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K)第一篇


  空腹服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服药法。又称平旦服。指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治四肢血脉病和驱虫药。以及滋补药,宜空腹服。《神农本草经》:“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

  空


天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光不治,空积沉阴。”

②空虚。《灵枢·本脏》:“肝下则逼胃,胁下空。”

③指经穴穴位。《灵枢·小针解》:“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

④音义同孔。小洞。《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⑤指鼻孔。《灵枢·天年》:“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

  《肯堂医论》


医论著作。又名《新镌医论》。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肯綮(qìng庆)


解剖结构名。指筋骨结合的地方。《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后世多用肯綮形容关键部位。《本草纲目》卷十三:“药中肯綮,如鼓应桴。”

  客主人


经穴别名。出《素问·气府论》。《针灸甲乙经》作上关穴别名。参见该条。

  客主加临


运气术语。指每年轮值的客气加在固定的主气上,推测气候及疾病变化。其法以司天客气加临于主气的第三气三之气)上,其宗五气,自然以次相加,相加后,如客主相生,或客主同气,便为相得;如客主之气相克,而又以主气客气者,为不相得,客气主气者仍为相得。《素问·五运行大论》:“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客主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又作容主。即上关。参见该条。

  客者除之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外来邪气客于人体,如六淫疫疠、饮食积滞等,均应驱除。用疏风、散寒、清暑、祛湿、消导化痰等法。

  客邪


泛指由外侵入人体的邪气。因邪气从外而来,非人体本身所固有,故称之客邪

  客忤夜啼


病证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小儿忽受外界刺激之后,面色变易不定,气郁如怒,睡中惊惕作啼,口吐青白沫,反侧瘈疭,状如惊痫,但眼不上窜。由客忤所致。治法同客忤条。

  昆仑


养生术语。部位所指,说法不一。一指头。《黄庭内景经·若得章》务成子注引《洞神经》:“头为三台君,又为昆仑。”一指脑。《脉望》卷八:“脑为昆仑。”一指脐。《黄庭内景经·若得章》务成子注:“又云脐为太一君,亦为昆仑。”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下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经(火)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布有肠神经,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项强鼻衄腰痛脚跟痛,小儿癫痫难产胞衣不下,下肢麻痹瘫痪,及坐骨神经痛,足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坤中之要》


产科著作。又名《秘传内府女科》。不分卷。清·伊精阿(满族人)撰。本书对女科113种病的证候表现作了简要的描述。又针对病证列述了治疗方法,载方76首。并附产后生化论,治症活法及产后调护法等专论。现存清刻本。

  《坤元是保》


妇科著作。二卷。续集一卷。宋·薛轩撰于1165年。此书仅见近代传抄本。上卷简论诊脉法、妇科疾病、病因及月经胎产诸病的证治。下卷载女科方100首。方剂名均按“降都春”(词曲牌名)一阕中的韵文依次编目,可供临床参考。

  坤元


坤为地,元为根元。指大地为生长万物的根元。《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

  坤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命名的廓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地廓,详见该条。

  坤地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予以命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地廓。详见该条。

  聩


病名。系指先天耳聋的病证。《国语·晋语四》:“聋聩不可使听。”韦昭注:“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生而聋曰聩。”

  溃疡生肌法


治法。出《刘涓子鬼遗方》。又名忟口法。即促进体表溃疡愈合的方法。痈疽溃后毒尽而肌肉不生,形成溃疡,多由气血虚衰或治疗失当所致。治宜健脾益气养血为主。溃疡面大者,以补益气血为主,并配合外用生肌散(膏)。若溃疡面较小,单用生肌散(膏)亦可。此法必须在腐尽脓清的情况下方可应用。

