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S)第八篇


  时行嗽


病名。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所致的咳嗽。以相互传染、流行一地为特点。证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气急,状如伤冷热,连咳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二日即轻。治用参苏饮败毒散人参饮子一服散等方(见《证治要诀·咳嗽》)。参见天行嗽咳嗽条。

  时行伤寒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三。即时行寒疫。详该条。

  时行戾气


病因学名词。指与四时气候相关,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病邪。

  时行寒疫


病名。因感受暴寒而发的疫病。《外台秘要》卷三:“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一名时行伤寒。”证见头痛,身疼、寒热无汗,或作呕逆,脉浮紧。治宜辛温解表,用苏羌饮加神曲、豆卷等。

  时行感冒


病名。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发病呈流行性之感冒病证。病情常较一般感冒为重。《类证治裁·伤风》:“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风无汗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神术散。”《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参见感冒条。

  时行顿咳


出《医学正传》。即百日咳。详该条。

  时行


病名。

①又名时气,为感冒四时不正之气所致的流行性疾病。《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时气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②冬季感受不正之气,至春而发的疾病。与伤寒、温疫源本小异。《肘后备急方》卷二:“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其冬月伤于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风冷,至夏发,名为伤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气,及西风使人骨节缓惰受病,至春发,名为时行。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伤寒、温疫的俗称。《肘后备急方》卷二:“又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参见时气、疫、疫疠等条。

  时邪


病因学名词。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时贤


唐代医家。履贯欠详。尝任翰林学士,撰有《产经》二卷,早佚,部分内容可见于《胎产真经》。

  时气咳嗽


病证名。由感受时行杂气所致的咳嗽。《杂症会心录·时气咳嗽》:“今夫天之杂气有各种,人之感受有轻重,其来也无时,其着也无方。有触之者,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如秋冬之交,咳嗽一症,遍于四方,延门合户,众人相同者,此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证见恶寒发热咳嗽咽干鼻塞声重,头痛身痛,脉浮而数,或细而数。又称时行嗽,详见咳嗽时行嗽条。

  时气发斑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九。又名时疫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详见各条。

  时气


①即疫病。见《肘后备急方》卷二。亦名疫疠天行时行时疫。《医学入门·疫疠》:“疫疠如有鬼厉相似,故曰疫疠,又曰时气。”详见疫疠时疫天行等条。

②病邪名。具有强烈传染性、流行性的病邪。《伤寒全生集·时气》:“时气者,乃天时暴厉之气流行人间。”

  时令


①指每一季节的主要气候。

②古时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医事等政令。

  时化


运气术语。指四时气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夫气之所至也,厥阴所至为和平,少阴所至为暄,太阴所至为埃溽,少阳所至为炎暑,阳明所至为清劲,太阳所至为寒雾,时化之常也。”

  时复证


病证名。反复发作之眼病时证。见《证治准绳·杂病》。《眼科菁华录》(1935)形容该病“类似赤热,不治自愈,乃期而发,过期又愈,如花如潮,久而不治,遂成其害。”《审视瑶函》:“未发问其所发之时,别其病本在何经络,既发者当验其形色经络以别何部分。”又称:“不必拘执,仍须视其时症,诊何脏腑相克,然后加减。”一般治疗,当按辨证及发病季节用药。发于春季者,宜驱风清热,方用洗肝散(《银海精微》方)加减;发于夏季者,宜清心泻热,用洗心汤(《审视瑶函》方)加减;发于秋季者,宜润燥泻火,用泻肺汤(《银海精微》方)加减;发于冬季者,宜滋阴抑火之剂,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

  《时方妙用》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陈修园撰刊于1803年。作者列述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妇科、眼科等多种常见病症,重点介绍这些病症的常用方。全书首论四诊,后分门别类各以病证为主,配以主治方剂和加减用法。全书叙述简明,选方实用,本书流传较广,刊本颇多。现存二十余种清刊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时方歌括》


医方著作。二卷,清·陈念祖撰于1801年。本书选辑唐宋以后时方108首,分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寒、热十二剂,用韵文歌诀阐述所列时方及方解。所载时方歌诀不仅叙方精辟,释方准确,而且辞藻流畅,文字韵味较强。间引李中梓韵伯等医家诸论。选方切于实用。现存二十余种清刊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时方


