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P)第二篇


  偏枯


病名。由营卫俱虚,真气不能充于全身,邪气侵袭于半身偏虚之处所致一侧上下肢偏废不用之证。又名偏风,亦称半身不遂。《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证或兼疼痛,久则患肢肌肉枯瘦。《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素问·大奇论》谓偏枯不瘖能言,舌转灵活者易治,瘖不能言者难治。治宜调阴阳通经脉、益营卫。参见半身不遂左瘫右痪条。本证多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

  偏沮


证名。汗出偏于半身,即半身有汗,半身无汗。由气血不能畅流周身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马莳注:“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张志聪注:“沮,湿也。”“汗出而止半身沮湿者,是阳气虚而不能充身遍泽,必有偏枯之患矣。”姚止庵注:“……阳虚则气不周流,而汗出一偏,气阻一边,故云偏沮。”

  偏经


病名。见庄复严《妇科百辨》。即经行便血。详差经条。

  偏结


病名。指小儿单侧阴囊肿大之病证。见《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即小儿偏(疒颓)。详见该条。

  偏肩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肩髃。参见该条。

  偏风口噤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小儿偏风。详该条。

  偏风


病证名。又称“偏枯”,即半身不遂。多因营卫俱虚,正气不足,外邪侵入,经脉阻塞而致,症见半侧肢体运动障碍,麻木疼重,甚则废而不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肺脉……微缓为痿瘘偏风。”《素问·风论》:“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王冰注:“随俞左右而偏中之,则为偏风。”《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偏风者,风邪偏客于身一边也。人体有偏虚者,风邪乘虚而伤之,故为偏风也。”参见偏枯半身不遂条。

  偏方


单方验方。指药味不多,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

  偏对口疔


病名。指疔疮生于颈后颈椎旁者。见《治疔大全》。证治参见疔疮条。

  偏对口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也即偏脑疽。参见该条。

  偏齿


对侧的齿根。《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上循臂,乘肩颙,上曲颊偏齿。”

  偏产


产科学名词。见杨子建《十产论》。指产妇分娩过程中用力不当或其他原因,使儿头偏左或偏右,以致不能马上产下。”偏产相当于儿头先露的异常分娩。有仰顶生垂头生左歪、左藉、胀后产、前跻等名称。详各条。

  偏(疒颓)(tuí,音颓)


即差(疒贵)。详该条。

  《片玉心书》


儿科著作。五卷。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主要介绍治疗儿科病的临床经验。卷一-三总论儿科病证的诊断、治法,较有特色,并附歌赋和望诊图;卷四-五记述胎毒变蒸惊风等32类疾病的证治。内容简明切于实用。现有多种清刻本、《万密斋医书十种》本。1949年后出印本。

  《片玉痘疹》


痘疹专着。又名《万氏秘传片玉痘疹》。十三卷。明·万全撰。约撰于16世纪中期。本书专论痘疹。卷一-二为痘疹碎金赋及痘疹西江月以词赋的形式论述痘疹的证治,精要而易记;卷三-四为痘疹始终验方及歌;卷五-十二为痘疹总论,并分论发热、见形、起发、成实、收靥、落及余毒证治;卷十三为痘疹骨髓赋及麻疹西江月。本书编排略与作者的《痘疹心法》相似,但内容不同。现存多种清刻本。本书又收入《万密斋医学全书》中。

  片


中药学名词。

①即片剂。把药物细粉加入适量淀粉糊或米浆,压成片状。出可将药物浓缩流浸膏加淀粉适量混合,压成片状。

②将药切开,如生姜一片,约计一钱为准。

  僻邪


同“邪僻”。指致病因素。《灵枢·本神》:“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六节脏象论》:“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僻


不正,歪斜。《灵枢·经筋》:“卒口僻 ,急者目不合……有热则筋纵弛缓,不胜收故僻。”

  睥沿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弦。详见该条。

  睥生痰核


病名。系指脾外皮内,生痰核如米或如豆,坚而不疼致眼胞重坠的病证。出《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眼胞痰核,胞生痰核胞睑肿核目疣等。本病多由脾胃蕴热与痰湿相结阻滞经络而发。相当于今之板腺囊肿。治宜化痰散结为主。可内服化坚二陈汤,外用生南星涂擦。痰核大者应手术治疗。

