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第二篇
方广
明代医家。字约之,号古庵,休宁(今属安徽)人。精医学,私淑朱丹溪,对《丹溪心法》深入研究,始悟其母因天疱疮受人误治而卒。更发愤攻医。尝谓“得医道之全者,丹溪一人;发丹溪之蕴者,《心法》一书”,推崇备至。于潜心研究后颇有心得,遂着《丹溪心法附余》二十四卷,其方法虽本于丹溪,但亦颇多发明,互为发明,有其创见。尚着有《脉药证治》、《伤寒书》、《药性书》等,未见行世。
方技
名词。古代泛指有关医药方面的技术和知识。《汉书·艺文志》:“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这四种方技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同书又载:“凡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分别记述了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经方十一家,二百一十四卷;房中八家,一百八十六卷;神仙十家,二百零五卷。同书又有“侍医李柱国校方技”的记载,说明汉代所谓方技主要指医药技术知识及其著作。另外,《后汉书》、《新唐书》、《宋史》、《明史》中皆有方技传或方术传。
方剂
方剂学名。简称方。方指医方。《隋书·经籍志》:“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剂,古作齐,指调剂。《汉书·艺文志》:“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是根据配伍原则,总结临床经验,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
方剂配伍
方剂学术语。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剂量的药物配伍而成。方剂配伍的原则,是按各药在方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臣、佐、使四部分。参见君臣佐使条。
方炯
明代医家。字用晦,号杏翁,莆田(今属福建)人。善文,尝组织“壶山文会”,后从蜀人虞仲文学医而精于医术。曾治一暴死僧人,以管吹药鼻中,使吐痰数升而愈,活人甚众。且医德高尚,不追求财帛,常以财济贫。所著有《杏村肘后方》、《伤寒书》、《脉理精微》等,其门人郑德学传其业。
方开
清代医家。新安(今属安徽)人,精于导引术,尝着《摩腹运气图考》,后由他人附图列说,并更名为《延年九转法》一卷,认为导引具有化生阴阳、启发生机之动,通上下,理内外,奏疗病之功。
方略
清代医家。字南熏。江西武宁人。嘉庆道光间以医名闻遐迩。年轻时,曾治一伤寒,有力排众议,主以麻黄附子汤治挟痰伤寒,果然治愈,声名益振。精研仲景之学,喜用温补。所著有《尚友堂医案》二卷、《幼科集要》(一作《幼科辑要》)、《伤寒集要》等。集诸家之长,掺以己见,为时人所重。
方镊子
眼科手术器械名称。见《眼科菁华录》。全铁制造。古代使用竹夹治疗时,用方镊子紧固竹夹,以使其稳定。
方仁渊
(1844-1926年)清末民国间医家。字耕霞,江苏江阴人。初习举子业,好诗文,攻经史,后从名医王旭高学医。后在苏州药店学徒,后移居常熟悬壶,医术精进,医德高尚。尝辑《新编汤头歌诀》,另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论》等,另整理《王旭高医案》行世。
方如川
明代医家。字士弱,新都(今属四川)人,先习儒,后攻医。博览群书,于古籍中尤好本草。认为古方奥义,金元以来甚多医家有违经旨,遂着成《重证本草单方》六卷,其说虽有泥古之弊,亦有其独到见解,现有刻本行世。
方如化
明代医生。字诚庵,江苏常熟人,以医知名,年九十四卒,其子方志贞继承父业,亦为当地名医。
方上
人体部位名。指鼻尖两侧的鼻翼部。望诊此处可以作为诊察胃病的参考。《灵枢·五色》:“方上者,胃也。”
方士
①养生名词。遵崇神仙思想而推奉方术之士。《史记·秦始皇记》:“方士欲炼以求奇药。”其出现不晚于周,至秦汉大盛,并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方士集团,即所谓方仙道或神仙家。又以所主方术不同而有行气吐纳、服食仙药、祠灶炼金、召神劾鬼等不同派别。神仙思想及其方术,成为后世道教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支柱。
