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第七篇
关阴
①脉学术语。阴盛已极,不能与阳气相交的脉象。表现为寸口脉大于人迎脉的四倍,小便不通。《素问·六节脏象论》:“寸口四盛以上为关阴。”王冰注:“阴脉法也。……阴盛之极,故关闭而溲不得通也。”
②病证名。小便不通。由于热结下焦,气化障碍。故阴窍关闭。参关格条。
关元
经穴名。出《灵枢·寒热病》。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直刺1-1.5寸。艾炷灸7-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关元上
经外穴别名。即利尿穴。参见该条。
关元俞
经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五腰神经后支和腰最下动、静脉后支。主治腰痛,腹胀,泄泻,痢疾,遗尿,消渴及膀胱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关蛰
六经皮部之一,太阴皮部名。《素问·皮部论》:“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说明手足太阴经循行部位上所见到的浮络都属于太阴络,而浮络之外的皮肤,即为太阴之皮部”。“关”是关键的意思,蛰有阴气蛰藏的含义,阴经以太阴为关,故称关蛰。
关梓
清代医家。字向春,浙江杭县人。其生平欠详。尝辑有《精选集验良方》二卷,现有刻本行世。
《观身集》
生理解剖丛书。清·叶志诜编集。刊于1850年。全集收辑有关生理解剖著作四种。包括陈会《全体百穴歌》;沈绂《十二经脉络》,专述十二经脉起止部位及循行部位;沈金鳌《脉象统类》,以浮、沉、迟、数、滑、涩为纲,阐明各类脉象;沈彤《释骨》,条释全身骨骼部位,形象及名称。全书收入《汉阳叶氏丛刻医类七种》中。
观神色
望诊内容之一。神与色均为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丹溪心法》:“欲知其内者,当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观察精神、意识、表情、思维,以及面部色泽、目光神采等变化,可以了解正气的盛衰,病邪的寒热虚实等情况。参得神、失神、色诊各条。
官
②官职,职位。《灵枢·通天》:“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宜。”
④法定的,公认的。《灵枢·官针》:“凡刺之要,官针最妙。”
⑤任用。《灵枢·官针》:“知官九针,刺道毕矣。”张介宾:“官,任也。”
官医提举司
元代医政管理机构名。官医提举司是元代设置的地方医政管理机构。“秩从六品。提举一员,同提举一员,副提举一员。掌医户差役词讼。”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五省各立一司,不设司的行省则设提领所或置太医散官进行管理。元代官医提举司的设置是地方医政设置的创举,对于加强个体医户的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官医提举司副提举
元代医官名。系官医提举司之副官。始设于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官阶为从六品,其位在提举,同提举之下,协助提举管理该司事务。参见官医提举司条。
官医提举司提举
元代医官名。系官医提举司中最高医官。始设于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官阶为从六品。下设同提举、副提举。
官医提举司同提举
元代医官名。系元代官医提举司之副长官,始设于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官阶为从六品,其职位在提举之下,协助提举管理官医提举司的工作。参见官医提举司条。
管
①枢要。《灵枢·刺节真邪》:“肢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一说释为“键”;一说作“主司”解)②通“脘”。《灵枢·上膈》:“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廓,卫生不营,邪气居之。”
③细长的圆筒形东西。《伤寒论·原序》:“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管见大全良方》
