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D)第一篇


  敦敦(tún)


①诚恳忠厚貌。“敦”通“屯”。“屯”与“肫”、“纯”并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土形之人……足太阴敦敦然。”

②峭薄寡恩。《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金形之人。比于上商……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阴敦敦然。”

  搭串


病名。痈疽生于肩部而左右蔓延之病证。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即左右串。详见该条。

  搭手


病名。痈疽生于腰、背一定部位者。出《外科理例》卷一。又有上、中、下搭手之分。以患者之手于背、腰部所能触及之处而命名。证治参见上搭手中搭手下搭手等条。

  达


指针刺。《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晋·杜预注:“达,针。”东汉·荀悦《申鉴·杂言》:“夫膏肓近心而处阨,针之不达,药之不中,攻之不可。”参见攻条。

  达磨曼然巴·洛桑曲札


(1638-?年)清代藏医学家。系五世达赖之侍医,其学识渊博,其曼然巴乃藏文化中医学之最高学位。其平生著述颇丰,包括《医道训诫》、《论述医典题解格言金着》、《医宗补遗词解》等。其中还有《宇陀·元丹贡布传记》一书,记叙藏医医圣宇妥·元丹贡布之生平,是藏医学中颇有影响之传记式著作。门人甚多,毛哇·乐桑曲佩为其门人,清代著名藏医。

  达生


生理学名词。出亟斋居士达生篇》。达,小羊。羊子易生而无留难,故古人以顺利分娩达生

  《达生篇》


产科著作。一卷。清·亟斋居士撰。刊于1715年。内容有原生临产、真诀条辨等14篇及格言、方药等。作者主张临产时沉着镇静,掌握“睡、忍痛、慢临盆”六字诀,尽可能不服药或少服药,符合产科卫生和临产规律。所论多为经验之谈。本书文字通俗,内容简要,切于实用,故复刻刊本颇多,流传较广。现存初刻本等80种清刻本,几十种石印本和印本。

  达邪


治法上指透达表邪病机上指里邪外达。参透邪条。

  打灯火


灸疗之一。即灯火灸。见该条。

  打法


推拿手法名。以拍打治疗部位治病的方法。与拍法相似但用力较重。《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若有脚患冷者,打热便休。”

  打躬势


导引功法名。方法为:取直立位,两足稍分开,两手抱头,掌心紧贴耳门,弯腰直膝俯首,尽量使头靠近两膝,再挺身直立。《易筋经》:“两肘用力夹抱后脑,头前用力探出,牙咬,舌抵上,躬身低头至腿,头耳掩紧,鼻息调匀。”有健腰腿作用。

  打咯忒


证名。即呃逆。《医林改错》卷上:“呃逆,俗名打咯忒。”详呃逆条。

  打马过天门


小儿推拿方法名。即打马过天河。见该条。

  打伤


病名。指因拳脚或器械击打肢体而引致之伤损。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因击打部位不同,或所伤轻重之差异而见证各有区别。若体表轻伤,但见局部青紫肿痛。如见皮破出血,筋脉损伤,肿痛或形成瘀块;如伤损于骨,而折断者多见局部畸形,功能障碍。若头部打伤,轻则眩晕,瘀肿血出;重则昏迷恶心呕吐,甚则暴亡。若伤及胸、腹内脏,则见胸闷气急、胸痛腹痛呕血咳血便血,或内出血,昏厥等。证治可各参见跌打损伤内伤等条。

  打天钟


牙齿保健法名称。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齿宜朝暮叩以会神。一云,以集身神,若卒遇凶恶,当叩左齿三十六,名曰打天钟;若辟邪秽叩右齿,名曰击天磬;若存念至真,叩中央齿,名曰鸣天鼓……每晨起,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齿即牢密。”本法叩击齿的数字,不必拘泥,仅作参考。

  大(太)阴脉


足太阴经古名。马王堆汉墓帛书载:“大(太)阴脉:是胃脉殹(也)。彼(被)胃,出鱼股阴下廉上廉。出内踝上廉。是动则病:上当走心,使复(腹)张(胀),善噫;食欲欧(呕),得后与气则快然衰。是巨阴脉主治其所产病:□□,心烦,死;心痛与复(腹)张(胀)、死;不能食,不能卧,强吹(欠),三者同则死;唐(溏)泄,死:水与闭同则死,为十病。”

