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第四篇
虞痒
清代医家。字西斋,浙江归安人。生平欠详。尝着《类经纂要》一书行于世。
虞抟
明代医学家(1438-1517年)。字天民,号恒德老人,浙江义乌人。世医出身,抟幼习儒,文学功底好。后母病而习家学,精研《内经》、《难经》、《伤寒论》诸古典之学及历代重要医家著作,对朱丹溪倍加推崇。医术高明,治验甚多,遂名噪一时。抟亦善养生,尝曰,养生之道不外乎“节嗜欲,戒性气、慎言语、谨饭食”,亦为至理。其所著《医学正传》八卷、《苍生司命》八卷刊行于世,为读者所推崇。尚有《方脉发蒙》、《医案正宗》,均未见行世。
《虞庶注难经》
医经著作。五卷。宋·虞庶注。《郡斋读书后志》称:“虞庶……为此书,以补吕(广)、杨(玄操)所未尽。”原书已佚,其内容大多保留于《难经集注》中。
虞庶
宋代医家。原籍仁寿(今属四川)人。先习儒,后弃儒习医,并撰《难经论》,未见行世。
虞世南(558-638年)
南北朝至唐代间官吏,知医。以其书法而闻名于世。唐太宗尝赐秘书监之职。公余辑有《养生必用要略方》,未见行世。
虞悰(435-499年)
南北朝时医生。字景豫,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北齐武帝萧颐未即位前,悰与之交厚。后受封为高官,善调饮食,武帝尝诣其家,酒醉后,悰予醒酒方疗之。
腴(yú,音盂)
指腹下的肥肉。《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而纵缓,故有纵腹垂腴。”
揄(yú,音盂)申
索引伸展。《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
愉愉
和悦貌。《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愉愉然。”
俞正燮(1775-1840年)
清代思想家。字理初。安徽黟县人。道光元年举人,毕业治学,晚年主讲江宁惜阴书院,于史学、天文、医学均颇有研究。撰《癸巳类稿》(1833年)、《癸巳存稿》(1847年),在《类稿》中有《持素脉篇》、《持素持篇》、《持素正篇》、《持素目录序》等四篇,为《素问》的摘要注释。在卷十四中,详斥来华之天主教教士罗雅谷译述《人身图说》,思想较为保守。
俞震
清代医家。字东抉。浙江嘉善人。博览群书,善工诗词,因多病习医,师事金钧,得其奥秘,治病多奇中,遂以医问世。着《古今医案按》(1778年)。选案广泛,按语切当,且予医者治法之巧,于医案著作中卓有影响。门人奚应莲、奚应虬,得其传。
俞用古
明代医家。浙江新昌人。精医理,善辨证论治,常以意疗取效。一女子欠伸,双手僵直不能下。诊曰:“须灸丹田。”燃灸,令解其裙,女惊护之,双手遂下,病即愈。又一家数口忽哑,询其所嗜,答曰:“雉。”令饮姜汁,药下亦愈。问其故,答曰:雉多食半夏,其毒在内故也。
俞应泰
清代医家。字星阶。浙江绍兴人。本业儒,因妻病被庸医所误,后发愤攻医,精伤科,着有《伤科秘诀》(1935年刊)。另着《内科摘要》、《外科探源》等。
俞穴
即腧穴。见该条。
俞涛
明代医生。号惠泉山人。奉化(今属浙江)人。通医理,精切脉,活人甚众,乡人敬之。子德扬、孙惟圣,皆传家业。
俞氏
①战国时名医。据《列子·力命篇》载,曾为季良治疾。
②隋代人。着有《疗小儿方》四卷,已佚。
俞窍
深在筋骨间的腧穴。《素问·诊要经终论》:“冬刺俞窍于分理。”林忆等新校正:“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冬气在骨髓’。此俞窍即骨髓之俞窍也。”《类经》注:“孔穴之深者曰窍,冬气在骨髓中,故当深取俞窍于分理间也。”
俞桥
