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第六篇
温脾
即温中祛寒。用温补药治疗脾胃虚寒的方法。常用方如温脾饮、理中汤等。
温疟
病名。
①疟疾的一种。临床以先热后寒(或无寒但热)为主证。又有风伤卫疟、阳明瘅疟等名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之发,民病温疟。”《素问·疟论》:“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又:“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主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则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温疟者,其脉如症,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亦可用草果饮去姜,加生石膏,参见疟疾有关各条。
②疫病之一种。《温疫论·温疟》:“凡疟者,寒热如期而发,余时脉静身凉,此常疟也,以疟法治之。设传胃者,必现里证,名为温疫,以疫法治之者生,以疟法治之者死。”参见温疫条。
温麻
病证名。出《麻证新书》。指麻疹偏于温热者,症见壮热,烦渴,疹出稠密而色鲜红等。麻疹由于感受温热、疫疠时行之气而发。治宜辛凉宣透,兼以解毒。用银翘散加减。皮疹色红,、热甚者,则宜清热解毒,用紫草红花饮(方见麻疹条)或清营汤加减。
温溜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蛇头,逆注。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郄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桡动脉肌支与头静脉。主治头痛,面肿,项强,口舌咽喉肿痛,口眼?斜,肠鸣腹痛,肩臂酸痛,疔疮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温疠
病名。义同温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司天之政,……其病温疠大行,远近咸若。”参见温疫条。
温开
即逐寒开窍。详该条。
温灸器
灸具名。又称灸疗器。是一种特制的金属圆筒,外形分筒体和持柄两部分。筒体上下各有多数小孔,小孔可以通风出烟,下孔用以传导温热。内另有小筒一个,可置艾或药物燃烧。使用时,先将艾或药物点燃,置灸器于应灸之处,或作来回温熨,使温热传至体内,有调和气血、温散寒邪的作用。
温经祛寒
治法之一。温通经络、祛散寒邪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阳气不足,经脉受寒,血液运行不畅,出现手足厥寒,肢体痹痛,或发为阴疽,或妇女月经不调等。临床常见有:⑴寒邪凝滞经络,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行走不便,常用麻黄、桂枝、苍术、制川乌、附子、细辛等药。
㈡伤寒寒中少阴之经,外连太阳之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少阴之经而祛散寒邪。⑶妇女冲任虚寒而月经不调或月经后期,用吴茱萸、桂枝、附子、生姜、当归、川芎、白芍、党参、炙甘草、阿胶等。
温和灸
悬起灸之一种。又称温灸。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距离,使患者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亦有认为相对烧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温热感觉的灸法,均称为温和灸。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潮红为止。用于一般灸法适应症。
温肝散寒
治疗学术语。系温阳法之一。治疗阳气不足,肝为寒邪所中或寒滞肝脉的方法。症见手足逆冷,干呕吐冷涎,寒疝绕脐痛或下腹胀痛,牵引睾丸坠痛,或厥阴寒逆头痛,脉沉弦紧等。代表方如吴茱萸汤、大乌头煎。
温服
常用的服药方法。指药汤不冷不热时服下。一般的补托、温养药均宜温服。现在多种性质的药都用温服法。
温粉
即扑粉。详该条。
温肺逐饮
参温肺条。
温肺散寒
即温肺。详该条。
温肺
治疗学术语。又称温肺散寒。肺寒证的治疗方法。肺寒本属阳虚,阳虚生外寒,故多用辛温解表之剂温肺散寒,常用细辛、桂枝、麻黄、干姜、葱白之类。阳虚则阴盛,故肺寒多饮证,治宜温肺逐饮,常用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等。又温肺常须结合补脾益肺,或温补命门以治其本。
温法
治疗学术语。系八法之一。又作祛寒法。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劳者温之”。具体方法有温中祛寒、湿经祛寒、回阳救逆。详各条。
温毒发斑
