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第三篇
丹凤摇头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推拿指南》。详赤凤摇头条。
丹凤摇尾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按摩经》。用一手掐劳宫,一手掐心经,摇之。治惊风。
丹候
证名。丹毒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巢氏称:“风热毒气,客于腠理,热毒搏于血气,蒸发于外,其皮上热而赤,如丹之涂,故谓之丹也。”。卷三十一亦有丹候之论,均指小儿之丹毒,并强调:“小儿得之最忌。”证治参考丹毒条等。
丹诀
养生名词。泛指炼丹的方法。晋·干宝《搜神记》:“有人入焦山七年,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积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特指气功内丹术的习炼方法,也指习炼某些气功功法时默念的口诀。
丹瘤
病名。儿童之皮肤感染或血管瘤。《儒门事亲》卷五:“夫小儿丹瘤,浮赤走引或遍全身者,乃邪热之毒。”若属丹毒者证治参见丹毒,若证为血管瘤者,当慎用磁盘放血。外敷可用拔毒散。
丹砂
养生术语。即朱砂。原为方士炼制外丹的常用原料。《抱朴子内篇·金丹》:“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内丹术借指药物、内丹。《金丹四百字》:“铅汞结丹砂,耿耿紫金色。”亦为中药。
丹痧
病证名。又名丹疹、烂喉痧、烂喉(疒丹)痧、疫痧、疫喉、喉痧。类于猩红热。因其咽喉红肿糜烂,疹色鲜红如丹,故名。属疫疹,流行于冬春季节。多见于2-10岁小儿。由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肺胃,初期邪在卫分,继之病邪由表入里,里热炽盛,表现为气血两燔。咽喉为肺胃之通路,热毒上攻,故咽喉红肿糜烂。少数患儿由于正虚邪盛或延误治疗,可出现谵妄、昏迷、惊厥等邪陷心包的危候。初起邪尚在表,恶寒无汗者,宜辛温发散,用荆防败毒散;邪犯肺卫者,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加减;气血两燔者,宜双清气血,用清瘟败毒饮;邪陷心包者,宜清心开窍,解毒熄风,用清营汤合神犀丹或紫雪丹之类。
丹痧烂喉
病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上。其中附王步三先生烂喉丹痧论曰:“金匮有阳毒之纹,叔和作温毒之说,其证形与今之名丹痧烂喉者极合。”即烂喉丹痧。治宜用清瘟败毒散加减。参见烂喉丹痧条。
丹石中毒
病名。因恣意服食金石类丹药引起中毒。详见金石中毒、石药中毒条。
《丹台玉案》
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孙文胤撰。刊于1636年。卷一阐述先天脉镜(专谈脉形),调摄养生,灵兰秘典(主要是脏象图说及各脏用药治法等);卷二-六结合作者多年临床治验,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温疫、内科杂病、妇人、小儿、外科、五官、口齿等多种病证。每种病证按因、证、脉、治的次序论述。选方较广泛,对于一些主方的适应症,用法及加减法,叙述比较具体。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8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据明崇祯十年孙氏仁寿堂影印本。
丹天
天象之一。指赤色的云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谓赤色的云气横亘于牛女二宿和奎壁二宿之间。
丹田
①人体部位名。位于脐下三寸关元穴部位。道家以此为男子精室、女子胞宫的所在处。
③气功内丹术术语。谓内丹家结丹之地,即意守时得气之处。《太极祭炼内法》卷中:“此丹田二字,本出道经。名曰丹田者,谓出生金丹,造化之田也。”丹家历来重视丹田。丹书中又分为上、中、下三丹田。《钟吕传道记》:“丹田有三:上田神舍,中田气府,下田精区。精中生气,气在中丹;气中生神,神在上丹;真水真气,合而成精,精在下丹。”丹书中未明确指明上、中、下者,一般丹田又特指下丹田。详参各条。
《丹溪脉诀指掌》
脉学著作。清·刘吉人编撰于1910年。刘氏选录《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中部分论述予以校正,并补充了一部分内容。书中夹有一些糟粕,从而使脉义晦涩不清。后编入《三三医书》中。现存初刻本及《三三医书》本。
