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第七篇
痰热阻肺
病证名。指痰热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症见发热咳嗽、喘息痰鸣、胸膈满闷,咯黄稠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呼吸迫促、胸胁作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痰,方如麻杏石甘汤。
痰癖
病名。即痰邪癖聚于胸胁之间所致病证。《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痰癖者,由饮水未散,在于胸府之间,因遇寒热之气相搏,沉滞而成痰也。痰又停聚,流移于胁肋之间,有时而痛,即谓之痰癖。”与此病相类者,另有饮癖,均属痼疾。参见饮癖条。
痰痞
病证名。痞证之一。属痰气痞结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因乎痰者为痰痞。脉必滑,胁下痛。”《类证治裁·痃癖症瘕诸积论治》:“痞由中脘痰气不利者,宜用砂枳二陈汤;痰结胸满,用顺气导痰汤;心下痞,发热而呕,用半夏泻心汤;心下积冷如覆杯,按之有水声,热手熨之如冰,脉沉迟者,用三圣散吐之,次服白术调中汤。”参见痞、痰证条。
痰呕
病证名。一名痰饮呕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素盛今瘦,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呕,食与饮并出,名曰痰呕。”参见痰饮呕吐条。
痰疟
病名。疟疾之一。见《医学入门》卷五。《证治汇补·疟疾》:“痰疟,因夏月多食瓜果油面,郁结成痰,热多寒少,头疼心跳,吐食呕沫,甚则昏迷卒倒。寸口脉浮大者,吐之;关脉弦滑者,化之;若胸满热多,大便燥实,大柴胡汤下之。”《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痰疟者,痰结胸中,与凡疟所挟之痰更甚,故寒热乍已,胸中满闷不退,或头疼肉跳,吐食呕沫,甚则昏迷卒倒,皆是痰涎结聚之故,宜二陈汤、导痰汤。”李梴治痰疟,主张用“柴陈汤加草果;呕吐者,二陈汤倍白豆蔻,流行三焦,呕疟自止;气虚呕者,单人参汤,或用常山炒过;久不止者,露姜饮截之”(见《医学入门》卷三)。
痰母
病机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乳食停滞,或为暑湿所侵,化热灼液成痰,因循日久,结为顽块。为齁(鼻合)的病因。详齁(鼻合)条。
痰秘
病名。由痰饮湿热蕴滞于肠胃所致。《张氏医通·大小府门》:“痰秘者,痰饮湿热阻碍,气不升降,头汗喘满,胸胁痞闷,眩晕腹鸣。半夏、茯苓、木香、槟榔、枳实、橘红、香附、白芥子、姜汁、竹茹。不应,加大黄、黄连。甚则控涎丹下之。”参见便秘、痰证条。
痰迷心窍
病证名。又称痰阻心窍、痰蒙心包。指痰浊阻遏心神,引起意识障碍。症见神识模糊、精神抑郁或举止失常、喃喃自语,或昏倒于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鸣,苔白腻,脉滑等。治宜豁痰开窍,方如导痰汤合苏合香丸。
痰迷
病证名。《厘正按摩要术》:“小儿痰壅气塞,呀呷作声;甚至痰漫窍闭,如痴如迷;甚至痰塞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在小儿为尤多。”治宜豁痰开窍,用涤痰汤加减。推拿:分阴阳,推三关,退六腑,推肺经、心经等。针刺天突、内关。
痰蒙心包
即痰迷心窍。详该条。
痰瘤
病名。系指生于腮下或肋腹等处的脂肪瘤。《外科问答》:“痰瘤生于腮两旁,或肋腹等处。初起如桃李,渐大如茄,按之绵软,不痒不痛。”痰瘤穿溃后如猪脑髓。治法:生于上体者宜清上解郁汤;生于下体者宜用解下除湿汤。
痰淋
病名。淋证之一。见《医碥·淋》。指痰气郁结、痰湿下注而致之淋证。宜化痰通淋,选用七气汤、青州白丸子、渗湿汤等方;亦可以四苓散、二陈汤合方与治。如因于厚味、食积成痰,流注于下成淋者,宜尿浸山楂、川连、丹皮、海浮石、玄明粉等药煎服。参见淋、痰证条。
痰疬
病名。瘰疬之一种。见《外科正宗》卷二。该病多因寒热不调,饥饱喜怒失常,致使脾失健运,生痰结核而在。症见初起肿块形如梅、李,可生于腋下等处,亦可遍及全身,久则其色微红,后可破溃,然溃后易敛。治宜行气豁痰消瘀。用芩连二陈汤加味。
痰咳
病证名。即痰嗽。因于痰盛而致咳。《医学入门》卷四:“痰咳,痰出咳止,胸膈多满。……痰郁肺经,咳则涎多。或结胸者,二陈汤加枳、梗、栝楼、黄芩、贝母,甚者鹤顶丹;痰积流入肺脘,久咳不得睡者,兜铃丸;痰因火动者,二陈汤加芩、连,或清气化痰丸;痰因宿食者,化痰丸;痰因酒湿者,蜂姜丸;全因酒者,瓜连丸;加痰甚,能食便秘者,小承气汤下之;不能食、便秘者,厚朴汤或滚痰丸疏导之。”单纯之痰咳,《简明医彀》用清金利肺汤治疗。参见痰嗽条。