  睥肉粘轮


病名。系指睥之肉与气轮相粘不开,难于转运的病证。常可见于椒疮重症。又名睑粘睛珠倒粘精等。本病多由风热上攻,热燥血涌、气血瘀阻所致。另外,烧伤及腐蚀性物质入目等亦可造成本病。相当于今之球粘连。治宜祛风清热、散瘀通络,可用排风散加减。严重者可手术治疗。

  睥轮振跳


病证名。系指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认为本病病因为“肝脾二经络牵振之患。人皆呼为风,殊不知血虚而气不顺,非纯风也。若有湿烂及头风病者,方是风邪之故。”也即胞轮振跳。详见该条。

  睥倦


病证名。系指上胞下垂的病证。见《双燕草眼科》。参见上胞下垂条。

  睥急紧小


病证名。系指眼胞紧小、皮急的病证。出《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皮急紧小症眼胞紧小、皮急等。《张氏医通》卷八认为该病的病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若不因治而渐自缩小者,乃膏血津液涩耗,筋脉紧急所致。二是若因治而急小者 ,多因脾宽倒睫,屡次夹去上睥,失于内治所致。三是不当割导而频数开导,致血液耗而紧小,本病类今之裂缩小。

  睥翻粘睑


病名。系指睥翻转贴在外之上,如舌舐唇之状病证。《证治准绳·杂病》认为本病原因为:“气滞血涌于内,皮急系吊于外,故不能复转”而致。也即风牵睑出。详见该条。

  睥


人体解剖名称。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睑。详见该条。

  癖饮


病名。痰饮之一。《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在胁下弦互起,按之则作水声。”一名饮癖。参见痰饮饮癖等条。

  癖气


病名。癖的别称。见《太平圣惠方·癖气》。详见癖条。

  痞结


病证名。见《婴童百问》。症见小儿脘部痞满结痛,按之啼哭,乳食减少,身热大便不通等。多因热邪蕴于胸膈,与胃脘留饮相搏,脏腑不得宣通,营卫运行不畅所致。治宜疏利大便,破结散气

  痞积


病证名。

①指疟后痰结或血裹,肝气痞积于胁下者。见《医衡》。当与息积、积气等病证相鉴别。痞积之主症为胁下有痞块,时痛时止,胸腹胀痛。

②指过食生冷,油腻所引致之痞块。见《医林绳墨·痞块》。主症胸中痞闷,膈塞不通。参见痞条。

  痞根


经外穴名。出《医经小学》。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处(《医学入门》)。另说在“十二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半”(《医宗金鉴》);“第十一胸椎之下两侧,相去三寸半”(《中国针灸学》)。主治痞块艾炷灸3-7壮。

  痞


病证名。

①多指胸腹部痞满,按之不痛的证候。见《素问·五常政大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又云:“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医学原理·痞满门》:“痞之为患,乃胸中之气不得通泰之谓。……内觉痞闷,外无胀急之形。”又云:“大抵痞症,古方多用枳实黄连为君,详其气血虚实加减。”《赤水玄珠》:“刘宗厚曰:痞之为病,由阴伏阳蓄,气上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月真)满痞塞,皆土之病也。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前人所论皆指误下而致之,亦有不因误下而然者,如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则为痞;饮食痰积不能施化则为痞;湿热太盛,土乘心下则为痞。”临床有气痞痰痞虚痞实痞等多种痞证。

②指胸腹部有癖块的病证,属积聚类。《临证指南医案·痞》徐灵胎评:“痞有二义。痞结成形之痞,是病胸膈痞满。是症痞结之痞,即积聚之类,另立一门亦可。”《杂病源流犀烛》:“痞者,闭也。痞必有块,块则有形,总在皮里膜外,其源皆由伤于饮食。”参见有关积聚诸条。

  脾足太阴之脉


足太阴脾经。出《灵枢·经脉》。详该条。

  脾足太阴经病证


病证名。指脾经经气异常所产生的病证。《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为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后世著作(如《脉经》和一些针灸著作)在“是动”和“所生”的证候方面又有所补充。参见脾病有关各条。

