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第四篇
仁者寿
即德者寿。出《论语·雍也》。见该条。
《仁斋直指》
综合性医书。又名《仁斋直指方论》、《仁斋直指方》。二十六卷。宋·杨士瀛撰于1264年。本书系以介绍内科杂病证治为重点的临床综合性医书,作者据证释方,摘取诸家效方,参以家传经验,区别不同的病证,对证施方,在治疗上给读者以规矩绳墨。书名“直指”取“明白易晓之谓直;发踪以示之为指”(见本书杨士瀛序),故名《仁斋直指》。全书析为七十九条,每条之后,另有“附遗”部分,系明·嘉靖年间朱崇正所续增。
《仁斋小儿方论》
儿科著作。四卷。宋·杨士瀛撰。本书将小儿诸病分为:初生、变蒸、惊、中风、疳、积、热、伤寒、痰嗽、脾胃、丹毒、杂证诸门,每门各列疾病子目,分别介绍证治与方论。此书原刊本已佚,今存本为明·朱崇正重校复刊本,复刻时补入第5卷小儿痘疹(该卷主要内容引自明·魏直《博爱心鉴》一书)并改题书名为《新刊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收入《杨仁斋著作三种》中。现存复刻本及丛书本。
《仁术便览》
方书名。四卷。明·张浩撰。刊于1585年。本书收选明代以前的临床各科验方分类编辑而成。内容包括中风、厥病、痛风、中寒等94类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等科。有论有方,所论大致中肯,选方大都切于实用。末附炮制药法。现存明刊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仁端录》
痘疹专着。十六卷(又有五卷本及十卷本)。又名(仁端录痘疹》、《仁端录痘疹玄珠》。明·徐谦撰。撰年不详。包括痘病总括、辨痘形色、分期调治、痘疹兼杂症、治疗方药及药性、痘病歌赋和杂说等,内容较简明实用。现存清刻本。
人中疔
病名。生于人中部位之疔疮。出《病科心得集》卷上。又名走黄疔、龙泉疔、闭口疔。人中属阳明络脉行经之地,最易发生走黄,病势发展较为凶险,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证治详见疗疮条。
人中
①体表部位名。又名水沟。指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鼻唇沟部(《灵枢·经脉》)。
《人元脉影归指图说》
脉学著作。简称《脉影图说》。二卷。旧题晋·王叔和编,明·沈际飞重订。本书对七表、八里、九道脉,奇经八脉,十六怪脉,左右手三部阴阳脉绝候等脉学专题予以系统而形象的论述,绘有图形,兼赋歌诀,可谓图文并茂。现存明刊本及日本刊本。
人迎
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天五会、五会。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少阳之会。在颈部,结喉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布有颈皮神经及面神经颈支,深层为动脉球,最深层为交感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有甲状腺上动脉,当颈内、外动脉的分歧处。主治咽喉肿痛、咯血、喘息、瘰疬、瘿气,以及高血压等。直刺或斜刺0.3-0.5寸,避开颈动脉。
㈡切脉部位名。
①指喉节两旁颈动脉搏动的部位,亦称人迎脉。《灵枢·寒热病》:“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人体经穴模型
针灸教学用具。多采用纸浆、石膏或塑料制成。模型可根据教学需要,按健康人体比例,制作大小不同的规格,表面显示取穴标志,标出十四经腧穴的位置和名称,小者只标常用穴的名称,供经穴教学使用。
人神
古代针灸宜忌说之一。《黄帝虾蟆经》:“神所藏行,不可犯伤。”意指人神按时巡行各部,其所在部位,忌用针灸。有“九部旁通人神”、十二部人神、“行年人神”、六十甲子日人神、月内逐日人神、十(天干)日人神、十二(地支)日人神、十二时人神、四季人神、五脏人神等说。见《千金翼方》、《普济方》、《针灸大成》等。
人乳汁