②明代医生。字邦彦,福建莆田人,精通医术,济人利物,人称赞之。
方氏
明代女医生。安徽歙县人,佚其名。其父程氏为当时名医,方氏亦精于医,尤长幼科,其医术不亚乃夫,当时有“妇胜于夫”之说。
《方氏脉症正宗》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学正宗》。四卷。清·方肇权撰。刊于1749年。本书以脉诊与辨证为纲,卷一以辨脉为主;卷二-四分述内、儿、妇、外各科多种病症证治,每一病证分述病因、辨证、治法、方药及治案;卷末附常用药药性及经穴述要。其论脉以迟数为纲;其辨证以寒热虚实为纲;论人身根本以气血盛衰为纲。所论脉证方药颇为明晰、治病主张同类药并用而反对寒热药并用、气血药杂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但也不免于偏颇。现存两种清刻本。
方文谟
明代医生。莆田(今福建莆田地区)人。其叔方邦彦以医名于时,文谟得其传,治病常奏奇效,人称“方一剂”。
方文柱
清代医家。江西婺源县人。精于疡科,并常赈济平民,颇受邑人称赞。辑有《外科经验方》一书。
方贤
明代医家。吴兴(今属浙江)人。尝历任太医院院使、院判。其前任院判董宿曾辑集各家效方,因病故去,未及完稿。方氏遂继承其志,与御医杨文翰共商此事,重加订正,去其中前后矛盾者,删繁而无用者,补其所不及欠缺者,终成一帙,名《奇效良方》六十九卷,分六十四门,收方七千有余,分门别类,甚切实用,书中之“疱疹论”另有单行本。
方一乐
清代医家。字成于,江西婺源人。精医,医德高尚,病家求诊,不分严冬酷暑,贫富贵贱,一心赴救,不计报酬。着《痘治答疑》,未见行世。
方以智
(1611-1671年)明清间哲学家、医家。字密之、鹿起,号曼公、龙眠愚者。桐城(今属安徽)人。自幼习儒,精研天文、地理、韵律、历史,率皆学有所成。于医学亦有所研究,对西洋输入之医药亦有所涉猎,对新鲜事物颇为敏感,勇于接受其合理部分加以利用,有汇通中西之倾向,可视为我国早期汇通思想医家之一,认为中西之学各有所长,尝言西医“详于质测而拙于言通几”,故引用汤若望之《主制群征》中西医之解剖学,介绍于国人。其著作甚多,《东西均》、《物理小识》、《通稚》等,其中除哲学等方面内容外,对医理、方药等均有所涉及,于我国近代医学发展史上有一定影响。
方有执
(1523年-?)明代医学家。字中行(亦作仲行),歙县(今属安徽)人。因其家人包括妻儿共五人因病故去,发愤读书攻医,对伤寒尤其致力研究,颇有心得。认为仲景之《伤寒论》因王叔和之编次而移动原文,已非原貌,复经成无己注疏时多所窜改,面目全非,失其原意。经二十余载精心钻研,着成《伤寒论条辨》八卷,对《伤寒论》重加整理,调整篇目,全书计十一篇,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由是形成明清时代重新整理研究《伤寒论》的热潮,其错简论的主张虽也受到若干医家之非议,但其影响深远,不容忽视,清代名家如张璐、喻嘉言、吴仪洛、周扬俊、黄元御等,均拥护其说,形成伤寒学上的“错简派”。
方隅
明代医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其父方谷为医官,隅常聆听其父讲解医理,并勤于记录,后将其汇集成册,取名《医林绳墨》八卷,系集自《内经》、仲景学说之下,诸名家之医论,并酌参其个人见解,主要为内科诸病,间亦兼及外、妇、儿诸科,有一定影响。
方原庵
(1866-1946年)清末至民国间医家。安徽怀远县人。先业儒,后攻医,精于医术,活人无数。适值清末疾疫流行,方氏殚力救治,全活者甚众。尝着《方氏验方集》,未见行世。
方震
清代医生。字青来,江苏苏州人,清于眼科,常能使盲者复明。如一人因丧子苦哭而丧明数年,震以长针由目眦处刺之,行拔障术,术毕,病者即能见所书之字,其神验如此。
方志贞
明代医生。常熟(今江苏省)人,父如化为当地名医,志贞继承父业,后亦以医名。
方中矩
清代医生。字璇圊,四川涪州人。精医术,刚正不阿,治病本于古而不泥于古,多奏奇效。甚重医德,不较个人报酬,邑人重之。
芳草
中药学名词。指气味芳香浓郁的草药。《素问·腹中论》:“石药发颠,芳草发狂。”
芳香化浊
治法之一。用芳香化湿药物清湿利浊,治疗湿浊内蕴的方法。症见脘腹胀闷,泛恶欲呕,大便溏薄,体倦乏力,口淡无味,头身困重者,用藿香,佩兰,砂仁、厚朴等;如兼头晕而胀,舌苔白腻,可加菖蒲、鲜荷叶、陈皮、法夏、大腹皮等。
芳香温通