  大


⑴(dà)⑴与小相对。在面积、体积、容量、数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相比的对象。《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灵枢·官针》:“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

⑵副词。盛,极,非常。《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恕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

⑶指周长。《灵枢·肠胃》:“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张介宾注:“大言周围之数。”

⑷指药量大的方剂。《素问·至真要大论》:“运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

⑸指药味多的方剂。《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二佐五,制之中;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脉象名,其形较大。《素问·五脏生成篇》:“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

⑺指大针。《灵枢·版》:“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

⑻指大便。《素问·方盛衰论》:“视其大小,合之病能。”

⑼增大。《灵枢·刺节真邪》:“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趋翔不能。”

⑽使……大。《素问·灵兰秘典论》:“恍惚之数,生于毫氂,毫氂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⑾指时间长,大月。《素问·宝命全形论》:“月有大小,日有短长。”

⑿敬词。《素问·六节藏象论》:“大神灵问,请陈其方。”

(13)(tài,音太)通“太”。如“大半”、“大息”、“大仓”均读作“太”。㈢(dài,音代)读音代,如“大黄”。

  大包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太阴脾经脾之大络。右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及胸长神经末支;胸背动、静脉及第七肋间动、静脉,主治胸肋满痛,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大痹


病名。泛指邪在筋骨或五脏较重的症。《灵枢·厥病》:“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张志聪注:“大痹者,风寒客于筋骨而为恶也。”“大痹者,脏气虚而邪五脏也。”

  大便


①指从肛门排出的饮食糟粕。又名大、屎。了解大便性状及排便情况是问诊内容之一。

②指排大便。《灵枢·杂病》:“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太阴

  大便不通


证名。大便秘结,壅塞不通之证。《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结,壅塞不通也。”《太平圣惠方》治伤寒热结大便不通,用大黄牛蒡枳壳时气热毒在脏,大便不通羚羊角散时气胃中壅热,大便不通,用大麻仁丸。《丹溪心法附余》治血燥大便不通,用润麻丸。《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治因大肠挟热,大便不通者,用润肠丸。虚人阴冷而血干枯,老人阳衰而气道寒,属大肠挟冷者,用润肠汤。因宿食留滞,腹胀痛闷,胸痞咳吐,大便不通者,用脾积圆。肠胃受风,风气燔灼,干燥涸涩者,用大麻仁丸肺气壅蔽,不能下降大肠,噫逆泛满,大便不通者,用桔梗枳壳汤。参见大便秘结条。

  大便恶臭


病证名。小儿消化不良症状之一。多伴体热多睡。因宿滞化热所致。治宜消食清热,用保和丸龙胆泻肝汤

  大便秘结


证名。指大便排出困难或三四天以上不大便者。见《丹溪心法附余·燥门》。简称便秘,亦称大便难大便不通大便秘涩。有正虚与邪实之分。《医学正传·秘结论》:“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结燥。原其所由,皆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或恣饮浆,过食辛热,饮食之火起于脾胃,淫欲之火起于命门,以致火盛水亏,津液不生,故传道失常,渐成结燥之证。是故有风燥,有热燥,有阳结,有阴结,有气滞结,又有年高血少,津液枯涸,或因有所脱血津液暴竭,种种不同。”亦须注意外感内伤之别。《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大便秘结之症,外感门有表未解,太阳阳明脾约,有半表半里,少阳阳明大便难,又有正阳阳明胃实大便硬。又有表邪传里,系在太阴,七八日不大便。又有少阴病,六七日不大便厥阴下利谵语有燥屎者。以分应下、急下、大下、可下。又互发未可下、不可下。俟之,导、胆汁导等法。内伤门则有积热气秘、血枯各条之不同。”《医宗必读·大便不通》:“症状虽殊,总之津液枯干,一言以蔽之也。分而言之,则有胃实胃虚热秘冷秘风秘气秘之分。”“更有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法当补养气血,使津液生则自通。误用硝黄利药,多致不救,而巴豆牵牛,其害更速。”便秘阳结阴结实秘虚秘气秘风秘痰秘冷秘热秘三焦秘幽门秘(幽门不通)、直肠结脾约之分。详见各条。