方剂学名词。与经方相对。指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制的方剂,以唐宋时期盛行的方剂为主。陈修园《时方歌括·小引》:“经方尚矣,唐宋以后始有通行之时方。”时方经方基础上有很大发展,补充和完善了前人未备而又有临床疗效的方剂,丰富了方剂学内容。

  时发时散翳


病证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聚开障。详该条。

  时毒


病名。天行时疫所致化脓性感染之外科急证。《外科精义》卷上:“时毒者,为四时邪毒之气而感之于人也。其候发于鼻、面、耳、项、咽喉,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令人憎寒发热头痛肢体痛。甚者,恍惚不宁,咽喉闭塞。人不识者,将为伤寒……时毒切忌传染。”又名疫毒大头天行大头瘟虾蟆瘟、抱头火丹、尖头瘟等。多因感受天行时疫邪毒之气而客于经络,郁结肌肤腠理而发病。其始发如感伤寒、时病,令人头痛发热,憎寒脉数,肢体痛烦,渐见鼻、面、咽喉等处赤肿疼痛,漫肿无头,或结节肿块而有根基者。若不速治,可转至咽喉闭塞,神志恍惚。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剂。初起宜速内服普济消毒饮加减,外用紫金锭,以控制其发展。若欲成脓而未成脓者,可内服托里透脓之剂,方用托里透脓散加减,外用二味拔毒散敷贴。若脓已成则应速行切开引流,治疗用药可参溃疡条。或有以通气散取嚏法以预防其时毒之传染者。包括有化脓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或颜面丹毒等病,应予鉴别诊断。

  时疮


病名。杨梅疮之一种。见《外科活人定本》卷三,证治参见杨梅疮条。

  《时病论》


外感病专着。八卷。清·雷丰撰于1882年。此书专论时病(指四时感受六气为病),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理论,分述春温风温温毒伤风泄泻痢疾中暑疟疾湿温秋燥咳嗽伤寒冬温等各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特点,以及辨证立法的依据,次列作者自拟诸法及选方。有较高的临床实效,近代医家颇多采用。附论中以运气推究病因也值得进一步探讨。本书有多种刊本,197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重印时,作了部分删节。

  《时病分证表》


外感病专着。三卷。彭光卿辑。初刊于1941年。本书将雷丰时病论》以表格形式加以归纳和整理。分述时病的病证、治疗诸法及成方。治疗诸法用歌括加按语的形式予以概括和阐析,条理比较清楚。现存上海中医书局印本。1955年上海书局重印出版。

  石针


古代针灸用具。即砭石。《礼记·内则》:“古者以石为针,所以为刺病。”

  石痈


病名。痈疽之至牢有根而硬如石者。出《肘后备急方》卷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石痈者,亦是寒气客于肌肉,折于血气,结聚所成。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此寒多热少,(革卯)如石,故谓之。”久久热气乘之,始成脓。该证疑似瘤肿,当辨证确诊以施治。

  石瘿


病名。指瘿之坚硬如石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多由气郁、痰湿及瘀血凝滞而成。证见:颈部肿块,表面凹凸不平,有根不移,坚硬如石,常伴有易怒多汗,胸闷心悸等症状。晚期多因肿块增大而有压迫气管、食管、声带之症状。治宜化痰开郁,行气软坚,可选用海藻玉壶汤,外用阳和解凝膏阿魏敷贴。可辨证考虑外科手术切除等。相当于甲状腺瘤肿。

  石药中毒


病名。因服食五石散等矿物药引起的中毒。见《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汉、魏至唐初时期,士大夫们为求长生不老,恣服以钟乳石硫黄紫石英等矿物药组成的五石散钟乳石散等,出现种种药物中毒证候,表现为烦躁发狂,壮热,燥渴、发背痈肿等。治疗方药各异。参见金石中毒条。

  石水


病名。出《素问·阴阳别论》等篇。

水肿病之一。因下焦阳虚,不能司其开阖,聚水不化而致水肿。《症因脉治》卷三:“肝肾虚肿之症,腹冷足冷,小水不利,或小腹肿,腰间痛,渐至肿及遍身,面色黑黄,此肝肾经真阳虚,即《内经石水症也。”