治疗学术语。系开窍法之一,即温开法。以芳香开窍药合辛温行气药温阳逐寒,化浊开窍。用于中风、痰厥、气厥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色青白,苔白,脉沉迟的寒闭证。方用苏合香丸。
房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房黄者,眼赤身黄,骨髓烦疼,头目昏痛,多饶睡卧,体虚无力,夜多梦泄,神思不安,腰脚酸疼,小便黄赤。”《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身体沉重,状似着热,不得睡卧,小便黄色,眼赤如朱,心下块起,状如痴人。”治用鹿茸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房劳
病因学名词。又称房室伤。色欲伤,色劳。指性生活过度,耗伤肾精,肾之真阴元阳俱亏。是虚劳病因之一。
房劳复
病证名。伤寒或温热病瘥后,气血未充,因房劳而致疾病复发。劳复证之一。《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房劳复者,即女劳复,一名色复。温热瘥后,气血未充,早犯房事,则内损真气,外触邪气而复作也。”证见头重不举,目中生花,腰胁痛,小腹里急纹痛,憎寒发热;或阴火上冲,头面烘热,胸中烦闷。若卵缩入腥,脉离经者,为病情危重。虚极者,宜六味饮加麦冬、豆豉、栀子。虚极热盛者,用陶氏消遥汤。小腹急痛,脉沉足冷者,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外用吴茱萸五钱,食盐二两,拌炒,热熨小腹。
房劳咳嗽
病名。房劳伤肾所致的虚咳。其证咳引腰背痛,咳而发作寒热,或见喘满。《医学入门·咳嗽》:“房劳伤肾,咳而腰背痛、寒热者,二陈芎归汤。”《不居集·咳嗽》:“房劳咳嗽。咳而发作寒热、引腰背痛,或喘满,此因房劳,大菟丝子丸主之。”参见咳嗽、肾经咳嗽条。
房劳胁痛
证名。因房劳伤肾,气虚血滞所致胁肋部疼痛。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治宜补肾养肝,调和气血。《医碥·胁肋痛》:“房劳伤肾,气虚血滞,胸胁多有隐隐作痛,宜补肾加芎归之类和血。”《辨证录·胁痛》:“房劳之后胁痛,其亏于精者更多,乌可重治肝而轻治肾哉!方用填精益血汤。”详见肾虚胸胁痛条。
房劳蓄血
证名。醉饱之后行房,竭力伤肝所致蓄血证。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张氏医通·诸血门》治蓄血在中焦胃口者,用韭汁,童便下越鞠丸。不应,合平胃散去苍术,加桃仁、丹皮。虚人用理中汤合越鞠丸。蓄血在少腹、代抵当丸,加熟附子三分。虚者加人参,以助药力。
房室伤
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即房劳。详该条。
房中
古代养生术语。房中术的简称。又为古代方技书的分类名称之一。参见“房中术”条。
房中术
古代养生术语与方法。又称玄素之术、黄赤之道、房中、房术,阴道等。指古代有关男女两性性生活及其与养生延年之关系的一种学说及方法。房中术源于先秦神仙方士,盛行于秦汉。《汉书·艺文志》着录有房中专着8种、一百八十六卷(均佚)。至东汉时,房中术已与导引行气、服食药饵并称养生三家。道教产生后,成为传播与发展房中术的主力,早期道教尤其如此。道教房中术主要是从男性角度立论,讨论房事保健的问题。其基本理论依据,是所谓“采阴补阳”、“还精补脑”,由此力倡男性在房事活动中应采取“多交少泄”的基本方针,还形成了一套所谓“采战之术”,并将行气、存思的方法引入其中。此外,还涉及“种子之术”及一些性事活动的卫生常识、性事疾病的防治等内容。唐代以后,房中术渐趋没落衰隐,原因主要是其本身极容易被误解而流于淫亵,从而遭到社会的鄙薄与反对,而儒家正统道德伦理观念的扼制尤其是重要因素,它迫使道教也对房中术转持贬斥态度。修房中之术以求长生不死,固不足言,从养生的角度看,房中之说也有不少谬误之处。但其强调节欲宝精有其合理的内涵。尤其有关两性性生活和谐、受孕、房事疾病防治等方面的论述,有符合科学道理者。
《仿寓意草》
医案著作。二卷。清·李冠仙撰于1835年。作者盛赞《寓意草》,因仿其格式归纳验案而成此帙。所载验案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妇科、五官科等。案中议病,析因颇详,主张“药不执方,相宜而用”,同症异治,异症同治,立法处方灵活,诊治颇具胆识。但案语偏于烦琐。本书收入《三三医书》中。现存光绪刻本。