医方著作。又名《新编备急管见大全良方》。十卷。附《诊脉要诀》一卷。宋·陈自明撰于1271年。本书系辑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方编撰而成。首为诊脉部位图及脉诀大要,然后列述诸风、伤寒、痰饮、咳嗽、脚气、暑、湿、疟疾、瘴疫等32类各科病证的治疗方剂。每类病证先论病理及辨证,次述治法。但书中的治疗部分,只有治疗方剂或成药的名称,并无具体处方。于初学者有诸多不便。
贯脓
出《古今医鉴》。指痘疮贯脓。又名灌浆、灌脓。凡痘疮七至九日渐贯脓,脓水之盈亏,视气血之盛衰而定。气血充盈者,易脓易痂;气血不足者,毒不成浆,气不胜者,则毒内陷,出现五陷等现象。《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分灌浆顺证、灌浆逆证、灌浆险证。详见各条。
惯堕胎
病名。见黄体端《女科秘方》,即滑胎。详该条。
灌
外治法之一。古代以冷水淋浴降温的方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
灌溉中岳
导引功法名。又名灌溉中州。中岳即鼻部。谓以手指摩擦鼻部及附近穴位(如迎香穴)。《登真隐诀》卷中:“鼻亦欲按其左右,唯令无数,令人气平,所谓灌溉中岳(原注:鼻为面之岳山,内景所谓之天中之岳)。”
灌溉中州
导引功法名。《理瀹骈文》:“以中指于鼻梁及鼻翼两边揩二、三十遍,令表里俱热,所谓灌浆溉中州,以润于肺也。”即灌浆溉中岳,见该条。
灌汗
证名。指汗多如灌水之状。《素问·脉要精微论》:“肺脉……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类经》卷六:“汗出如水,故云灌汗。”《脉经》作漏汗。参见漏汗条。
灌浆
出《痘疹泄秘》。即贯脓。详该条。
灌浆板黄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痘疹灌浆不起,痘形板腻死塞,干腊不明黄。因毒气盛凝结气血所致。治宜行血解毒,用《医宗金鉴》消毒活血汤。
灌浆逆证
痘疮灌浆之时,其色紫黑或灰白,而浆不行者,为枭毒内蕴,锢滞气血,或虚弱不能载毒外出的逆候。此外,痘疮浆未成而腐烂,行浆时痒塌,空壳无浆;或稠密不分颗粒,而复干枯无浆者,均属逆证。宜分清元气盛衰,毒邪之强弱,辨证施治。
灌浆顺证
痘疮灌浆一般自第七天开始,先起胀者,称灌浆,由红转白,白变成浆,渐渐肥满而光泽;至第九日浆苍,其色苍如黄腊,而显结痂之形,神识清楚,食纳渐增者为顺证,宜加强护理,以防逆转。参见贯脓条。
灌浆险证
痘疮当灌浆之时,浆清不脓,及不按期而浆行者,为气血虚;痘粒软薄,痘皮不坚实者,属气虚;痘根赤艳,为热在血分;水泡挟杂于痘中,为脾虚多湿,均为险证,宜辨其寒热虚实以施治,妥善护理,以期化险为夷。
鹳口疽
病名。系指尾骨尖处生疽形似鱼肫,色赤坚痛,溃破后口若鹳嘴的病证。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锐疽、尾闾发。本病由三阴亏损,督脉经浊气湿痰流结而成。治法:初期宜用滋阴除湿汤以和之;脓已成不得内消者,用和气养荣汤以托之;气血虚弱,溃而敛迟者,用滋阴保元汤以补之,若失治久不敛,宜服先天大造丸,促其收敛。外治也可参照痈、疽、肿疡、溃疡等治法。
光
①明亮。《素问·移精变气》:“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之光。”
②显露,揭示。《素问·王冰序》:“君臣请问,礼仪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已光其意。”
光剥如猪肾舌
病状名。舌面无苔,光滑如镜,象猪肾剥膜,色鲜艳,为肝肾阴亏之候。治宜滋补肝肾。
光剥舌
病状名。舌苔突然消失,如剥脱样。多属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证候。如舌的后半部剥苔,是病邪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舌前半部剥苔,是表邪虽减,但胃肠有积滞或有痰饮。舌心剥苔是阴虚、血虚或胃气受伤。《辨舌指南》:“若厚苔忽然退去,舌光而燥者,此胃气渐绝也,病多凶危。”
光剥苔
病状名。原有舌苔突然剥脱。多属胃阴亏,胃气大伤。详光剥舌。
光华晕大证
证名。《证治准绳·杂病》:“谓视日与灯烛皆生红晕也,甚则通红而人物在灯光之下亦大矣。皆是实火阳邪发越于上之害,诸络必有滞涩,轻者晕小而淡,重者晕大而浓,治虽外证已退,目视尚有晕者,阳邪未平,阴精未盛,犹宜滋养化源而克制其火耳。”多见于绿风内障或眵泪粘稠之外障眼病。参见目晕条。
光明