单腹胀。《医门法律·胀病论》:“凡有症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不似水气散于皮肤面目四肢也。仲景所谓石水者,正指此也。”

疝瘕类病证。《医门法律·水肿论》:“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以其水积胞中,坚满如石,不上大腹,适在厥阴所部,即少腹疝瘕之类也。”

  石寿棠


清代医家。字芾南、堪棠,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人,世医出身,习儒兼习医。平生有著作多种,现行世者有三种,即《温热学讲义》,有台湾印本,《医原》三卷,《温病合编》,俱有刊本行世。

  《石室秘录》


综合性医着。六卷。清·陈士铎述。刊于1687年。卷一-五,不分病证、脉象,统述正医、反医、内治外治等128法,并分列治疗方剂。书中议论有不少独特的见解;治法、处方尤多新意;卷六为伤寒杂病类证治。全书假托岐伯口授,张机、华佗雷公评述,实为傅山遗着,经陈氏补充整理而成。现存几十种清刻本、石印本等。

  石疝


病名。诸疝证之一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疝候,一曰石疝,二曰血疝,三曰阴疝,四曰妬疝,五曰气疝。”石疝“由腑脏虚弱,饮食不节,血气不和,寒温不调之所生也。”证见上腹部剧烈疼痛,按之多坚硬如石,多见于外科急腹症者。

  《石山医案》


医案著作。三卷。明·汪机撰,陈桷汇辑。每卷医案略分门类,汪氏认为“徒泥陈言,而不知变,乌足以言医。”因此其病案每能体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精神,灵活多变,圆机活法。能取各家之长而不拘泥于成方,立论比较倾向于朱震享。在诊法上重视四诊合参,尤长于脉诊与望诊。案中每多记述患者形体色泽,或以形治,或从脉症入手。附录一卷,载有汪氏门人陈钥论参用法二则和李迅所撰汪机小传一篇。现存明、清刻本及石印本。本书又收入《汪石山医学八种》中。

  石人


病证名词。《女科万全方传灯》:“室女从不通经者,石人也。”即石女。参见该条。

  石阙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注。即石关。见该条。

  石女


病证名。

①指阴道狭窄,影响性交与生育。《广嗣纪要·择配篇》:“五种不宜:……二曰文,阴户小如箸,头大,只可通,难交合,名曰石女。”

②指女子一生无月经。出《女科万金方传灯》。

  石念祖


近代医家。字兰孙,江苏江都县人。其生平欠详,曾对《王孟英医案》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尚有若干不足,故为之演绎补足,着成《王孟英医案绎注》,并有附录一卷行世。

  石门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命门丹田利机精露。属任脉三焦募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寸。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小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泄泻痢疾遗尿,尿闭,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尿潴留,高血压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针灸甲乙经》:“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

  石脉


脉学名词。系冬季脉来沉滑之象。《素问·阴阳别论》:“鼓阳至而绝曰石。”《难经·十五难》:“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

  石龙逢


清代医生。字又岩,吴江(今属江苏)人。生平欠详。精于医术,尝着《石生医案》,但未见刊行。

  石瘤


病名。瘤肿之坚硬如石者。《洞天奥旨》卷十一,称骨瘤石瘤;《中西合纂外科大全》卷三,称筋瘤石瘤。各详该条。

  石榴痔


病名。会阴部因化脓感染后生成状如石榴子之痔瘘。《外科大成》卷二:“生谷道前,形如石榴,破塌疼痛,有孔出脓。”治宜内服槐角苦参丸,或外用洗剂,或予手术治疗。

  石榴翳


病证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属鱼子石榴证。详该条。

  石榴疽


病名。之发于肘尖部位而形如石榴者。出《外科正宗》卷四。多因少阳相火湿热相搏,郁结而成。初起见有黄粟样小疱,根盘渐渐增大,色红而坚硬,继则肿若覆碗,皮破翻出,状如重叠之石榴子,疼痛剧烈难忍,身发寒热。初起时,宜内服蟾酥丸,次服菊花清燥汤;如热胜烦躁者,宜急服护心散外治:早期宜灸九壮,贴蟾酥并用万应膏盖之。红肿处可敷贴冲和膏。破溃后,用菊花蕊煎汤洗之,次以菊花烧灰存性加轻粉少许外用。可参见痈、有头疽溃疡各有关条。