放点
见《救偏琐言·放点证治准》。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放松功
近代气功功法名。即以意念配合默念字音的放松功。功法为:练功姿势不限,准备阶段安神宁志,轻闭两目几分钟,然后随呼吸全身逐步放松。先以意念放松头部,尤应注意两眉之间与咬合肌部位,其后依次放松两肩、两臂、两手、胸部、腹部、两腿、两足。再从后脑开始,依次放松背、后腰、臀部、大腿后侧、足底。再依次放松身体两侧部位。可反复多次。在吸气时以意守放松部位为主,呼气时默念“松”字,并意会该部位的轻松舒适感。
放血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即刺血疗法。参见该条。
飞
中药的一种炮制法。详水飞条。
飞尘眯目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尘埃入目。详该条。
飞尘入眼
病症名。见《银海精微》。即尘垢入目。详该条。
飞处
经穴别名。见《神灸经纶》。即支沟。见该条。
飞法
针刺手法名。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捏持针柄,一捻一放,捻时食、中指内屈,使针顺转(左转),放时食、中指外伸,搓动针柄,使针逆转(右转),当手指放开时,其针颤动有如飞鸟展翅,故名。《神应经》:“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却用食指连搓三下(原注:谓之飞),仍轻提往左转,略退针半分许,谓之三飞一退。”其含义与《针经指南》所载的搓法同。飞又可解释作进。《针灸问对》:“飞者进也。”故近世对一退三飞、一飞三退,通常理解为一退三进、一进三退。
飞虎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神灸经纶》作飞处。即支沟。见该条。
飞金走气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幼科推拿秘书》。见飞经走气条。
飞经走气
①针刺术语。指催行经气的一些针刺手法。《金针赋》:“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
①选运五经穴,后张开五指在内关拍打,再推心经,揉气关(《小儿按摩经·手诀》)。
②用拇指按儿总筋处,食中二指推向手弯处(《小儿推拿秘诀·手上推拿法》)。
③滴凉水于儿内宫,以右手中指引水至天河,前行三次退转一次,并用口吹气,跟水上行(《幼科推拿秘书·十三大手法推拿注释》)。
④右手拿儿四指不动,左手四指从儿曲池边轮流跳至总经几遍,再拿阴阳,将右手向上向外,一伸一缩,传送其气,徐徐过关(《厘正按摩要术》卷三)。能行气化痰,清肺热,治失音,消膨胀。
飞门
人体部位名。出《难经·四十四难》:“唇为飞门”。七冲门之一。指口唇。飞通扉(门扉)。形容口唇的张合如门扉,饮食由此而入,故称。参见唇及七冲门条。
飞伤喉痹
病名。本病多因阳明火毒上冲咽喉,或感受秽恶之气,或酒后怒火上乘所致。症见喉间卒然肿胀,迅速转大,红肿疼痛。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粘子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飞疡喉、急喉闭条。
飞尸
病名。一种突然发作的危重疾患,其状心腹刺痛,气息喘急,胀满上冲心胸。出《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治以细辛散方,亦可用瓜蒂散、蜥蜴圆等。
飞丝尘垢入目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即尘埃入目。应及时清洗,取出异物。
飞丝毒
病名。即呛食风。《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呛食风,一名飞丝毒。口中或食腥恶发泡者。”喉风证之一。详见呛食风条。
飞丝入目证
病证名。见《杂病·证治准绳》。又名天丝打眼。系指风飏游丝,偶然触入目中而作痛的病证。也即异物入睛。可见眼痛赤涩,肿胀难睁,泪热羞明,鼻流清涕等症。治宜及时取出游丝,参见物偶入睛条。
飞腾八法
