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此事难知》卷上引张洁古:九味羌活汤

名称: 九味羌活汤
别名: 大羌活汤(《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羌活冲和汤(《伤寒全生集》卷二)。
处方: 羌活5克 防风5克 苍术5克 细辛l.5克 川芎 香白芷 生地黄 黄芩 甘草各3克
功能主治: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治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者。
用法用量: 上药九味,嚼咀,水煎服。若急于取汗,宜热服,并以羹粥助之;若需缓汗,宜温服。亦可不用汤粥辅助。
备注: 本方主用羌活上行发散,除肌表之风寒湿邪,并善治肢体疼痛;防风苍术发汗祛湿,助羌活解表散邪;细辛、白注、川芎散风寒,宣湿痹行气血,除头身疼痛;更用黄芩生地,既清在里之热,又制诸药之温燥甘草调和诸药。九药合用,共奏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之征。

《此事难知》卷上引张元素方:九味羌活汤

名称: 九味羌活汤
处方: 羌活1两半,防风1两半,苍术1两半,细辛5分,川芎1两,香白芷1两,生地黄1两,黄芩1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 解利伤寒。主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骨节酸痛,口中苦而微渴,苔薄白,脉象浮或浮紧者;春可治温,夏可治热,秋可治湿,四时时疫,脉浮紧,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烦疼表证水病腰以上肿者;痘出不快
用法用量:

大羌活汤(《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羌活冲和汤(《伤寒全生集》卷二)、冲和汤(《医统》卷十四)、神解散(《寿世保元》卷二)、羌活散(《嵩崖尊生》卷十五)。《洁古家珍》载此方,有方名而无内容,方见《此事难知》。本方改为丸剂,名“九味羌活丸”(见《中国药典》)。

中风行经者,加附子中风秘涩者,加大黄中风三气合而成等证,各随十二经上、下、内、外、寒、热、温、凉、四时、六气,加减补泻用之。

注意事项: 阴虚气弱者慎用。
各家论述:

医方考》:触冒四时不正之气,而成时气病,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此方主方。羌、防、苍、细、芎、皆辛物也,分经而治: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阳者,治以黄芩;邪在大阴者,治以苍术;邪在少阴者,治以细辛;邪在厥阴者,治以川芎;而防风者,又诸药之卒徒也。用生地所以去血中之热,而甘草者,又所以和诸药而除气中之热也。

2.《退思集类方歌注》:诸药气味辛温,恐其僭亢,故用黄芩苦寒以监制之,甘草以调和之。生地川芎引诸药入血祛邪,即借以调营。徐灵胎嫌生地寒滞,易以当归。甚是,宜遵之。

临床应用: 风寒感冒:以本方随证加减,治疗风寒感冒患者149例,经复诊及随访者120例。结果:有效者112例,占93.33%;无效者8例,占6.67%;有反应者9例。其诊断依据为,以恶寒发热、寒多热少、头痛、肢体酸痛为主证,其次结合脉浮、舌苔白、鼻塞咳嗽、纳差等作为诊断风寒感冒之依据。作者指出:本方对风寒外束,病在阳经,寒重热轻无汗者,取效频捷,且对证有一定疗效。

《治疹全书》卷下:九味羌活汤

名称: 九味羌活汤
处方: 羌活防风前胡枳壳川芎白芷甘草苍术黄芩
功能主治: 疹后阴血虚损腠理不固,或脱衣洗浴,或坐卧当风,令人头痛无汗恶寒发热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胸膈饱闷,加厚朴:停食,加山楂呕吐,去黄芩,加生姜;身体痛,加独活;汗少,加苏叶;口渴,加葛根咳嗽,加杏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