痰厥头痛
病证名。指痰气上逆而致头痛。《古今医鉴》将之归于“厥头痛”范畴。《外台秘要》卷八:“痰厥头痛方:《病源》(指《诸病源候论》)谓,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阳气不行,令痰气结聚不散,而阴气逆上与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即令头痛。或数载不已,久连脑痛。”《张氏医通·诸痛门》:“痰厥头痛,两寸脉滑而弦,眼重头旋,恶心烦乱,吐清水,气短促,心神不安,语言颠倒,目不敢开,如在风露中,头疼如裂,身重如山,胸满呕逆,四肢厥冷,半夏白术天麻汤;有肥白气虚多痰人,卒然头痛,脉沉细,四肢厥逆,痰响吐涎,星香汤加生附子。”参见厥头痛、头痛条。
痰厥
病名。厥证之一。指痰盛气闭引致之肢体厥冷、甚则昏厥的病证。见《丹溪心法·厥》。《医林绳墨·厥》:“有痰厥者,痰气妄行于上,咳嗽连续不已,气急喘盛,坐不得卧,以致上盛下虚而作厥也,名之曰痰厥。宜以二陈汤加厚朴、白术、黄芩、山楂,降下痰气,使复归于脾之脉络,则足可温,不致厥也。”龚廷贤谓痰厥“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用牙皂、白矾等分研末,吹鼻;即以香油一盏,入姜汁少许灌之,立醒。或烧竹沥、姜汁灌之亦可”(《寿世保元·厥》)。如属寒痰迷闷,四肢厥冷者,宜用姜附汤;肢冷,吐涎沫,喉中痰声,一时昏愦不知,胸闷气喘,语言不利,可用稀涎散。参见厥证、痰证等条。
痰结胸
病名。见《简明医彀》卷四。指痰饮留滞胸中而致结胸者。症见胸满不舒,甚则胸胁胀满闷痛,咳嗽痰多,发热恶寒,心烦口渴。何渊《伤寒海底眼》主张以保和汤加味方治疗。
痰结实
病证名。指痰水聚结于胸膈之病证。又名膈痰。《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痰水积聚,在于胸府,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心腹痞痛,气息不安,头眩目暗,常欲呕逆,故言痰结实。”《外台秘要》用瓜蒂散吐其胸膈之结痰。参见膈痰、痰证条。
痰结
病证名。
①指梅核气。《金匮要略》以半夏厚朴汤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则为早期之文献载述。多因火邪灼津、燥痰粘结于咽所致。《明医杂着·痰饮》:“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此痰结也。”治宜散结化痰,除上述半夏厚朴汤外,亦可用加味甘桔汤合清化丸治疗。参见梅核气条。
②指胸膈或胁下之痰结。《万病回春·痰饮》:“胸膈有痰不化,元气虚弱,津液干燥,咯难得出,喘嗽身热,痛难转移者,是痰结也。……胁下有痰,作寒热咳嗽,气急作痛者,亦痰结也。”用栝楼枳实汤,或用节斋化痰丸加减。参见痰证条。
痰疾癫狂
病证名。指痰热所致之癫狂。《素问·病能论》载述之生铁落饮,主要用于此类病证。后世又有化狂丹等方(见《疑难急症简方》)。参见狂、癫狂条。
痰积血崩
病证名。血崩证型之一。多因痰浊郁于胞中,清气不升,经脉壅遏而致血崩。症见腹满或脐腹(疒丂)痛,下血量多成块,血出则快,血止则闷,或脐上动悸。治宜行痰降逆。方用半夏丸(《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半夏、雄黄、生姜)或旋复花汤等。
痰积泄泻
病证名。一名痰泻、痰泄。《症因脉治》卷三:“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胶如蛋白,腹中漉漉有声,或如雷鸣,或两肋攻刺作痛,此痰积泄泻也。”参见痰泻、痰泄条。
痰积脘痛
病证名。脘痛由痰积留于中脘而发。除脘痛外,症见恶心、呕吐等证。《张氏医通》卷五:“痰积作痛,脉滑而实,恶心烦满,时吐酸水。此因气滞碍其道路,不得运行而作痛。清中汤加香附、苍术、南星、滑石、木香、海石之类。如痰甚者,导痰汤加白螺蛳壳煅过一钱。”对于痰癖胃脘有块,常痛不休者,《症因脉治》载述用滚痰丸治疗。参见痰饮胃脘痛条。
痰积嗽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咳嗽》。指湿痰、食积之火凌肺而致之咳嗽。可以青黛、栝楼为主,配合其他化痰消食之品治疗。参见痰嗽、食积痰嗽条。
痰积腹痛