《丹溪先生医书纂要》
综合性医书。简称《丹溪纂要》,或名《医书纂要》二卷。明·卢和编注。刊于1484年。卢氏根据世传题名朱震亨撰的各种医着予以删正裁取编成此书。全书收载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感、外伤、妇人小儿等病证共78门,论述简要,方治详备,并附医案。现存多种明刻本。
《丹溪心法》
综合性医书。五卷(一作三卷)。元朱震亨著述,明·程充校订。刊于1481年。此书并非朱氏自撰,由他的学生根据其学术经验和平素所述纂辑而成。明初的两种刻本(其一,景泰年间杨林玉收集本书流行之遗稿予以刊行;其二,成化初王季献增加一些附方,重刊于西蜀)均有后世医家增附的一些内容,程氏为了尽可能恢复原著面貌,予以删订校正,亦即当前的流传本。卷首有“十二经见证”“不治已病治未病”等六篇医论;全书分列各科病证一百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其他各科。论述病证,先引朱氏原论,次则记述朱氏门人戴元礼有关辨证等方面的论述,并介绍治疗方剂。其中各病症的附录部分,对于病名解释病因、证候、治疗等方面有相当深入的分析。全书比较集中和全面地反映了朱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以及气、血、痰、郁诸病治疗见解和丰富经验,其临床治疗虽重视补阳,但不拘泥专方、治法也比较灵活机变。是一部研究内科杂病和朱氏学说的重要著作。程氏称誉朱氏的学术经验“集先贤之大成”,确也并不为过。末附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丹溪翁传两篇。该书问世后流行颇广、影响较大,现有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此外又有《丹溪心法附录》二十卷,共七种(除《丹溪心法》外,尚合刊有朱震亨《医学发明》、《脉诀指掌》、《金匮钩玄》、《活法机要》、及戴思恭《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六种)。
《丹溪心法附余》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明·方广类集、重编。刊于1536年。方氏鉴于程用光重订的《丹溪心法》,赘列了一些与朱震亨学术理论相矛盾的“附录”,遂删削其“附录”部分,另以诸家方论缀于《丹溪心法》各门之后,所选诸论大多能与朱氏学术经验互相发明、补充。刊本颇多影响较大。现存明清刻本及石印本20余种。
《丹溪心法治要》
综合性医书。八卷。元·朱震亨述,明·高叔宗校正。此书原为朱氏门人整理而成,明嘉靖间高氏予以校正重刻。全书论述了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口腔等多科病证。介绍治法比较具体,选方颇精,并附医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朱丹溪的学术思想。本书宜于《丹溪心法》、《脉因证治》、《活法机要》等书互相参阅。1909年肖树霖又予重校刊行。
丹元
气功术语。心神的代名词。《黄庭内景经·心神章》:“心神丹元字守灵。”一说谓丹田之异名。
丹轸
病名。皮肤之隐疹。《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丹轸者,肉色不变,又不热,但起隐疹,相连而微痒,故谓之丹轸也。”多因风热之毒蕴结腠理所致,其证见皮肤细小疹点,形若麻粒,甚则遍身灼赤,或痒痛兼作而微肿。治宜祛风热凉血解毒之剂,内服消风散,或外用白芷根叶煮汤清洗局部。
丹疹
出《幼科金针》。即丹痧。详该条
单按
脉学术语。指一种切脉的指法。用一指单按寸关尺中的一部以诊脉。如诊关部脉,用中指按之,其余两指微微提起。有助于重点诊测某部的脉象。《重订诊家直诀》:“一指单按,气行自畅,无所博击。”
单缠风
病名。系指喉风初起一侧红肿作痛的病证。《重楼玉钥》上卷:“初起一边红肿疼痛。左属心,右属肺,或肿颈上。治同双缠风。”也即单缠喉风。详见缠喉风条。
单缠喉风
病名。系指缠喉风发于一侧的病证,详见缠喉风条。
单缠症
病名。系指喉内四周红肿,一侧生有白或黄膜,或上或下屈曲相缠的病证。见《喉舌备要》。参见缠喉风条。
单纯结扎法
医疗技术名。治疗肛门内痔仅只用结扎疗法者。其法系经肛门部位清洁消毒,在局部麻醉条件下,使内痔暴露于术野,以丝线或药线在内痔之根部结扎,绝其血脉,促其痿缩坏死脱落。术后用凡士林纱布条于肛内,并内服麻仁丸防止大便燥结。适于二、三期内痔之治疗。
单纯性肛漏
病名。肛漏之仅有一个内、外口者。多指肛门漏管形成之初,其窦道浅在、单一、分支少或无,内口在齿线以下,与外口相通者仅只一口者,称之为单纯性肛漏。
单鹅
