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冰
出处:
《本草拾遗》
实际拼音:
Bīnɡ
别名:
凌(《纲目》)
来源:
为水凝成的无色透明的固体。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主去热烦。"
②《日用本草》:"解烦渴,消暑毒。"
用法用量:
内服:含化.外用:罨敷。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冰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实际拼音:
Bīnɡ
英文名:
ice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凝成的无色透明的固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ce
原形态:
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常为细粒致密块体;或为具六方对称的雏晶、树枝状连晶等(见于雪花、霜华、冰花),或具同心状结构(如冰雹)、钟乳状结构(岩洞中钟乳冰、石笋冰);很少见片、板状的规则集合体。无色透明,含气泡、裂隙处呈乳白色或混浊的白色;大块纯净的冰,散射光略带淡蓝色调。无解理,断口贝壳状、次贝壳状。硬度1.5。性脆、易碎。相对密度0.917。
性味:
甘;大寒;无毒
归经:
肺;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含化。外用:罨敷。
注意事项:
不可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