  溃疡去腐法


外治法之一。即用外敷药或手术以除去各类痈疽疮疡溃后之腐肉脓毒的方法。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若病程长,溃疡面积大,腐肉多,则应手术切除;若面积小,腐肉不多者,可外用提脓去腐力强之药剂,如五五丹之类,直接撒在腐肉溃疡面上,或掺于膏药、油膏上贴之。若为窦道、漏管,可将其粘附于药线上插之,或以之作成锭剂三品一条枪。直至腐去疮面红活为止。面部慎用或不用。

  溃疡病急性穿孔


急腹症之一。属中医学胃脘痛、厥心痛的范围。多因平素脾胃虚弱,复加肝气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气血骤闭而发。症见胃脘部突发性剧痛,迅及全腹,腹硬拒按自汗出,四肢厥冷,恶心呕吐气促脉数或脉微欲绝,舌苔薄白,后则转黄;晚期出现热邪伤阴,易于亡阴亡阳,并发中毒性休克,少数患者湿热未尽,遗有腹腔残余脓肿。治疗可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为穿孔发生到穿孔闭合,由于中焦气血骤闭,治宜疏通气血,缓急止痛,防止郁热扩散。以针刺治疗为主,取足三里中脘梁门天枢内关诸穴,配合半坐卧位,禁食,胃肠减压及输液以扶正祛邪。第二期从穿孔闭合到腹腔渗液完全吸收,以清热解毒实热为主。清除腹腔感染,用凉膈散大柴胡汤化裁。第三期为胃肠气血已和,热邪渐退,可按病情继续用药。此治疗方案能使大部分患者免于手术而治愈。但如有中毒性休克,复杂性穿孔,腹腔渗液多者,或用非手术疗法积极治疗观察10小时无明显效果,或病情有恶化倾向者,均应即时进行手术治疗。

  溃疡


病证名。《周礼·天官》:“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中医习惯上把自溃或切开的疮面统称为溃疡,有别于现代医学所指缺乏愈合倾向的疮面为溃疡的含义。中医溃疡多属虚证。治宜调补气血,醒脾健胃,组方可用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等;外治可用各类去腐生肌散(膏)。如溃后仍焮肿而痛者,为热毒未尽,应以清热解毒为主。证治可参见痈、疮疡各条。

  溃疝


病名。《灵枢·经筋》:“(疒贵)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又《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腰痛不可俯仰,丈夫(疒贵)疝,妇人腹肿。”即(疒贵)疝。详见该条。

  溃耳


病名。系指小儿溃耳出脓水成疮的病证。见《寿世保元》卷八。聤耳的别名。治疗可以蚯蚓粪吹患耳中。参见聤耳条。

  溃槽


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系指患走马牙疳的病人发生的齿槽腐烂破溃的证候。参见走马牙疳条。

  溃


①治法之一。即排脓法。《灵枢·九针论》:“无以其所直之日溃治之。”

②消散。《素问·至真要大论》:“可使破积,可使溃坚。”

③溃烂。《灵枢·五变》:“皮溃而漉。”

  愦愦


烦乱不安。《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

  揆度


①揣度,估量。《素问·版论要》:“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

②古医书篇名。“”言切求其脉理;“度”谓得其病处,参以四时逆顺以明其吉凶及治法。《素问·病能论》:“《上经者》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

  揆


测度,指切求脉理。《素问·病能论》:“所谓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

  頄(qiú求)


人体部位名。即部。《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张景岳注:“目下曰,即也。”

  奎瑛


清代医家。号素仙。长白(今吉林)人,满族,幼习医,医术精湛,后为医官。道光十年(1830年),清宣宗疾,诏令诊视,投剂获愈,升为太医院左院判。尤留心药物,遂采摭群说,辑成《素仙简要》四卷(1842年),论述药味、诊法要领等。

  旷世儦


明代医生。字秉和。江西永新县人,世医出身,名噪于时,其子孙亦多名医。

  圹(ěr尔)塔(dā答)症


病证名。圹,同旷。藏于空旷处(《释名释丧制》)。此处指咽喉。《喉舌备要》:“此症发在腣中内侧圹边,或左或右不定,然俱有白膜黄膜。”治宜以去膜升提,解毒之剂,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狂越