传统养生补品名。为健康妇女产后分泌的乳汁。本品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滋补品,有益气补血、补充营养、增强体质、美容抗衰、疗伤解毒的功效,可应用于气血衰弱、津枯形瘦、虚风瘫痪、消渴噎膈、虚劳烦热、大便燥结、眼目昏痛、跌仆肿痛、疔疮肿毒等病证与养生延年。现代药理研究,人乳中含有多种酶类和所有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及重要的活体细胞等。人乳的功效和应用在民间广为流传,古代医籍也多有记载。如《本草纲目·服乳歌》云:“仙家酒,仙家酒,两个壶卢盛一斗。五行酿出真醍醐,不离人间处处有。丹田若是干涸时,咽下重楼润枯朽。清晨能饮一升余,返老还童天地久。”
人气
人体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参见阳气条。
人面恶疮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三之贝母条下。即人面疮之险恶者。见人面疮条。
人疴
人经
人体经脉的泛称。《灵枢·经脉》:“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人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面青掩口,恶闻人声,或似颠狂,此是人黄。”治以灸烙法,内服赤箭散。参见黄疸有关条目。
人痘接种法
取天花患者痘痂制浆接种于健康儿童,使其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的方法。这项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相传公元10世纪北宋时期已用种痘术预防天花。到公元16-17世纪,人痘术在国内成为专业并得以推广。其方法有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痘衣法四种。前三种都是接种于鼻孔,其痘苗又叫做鼻苗。痘衣法是穿用天花患者患病时所穿的内衣。人痘接种法的创造,是人类免疫学的先驱。这种技术自公元17世纪开始,先后传播到俄国、朝鲜、日本、阿拉伯和欧、非各国。公元1717年传入英国。直到1796年英国贞纳发明牛痘接种法后,才逐步代替。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中国人痘接种法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人参考》
书名。一卷。清·唐秉钧撰。撰年不详。1916年绍兴医药报社据日刻本重刊,名《重刻人参考》。本书对人参的商品、产地、真伪以及采集、收藏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考察。现有绍兴医药学报《医药丛书》本。
热中
病名。
①善饥有食、小便频数的病证。见《灵枢·五邪》。《外台秘要》卷十一,以本病属中消。《证治要诀》列为脾消之一。《素问·腹中论》王冰注:“多饮数溲,谓之热中。”《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谓热中即消瘅。
②风邪入胃而见目黄的病证。《素问·风论》:“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
③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气虚火旺而致的病症。《脾胃论》以饮食劳倦所伤,始得为热中,证见身热而烦,气喘,头痛,或口渴,脉洪大,兼见代脉或虚脉。治宜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热证
八纲之一。外感或内伤所致的热性证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热证有表热证、里热证、虚热证、寒热证之分。详见各条。
热者寒之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热证要用寒凉的方药治疗,属逆病性而用治的正治法。根据表、里、虚、实之不同,表热证用辛凉解表,疏散风热;里热证,实者用清法通里攻下,虚者则用甘凉养阴透热或滋阴清热等法。
热瘴
病证名。瘴疟的一种。以其单热不寒,故名。证见身发大热,神气昏沉,昼夜如卧炭火中,腰痛脚弱,大渴欲饮冷水,上脘痞闷,神昏妄语,头痛或不痛,或不呕逆,小便赤涩,或频数,或遗尿,大便或秘或利,舌黑面赤目红,或吐血衄血。热瘴初起,刺两足腕出血,又刺舌下出血。头痛两额角脉胀者,与两额角脉上刺之出血,次服不换金正气散,又服和解汤,然后用截法。和解后热势稍缓,服养胃汤,吞截疟丸或四兽饮(《瘴疟指南》卷上)。参见瘴疟、冷瘴条。
热胀