病证名。指腹痛因于脾胃功能失调,水湿蕴积成痰所致。《症因脉治》卷四:“痰积腹痛之证,时痛时止,利下白积,光亮不臭;或恶心眩运,或响如雷鸣。”《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痰积腹痛,下白物,时眩,喜热汤,脉滑。……宜星半安中丸。”又根据其平素症情,眩晕恶心者,二陈汤;胸膈不舒,痰热结于上焦,用济生栝楼丸;下白积者,导痰汤;腹痛里实者,用滚痰丸。参见腹痛、内伤腹痛条。
痰积发热
病证名。系痰积中脘引致之发热。《金匮翼·痰积发热》:“其脉弦滑,其证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活人书》所谓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发热,状类伤寒,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参见痰积、发热条。
痰积
病证名。九积之一。见《儒门事亲》卷三。指痰浊积聚于胸膈之积证。《医碥·积聚》:“痰积,症见麻木眩晕,痞闷嗜杂,其人平素多痰。”常兼有涕唾稠粘,咳咯难出,胸部隐痛,自觉从咽部至胃脘狭窄如线,头晕目眩,腹中累累有块等症。治当开胸涤痰除积。用导痰汤、竹沥达痰丸等方。若证重而形气俱实,选用控涎丹;胸膈痞闷甚、恶心欲吐者,可用探吐或瓜蒂散,促其吐出痰涎。参见积、痰证条。
痰火证
病证名。属肺痨中的一种证型。《红炉点雪》卷三:“夫痨者劳也。以劳伤精气血液,遂致阳盛阴亏,火炎痰聚。因其有痰有火,病名酷厉可畏者,故今人讳之曰痰火也。”参见痨瘵等条。
痰火怔忡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卷四。指怔忡之发作,因于痰火所致。《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指出痰火怔忡发作的病机及症候特点。临床多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神经官能症。治宜化痰、清心、宁心,用参胡温胆汤、金箔镇心丸。参见怔忡条。
痰火眩晕
病证名。见《赤水玄珠·眩晕门》。为眩晕较常见之证型。其发病因于痰火上蒙清阳所致。症见眩晕,头目昏胀,恶心、泛吐痰涎,口苦心烦,溺赤,苔黄腻,脉弦滑。宜化痰降火,用黄连温胆汤、清上丸等方。参见眩晕、痰晕等条。
痰火头痛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头痛》。即痰火上扰引致之头痛。翁藻《医钞类编》谓:“因痰火者,痰生热、热生风故也。痰火上升,壅于气道,兼乎风化,则自然有声。轻如蝉鸣,重如雷声。”每见头痛脑鸣,或发偏头痛,胸膈满闷、呕恶,泛吐痰涎,面红耳赤,心烦躁乱,口渴便秘,苔黄腻,脉洪数。宜化痰泻火,用礞石滚痰丸、石膏散、空青膏等方加减。参见头痛条。
痰火声哑
病名。系指咽喉癌或喉头结核所致之失音。《红炉点雪》卷三:“痰火声哑,乃肺经已绝,死不治。”
痰火扰心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痰火上扰心神。症见心烦心悸、口苦失眠、多梦易惊、面赤气粗、便秘尿赤,甚则神志失常、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躁妄动,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代表方剂如礞石滚痰丸。
痰火耳鸣
病证名。指耳鸣因于痰火上扰所致。《明医杂着》卷上:“大抵此证,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于恼怒而得。怒则气上,少阳之火客于耳也。”症见耳鸣、鸣盛则闭塞如聋,胸闷心烦,痰多口苦,二便不畅,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宜化痰清火为大法,用龙荟丸、二陈汤加芩、连、竹沥、川贝等。参见耳鸣、痰火耳聋条。
痰火耳聋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耳》。指耳聋因于痰火郁闭而发。前人认为以膏粱厚味导致两耳蝉鸣,热郁甚则气闭耳聋。《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以聋之为病,多由痰火郁络,非磁石镇坠,乌桂椒辛、菖蒲辛散以通利老痰,则郁火何由而开。”宜化痰清火,方用龙芩丸、黄连温胆汤、滚痰丸、二陈汤加芩、连、竹茹等药。参见耳聋条。
痰火痓
病名。指痉病之发作由于痰火壅盛所致。见《万病回春·痓病》。临床多见于眼目和口部牵引、手足振摇,甚则搐搦,咳嗽多痰,或有身热,苔浊腻、舌质红,脉多滑数。《景岳全书·杂证谟》:“痉有痰盛者,不得不先清上焦;若火盛多痰者,宜用清膈煎、抱龙丸。”此属豁痰清火止痉法,亦可用栝楼枳实汤加减或黄连温胆汤加栝楼皮、紫石英等药。参见痉、痓条。