病证名。指狂躁不安而举止失常的病证,多为阳热之邪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狂言喉风


病名。系指发病迅速,身疼头痛面赤口红,颈项肿痛,牙关紧闭,声音嘶哑,饮食汤药阻隔不下的病证。因本病发病急骤,快如走马,故名。系由血热气盛,肺冒毒火上冲咽喉所致。《张氏医通》:“若有头痛发热,先与一味香豉浓煎,加葱涕探吐。后用荆、防、牛蒡……之类。如口不开者,以牙皂末吹鼻取嚏,方可下药。”《喉科种福》卷四则将此病分为两种,采用不同治法,即认为:喉肿见鲜红色者,乃由风火引起,治宜疏风泻火,方用三黄凉膈散加减;若喉肿呈紫红色者,乃由毒火引起,治宜凉血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狂言


病证名。指精神狂妄,语言粗鲁。多为热扰心包或痰蒙心窍所致心神迷乱之实证。《素问·刺热》:“肝热病者……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

  狂犬啮人


病名。人被狂犬咬伤之证。又名疯犬咬伤、猘犬伤、狂犬伤。出《五十二病方》:“狂犬啮人,取恒石……以傅犬所啮者,已矣。”《淮南子》有“猘犬不投河”的描述,说明对狂犬恐水症状的特征已有正确认识。《肘后备急方》指出:犬忽避人藏身之现象,即是将疯的先兆,并强调:用咬伤该人之狂犬脑为被咬伤之伤口敷贴以预防狂犬病之发作。是人类免疫之先驱。《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其猘狗啮疮,重发则令人发狂乱,如猘狗之状。”狂犬咬人,可使人患狂犬病,潜伏期由一周至数月乃至年余方发者。若疮深,或近头部位被咬伤者发病快。发病之初,咬伤处多已愈合,但觉乏力头痛呕吐纳差,喉部有紧缩感,数日内即出现狂躁、恐惧,甚则有呼吸、吞咽困难感,闻水声则恐惧狂乱不安,继则呈现全身瘫痪、瞳孔散大之危象,乃至不救。为防万一,凡被犬咬者,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以防狂犬病之发作。内服扶危散,或人参败毒散均非治本之法。局部立即施行彻底清创亦属重要。

  狂汗


证名。瘟疫温热病欲作汗解时的症候。见《温疫论》。见于体质充盛之人,阳气冲击,不能顿开,忽然狂躁,坐卧不安,少时大汗淋漓,邪从汗解,脉静身凉而愈。

  狂


病名。精神躁狂失常的病证。出《灵枢·癫狂》。因七情过度,五志化火,痰蒙心窍或因热盛邪入心包所致。证见发作刚暴,骂詈不避亲疏,甚者持刀持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力大倍常;或多食,或卧不知饥,妄见妄闻,妄自尊大,妄走不止,日夜无休等。脉弦滑数或沉紧而实等。《景岳全书》卷三十四谓当以治火为先,再察其兼痰兼气而治之。若止因火邪而无胀闭热结者,但当清火,抽薪饮黄连解毒汤三补丸之类主之。若水不制火而兼心肾微虚者,宜朱砂安神丸,或服蛮煎二阴煎主之。若阳明火盛者,白虎汤玉泉散之类主之。若心脾受热,叫骂失常,而微兼闭结者,清心汤凉膈散三黄丸当归龙荟丸之类主之。因火致痰者,清膈煎抱龙丸生铁落饮主之,甚者滚痰丸三焦实热甚者,大承气汤下之。痰饮热壅闭,气道不通者,必须先用吐法,并当清其饮食。《医林改错》卷下则谓癫狂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所致,治以癫狂梦醒汤等方。参见癫狂条。

  恇(kuāng匡)


