮
人体部位名。五轮之一。指目内外眦部位。血轮属心,其疾患多与心、小肠有关。《证治准绳·杂病》:“血轮者,目两角大小眦是也。内应于心,南方丙丁、巳午火,心主血,故曰血轮。”
血漏
病名。
①痔漏之时时下血者。《外科启玄》卷七:“时时下鲜血不止是也。”又名热漏。证治参见血箭痔条。
②月经过多者。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二“漏下”篇。即经漏。详该条。
血瘤
病名。瘤肿之一种。出《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引《肘后救卒方》云:“皮肉中忽肿起,初如梅李,渐长大,不痒不痛,又不坚强,按之柔软,此血瘤也。不疗乃至如盘,大则不可复消,而非杀人病尔。”多因火旺逼血沸腾,复被外邪所搏而发。证见瘤体由小渐大,色现紫红,软硬间杂,隐约若有红丝缠绕,或偶因擦破则鲜血渗流不止。该瘤好发于唇、颈、四肢,偶见于腹背。治宜凉血养血,滋阴抑火。用芩连二母丸加减,相当于血管瘤。
血淋
病名。淋证以尿血或尿中夹血为主要症候者。《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医宗必读·淋证》将血淋分为血热、血冷、血虚、血瘀诸种。主证小便涩痛有血。血热者,尿出灼热刺痛,血色鲜红,脉有力,治宜凉血清热,选用小蓟饮子、导赤散、琥珀散等方。血冷者,尿出血色晦暗,面色枯白,脉沉迟,治宜温暖下元,用金匮肾气丸、生料鹿茸丸。血虚者,尿出时涩痛不甚,尿色淡红,脉虚数,治宜滋阴补血,用八珍汤合益元散,或六味地黄丸加侧柏叶、车前子、白芍药。血虚有热,宜滋阴清热,用知柏八味丸。血瘀者,尿时阴中痛如刀割,血色紫暗有块,小腹硬满,脉沉弦或数,治宜活血通淋,选用一味牛膝膏,虚人用四物汤加桃仁、通草、红花、牛膝、丹皮。血淋多见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尿路结石、结核、泌尿系肿瘤等疾病。
血痢
病名。痢疾便中多血或下纯血。亦称赤痢。由热毒乘血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血痢者,热毒折于血,入大肠故也。”临床以血鲜血黯,辨其属热属寒。《秘传证治要诀·痢》治血鲜热痢,用藿香正气散加黑豆,五苓散加木香、粟米,下黄连丸,或黄连阿胶丸、茶梅圆、白头翁汤;冷痢血色黯如瘀,服冷药所下愈多,次数愈频者,用理中汤,或四君子汤加肉豆蔻、木香。参疾病、赤痢、赤白痢条。本病可见于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细菌性痢疾等疾患。
血疬
病名。瘰疬之一种。同名二意。其一,指瘰疬之并发感染者,如《外科大成》卷二:“核痛红肿者名血疬。”次则指瘰疬之形大不移者,见清·梁希曾《疬科全书》。证见瘰疬初起仅一二核,形同覆杯,推之不移。若失治则见逐渐增大,治宜内服调血化核丸。
血溃流注疽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其疽大如鸡子,形象犹如紫李,只肿(胀而)不红,内串经络之间,流注骨节之内,遍身酸疼百节疼痛。”治参无头疽条。
血溃
病名。《世医得效方》卷十:“眼白人浑黑,见物依旧,毛发直如铁条,虽能饮食,不语如醉,名曰血溃。”治以活血化瘀,用五灵脂为末,二钱,酒调下。”
血亏经闭
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由于长期失血或大出血,多产密产或堕胎小产失血,或房事过度,哺乳过久,虫疾等耗伤精血,以致营阴暗耗,气血不足,血海空竭而月经先见错后量少,逐渐无血下达而闭止。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渐至停闭,面色苍白或萎黄,神倦嗜卧,气短懒言,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形体消瘦等,治宜补血养血,方用人参养荣汤;因房事损伤者,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治宜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因哺乳过久者,宜大补气血,用十全大补汤等。
血块痛