  脾着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寒湿犯脾而致肢肿身重,甚则不能翻身。宜实脾饮加减。

  脾主中土


生理学术语。即脾属中央土,有化生万物的功能。因其运化水谷精微,滋养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故称。《素问·真脏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张景岳注:“脾属土,土为万物之本,故运行水谷,化津液以灌溉于肝心肺肾之四脏者也。”

  脾主运化


生理学术语。脾的主要功能之一。运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精微,从饮食中吸收营养物质,使其输布于五脏六腑各器官组织。《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一是运化水湿,配合肺、肾、三焦膀胱脏腑,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则可发生大便溏泄身重肤肿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主四肢


生理学术语。系脾的功能之一。水谷清阳之气由脾气输布,充养四肢,四肢的功能活动,与脾有密切关系。《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脾主升清


生理学术语。系与胃主降浊的功能相对而言。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脾主肌肉


生理学术语。指肌肉的营养靠脾运化水谷精微而得。《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即脾气健运,则肌肉丰盈而有活力。如脾有病,则肌肉痿缩不用。”《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脾主后天


生理学术语。指人体出生后的营养、发育,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供给。与肾主先天相对而言。《医宗必读》:“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裹血


生理学术语。指脾有统摄血液而防止血液外溢的功能。出《难经·四十二难》。

  脾中积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中脾积。小儿积滞,症见面黄或带虚浮,脐上微痛,肚皮热,饮食减少,脐上及腹中痛,所食不化,头微热。治宜消积健脾。先用取癖丸,后用匀气散醒脾散调理。

  脾中寒


病证名。指脾受寒邪而致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脾中寒之状,。心腹(月真)胀,四肢挛急,嗳噫不通,脏气不传,或秘或泄。”当温脾散寒,用温脾丸、不换金正气散姜附汤附子五积散等方。

  脾中风


古病名。即脾脏中风。为风邪中于脾经所致。《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瞤瞤而短气。”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补充腹满、身通黄等症。参见脾脏中风条。

  脾志思


生理学术语。思为脾之志。人的思虑与脾有关,思虑过度则伤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在志为思。”

  脾之大络


十五络脉之一。穴名大包。《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该脉从渊腋穴(胆经)下三寸的大包穴处分出,散布在胸胁部。病变时,实则浑身尽痛;虚则全身关节松弛无力。

  脾蒸


古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总论·虚劳骨蒸候》。参见二十三蒸条。

  脾胀


病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脾胀者,善,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金匮翼·胀满诸论》:“脾胀湿气归脾,壅塞不行,其脉濡,其体重,其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畅,……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而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即为水胀是也。”可选用胃苓汤温中丸防己黄芪汤加味方施治;费伯雄《医醇剩义》认为脾胀多有寒邪乘袭的病理,主张“抉土渗湿,兼解寒邪姜术二仁汤主之。”参见五脏胀胀病诸条。

  脾脏中风


古病名。又名脾中风。系风邪入于脾所产生的病证。《素问·风论》有脾风(参见脾风条)的记述。《太平圣惠方·治脾脏中风诸方》:“夫脾气虚弱,肌肉不实,则腠理开疏,风邪乘虚入于足太阴之经,则令身体怠惰,多汗恶风舌本强直,言语涩,口面?僻,肌肤不仁腹胀心烦翕翕发热,神思如醉,手足不能动摇,诊其脉浮缓者,是脾中风之候也。”可试用灸法,宜急久脾俞穴百壮。参见脾风脾中风条。

  脾约


病名。为脾虚津耗、肠液枯燥所致大便艰涩的病证,亦为形成便秘的原因之一。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约,有约束之意;脾约者,指脾津耗损,影响大便的排出。成无己注:“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与脾约丸”(见《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脾约,液枯证也。仲景论阳明伤寒自汗出,小便数,则津液内竭,大便必难,其脾为约,脾约丸主之。盖液者,肺金所布,肺受火烁,则津液自竭,而不能行清化之令,以输于脾,是肺先失传送之职,脾亦因爽转输之权,而大便有不燥结者乎?但仲景以脾约丸主之。……当大便后或东南人虚羸,恐虽热甚,而偶误服此,必脾愈弱而肠愈燥也。故本病只宜以滋养阴血,使阳火不炽为上。宜当归润燥汤、苁沉丸、润肠丸。”参见大便秘结阳明病条。