病证名。因湿热之气壅滞于中所致的腹胀满。见《兰室秘藏·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因伤于酒湿面及膏粱厚味,或食已便卧,使湿热之气不得施化所致。《证治汇补·胀满章》:“热胀宜清,诸腹胀大皆属于热,因湿热之气不得施化,壅滞于中而成腹胀者,宜以苦寒药治之。若脾气不宣,郁而成火吞酸,吞酸渐成胀满者,用药宜刚中带柔,连理汤主之。”《医学准绳·六要》:“有火盛阴虚,热乘血分者,其腹虽胀而不甚大,按之益坚,小便黄赤,大便秘涩,其脉数实细小,不可误作湿食治。盖消导则阴愈伤;去湿则津愈涸,宜用苦寒之药,如当归龙荟丸加胡连之类。”或选用分消丸、厚朴七物汤等。参见胀病条。
热则气泄
见炅则气泄条。
热则疾之
针灸治疗法则之一。《灵枢·经脉》:“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谓邪热亢盛,体温较高的实热证,采用针刺泄热驱邪。宜浅针,急针,不留针,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热在皮肤
证名。热证突出体现于体表皮肤。与热在骨髓相对。亦作表热里寒解。或释为真寒假热。参见热在骨髓条。
热在骨髓
证名。热证体现于机体深部及骨髓。《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伤寒缵论·太阳上篇》:“详仲景论,止分皮肤骨髓,而不曰表里者,盖以皮肉筋脉骨五者,主于外而充于身者也,惟曰藏曰府,方可言里。可见皮肤即骨髓之上,外部浮浅之分;骨髓即皮肤之下,外部深沉之分,与经络属表,藏府属里之例不同。”一说为里热之证。《注解伤寒论》:“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寒也;身寒不欲衣者,表寒里热也。”《医宗金鉴》作真热解,“身大寒,谓通身内外皆寒,三阴证也。反不欲近衣者,乃是假寒虽在皮肤之浅,而真热实在骨髓之深,阳极似阴证也。”参见热在皮肤条。
热晕
病证名。由火热炎上所致的眩晕。主证头目眩晕,烦渴引饮。《东医宝鉴·外形篇》:“热晕,火热上攻,烦渴引饮,或暑月热盛,宜大黄散、荆黄汤。”参见火冲眩晕条。
热越
病理学术语。指里热向外发越。《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热郁
证名。因诸邪久延不愈,郁而化热所致的病证。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不发热,常觉自蒸不能解,目蒙口渴,舌燥便赤,脉沉而数,是热郁,或昏瞀,或肌热,扪之烙手,皆是热郁。”治宜清热散郁,用火郁汤、黄连解毒汤等方。参见郁证、六郁、外郁条。
热俞五十九俞
热油汤火伤
病名。指因热油、汤等物质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见《外科理例》卷六。内有:“热油汤火伤,皮烂肉大痛,冷霜散:煅牡蛎、寒水石、明朴硝、青黛各一两,轻粉一钱,桐油二钱,水二钱,以桃柳枝不住搅成膏,再以水溶涂之。”对中度以上烧伤患者,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热痈
热淫
热邪过盛。《素问·至真要大论》:“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热因热用
治疗学术语。系反治法之一。即以热药治疗真寒假热之法。例如某些妄阳虚脱的病人,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有时会见到面颊浮红、烦躁等热象,因其热象是假,而阳虚寒盛是其本质,故仍以温热药物治疗,就是热因热用。
热因寒用
①指温热药治寒证,反佐以寒而发挥作用。例如阴寒证格热于外,服温热药常见格拒吐出,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则不呕吐。《素问注证发微》:“热以治寒,而佐以寒药,乃热因寒用也。”
②指热药因寒证而用,例如《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这是以热药治疗真寒候热证。《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有人根据上下文律,把此句改作“热因热用。”
热翳
证名。即翳之属热者。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指肝风邪热所致之翳膜,治宜疏风泻热退翳,方选柴胡清肝饮。