  大便秘涩


证名。即大便秘结。见《圣济总录·大小便门》。详大便秘结条。

  大便难


证名。大便秘结,排便困难。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营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五脏三焦既不调和,冷热壅涩,结在肠胃之间,其肠胃本实,而又为冷热之气所结聚不宣,故令大便难也。”“邪在肾,亦令大便难。所以尔者,肾脏受邪,虚则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胃干涩,故大便难,又渴利之家,大便亦难,所以尔者,为津液枯竭,致令肠胃干燥。”参见大便秘结条。

  大便下血


病证名。《幼科证治准绳》:“大便下血者,是大肠热结损伤所为也。脏气既伤,风邪自入,或蓄热,或积冷,或湿毒积于脾胃,或疳食伤脏腑,因兹冷热交击,疳湿互作,致动血气,停留于内,凝滞无归,渗入肠中,故大便下血也。”或因胎中受热所致。热者,宜清热止血,用犀角地黄汤;病后中气下陷者,宜补气摄血,用补中益气汤

  大便燥结


证名。大便干燥秘结。见《名医类案·秘结》。详大便秘结条。

  大病后虚汗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大病后因体虚而多汗。参见病后多汗条。

  大补大泻


针刺手法分类名。与小补小泻(平补平泻)相对,指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方法。《针灸大成》:“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意指于天部、地部、分部施行补或泻的手法,以达到“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如烧山火透天凉等法,均属此类。

  大产


产科学术语。即足月分娩。又名正产真产。《儒门事亲》卷五:“夫妇人大产,十月满足降诞者是也。”

  大肠


①人体器官名。指六腑之一。上接阑门,与小肠相通,下连肛门(包括结肠与直肠)。大肠具有接纳小肠下注的消化物,吸收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传送至肛门排出体外。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有“传导之腑”、“传导之官”之称。手阳明大肠经络于肺,与肺互为表里。《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推拿部位名。出《针灸大成·小儿按摩经》。《幼科推拿秘书》称大肠侧、大肠筋,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主治泄泻痢疾。《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则谓位于食指远端指骨的腹面。而《小儿推拿广意》则谓位于食指近端指骨的腹面。

  大肠病


六腑病候之一。大肠为传导之官,与脾胃同候。大肠与肺相表里。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由大肠寒积热,宿滞瘀积,或气虚津枯所致。临床表现多见大便异常,并可兼见肺脾症状。《灵枢·邪气府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 ,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大肠有寒者,多溏,有热者,便肠垢。”《本草经疏》谓大肠实四证,便硬闭、肠风下血大肠湿热脏毒血热肠痈大肠实火。大肠虚四证,虚热便闭不通属血虚津液不足;虚寒滑泄不禁属气虚肠鸣气虚脱肛气虚兼有湿热。治宜通导腑气、化滞消积、补气固涩等法。

  大肠寒结


病证名。寒气结于大肠而出现便秘。症见纳差,腹部隐痛,大便秘结口淡,舌白少苔,脉沉弦。治宜温下法。

  大肠筋


推拿部位名。见《幼科推拿秘书》。即大肠经。见该条。

  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见该条。

推拿部位名。能治泄泻,止痢疾。《幼科推拿秘书》指食指拇侧边缘一线,又称大肠大肠筋,现多用此处。《小儿按摩经》指食指中段指骨的腹面(男),或食指远端指骨的腹面(女)。《小儿推拿广意》指食指近端指骨的腹面。

  大肠惊


病证名。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症见惊风,喉中痰作声。

  大肠咳


病证名。咳而大便失禁。见《素问·咳论》:“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治以赤古脂禹余粮汤、桃花散;或补中益气汤升麻,加桔梗;或用回风养脏汤等方。

  大肠募


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天枢。见该条。

  大肠热


病证名。多因过食辛辣燥热之品,外感热邪或肺移热于大肠所致。症见口燥唇焦腹满疼痛,大便硬结或便溏腐臭,肛门肿痛,便血或痔疮出血,小便短赤,舌苔黄干,脉数有力。治宜清肠凉血,用槐花散

  大肠热结


病证名。指邪热结于大肠而引起的病变。多见于温热病阳明腑实阶段。症见便秘热结旁流,泻下黄臭粪水,腹痛拒按舌苔黄燥,脉沉实有力。治宜苦寒攻下。

  大肠湿热


病证名。指湿热蕴于大肠之证。症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多因饮食不节不洁,损伤肠胃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多见于结肠炎、痢疾。治宜清热燥湿

  大肠实


病证名。即大肠邪气实。《备急千金要方》:“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若肠中切痛如针刀所刺,无休息时。”