  脾郁


五脏郁证之一。以胃脘满闷、肢乏为主症。《赤水玄珠》:“脾郁者,中脘微满,生涎少食,四肢无力。治宜陈皮半夏苍术。”参见五脏郁证条。

  脾俞


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脾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布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部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便血带下及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脾痈


病名。发于脾经痈疽

①指位于章门穴处的痈,因章门穴为脾经募穴,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章门隐隐有痛者,脾也。上肉微起者,脾痈也。”多因过食生冷兼内蕴湿热,或瘀血瘀滞脾经而成。证见腹胀咽干小便短涩。治宜利下攻瘀,用大黄汤赤豆苡仁汤二方合用,腹胀消后再用六君子调理。余可参见胃痈条。

②指发于肩贞俞二穴之外痈,出《外科启玄》卷五。外治敷贴用药参见外痈条。

  脾阴虚


病证名。指脾精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的濡养,有赖脾气散精输布。若胃阴虚,或脾虚不运,阳损及阴,或饮食营养不足,均可使脾气散精无源而致本证。临床表现多有胃阴虚症状,并见饥不欲食肌肉消瘦,体倦乏力等。多见于各类营养不良证。

  脾阴


生理学名词。

①指存在于脾脏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

②指脾脏本身,与胃阳相对而言,脾脏为阴,胃腑为阳。

③每脏皆有阴阳脾阴脾阳相对而言。

  脾遗


病名。因脾病而致遗精。《医宗必读》:“脾病而遗者,色黄肉消,四肢懈惰。”宜健脾固精。可用补中益气汤聚精丸、水陆二仙丹加减。参见遗精条。

  脾阳虚


病证名。又称脾胃虚寒。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治宜健脾温中,代表方剂理中汤

  脾阳不振


中阳不振,详该条。

  脾阳


生理学名词。批脾的运化功能及在运化活动过程中起温煦作用的阳气,是人体阳气在脾脏功能方面的反映。脾的运化水谷、运化水液、升运清阳、温煦四肢肌肉等功能,都是脾的阳气完成的。如脾阳虚,可见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溏泄、四肢不温,或痰湿内生,或水湿停滞等一系列症状。

  脾虚自汗


证名。自汗而兼见脾虚证者。《证治汇补·汗病章》:“脾虚自汗,倦怠少食。”李中梓主张以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主治(见《医宗必读·汗》)。参见自汗条。

  脾虚证


脏腑辨证中常见之证型。主要指脾气脾阳脾阴不足所呈现之各种症候。《脉经》卷二:“脾虚,……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一说“脾气……若虚则生寒,令人心腹胀满,水谷不消,噫气吞酸,食辄呕吐霍乱泄利,四肢沉重,多思气结,恶闻人声”(见《圣济总录》卷四十四)。邹澍《本草经疏》归纳“脾虚十二证,饮食劳倦,伤脾发热,饮食不消化,属脾气虚;伤食恶食,停食,为恣饮汤水或冷、冷所致。水肿脾气虚,兼脾阴虚噎膈属气血两虚,由于血液衰少,而非痰气壅逆所成。脾虚气虚健忘属气血两虚,倦怠、嗜卧脾气不足脾虚腹痛,按之则止,属血虚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从临床现实分析,脾虚中又以脾气虚、脾阳虚更为常见,每有腹胀痞满、消瘦、肢乏、泄泻(或大便先硬后溏,亦有表现为脾虚便秘者)、食减水肿等症。参见有关各条。

  脾虚泻


小儿泄泻证型之一。症见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食欲不振,神疲面黄,睡时露睛等。多因素体虚弱或久病元气不足,致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治宜健脾温中止泻,用七味白术散扁豆炮姜

  脾虚泄泻


病证名。由脾气虚,或病后过服寒凉,或饮食失节,或劳倦伤脾所致之泄泻。《症因脉治·脾虚泄泻》:“脾虚泄泻之证,身弱怯冷,面色萎黄,手足皆冷,四肢倦怠,不思饮食,时时泻薄。”其脉多虚濡或沉缓。治以温运健脾为主,选用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方。参见脾泄泄泻等条。

  脾虚湿困


即湿困脾土。指脾虚导致内湿阻滞的病机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症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甚或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治宜健脾利湿