明代医家。字子木,号溯洄道人。海宁(今浙江海宁)人。少举业,潜心于理学,兼涉岐黄术。嘉靖(1522-1566年)以名医被征,官至太医院院判。于方书无所不悉,更博访名家,搜集古今秘方,曾得刘完素、张洁古、李东垣等名医未刊刻之手稿。虽居京城,以侍奉权贵为耻,对贫家则尽心医治。着《医学大原》,已佚。另着《广嗣要语》,谓天地之气尚且可以转移,人体更可以摄养调理,使身体强健而延续子嗣。
俞启华
清代医家。字旭光。江西婺源人。精岐黄术,远近弛名。一经诊治,沉疴即起,且不付报酬,故人皆望其长寿,称“百寿先生。”着《医方辑要》、《彩亭医案》各一卷,《本草释名》二卷,均未见传世。卒年77岁。
俞募配穴法
针灸配穴法之一。即以病变脏腑所属的背俞穴与募穴相配用治疗病患的配穴法。如膀胱病选用膀胱俞配中极,肝病选用肝俞配期门等。
俞茂鲲
清代医家。字天池。句容(今江苏)人。精痘科术,每里中延请医治痘科,必从旁听其辨论,观其用药,博览书籍,遂精痘症。着《痘科金镜赋集解》(1727年),为我国较早记载人痘接种术之文献。倡用“熟苗”,以痘苗递传愈久愈好,反对用“败苗”(即天行痘痂苗)。子念祖、承祖皆以治痘着称。
俞理
腧穴的原理。《素问·疏五过论》:“守数据治,无失俞理。”王冰注:“但守数据治而用之,则不失穴俞之理矣。”意为针灸治疗必须按照规定的法则,不能违反腧穴的原理。
俞坚
清代医家。字心一。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少学医于隐士金汝铉,得其传,能起危疾。鉴于药性多偏,稍不慎则伤人,遂着《医学慎术》,已佚。子镒,传其业。
俞会
俞,指腧穴;会,指脏腑经络之气在腧穴上相交会。《素问·调经论》:“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马莳注:“六阳经,六阴经,皆有腧穴所会。”
俞焕
清代医家。字晓园。江西婺源人。通药性,尝与其兄尔介、彦方共制寸金丹、催生丸、太乙灵膏等膏丹丸散,施于患者。喜抄验方,曾抄录钱峻《经验丹方汇编》,并附以其它有效之奇方,编撰成《丹方类编》(1717年刊行)。
俞府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布有锁骨上神经的前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咳嗽,气喘,呕吐,不嗜食,胸痛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俞跗
上古医家。一作俞柎。据《韩诗外传》载,俞为医可使“死者复生。”实为牵强附会之说。相传俞治病多采用外科手术,除体表切割手术之外,尚可做腹部手术。《史记·扁鹊传》载: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石蹻引,案扤毒熨,一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炼精易形。
俞东皋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着《痘疹xx言》,已佚。
俞承春
明代医家。号桃源。浙江奉化人。工伤科、小儿科,善治跌打损伤、伤重垂危,药能下咽,多能愈,活人众,遇贫寒无力购药者,施送药物,不计其价。弟承历、侄应震,皆传其业。
俞弁
明代医家。字子谷。号守约居士。履贯未详。尝谓:不明医术者,不得称为孝子,事亲者不可不知医。故癖于论医,闻师友讲谈,或披阅诸史百家之文,辄手抄以备忘,积久成《续医说》十卷(1522年)。另着《脉证方要》十二卷,已佚。
俞宝
生平里贯均未详。着《小女节疗方》(一作《少小节疗方》一卷),已佚。
鱼子石榴证
