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第六篇
丁奚疳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名为小儿丁奚病。指小儿疳疾,骨瘦如柴,其形似“丁”之证。属于脾胃虚损,气血衰败,以致面色苍白,低烧潮热,四肢细小,项长骨露,尻臀无肉,腹胀脐突,以及食多吐逆,泄泻无度等。病因病理均同于哺露疳,系脾疳重症。治宜补脾养胃,并改进饮食。
丁信臣
宋代官吏。据《幼人新书》载,丁氏官任西京(今河南洛阳)左藏库使,曾撰《左藏方》一书,未见传世。
丁雄飞
明代医家。字菡生。江浦(今属江苏)人。世医出身,父明登以医名。尝着《行医八事图》,包括审风土、按时令、望形色、闻声音、问情况、切脉理、论治法、订药物,包括中医辨证论治之全过程。临证时注明患者姓名及住家,即成完整之病案。
丁尧臣
清末医家。字又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平素喜抄录医方验方,常向人索取验方,后遍历南北各地,搜集医方数千,并多以之进行治疗以验其效。后取其简便易行之验方,刻成《集选奇效简便良方》四卷。
丁毅
明代医家。字德刚。江浦(今属江苏)人。为丁凤之先辈。约生活于16世纪后半叶。据《江宁府志》所载,有一针救活已死孕妇及产下一子的故事。《中国医籍考》载他着有《兰阁秘方》、《医方集宜》、《玉函集》等,但有人考证后三种均为其子丁凤所作。
丁瞖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瞖同翳。指形若钉之翳。即钉翳,详该条。
丁元荐
明代医家。自号曲肱道人。其父丁雅知医。元荐于万历年间与名医缪希雍相交,常议论医药,互相切磋。曾取缪氏之医案及医药论说,刻成《先醒斋笔记》。嗣由缪氏校正并增订,改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行世。丁氏为之作序。
丁元启
清代医家。字令舆。浙江嘉善人。医术高明,治病多有奇效。着有《难经辨释》、《伤寒析疑》等,未能传世。
丁瓒
①明代官吏。兼通医学。字点白。江苏丹徒人。正德间官至温州知府,公余喜读医书。又鉴于当时医者多不习《素问》,因以滑寿之《素问钞》,亲手为之补正,并加上自己之心得,撰成《素问钞补正》一书计十二卷(一说十卷),又名《素问补抄》,书末尚附有滑氏之《诊家枢要》,现有明刻本。
②明代医生。字汝器。官海仙。休宁西门(今属安徽)人。世医出身,临证多有奇效。卒年六十。
丁肿
病名。
①据《喉科紫珍集》卷上载:“丁肿号曰悬丁,点秘药,服清咽。”即指悬壅垂肿胀。参见该条。
丁仲麟
清代医家。字次翔。山东潍县人。由儒转而学医,后行医于历下,即山东历城,常与人议论医学,颇有创见。着有《温病发蒙》等,惜未能传世。
丁仲英
近代医家(1888-?)。字符彦。江苏武进人。系近代名医丁甘仁之子。自幼随父行医,颇得其传。曾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主持上海国医学院、中医学院。并任中央国医馆理事、上海市国医分馆馆长、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理事。与陈存仁合着《康健论》,颇有影响。
疔疮
病名。痈疽等化脓性感染之局部肿胀形似疔盖状者。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六。从广义讲,泛指疮疡之病证者,参见丁条。狭义单指疮疡中之一种病证,即所谓:又名丁疮、丁肿、疔肿、疔毒、疵疮等。《外科精义》卷上:“夫疔疮者,以其疮形如丁盖之状是也。古方论之,凡有十种,华元化载之五色丁,《千金方》说丁疮有十三种,以至《外台秘要》,神巧万全,其论颇同,然皆不离气客于经络五脏,内蕴毒热,初生一头凹肿痛……便令烦躁闷乱,或憎寒头痛,或呕吐心逆,以针刺疮,不痛无血,是其候也。”该证因其形小,根深,坚硬如钉,故名。多因外感风邪火毒,或因外伤感染而发。其证多发于颜面、四肢以及躯干部位。证见发病急,变化迅速,初起者形如粟米状,形虽小而质坚硬,根基深在,继则焮热红肿,肿势速增而疼痛转剧,待脓溃疔根出者,始可肿消痛减而渐愈。若处理迟延不当,或失治误治,致热毒更甚者,易成走黄之险证。治宜早而迅捷,内服药当在审慎辨证确诊下施治。若热重毒炽者宜清热解毒。