痰话
证名。指因痰火而致胡言乱语。《万病回春·痰饮》:“痰话者,痰火作热,惊惕不安,错语失神者也。”宜清火、涤痰、宁神,用温胆汤加减,重者宜用安宫牛黄丸。参见痰证、谵语条。
痰核
病名。
①见《医学入门》卷六。泛指体表的局限性包块。该病多因脾弱不运,湿痰结聚于皮下而成。症见皮内生核,多少不等,包块不红不热,不痛不硬,推之可移,多发于颈项,下颏、四肢及背部等处。治宜以清痰和气为主。生于身体上部者多挟风热,生于下部者则多挟湿热。可用开郁清痰丸加味。
②即瘰疬。见明《慎斋遗书》卷九。有:“痰核,即瘰疬也,少阳经郁火所结。”可参见瘰疬条。
③舌疾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六六。因痰火邪热循心脾二经上炎所致。症见舌上生疮,舌体活动不灵,强硬而痛。治宜清热化痰。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或以三棱针刺破出血。患处吹冰硼散即可。
痰膈
病名。膈证之一。多因情志郁结、痰涎凝滞所致。一名痰噎膈。《重订通俗伤寒论》:“饮食入胃,便吐粘涎,膈塞不通,便结而粪如羊矢者,此气郁挟痰阻塞胃脘也。名曰痰膈。”治宜辛润利膈涤痰,五汁饮加狗宝,或《医学心悟》启膈散加减。多见于食管或胃贲门部癌证。参见膈、噎膈条。
痰呃
证名。指呃逆因于痰气滞结、上逆所致。《证治汇补·呃逆》:“痰呃,呼吸不利,呃有痰声,脉滑有力。”治宜豁痰利气止呃法。先用盐汤探吐,后服导痰汤或温胆汤;痰火较甚者,选用牛黄丸、栀连二陈汤。参见呃逆条。
痰多沫
病状名。指痰带青而多泡沫,多为肝经风痰;痰多白沫,无力作咳,咳则气促,多属肺虚。
痰毒牙痛
病证名。系指因痰毒上攻牙齿而致的牙齿疼痛病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三:“素有热,热生痰,痰流毒,痰毒灌注经络,上攻牙齿而痛。”治宜清热涤痰,泻火解毒。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参见牙痛条。
痰喘
病证名。指痰浊壅肺而致之气喘。《金匮要略·肺痿肺壅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逆上气,时时吐浊(吐浊,指吐出稠粘痰),但坐不得卧,皂荚丸主之。”这是有关痰喘证治的早期记载。常兼见喘息有声,咳嗽,咯痰粘腻不爽等证。宜祛痰降气。《医学入门·痰类》:“痰喘,必有痰声。风痰,千缗汤或合导痰汤;痰气,苏子降气汤、四磨汤;食积湿痰,古二母散、神保丸、大萝皂丸。”《景岳全书·杂证谟》:“痰盛作喘者,虽宜治痰,如二陈汤、六安煎、导痰汤、千缗汤、滚痰丸、抱龙丸之类,皆可治实痰之喘也。然痰之为病,亦惟为病之标耳,犹必有生痰之本。故凡痰因火动者,必须先治其火;痰因寒生者,必须先去其寒。至于或因气逆,或因风邪,或因湿滞,或因脾肾虚弱,有一于此,皆能生痰。使欲治痰,而不治其所以痰,则痰终不能治,而喘何以愈哉。”又:痰喘因于气郁者,用温胆汤;因于火动者,宜用清膈煎;痰见而肺气壅塞者,用蠲痰疏气汤。参见喘证及有关条目。
痰闭惊厥
病证名。见《串雅内编》。指风痰阻闭经络而引起的惊厥。症见牙关紧闭,双目上窜,四肢抽搐。多因患儿痰湿偏盛,蕴于肺胃,复为外邪所犯,或饮食所伤,邪从热化,热郁生风,风痰上扰清窍,扰及经隧所致。体实者,治宜镇风豁痰,用止痉散。体虚者,治宜化痰镇静,用六君子汤加僵蚕之类。参见痰闭条。
痰闭
①闷瘄之一。见于痰饮素盛的麻疹患儿。症见气急发喘,满口痰涎,咯痰不出,喉间有声。麻毒与痰饮相搏,内迫于肺,肺气不宣,疹难透发所致。治宜宣肺涤痰,用二陈汤加葶苈、栝楼仁、莱菔子、白芥子、枳壳、连翘、桔梗之类。
②指惊风、癫痫发作,风痰壅盛而致上闭清窍。症见昏迷,手足搐搦,目窜口?等症。治宜豁痰开窍,用牛黄丸、紫金锭之类;并重掐或强刺人中、合谷等穴,以开闭醒神。
③痰闭惊厥。详该条。
痰胞
病名。系指痰火流行凝注舌下,结成泡肿,绵软石硬,有妨言语,作痛不安的病证。治宜内服二陈汤,外吹冰硼散。参见痰包条。
痰包
病名。系指舌下生痰包,绵软不硬,作痛不安,甚或流出黄痰的病证。故又名舌下痰包。本病之病因《外科正宗》卷四认为是:“痰饮乘火流行凝注舌下,结而匏肿而成。”治宜清热化痰,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可与重舌条互参。
痰
指致病因素、病理性产物,有时则指病证。《医碥》卷二:“痰本吾身之津液,随气运行,……苟气失其清肃而过于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气失其温和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至凝结,斯痰成矣。”《医林绳墨》卷二:“痰者,人身之痰饮也。人之气道贵乎清顺,其痰不生,设若窒塞其间,痰必壅盛。或因风、寒、暑、湿、热之外感;或因七情、饮食之内伤。以致气逆液浊,而变为诸证之所生焉。”痰可演变为多种病证。参见有关条目。