病名。系指咽喉一侧生有乳蛾的病证。见《儒门事亲》卷三,也即单乳蛾。详见乳蛾条。
单蛾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喉蛾肿于一边者为单蛾,此其形必圆突如珠。”详乳蛾条。
单蛾风
病名。系指咽喉关上一侧生乳蛾,其形圆似小筋头的病证。见《奇效良方》卷六十一。也即单乳蛾;详见该条。
单方
用单味药组成的方剂。取其药力专而效速。如清金散用一味黄芩治疗肺热咳血。参单行条。
单伏
即一手见伏脉。详伏脉条。
单腹胀
病名。四肢不肿而腹大如鼓的病症。即鼓胀。《景岳全书·杂证谟》:“单腹胀者,名为鼓胀,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象如鼓,故名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单腹胀。此实脾胃病也。”又名蜘蛛蛊、蜘蛛胀、血鼓、蛊胀。详见各条。
单鼓
病名。即鼓胀。《丹溪心法·鼓胀》:“鼓胀又名单鼓。”详鼓胀条。
单喉痹
病名。系指咽喉一侧发生喉痹的病证。见《喉科杓指》卷二。详见双喉痹条。
单喉痈
病名。系指咽喉一侧红肿疼痛,身热背寒的病证。属喉痈的一种。见《喉科指掌》卷五。有红点者,多由风火引起,治宜疏风降火,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无红点者,多由风寒引起,治宜疏风散寒,方用九味羌活汤加减。
单盘
气功术语。气功坐功的一种姿势,即盘膝而坐,一足触地,另一足压于对侧大腿根上。又称偏跏坐。
单肉蛾
病名。系指咽喉一侧发生乳蛾的病证。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详见乳蛾条。
单乳蛾
病名。系指咽喉一侧生乳蛾,红肿疼痛的病证。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单鹅风、单蛾。详见乳蛾条。
单双肉蛾
病证名。出《幼科证治准绳》。乳蛾发于一侧者为单肉蛾;发于两侧者为双肉蛾。见乳蛾条。
单松子风
病名。系指帝中下一侧肿起如松子状,红赤疼痛的病证。见《重楼玉钥》卷上。详见双松子风条。
单锁口
病名。系指嘴角一侧生有天花,板硬而活动受碍的病证。《医宗金鉴》卷五十七:“一嘴角有痘(天花)一粒,较诸痘独大,板硬无盘,名曰单锁口……”
单行
中药学名词。又称独行。药物配伍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方剂中只用一味药物,不需配伍。《本草纲目·序例》:“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如独参汤、甘草汤。参七情条。
单燕口风
病名。系指咽喉一侧肿痛拥挤悬雍垂或舌的病证。《重楼玉钥》卷一:“是症,或生左,或生右,亦有肿上舌来,不能饮食者。甚则将帝中挤往一边。”参见双燕口风条。
单燕子症
病名。系指喉内一侧肿胀,生有白膜或黄膜,形似燕子的病证。见《喉牙口舌各科秘旨》。治法:发在左侧者,宜平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发于右侧者,宜清肺泻热,可用黄芩、栀子之类药物。参见双燕子症条及单喉痹条。
担肠痔
病名。痔之横于肛门部位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其痔横在肛门。”见于肛裂,或混合痔者,证治参见肛裂条等。
担肩瘤
病名。因长期肩重担磨擦使肩井穴处肌肤变厚或成肿块者。出《外科启玄》卷九。多因肩负重物,研磨肩井穴位处,使局部血脉不畅,气血郁结而成。证见肿物逐渐增大,质硬而不坚,多呈脂肪垫状,或成瘤肿。严重者可成脓肿。治疗应强调预防,防止重物不断研磨刺激。成脓者参见外痈条治疗。
担截
针灸术语。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合提用法提,合截用法截。”有几种解释:
①担,指取两穴;载,指独取一穴。《针灸问对》:“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担者两穴,或手与足二穴,或两手两足各一穴也。”
②担,指提法、泻法;截,指按法、补法。《针灸大成》:“补泻之法……再推进一豆,谓之按,为截,为随也”;“凡泻针之法……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针灸问对》:“一说:右手提引谓之担,左手推按谓之截。担则气来,截则气去。”
瘅
㈠(dàn,音但)又读(dǎn,音胆)通“疸”。黄疸病。《素问·玉机真脏论》:“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灵枢·岁露论》:“四月已不暑,民病多瘅病。”
㈡(dān,音丹)