①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络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小腿酸痛,下肢痿痹,偏头痛,目痛,夜盲,近视,癫痫,乳部胀痛,及白内障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广(月引)(Yǐn引)
喻背脊部肌肉之丰满宽厚。《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火形之人,……其为人赤色,广(月引)脱面。”
广肠
人体部位名。指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的肠段。《证治要诀》:“广肠,言其广阔于大小肠也。”
广惠司
元代主要的回回医药机构。元朝军队西征后。随着西征胜利,回回医药大量传入中原并逐步诞生了专门机构。这些机构的创始人是回回医生爱薛(1227-1308年)。世祖中统年间(1260-1264年)爱薛建议设西域星历、医药的专署。中统四年(1263年)世祖命其“掌西域星历、医药二司事,后改广惠司。”《元史》第八卷载:至元十年春正月,“改回回爱薛所立京师医药院,名广惠司。”故广惠司应在公元1273年就已名实俱在了。(近人另有1268、1273年之说)其任务有三:一是修制御用回回药物;二是负责用回回药物为诸宿卫士治病,特别是为回回人组成的侍卫部队治病;三是用回回药物救济在京的孤寒贫民。总之,广惠司是回回医药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关。
广明
人体部位名。出《素问·阴阳离合论》。指属阳的部位,以身之前后而言,则前为广明;以身之上下而言,则上半身为广明。
广嗣
嗣,指子孙、后代。广嗣即多生子女。广嗣与种子的含义不同,种子单从女性方面考虑,使之易生子女;广嗣则从男女双方面考虑,使妇女能多生子女。
《广嗣纪要》
书名,又名《万氏家传广嗣纪要》。十六卷(又有五卷本,前四卷与十六卷本同,末一卷为《小儿全书》。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主要论述有关广嗣、妊娠及婴儿疾病的病因、证候及治疗方药,并附幼科医案18例。书中还归纳了影响生育的男女生殖器畸形、损伤等内容。本书收入《万密斋医书十种》中。
《广嗣全诀》
儿科著作。十二卷。明·陈文治撰。刊于1587年。卷一种子;卷二-三保胎及保产;卷四产后;卷五-十论儿科杂病;卷十一-十二痘疹。全书共200余篇,对于产科及儿科疾病论述较详。
《广嗣五种备要》
丛书。清·五实颖辑。刊于1821年。本书包括:《种子心法》、《保胎方论》、《达生真诀》、《新产证治》及《全婴须知》五种著作。
《广温疫论》
温病著作。四卷,附方一卷,清·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戴氏取《温病论》予以增订、删改,辨明温疫与伤寒之异,尤其重视早期症候的鉴别。卷一辨析气、色、脉、舌、神,辨时疫与风寒在病因、受病、传经、兼症等方面的不同;卷二列表症候32条;卷三列里证症候41条;卷四叙述汗、下、清、和,补等治法,并辨别由于温热余邪未尽所引起的种种后遗症等。所附《佛崖验方》一卷,共收载治疗温热病方84首。本书后经乾隆年间郑奠一改名《瘟疫明辨》,内容并无改动;1878年陆懋修又将《广温疫论》加以删订补充,改名《广温热论》。清末何廉臣在《广温热论》基础上参考前人著作,综合印证,内容又有所补订,并将原书并为二卷,书名《重订广温热论》,1949年后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归法
推拿方法名。指用两手掌或两手指对合在患者治疗部位上进行挤压的方法。又指拨法。见该条。
归经
中药学名词。指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如龙胆草归胆经,说明它有治疗胆的病症的功效;藿香能归脾、胃二经,说明它有治疗脾胃病症的功效。
归来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溪穴。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髂腹下神经,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疝气,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阴挺,遗精,阳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经外穴别名。即遗道。《千金要方》:“妇人阴冷肿痛,灸归来三十壮,三极,侠玉泉五寸是其穴。”见遗道条。
《归砚录》