  石淋


病名。小便涩痛,尿出砂石。又称砂淋沙石淋。多因下焦积热,煎熬水液所致。《诸病源候论·石淋候》:“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大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痛合闷绝。”治宜清里积热,涤其砂石。可选用神效琥珀散二神散石苇散独圣散等方,及金钱草鸡内金海金砂石首鱼脑骨等药。参见淋条。本症即为尿路结石病。

  石疬


病名。颈项部淋巴结肿大之坚硬如石者。见《外科大成》卷二。证见颈项瘰疬,形若荔枝而坚硬如石,按之有微痛,证治参见瘰疬条。

  石困


病证名。出《竹林寺产科》:“一生经闭,名曰石困。”详石女条。

  石疽


病名。之发于肌肤而坚硬如石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此由寒气客于经络,与血气相搏,血涩结而成也。其寒毒偏多,则气结聚而皮厚,状如痤,硬如石,故谓之石疽也。”多生于颈项、腰胯或腿股间之肿块,状如桃,皮色如常,坚硬如石,逐渐增大,难消难溃,溃则难敛。疑似瘤肿,当辨证确诊,施保守或手术治疗之。

  石瘕


病名。女子寒瘀留积滞胞宫所致块。《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多因经期或产后胞宫空虚或伤于风冷;或情志内伤脏腑失和,气血不调,气滞血瘀所致。症见少腹有块,逐渐增大等。治宜温经行气、活血逐瘀。方用琥珀散桂枝茯苓丸加减。尚可结合手术治疗。参见血瘕条。

  石关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太平圣惠方》作右关。别名石阙。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上2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2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八肋间神经的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主治腹痛呕吐呃逆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石蛾


病名。系指乳蛾较为坚硬者。小儿多患此病。小儿形气未充,脏腑柔弱,易为外邪所感,邪毒虽不盛,然常留滞咽喉,凝聚不散,肿而为蛾。《喉科秘旨》卷上认为:“此症因胎生本原不足所致。”症见喉核一侧或两则肿大,触之石硬,微疼或不疼。感邪则喉核红肿疼痛,身发寒热等。参见乳蛾条。相当于慢性扁桃体炎。本病患者宜注意饮食卫生,冷暖适度,减少受邪机会,使正气渐旺,以期病愈。若蛾大,常易发病,红肿疼痛或伴有心慌、发热、腰膝疼痛者,宜手术切除之,或用烙法烙之。参见乳蛾条。

  石丁


病名。诸种疔证之一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孙氏十三丁之一。证见患处皮肉相连,推之不移,坚硬如石,色乌黑,形如豆,刺之不易入,微有痛痒。治参疔疮条。

  石成金


清代医家。字天基,号惺庵愚人,江苏扬州人,生平欠详。著作甚多,其中如《养生镜》、《长生秘诀》、《石成金医书六种》等,均有刻本或刊本行世。

  石昌琏


宋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着有《明医显微论》一卷,《证辨伤寒论》(一作《证辨伤寒歌诀》),未见行世。

  石


㈠(shí,音时)

①指石针。《素问·五脏生成篇》:“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②用石针砭刺。《素问·腹中论》:“灸之则,石之则狂。”

③坚实。《灵枢·天年》:“其肉不实,数中风寒。”

脉象的一种。即石脉。《素问·阴阳别论》:“鼓阳至而绝曰石。”

㈡(dàn,音旦)容量单位名,十斗为一石。

  十椎


人体部位名。指第十胸椎。《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十椎上纪。”王冰注:“当脊十椎下并无穴目,恐是七椎也。”后人多释为七椎至阳穴。

  十疰


十种疰病的合称。

①指气疰、劳疰、鬼疰、冷疰、生人疰、死人疰、尸疰、食疰、水疰、土疰。见《千金要方》卷十七。

②指风疰、寒疰、气疰、生人疰、凉疰、疰、食疰、水疰、尸疰、土疰。见《奇效良方》卷二十二。参见疰条。

  十指头


经外穴别名。即十宣穴。《千金要方》:“脾风占候,声不出,或上下手,当灸十指头。”