①热。《素问·奇病论》:“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王冰注:“瘅,谓热也。”
②湿热。《素问·脉要精微论》:“瘅成为消中。”王冰注:“瘅,谓湿热也。”
瘅疟
病名。
①疟疾之一。临床以但热不寒为主症。又名温疟、暑疟、瘅热、阳明瘅热。《素问·疟论》:“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又:“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故命曰瘅疟。”《景岳全书·杂证谟》:“瘅疟一证,……治此之法有三,如热邪内蓄而表邪未解者,则当散以苦凉;如热因邪致,表虽解而火独盛者,则当清以苦寒,此皆治其有余也;若邪火虽盛而气血已衰,真阴日耗者,急宜壮水固元,若但知泻火,则阴日以亡,必致不救。”参见温疟、疟疾等条。
②指疟之发于三阴者。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诸疟论》。参见疟疾条。
瘅热
古病名。泛指热性病。《灵枢·论疾诊尺》:“冬伤于寒,春生瘅热。”瘅热亦有热势较盛之义。《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参见发热条。
胆
人体器官名。
①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亦称中正之官,中精之府。附于肝,贮藏并排泄胆汁,助胃消化饮食物。《灵枢·本输》:“胆者,中精之府。”《脉经》:“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气与精神情志活动有关,主决断及人之勇怯。《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程杏轩《医述》:“气以胆壮,邪不能干。”胆与肝相表里,足少阳胆经络于肝,肝胆间生理及病理变化常相互影响。
②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拇指近端指骨的腹面。与其他穴位配伍,治小儿夜啼。
胆病
六腑病候之一。出《灵枢·邪气脏府病形》。因肝气有余、湿热蕴胆、胆气虚怯或猝受惊恐所致。肝气与七情有密切关系,故胆病多有胁痛及精神神志方面症状。胆内藏清汁而主疏泄,所以胆液被阻,不得泄越,每致发黄。胆病有寒热虚实之分。据《脉经》卷二,“胆实者证见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重痛、洒洒恶寒、胁痛。胆虚者证见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躄、坐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目巟)(目巟)。《太平圣惠方》卷三:“若虚则生寒,寒则恐畏,不能独卧,其气上溢,头眩口苦,常喜太息,多呕宿水,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咽中介介,数数好唾,是为胆虚冷之候也。”“若肝气有余,胆实,实则生热,热则精神惊悸不安,起卧不定,胸中冒闷,身体习习,眉头倾萎,口吐苦汁,心烦咽干,此是胆实热之候。”《儒门事亲》卷七:“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胆病有调肝利胆、清化湿热、和解少阳、温胆安神等治法。参见胆病各条。
胆瘅
病名。出《素问·奇病论》。《圣济总录》卷四十二:“《内经》谓有病口苦,名曰胆瘅。”“治肝胆俱虚,热气上熏,口中常苦,泄热益胆汤方。”
胆风毒气
证名。因风毒之气入胆所致昏困多睡之证。《圣济总录》:“治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困多睡,酸枣仁汤方。”参见嗜卧条。
胆寒
病证名。胆气虚寒,是导致失眠的病机。《千金要方》:“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是胆寒故也。”治宜温胆安神。
胆黄
病名。
①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体上黄绿色,胸中气满,或硬,不下饮食,此是胆黄。”治用黄芩汤。
②惊恐胆虚而致的黄疸。《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胆黄者,面色青黄,多惊少卧,悲泣不定,嗔怒无恒,舌上生疮,唇口干燥,若喘粗不止者,难治。”《景岳全书·杂证谟》:“胆黄证,凡大惊大恐及斗殴伤者皆有之。”“其证则无火无湿,其人则昏沉困倦,其色则正黄如染。凡此数证,皆因伤胆。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选用甘温、酸涩、重镇等药,亦可用车前子散等方。