方选五味消毒饮;若火毒盛者,方选黄连解毒汤,或解毒大青汤;若溃后脓毒未尽,五心仍烦热者,方选人参清神汤;若因脓毒出而呈显气虚之证候者,宜服内托安神散。外治疔疮初起。传统方法多用烟管油膏,或围药厚敷疔疮之四周,使疔破而水出多愈;或可用猪胆汁调合雄黄、京墨、姜汁敷疔疮之四周亦可取效;或用蓖麻子去油,乳香去油,共捣与饭调合作饼状贴敷,可拔去疔毒;或可用外敷黄连软膏,或玉露膏等;若脓已成未溃者,则宜切开去脓,视疮之大小深浅,确定是否引流。已溃者治宜用五五丹,或八将丹涂贴疮口,以提脓去腐。脓净腐去疮面红活者,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敷贴换药,以促疮口之收敛愈合。
疔疮缓候
证候名。疔肿之临床症状趋于平稳之证候。《外科证治准绳》卷二:“缓者一日,疮顶疱色微白,二日,疱色大白,三日,色微紫,四日,色真紫,皆缓之候也。”泛指出现上述证候则为疔疮趋于平稳之征兆。
疔疮急候
证候名。疔肿之出现急而险恶之证候。《外科证治准绳》卷二疔疮:“急者五日色微青小紧,六日色深青大紧,七日色黑其形如鱼脐,或如灸疮之状,皆急之候也。”泛指出现上述症状为疔疮险恶之征兆。
《疔疮要诀》
外科著作。一卷。清·应遵诲撰于1874年。本书首载疔疮论,并介绍用针按穴挑疔治法;然后重点列述98种疔疮的挑治,并附插图;末附疔疮治疗方剂及杂病经验方。现存清刻本。
疔疮走黄
病证名。疔毒走入血分之险证。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六。又名癀走。疔疮之毒邪迅速走散而入于血分,使全身出现寒栗高烧,神志昏愦等险证者。多因患疔疮毒甚,正气内虚;或因火热毒邪炽盛,又失于防治,促成火毒外散而侵入血分,继攻内脏而成。与痈疽之内陷相当。证见疔疮疮顶由红肿高起而转里陷,有脓而转为脓减或无脓,肿势趋于散漫,迅速向四周扩散等局部证候转轻,而全身症状加剧。此刻患者多急起寒热头痛,胸闷烦躁,恶心呕吐,舌僵口干,舌绛苔黄,或便秘,或腹泻,小便赤涩,脉洪数。若失控则可转入神昏谵语,甚至抽搐痉厥。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凉血之剂。内服可选五味消毒饮;偏于热者可内服黄连解毒汤加大黄等;重证者可选用解毒大青汤;若神志昏溃,则宜内服七星剑汤,或疔毒复生汤。外治参见疔疮条。痈疽疔肿之脓已成者,均宜尽早切开排脓,排脓不畅者,应切大口并以纸捻或纱条引流,使脓通畅外出。特别颜面、鼻唇三角处之疔毒,切忌挤压,否则易成走黄与痈疽内陷之脓毒血症。慎之慎之。
疔疽
病名。系指鼻下及两腮焮肿生疮。因其症似疔形如无头疽故名。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本病多因饮食不节,火毒蕴结而发。证见初起时局部焮肿,疼痛剧烈难忍,质硬如钉着骨不移,严重者全身寒热,口噤如痉状,或恶心呕吐,烦躁谵语,易发邪毒内攻,以致昏迷不省人事者。治参疔疮,不可妄用刀针。
疔苗
证名。疔疮走黄之先兆证候。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二。疔疮的兼证之一。一般于疔疮发生走黄之际,可沿经络走行寻得一根若芒刺者直竖其端,此即疔苗。在疔苗处针刺放出恶血,并行艾灸,即可宣除余毒,减轻走黄之险证。
疔翳
病名。指黑睛生白翳的病证。见《目经大成》卷二。证见初起时,多伴身热憎寒不适,但见一目或双目红赤疼痛,牵引眉棱、太阳穴处刺痛难忍,检查眼内即见黑睛有白色翳膜生长,形尚小,若失治或误治,其白翳直钉入内,或外延扩大,使睛混如障,微细血管环绕,渐及失明而难辨昼夜。为目翳病证中之险恶者。治参钉翳条。
疔俞
经穴名。见《针灸秘开》。在前臂屈侧,神门穴直上4寸,何内侧旁开0.3寸处。主治疔痈。艾炷灸患侧穴3-7壮。
钉脑疔
病名 。系指疔疮生于太阳穴附近者。出《疡医大全》三十四卷。证治同疔疮。
钉头翳
病证名。系指黑睛生翳似钉头的病证。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钉翳。详该条
钉翳
病证名。系指黑睛生翳,根脚如钉深入,目赤疼痛,牵连头额,羞明泪出的病证。见《银海精微》。亦作丁翳。又名钉翳根深、钉头翳、钉翳障。参见花翳白陷及蟹睛等条。