病因病理学名词。怯弱无力。《素问·通评虚实论》:“尺虚者,行步然。”《灵枢·寒热病》:“精泄则病甚而。”

  匡铎


明代官吏,知医。胶州(今属山东)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曾出守大名府。平时留心医药,每于公余收集验方单方,后辑成《痘疹方》一卷,大名府推官王敬民为之序。现仅日本存有刻本。

  匡


同眶。眼眶。《素问·真脏论》:“目匡陷”。《素问·刺禁论》:“刺匡上陷骨中脉。”

  髋骨


①指环跳穴。《针方六集》列为环跳穴别名。

经外穴名。《类经图翼》:“髋骨,在膝盖上,梁丘旁外开一寸。主治两脚膝红肿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脚丫风痛,举动不得。”可斜刺直刺0.5-1寸。艾炷灸3-4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髋髀


指臀股之间。《素问·气交变大论》:“髋髀如别。”

  髋


①指腰以下尾骶部及臀部。别称。《素问·骨空论》:“辅骨上横骨下为,侠髋为机。”《类经》卷八:“髋,尻也,即臀也。一曰两股间也。”

髋骨。组成骨盆的大骨,通称胯骨

③同髋。身体

  宽中


疏郁理气义同。详该条。

  宽胸


疏郁理气义同。详该条。

  宽喉法


推拿方法名。即喉科擒拿法。参见擒拿法条。

  块痛


病名。见倪枝维产宝》:“产后腹有血块作痛,名曰块痛生化汤治之。”即儿枕痛。详该条。

  块痰


病状名。指块状的痰。痰难咯出,痰成胶块状。多因肺失清肃气机失调,痰浊郁结,燥热煎熬,凝聚成块。治以顺气、化痰、清热等法。

  跨骨


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胯骨骱脱出


病名。指髋关节外伤脱臼者。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胯骨出


病名。即髋关节脱臼。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亦称大腿根出臼、臀骱骨出臀骱脱臼、大腿骨脱、环跳骨出臼、环跳骨脱出胯骨脱臼。因跌仆、坠闪等间接暴力因素引起。症见患处肿胀,疼痛明显,尤其在移动患肢时为甚,患关节可呈现畸形,临床上又有粘膝不粘膝畸形之分。前者即后脱臼,又称臀上出、足形短,出向外,患肢呈内收、屈曲、内旋、缩短畸形;后者为前脱臼,又称裆内出、足长形、出向内,患肢呈屈曲、外展、外旋、延长畸形。本病宜在麻醉下用屈髋拔伸法、俯卧下垂法或回旋法(如前脱则用反回旋法)复位,然后给予固定。药物治疗初期以活血祛瘀为主,可内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肿消痛减后,则着重补益气血,强壮筋骨,可内服生血补髓汤健步虎潜丸,以五加皮汤海桐皮汤外洗,同时配合功能锻炼。

  胯骨


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胯


两大腿根之间的部位。

  库房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布有胸前神经分支,胸肩峰动、静脉及胸侧动、静脉分支。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咳吐脓血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苦温燥湿


治疗学术语。指用苦温药物祛除寒湿病邪的方法。用于中焦寒湿所致胸闷呕吐恶心腹胀大便清稀,苔白腻等症。常用厚朴苍术半夏白豆蔻等药。

  苦温平燥


治疗学术语。润燥法之一。指用苦温药物治疗外感凉燥表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常用药物杏仁陈皮苏叶半夏枳壳前胡桔梗等,方如杏苏散

  苦胜辛


苦与辛五行相克,故苦味能抑制辛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辛伤皮毛苦胜辛。”王冰注:“苦,火味,故胜金辛。”

  苦生心


生理学名词。指苦与心五行均属火,故苦能补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火生苦,苦生心。”

  苦伤气


治疗学术语。意指苦味之物能耗伤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苦伤气咸胜苦。”张景岳注:“苦从火化,故伤肺气,火克金也。又如阳气性生,苦味性降,气为苦遏,则不能舒伸,故苦伤气。”