  大肠实热


病证名。即大肠经实热。《千金要方》:“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肠满,善喘咳面赤身热喉咽中如核状,名曰大肠实热也。”治宜苦寒攻下。

  大肠手阳明经病证


证名。手阳明大肠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证。《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脉经·大肠手阳明经病证》:“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大肠有寒,鹜溏。有热,便肠垢大肠有宿食,寒栗发热有时,如疟状。大肠胀者,肠鸣而痛,寒则泄食不化。”

  大肠泄


病证名。见《难经·五十七难》:“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后世多认为属寒。治宜温中散寒,可用干姜附子汤等方。

  大肠泻


病证名。大肠受病引起的泄泻。《幼科发挥》:腹泄“自大肠来者,则变化尽而成屎,但不结聚,而所下皆酸臭也。”寒湿偏盛者,多兼泄泻清稀,肠鸣腹痛,治宜温化寒湿,用平胃散肉豆蔻湿热偏盛者,则泄下灼肛,小便短赤,宜清热利湿,用葛根芩连汤加银花木通之类。

  大肠虚


病证名。即大肠气虚,多兼脾虚证候。症见久泻,完谷不化,粪便色淡不臭,肠鸣脱肛等。治且健脾补气,辅以固涩,用补中益气汤诃子散

  大肠虚寒


病证名。

①即大肠虚冷。详该条。

②指一般虚寒性泄泻下利稀薄,完谷不化,便次增多,兼见食少,四肢冷、腰酸、怕冷、苔白润、脉沉迟。多与脾肾虚寒有关。

  大肠虚冷


病证名。即大肠经虚寒。《千金要方》:“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胸中喘,肠鸣虚渴,唇干目急,善惊泄白,名曰大肠虚冷也。”

  大肠液亏


病证名。指大肠津液不足之病证。与阴血不足或热病伤津有关。症见便秘或排便困难,兼见消瘦、皮肤干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可见于老年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治宜润肠通便。

  大肠移热于胃


病因病理术语。指食亦证之一种病理。《素问·气厥论》:“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王冰注:“胃为水谷之海,其气外养肌肉,热消水谷,又烁肌肉,故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者,谓食入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也。”

  大肠痈


病名。发于少腹天枢穴部位多因大肠痈相连结之化脓性感染。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该书认为:“天枢隐隐而痛者,大肠也;上肉微起者,大肠痈也。”其证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湿热凝结大肠而成。初起发热恶寒自汗腹痛,继则天枢穴处微肿痛,手不可按,大便有坠胀感,或见右腿不能直伸,久则饮食无味,精神不振,肤肌甲错粗糙,甚则于天枢穴处形成脓肿、溃烂难愈。该证与肠痈少腹痈、小腹痈等,或即同病异名者。内服可选用清肠饮化裁,后期若见气血两虚者可以八珍汤加减治之。或参肠痈等条之诊治原则与方药。

  大肠俞


经穴名。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背俞穴,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三腰神经的后支和第四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痢便秘腰脊痛,及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大肠胀


胀病之一。见《灵枢·胀论》:“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大肠传道之官,居小肠之下,司变化而出糟粕寒气上逆,变化失度,故肠鸣腹痛而有水声,重感于寒,故完谷不化也,治宜温通肠胃,上下兼顾,顾母理脏汤主之。

  大肠蒸


病证名。二十三蒸之一。证见鼻右口干痛。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大肠蒸,鼻右孔干痛。”

  大肠主传导


生理学术语。指大肠传送糟粕的主要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饮食物经小肠消化吸收后,其糟粕部分下输大肠,由大肠继续吸收其中的水分,变为粪便,排出体外。如大肠传导失常,可致泄泻便秘等症。

  大槌


经穴别名。即大椎。见该条。

  大顀


经穴别名。即大椎。见该条。

  大都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荥(火)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一说“本节后下陷者之中”(《灵枢·本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及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泄泻便秘热病无汗手足逆冷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经外穴名。八邪之一。《奇效良方》:“大都二穴,在手大指次指虎口赤白肉际,握拳取之。可灸七壮,针入一分。治头风牙痛。”参见八邪条。

  大毒


中药学术语。指药物气味性能之最猛烈者。如大黄之泻下,麻黄之发汗,瓜蒂之催吐,均属猛烈之品。《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大敦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大顺。属足厥阴肝经,井(木)穴。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一说“足大指爪甲根后四分节前”(《针灸集成》)。布有深神经的趾背神经及趾背动、静脉。主治疝气,崩漏遗尿睾丸肿痛,月经不调阴挺癫痫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大方