病证名。见《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又名温疫发斑、时疫发斑、时气发癍。指疫毒弥漫营卫、三焦,气血燔灼而引发的肢体发斑。《重订广温热论》:“温毒发斑,不因失汗、失下,初起脉浮沉俱盛,壮热烦躁,起卧不安;外或头面红肿,咽喉红肿,吐脓血,面赤如锦纹,身痛如被杖;内则烦闷呕逆,腹痛狂乱,躁渴,或狂言下利。如是而发斑者,点如豆大而圆,色必紫黑而显,胸背腰腹俱稠,毒气弥营卫,三焦壅闭,燔灼气血,斯时而任白虎之化斑,犀角、大青之解毒,邪毒得凉而愈郁,反致不救;惟下之则内壅一通,邪气因有出路,斑毒亦从外而解矣。治法惟紫草承气汤、拔萃犀角地黄汤二方合用,加金汁、皂角刺最效。病势极重者,症必浑身发臭,不省人事,口开吹气,舌现黑舌、黑瓣底,必须用十全苦寒救补汤,生石膏加重四倍。……惟斑色紫者虽为危候,黄连解毒合犀角地黄汤连投数剂,亦可十中救二三。”参见温毒、温疫、温疫发斑、时疫发斑等条。
《温毒病论》
温病著作。《邵氏医书三种》之一。清·邵登瀛撰。刊于1815年。作者鉴于冬温、春温、温疫、湿温于盛行时常夹杂温毒病证,遂参酌吴又可、喻嘉言二家之说,旁集有关医着并结合个人的心得体会和临床经验编成此书。邵氏于温毒、疫病证治阐述尤详。书后附列治疗方剂,选方颇精,切于实用。
温毒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二。
①指春温发斑。《医学入门》卷三:“春温发斑,谓之温毒发斑。”参见温毒发斑条。
②指温邪热毒病证之概称。《温病条辨·上焦篇》:“温毒者,诸温挟毒,秽浊太甚也。”临床以突发寒战高热,头痛恶心,身骨酸痛,心烦,口渴,溺黄赤,脉洪数(或数大)苔黄、舌质红绛为常见,其后或见头面或颐部红肿,或咽喉肿痛起腐,或身发斑疹等。其治以清热解毒为大法。选用普济消毒饮、升麻葛根汤、三黄石膏汤、黄连解毒汤等方加减,并可配合针刺及外治法。热入营血者,宜凉营解毒,用清瘟败毒散加减。参见大头瘟、发颐、烂喉痧等条。可见于流行性腮腺炎、头面丹毒、猩红热及重症麻疹等病。
③指赤癍、丹疹类疾病。吴坤安谓:“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或天时亢旱久燥,温疫流行,发为赤癍、丹疹,其毒弥满三焦,目赤舌绛,汗出津津。……宜凉膈散去芒硝、大黄,加石膏、牛蒡、人中黄,大便秘者,去硝、留黄。”(《伤寒指掌》卷三)。
温胆安神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温法。治疗胆虚而引起虚烦失眠的方法。常用方如温胆汤。
温补肾阳
详温补命门条。
温补脾肾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疗方法,治疗脾肾阳虚证。由于脾肾阳气在生理上的相互滋生和病理上的影响,临床上脾阳虚可导致肾阳虚,肾阳虚多伴有脾阳虚,如脾肾两虚,一般宜用本法双补。《温病条辨·湿温》:“老年久痢,脾阳受伤,食滑便溏,肾阳亦衰,双补汤主之。”
温补命门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疗方法。即温补肾阳。用壮阳补火的药物,恢复肾脏阳气的方法。命门火不足,常伴有脾阳虚的症状,症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腹痛肠鸣、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温补
治疗学术语,系补法之一。用温性补益药治疗虚寒证的方法。如脾胃虚寒用理中汤;肾气虚寒用右归丸等。
《温病学释义》
温病著作。《中医临床参考丛书》之一。江苏新医学院主编。上篇为总论部分,阐述温病的概念,温病、伤寒的区别,温病与温疫的关系,并对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法等做了扼要而全面的介绍;下篇各论部分,能融会古今温病临床医家的学术经验,介绍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温疫等多种病证的证候、病机、治法和方剂,并附医案。附篇部分为名著选撰,选取叶香岩、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等有关温病的著述加以诠释,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末附方剂索引。总论各论编排得宜、内容丰富、全面系统、非常适合作为教材。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温病学教学参考资料》
温病著作。南京中医学院编着。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述温病学说、温病与温疫、新感与伏邪以及辨证和治法;下篇列述春温、风温、暑温等多种温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法。全书收集资料较广泛,归纳亦较系统,适用于教学参考。195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温病条辨症方歌括》
温病著作。清·钱文骥辑于1903年。钱氏按《温病条辨》原本次序,将温病诸证证治方药编成韵语歌括,便于读者学习。1954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排印本。