医话著作。四卷。清·王士雄撰于1838年。本书汇集王氏在各地行医的见闻、杂感、学医心得及诊疗经验。对古代医药文献中某些观点作了比较客观的评价与分析。其中颇多独到见解。本书还选收诸家医案,附述个人治验,收采较多的民间单方、验方。其中也辑录了一些奇症怪方的内容。现存清刻本,本书又收入《潜斋医学丛书》中。
龟背
病证名。即脊骨弯曲突起,形如龟背。小儿骨质未坚,曲背久坐,没有及时矫正,脊骨受损;或由于缺乏营养、发育障碍;或因脊骨局部疾患以致变形;佝偻病或脊椎结核也能形成龟背。应着重预防,注意调养。宋·杨士瀛指出此病“间有灼艾收功,肺俞穴第三椎骨下两傍各一寸半,腧俞穴第七椎骨下两傍各一寸半,以小儿中指中节为一寸,艾炷如小麦大,但三五壮而止。”(《仁斋小儿方论》)。
龟背痰
病名。注痰之发于脊背者。《医门补要》卷中:“脾肾两亏,加之劳力过度,损伤筋骨,使腰胯隐痛,恶寒发热,食少形瘦,背脊骨凸肿如梅。初不在意,渐至背伛颈缩,盖肾衰则骨萎,脾损则内削,但龟背痰已成”。相当于脊椎骨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之流注于此者。证治参见流痰条。
龟背驼
病名。背部畸形状如龟、驼之背者。《马培之医案》:“龟背乃先天肾亏,冷风入脏,或痰饮攻注,或内挫折伤……或婴儿脊骨柔脆,强坐太早,皆能致之。”证见“腰脊板强,渐致背驼,成为龟背驼”。龟背驼,系龟背之严重者。多见于佝偻病,脊椎结核,或先天性畸形。证治参见龟背痰等条。
龟头
人体部位名。即阴茎头。因其状似乌龟的头,故名。
龟头皮裹
病证名。阴茎包皮过长之病证。系由先天因素所成,每因包皮包裹龟头,致小便淋涩,或因包皮所裹而藏污纳垢,引起感染而肿痛。治宜手术剪开或切除。《医门补要》卷中:“以骨针插孔(由包皮包裹所形成之外口)内,逐渐撑大,若皮口稍大,用剪刀将马口(即外尿道口)旁皮用钳子钳起,量意剪开,速止其血;或用细针穿药线,在马口旁皮上穿过,约阔数分,后将药线打一抽结,逐渐收紧,七日皮自豁,则马口可大矣!”
龟头肿痛
证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多因湿热暴注而下,或因直接外伤,或由接触过敏物而发。证见阴茎龟头部分红肿疼痛,甚至排尿功能障碍。若系湿热下注所致者,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若因外伤所致者,治宜清洁局部,防治继发感染,参见外伤条;若由药物等之过敏引起者,宜祛除过敏原,并以外洗之剂处理,如黄朱散之类。
龟尾
推拿穴位名。出《肘后备急方》。又名尾闾、闾尾。位于尾骨端。治赤白痢,泄泻,腹胀,脱肛,慢惊风等症。
龟尾漏
病名。痈疽生于龟尾穴处而形成漏管者。《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此症生于龟尾穴下,下身一段及背脊骨上,皆红肿作痛,潮热身重。”证见局部红肿热痛与外痈无异。宜随证施治,早期以清热解毒消散为要,若脓将成或已成,则应掌握时机,进行手术切开引流,不可等待自溃而为形成漏管贻误时机。
龟胸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鸡胸。详该条。
癸
①天癸的简称。详该条。
②天干之一。
癸水
指月经。见《古今医统》。
鬼藏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女即玉门头,名鬼藏。”《针灸大成》指男为会阴穴,女为玉门头穴,今多从此说。见会阴、玉门两条。
鬼臣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二针尺泽横纹外头接白肉际,名鬼臣……此即曲池。”《针灸大成》易鬼臣为鬼腿,今多从此说。参见曲池条。
鬼城
经外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十宣穴。参见该条。
鬼齿
①病名。即舌下腺结石。《谢映庐医案》云:“舌下另生一齿,大如枣核,摸之棱指,按之似痛。”
②中药名。苦而平,治心腹痛、血尿等。
鬼床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七针耳前发际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床。”《针灸大成》指为颊车穴。参见该条。
鬼当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横纹头白肉际,兼肝俞各灸一壮,治大人小儿雀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鬼当。在手拇指尺侧,当指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小儿肠胃病,结膜炎,角膜白翳。直刺0.1-0.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鬼饭疙瘩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即咅癗。证治可参见该条。