胆火
证名。胆火偏盛所出现的证候。证见眩晕、目黄、口苦、坐卧不宁等。《张氏医通·火》:“目黄,口苦,坐卧不宁,此胆火所动也。”《类证治裁·火症》:“胆火,眩晕口苦,羚羊角、丹皮、山栀、桑叶、连翘、龙胆草。”参见胆病条。
胆火不得卧
证名。肝胆湿热郁火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胆火不得卧之症,膈寒不利,胁肋胀满,胆火乘脾也;心烦躁乱,恍惚不宁,胆涎沃心也;甚则目黄目赤,夜不能寐。”胆火乘脾者,清胆竹茹汤;左关独大,龙胆泻肝汤加胆星;胆涎沃心者,胆星汤合泻心汤、牛黄清心丸。参见不寐条。
胆经
足少阳胆经之简称。见该条。
胆绝
病证名。为一种危重证候。《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病人胆绝,七日死,何以知之?眉为之倾。”
胆咳
病名。
①咳而呕胆汁者。《素问·咳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治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小柴胡汤加芦根汁等。参见肝经咳嗽条。
②咳而引头痛口苦者。十咳之一。《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九曰胆咳,咳而引头痛、口苦是也。”参见十咳、咳嗽条。
胆募
经穴别名。即日月。见该条。
胆囊点
经外穴名。亦称胆囊穴。位于阳陵泉下1-2寸间,压痛明显处。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支,深部正当腓浅神经处。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麻痹或瘫痪等。直刺1-1.5寸。
胆囊穴
经外穴别名。即胆囊点。参见该条。
胆囊炎、胆石症
急腹症之一。即胆囊及胆管的炎症、结石。多因情志忧郁,饮食失节,过食油腻,或蛔虫上扰,致使肝胆气郁,湿热蕴结而成。证见右侧脘胁部隐痛,胀闷走窜,痛牵肩背,恶心呕吐;甚则恶寒发烧,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少赤,面目俱黄;或右上腹部有包块,或能触及,大小不一,触痛拒按。若热入营血,则有高热神昏、瘀斑衄血、舌绛苦燥;如邪热内陷可致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出现亡阴亡阳之危候。治宜清热解毒,理气利湿,通里攻下为主。可用大陷胸汤、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随症加减。如胆管结石较大,结石所致疼痛发作较频,或已有坏疽、穿孔;或有胆道狭窄及伴有严重梗阻感染且反复发作者,均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胆气
生理学名词。指胆的功能活动。胆气升发条达,有助于其它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脾胃论》:“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故胆气春生,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泻、肠澼不一而起矣。”
胆气不足
病证名。又称胆虚,胆虚气怯。病后胆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症见虚烦不眠,口苦,常叹息,易惊恐,多疑虑,呕逆等。《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胆气不足,其气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呕宿汁,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治宜温胆安神,气虚者宜结合补气。
胆怯
证名。因胆虚所致心中畏惧、不敢见人之证。《石室秘录》卷三:“凡人胆怯不敢见人者,少阳胆经虚也。而所以致少阳胆经之虚者,肝木之虚也。而肝木之衰,又因肾水之不足。”治宜补肾以生肝木,方用熟地,山茱萸,芍药,当归,柴胡,茯神,白芥子,生枣仁,肉桂。”《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有心胆惧怯,触事易惊,梦多不详,虚烦不寐者,宜温胆汤。”
胆热