热夜啼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热啼、热烦啼。症见面红身热,小便赤涩,入夜即烦躁不安,仰目啼哭而多泪,见灯火则烦啼更甚。多因胎热、惊热、风热等内犯于心所致。治宜清热宁心,用导赤散加黄连。
热罨(yǎn,音掩)
外治法之一。用热汤或热药汁作局部淹渍的方法。有止痛、消肿、醒神的作用。例如用湿热毛巾罨头面醒酒,罨关节、腹部止痛;以布浸热药汁湿罨患处去痹消肿。
热眼
病证名。症见眼睑红肿硬痛,泪眵交加,双眼涩痛灼热的疾病。治宜泻火解毒为主,银翘散合泻黄散加减。
热心痛
证名。邪热攻心所致的心痛。证见心痛彻背,舌燥唇焦,溺赤便秘,烦躁掌热等。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医学入门》卷五:“热因心包络暑毒乘心,痛彻背俞,掌热,黄连香薷散加蓼草,或单黄连丸。”《医学心悟·心痛》:“热痛者,舌燥唇焦,溺赤便秘,喜冷畏热,其痛或作或止,脉洪大有力,清中汤主之。”《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热,必身热,烦躁,掌热,口渴,便秘,面目赤黄,大热作痛。由积热攻心,或暑热入心包也。宜金铃子散、剪红丸。”参见心痛、热厥心痛条。
热泻
病证名。又称热泄、火泻、火泄。因热迫肠胃所致。证见肠鸣腹痛,痛泻阵作,泻下多黄色稠粘,或注泻如水,或米谷不化,肛门灼热疼痛,后重不爽,口渴喜冷,小便赤涩,脉数。《丹溪心法·泄泻》:“热泻,粪色赤黄,肛门焦痛,粪出谷道犹如汤烧,烦渴,小便不利。”治宜清热泻火,用黄芩汤、柴葛芩连汤、加味四苓散、香连丸等方。气虚有热者,用卫生汤。阴虚火动者,用升阴丸。本病见于食物中毒及肠炎、菌痢等疾病。参见火泄、火泻等条。
热泄
病名。即热泻。《古今医鉴·泄泻》:“热泄,所下粘垢,小便赤涩,脉数烦渴。”详见热泻、火泄条。
热邪阻肺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热邪壅阻于肺,肺失宣降,发生高热喘咳的病机。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稠黄或痰中带血、胸闷气短,甚则呼吸迫促,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干,脉洪数或弦数。多见于呼吸道感染等疾患。
热邪传里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外邪不从表解而化热入里的病变过程。凡表证传里的症状为恶风寒症消失,不恶寒而反恶热,胸中烦闷,口渴引饮,烦躁,甚则谵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
热邪
病因之一。致病特点是出现热性、阳性的实证,多与火邪并称或混称。临床多见发热息粗、红肿、焮痛、便秘等。
热哮
证名。肺热炽盛,痰壅气升所致的哮吼。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俗称痰火。多发于炎暑季节。证见哮喘痰鸣,烦热燥渴等。治宜清肺泄热,顺气化痰,用桑白皮汤、白虎汤加黄芩、枳壳、栝蒌。《鸡鸣录·哮喘》:“热哮,俗名痰火。口渴苔黄,小溲短赤者是也。莱菔子二两,风化硝一两,共研,蜜丸芡子大,每一丸,噙化。”
热痫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指内有积热所致的痫证,多见于小儿。症见口眼相牵,手足抽掣,腰背强直,口中吐沫,鼻里作声,颈项反张,壮热啼哭。多由乳食伤胃,胃肠积热,热甚则风盛痰壅所致。治宜退热除痫,用紫金锭、钩藤饮(人参、全蝎、羚羊角、天麻、钩藤、甘草)加减。
热无犯热
热令季节不要违背慎用热性药、食的原则,亦即热季慎用热药之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从者和,逆者病。”
热无沉
中药学术语。指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义即热性药一般向上向外,所以没有沉降作用。
热痿
病名。痿证之一,由内热灼阴所致。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因内热灼阴耗血、筋失濡养所致。证见身热骨蒸,筋骨痿软,不能步履等。治宜滋阴清热,补肝肾,强筋骨,用虎潜丸加减。
热痰嗽
病名。