钉翳根深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钉翳根深,由心肝留热,致目疼生翳,久则如银钉头入黑睛。……宜石决明散”。即钉翳。详该条。
耵耳
病名。系指耳内津液与风热搏结致成耵聍栓塞的病证。耵,即耳垢。见《仁斋直指方》。宜滴油润耳后取出。
耵聍
生理名词。系指外耳道耵聍腺分泌出的液体干结后的物质。又名耳垢,俗名耳屎。《灵枢·厥病》:“若有干盯聍,耳无闻也。”参见耵耳条。
酊剂
方剂学名词。指一种药物剂型。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媒,提取药材中醇性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顶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出《串雅内编》。民间行医的走方医将药性上行的药物称为顶药,使用顶药的治疗方法叫顶。顶药多有涌吐的作用。例如皂矾顶,治风痰上涌而昏倒,用皂荚末、生矾末、腻粉作散剂,水调一钱服下即吐。
顶巅痛
证名。头顶部疼痛。又称巅顶痛。《丹溪心法·头痛》:“顶巅痛,宜藁本、防风、柴胡。”《医宗必读·头痛》:“太阳、厥阴巅顶痛,宜来复丹。”《证治汇补·头痛》:“巅顶痛属肾。”治用三才汤加牡蛎、龟板等。
顶门疽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也即顶门痈。详见该条。
顶门痈
病名。系指位于上星穴处而生的痈。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顶门疽、佛头疽。本病多由脏腑阴阳不调,热毒上壅而致。其治法,实证可参见外痈条,虚证参见无头疽条。
顶上回毛
经外穴名。或释作百会穴。《千金要方》:“治小儿暴痫,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次灸顶上回毛中……”在头顶回发中点,主治小儿惊痫、癫痫、脱肛、痔疮出血等。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顶心
人体部位名。指头顶部的中央部位。
鼎炉
养生术语。原为外丹家用以熔炼仙丹的器具。后被内丹家借用,以人身为丹功的鼎炉。尚有大小鼎炉等之说。
《订正金匮要略注》
金匮著作。全称《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八卷(《医宗金鉴》)卷十八-二十五。清·吴谦等纂注。吴氏等鉴于《金匮要略》的一些旧注本仁智相参、每多附会,遂予订正,详见注释,并选集前人注本中能阐发仲景学说的见解。卷末为正误存疑篇,对存疑的28条原文一一加以辨析,可供参考。
《订正伤寒论注》
伤寒著作。全称《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十七卷(即《医宗金鉴》卷一-十七)。清·吴谦等纂注。编者鉴于《伤寒论》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加注释,并选集过去注本中能阐发仲景经义的见解以备参考。在编次方面,将平脉法篇、辨脉法篇殿于后。末卷有正误、存疑、《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三阴三阳经脉图注及伤寒刺灸等穴图。
定喘
经外穴名。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布有第七颈神经后支的皮支,深部正当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有颈横及颈深动、静脉分支,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夹肌、头最长肌、半棘肌等。主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落枕,荨麻疹等。直刺0.5-1寸。
定风
治疗学名词。指温热病后期虚风内动的治法。用于邪退正虚,真阴亏极,筋脉失养,手足蠕蠕而动之证。用大定风珠滋液育阴,柔肝定风。《温病条辨》卷三:“热邪六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