  苦坚


治疗学术语。指味苦之物具有燥坚的作用。见《素问·脏气法时论》。

  苦瓠灸


隔物灸之一。《普济方》:“治悬痈……须得秋葫芦(亦名苦不老生)在架上而苦者,切皮片置疮上,灸二七壮。”秋葫芦即苦葫芦,《神农本草经》名苦瓠,故《串雅外编》称“苦瓠灸”。

  苦寒燥湿


治疗学术语。指用苦寒药物祛除湿热病邪的方法。用于胃肠湿热所致腹痛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等症。常用黄连黄芩黄柏枳壳猪苓等药。

  苦寒清热


治疗学术语。清法之一。又称苦寒泄热。指用苦寒药物清除里热的治法。如见身热头痛,口渴,小便黄赤,苔黄舌红,脉数之里热证,可用黄芩汤。如里热炽盛,兼见谵语、发狂。或衄血吐血,或发斑,苔黑干起刺,脉数有力者,用黄连解毒汤

  苦寒清气


治疗学术语。系清热法之一。指用苦寒药清气分热邪的方法。如阳明气分热盛,症见壮热面赤,大烦渴,汗大出,脉洪大等,方用白虎汤

  苦


①痛苦。《灵枢·师传》:“开之以其所苦。”

疾病。《素问·血气形志》:“知手足阴阳所苦。”

③苦味,五味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苦伤气咸胜苦。”

④为某种事物所苦困。《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脉经》:“苦膝痛。”

  枯痔法


外治法之一。使肛门痔枯萎脱落之一种治疗方法。出《太平圣惠方》卷六十。该法适用于二、三期内痔的治疗。即采用具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制成散剂、钉剂,敷于痔体或插入痔内,使其枯萎、坏死、脱落,如《外科正宗》等所载之枯痔散、枯痔锭。著名的三品一条枪即其剂型之一种。古方多含有砒剂当慎用,如使用不当,常有发生中毒的可能,故今临床上已改为无砒枯痔锭或枯痔液

  枯胎


病名。见《胎产心法》上卷。即胎不长。详该条。

  枯筋箭


病名。生长于皮肤之赘瘤。出《外科正宗》卷四。本病多因肝失荣养,致使筋气外发而生。证见其初起,大小如赤豆,质较硬,日久则其表面微呈枯槁,渐至破裂,蓬松如刺状,形同花蕊。多发于手、足、头皮、胸乳等处。治疗:如根蒂细小者,可用药线齐根系紧,不久自落,再以珍珠散外敷,即可痊愈;若根盘大而顶小者,用铜线套在疣上,采用火灸之,使其枯落。相当于寻常疣,证治参见千日疮条。

  枯


①枯萎;萎软不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诅,使人偏枯。”

②干枯,枯槁。《素问·痿论》:“肝热者,色苍而爪枯。”

③干涸。《素问·根结》:“五脏空虚,筋骨髓枯。”

④赢嵇康养生论》:“欲胜则身枯。”

  枯(疒咅)


病证名。白(疒咅)之(疒咅)色干枯者。为湿郁日久,气阴两伤之候。参白(疒咅)条。

  寇宗奭


宋代药学家。里居未详。政和(1111-1117年)间任通直郎。于本草学尤有研究,尤重视药性之研究。历十余年,采拾众善,诊疗疾苦,和合收蓄之功,率皆周尽。谓:“疾病所可凭者医也,医可据者方也,方可恃者药也。”医者必识药性之良毒,辨方宜之早晚,不可真伪相乱,新陈相错。撰《本草衍义》二十卷(1116年)。中李时珍曰:“参考事实,核其情理,援引辨证,发明良多,东垣、丹溪诸公,亦尊倍之。”又指出:“以兰花兰草卷丹百合,是其误也。”