痰(饣曹)
证名。嘈杂因于痰气阻滞。《景岳全书·杂证谟》:“痰多气滞,似饥非饥,不喜食者,痰(饣曹)也。”因于痰火者,宜和中汤、三圣丸等方;湿痰壅盛,宜白术丸、曲术丸。参见嘈杂条。
谈元贤
明代女医家(1461-1556年)。一作杨谈元贤。无锡(今属江苏)人。祖父母均通医,少时即得指点,渐通医学。临证每获奇效。女眷患疾,多络绎求治,后医名大震。五十岁时,将祖传医术参以己验,撰成《女医杂言》一卷,今有明万历年间刊本。
谈金章
清初儿科学家。字心揆,一字黄郛。其先原为浙江嘉兴人。自其祖始迁居梅里(今江苏无锡)。世业医,继祖业,于儿科造诣颇深。着有《诚书》(一作《幼科诚书》)十六卷(1661年)。该书对儿科诸病辨证甚详,方药切于实用,作者于论证审病亦颇有发挥。如对四证(惊、风、痰、热),八候(抽、搦、掣、颤、反、引、窜、视)之辨,言简意明等,于儿科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尚有《诚书痘疹》三卷行世。
昙鸾(476-542年)
南北朝北魏医僧。一作昙峦。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净土宗高僧。10多岁在五台山出家,披阅内外经典。注释《大藏经》时患“气疾”,乃外出求医。至江南,从陶弘景习方术,得《仙经》十卷,携经北返,如法修炼,终因“调心炼气,对病识缘”而“名满魏都”。着有《调气论》、《论气治疗方》、《疗百病杂丸方》、《调气法》。《服气要诀》,均佚。
瘫痪风
瘫痪
病证名。又名瘫痪风。见《外台秘要》卷十四。指肢体痿弱不用的病证。《医贯·中风论》:“瘫者坦也,筋脉弛纵,坦然而不举也;痪者涣也,血气涣散而无用也。”多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复因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侵袭经络所致。症见四肢痿废,不能运动,轻则手足虽能活动,但肢节缓弱无力,须靠扶持方能运用。治宜审察病因,采用药物、针灸、推拿等综合疗法。若一侧肢体偏废不用,称为偏枯,亦称为半身不遂。下肢瘫痪,属于半肢风的范畴。参见偏枯、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半肢风等条。
瘫缓风
摊缓风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即摊缓、瘫缓风。参见摊缓等条。
摊缓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又有瘫缓风、摊缓风等名。为瘫痪之轻证。《圣济总录》卷七:“摊则懈惰而不能收摄,缓则弛纵而不能制物。故其证四肢不举,筋脉、关节无力,不可枝梧者,谓之摊;其四肢虽能举动,而肢节缓弱、凭物方能运用者,谓之缓。”《太平圣惠方》用芎附汤施治。多见于神经、血管系疾病。参见瘫痪、中风等条。
《泰定养生论》
养生著作。十六卷。元·王中阳撰。撰年不详。书名取义于《庄子》“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及同书《养生主》篇。书中以道家养生观点阐述人生由父母媾精,至孕育、婴幼、童壮、衰老诸阶段的生理调摄、疾病治疗,以及五运六气、病因、诊断等内容,并附载了一些验方。现存明刻本。
太渊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大泉、太泉、鬼心。属手太阴肺经。俞(土)、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及桡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痛,胸痹,腕掌关节痛,无脉症等。直刺0.3-0.5寸,避开动脉。艾条灸3-5分钟。
太阴脏病
病证名。寒邪直中太阴,或邪传太阴之寒证。亦称太阴脏证。见《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证见口淡胃钝,呕吐清水,大腹痞满,满而时痛,自利不渴,渴不喜饮,小便短少色白。治宜温健脾阳,香砂理中汤主之。重则热壮脾肾,附子理中汤主之。
太阴为开
生理学名词。系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太阴主三阴之表,故为开。
太阴头痛