定光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目经大成》卷一:“巽为金井,经引髓海,络连肝膈……主血脉舒收,舒则敷荣,敛生内照,曰定光廓。”因肝肾同源,肾水充足则肝血也充实,肝开窍于目,故目也能得以明视万物。由此得名定光廓。详见八廓条。
定期之纪
运气术语。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甲子相合,三十岁为一纪,六十岁为一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定期之纪,胜复正化,皆有常数,不可不察。”
冬脉如营
脉学术语。出《素问·玉机真藏论》。冬季应时的脉象。脉来沉以搏。冬季恶寒,阳气潜藏,皮肤紧束,故脉气相应地下沉。
冬温
病名。冬季发生的热病。见《伤寒论·伤寒例》。《医效秘传·冬温温毒》:“冬温者,冬感温气而成,即时行之气也。何者?冬令恶寒而反温热,人触冒之,名曰冬温。”如邪在肺卫,见头痛、无汗、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等症,治宜辛凉解表,用桑菊饮、银翘散。如其邪不解,见气分、营分或血分证候,参照卫气营血辨证法治疗。本病虽属新感,但与正气虚弱,肾经不足有关(见《伤寒绪论·冬温》)。亦有因冬令不能闭藏,其气反泄于外者,则宜补药中兼用解表药(见《丹溪心法附余·瘟疫》)。参见温病条。
冬应中权
脉学术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冬季应时的脉象。冬季恶寒,阳气固密,脉象相应沉伏,象秤锤一样下垂。
冬月咳嗽
病证名。冬月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见《不居集》卷十五。《湿热经解》:“冬咳嗽者,人气内藏,寒邪入肺,法当温散。麻黄汤主之。”《类证治裁·咳嗽》:“冬季咳,风寒侵肺也。治宜温散,苏叶、川芎、桂枝、麻黄之属。”参见咳嗽、风寒咳嗽各条。
董炳
明代医家。字文化,号怀鹤。泗州(治今江苏宿迁东南)人。随父董相(号玉鹤)习医,颇得家传。隆庆元年(1567年)遇淮水泛滥,避居楼屋,曾将其常用有效验方进行分类编辑,成《避水集验方》,惜已佚。
董采
清代医家。字载臣。浙江桐乡人。善文辞,精医学,晚年居金陵行医。着有《方论质疑》、《西锦集方论》、《质疑远游草》。
董大英
宋代医生。生平不详。着有《活幼悟神集》二十卷、《安庆集》十卷,均已佚。
董凤翀
明末清初儿科医家。字君灵。三原(今属陕西)人。精儿科证治,尤擅长治疗痘疹。积行医40年之经验,复采摭群书,分类编集成《痘疹经验良方》六卷(1687年),后由其子俊臣(汉杰)编次刊行于1694年。《中国医学大辞典》作董奉翀,谓着《活幼精要》。
董奉
三国时吴医学家。字君异。侯官(今福建闽侯)人。精于医。曾治愈交州刺史吴士燮重病而名闻于时。后退隐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酬,但要求重病者栽杏五株,轻者一株。从而数年后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每年货杏得谷,遂以之救贫病及供行李不逮者,故世上每以“杏林春暖”来称赞有好医德之大夫。
董熿
清代医家。字成章。文安(今属河北)人。着有《寿身切术》,集诸症古方之有验者,以治病养生。乾隆三年(1738年),张万选将之与当时名医张琇、桂闻之论合编成《资生集》一卷(1763年)传世。
董汲
北宋医家。字及之。东平(今属山东)人。幼年多病,长而习医。治病多效,医名卓著,尤擅长儿科,精治痘疹,与钱乙齐名。元佑八年(1093年)采摭经效秘方,详阐证候,撰成《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一卷,乃医学史上较早之痘疹专着。书中每多以寒药治斑疹,反对滥施温热,对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于脉学及张仲景方术,亦颇有心得。崇宁、大观(1102-1110年)间行医于开封,曾将业医以来收集之有效验方合编成《旅舍备要方》(又作《旅舍备用方》、《旅舍备急方》)一卷,将脚气病诊治法撰成《脚气治法总要》二卷,前者多治急症方,后者对脚气病并包括下肢关节一类疾患的病因及治法记载颇详。上述三书曾合刊,为《董汲医学论著三种》。