《温病条辨医方撮要》
温病著作。二卷。清·杨璇撰,黄惺溪纂。刊于1841年。本书系黄氏将杨璇《寒温条辨》一书予以提要撮精编撰而成。书中辨析伤寒、温病、温疫之异,并重点地介绍温热病多种病证的辨证治疗和方药,卷末有临床较常用的温病十五方及可供参考的附方三十余首,均详载其主治及服用法。现有几种清刻本。
《温病条辨白话解》
温病著作。浙江中医学院编译。本书将《温病条辨》原文予以语译和注解。对其中与临床实际关系较少的部分原文,适当地作了删节。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或争论较多的问题(如温病用桂枝汤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有助于读者学习和理解吴氏原著。196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温病条辨》
温病著作。六卷。清·吴鞠通撰于1798年。作者仿张仲景《伤寒论》体例,汲取明、清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以简要的文字,分篇分条论析温病三焦辨证及治法,并自加小注。卷首为原病篇,引述《内经》有关温病条文并予以注释;卷一-三分述三焦温病;卷四杂说、救逆及病后调治;卷五解产难、卷六解儿难,专论产后调治、保胎和小儿急慢惊风及痘疹、疳疾等。全书内容丰富、条理系统。吴氏将温病以三焦辨症,宗法刘河间,于明·清学派中,推崇叶天士。其辨证和治疗方剂,采录叶氏治验颇多,可以认为吴氏继承了叶天士《温热论》学术思想、辨证体系、治疗大法和方药,然后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从而撰成了这一部切于实用,流传甚广的温病名著。本书问世后,有朱武曹氏的增批本,更有王士雄、叶霖、郑雪堂三家的评注本,书名《增补评注温病条辨》,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即据此本重印。此外还有几十种清刊本。
《温病浅说》
温病著作。不分卷。汪·温载之撰。刊于1886年。作者认为在较有影响的温病专着中,《温病条辨》头绪纷繁;《温热经纬》辞义深奥,不易为读者所掌握。遂参阅诸家学说,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此书。书中阐述温病证治大抵不外叶氏之法与《温病条辨》之方。介绍温病的五忌、五宜,末附温症各方。全书内容简要,文字浅近。现存初刊本等。
《温病明理》
温病著作。四卷。恽铁憔撰。刊于1928年。本书综合前贤高论,辨析温病、伤寒之异,讨论温病概念,温病所述三焦辨证等有关专题,并对一些主要的温病学派及温病治法等予以评述,反映了作者在温病领域中西汇通的观点。现有初刊本等。
温病劳复
病证名,劳复证之一。出《诸病源候论·温病劳复候》。指温病初愈,津液未复,血气尚虚,因劳动过早而生热,热气还入经络,使之复病。参见劳复等条。
温病
病名。
①多指温热病之泛称。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症见身热、头痛、呕吐等,但《经》多以“病温”为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温病具有起病急,热势甚,传变快,易于伤津化燥伤津的特点。当按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法辨证论治。分别选用(或合用)解表、疏卫、清气、凉营、凉血、和解、育阴生津、通下、开窍、息风、回阳固脱、通下等法。温热病大致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温、冬温、秋燥、温毒、伏气温病、温疟、晚发。详见有关各条。
②指广义伤寒中的一种。《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参见有关条目。
③指夏至以前发病之温热病。《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此说为后世“伏气温病”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参见伏气温病条。
温
①温暖。《素问·八正神明论》:“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素问·疟论》:“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
②热性疾病的总称。《灵枢·论疾诊尺》:“脉盛躁者,病温也。”
③温病之简称。包括春温、暑湿、秋温、冬温、湿温等。或单指春季发生的热性疾病。《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④温养。《灵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⑦症状。《素问·通评虚实论》:“手足温则生。”⑧通“蕴”。蓄积。《素问·离合真邪论》:“逆而刺之,温血也。”
魏祖清
清代医家。字东澜,号九峰山人,浙江汤溪人,世医出血,其医术高明,自制之膏丹遐尔闻名。远至京师,亦有求药者。所著《村居急救方》行于世。尚有《卫生编》、《树蕙编》、《千金方略注》等则未见流传。