  扣法


推拿手法名。

①“扣”同“叩”。即击法,见该条。

②用手掌覆盖穴位。《儒门事亲》:“可用两手指相交,紧扣脑后风府穴,向前礼百余拜,汗出自解。”治伤寒外感

  叩法


推拿手法名。操作同击法,用力较重。

  叩齿


导引动作名。又称啄齿、健齿。即上下牙相击。《真诰》:“叩齿所以警身中诸神,神不得散,则鬼气不得侵。”说叩齿有“集神”之效。故服气功及道术的符篆祝咒之前,皆先叩齿以敛神集气。叩齿又有健齿的作用,《抱朴子内篇·杂应》提出清晨健齿三百下,为“坚齿之道。”坚持叩齿,是一种简易的养生良法。又有打天钟击天磬等之分,各详该条。

  口?


证名。亦称口僻。口唇歪斜于一侧。出《灵枢·经脉》。多由风寒阻滞经脉所致。《诸病源候论·风口?候》:“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金匮翼》卷一:“风入耳中,亦令口?。缘坐卧处对耳有窍,为风所中,筋牵过一边。”治以祛风散寒,通络活血为主。亦可用外敷法。

  口中和


病理术语。指外感病过程口已不苦不燥,食而知味。表示胃阴恢复,胃气正常。

  口眼?斜外障


病证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即风牵?斜。详该条。

  口眼?斜


证名。亦称口眼歪斜。口眼向一侧歪斜。出《灵枢·经筋》。多由经脉空虚,风痰乘袭所致。为中风的主要症状之一。《证治要诀》卷一:“中风之证,卒然晕倒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响,或口眼?斜,手足瘫缓,或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语。”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可按中风辨证治疗。又面瘫见口眼?斜者,治宜祛风、除痰、通络,方用牵正散

  口眼歪斜


病证名。亦作口眼?斜。《景岳全书·杂证谟》:“口眼歪斜者,足阳明及肝胆经病。”详见口眼?斜条。

  口形六态


诊断学术语。指以口部外形的六种变化,作为辨证的参考。即张(口开不闭),主病虚;噤(口闭不开),主病实;僻(左右?斜,口角缓急),主肝经风痰;撮(上下唇紧聚),主邪正交争,正虚邪盛;振(寒栗鼓急,上下振摇),主阳气虚;动(开合频繁),主胃气将绝。

  口辛


证名。口内有辛辣味。《医学入门·口舌唇》治肺热口辛,用甘桔汤泻白散。《张氏医通》卷八治口辛肺气上溢,用生脉散桑皮地骨皮黄芩

  口香


病状名。指病人自觉口香。可见于消渴病重证。

  口咸


证名。肾液上泛而口内有咸味。《医学正传·口病》:“肾热口咸。”《张氏医通》卷七:“口咸,肾液上乘也,六味地黄丸五味乌鲗骨。”《奇效良方·口舌门》谓有因寒而致口咸者。属虚寒者,用附八味丸五味子,属肾热者,用滋肾丸

  口下黄肥疮


病证名。指小儿流涎,口下肥烂而有黄汁渗出者。《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有涎唾多者,其汁流溢浸渍于颐,生疮黄汁出,浸淫肥烂挟热者,疮汁则多也。”治宜清热燥湿,用碧玉散外搽。

  口吻疮


病名。又名肥疮燕口。常因脾胃湿热上攻口唇,或先天遗毒所致。小儿多患之。症见口角生疮,色白糜烂,疼痛微肿,湿烂有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足太阴为脾之经,其气通于口,足阳明为胃之经,手阳明大肠之经,此二经脉并侠于口。其腑藏虚,为风邪湿热所乘,气发于脉,与津液相搏,则生疮,恒湿烂有汁,世谓之肥疮,亦名燕口疮。”治宜清热、除湿、泻火。可选用三黄凉膈散等加减。参见燕口疮条。