①夏月嗽而发热的疾患。《素问玄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夏月嗽而发热者,谓之热痰嗽。小柴胡四两,加石膏一两,知母半两用之。”参见热嗽、伤暑咳嗽条。
②伤热咳嗽。《病因脉治》卷二:“伤热咳嗽,……此即痰饮门热痰嗽。”详见伤热咳嗽条。
热痰
病证名。
①痰水与热邪相搏所致的病证。《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热痰者,谓饮水浆,结积所生也。言阴阳否隔,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搏,聚而不散,故令身体虚热,逆害饮食,头面噏噏而热,故云热痰也。”
②即火痰。《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热痰,即火痰也。”证见烦热燥结,头面烘热,或为眼烂喉闭,癫狂嘈杂,懊憹怔忡,痰色亦黄。治宜清热化痰,用清气化痰丸、清热导痰汤。
③痰热聚于心者。《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心曰热痰,其色赤,结如胶而坚,多烦热,心痛,口干唇燥,喜笑,脉必洪,宜半黄丸。”一名心经热痰,参见该条。
④素有痰疾,因外感而喘咯咳唾者。《泰定养生主论》:“热痰者,因食辛辣烧炙煎煿,重裀厚褥,及天时郁勃而然也。”“此皆素抱痰疾者,因风、寒、气、热、味而喘咯咳唾,非别有此五种之痰。”参见痰证条。
热嗽
病名。因邪热犯肺或积热伤肺所致的咳嗽。《外台秘要》卷九:“热嗽者,年少力壮,体气充满,将息伤热、积热所成,故致热嗽。”《圣济总录·咳嗽门》:“热嗽之状,嗽而少涎。由邪热熏于上焦,客于肺经,使津液内燥,搏于咽嗌,喉咙不利,随其呼吸而咳嗽也。”证见咽喉干痛,鼻出热气,痰嗽而难出,色黄且浓;若带血缕,或带血胆臭,或坚如蛎肉。治宜清肺止嗽,用金沸草散、旋复汤等方(《证治要诀》卷六)。亦有伤于暑热所致者。《洁古家珍·咳嗽》:“夏月嗽而发寒热者,谓热嗽。咳嗽而兼口燥声嘶,烦热引饮,或吐涎沫,甚至咯血,脉数。治宜洗肺散、芩半丸、黄连化痰丸”(《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又指咳嗽可因饮水而暂止,或酒后嗽甚者。《赤水玄珠》卷七:“饮水一二口而暂止者,热嗽也。”“凡饮酒后嗽甚者,热嗽也。”前者治以小柴胡汤。参见热痰嗽、伤热咳嗽、伤暑咳嗽等条。
热水肿
病名。水肿之偏热者。见《丹溪心法·水肿》。因燥热伤肺,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所致。证见身面浮肿,喘促,胸腹胀闷,口渴心烦,小便赤涩等。治宜清肺利水,用麦冬汤、清肺饮合四苓散。若二便不通,用八正散;两胁刺痛,烦躁不得卧,唇口干燥,用竹叶白虎汤;燥伤血分,用清凉饮子;有咳嗽,用石膏泻白散。
热实结胸
病证名。邪热伏饮搏结胸膈所致的病证。结胸证之一。又名实热结胸、热结胸。证见心下硬满,懊憹烦躁,口中燥渴,脉沉滑。《类证活人书》卷十:“有热实结胸,胸中烦躁,心内懊憹,舌上燥渴,脉沉滑者,皆热证也,大陷胸汤主之。”《医学入门·杂症》:“热实结胸者,心下满硬,懊憹烦躁而渴,柴胡汤,甚者大陷胸汤。”参见结胸、实热结胸、热结胸条。
热胜则肿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阳热偏胜出现局部肿痛的现象。热邪入于肌肤腠理,郁聚于局部,局部气血壅塞,腐蚀血肉为痈肿疮疡,表现红肿热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
热生火
热盛则化生为火。阳盛则热,阳盛之极则化火。是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之义。《素问·五运行大论》:“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
热深厥深
病证名。指热厥证的一种征象。指邪热越深入,四肢厥冷的症状越严重,皆因阳气被遏,邪气内闭所致。属真热假寒证。
热伤肾阴
病证名。指肾阴液被热邪消耗的病变。多发生在温病后期。症见低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身热夜重,口齿干燥,耳聋,舌光绛干瘦,脉细数或虚数等。
热伤神明
病证名。指热性病因高热而出现神志症状的病变。热入心包是指病变部位,热伤神明是针对神志症状。参热入心包条。
热伤气