病名。系指气轮生浮肉浅红,揉之俨似小铁砂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由脾肺积毒,血终瘀滞所致。《张氏医通》卷八:“其状生肉一片,如榴子绽露于房,障满神珠,血部瘀实,目疾之恶证,治用割,割后见三光者可治……若三光瞑黑者,内必瞳神有损不治。”内治宜清热散瘀,方用抽风汤加减。外可点降雪膏。
鱼腰
经外穴名。出《医经小学》。《奇效良方》云“在眉中间是穴”,与《银海精微》所云之光明穴同。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主治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目翳,及面神经麻痹等。沿皮刺0.3-0.5寸。
鱼腥哮
病名。因食用鱼腥而致发哮者。类似齁喘。《医说》卷四:“因食盐虾过多,遂得齁喘之疾。”证见喘急,喉中有痰鸣声,喘鸣迫急,但坐不得卧等。治宜温肺化饮以平喘,用小青龙汤、越婢汤等方。参见齁喘条。
鱼翔脉
七怪脉之一。脉在皮肤,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主三阴寒极,阳亡于外。
鱼尾毒
病名。系指项后发际两旁角处生痈,易成脓的病证。相当于今之枕后化脓性淋巴结炎。出《外科大成》卷二。本病多由足太阳膀胱经湿热凝结而成。治同外痈。
鱼尾疔
病名。系指眼角外生有疔疮的病证。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二。证治参见疔疮条。
鱼尾
①经外穴名。出《银海精微》。在眼外眦横纹尽处。一说“在目上眉外尖。”(《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主治头痛,头晕,目疾,及面神经麻痹等。沿皮刺0.3-0.5寸。
鱼腮风
病名。系指生在面颊部之疔疮。《重楼玉钥》卷一:“是症生在腮颐酒腋边。两腮浮赤红肿,为双鱼腮;一边红肿者,为单鱼腮。”本病多因风热火毒上冲面颊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参见疔条。
鱼腮毒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二。也即腮部生痈的病证。详见腮痈条。
鱼鳅症
病名。系指咽喉红肿疼痛,肉蛾肿似鳅鱼,痰涎上壅、饮食有碍的病证。见《喉科心法》。参见乳蛾条。
鱼脐丁
病名。疔肿之形似鱼脐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多因风邪毒气于肌肉所生也。“此疮头黑深,破之黄水出,四畔浮浆起,狭长似鱼脐,故谓之鱼脐丁疮。”证治参见丁、疫疔、疔疮条。
鱼脑痢
病名。赤白痢所下如鱼脑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白脓上有赤脉薄血,状如脂脑,世谓之鱼脑痢也。”详见赤白痢条。
鱼络
手太阴肺经在鱼际部的络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鱼络血者,手阳明病。”意指手太阴肺经在鱼际部的络脉如果充血,多为其表经即手阳明大肠经病变。
鱼鳞障证
病名。
①属宿翳。即眼生翳障,色白涩而不光亮,状似鱼鳞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本病乃为气结膏凝不能消除所致。参见宿翳条。
鱼鳞风
病名。系指悬雍垂肿起,色白如鱼鳞状的病证。《重楼玉钥》卷上:“此症生在蒂中之下,与松子风相似,但微肿处起白点,日久白点变成鳞,其鳞向下者是。”本病多由内有肺胃伏热作祟,又受外邪相引而致。故治宜宣散清热。方用六味汤加减。参见双松子风条。
鱼口症