病证名。指胆经受邪化热。见《中藏经》。症见右胁或两胁疼痛、黄疸、尿短黄赤、口苦咽干、寒热往来,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或头痛眩晕、易怒、耳聋、鼻流浊液,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泄少阳,通腑泄热。
胆热多睡
证名。又称胆实多卧。《太平圣惠方》卷三:“夫胆热多睡者,由荣卫气涩,阴阳不和,胸膈多痰,脏腑壅滞,致使精神昏浊,昼夜耽眠。此肾积热不除,肝胆气实,故令多睡也。”治宜清胆泄热,化痰醒神,用羚羊角散、茯神散、半夏汤、远志丸等方。参见嗜卧、胆实多卧等条。
胆实
病证名。多因湿热壅盛,胆失疏泄所引起。症见胁下胀痛,往来寒热,口苦口干,头痛甚,或目锐眦痛,大便秘或干结,或发黄疸,舌红苔黄,脉弦数。《中藏经》:“胆实则热,精神不实。”《千金要方》:“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不安,身躯习习也。”治宜疏肝利胆,通腑泄热。
胆实多卧
证名。又称胆热多睡。《张氏医通》卷九:“胆实多卧,热也,酸枣仁一两,生为末,茶清调服。”参见胆热多睡、嗜卧等条。
胆实热
证候名。《千金要方》卷十二:“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痛,洒洒恶寒,胁痛,名曰胆实热也。”
胆邪
病因学名词。客于胆腑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急者,胆邪于小肠也。”
胆虚
证名。胆气虚怯出现的证候。《脉经》卷二“胆虚……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躄、坐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目巟)(目巟)。”又称胆气虚。《本草经疏》:“胆虚二证:易惊,属胆气虚;病后不得眠,属胆虚。”证见多疑虑,常叹息,不得眠,或口苦目黄,呕苦水等。治宜温胆补虚,选用十味温胆汤、定志丸等方。
胆虚不得眠
证名。胆虚受邪,神气不宁所致的失眠。《圣济总录》卷四十二:“胆虚不得眠者,胆为中正之官,是少阳其经也。若其经不足,复受风邪则胆寒,故虚烦而寝卧不安也。”治宜补肝温胆,用温胆汤、酸枣仁丸、五补汤等方,或用炒枣仁研末,以酒调服。
胆虚寒
证候名。《千金要方》卷十二:“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躄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目巟)(目巟),名曰胆虚寒也。”
胆俞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胆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黄疸,口苦,呕吐,胁痛,惊悸,胸腹胀满,骨蒸潮热,及肝火,胆囊炎,胃炎,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胆郁
证名。《赤水玄珠》卷十一:“胆郁者,口苦,身微潮热往来,惕惕然如人将捕之。治宜柴胡、竹茹、干姜。”参见郁证条。
胆胀
证名。因寒邪犯胆或气郁不舒所致胁下痛胀、口苦、善太息之证。《灵枢·胀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医醇剩义·胀》:“胆气血皆少,为清静之腑,寒气干之,故胁痛口苦;气郁不舒,故善太息也。当轻扬和解,后辛汤主之。”参见胀病条。
胆蒸
二十三蒸之一。《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胆蒸,眼白失色。”详二十三蒸条。
胆主决断
生理学名词。指胆具有决断功能。胆气充实,则行事果断,脏腑气血功能发挥正常。《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王冰注:“刚正果决,故官为中正;直而不疑,故决断出焉。”
胆足少阳经病证
病证名。因足少阳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证。《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筋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皆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脉经·胆足少阳经病证》并载“善呕有苦汁,长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将捕之”等证。
胆足少阳之脉
脉学名词。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阳胆经。详该条。