病因病理学术语。因暑热为阳邪,其性开泄,侵入人体则迫津外泄,致使津气耗损,最后可导致津衰气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
热伤筋脉
病证名。因高热或久热,耗伤营阴,肝血虚亏,导致筋脉失养,出现四肢麻木,屈伸不利,拘挛,痿软,瘫痪等症。
热伤风咳嗽
病名。天时应寒反暖,人感而发为咳嗽。其证咳嗽头痛,喉肿咽干。《医学心悟·咳嗽兼症》:“俗称热伤风咳嗽者,何也?答曰:热伤风者,如冬温之候,天应寒而反温,自人受之,则为头痛、喉肿、咽干、咳嗽之属,与正风寒之咳稍异。”治用止嗽散、甘桔汤加味等。参见咳嗽、热伤风条。
热伤风
病名。伤风有热象者。证见咳嗽咽痛,鼻塞吐痰,面热。《赤水玄珠》卷一:“热伤风,咳嗽喉疼,面热,此素有痰火郁热在内,热极生风或为风寒所束不得发越。此热为本,寒为标。”治宜清热散寒,用二陈汤加桔梗、天花粉、玄参、薄荷、酒芩、前胡。《类证治裁·伤风》:“热伤风,咳而咽痛,鼻塞吐痰,消风散加减。”参见风热感冒、火伤风条。
热伤肺络
病证名。指肺络被火热病邪所伤,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变。有实热、虚热之分。实热多因外邪郁而化热,痰热化火,火伤肺络,或肝火犯肺所致,症见咯血量多,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虚热多由平素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所致,症见咯血量少,或仅痰中带血,时作低热,午后潮热,两颧潮红,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
热疝
病名。因火邪聚于阴分所致的疝。其证疝痛而兼大便秘结,小便热闭不通,胀满,烦热喜冷。《景岳全书》卷三十三:“热疝大能作痛。凡火邪聚于阴分而为痛者,必有热证热脉,或大便秘结,或小水热闭不通,或为胀为满,而烦热喜冷者是也。”参见疝条。
热痧
病名。痧证属热者,主证发热狂躁。《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热痧》:“此系外受热邪,发热狂躁,一周时不治则死。”治用三指拍曲池穴,拍出紫黯块,刺出微血。用香油钱刮两臂臑穴或胸背部。内服绿豆清汁。参见痧、阳痧、寒痧条。
热入血室
病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妇女在月经期间或产后恶露未尽时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搏结而出现之病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热入血分
病证名。指邪热侵入血分的病变。热入血分是温热病入血的深重阶段,临床多见有血热伤阴、迫血妄行、肝风内动、亡阴失水等证型。主要表现为发热夜重、神志昏迷、躁扰不安或抽搐,而以斑疹、出血、舌色深绛、神昏躁扰等症为特征。《温热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热入心包
病证名。指温热病内陷营血阶段的证型之一。主要症状有: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甚则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见抽搐等。治以清心开窍,如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
热乳
病证名。出《千金翼方》。乳母患热病,仍以乳哺儿,致儿发病,症见面黄不食,甚或呕吐气急。治宜先停母乳,后用清解和胃之剂。
热气霍乱
热泪
证名。指目中多泪,泪下热感,或泪热如汤,伴目睛红赤、肿痛、羞明等证。多因风热外袭、肝肺火炽、血热瘀滞,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及异物入目所致。治宜疏风、清热、化瘀、养阴、平肝、凉血等,应据证择之。异物入目应清除异物。
热劳
病名。虚劳病之呈现热象者。见《圣济总录·热劳门》。《金匮翼·热劳》:“热劳者,因虚生热,因热而转虚也。”证见身热、面赤、头痛、心神烦躁、口渴、怔忡、盗汗、饮食无味、倦怠多卧,消瘦,或口舌生疮等。治宜养阴益气,清热除蒸,用黄芪汤、蛤蚧丸、补阴丸等方。参见虚劳条。
热烂
证名。指眼弦于春夏之际溃烂的疾病。多由脾胃积热生湿上熏所致。宜清热化湿。方选藿香正气汤合三黄汤加减。外用棉裹散熏洗。久者宜佐化瘀之品,亦可手术治疗。
热可制寒