针灸按时配穴法之一。见《玉龙经》。以八脉八穴配合八卦,按每日各个时辰的天干推算开穴。所配属八卦与灵龟八法不同,因其以时干为主,故又名“奇经纳甲法”。其法,逢壬、甲时,开公孙(属干);逢丙时,开内关(属艮);逢戊时,开临泣(属坎);逢庚时,开外关(属震);逢辛时,开后溪(属巽);逢乙、癸时,开申脉(属坤);逢己时,开列缺(属离);逢丁时,开照海(属兑)。例如甲子日,戊辰时,即取临泣穴,己巳时即取列缺穴,庚午时取外关穴,余皆仿此。参见灵龟八法条。
飞扬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原作飞阳。《针灸甲乙经》作飞扬,别名厥阳。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之络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另说“外踝上九寸”(《针灸资生经》);“在昆仑上五寸五分”(《针灸集成》)。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主治头痛,目眩,鼻衄,颈项痛,腰膝酸痛,癫痫,痔疾,脚气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飞扬喉
病名。《喉科秘旨》卷上:“飞扬喉,此症风热上壅,上腭红肿气不通,咽物不下,从小舌中飞扬满口,此系凶恶之症。急针患外出血”。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或用银花、甘草、薄荷、连翘煎汤漱口。外吹清咽利喉散。痰多者,也可用金锁匙去痰。
飞阳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飞扬。见该条。
飞阳之脉
足太阳经在小腹部的别络。《素问·刺腰痛》:“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作二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类经》张介宾注:“飞阳,足太阳之络穴,别走少阴者也”。意指从外踝上七寸飞阳穴处走向足少阴经复溜之前,上方与阴维郄穴筑宾会合。
飞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本病多由肺胃积热,痰毒邪火上冲咽喉,或感受秽恶之气,郁怒而生。《焦氏喉科枕秘》亦云:“此症受秽恶之气,后因怒生喉中,卒然肿胀,渐至杀人。吹金锁匙取痰,服粘子解毒汤加红花丹皮。若红肿不消,治宜下刀去血,吹秘。恶心腹胀者,难治。”
飞飏
病名。见《普济方》卷六十八。本病多由肺胃积热、痰毒等所致。即飞疡。详该条。
飞蝇散乱
证名。见《银海精微》。亦作蝇影飞越。指眼外观正常,自视眼前有黑影如蚊蝇飞舞缭乱的病证。云雾移睛证,能近怯远症等病可出现此症。治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用药。
飞灶丹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小儿丹毒之一,系指发于头顶部的丹。宜急用葱白捣汁调芨柏散涂之。
非搐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小儿急慢惊风。详搐条。
非风
病名。卒然昏倒,神识昏愦之证。即中风。以其因内伤积损所致,而非外感风邪,故名非风。《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故余欲易去中风二字……竟以非风名之,庶乎使人易晓,而知其本非风证矣。”参见类中风条。
非化脓灸
直接灸之一。是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但不灼伤皮肤,不使局部起疱化脓,故名。施灸时当艾炷燃至一半左右,患者感到皮肤发烫或灼痛时,即用摄子将艾炷挟去,另易新炷施灸,以局部皮肤发生红晕为度。因其灸后不留瘢痕,故亦称无瘢痕灸。本法适用于一般虚寒性疾患。
非位
运气术语。指岁运不当其位。《素问·六微旨大论》:“非位,岁不与会也。”
肥疮
病名。头部癣疮之一种,婴儿湿疹亦名肥疮。俗称秃疮。肥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凡热疮起,便生白脓黄烂,疮起即浅,但出黄汁,名肥疮。”多因脾胃湿热蕴蒸,上攻头面所致,或因传染所发,初起但见头皮发根有丘疹,渐成小脓泡,形若粟米,破流黄水,结痂色如硫磺,中央凹陷如碟形,发可贯痂中,黄痂剥脱,可见糜烂疮面,有特异气味,或如鼠尿之臭气,无痛但瘙痒明显。或因毛囊被破坏,愈后可留有无发疤痕。相当于头部黄癣。治宜先用葱汤或槐条煎汤洗去黄痂,再于疮面外搽风油膏,或雄黄油膏、苦楝膏等。此外,《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七,有“治口肥疮方”。又“口吻疮……世名燕口,又名肥疮。此由脾胃有热,随气熏发,上攻于口唇,与津液相搏所致。”参见燕口疮条。可见有三种不同疾病均名曰肥疮,不可不辨。