  十指麻木


证名。手指麻木的别称。见《丹溪心法》卷四。详手指麻木条。

  十月胎形


胎儿在母体十个农历月内的发育成长过程。徐之才逐月养胎方》:“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

对于一、二、三月的胎形,后世医家有不同描述,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谓“一月始形,二月始膏,三月始胎”;《外台秘要》“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胎”;《女科要旨》“一月为,二月为胚,三月为胎”;《胎产金针》:“一月如露珠,二月如桃花,三月分男女。”以上均为古人对胚胎发育的认识。

  十一脉


手足十一条经脉的总称。指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等十一条脉。马王堆汉墓帛书记载,较《灵枢·经脉》少一条手厥阴,因称十一脉。在《灵枢·本输》及《阴阳日月》篇中也未列手厥阴心主),与帛书类似。《灵枢·本输》举手少阴经五输穴,实际是手厥阴经五输穴;《九针十二原》篇所举“心”原大陵,实为心包(心主原穴。可见手少阴与手厥阴经可分可合。《难经·二十五难》:“有十二经,五藏六府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心主(手厥阴)别脉也。”杨玄操注:“五藏六府各一脉,为十一脉;心有两脉,合成十二经焉。”参见帛书经脉条。

  十一科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合称。明代太医院在大部分时期将医学分为十三科(见十三科条)。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将十三科改作十一科。包括大方脉小方脉、妇人、外科、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正骨、痘疹等十一科。清初医学分科仍沿明末旧制分十一科。只有外科又改称疮疡科。嘉庆以后至清末,医学分科又有九科八科七科五科之变化。详见各条。

  十一焦


人体部位名。指十一、十二胸椎棘突间。《灵枢·背腧》:“脾腧在十一焦之间。”

  《十药神书》


书名。1卷。元·葛可久撰。刊于1348年。本书收载了十个治疗虚劳吐血的经验方,分别以甲、乙、丙、丁等天干次序排列。治疗方剂奇而不离于正,大多实用有效,刊本及增补评注本颇多。1949年后有影印本。

  十宣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邪病大唤,骂詈走,灸手十指端,去爪甲一分,一名鬼城。”《奇效良方》列作经外穴,名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主治休克,昏迷晕厥,高热,中暑癫痫,小儿惊厥,急性扁桃体炎,手指麻木等。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柱灸5-10分钟。

  十五络穴


十五络脉从本经(脉)别出处的穴位。见络穴条。

  十五络脉


经络分类名。又称十五别络十五络。出《灵枢·经脉》。指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加上任脉络脉(身前)、督脉络脉(身后)和脾之大络(身侧),共十五络。各络脉均有一络穴。又《难经·二十六难》中无任脉络督脉络,有阳蹻络和阴络。十二经的络脉起着沟通表里和加强经脉与体表联系的作用,任脉络督脉络脾之大络有通调气血和治疗胸腹、腰背和胁肋部病症的作用。详各该条。

  十五络


十五络脉之简称。见该条。

  十五间


人体部位名。指脊骨的十五个椎间。《素问·气府论》:“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

  十五别络


十五络脉。见该条。

  十问


问诊中的十项重点内容。

景岳全书·传忠录》:“一问寒热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

医学实在易》:“一问寒热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两者内容大致相同,均可作临床问诊参考。

  十王


经外穴名。《肘后备急方》:“救卒死而张目反舌者,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列作经外穴。在手足十指背侧,指甲根后正中赤白肉际处。左右计20穴。主治卒死,痧症,中暑霍乱等。向上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推拿广意》。位置有三:

①位于每个手指指甲两角的稍外侧处。掐此穴有退热作用。

②位于十指指尖(《厘正按摩要术》)。

③位于十指背侧指甲根正中的稍后方。

  十天统运


运气术语。指以十天干中每两干统一运。《素问·天元纪大论》:“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十叟长寿歌