  脾虚生风


脾虚引动内风而致的病证。临床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为主证,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宜补脾祛风。选用六君子汤尾、炮姜肉桂,或归脾汤羌活钩藤

  脾虚身肿


病证名。指因脾虚所致之身肿。往往有常肿常退的特点。《症因脉治》卷三。秦景明谓:“脾虚身肿之症,小便清利,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语言懒怯,常肿常退,……脾虚身肿之因,大病后,久泻后,脾土真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不能运化水谷,则诸经凝窒而肿证作矣。”脉多濡弱,或有弦数、浮大意。治当健脾温中。选用理中汤白术散六君子汤加味归脾汤、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等方。

  脾虚如球


病证名。目之上下眼胞肿胀如球状者。出《证治准绳·杂病》。亦名胞虚如球悬球。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眼部五轮理论:脾属土曰肉轮,为上下胞,脾在此指胞睑。证见胞睑浮肿,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张氏医通》卷八:“谓目脾浮肿如球也。以两手掌擦热拭之,少平,顷复如故。”治宜以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可选用神效黄芪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脾虚秘


病证名。指脾虚所致之便秘。《医学原理》卷五:“脾病不能克化水谷,是以不思饮食。水谷外入既少,则内便亦无,况又胃气不生,脾血不濡,大肠枯燥,是以大便或二三日只一见,或涩而不行……”脉多弦缓,宜补中升阳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张璐主张以补中益气汤倍升、柴、当归,煎成后调生麻油,认为此方妙在“清气一升,浊气自降”(见《张氏医通·大便不通》)。参见虚秘条。

  脾虚冷


病证名。即脾虚寒。《备急千金要方》:“右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太阴经也。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瘅心烦不得卧肠鸣,名曰脾虚冷也。”参脾虚寒条。

  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


病证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虚血少,统摄无力,以致冲任失调,而见经期先后不定,经血色淡,或混有粘液,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治宜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等。

  脾虚经闭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临症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治宜补脾胃、养气血,方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

  脾虚寒证


病证名。指脾气脾阳虚寒出现的症候。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脾虚寒病,泄泻腹满气逆呕吐心烦不得卧肠鸣虚胀,饮食不消,劳倦,虚赢,喜噫,四肢逆冷,多卧少起,情意不乐。”宜温中健脾,用补脾汤白术汤厚朴汤等方。或补中益气汤厚朴肉桂

  脾虚腹胀


病证名。因脾虚饮食难以运化,中气痞窒而引致之腹胀。《症因脉治》:“脾虚腹胀之证,食少身倦,脾虚不运,二便清利,言语轻微,心腹时胀时退,朝宽暮急。”治宜健脾消胀。选用五味异功散参苓白术散香砂枳术丸等方。参见腹胀条。

  脾虚肺弱


病证名。指因脾胃虚弱而导致肺气不足的病证,多属气虚。脾为生化之源,故常以脾为本而肺为标。参脾肺两虚条。

  脾虚多涎


病证名。指脾气虚弱而多涎。《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症见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治宜补益脾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脾虚带下


病证名。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用完带汤,或用白扁豆20克,向日葵瓤25克,水煎服。

  脾虚


病证名。出《素问·脏气法时论》。

①泛指脾之阴阳、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多因饮食失调、寒温不适、忧思、劳倦过度或久病伤脾所致。症见消瘦面黄、四肢乏力、纳减、食不消化、腹痛肠鸣、便溏或泄泻浮肿便血崩漏等。治以健脾为大法。

②同脾气虚。详该条。

  脾心痛


病证名。厥心痛之一。心前区痛如锥针刺,或心下气满急痛,由脾病、邪上乘心或寒逆中焦而发病。《灵枢·厥病》:“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脾心痛者,如针刺其心腹,蕴蕴然气满。”治宜诃子散复元通气散白术汤,或一服饮高良姜香附等。参见心痛厥心痛条。

  脾泻


病名。即脾泄。又名洞泄(见《医学真传》)。《万病回春·泄泻》:“脾泻者,食后倒饱,泻去即宽,脉细……”吴澄《不居集》谓:“脾泻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宜建中汤理中汤。”参见脾泄洞泄泄泻条。