病名。王肯堂《胤产全书》:“产后儿枕块痛,俗名血块痛。宜服三圣散(当归一两,延胡索、桂心各三钱为末,每服三钱,童便或热酒调下)。”即儿枕痛,详参该条。
血枯经闭
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出《丹溪心法》。指血枯而导致的经闭。多因素患失血症候,或早婚,房事不节,多产多育,乳儿过久,或久患虫积等耗伤阴血,致冲任血海空虚,无血下达而经闭。因失血者,症见饮食减少,面色(白光)白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日渐虚弱消瘦,治宜补血养血,方用人参养荣汤;早婚、房事不节等伤精耗血者,兼见两颧潮红,午后低热或骨蒸汗出,心烦梦寐等虚损症候,治宜滋阴补血,方用六味地黄汤等;因产乳多而伤阴血者,治宜气血双补,方用十全大补汤等。
血渴
病证名。
①因失血所致的口渴症。《证治要诀·拾遗门》:“诸失血及产妇蓐中渴者,名曰血渴,宜求益血之剂。”用四物汤、十全大补汤等方。
②泛指劳伤元气及失血所致的口渴症。《不居集》卷二十五:“内伤劳役,精神耗散,胃气不升,或血后亡津,名曰血渴。”治宜健脾养血,用理脾益荣汤、补中益气汤、味补饮、当归养血汤等方。
血咳
病名。出《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即经来咳血。详见该条。
血厥
病证名。厥证之一。
①即郁冒,由热升风动引起。《普济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类证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无疾,忽默默无知,目闭口噤,恶闻人声,移时方寤。由热升风动,郁冒而厥,妇人多有之。羚羊角散。”
②因失血过多或血逆所致厥证。《医林绳墨·厥》:“有血厥者,因而吐衄过多,上竭下厥,先致足冷,有如水洗,冷过腰膝,入腹即死,此血竭而作厥也。”治宜急用大蒜捣烂,敷于涌泉,或以热手频擦脚心;次用二陈汤加人参、白术、当归、炒黑干姜。《赤水玄珠·厥证门》治吐衄不知人而厥者,用芎归养荣汤、十全大补汤,或独参汤。《景岳全书·杂证谟》:“血厥之证有二,以血脱血逆皆能厥也。血脱者,如大崩大吐,或产血尽脱,则气血随之而脱,故致卒仆暴死。”“血逆者,即经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之谓,又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之类也。夫血因气逆,必须先理其气,气行则血无不行也,宜通瘀煎或化肝煎之类。”
血经
血结胸
病证名。
①邪热瘀血及结胸膈所致结胸证。《伤寒全生集·辨伤寒结胸》:“伤寒阳证,吐衄血不尽,蓄在上焦,胸腹胀满硬痛,身热,漱水不咽,喜忘如狂,大便黑,小便利,名血结胸。”治宜活血祛瘀,用犀角地黄汤。亦可选用抵当汤、桃核承气汤等方。
②因妇人经行,复感外邪所致结胸证。《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有血结胸,胸腹痛连腰胁背膂,上下攻刺痛,痛不可忍,手不可按,甚而搐搦者是也。此惟妇人有之,因患伤寒,经血适来凝滞;或经血适去,尚有余血未散之故。”治宜活血散瘀,用海蛤散、元胡索散。参见结胸条。
血箭痔
病名。内痔出血如箭者。《外科大成》卷二:“与内痔同,但无痛痒为异耳,如大解则鲜血如箭。”即内痔患者于大便时出血,其血注如离弦之箭矢。内痔之动脉出血。治宜内服猬皮象龙丸;血热者可服百草丸,或兼艾灸承山穴。若出血不止,则应进行手术治疗。当视病情选用枯痔注射、结扎切除手术治疗等。
血箭
病证名。
①皮肤出血之如箭者。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肌衄。多因心经火盛,逼血从毛窍出也。由于心经火盛迫血妄行而发病。证见皮肤出现红色斑点,甚者毛孔血出,严重者血出如注,犹若射箭,故名。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之剂,内服凉血地黄汤。若出血过多者,当内服当归补血汤。外用可选桃花散,以冷开水调敷患处。或选用京墨研末,以醋调匀涂贴患处。出血不止可用压迫止血。
②肠癖的俗名。《医学入门》卷四:“肠癖,俗呼血箭,因其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也。”参见肠澼条。