肥疳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脾疳。详该条。
肥目
病证名。系指白睛生点注如浮萍或榆夹,粉色或青黑色,类似羹上脂,目暗不明的病证,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本病世呼为肥目。
肥胖不孕
病名。不孕症型之一。见《傅青主女科·种子篇》。妇人素体肥胖,兼恣膏梁厚味,以致痰湿内生,流注冲任胞脉;或因体脂过盛,壅塞胞脉和胞宫而致不孕。症见形体肥盛,怠倦乏力,心悸气短,白带量多等,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方用启宫丸或苍术导痰丸。
肥气
病名。即肝积。以其似覆杯突出,如肉肥盛之状,故名肥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复杯。”《难经·五十六难》:“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疒皆)疟,连岁不已。”《济生方》卷四:“肥气之状……诊其脉,弦而细,其色青,其病两胁下痛,牵引小腹,足寒转筋,男子为积疝,女子为瘕聚。”治疗用肥气丸。参见肝积条。
肥热疮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热疳。详该条。
肥人
①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其肩、臀、股等处肌肉坚实丰满。见《灵枢·卫气失常》。
②肥胖的病人。《灵枢·终始》:“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肥人白带多痰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卷一:“肥人气虚生痰,多下白带。宜服柴术六君汤(六君加苍术、柴胡、升麻、生姜),兼苍附导痰丸(苍术、香附、枳壳、陈皮、茯苓、甘草、胆南星,上为末,姜汁和神曲为丸,柴术六君汤送下五十丸)。”
肥粘疮
病名。小儿头皮癣之一种。《外科启玄》卷七:“小儿头上多生肥粘疮,黄脓暴露。”多因感受风热,或热毒上攻所致。常见于幼儿,初起时,可见头皮部丘疹,继则成脓疮,甚则蔓延全头,破溃则糜烂流脓,瘙痒疼痛时作。相当于黄癣。证治详该条。
肥株子风
病名。系指一侧或两侧耳坠肿硬如核,痒痛难忍的病证。本病多由火毒蕴积肝胆二经所致。治宜解毒散结。方用仙方活命饮等加减化裁。
腓(féi,音肥)
小腿肚。又名腨、xx、腓臑。腓肠肌部分。《灵枢·寒热》:“腓者,腨也。”
腓腨发
病名。小腿屈侧之痈疽。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亦名腓腨发疽,腓腨疽。多因肾水不足积热而成。证见小腿肚漫肿坚硬,紫暗抽痛,进而腐溃,出脓稠而色黄者为顺,其脓稀若水而色灰白者为逆。治宜辨其阴阳顺逆以清热解毒,或温阳补益之剂,或兼而用之。初起宜服仙方活命饮;溃后可服八珍汤;气血虚者可服十全大补汤;外治法同痈、疽、溃疡条。
腓腨疽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腓腨发,详该条。
废
②废除;放弃。《灵枢·逆顺肥瘦》:“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木也。”
③停止。《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沸子
出《诸病源候论》。即疿疮。详该条。
肺