魏之琇(1722-1772年)
清代医家。字玉璜,号柳州,浙江杭州人。世医出身,幼因贫于质肆帮活,夜则灯下苦读,先后达二十年,竟通医术,并以医济世,颇有医名。以明·江瓘之《名医类案》尚有未备,遂予以补充,着《续名医类案》。另有《柳州医话》等,均行于世。
《魏氏家藏方》
书名。十卷。宋·魏岘撰。刊于1227年。本书收作者家传及其亲自试用有效的验方共1051首。归纳为中风、一切气、心气、头风头痛、伤寒、伏暑、疟疾、肾气、痰饮、补益等41门,每门列叙若干方剂,均有方而无论。现存日抄本。
魏了翁(1178-1237年)
宋代官吏,通医。字华父,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自幼聪颖过人,人誉为神童。尝先后任四川节度判官、国子正、秘书省正字、潼州提点刑狱、绍兴知府、福建安抚使。尝撰《学医随笔》一卷,有刻本行于世。
魏荔彤
清代医家。字庚虞,号念庭、怀舫,河北柏乡县人。早年攻儒,并颇有发展,任职至漳州知府、崇明兵备道等。中年患痿痹疾,更潜心医学,遂成饱学之士,医学上著述亦多,有《伤寒论本义》、《金匮要略本义》行于世;另有《素问通解》、《灵枢经通解》,惜未见流传。
魏伯阳
道教养生家。一说名翱,号伯阳,自号云牙子。东汉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所撰《周易参同契》一书,被誉为“万古丹经王”。注释凡数十家,并有英、俄等外文译本。
胃足阳明之脉
胃足阳明经病证
病证名。因足阳明胃经经气异常而致。《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谓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鼾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脉经·胃足阳明经病证》列举有腹胀、胃管当心痛、饮食不下、膈塞不通、大便难或泻等证。参见胃病有关各条。
胃主受纳
生理学名词。系一种胃的主要功能。胃腑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功能。胃气平和则饮食正常;胃气逆则呕吐,食入即出;胃气虚则饥不受谷食。《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景岳全书·饮食门》:“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
胃主降浊
生理学术语。指一种胃的功能。浊,指饮食水谷。《灵枢·阴阳清浊》:“受谷者浊。”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糜,依靠胃气的作用而下降到肠道,与脾主升清的功能有相反相成的作用。胃以降为和,如胃气不降,则发生病变。参见胃气不降条。
胃主腐熟
生理学名词。系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胃具有将水谷饮食初步消化为食糜的功能。《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虞庶注:“中焦乃脾胃也。中焦为病,止言冷热,虚则补其胃,实则泻其脾。如此治者,万无一失。《灵枢经》曰:中焦如沤,谓腐熟水谷也。”
胃之五窍
解剖结构名。出《灵枢·胀论》。指与胃相通的五个出入口:咽门、贲门、幽门、阑门及魄门。《类经》卷十六:“胃之五窍,为闾里门户者,非言胃有五窍,正以上自胃脘,下至小肠、大肠,皆属于胃,故曰闾里门户。如咽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皆胃气之所行也。故总属胃之五窍。”
胃之关
人体器官名。指肾。《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肾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起着胃的关闸作用。水饮入于胃,由脾上输肺,肺气肃降,水饮下流归于肾,从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如肾气不化,关门不利,水液聚积而出现水肿。中焦痞满等症。
胃之大络
解剖结构名。胃腑直接分出的大络脉,与十五别络不同。循行路线自胃上行,贯通横膈,连络肺,出于左乳下的虚里,即心尖搏动的部位。《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胃蒸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骨蒸,舌下痛。”详二十三蒸条。
胃胀
病名。胀病之一。主证胀满、胃脘痛。《灵枢·胀论》:“胃胀者,胀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医醇剩义·胀》:“胃为水谷之腑,职司出纳。阴寒之气上逆,水谷不能运行,故胀满而胃痛,水谷之气腐于胃中,故鼻闻焦臭,而妨食便难也。”治宜平胃祛寒,用温中平胃散。参见胀病条。