鬼封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三针舌头一寸,当舌中下缝,刺贯出舌上,名鬼封。”今多指经外穴海泉。参见该条。
鬼宫
十三鬼穴之一。出《千金要方》。即水沟。参见该条。
鬼黄
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鬼黄者,面色或青或黑,遍身皆黄,狂语多惊,皮肤枯,舌根謇涩,心中恍惚,常见鬼神,或自强言,诈作惺惺。若鼻中灰色,舌黑,毁裂衣裳者,难治。”治用丹砂散。
②黄疸兼有妄见鬼物(幻视)者。《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汗不出,渐加困重,惙气心胀,唇黑遍身黄,妄见鬼物,道得古人名字,此是鬼黄。”治用龙齿汤。见于慢性或严重肝病所致的肝性脑病。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鬼击
病名。胸腹部突然绞痛或出血的疾患。一名鬼排。《肘后备急方》卷一:“鬼击之病,得之无渐卒着,如人力刾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一名鬼排。”
鬼箭
病名。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即鬼箭风。详该条。
鬼箭打
病名。遍身筋骨疼痛不已之证。《古方汇精·奇急门》:“鬼箭打,用山栀七个炒,桃头七个,面炒,共扦饼贴患上,次日取下。”亦名箭风痛,详该条。
鬼箭风
病名。又名鬼箭。
①遍身或仅手足刺痛之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鬼箭风:遍身疼痛如钻,或偏手足如刺,俗名鬼箭。实由营卫空疏,腠理不密,贼风乘间入客经络,营卫不通,与邪相搏而病。”参见痛风条。
②周身关节痛无定处之证。行痹的别称。见《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证治汇补·痹症章》:“行痹者,痛无定处,……今呼为鬼箭也。”详见行痹、风痹条。
鬼客厅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水沟。参见该条。
鬼窟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原名鬼路,注为劳宫穴。而《千金翼方》注为间使。《针灸大成》易名为鬼窟,《针灸聚英》易名为鬼营,两书所指均为劳宫穴。参见劳宫条。
鬼禄
经外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悬命。参见该条。
鬼路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原注为申脉穴。今从此说。又“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原注为劳宫穴。《千金翼方》又曰为间使穴。《针灸聚英》易鬼路为鬼营;《针灸大成》则称为鬼窟,均指劳宫穴。
鬼门
解剖结构名。汗毛孔。鬼,故通魄。肺藏魄,主皮毛,汗从皮肤而出,称魄汗。汗毛孔称魄门(鬼门)。发汗法称开鬼门。《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张景岳注:“鬼门,汗孔也。肺主皮毛,其藏魄,阴之属也,故曰鬼门。”
鬼疟
病名。
①疟疾发作无常,或恶梦、恐惧者。《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鬼疟者,由邪气所为也。其发作无时节,或一日三两度寒热,或两日一度发动,心神恍惚,喜怒无恒,寒则颤掉不休,热则燥渴不止,或差而复作,或减而更增,经久不痊,连绵岁月,令赢瘦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病者寒热日作,梦寐不详,多生恐惧,名曰鬼疟。”《医宗金鉴》卷四十二:“鬼疟亦多在夜发,由尸气注之。比三阴疟疾则夜多恶梦,时生恐怖。”治用麝香丸、苏合香丸等。
鬼排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一。即鬼击,详该条。
鬼泣
病名。见清·周纪常《妇科辑要》。指妊娠期乳自出。即乳泣。详该条。
鬼市
②经穴别名。《千金翼方》:“邪病语不止及诸杂候,人中主之,一名鬼市,”即水沟。参见该条。
鬼舐头