病名。系指唇上生疮,形如鱼口,痰涎不收的病证。本病之病因,《喉舌备要》认为此症乃脾经热毒所致。治宜清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参见驴嘴风。鱼口风等条。
鱼口风
病名。
①系指上唇生疮,红肿渐至下唇及面颊,发热痒痛的病证。见《普济方》卷六十。即指唇疔。若上唇赤肿直长出者,名龙唇发。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②系指崩砂口疳风。见《喉科泄秘》卷上。
③系指喉风兼有呼吸困难的病证。见《普济方》卷六。其云:“鱼口风,如鱼吸水者,不治。”
鱼口
病名。性病之于阴部结肿成疮者。《外科正宗》卷三,“夫鱼便者,左为鱼口,右为便毒。总皆精血交错生于两胯合缝之间,结肿是也。近之生小腹之下,阴毛之傍,结肿名曰横痃。”证见:初起结肿,不红微热,行走稍便,无寒热交作者为轻。已成红赤肿痛,发热焮痛,举动艰辛,至夜尤甚者易。已溃脓稠肉色红活,肿消痛止,新肉易生作痒者顺。初起结肿坚硬如石,牵强刺痛,起坐不便,寒热者重。已溃腐烂,肿痛不减,脓水清稀,孔深口大不敛者险。因其疮口久久不敛,形如鱼嘴者,故名。此病已少见。
鱼睛不夜
病证名。系指目珠若金鱼睛突出的病证。《目科正宗》:“目如火胀于睑间,不能开闭,若野庙凶神与花缸变鱼之目,凸起定凝,故曰鱼睛不夜。”也即鹳眼凝睛。详见该条。
鱼瘕
病证名。腹内瘕证其形如鱼者。《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胃气虚弱者,食生鱼,因为冷气所搏,不能消之。结成鱼瘕,揣之有形状如鱼是也,亦有饮陂湖之水,误有小鱼入人腹,不幸便即生长,亦有形状如鱼也。”参见瘕条。
鱼际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荥(火)穴。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布有桡神经浅支和从拇指流向头静脉的小静脉支。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及扁桃体炎,小儿营养不良等。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鱼脊疮
病名。疮之形若鱼脊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多因素有阳虚,复感湿热郁结而致。该证发作缓慢,或初起但见患处皮肤坚硬肿痛,或起有白泡,逐渐扩大,其形长而状若鱼脊,破溃者时流黄水,或渐渐成脓。治宜温经补气活血。初发宜外用隔蒜灸。或用真君妙贴散,以香油调匀敷贴。内服方用内补十宣散。
鱼脊
推拿穴位名。位于腕部掌侧面的桡侧缘。《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鱼脊穴:阳池旁边,小窝处,乃大指散脉处。”
鱼骨形
鱼腹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作鱼肠。即承山。参见该条。
《(鱼孚)溪外治方选》
医方著作。二卷。陆锦燧辑。刊于1918年。书中专门辑录各科疾病的外治方,分为关窍、筋、骨、身形等120门,约一千数百余首,多属简易实用。现存初刊石印本。
《(鱼孚)溪陆氏医述》
医学丛书。陈锦燧(晋笙)辑选。刊1920年。原书称十五种,现存九种。即《要药选》(陆咏媞辑)、《用药禁忌书》(陆循一辑)、《外候答问》(陆晋笙辑)、《病症辨异》(陆成一辑)、《(鱼孚)溪单方选》、《(鱼孚)溪外治方选》、《重古三河间医案》(以上三书均为陆晋笙辑)、《(鱼孚)溪医案选摘要》)(陆咏xx辑)、《景景医话》附《医话录旧》(陆晋笙辑)。现存绍兴医药学报社铅印本。