血瘕
病证名。因瘀血聚积所生的有形肿块。为八瘕之一。出《素问·阴阳类论》:“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血瘕,留着肠胃之外及少腹间,其苦横骨下有积气,牢如石,因而少腹急痛,阴中若有冷风,亦或背脊疼,腰疼不可俯仰。《类证治裁·痃癖症瘕诸积》:“血瘕,经行劳动感寒,留络不去,腰腹急痛,宜血瘕方或调经散。”参见瘕、八瘕条。
血极
血积
病证名。瘀血凝结成积。九积之一。见《儒门事亲》卷三。由跌仆努力、忧怒内伤等因所致。瘀血蓄于脘腹,证见痛有定处,面色萎黄而有蟹爪纹路,多怒善忘,便黑或便秘等。《金匮翼·积聚统论》:“血积,痛有定处,遇夜则甚,其脉芤涩。……跌仆努力者,多有此症。或忧怒伤其内,风寒袭于外,气逆血寒,凝结成积。”《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血积,瘀血成积。或因打扑,或因堕跌,瘀血蓄于脾腹,面黄粪黑也。”《医碥·积聚》:“血积,证见面色萎黄,有蟹爪纹路(血不能上荣也),多怒善忘,口燥便秘,骨热肢冷。”治宜活血化瘀为主,如桃红四物汤、加减四物汤(东垣)、桃仁承气汤、三棱煎,抵当丸、大黄(庶^虫)虫丸等方。参见积条。
血会
八会穴之一。指膈俞。《难经·四十五难》:“血会膈俞。”膈俞与膈相应,位居心俞和肝俞之间。心主血,肝藏血,本穴居中,血液聚会,故名。凡血病皆可酌情取用。
血黄
病证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血黄者,头痛心闷,眼运欲倒,胸膈热壅,鼻衄不止,咽喉干燥,舌上生疮。若身热如火,头面肿者,难治。”《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三日鼻中出血,大小便亦下血,心间烦闷,腹中有块,痛如虫咬,吐逆喘粗,此是血黄。”治用点烙法或服续随汤。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血汗
证名。汗出色淡红如血。见《奇效良方·诸血门》。又名红汗、汗血、肌衄。多由火热炽盛,迫血外溢所致。《血证论·汗血》:“则知阳乘阴而外泄者,发为皮肤血汗矣。”《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有血汗者,汗出污衣,甚如苏木水湔染,即《内经》之蔑症,则由胆经受热,血遂妄行,又与手少阴气并,故成此症。”《惠直堂经验方》卷四:“血汗,出汗红色也,血自毛孔中出。即肌衄,又名脉溢。乃虚弱极有火之症也。”火热炽盛者,治宜清热泻火。辨别心火、肝火、胃火、肺热、胆热之不同,选用凉血地黄汤、当归芦荟丸、竹叶石膏汤、人参清肺汤、定命散等方。如因气虚血少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产后血汗,宜猬皮散。大喜伤心,血随气行者,用黄芪建中汤兼用小麦、麦门冬,煎汤调下妙香散。参见红汗、汗血、肌衄条。
血寒月经过少
病证名。属月经过少症型之一。多因妇女摄生不慎,寒邪内侵,与血搏结,气血运行受阻,以致经行不畅,所下涩少;或素体阳虚,阴寒内生,气血化生不足而冲任血少。前者症见经来量少,色黯有块,排出不畅,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治以温经散寒,养血活血,方用艾附暖宫丸;后者经量涩少,色淡质稀,形寒畏冷,小腹冷痛,喜得温热,治宜温经养血,用大营煎加炮姜,甚者加附子。
血寒经行后期
病证名。经行后期证型之一。亦名血寒经迟。多因经产之时摄生不慎,寒邪乘虚侵入胞宫,血为寒滞,运行失常,导致月经后期;亦有素体阳虚,冲任虚寒,气血生化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而月经愆期。前者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绞痛,得热痛减,面色青白,形寒畏冷,治宜温经行滞,方用温经汤;后者症见经血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喜热喜按,面色(白光)白,头晕气短,腰酸乏力等,治宜温经养血,方用大营煎。
血寒经迟
血寒