病名。头发突然片形脱落之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人有风邪在于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故谓之鬼舐头。”即油风。治法参见该条。
鬼受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尺泽。参见该条。
鬼胎
旧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
①为症瘕一类病证。因妇人素体虚弱,七情郁结,气滞血凝,冲任经脉壅滞不行所致。《傅青主女科》:“腹似怀妊,终年不产,甚则二三年不生者,此鬼胎也。其人必面色黄瘦,肌肤消削,腹大如斗。”治宜调补正气为主,佐以攻积之品。方用荡鬼汤(《傅青主女科》:“人参、当归、大黄、雷丸、川牛膝、红花、丹皮、枳壳、厚朴、桃仁)或雄黄丸(《证治准绳》:雄黄、鬼臼、莽草、丹砂、巴豆、獭肝、蜥蝎、蜈蚣)。
③相当于葡萄胎。《肖山竹林寺女科·鬼胎》:“月经不来,二三月或七八月,腹大如孕,一日血崩下血泡,内有物如虾蟆子,昏迷不省人事。”治宜气血双补,方用十全大补汤,并中西医结合治疗。
鬼堂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所指即上星穴。又《千金翼方》作尺泽穴别名。参见上星条、尺泽条。
鬼薙刺
病名。头发突然圆片状脱落之病证。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一。即油风。证治参见该条。
鬼头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多因风热毒气,客于腠理,热搏于血气,蒸发于外而发。该丹发自两臂,初起赤如李子。治宜戎盐一两,附子一枚烧炭,研细,以雄鸡血调敷。又有《疮疡经验全书》卷七。丹先发面部,后渐由头而下至全身。此丹多因手足阳明经内有风热而发。治宜疏风清热,可用白虎汤加防风、荆芥、薄荷、桑皮、葛根等,外用鸡子清调伏龙散敷之。
鬼腿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曲池。参见该条。
鬼邪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足三里。参见该条。
鬼心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四针掌后横纹,名鬼心。”原注为太渊穴。《针灸大全》则指为大陵穴,今多从此说。参见大陵条。
鬼信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针灸大成》指为少商穴,今从。参见少商条。
鬼穴
鬼眼
①经外穴名。又名鬼哭、四鬼哭。约位于少商穴和隐白穴处。共4穴。《针灸大成》:“鬼眼四穴,在大拇指去爪甲角如韭叶,两指并起,用帛缚之,当两指歧缝中是穴。又二穴在足大趾,取穴亦如在手者同。”主治癫痫,精神病,晕厥等。艾炷灸3-7壮。
鬼魇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即魇。详该条。
鬼营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原名鬼路,注为劳宫穴。而《千金翼方》注为间使穴。后《针灸聚英》易名为鬼营。《针灸大成》则称为鬼窟。两书所指均为劳宫穴。参见劳宫条。
鬼臾区
又作鬼容区,号大鸿。相传为黄帝之臣,曾佐黄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于难经究尽其义理,以为经论。
鬼胀
推拿穴位名。《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鬼胀穴,在后腿肚旁。”
鬼枕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六针大椎上入发际一寸,名鬼枕。”所指即风府穴。参见该条。
鬼疰
病名。突发心腹刺痛,甚或闷绝倒地,并能传染他人的病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人先天地痛,忽被鬼邪所击,当时心腹刺痛,或闷绝倒地,如中恶之类。其得差之后,余气不歇,停住积久,有时发动,连滞停住,乃至于死。死后注易傍人。故谓之鬼疰也。”迭用犀角散、常山散、鲛鱼皮散等。参见疰有关各条。
炅(jiǒng炯)
热。《素问·举痛论》:“得炅则痛立止。”王冰注:“炅,热也。”
炅气
即热气。《举痛论》:“寒气客于经脉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