鱼肚
推拿穴位名。位于小腿后方。能醒神,止泄,平喘。《小儿推拿秘诀·身中十二拿法》:“十拿鱼肚穴,能止泻,醒人事。”《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承山穴,在腿肚中。一名鱼肚穴,一把拿之。拿此穴,小儿即醒。又治喘。”
鱼肠
鱼鳖蟹积
病证名。食鱼蟹类过多而致积滞不化者。证见腹痛,或吐或泻。《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鱼鳖蟹积,食此过多成积,腹中疼痛,胸中满闷,或吐或泻也。宜紫苏、陈皮、木香、姜汁。”方用妙应丸、遇仙丹等。参见食积条。
鱼
人体部位名。指手拇指(或足(?母)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余注伤寒论翼》
伤寒著作。四卷,清·柯韵伯撰,余听鸿注。刊于1893年。余氏认为柯氏著述“条理疏畅,议论明晰”,遂将《伤寒论翼》的抄本予以补缀加注,而成此书。据余氏自称,其补缀的阙字与柯氏原文或微有不合之处。现存稿本、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余元度
清代医家。里籍欠详。师事“镜机子”,尽得其传。反对过分强调脉之重要性,主张四诊合参,盖因内病必形诸外,故先望、闻、问,切不可仅以切脉断病。其甥将其医论录辑为《用药心法》,未见传世。
余应奎
明代医家。江西上绕人。生平欠详,尝撰《太医院补遗本草歌诀雷公炮制》,并增订龚信《医学源流肯綮大成》。现有刊本行世。
余岩(1879-1954年)
近代医家。字云岫,浙江镇海县人。早日求学于日本国,后来又在国内研读中医药,有一定之训诂学基础。尝于1927年向当时政府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中医界群起反抗,未能付诸实施。所著有《医学革命论》、《医学革命论续集》、《灵素商兑》、《古代疾病名候疏义》,均有刊印本行世。
余显廷
清代医学家。字廉斋,呈橘泉子。江西婺源县人。精于医术,撰有《脉理存真》。系将其祖余燕峰之《脉理》加以疏注而成。现有刊本行世。
余无言(1900-1963年)
现代医家。字择明、愚庵,号不平,江苏阜宁人。幼读经史,父余奉仙为当地名医,无言继承家学,年十八即悬壶应诊。1920年至沪上就学于俞凤宾,学习西医。后定居上海,与名医张赞臣办诊所,办《世界医报》。后二人又合办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为维护中医的利益,与消灭中医之反动政令展开斗争。余氏主张“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提倡不分中西,而应取二者之长,以补己短,熔二者于一炉,故其临证亦熔经方时方于一炉。1955年应聘到北京,在中医研究院和北京中医学院任职。所著甚丰,有《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湿温伤寒病篇》、《斑疹伤寒病篇》、《实用混合外科学各论》。另有医案集《翼经经验录》及其他学术论文发表。
余热不得卧
病证名。热病余邪未尽所致的不寐症,见《症因脉治》卷二。其证表汗已出,表邪已退,身不发热,但睡中盗汗,小便色黄,夜多烦躁,口苦舌干,不得安睡。如为太阳余热,用五苓散,木通羌活汤下;少阳有热,用栀子柴胡汤;阳明有热,竹叶石膏汤。参见不寐条。
余苹皋
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尝撰《药性赋音释》一卷,有刊本行世。
余霖