病证名。亦称血分寒。即血分有寒。症见肢体麻木疲软,皮肤不泽,手足清冷,心腹怕寒,腹有块痛,得热则止,女子月事后期而痛,脉细而缓,法当温之。
血海败
病名。江天览《妇人病自疗法》:“年老妇人血崩,俗名血海败。”即年老血崩。详该条。
血海
①四海之一。指冲脉。又称十二经之海。《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冲脉上循脊里,与十二经脉会聚而贯通全身,因称。《素问·上古天真论》王冰注:“冲为血海”。其气血输注出入的重要穴位,上在大杼穴,下出于上巨虚和下巨虚穴。其症候:“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百虫窠。属足太阴脾经。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或屈膝,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拇指向膝内侧约呈45°角斜置,指端尽处取穴。另说在膝上二寸半(《针灸甲乙经》);在膝上三寸(《千金要方》注);在膝上一寸(《类经图翼》)。布有股前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及股动、静脉肌支。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五淋,湿疹,瘾疹,阴部痒痛,股内侧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③人体器官名。指肝脏。肝脏具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称。《素问·五脏生成》:“故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血灌瞳神证
血灌瞳人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又名目血灌瞳人、血灌瞳神证。可因肝胆火炽,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或阴虚火炎,血不循经,溢于络外;或外伤、手术等引起。《银海精微》:“血灌瞳人者,因毒血灌入金井瞳人水内也。”视瞳神不见其黑莹,但见其一点鲜红,甚则紫浊色也。为血液溢滞于黑睛与黄仁之间,轻者仅瘀积于其下份,甚者一片鲜红,全掩瞳神,视力迅降。由肝胆火炽所致者,宜清热凉血,用清营汤加减;由阴虚火炎所致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由外伤所致者,宜清热凉血,止血活血,用生蒲黄汤加减。
血鼓腹胀
病证名。因瘀阻血络所致的鼓胀证。《症因脉治》卷三:“血臌腹胀之症,腹胀不减,肚大紫筋,腿足或见血缕,小便反利,大便或黑,血在上则漱水多忘,血在下则小腹闷痛。”多因七情失调,或过食辛辣,血热妄行,不归故道,停积于中;或跌仆损伤,瘀血停滞所致。治宜活血化瘀,用红花桃仁汤、桃仁承气汤等方。参见腹胀、血鼓条。
血鼓
病名。一名血臌。由瘀血内停,因循日久所致的鼓胀证。《石室秘录·内伤门》:“血臌之症,其由来渐矣,或跌闪而瘀血不散,或忧郁而血结不行,或风邪而血蓄不发,遂至因循时日,留在腹中,致成血臌。”《血证论·血臌》:“血臌之证,胁满,小腹胀满,身上有血丝缕,烦躁漱水,小便赤,大便黑,腹上青筋是也。”治宜活血行瘀,健脾利湿,用消瘀荡秽汤、抵当丸,或分消汤加当归、芍药、红花、丹皮,去白术、茯苓等。如内热目黄,皮肤黄,乃兼有湿热,宜有茵陈汤合化瘀汤,清热利湿与活血化瘀并进。本证见于门脉性肝硬变、血吸虫性肝硬化及某些腹腔内肿瘤并发腹水等病症。参见鼓胀条。
血蛊
病名。因跌仆坠堕后误用补涩所致腹胀膨满之证。《证治汇补》卷五:“坠堕闭剉、气逆、气郁,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入即吐,名曰血逆;瘀蓄于脾,大腹膨胀,渐成鼓满,名曰血蛊。”参见血鼓、蛊条。
血攻痔
病名。指痔疮出血明显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血攻痔即血出。”一般多见于内痔。详该条。
血膈
病证名。因瘀血阻滞胸中所致的膈证。见《慎斋遗书》卷八。证见时吐时止,胸前作痛,且连背心。治宜行气活血,用枳壳、沉香、川芎、当归。又名血噎膈。参见膈、噎膈、血噎膈条。