治疗学术语。亦称热可去寒。指治疗寒证,当以热药制之。如附子汤、附子细辛汤,治太阳、少阴之寒;四逆汤、理中汤治脾肾之寒;吴茱萸汤、乌梅丸治肝寒;清龙汤治肺寒;薤白汤治心胸之寒;回阳救逆汤统治里寒;桂枝汤治表寒。《汤液本草》卷上:“热可以去寒,附子、官桂之属是也。”
热厥心痛
证名。热郁气逆所致的心痛。证见心痛,烦躁吐逆,身热足寒,额上汗出。《活法机要·心痛证》:“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浮大而洪。”治当灸太溪、昆仑,服金铃子散。痛止,服枳术丸。《医学入门》卷五:“热痛内因酒食积热,痰郁发厥,手足虽冷,而身热甚,则烦躁吐逆,额汗。古玄金散、三味川楝散、莎芎散,甚者大承气汤下之,后服枳术丸。”《证治汇补·心痛章》:“热痛,纵酒嗜辛,蓄热在胃,偶遇寒气,热郁而发。大便不通,面带阳色,痛必作止不常,甚则躁渴吐酸,额上有汗,手足温暖或身虽热而手足寒,谓之热厥。”参见心痛、厥心痛、热心痛条。
热厥头痛
病证名。因热盛气逆所致的头痛。由邪热上攻,经气厥逆所致。证见头痛积年不愈,烦热。《证治准绳·杂证》:“热厥头痛,虽严寒犹喜风寒微来,暖处或见烟火,其痛复作。”治宜清泄邪热,用清上泻火汤,或选奇汤加川芎、柴胡、黄连、生地、当归、黄柏、知母、荆芥、芽茶等药,后用补气汤。参见头痛条。
热厥
病证名。因热邪亢盛所致手足厥冷,甚至昏迷的病证。一名阳厥。《素问·厥论》:“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药症忌宜》:“阳厥即热厥。其证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不省人事。”《卫生宝鉴·厥逆》:“手足虽冷,有时或温,手足心必暖,脉虽沉伏,按之则滑,其证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此名热厥。古人所谓阳极发厥也。”根据病情轻重,选用白虎汤、大承气汤、双解散、凉膈散。《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治热厥手足独热者,用宣火郁汤;热厥兼游赤者,用升阳散火汤;便秘者,用大柴胡汤;谵语身冷,遗溺自汗者,用白虎汤;烦渴躁妄,失于攻下而手足冷甚,但不过肘,或身冷而反见阴象者,用白虎汤;妇人热入血室,因而发厥者,治以童便为君,加赤芍、生地、牛膝、丹皮、桃仁。本证见于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热病过程,或伴有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参见阳厥、厥证条。
热灸
灸法分类名。与冷灸相对而言,利用各种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热灸。如艾灸,灯火灸、电热灸等。
热痉
病证名。出《温病条辨·解儿难》。小儿痉病之一。指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见于小儿高热引起的惊厥。治宜清热熄风,用羚角钩藤汤。如壮热、大汗而烦渴、脉洪大者,宜清热保津,兼以熄风,用白虎汤加全蝎、蜈蚣。
热结胸
病证名。邪热伏饮搏结胸膈所致的病证。结胸证之一。即热实结胸。亦称实热结胸。《伤寒全生集·辨伤寒结胸》:“若懊憹发热烦渴,心下痛硬,大便秘,昏闷,名热结胸,少与大陷胸汤加黄连。”参见热实结胸、实热结胸条。
热结小便不利
病名。由热结脏腑所致的小便不利证。见《症因脉治》卷四。因热结脏腑不同,证候与治疗亦异。热在肺与胃肠者,小便不利兼见喘咳面肿,气逆胸满,脉数,用清肺饮、黄芩泻白散、黄连枳壳汤、清胃汤等方。热在心与小肠者,小便不利兼见烦热闷躁,舌赤便秘,脉细数或大数,用泻心汤、导赤各半汤等方。热在肾与膀胱者,小便不利兼见腰痛骨蒸,两足心热,脉细数或大数,用知柏地黄丸、车前木通汤等方。参见小便不利、癃闭等条。
热结下焦
病证名。即邪热聚结于大肠、小肠、膀胱等的病变。症见下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涩赤或尿血,甚则小腹硬满拒按,狂躁不安等。
热结旁流
证名。阳明腑实,大肠燥屎内结而致时泄臭水之证。《温疫论·大便》:“热结旁流者,以胃家实,内热壅闭,先大便闭结,续得下利,纯臭水,全然无粪,日三四度,或十数度。宜大承气汤,得结粪而利止;服汤不得结粪,仍下利并臭水,及所进汤药,因大肠邪胜,失其传送之职,知邪犹在也,病必不减,宜更下之。”
热结腹痛