方剂七方中之一种。方剂之大者。有五个特点:即药力猛;药味多;药量重;量多而一次服完;能治疗重病及下焦病。如下法中的大承气汤。对于邪气强盛、病有兼证的可使用大方

  大方脉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之一。专门治疗成年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内科。此科之设始自北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元、明、清、太医院袭之,在医生配备及学生数量等各方面,此科为最。

  大分


人体部位名。出《素问·长刺节论》。分,指肌肉的会合处。较多肌肉会合之处为大分,较少肌肉会合之处为小分

  大风


①病因学名称。指强烈的风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②病理学名词。指血虚生风。《灵枢·刺节真邪》:“大风在身,血脉偏虚。”

③病证名。即疠风。《素问·长刺节论》:“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详该条。

  大风恶疾


病名。即疠风。又称癞。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三:“疠风,即大风恶疾,癞是也。”参见疠风麻风)条。

  大夫


古代官员。北宋开始设置此职,其官阶一般为从六品或以下。最高官阶的大夫保安大夫(从六品)。辽、金、元均相沿袭,名目与官阶均有所变化。元代最高官阶的大夫保宜大夫(从三品)。另外,自北宋始,北方多称医生为大夫,并延用至今。

  大腹


人体部位名。指腹的上部,位于胸部与脐之间的部分。《灵枢·经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大腹水肿。”

  大腹水肿


证名。水肿病证见腹大而四肢小者。《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大腹水肿者,或因大病之后,或积虚劳损,或新热食毕,入于水中自渍,及浴冷水气不散,流溢肠外,三焦闭塞,小便不通水气结聚于内,乃腹大而四肢小,手足逆冷腰痛上气咳嗽烦疼,故云大腹水肿也。”可选用赤茯苓散葶苈圆等方治疗。参见正水石水、臌胀等条。

  大腹痛


病证名。指脐以上腹部疼痛。《医学从众录·心痛续论》:“大腹痛者,乃太阴脾土之邪。”其病或受有形而痛,或受无形而痛。宜辨别病因与疼痛的性质。暴伤饮食,则胃脘先痛而后入腹;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腹;血积上焦脾火熏蒸,则痛从腹而攻上;血积下部,胃气下陷,则痛从腹而下坠。伤于寒者,痛无间断,得热则缓;伤于热者,痛作有时,得寒则减;因饥而痛者,过饥即痛,得食则止;因食而痛者,多食则痛,得便乃安。吞酸腹痛,为痰郁中焦;痞闷腹痛,为气搏中州。火痛,肠内雷鸣,冲斥无定,痛处觉热,心烦口渴;虫痛,肚大青筋,饥即咬啮,痛必吐水,痛定能食;气虚痛者,痛必喜按,呼吸短浅;血虚痛者,痛如刺,牵引不宁。凡痛多属血涩气滞,宜甘以缓之,寒宜辛温消散,热宜苦寒清解,虚宜甘温调理,实宜辛寒推荡。

  大刚风


病因学名词,系八风中之一种。指从北方来的风邪。《灵枢·九宫八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

  大谷


人体部位名。指肌肉间呈现大的凹陷处。参见溪谷条。

  大骨


人体结构名称。出《素问·真脏论》。泛指全身长大的骨骼。如股骨骨、髋骨等。

  大骨空


经外穴名。《备急灸法》:“多不止者,握手屈大指,灸骨端上三炷,炷如粟米大。男女同法,右灸左,左灸右。”《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名大骨空。在拇指背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主治目痛,翳膜内障鼻衄,吐泻等。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大骨枯槁


证名。出《素问·真脏论》。因肾气衰败,而见全身骨骼关节显露、肌肉瘦削、肩垂项倾、腰重膝败的病症。气血大亏所致。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及恶液质病患等。

  大关节


人体部位名。指较大的关节,如各椎间关节及肩、肘、腕、髋、膝、踝等。《素问·至真要大论》:“客胜则大关节不利。”《灵枢·刺节真邪》:“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

  大关节不利


证名。指四肢的肩、肘、腕、股、膝、踝等大关节伸屈不利。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多由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痹阻所致。可见于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证。