但欲寐
证名。因阳气虚衰所致朦胧欲睡貌,为少阴病主症之一。《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医学心悟》首卷:“问曰:但欲寐,何以是直中寒证?答曰:寒邪属阴,阴主静,静则多眠。”治宜温经回阳,用四逆汤等方。参见少阴病条。”
弹拨法
推拿手法名。即拨法。见该条。
弹法
①针刺、辅助手法名。《素问·离合真邪论》:“弹而怒之。”指在针刺前以手指弹动皮肤,使脉气(月真)满的方法。后发展为入针后用手轻弹针柄,以促使得气的方法。《针经指南》:“弹者,凡补时,可用大指甲轻弹针,使气疾行也。”《针灸问对》:“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气速行,用大指弹之,象左,补也;用次指弹之象右,泻也,每穴各弹七下,故曰,弹以催气。”
②推拿手法名。出《灵枢·刺节真邪》。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压住食指指甲,将食指迅速弹出,弹打治疗部位。
弹石
脉象名。系七怪脉之一。形容脉象搏指坚硬而促,如石之弹击。属危重脉象,是胃气败竭的真肾脉特征。《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
弹提法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又称提弹法。以手指紧捏肌肉或肌腱,用力拉捏,然后放开,使其弹回,如拉放弓弦状。适用于颈项、肩背部。可舒筋活络、畅通气血。常用于风湿痹痛等症。
惮(dàn,音旦)散
涣散、耗散。《灵枢·本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淡
味薄。药理性味之一。亦指淡味药物。《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又:“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淡白喉
病名。系指满喉淡白疼痛的疾病。本病多因虚寒而致。治宜温中散寒,方用理中汤、四逆汤之类。
淡白喉痈
病名。系指喉痈其色淡白的病证。《喉科指掌》卷五认为:此症其色不红,身发寒热,六脉俱紧,若用寒凉之剂,七日之内必成脓。本病的原因是脾肺受寒。治宜温散寒邪,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
淡淡
①形容情绪不振,意趣索然。一说为动摇不定之貌。《素问·刺热篇》:“肾热病者……其逆则项痛员员淡淡然。”张景岳注:“淡淡,精神短少貌。”又杨上善注:“淡,动也,谓不安动也。”
②同“憺憺”。慌乱不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胆病者……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
淡红喉痹
病名。系指咽喉肿胀疼痛,色淡红,吞咽障碍的病证。本病多由伤寒时邪未尽所致。治宜解毒消肿,以六味汤加苏叶等内服,局部可吹清咽利喉散。也可针刺商阳、少阳等穴或将患处挑破。
淡红喉风
病名。系指喉内肿胀疼痛,其色淡红的喉风病证。《喉科指掌》卷四:“此症肺脾感冒风邪而发,肿连小舌,喉塞不通,声音不清。”治宜疏风宣肺,消肿利咽。方用银翘散加减。
淡红纹
病状名。指纹诊法内容,即指纹淡红,隐而不露,多属虚寒。
淡黄筋
推拿穴位名。即赤淡黄筋。见该条。
淡渗利湿
治疗学术语。系祛湿法之一。用甘淡渗湿药物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泄泻清稀、小便不利、水肿、舌苔白、脉濡等症。常用药有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代表方剂如五苓散等。
淡饮
痰饮的古称。出《脉经·辨三部九候证第一》。详痰饮条。
蛋积
病名。食蛋过多而成积滞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蛋积,食蛋不消成积,即嗳败卵气作酸坚痛也。宜白蔻仁、橘红、豆豉、姜汁,方用妙应丸。”
蛋托法
小儿阴寒腹痛的外治方法。《保赤存真》卷五:“凡阴寒腹痛,用鸡子煮熟去壳,放脐眼内,一时一换,四五换,阴气收入蛋内,即愈矣。”
憺
①安;安静。《灵枢·上膈》:“恬憺无为,乃能行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
②通“澹”。见“憺憺”。
憺憺
同“澹澹”。水波动貌,引申指神志不安,心中忐忑。《灵枢·四时气》:“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