①人体器官名。五脏之一。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为五脏之华盖,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司呼吸。《素问·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朝百脉而主治节,辅佐心脏调节气血的运行。《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搏之官,治节出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素问·经脉别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素问·五脏生成》:“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②指手太阴肺经。《灵枢·本输》:“肺出少商……手太阴经也。”
③指肺的真脏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见皆死。”
肺痹
病名。由皮痹入舍于肺而成。亦称皮痹。主证烦满喘呕,胸背痛,右胁刺痛,牵引缺盆。《素问·痹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圣济总录·肺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是为肺痹。其候胸背痛甚,上气,烦满,喘而呕是也。”《症因脉治·肺痹》:“肺痹之症,即皮痹也。烦满喘呕,逆气上冲,右胁刺痛,牵引缺盆,右臂不举,痛引腋下。”治用橘皮丸、杏仁丸、当归汤、五味子汤、泻白散、生脉散、人参平肺散等。参见皮痹条。
肺病
病名。肺脏的各种病证。由外邪侵袭,或痰饮内聚,或肺气肺阴不足所致,亦可因其他脏腑、血脉病证传变而致。《素问·脏气法时论》:“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难经·十六难》:“假令得肺胀,其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其内证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热,有是者肺也。”肺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太平圣惠方·治肺虚补肺诸方》:“若肺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气盛则声嘶,语言用力,颤掉缓弱,少气不足,咽中干,无津液,虚寒之气,恐怖不乐,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诊其脉沉缓者,此是肺虚之候也。”又《太平圣惠方·治肺实泻肺诸方》:“夫肺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气盛则胸膈烦满,口赤鼻张,饮水无度,上气咳逆,咽中不利,体背生疮,尻阴股膝踹胫足皆痛,诊其脉滑实者,是脉实之候也。”治有祛风宣肺、清热润燥、肃肺化痰、温肺化饮、滋阴降火、益气养阴诸法。参见肺病各条。
肺藏魄
生理学名词。魄,指精神活动中司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肺主气以养魄,故魄藏于肺。《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肺藏气,气舍魄。”《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藏,……肺藏魄。”张志聪注:“魄乃阴精所生,肺为阴脏,故主藏魄。”
肺常不足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出《育婴家秘》。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卫外功能较弱。外邪入侵,常先伤肺,出现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患。或易感时行疫气,出现麻疹、水痘、猩红热等传染病。其他脏腑病气,也常波及于肺。肺为清虚之体,既易受邪,又不耐寒热,故临床上常因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一些慢性咳嗽、哮喘疾患,往往久而不愈。
肺朝百脉
生理学术语。指百脉朝会于肺。指全身经气血液均经于肺。肺主气,心行血,血液运行必须依赖气的推动。《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张景岳注:“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张志聪注:“百脉之经气,总归于大经,经气归于肺,是以百脉之气,皆朝会于肺也。”