  《大观本草》


本草著作。即《经史证类大观本草》的简称。系大观2年(1108年)重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所改的书名。其后的刊本也有改称《经史证类大全本草》者。

  大腘


人体结构名。指大块的肌肉。《素问·气穴论》:“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

  大汗出


证名。出《灵枢·五禁》。大量出汗之意。或见于外感病发汗之后,汗出表解而渐愈者。或热迫津液外泄,大汗出而里热转甚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又有发汗太过而致大汗亡阳者,治当察其虚之微甚,选用独参汤六味回阳饮等方。《古今医鉴·自汗盗汗》以久病气血两虚,大汗如雨不止,有虚脱危险,治宜十全大补汤倍用人参黄芪加制附子等。

  大赫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维、阴关。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下3.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4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4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肋下神经及腹下神经的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主治遗精,阳萎,阴挺带下,茎中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大横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肾气。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阴维之会。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另说腹正中线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及第十肋间动、静脉。主治腹痛泄泻便秘痢疾,以及肠蛔虫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大横纹


推拿部位名。又名横纹。即腕部掌侧的横纹。《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横纹者,大横纹也,手掌下一道大横纹,(月反)门直推到横纹,止吐神效;横纹转推到(月反)门,止泻神效。”

  大红喉痈


病名。痈疽之生于咽喉部位者。《喉科指掌》卷五:“此症因肺脾积热,其色鲜红,肿胀关内。六脉洪大,身发寒热。”治宜解毒消痈,泻热凉血。一般选用大黄当归尾、皂角刺天花粉黄芩赤芍栀子桔梗等药,或刺少商商阳等穴出血。外治可于疮痈处吹敷清咽利喉散。脓成可刺破排脓。

  大火


指少阴君火。即极盛之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大火正,……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大戟中毒


病名。因药服或误服大戟过量中毒。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症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及酸中毒,甚者可致肾功能衰竭。治宜按情况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文献有用菖蒲汁芦根解毒的记载,可参考。

  大瘕泄


病名。《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后人有多种解释:

痢疾。《研经言》:“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

②一种阴虚似痢症,由肾虚所致。《医贯·痢疾论》:“又有一等阴虚似痢者,即五泄大瘕泄者是也。大小便牵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其证红白相杂,里急后重,悉似痢疾,必小便短涩而痛,或不通而痛,或欲小便大便先脱,或欲大便小便自遗。”治宜补肾,用附八味丸补骨脂肉豆蔻阿胶等。

肾泄。《罗氏会约医镜·杂证》:“大瘕泄者,即肾泄也,每在五更明之时。”

热泄之一。《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即寒湿而变为热泄也。”宜用八正散木香槟榔,再用天水散。

⑤泄而腹有聚。清·怀抱奇《古今医彻·杂症》:“大瘕泻,则腹中有,时作时止也。”

  大楗骨


人体结构名。又名髀骨、大腿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大楗骨,一名髀骨,上端如杵,入于之臼,下端如槌,接于(骨行)骨。”即股骨。详该条。

  大接经法


配穴法之一。见《卫生宝鉴》。是专治中风偏枯的一种特殊配穴法。有“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二法,皆取十二经井穴从阳引阴法,从足太阳井穴至阴开始,依次取足少阴涌泉、手厥阴中冲手少阳关冲足少阳窍明、足厥阴大敦手太阴少商手阳明商阳足阳明厉兑足太阴隐白手少阴少冲手太阳少泽,刺完十二经。从阴引阳法,从手太阴井穴少商开始,依次取手阳明商阳穴、足阳明厉兑足太阴隐白手少阴少冲手太阳少泽足太阳至阴足少阴涌泉、手厥阴中冲手少阳关冲足少阳窍阴足厥阴大敦,刺完十二经。

  大节


人体部位名。

①指大关节。《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

②即指、趾的第一节。

  大结胸


结胸证之一。其证膈内拒痛心下痛,按之石硬,甚至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间有如柔痉状。张仲景伤寒论》治以大陷胸汤大陷胸丸

  大疥


病名。疥疮之一种,《诸病源候论·疥候》分疥为:大疥马疥水疥干疥湿疥等。大疥系指除一般疥所共有的“多生手足,乃至遍体”外,其疥疮有脓汁,焮赤痒痛为特点。似疥之继发化脓性感染。证治详疥疮条。

  大筋


人体结构名。指较粗大的肌腱或韧带。《素问·气府论》:“项中大筋两傍各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