证名。热邪内积所致的腹痛。见《症因脉治》卷四。因心肝火动,煎熬于内,或饮食不节,停积发热所致。证见身热腹热,烦躁不寐,时作时止,痛则汗出,或痛而作声,或痛即欲下痢,一利即止。《寿世保元·腹痛》:“肚腹硬满,痛久不止,大便实,脉数而渴者,积热也。”治宜清热消积导滞,方用枳壳川连汤、承气汤,或栀连平胃散加枳葛、保和丸加枳连、清胃汤、龙胆泻肝汤等。参见腹痛、内伤腹痛条。
热结膀胱腹胀
证名。由伤寒表邪不解,内传膀胱所致的腹胀。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证见恶寒发热,自汗口渴,小便不利而小腹胀满等。详伤寒腹胀。
热结膀胱
病证名。指膀胱被邪热困扰,出现血热搏结的实证。膀胱为足太阳经之腑,伤寒太阳病不解,化热入里,与血相搏,结于膀胱,症见下腹部硬满、拘急不舒、小便自利、发热而不恶寒、神志如狂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热结
病证名。指热邪聚结而出现的病变。如热结于胃肠,则出现腹满实痛、大便燥结、甚则潮热谵语、舌红苔黄、脉沉实等症。若邪热搏结于血分,则出现蓄血证,症见少腹急结或硬满、谵语或发狂、善忘、便溏黑等。《温病条辨》:“热结旁流,非气之不通,不用枳朴,独取芒硝入阴以解热结。”《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热疖
病名。又称疖;指夏日所生之小脓肿。出《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因感受暑毒之气而成。见疖条。
热剂
热极生寒
病证名。系根据自然界阴阳转化的规律,阳热的病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阴寒的病证。一般由热转寒多因正气耗伤,属病情逆转。如热性病热极伤阴,阴竭而致阳脱,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的亡阳证;亦有因热邪深伏出现热深厥深的假寒现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热极生风
病证名。亦称热盛风动。指温热病的高热期出现壮热、昏迷、筋脉强急、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症状。多因邪热炽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其濡养所致。临床多见高热惊厥,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
热积必溃之病
病名。即漏睛眼。类今之慢性泪囊炎。见《原机启微》。治宜清热、化瘀、软坚。久治不愈,宜手术治疗。
热积
证名。邪热滞积于里出现的症候,如吐泻、头晕、腹痛、烦躁等。《证治准绳·杂病》:“热积,寒取之。千金硝石丸、醋煮三棱丸、神功助化散、圣散子。”《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热积,伤热成积,或吐或泻,头晕,腹痛,心中烦躁也。宜黄芩、黄连、黄柏、石膏,方用清心汤、地骨皮散。”参积条。见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疾病。、
热霍乱
病名。因感受暑热湿浊之邪,郁遏中焦所致之吐泻。见《医学纲目·伤寒部》。又称热气霍乱。《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霍乱论》:“倘热霍乱因暑邪深入而滞其经隧,显脉细、肢寒之假象者,必有溺赤便臭之真谛。”证见心腹绞痛,上吐下泻,烦闷扰乱,昏不知人。挟有停滞者,更兼吐下皆有酸臭味。脉多见洪数。治宜清热化湿,辟秽泄浊,选用连朴饮、燃照汤、黄连香薷饮、清暑益元散、急救回生丹、解毒活血汤等方。参见霍乱条。
热化
②伤寒少阴病有热化之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③五运学说术语。《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司天为热化。”参少阴热化条。
④治法。使阴寒之气转化为温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同寒者以热化。”(即岁运与司天之气皆属于寒者,应调以温热之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