《董汲医学论着三种》
医学丛书。系宋代董汲所撰《脚气治法总要》、《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旅舍备要方》三书的合刊本。现有1958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痘疹专着。又名《董氏斑疹方论》、《小儿斑疹方论》。一卷。宋·董汲撰。约刊于11世纪末期。本书对小儿斑疹(即后来所称的痘疮、天花)的证候作了简要论述。初步认识到痘疹的发病规律。并附方剂17首。是一部较早的痘疮专书。1949年后出版《小儿药证直诀》影印本时,将本书附录于后。现存光绪刻本。
董说
(1620-1686年)明末清初文学家、僧人,兼通医学。字雨若,号西庵,又号鹧鸪生。湖州(治今浙江吴兴)人。学《易经》于黄道周。明亡后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后从灵岩大师出家,更名南潜。爱好文学,擅书法,兼通医学及运气学说,着《运气定论》一卷,凡四论八图,以六气为经,五运为纬,阐述气之运动,上下周流,循环无端,甚为明析,治病时多参以天时气候,颇有特点。尚有《丰草集》等多种文学著作。
董西园
清代医家。字魏如。浙江杭州人。幼年习儒业,旁通琴棋诗画。后因母亲年迈,乃弃儒经商事母,患羸疾,摄养日久,乃究心医学,遂精岐黄术,治多所验,验则援笔记录。后采辑古今医家之论,参以己之30年临诊心得,纂成《医级宝鉴》(一作《医级》)十卷(1775年)。书后附医论若干篇名《无问录》,内容涉及脏腑、杂症、用药法等。另着有《治瘄全书》。
董玹
明末医家。字橘斋。贯履不详。精通运气学说,临床以擅治伤寒证候闻名。他撰有《五运六气详解》,以十二支年份运气,列述天时、民病;又探前人治伤寒之精粹,订正陈长卿《伤寒秘要》、《伤寒五法》等书,被收入《十竹斋刊袖珍本医书十三种》中(1632年)。
董洵
清代医学史家。字谦甫,号壶山。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擅诗词,通经学,并善医,爱好研究医学人物与文献,着有《古今名医传》、《古今医籍备考》。
动
①病状名。肢体动摇颤抖之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
②脉象名。《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曰动。”参动脉条。
动而伸之
刺法用语。为针刺泻法操作的要领,与“推而纳之”相对。《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动而伸之,是谓泻。”意指取得感应后,将针转动并向上抽提,称为泻。《灵枢·官能》泻法用“切而转之”、“伸而迎之”,为《难经》所本。其理与《难经·七十六难》“当泻之时,从荣置气”一致,后世所称的“紧提慢按”的泻法操作,即以此为依据。
动法
刺法名。指入针后,摇动针体并结合提插、捻转,以使气行的方法。《针经指南》:“动者,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针灸问对》:“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每穴每次须摇五息,一吹一摇,按针左转,一吸一摇,提针右转,故曰动以运气。”
动功
养生术语。为导引的俗称。于静功相对而言。清·尤乘《寿世青编》卷上有“十二段动功”节。参见导引条。
动脉
诊断学名词。
①搏动应手的经脉。《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
②脉象。脉来其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搏动部位较局限,节律不匀。见于惊恐及痛证。《脉经》:“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
动气
①脉学名词。指脉搏跳动时的动态和气势,可反映脏腑状况。《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动气,知其脏也。”