  口庭


即口腔。

  口甜


病证名。又名口甘。口中自觉有甜味。多属脾胃湿热。可见于平素嗜食甘肥厚味的消渴病人。《素问·奇病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转为消渴。”

  口酸


证名。口内常有酸味。多因肝热上犯,或肝热乘脾,宿食停积所致。肝热上犯,治宜疏肝泄热,用小柴胡汤当归龙荟丸等方。肝热乘脾,左金丸神曲龙胆草等;宿食停积而见口酸嗳腐,以消积导滞为主。

  口上梅疮


病名。指杨梅疮毒内侵入血,上攻于口所致。症见环唇满口疮毒绕生,疮水淋漓,作痛作痒,参见杨梅疮条。

  口软


病证名。五软之一。口唇为脾所主,多由小儿乳食不足,脾胃气虚所致。症见唇色淡白,咀嚼无力,时流清涎。治宜补脾,用归脾汤扶元散

  口气


病名。口腔之臭气。见《普济方》五十八卷。即口臭。多因肺、胃蕴热、上冲于口而致口臭,也可由口腔本身疾病引起。应根据病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详见口臭条。

  口破


病证名。《外科正宗》卷四:“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虚火者,色淡而白斑细点,甚者显露龟纹,脉虚不渴。四物汤黄柏知母治之。实火者,色红而满口烂斑,甚者腮舌俱肿,宜用凉膈散治之。参见口糜条。

  口内肉球


病名。指口内生瘤根蒂较长者。《疡医大全》卷十四:“口内生肉球,有根线长五寸余,吐球出,方可饮食,以手轻捻,痛彻至心。服凉血疏风泻火煎药,再用麝香二钱,分二次,水调服,吹麝香散,根化而愈。”也可选用黄芩丹皮红花、乳没等煎服。也可以用麝香散益气疏风汤等加减治疗。参见喉球条。

  口糜


证名。口腔内泛现白色糜点,形如苔藓。《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气内发,上为口糜。”脏腑积热口疮糜烂,用局方凉膈散心热口糜口疮多赤,花粉末掺之;肺热口糜口疮多白,黄柏荜拨末掺之,良久,以水漱口;膀胱移热于小肠口糜,宜移热汤、柴胡地骨皮汤;心脾有热口糜,宜升麻散三焦火盛口糜,宜回春凉膈散中焦不足虚火上泛口糜,或用凉药不效,宜理中汤;阴亏火泛口糜,宜四物汤知母黄柏内热口糜咽喉肿痛,宜冰柏丸。若小儿腔糜烂。《保婴易知录》:“满口糜烂,色红作痛,甚则腮舌俱肿,联及咽喉,不能饮食。”多由阳明湿热熏蒸而发。治宜清热解毒,用赴筵散清胃散加减。久病气虚,宜健脾益胃,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还可用银花甘草薄荷连翘煎汤漱口。并外吹冰硼散

  口麻


症名。系指口内麻木不仁。常见于一些全身性疾病。《血证论》卷六:“口麻血虚。”治宜补血养血。可选用四物汤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参见口不仁条。

  口瘘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口瘘齿龂上有小孔,如蜂形。”系慢性根尖炎所导致的瘘管。

  口苦


证名。口内有苦味,多由热蒸胆汁胃热熏蒸、上溢所致。《灵枢·邪气府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口苦伤寒少阳病主证之一。《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治宜和解,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杂病亦多见此症。《景岳全书·杂证谟》谓凡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其病在心脾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为苦。

  口菌


病名。

①系指口内或牙龈上肿起色紫黑其形如菌者,多由火盛血热并兼气滞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散结。可用赤芍黄芩乳香没药等煎服。或可外吹冰硼散。参见牙菌条。

②生于舌上者,也称口菌。《喉科明辨》卷三:“心火炽,生舌上。”


上一篇:返回目录 下一篇:(拼音K)第二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