清代医家。字师愚,常州(今属江苏)人。少习儒,后弃儒习医。其父因染温疫为俗医以伤寒法治之未愈,竟误治而亡。会安徽桐城大疫,余氏以石膏大剂煎药调治,救活无数。后数年又于京师再遇疫症,再以同法治之亦效。经积三十年经验,着成《疫疹一得》,刊刻于世。创有气血双清之清瘟败毒饮,是其代表方剂。
余含棻
清代医家。字芬亭,号梦塘、杏林子。江西婺源县。广读经书,兼通医术,尝着有《医林枕秘》、《麻痘合参》、《保赤存真》。除后一种有多种版本行世外,余未见传世。
余奉仙
近代医家(1860-1939年)。字涤凡,江苏阜宁人。精研《内经》等古典医经,于金元以降诸医家亦皆深有探究。为“苏北三大名医”之一。尝着《医方经验汇编》,现有刊本行世。另有《经验辨录》,未见梓行。
余伯陶
近代医学家。字德埙,江苏嘉定县人。于民国时期尝任神州医学会会长。着有《鼠疫约篇》及《鼠疫抉微》行于世。另还主编过《神州医药学报》。
于志宁
唐代官吏(558-665年)。字仲谧。京兆高陵(今属陕西)人。太宗时中书侍郎,高宗显庆时任尚书右仆射。显庆二年(657)奉敕与李绩苏敬等同修《新修本草》,于显庆四年修成,卒年七十八岁。
于于
洋洋自得貌。《灵枢·通天》:“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
于应震
明代医生。号旸东。平阳(今属山东)人。学识渊博,专攻文学,兼精医术。《平阳县志》载有同邑贡生乔绪启者,因患伤寒证,气已绝。于氏诊曰:尚有微息,急调药灌之,仅下咽数匕而醒,又调治数日,已如常人。其医术精妙有如此者。
于暹春
清代医家。字桐岗,号不翁。江苏江都塘头村人。幼习举子业,广泛涉猎,尤工书法,兼通医学,藏书甚多。所著有《医林集成》八十卷,《灵素难经补注》十二卷,《脉理辨微》四卷及《伤寒瘟疫条辨》二十四卷。惜均未见行世。
于省三
清代医家。字绍曾。河南西平县人,随同邑名医于福纯习医,尽得其传,遂以医名。医德高尚,辄以医济贫,适逢咸丰年间瘟疫流行,于氏以医术高明而存活无数。时人尊之为“长者。
于溥泽
清代医家。字皆霖,又字芥林,号云巢,又号之莱山人。山东平度人。曾中举人并任官职,对诗词经学颇有研究。从名医黄元御学医,深得其传,治病颇多奇效。其学传于门人,凡平度名医率多出其门下。其医着有《云巢医案》、《医学侍话》及《伤寒指南》等。
于名鹏
清代医家。履贯未详。字秉壅。曾着有《庸谭广编》四卷、《痘疹庸谈广编》十卷行世。对痘疹病颇有个人见解。
于法开
晋代医僧。剡县(今浙江嵊县)人。平生酷好仙释,医术亦精通。尝于旅途中宿于人家,适主人妻难产不下经日。于法开命其食羊肉多块后,即以针刺之,须臾儿即产下。所著有《议论备豫方》,已佚。
瘀血腰痛
病证名。腰痛病之一种。指因瘀血而致腰痛者。亦称沥血腰痛。见《丹溪心法》卷四。该病多因跌仆闪挫,或碰撞所伤,或腰痛经久,瘀血凝积而成。症见痛有定处,如锥刺状,日轻夜重,有时可伴见大便色黑,小便赤黄或暗红,脉涩等症。治宜以活血化瘀为主。可用补阴丸加桃仁、红花,或桃仁承气汤、川芎肉桂汤(李东垣方:羌活、肉桂、川芎、柴胡、当归梢、苍术、炙甘草、神曲、独活、防己、防风、桃仁)等加减,并可配以针灸、拔火罐等法治之。
瘀血胃脘痛
病证名。指胃脘痛因于瘀血滞结所致。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三。《症因脉治》卷一指出此病证有“遇夜痛甚,逢冷即痛,按之有形”的症候特点。高鼓峰《医宗己任篇》:“血痛者,胸膈刺痛,脉必濡涩,食可进,四物汤加大黄、桃仁、红花主之。”《医学三字经》卷一:“瘀血作痛,痛如刀割,或有积块,脉涩,大便黑,宜桃仁承气汤、失笑散。”此病证多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参见血心痛、胃脘痛条。
瘀血头痛