②生理学名词。指脐周的搏动。出《难经·十六难》。《伤寒指掌》卷三:“动气者,筑筑然动于脐旁上下左右,甚至连及虚里、心、胁,而浑身振动也。此病由于妄汗、妄下,气血大亏,以致肾气不纳,鼓动于下而作也;或由其人少阴素亏,因病而发,恒见于瘦薄虚弱之人。”
动暑
病证名。《温热类编》卷三:“阳暑,即动暑。”详阳暑条。
动治法
推拿方法名。指活动关节之治法。根据各关节的活动特点不同,有扭转、抖摇、屈伸等法,以帮助有病的关节和肌肉萎缩的肢体恢复其正常功能。适用于头颈,腰背及四肢各关节。《石室秘录·动治法》:“因其不动而故动之也。如双足麻木不能履地,两手不能执物者是也……乘其尚有可动之机,因而活动之。”
冻产
病名。又名冻生。指因天时寒冷,影响产妇分娩,致胎儿不能很快娩出。杨子建《十产论》:“冻产者,言天气寒冷,产女血气迟滞,儿不能速生,故衣裳宜厚,产室宜暖,背心宜温和,庶儿易生。”
冻疮
病名。因肌肤长时间承受寒冷刺激而引致之创伤。见《丹溪心法》。又名冻风,冻瘃。多因气候寒冷伤及肌肤皮肉,气血凝滞不能运达而发者。其证多见于手足、耳廓、颜面等暴露部位,患处皮肤先呈苍白,渐见青紫而显红斑片状,自觉烧灼痒痛,甚则局部搔痒麻木,破溃而成疮,缠绵难愈。预防冻疮最为重要,如冬季将至之时即注意肢体颜面之保暖等。治疗只能治标,宜温阳散寒,调和营卫,可选服当归四逆汤,外用阳和解凝膏,或红灵酒剂揉搽按摩。亦可用姜汁、辣椒等辛温之剂煎汤搽洗患处,或能防治之。若已成疮疡,则外用宜选玉红膏。
冻耳
病名。系指冬时耳之冻疮。出《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多因肌肤素虚软之人,于冬季触冒风寒,为寒风冷气所袭,使耳部冻伤者。证见初发两耳红赤痒痛,或刺痒难忍,久则溃烂成疮。因寒冷之气候所伤,故称之为冻耳。治参冻疮条。
冻生
病名。见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即冻产。详该条。
洞
证名。即呕吐。《灵枢·邪气脏府病形》:“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类经·脉色类》:“肾亏则命门气衰,下焦不化,下不化则复而上出,故病为洞而食入还出也。”详呕吐条。
洞肠泄
病名。即滑泄。《医略六书·杂病证治》:“洞肠泄,大孔如竹筒,关门不闭也。”详滑泄条。
《洞天奥旨》
外科著作。又名《外科秘录》。十六卷。清·陈士铎述。刊于1694年。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卷一-四统论疮疡病候,诊法及用药;卷五-十三记述外科、皮肤科及金刃、跌打、虫兽伤等150余种病证的治法;卷十四-十六选录各家外科治疗方剂。虽然所述为外科,但作者依然重视辨证论治,尤其重视辨明经络、阴阳,内容比较丰富,用药颇有独到之处。现存十余种清刻本和石印本。
洞泄
①阴盛内寒所致的泄泻。《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洞泄谓食已即泄。”“阴盛生内寒,故令人府脏内洞而泄。”证见心腹痛,大肠切痛,肠鸣食不化,手足厥冷,脚转筋等。治宜温中散寒,用附子丸、木香诃黎勒丸等方(《奇效良方·泄泻门》)。参见寒泄条。
②濡泻别名。《医宗必读·泄泻》:“洞泄,一名濡泻,泻下多水也。”详见濡泻条。
③脾泻别名。《医学真传·痢》:“痢下无积,日夜十余次,解时微痛,是名脾泻,又名洞泻。”参见脾泻、脾泄条。
洞泻
病名。饮冷受寒,阴寒内盛所致大泻不止之证。《古今医彻·泄泻论》:“寒胜则洞泻而澄彻清冷。”《不知医必要·泄泻》:“洞泻一症,忽然大泻不止,或汗或喘,最为危候。多因夏月伏阴在内,虚寒人恣食寒凉蔬果所致。须连服大剂附子理中汤。参见洞泄条。
洞心
病证名。心中悬吊如空洞。《灵枢·五味论》:“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
都响
北宋官吏。任修议郎,博学,兼通医学,曾掌管太医院事务,为人诊治,多奇中。
兜腮痈
病名。指痈疮生于兜腮部位者。亦名兜腮喉痈。该病多因痰火邪毒上炎,致使兜腮疮痈而发。症见腮下肿甚,疼痛连及咽喉,牙关开合不利,饮食吞咽受累。《增删喉科心法》有:“此症生于两腮肌肉不着骨之处。高肿红色焮痛,连及咽喉,初起寒热往来。”治宜解毒,消肿,止痛。可用普济消毒饮加减,药物可选用穿山甲、当归尾、皂角刺、川芎、白芷、升麻、红花、乳香等。待脓熟后以刀针刺破排脓。若成漏管者,应加人参、茯苓等药内托之。余可参见喉痈条。