胃俞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胃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外侧支,并有肋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胃脘痛,胸胁痛,呕吐,翻胃,腹胀,腹泻,痢疾,鼓胀,及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斜刺0.3-0.5寸。
胃痈
病名。痈疽之发于胃脘部者。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即胃脘痈。参见该条。
胃阴虚
证名。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类证治裁·脾胃》。又称胃阴不足。由胃热、胃火炽盛,或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证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脉细数等。治宜养阴益胃。《温病条辨·中焦篇》治温病汗下后胃阴不足,用益胃汤。《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治胃阴伤知饥少纳,用麦冬、川斛、桑叶、茯神、蔗浆等药。参见胃病条。
胃阴
生理学名词,胃的津液,与胃阳相对而言。胃阴胃阳互相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临症指南医案·脾胃》:“知饥少纳,胃阴伤也。”温热病热盛伤胃,导致胃阴亏耗,出现烦渴、咽干、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温热论》:“舌绛而光亮,胃阴亏也,急用甘凉濡润之品。”
胃阳
生理学名词。胃的阳气,与胃阴相对而言。胃阳与胃阴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胃阳虚则寒,降纳失职,可见饮食不化,胃脘胀痛,呕吐清涎等症。《临症指南医案·脾胃》:“胃阳受伤,腑病以通为补,与守中必致壅逆。”
胃虚秘
病名。由胃虚所致大便秘结。见《医述·大便》。《洁古家珍·杂方》:“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治用厚朴汤。参见虚秘条。
胃虚汗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胃怯汗。指胃气虚弱而引起自汗,汗出上至头,下至脐,面色(白光)白,四肢倦怠。治宜益胃敛汗,用益黄散加减。
胃虚喘
病名。由胃气虚耗而致气逆不降的气喘。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又称胃气虚喘。由久病或大病后中气受伤所致。证见抬肩撷肚,喘而不休。治宜补中气,养胃阴,用五味子汤,生脉散加杏仁、陈皮、白术等药。胃虚有寒者,用理中丸加胡椒等药。
胃虚
证名。因胃气虚、胃阴虚所出现的病证。《脉经》卷二:“胃虚……病苦胫寒不得卧,恶寒淅淅,目急,腹中痛,虚鸣,……时寒时热,唇口干,面目浮肿。”参见胃病、胃气不足、胃阳虚等条。
胃心痛
证名。厥心痛之一。由胃病邪上乘心所致的心痛。证见腹胀胸满,胃脘当心痛。《灵枢·厥病》:“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胃心痛者,腹胀满,不下食,食则不消。”《张氏医通·诸痛门》谓:胃心痛多由停滞,治宜通滞理气。《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腹胀胸满,胃脘当心痛,上支两胁,咽膈不通,胃心痛也。宜草豆蔻丸、清热解郁汤。”参见厥心痛、心痛条。
胃泻
病名。又称胃泄。主证大便完谷不化。《医林绳墨·泄泻》:“胃泻色黄,食饮不化,此胃有虚寒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以伤食作泻为胃泻。详见胃泄、伤食泻条。
胃泄
病名。又称胃泻。主证大便完谷不化。出《难经·五十七难》。《儒门事亲》:“胃泄者,饮食不化,完谷出,色黄。风乘胃也,宜辛剂之类。”《宣明论方·濡泄证》:“胃泄如随气而下利,豆蔻散主之。”如因肠胃积滞未去,可用通下,《素问玄机气宜保命集》治用承气汤。参见胃泻条。
胃消
病名。胃火炽盛,津液干涸所致多食多饮之证。见《辨证录·消渴门》。主证嘈杂易饥,大渴恣饥,饮一溲二。治宜滋阴泻火,用闭关止渴汤、止消汤等方。参见消渴、中消等条。
胃维
胃脘痈
病名。痈之生于胃脘部者。
①出《素问·病能论》:“人迎者,胃脉者。逆者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又名胃脘内痈、胃痈。《医学入门》卷六:“胃脘痈因饮食、七情、火郁,复被外感寒气所隔,使热浊之气填塞胃脘。”证见其初起腹部中脘穴处隐痛微肿,疼痛连心,身发寒热,脉迟紧者,为瘀血凝聚,而脓尚未形成,应急服清胃射干汤;若身热不退,咯吐脓血,脉洪数,为脓已成,宜服赤豆薏苡仁汤;排脓后宜补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②另有《疡科心得集》卷中:“胃脘痈者,生于中脘穴,有外痈,有内痈,外痈在皮里膜外,初起漫肿,渐之焮红成脓,此由平素醇酒厚味湿热积聚,脾阳失运,凝滞气血而发……”属外痈者,证治参见外痈条。