  脾泄


病名。又名脾泻。指饮食或寒湿伤脾,引致脾虚泄泻。《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湿化乃见,善注泄。”《难经·五十七难》:“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丹溪心法·泄泻》指出:“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也是脾泄的常见病因。宜用机要白术芍药汤扶脾散,或六君子汤加味方;久病脾泄大便失控者,宜兼固涩、升提治法。参见滑泄脾泻泄泻条。

  脾邪


五脏病邪之一。《难经·十难》:“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脾痟


病名。即脾消。《世医得效方》:“脾痟之证,饮食入腹,如汤浇雪,随小便而出,落于溷僻沟渠中,皆旋结如白脂,肌肤日益消瘦,……精神恍惚,口舌焦干;或阳强兴盛,不交而泄。”用姜粉散附子猪肚丸等方加减,亦可用六味地黄丸黄芪白术与治。参见消渴中消条。

  脾消


病名。

脾痟之又名。详见该条。

②指消中寒中热中。《证治要诀·大小腑门》:“然脾消又自有三,曰消中,曰寒中,曰热中。”参见有关条目。

  脾痫


病名。五脏痫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多因饮食失节,饥饱劳役,痰蓄气逆而引发。《景岳全书》卷四十一:“脾痫面色萎黄目直腹满自利,四肢不收,其声如牛,……。”发作时有卒然仆倒,肢体搐搦,唇口掀动,痰涎外出等痫证证候。治宜以止痫结合健脾祛痰法。参见痫、五脏痫等。

  脾胃郁


病证名。郁证之一。林佩琴谓:“脾胃郁气郁呃。《金匮》麦门冬汤竹茹丁香。”参见五脏郁证条。

  脾胃阴虚


病证名。指脾阴虚和胃阴虚的综合表现。脾与胃相表里,同主后天水谷营养的生化,故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临床表现多以胃阴虚为主。参胃阴虚脾阴虚各条。

  脾胃虚弱


脾气虚。详该条。

  脾胃虚寒


脾阳虚。详该条。

  脾胃湿热


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脾胃论》


内科著作。三卷。金·李杲撰。约刊于13世纪。本书是作者创导脾胃论学说的代表作。氏根据《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观点,强调补益脾胃的重要性。全书围绕这一中心议题结合内科杂病辨证论治予以阐析。书中对于饮食劳倦等引起的脾胃病,提出甘温除大热的学术理论,创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治疗方剂,具有较好的疗效,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1949年后有影印本。

  脾胃俱虚


病证名。指脾胃两经俱虚。《备急千金要方》:“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太阴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胃中如空状,少气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名曰脾胃俱虚也。”

  脾胃俱实


病证名。指脾胃两经邪实。《备急千金要方》:“右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太阴阳明经俱实也,病苦腹胀,腹坚,引胁下痛胃气不转,大便难,时反泄利腹中痛,上冲肺肝,动五脏,立喘鸣,多惊,身热汗不出,喉痹精少,名曰脾胃俱实也。”

  脾胃不和


证名。以不思食,食而不易消化为主症。《明医指掌》:“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缩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

  脾痿


病名。即肉痿。《医宗必读·痿》:“脾痿者,肉痿也。”详见痿、肉痿条。

  脾为涎


生理学术语。即涎为脾脏所主。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涎出于口,口为脾窍,故涎为脾液。参五脏化液条。

  脾为吞


脾病时出现的吞咽症,如吞酸等。《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脾为吞。”张志聪注:“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病而不灌溉于四脏,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故为吞咽之证。”

  脾为生痰之源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痰饮证的病机。脾主健运,运化水液,是水液代谢的中间环节。若脾虚健运失职,则水湿停滞,淤而成痰。《医宗必读·痰饮》:“按痰之为病,十常六、七,而《内经》叙痰饮四条,皆因湿土为害,故先哲云:‘脾为生痰之源’……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

  脾王不受邪


王,通旺。指脾胃健旺则正气充足,不易受病邪侵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后病脉证》:“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脾土


①指脾脏。《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

推拿穴位名。即脾经。详该条。《针灸大成》卷十:“脾经有病食不进,推动脾土效必应。”《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大拇指脾土脾气通于口,络联于大指,通背右筋、天枢穴、手列缺穴、足三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