养生歌括。浙江语文教员宋薇于1946年创作于青岛。全文为:“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一叟捻须曰:我不缅旨。二叟笑尔:饭后百步走。三叟首频:淡泊甘蔬。四叟拄石杖,安步当车久。五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六叟运阴阳,太极日日走。七叟摩巨鼻:空气通窗牖。八叟摸赤颊:沐日令颜黝。九叟抚短须,早起亦早休。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善哉十叟辞,妙诀一一剖。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寿。”

  十四络脉


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络脉。见《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十四经穴


穴位分类名。指十四经脉所属的穴位。简称经穴穴位的分经,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分散记述,至《针灸甲乙经》已较系统,共载有双穴3O0,单穴49,合计349穴。

到清代《针灸逢源》,经穴的数字已达361次,现仍为此数。分别为:督脉28,任脉24,手太阴肺经11,手厥阴心包经9,手少阴心经9,手阳明大肠经20,手少阳三焦经29,手太阳小肠经19,足阳明胃经45,足少阳胆经44,足太阳膀胱经67,足太阴脾经21,足厥阴肝经14,足少阴肾经27穴。

  《十四经发挥》


经脉学著作。三卷。元·滑寿撰。刊于1341年。

卷上为“手足阴阳流注篇”,统论经脉循行的规律;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依据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流注次序分别论述各经经穴歌诀相应脏腑机能、经穴部位和经脉主病等。以上二篇实为滑氏将元·忽必泰列所撰《金兰循经》加以注释和补充。

卷下为“奇经八脉篇”,参考《内经》、《难经》、《甲乙经》、《圣济总录》等书对奇经八脉起止、循行路线、所属经穴部位及主病等予以系统论述。

全书附有俯、仰人尺寸图及十四经经穴图。有明代复刻本,又被收入《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中。1949年后有排印校注本。

  十四经


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合称。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十四经发挥》;“十二经所列次第,并以流注之序为之先后,附以任、督二奇者,以其有专穴也,总之为十四经云。”因任、督两脉不仅有各自的专穴(其他六奇经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中),而且与十二经关系密切,故常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十四焦


人体部位名。即第二、三腰椎棘突间。《灵枢·背俞》:“肾俞十四焦之间。”

  十四法


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见金·窦杰《针经指南》。即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等十四种。

世医家各有体会和发挥。如明·徐凤《针灸大全·金针赋》:“爪而切之,下针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动而进之,催针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搓而去病;弹则补虚;肚腹盘旋;扪为穴闭,重沉豆许曰按;轻浮豆许曰提。一十四法,针要所备。”略去捻法而增加提法,并指出了各法的用途。

又如明·汪机针灸问对》亦载“切、摇、退、动、进、循、摄、努、搓、弹、盘、扪、按、提”十四法。其内容大致相仿,又另加努法,并较详细地阐论有关各法的操作和作用。参阅各条。

  十水


十种水肿病的合称。历代记述不一。

《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水有十名,一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黄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风水,八曰石水,九曰里水,十曰气水。”

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侯》;“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十水。”

  十三指形


小儿指纹的十三种形状。出《保婴撮要》。即流珠形环珠形长珠形来蛇形去蛇形弓反里形弓反外形枪形鱼骨形水字形长针形透关射指形透关射甲形。每种指纹各有主症,详各条。

  十三脏腑


人体脏腑的合称。见《此事难知》。即心、肝、脾、肺、肾、心包络、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胞(胞宫)等。

  十三虚无


道教养生术语。系道教倡奉的十三个养生要点,即虚、无、清、静、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其含意,如虚指遗形忘体,恬淡若无;无指损心遣情,废伪去欲;清指专精积神,不为物扰;静指反神宁息,安然不动;微指隐遁闲处,功名不露;寡指去妻离子,独得道游;弱指缓形舒体,以奉百事等。

  十三伤


养生学术语。指十三种损害健康的行为。《抱朴子内篇·极言》:“才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养生者当知伤身而避之,否则,“积伤至尽则早亡,早亡非道也。”