病证名。指头痛因于瘀血(外伤或久病入络)所致。见《医碥·头痛》。瘀血之头痛,痛如锥刺,痛处较固定,时发时止,病期较长,用一般治头痛药难以控制者,常伴有面色晦滞,舌有瘀点或瘀斑,脉象多涩或沉涩。宜祛瘀活血。用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等方加减。痛甚者,宜加全蝎、蜈蚣、地龙、白芷等药;兼气虚者,加黄芪。一般在处方中,赤白芍、川芎等药用量宜稍大。可见于脑外伤、脑震荡后遗症、血管性头痛等病。参见头痛条。
瘀血嗽
瘀血流注
病证名。流注病之一种。指发生人体肌肉深部之脓疡。其病因为跌仆损伤,或产后恶露未尽,以致经络,湿热毒邪乘虚而入,结而为肿,发为本病。症见初起局部肿胀,触之坚痛,患处皮色微红或青紫;继而皮色焮红灼热,并可向周围蔓延,同时伴有恶寒发热,骨节疼痛等全身症状。患处日久成脓,破溃脓尽收口而愈。治宜行气,活血,解毒。亦须辨证施治。因跌仆损伤所致者,宜服散瘀葛根汤;产后瘀血所致者,宜用通经导滞汤加减;若脓成则应及时切开引流,余可按痈疽溃后治疗。相当于肌肉深部脓疡。
瘀血咳嗽
病证名。即瘀血咳、瘀血嗽。《血证论·咳嗽》:“有咳嗽侧卧一边,翻身则咳益甚者,……宜血府逐瘀汤加杏仁、五味子主之。侧卧左边者,以左边有瘀血,故不得右卧也,右卧则瘀血翻动、益加壅塞,宜加青皮、鳖甲、莪术,以去左边之瘀血。侧卧右边者,以右边有瘀血,故不得左卧也,宜加郁金、桑皮、姜黄,以去右边之瘀血。凡此瘀血咳嗽之证。”参见瘀血咳等条目。
瘀血咳
病证名。又名瘀血嗽、瘀血咳嗽。指瘀血在肺引致之咳嗽。《医学入门》卷五:“瘀血咳,则喉间常有腥气。轻者,泻白散加生地、山栀、牡丹皮、麦门冬、桔梗;重者,桃仁、大黄、姜汁为丸服。或因打损劳役伤肺,遇风寒则咳,或见血紫黑色者,四物汤去芎加大黄、苏木为末,酒调服,利去心肺间瘀血即止,后服人参养荣汤调理。肺胀满,即痰与瘀血碍气,所以动则喘急,或左或右,眠一边不得者是,四物汤加桃仁、诃子、青皮、竹沥、姜汁。”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气管结核或肺部感染病证。参见瘀血咳嗽条。
瘀血黄
病证名。即蓄血发黄。指身黄因于瘀血所致。《明医指掌》卷四:“瘀血黄者,大便黑,小便利,抵当汤、桃仁承气汤,量人虚实,下尽黑物则愈。”参见瘀血发黄等条。
瘀血灌睛证
病证名。
①泛指由血瘀所引起的眼疾。《审视瑶函》:“凡见白珠赤紫,睥肿虬筋紫胀,敷点不退,必有瘀滞在肉。”
②仅指瘀血指停滞胞睑皮下及白睛的病证。《目经大成》:“眼胞一环半块青碧隐隐,次后紫黑或满腔微肿,白睛赤无胀起。”治宜清热消瘀,用消毒逐瘀汤加减治疗。
瘀血腹痛
病证名。见《古今医鉴·腹痛》。指腹痛因于瘀血阻滞所致。由寒凝血阻,或热与血结,或因久病入络、气血瘀滞,或跌仆伤损、瘀血凝滞而发病。临床以腹痛部位固定不移,喜热恶寒,按之痛愈甚而拒按,或可扪及积块,夜痛甚于白昼,舌质紫黯,可有小瘀点,其脉多涩。治宜祛瘀活血,行气止痛,选用消瘀饮、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失笑散等。妇女之痛经亦多属瘀血腹痛。参见血滞腹痛、腹痛、痛经等条。
瘀血发热
病证名。指发热因于瘀血所致。《伤寒全生集·辨内伤瘀血证发热状类伤寒》谓:“凡跌仆损伤,或被人踢打,或物相撞,或致挫闪,一时不觉,过至半日或一二三日而发者有之,十数日或半月一月而发者有之。一般寒热交作,其心胸胁下小腹满痛,按之手不可近者,此有瘀血也。或一时伤重,就发寒热,瘀血上冲,则昏迷不省如死之状,良久复苏,轻则当归导滞汤,重则桃仁承气汤加苏木、红花、牛膝、桔梗、姜汁,量其元气,下瘀血则愈。”《不居集》下集论久病瘀血发热,“热涸其液,则干枯于经络之间,愈干愈热,愈热愈干,而新血皆枯,……补之不可,凉之不可,而立大黄(庶^虫)虫丸。”《血证论·发热》:“瘀血发热者,瘀血在肌肉则翕翕发热,证象白虎,口渴心烦,肢体刺痛,宜当归补血汤,合甲已化土汤加桃仁、红花、柴胡、防风、知母、石膏;血府逐瘀汤亦治之。