血疳疮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多因风热之邪闭塞皮腠而发。证见皮肤出疹如粟,或疹斑红赤成片状,或色暗红如紫疥样,瘙痒,有屑脱落,甚则延及全身。治宜清热凉血,疏风解毒之剂。内服可选凉血地黄汤,或用消风散。类似紫斑类疾病。
血风眼症
病证名。古人指悲哭太过,损耗精血,以致眼泪汪汪,血障满眼的证候。见《广勤轩遗稿》。
血风劳气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五:“人参荆芥散治血风劳气,身体疼痛,头昏目涩,心忪烦倦,寒热盗汗,颊赤口干,痰嗽胸满,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调,脐腹(疒丂)痛,痃癖块硬,疼痛发歇,或时呕逆,饮食不进,或因产将理失节,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常服。一切风虚劳冷,孕妇莫服。荆芥穗、人参、桂心、生干地黄、北柴胡(去苗)、鳖甲(醋炙)、酸枣仁(炒)、枳壳(去穰)、羚羊角屑(制为末)、白术各七钱半,川芎、当归、防风、甘草各半两。上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热服,日二次。”此证属干血痨,参见该条。
血风疮
病名。瘙痒性皮肤病之一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该病多因肝经血热,脾经湿热,肺经风热交感而发者。证见:初起者形若粟米,搔痒无度,日轻夜重,其发多无定处或竞布遍全身。若抓破则流黄汁,浸淫成片。久则风毒郁结肌肤,耗血而火生,瘙痒更加剧烈,溃破则流血水。常伴有心烦不寐,咽干口渴,大便燥结,小便赤涩。治疗:宜祛风凉血解毒之剂,初期可内服消风散;若出现血虚风燥之证,则可选服地黄饮子。外用可选雄黄解毒散煎水熏洗,疮面涂搽黄连膏,或用润肌膏。相当于丘疹性湿疹,或皮肤瘙痒症,或即紫癜性色素性皮炎等病。
血分证
病证名。指温热病最深重的阶段。多从营分传来,以伤阴、伤风、动血、耗血为特征。症见热甚,神昏谵语,或抽搐、吐血、衄血、便血,斑疹色紫暗,舌色深紫或绛,脉细数等。多涉及心、肝、肾三脏。外科疮疡阳证,也常有血分热毒之称,但意义不同。
血分瘀热
病证名。
②瘀,指瘀血。热邪深陷营血分,阻滞血络而成瘀。或瘀积日久,郁而化热,导致瘀热互结。
血分
①病因病理学名词。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中最深入的阶段或病位。包括心、肝、肾等脏受邪。参卫气营血辨证条。
②泛指病在血者,与气分相对而言。
③病证名。妇人先有经水不通,而后得水气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血蛾
病名。系指由乳蛾之成于血热者。症见乳蛾肿胀红紫,刺之血流不止。治宜凉血清热。方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或参见乳蛾条。
血疔
病名。《外科真诠》卷下:“血疔或生肘下,或生眼角。疔有一窍如针眼淌鲜血不止,急用真香油四两,无灰酒不拘多少和匀热服,其血立止,徐用野菊花浓煎常服,切忌茶汤。”
血疸
病名。出《奇效良方》。指婴儿血分热毒而引起的黄肿。症见初生儿肌肤红白,二月后,遍身黄肿,眼闭不开,作呻吟声。因胎内有热或妊母服热药,热毒遗于胎儿所致。治宜内服清热解毒之剂,外用黄柏煎水浴之。
血愁
血不养筋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肝血不足而出现筋脉拘急的现象。《难经·二十二难》:“血主濡之。”血液有濡养筋脉的作用。肝主藏血,淫精于脉,其华在爪。《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肝血虚少可出现筋痿麻木,屈伸不利,手足震颤,甚则瘛疭拘挛,或爪甲脆裂,干枯变形等症,多见于贫血及失血患者,治宜养血为主。
血不归经