  十三窍


人体部位名。即上七窍(眼、耳、鼻孔各二,口)及前后阴二窍,再加心窍(舌)、津窍廉泉玉英穴)、汗窍(毛孔)、精窍(茎)四窍,共十三窍

  十三科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合称。元代及明代的大部分时期太医院都将医学分为十三科。元代十三科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并规定:诸医人于十三科内,不能精通一科者不得行医。”明代医学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咽喉接骨伤寒、金镞、按摩祝由。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十三科又改作十一科。最早将医学分为十三科可追溯至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此时的十三科为:大方脉风科小方脉、针、灸、口齿、咽喉、眼、耳、疮肿、伤折、金疮、书禁。元丰改制后又在嘉祐九科之基础上进行调整仍为九科。因此北宋时医学划分为十三科为时甚暂。

  十三鬼穴


古代治疗癫狂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出《千金要方》。因旧说精神疾患由鬼神作祟所致,治疗穴位均冠“鬼”字为名,又以其数为十三,故称十三鬼穴。历代文献记载略有差异,今多指人中鬼宫)、少商鬼信)、隐白(鬼垒)、大陵鬼心)、申脉鬼路)、风府鬼枕)、颊车鬼床)、承浆鬼市)、劳宫鬼窟)、上星鬼堂)、男会阴玉门头鬼藏)、曲池鬼腿)、海泉鬼封)等十三穴。参见各该条。

  十三丁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丁与疔通。即一曰麻子丁、二曰石丁、三曰雄丁、四曰雌丁、五曰火丁、六曰烂丁、七曰三十六丁、八曰蛇眼丁、九曰盐肤丁、十曰水洗丁、十一曰刀镰丁、十二曰浮沤丁、十三曰牛拘丁。此十三种丁,初起必先痒而后痛,先热而后寒,热定则寒,多四肢沉重,头痛心惊目花,严重者则出现呕逆呕逆者难治。详见各条。

  十脉


经络分类名。《素问·气穴论》:“……内解泻于中者十脉。”王冰注:“……五脏之脉,左右各五,故十脉也。”

  十六字诀


气功内丹术基本功法。又名“十六锭金”或“一秤金诀”。《赤凤髓·真人长生一十六字妙诀》:“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并载有具体练功法。此功法简便易行,据称可获较好养生效果。又《养生秘录·中黄内旨》、《脉望》等均载有此功法,文字略有不同。

  十六络脉


经络分类名。即十五络脉胃之大络,合称十六络脉

  十咳


十种咳病。指风咳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肾咳胆咳厥阴咳。见《备急千金要方·咳嗽》。具体证候详见各条。

  十科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合称。金代太医院将医学分为十科。即大方脉小方脉风科、针灸、口齿咽喉、眼耳、疮肿、折伤、金疮、书禁。太医院太医及医学生都要按科进行考核,以其优劣进行升降赏罚。各科之名目尚待进一步考证。

  十绝


虚劳证中的十种危重证候。见《中藏经》。即心绝肺绝肝绝肾绝脾绝胆绝骨绝、血绝、肉绝肠绝。详见各条。

  十九畏


中药间配伍禁忌的一种说法。当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而出现毒性或功效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称为相畏。据文献记载有十九种药物相畏硫磺朴硝水银砒霜狼毒密陀僧巴豆牵牛丁香郁金牙硝三棱川乌草乌犀角人参五灵脂肉桂赤石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补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此为古人经验,其实质尚待进一步研究。

  十剂


方剂依功用进行的分类法。见《本草拾遗》。即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

  十怪脉


生命垂危时出现的十种异常脉象。见《世医得效方》。即釜沸脉鱼翔脉弹石脉、解索脉屋漏脉虾游脉雀啄脉偃刀脉转豆脉麻促脉等十种。详各条。这些脉象多为脏气将绝、胃气枯竭之候。

  十二重楼


道教对人的喉咙的称谓。《金丹元奥》:“何谓十二重楼?人之喉咙管,有十二节是也。”其名在气功内丹术中常有应用。

  十二症


病证名。

①指十二种原因不同的症病。《中藏经》:“症有劳、气、冷、热、虚、实、风、湿、食、药、思、忧之十二名也。”

②指妇科的十二种经带病证。《备急千金要方·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三》:“何谓十二症?是所下之物,一曰状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脓,六曰如豆汁,七曰如羹,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血似水,十曰如米泔,十一曰如月浣,乍前乍却,十二曰经度不应期也。”;十七椎经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方。主治转胞腰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十二脏相使论》


见《内经训解》。即《素问·灵兰秘典论》。详该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