病证名。三阴头痛之一。见《兰室秘藏·头痛门》。太阴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头上气不得畅,亦可见头痛。故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为痰癖,其脉沉缓,治以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参见头痛、三阴头痛条。
太阴蹻
阴蹻别名。指照海穴。《外台秘要》:“太阴蹻二穴,在内踝下向宛宛中是。”
太阴络
太阴厥
六经厥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证见腹胀,后闭,食为寒呕。参见六经厥条。
太阴痉
病证名。太阴病出现痉症者。见《张氏医通·诸风门》。足三阴痉,俱见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脉沉,太阴则四肢不收。治宜术附汤加甘草、生姜。
太阴经脚气
脚气病之一。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阴脾经而成的脚气。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证见腹满,夹咽连舌系急,胸膈痞满,循胻骨下股膝内前廉内踝,过核骨后连足大趾端内侧皆痛。若自汗者为风胜,无汗痛甚者为寒胜,热烦者为暑胜,重着肿满者为湿胜。治以温散为主,用六物附子汤等方。
太阴经病
病名。六经病之一。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或素体脾虚寒,发病即现太阴证状,为直中太阴;或因误治属太阴属寒湿为患的里虚寒证。其主要症状,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治以温里为主,宜理中汤、四逆汤等方。
太阴伏暑
病名。见《温病条辨》卷一:“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详伏暑条。
太阴
①经脉名称之一。有阴气旺盛的意义。因为其位于三条阴经的最表层,故《素问·阴阳离合论》有“太阴为开”之说。参见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条。
②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即文台外侧稍上之处。《奇效良方》:“太阴上红脉现,伤寒之候,主壮热鼻塞。”参见文台、武台条。
③经外穴名。出《外台秘要》。在小腿内侧,内踝上8寸,胫骨内侧缘后凹陷中。主治脚气。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⑤推拿穴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即右侧太阳穴。能发汗或止汗。《保赤推拿法·分推太阳穴太阴穴法》:“太阴穴在右眉外梢。”《幼科铁镜·面各穴图》:“太阴,女重揉此穴发汗,男揉此止汗。”
太乙天符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指既为天符、又为岁会之年,即司天之气,中运之气和岁支之气三者会合。戊午、乙酉、己丑、己未均属太乙天符年。
太乙神针
①药艾条之一。出《太乙神针备急灸法合编》。所含药物,各家记载不一。近代处方多以艾绒、硫黄、乳香、没药、丁香、松香、桂枝、雄黄、白芷、川芎、枳壳、皂角、独活、细辛等药制成。使用时,点燃一端,用布七层包裹,按于应灸穴位或痛处。冷则易之,以灸之局部温热为度。用以治疗风寒湿痹,痿弱无力,以及一般慢性虚寒病症等。
②针灸著作。清·邱时敏编。成书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
太乙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太一。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任脉三寸(《针灸甲乙经》)。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分支,第八、九肋间动、静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疼,腹胀,心烦,癫狂等。直刺0.8-1.2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太医助教