胃脘内痈
病名。胃脘部之内痈。出《素问·腹中论》:“此下则内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鬲侠胃脘内痈。此病久也,难治。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即胃脘痈。参见该条。
胃脘
①泛指胃腔。
②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上纪者,胃脘也。”王冰注:“谓中脘也。”后《类经图翼》列为中脘穴之别名。而《针灸聚英》又为上脘穴之别名。参见各条。
胃实热
证名。胃腑病邪盛实兼热之证。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其证口渴引饮,头痛如疟,口唇皆干,喜哕,或生乳痈,缺盆腋下肿,腹胀,身热心悬,消谷善饥,溺黄。治宜清胃泄热。
胃实秘
病名。大便秘结因胃实而致者。见《医述·大便》。《洁古家珍·杂方》:“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当以麻仁丸、七宣丸之类主之。”参见实秘条。
胃实腹胀
证名。表邪已解,因肠胃实热所致腹胀。伤寒腹胀之一。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证见里热不恶寒,自汗不大便,烦满燥实等。详伤寒腹胀条。
胃实
证名。胃腑病邪盛实的病证。见《脉经》卷二。《本草经疏》载:胃实六证;谵语发狂发斑,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属胃家邪热实;口臭,数欲饮食,属胃火;嘈杂,属胃火;口淡属胃热;呕吐属胃火者,必面赤,小便短赤或涩,大便多燥,口苦或干渴;吞酸,属胃火。治宜清胃泄火,用泻热栀子散、子芩散、黄连丸、清胃散等方。参见胃病、胃家实等条。
胃弱恶阻
病名。恶阻证型之一。多因妇女平素脾胃虚弱,孕后冲脉气盛,使胃失和降而上逆所致。症见脘闷腹胀,呕吐不食,或食入即吐,或呕吐清涎,神疲思睡,倦怠乏力,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方用六君子汤加枇杷叶、藿香、旋覆花、砂仁、枳壳。
胃热壅盛
病证名。
①胃中热邪炽盛。胃火上炎,则烦渴引饮,口臭口烂,齿龈肿痛。参胃热条。
②温热病热结胃肠,则高热便秘、腹痛,甚则出现神昏谵语,狂躁不安等症,治宜通腑泄热。
胃气不降
病证名。又称胃失和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气通降功能受阻则病。症见不思饮食,胃脘胀满作痛,嗳气吞酸,呃逆呕吐等。多由饮食所伤、胃火冲逆或痰浊中阻所致。治宜宽中消导,和胃理气。
胃气不和
病证名。指胃之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失调的病证。多因胃阴不足、邪热扰胃,或食滞胃脘,或肝气横逆犯胃,影响胃气正常功能所致。症见厌食或食后痞胀,泛恶,卧不安,大便失调等。治疗时应针对病因分别采用滋阴和胃,消食和胃,疏肝和胃等方法。
胃气
②生理学名词。指胃中的水谷之气。《灵枢·口问》:“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
③生理学名词。泛指人体的精气。《脾胃论》卷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
④脉学名词。指脾胃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即带和缓流利的脉象。《素问·玉机真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胃疟
病名。亦称食疟。《素问·刺疟篇》:“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参见食疟条。
胃脉
脉学术语。
①指有胃气之脉象。脉搏不浮不沉,不急不徐,节律一致,从容和缓。《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景岳全书》:“大都脉来时,宜无太过,无不及,自有一种壅容和缓之状,便是有胃气之脉。”脉有胃气,说明正气尚存,预后较好。
②十二经脉之一。即足阳明胃经。《素问·阳明脉解》:“阳明者,胃脉也。”
胃咳
病名。胃气上逆所致的咳嗽。证见呕而咳,甚则吐蛔。《素问·咳论》:“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治宜和胃降逆驱虫,用乌梅丸、异功散加川椒、乌梅、加味二陈汤等。参见脾经咳嗽条。
胃绝
病证名。危重证候之一。《中藏经·虚劳死证》:“胃绝齿落面黄者,七日死。”《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病人胃绝,五日死,……脊痛,腰中重,不可反复。”
胃疽
病名。痈疽之发于胃脘部者。见《针灸大成》卷二。即中脘疽。参见该条。
胃惊
胃经失血
证名。见《不居集》卷十三。因饮食太饱,或中气失调,邪热在中,迫血妄行者,治宜清热凉血,用犀角、地黄、丹皮、甘草、玄明粉等药。因饮食过饱,胃中寒冷不能消化,食物与气上冲,伤裂胃口而吐血鲜红或紫黯,脘腹绞痛,自汗,脉紧而数者,治宜温中和营,用理中汤加川芎、干葛、扁豆等。参见伤胃吐血条。