瘀血在肌腠则寒热往来,以肌腠为半表半里,内阴外阳,互相胜复也。宜小柴胡汤加当归、白芍、丹皮、桃仁、荆芥、红花治之,桃奴散加柴胡、黄芩亦治之。瘀血在府,则血室主之,证见日晡潮热,昼日明了,暮则谵语,以冲为血海,其脉丽于阳明,故有阳明燥热之证,桃仁承气汤治之,小柴胡汤加桃仁、丹皮、白芍亦治之。瘀血在脏,则肝主之,以肝司血故也。证见骨蒸劳热,手足心烧,眼目青黑,手发摧折,世以为难治之证,而不知热血在肝脏使然,宜柴胡清骨散加桃仁、琥珀、干漆、丹皮治之。”又瘀血发热,证见下肢厥冷,少腹拘急,漱水不欲咽,脉涩者,宜用当归承气汤。参见发热条。
瘀血发黄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卷五。又名瘀血黄、蓄血发黄。《证治汇补》卷三:“瘀血发黄,喜忘,如狂,溺清,便黑。”《张氏医通·杂门》:“有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或胀,脉沉或弦,大便不利,脉稍实而不甚弱者,桃核承气汤。下尽黑物则退。”参见瘀血黄、蓄血发黄条。
瘀血短气
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血病门》。瘀血阻于肺或气管,使肺气升降不利而致。多见于负重憋气伤肺或郁怒伤肝,导致血络瘀滞所致。临床以胁下撑痛,呼吸气短为主症,患者多有形体羸弱,遇恼怒则胁痛增剧。治以化瘀为大法,用麦芽煎吞服参三七末或用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方。
瘀血闭结
病证名。指大便秘结因于瘀血所致。《血证论·便秘》:“瘀血闭结之证,或失血之后、血积未去;或跌打损伤、内有瘀血停积不行。大便闭结,或时通利,仍不多下,所下之粪又带黑色,腹中时时刺痛,口渴发热,脉带涩象,宜用桃仁承气汤治之;或失笑散加杏仁、桃仁、当归、白芍。”参见血秘条。
瘀血
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腑内的血液。瘀血既可以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因气滞、气虚等引起之血行不畅而凝滞;二是因内外伤或血热妄行造成的离经之血。由于瘀血的部位、原因等不同,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多见有血液瘀滞体内,包括溢出经脉外而积存于组织间隙的,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面色黧黑,肌肤青紫,皮肤干枯如鳞状,局部固定性刺涌、拒按,夜间痛甚,紫色血肿,或有症积痞块,小腹硬满,胸胁撑痛,经闭,大便黑色,或伴有各种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甚或出现善忘,惊狂等。主要治疗大法为活血祛瘀。
瘀肉攀睛
瘀热在里
指郁积在内的邪热。
①伤寒病瘀热在里:《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瘀呃
病证名。呃逆由于瘀血阻滞而引发。见《证治汇补·呃逆》。症见心胸刺痛,饮水即呃逆频发,多见微芤、沉涩之脉。《张氏医通·呃逆》:“有饮热、饮冷而呃,背微恶寒,目睛微黄,手足微冷,大便溏黑者,属瘀血。”或见呃逆频频,病久不愈,入晚则见发热。治以活血化瘀法,选用桃仁承气汤、血府逐瘀汤等方,并可加入和胃、降逆之品。此外,还可配合针灸、按摩治疗。参见呃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