古代医生的一种职称。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医署中始设太医助教,职在太医博士之下,官阶从九品中。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太医博士对医学生传授医学知识。其制在当时已传入朝鲜。
太医院知印
元代医官名。其职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一般设二人,是太医院中掌管印章的低级官员。
太医院照磨
元代医官名。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设1人,官阶为正八品。该职往往兼管架阁库的收发物品工作,为太医院中低级官员。
太医院院使
金、元、明、清医官名。金代始设太医院,太医院的最高长官为提点,下设院使,从五品。元代在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设置院使二人,位在提点之下。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定置院使一十二员,正二品。明代,太医院院使取代了太医院令的最高医官地位,其官阶为正五品。清代太医院的最高长官是太医院院使,其官阶为正五品。
太医院院判
元、明、清三代官名。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始设院判一职。共二人,官阶正五品,位在院使、同知、佥院、同佥之下。明、清时期,院判职在院使之下,两代均设二人,正六品。院判的职责是协助院使掌管医疗事务。
太医院译史
元代医官名。其职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一般设二人,为太医院中负责翻译事务的低级官员。
太医院宣使
元代医官名。其职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一般设七人。主要职责为通知联络具体事务,是太医院中低级官员。
太医院同知
元代医官职称之一。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一般设二人,官阶正三品,位在院使之下佥院、同佥、院判之上。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太医院院使掌管医事。
太医院同佥
元代医官名。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一般设二人,官阶正四品,位在院使、同知、佥院之下院判、经历等职之上。协助院使工作。
太医院通事
元代医官名。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共2个,官阶为正八品以下,主要职责是办理太医院中的一般事务,属于太医院中之低级官员。
太医院提点
金、元时期医官名。此职始设于金代,为金元时期太医院中的最高医官,主管太医院各种行政事务及宫廷医药大事,金代太医院提点官阶为正五品,元代太医院提点为正二品。元代太医院最高医官名称变化较大,详该条。
太医院佥院
元代医官职称之一。此职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一般设二人,官阶从三品,位在院使、同知之下同佥、院判之上。主要职责是协助院使掌管医事。
太医院判官
金代医官职称之一。其官阶一般为从八品,位在提点院使、副使之下,其职责是协助提点、院使掌管医药方面的事宜及太医院行政事务。
太医院令史
元代医官名。为太医院内低级官员。一般设八人,其选任及待遇,政府规定要在各部令史并相应职官内选取。若系省部发去,考满同诸监令史,拟正八品,自用者降等任用。太医院令史一职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
太医院吏目
明、清两代医官名。明代太医院内一般设吏目十人,其职位一般在院使,院判之下御医、医士之上。官阶一般为从九品。清代太医院一般设吏目三十人(八品十五人,九品十五人)。其职位在院使、院判、御医之下,医士、医员之上。
太医院经历
元代医官名。其职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一般设二人,官阶从七品,位在同佥、院判之下,都事、照磨之上,是太医院中负责日常事务的中级官员。
太医院管勾
金代医官名。此职之设与医学教育有关。金代太医院兼有医学教育的功能,当时医学分十科,某一科的医学生达到十人时,则设管勾一人,负责教学工作。选精医术者充任。地方医学此时也有管勾的设置,管勾的官阶一般为从九品。
太医院副使
金代医官职称之一。其职位仅次于太医院提点和院使。官阶为从六品,协助提点和院使掌管医药行政事务。
太医院都事