胃经
足阳明胃经的简称。参见该条。
胃禁
病证名。出《痘疹经验良方》。禁疮之一。痘疮之毒火内灼于胃,使痘毒不能宣发于肌表,脾胃受灼。其痘现于口唇之间,或三四点相连;或者诸痘未成浆锭,此痘已先黄熟,兼见面色潮红,气粗热甚,口臭异常。治宜清胃解毒,用清胃散加减。
胃津
生理学名词。指胃的津液,同胃阴。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舌淡红无苔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参胃阴条。
胃家实
证名。阳明经病和阳明腑病的统称。《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详见阳明经病、阳明腑病条。
胃家
解剖结构名。泛指胃、大肠、小肠等。《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胃火牙痛
病证名。指由于阳明痰火内蕴上攻牙齿而痛,伴龈肿口臭、便秘脉滑。治宜清热泻火涤痰止痛,方选黄连解毒汤。参见牙痛条。
胃火呕吐
证名。因饮食厚味,恼怒忧思,酿热化火所致的呕吐。见《症因脉治·呕吐论》。证见食入即吐,其味或酸或苦,五心烦热,夜卧不宁,口中干渴,二便阻涩。治宜清胃止呕,用家秘清胃汤合栀连平胃散、栀连二陈汤、栀连正气散。参见热呕条。
胃火
证名。胃火炽盛之证。证见烦热、口渴、牙疼、牙龈肿烂、牙宣出血、颐肿、面赤等。《校注医醇剩义·胃火》:“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宣出血,面赤发热,玉液煎主之。”《类证治裁·火症》:“治六腑火,胃火牙疼,颐肿,清胃散。”
胃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胃黄者,吐逆下利,心腹气胀,或时烦闷,不能饮食,四肢无力,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难治。”治用人参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胃寒呕吐
证名。因真阳不足,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谷所致的呕吐。见《症因脉治·呕吐论》。其证畏寒喜热,不思饮食,遇冷即呕,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脉沉迟。真阳不足者,宜八味肾气丸;脾胃虚寒者,宜理中汤、四逆汤。参见寒呕条。
胃寒恶阻
病名。恶阻证型之一。多因妇女平素脾胃虚寒,孕后胞门闭塞,脏气内阻,寒饮逆上。症见呕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热饮,兼见面色苍白,肢冷倦卧。治宜温胃止呕。方用干姜人参半夏丸。
胃寒
病证名。指脾阳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病症。症见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治宜暖胃散寒。
胃管下俞
经外穴名。别名膵俞、胰俞、胃脘下俞。《千金要方》:“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输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间寸灸之。”布有第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第八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上位二-三个胸神经外侧支及第八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
胃管
经穴别名。指中脘穴。《千金要方》载:“积聚坚大如盘,冷胀,灸胃管二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二寸。”见中脘条。
胃风
病名。
①风邪中于胃者。以腹胀、泄下、多汗、恶风为特征。《素问·风论》:“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月真)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治宜祛风散寒,温中理气。《圣济总录·胃风》用豆蔻丸、白术丸。《宣明论方·诸证门》用胃风汤。
②胃中积热生风者,以呕吐为主证。《赤水玄珠·呕吐秽门》:“胃风之症,治呕愈呕者是也。”“此皆好食甘甜之物,膏粱之味,积久成热,因而生风,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胃反
病名。
①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见《肘后备急方》卷四。《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胃反即反胃,亦称翻胃。参见反胃、翻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