肺虫病
病名。九虫病之一。其虫蚀肺,证见咯血声嘶。《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肺虫,状如蚕。”又“肺虫令人咳嗽。”《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疰》:“惟肺虫为急,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声嘶,药所不到,治之为难。”参见痨虫病条。本病似为肺吸虫病。
肺喘咳
病名。见《不居集》卷十五。即肺胀。详该条。
肺疸
病名。
①九疸之一。证见饮少、小便多。一名膏疸。《外台秘要》卷四:“肺疸,饮水,小便多。”参见膏疸条。
②肺气虚而失清肃之职,不能通调水道,以致湿热逗留发黄者。证见鼻塞不通,头面俱黄,口淡咽干,小便不利。治宜宣通肺气,健脾利水,用扬肺利湿汤(见《辨证奇闻》)。
肺底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
②至阳穴别名。出《医学原始》。各见该条。
肺疔
病名。生于肺经之疔肿者。出《外科启玄》卷二。又名白疔,证见手之大指生疔,其色多白,其症多伴有发热咳嗽者。治宜选用泻白散加解毒之剂。
肺恶寒
生理学名词。恶,畏恶。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寒邪侵袭则肺气不利,卫外阳气受伤,肺经受邪,故恶寒。《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形寒寒饮则伤肺。”《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恶……肺恶寒。”王冰注:“寒则气留滞。”马莳注:“肺本属金,金之体寒,而受寒则病,故恶寒。”
肺风
病名。
①肺受风邪所致的疾患。《素问·风论》:“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②指类似酒皶鼻的病证。见《丹溪心法·鼻病》。其证鼻色赤。又名肺风疮。《类证治裁·鼻口症》:“有不饮酒而鼻色赤,名肺风,由血热郁于肺,清肺饮。”参见肺风疮条。
③指肺脏感受风毒而致皮肤生疮、搔痒,或面上生疮,鼻头赤烂等病证。见《圣济总录》卷五十。治宜清肺祛风解毒,选用牛黄散、枇杷叶丸、鹅梨煎丸、皂荚丸等方。
肺风疮
病名。鼻红肿,或鼻色赤。由血热郁肺所致。又名肺风。《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流》:“鼻上红肿……亦有不饮酒而色赤者,名肺风疮,由血热郁肺不散也。”治宜清肺化湿解毒,用清肺饮子,或四物汤、五苓散二方合用。加黄芩、黄柏。参见肺风条。
肺风疝
病名。因风热邪而起之肺疝证。《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滑者病肺风疝。”参见肺风、肺疝条。
肺疳
五疳之一。又名气疳、疳(匿^虫)。疳证兼因郁热伤肺,出现咳嗽气逆,咽喉不利,多涕,或鼻下生疮,壮热憎寒等证。治宜清肺泻热,用泻白散加味。
肺寒喉风
病名。系指肺受重寒而发喉风,生在关内下部两边,如扁豆壳样的病证。见《喉科指掌》卷四。本病多由肺受寒邪,寒积不解,久郁而成。治宜温散寒邪。方用人参败毒散加减。
肺寒壅嗽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小儿肺气虚弱,外感寒邪而致咳嗽,微喘有痰,痰多清稀,面色淡白,流清涕。治宜温肺散寒,用百部丸。
肺合大肠
生理学名词。系脏腑相合之一。肺为脏,属阴;大肠为腑;属阳。二者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灵枢·本输》:“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生理上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而大肠传导通畅,则有助于肺气清肃下降。《医经精义·脏腑之官》:“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
肺合皮毛
生理学名词。指五脏与五体相合关系之一。肺主气,宣发卫气固表,司腠理之开合,输精于皮毛,故称。《素问·五脏生成》:“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