元代医官名。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共2人,官阶从七品,属于太医院中的低级官员。
太医院
古代医疗机构名称。是专为上层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医政及医疗保健组织。太医院始设于金代,隶属于宣徽院。太医院的最高长官是太医院提点(正五品),下设使,副使,判官等,“掌诸医药,总判院事。”此外,太医院中还设管勾主管医学教育,另还设有各种名称的太医和医官。元代太医院。秩正二品。开始时长官为宣差,后改为尚医监、太医院提点等。其行政隶属于宣徽院。最高长官之下设院使、副使、判官等名目。元代太医院掌管一切医药事务,官员品秩普遍高于任何朝代。明代也设有太医院,其长官初始称作太医院令,后改称院使。明代在北京和南京各设一个太医院,但是北京设置的太医院是最高医药管理机关,设有最高医政长官院使,下设院判。而南京太医院只设院判不设院使,以便服从于北京太医院的领导。清代只设一个太医院,院使正五品,总揽医药行政及医疗大权,清初,御药房也划归太医院管理,全国医官统一由太医院差派、考核、升降,从而加强了统一领导。但这种体制未能坚持下去,礼部管生药库,总管太监管御药房,削弱了太医院的功能。清朝中晚期,医政管理较为混乱。总之,从金至清,太医院作为全国性医政兼医疗的中枢机构延续了七百多年。
太医署令
隋唐时期医官名。为隋唐时太医署中最高的长官。共2人,官阶从七品下,全面负责太医署中医疗和教学工作。隋唐前后太医署的最高长官都称太医令。见太医令条。
太医署丞
隋唐时期医官名。其职位仅次于太医署令。官阶一般为从八品下,共设二人,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太医署令掌管太医署之工作。隋唐前后的太医署丞均称为太医丞。见太医丞条。
太医署
古代医疗机构名。我国早在西晋时期就设有医政管理兼医疗的机构-医署。北魏因袭西晋医署不改,而刘宋稍易其名为太医署,因此,太医署之名从南北朝刘宋始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太署(包括医署)是全国最高的医政管理及医疗保健机构。医署在西晋时隶属宗正,东晋及南朝各代,太医署隶属门下省,相沿二百多年。北齐时改革医政,创立了太常寺管理太医署、门下省管理尚药局的分管体制。太医署在隋唐时尤其是教学功能不断加强,已成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医学校。隋唐时太医署属太常寺,在校师生达300多人,由医学、药学、行政三部分人员组成。医学教育分为:医、针、按摩、咒禁,其中医又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各科的课程安排、考试制度、升、降、留、退等都有一定规范。教师职称有博士、助教、师、工等之不同。北宋初袭太医署制,但不以医学教育为主要职能。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太医署改名为太医局;医学教育功能逐步恢复。太医署之名称从此之后不复沿用。金、元、明、清时期,医政管理兼医疗机关名改称太医院。
太医令丞
古代医政官员名。太医令丞包括太医令和太医丞。令为长官,丞为助手。因为令和丞都是主管医药行政的高级长官,故或合称为令丞,杜佑《通典》载:“秦有太医令丞主医药”非太医令和太医丞之外别有太医令丞一职。参见太医令条。
太医令
古代医官名。指掌管医事行政的最高长官。此职之设,最早始于战国时的秦国,秦并天下,此制因袭。“秦制爵二十等以赏功劳”,太医令的爵位在八等或以下(秦爵等级数大者官位大)。西汉时期设有两种太医令,一属太常,一属少府。太常太医令掌管卫生行政及管理宫廷太医,以致由此职逐步演进为后世的太医署,太医院等医政管理机构;而少府太医令则具有保管、储藏皇宫中药品的职责,后世演化为尚药局。由秦至宋,历代都设有这一官职,但在各代,名称职责稍有差异。辽、金、元、明、清时期,相当于太医令职责的医官仍设,但称谓已变。太医令下一般设有太医丞等医官作为助手,因此,有的文献则合称为太医令丞。
《太医局诸科程文》
书名。九卷。宋代作品。本书汇集宋代考医试题问答记录,系《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全书分六种命题:墨义、脉义、大义、论方、假令、运气等共87个问题。其中察脉和诊治类有一定实用价值,其余论述则不免空泛、机械,运气一章尤为突出。但对考察宋代的医事制度与医学发展情况,有历史价值。本书收入《当归草堂医学丛书》中。现存清光绪当归草堂刻本,多种石印本、四库全书书及当归草堂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