斗底风
病名。系指咽喉肿痛,胸前红肿,吞咽不利的病证。见《重楼玉钥》卷上。本病多由肝胃火毒炽盛,痰毒邪火上冲咽喉所致。能咽汤水者,病情较轻,可治。不能咽汤水者,病势较重,不容易治。治应泻火解毒,祛痰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也可外吹冰硼散。
斗鸡眼
病证名。双眼内斜视之俗称,属目偏视。详该条。
斗肘
①经外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在肘部,曲池穴外方,肱骨外上踝之高点处。主治臂肘神经痛,偏瘫,神经衰弱等。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作(月斗)肘。位于肘尖(尺骨鹰嘴)部。用揉、运、掐、推、摇等法,可顺气生血,通经活络。《幼科推拿秘书》:“在手肘曲处高起圆骨处”,“膀膊下肘后一团骨也”。
斗肘走气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按摩经》。一手托住小儿斗肘穴运转,另一手握住小儿手掌摇动。用治痞症。
抖法
医疗技术名。推拿手法。其法用双手或单手紧握患者伤损肢体之远端受伤部位,用力拔伸之同时,进行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之颤抖动作,操作要轻柔,动作要适度,不可强行超生理范围之抖动,使患者僵硬之肌肉宽松,关节滑利。多用于腰、肩、肘等关节处之软组织损伤,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康复。
豆豉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取淡豆豉煎为浓汁,频频喂服,适宜于胎禀怯弱,体质不强而有胎毒内蕴的婴儿。
豆豉灸
针灸学名词。系灸法之一。即豉饼灸。见该条。
豆腐疔
病名。疔肿之形色如豆腐样。出《外科启玄》卷一。又名腐疔。证见其状若豆腐,色白有泡,三日内其疔肿之头顶下陷。证治参见疔疮条。
痘不灌浆
痘疮由小小血泡,起胀渐大,呈水泡形,逐渐酿脓灌浆。灌浆时,根、窠红润,脓浆饱满,色如黄蜡。饮食、二便基本正常为佳兆。痘不灌浆有二因:“一则气血不足,一则热毒太盛,烧涸津液”(徐春甫《痘疹泄秘》)。宜分别治之。
痘不起胀
病证名。出《古今医鉴》。痘疮发病后,一般历时四天,当渐起胀,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至五、六日毒气尽出,至七、八日则进入灌脓。若见形三、四日,起胀如豆形,根窝红活肥满,光泽明净者,预后良好。若不起胀,灰白陷顶者,为气血不足;紫红不起胀者,则为火盛血热。前者治宜补托,后者治宜清血。
痘出不快
病证名。出《古今医鉴》。痘疮初出见点,色淡红,疏稀不匀。由气虚不能托毒外透所致。治宜补气托毒,用十宣散。
痘疮发热
病证名。出《家传痘疹心法》。痘疮须发热鼓其毒气才能外透。凡痘疹初起发热,时起时退,或发热不盛者,为热浅则毒轻,其痘必稀。若发热太盛,烦躁,昏睡,其痘必重。一般痘疮发热,有外感的症状。治宜发表透疹,用升麻葛根汤。挟有食滞的应加消导药。
痘疮夹斑
病证名。即与痘相夹而出的红斑。症见皮肤上起红斑,片片如云头突起的片状。因痘疮毒火郁遏,伤及阴血,血与热相搏,迫血溢于肌肤所致。
痘疮夹痧
病证名。又名痘夹疹。痘疮夹有痧子。《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痧亦疹类,但形如粟米,尖圆白硬,内含清水为异。此亦热毒所发,往往夹痘而出,宜于疏散,以荆防败毒散主之。”
痘疮见形
又名见点、放点、见苗。为痘疮将现的迹象。小儿出痘,一般发热三日后见点,热势较缓,皮肤上即见淡红色的痘疹,光泽稀落深藏于皮肤内,摸之有坚实感。《医宗金鉴》分顺、逆、险三证。发热三日见点,热减身和,不渴不烦,颗粒稀疏,其痘先自头面渐至周身而出,色红润,顶尖圆者为顺证。发热一日或半日即见点,一齐涌出,点不分明,平塌不起,出而复隐,痘色紫黑,干枯不润者为逆证。痘色虽红而滞暗,或痘虽稀疏而色浅淡,隐于皮肤不透出而精神倦怠者为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