病因病理学术语。亦称血不循经。指血液溢出脉外,不循经脉运行。多由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所致。临床出现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及瘀斑等症。治宜针对不同病因病机采用相应方法,如补气,清热,吐血,活血等。
血鳖
病证名。瘀血与痰饮、内寒相搏,聚块成形。如鳖如钱,上下不定。属瘕病范畴。《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虚劳痼冷,败血杂痰而成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入咽,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则如钱,宜羌黄汤。”参见瘕、鳖瘕条。
血变
①病状名。体表血色的变化。《灵枢·癫狂》:“候之于颜……血变而上。”
②病因病理名。指血分的病变。《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
血便
证名。
②小便出血。《素问·至真要大论》:“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张志聪注:“溺赤便血者,甚则血出于小便也。”详见溺血条。
血痹
①邪入血分而成的痹症。由气血虚弱,当风睡卧,或因劳汗出,风邪乘虚侵入,使血气闭阻不通所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答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诸病源候论》卷一:“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证见身体不仁,肢节疼痛,脉微涩,尺脉小紧等。治宜益气和营,通阳行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汤、防风散等方。
②指风痹。《备急千金要方》卷八:“风痹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详风痹条。
血闭
病名。出《神农本草经》禹余粮条:太一禹余粮,味甘,平。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血闭即经闭。详该条。
血崩心痛
病证名。出周怡观《秘珍济阴》。属杀血心痛范畴。详该条。
血崩昏暗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多因血崩出血过多,心肝失养所致。症见两目昏暗,卒然倒下不省人事。治宜补血止血,方用固本止崩汤。若崩血不止,汗出肢冷,头晕心悸,脉微欲绝者,为气随血脱危重症候,宜回阳救逆,用参附汤。
血崩腹痛
病证名。指患血崩症兼腹痛。多因血瘀气滞所致,症见腹痛拒按,血块下后痛减,治宜行瘀止痛,方用四乌汤加莪术,或用失笑散;亦有因血虚胞脉失养作痛者,症见腹痛喜热喜按,治宜养血止血,方用胶艾四物汤。
血崩不止
病证名。指患血崩症日久不止者。《世医得效方》卷十五:“梅饮子治血崩不止,盐梅七个烧灰为末,空心米饮服。又方陈槐花一两,百草霜半两,为末,烧红秤锤淬酒下。”或用安冲汤、固冲汤等。可参见血崩条。
血崩
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一。亦名崩中、血山崩、血崩不止、暴崩。指不在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者。多因劳伤过度,脾肾气陷,不能摄制经血,或暴怒伤肝,肝不藏血,以致经血妄行。急则治其标,劳伤气血者,治宜补气固摄止血。方用举元煎加乌贼骨、棕榈炭、煅牡蛎等,或用固冲汤;因暴怒伤肝者,治宜舒肝解郁,佐以止血,方用平肝开郁止血汤,待流血减少或血止时,再予辨证治本。临床处理时并须防晕厥虚脱。此外如血热、血瘀、跌仆损伤等,均可引起血崩,参见血热血崩、血瘀血崩条。
血
①生理学名词。饮食水谷精微变化所生而循行于脉管中的血液。《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血受气的推动,运行全身,营养脏腑,维持各组织器官正常功能活动。《素问·五脏生成》:“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