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第十四篇
睊(juān涓)目
病证名。
①系指目偏视之病证。睊,目侧视貌。《证治准绳·杂病》:双目睛通亦名睊目。详见目偏视条。
②睊,古义与涓通。《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风气客于睑眦之间,与血气津液相搏,使目眦痒而泪出,目眦恒湿故谓之睊目。”
撅骨伤
病名。指人体尾骨因跌打垫撞所伤者。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尾闾骨伤。见尾闾骨伤条。
决
②崩溃,指精气败散。《素问·示从容论》:“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脏坏决。”
③判定。《阴阳类论》:“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
决渎之官
人体器官名。指三焦。三焦有疏通水道的功能,故名。《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王冰注:“引导阴阳,开通闭塞,故官司决渎,水道出焉。”
绝
①断,断开。《灵枢·禁服》:“近者编绝,久者简垢。”
②阻断。《灵枢·官针》:“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
⑦阻隔不通。《素问·通评虚实论》:“五脏绝闭,脉道不通。”⑧衰败,亡失。《灵枢·经脉》:“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
⑩灭,死亡。《串雅·序》:“昔欧阳子暴利几绝。”
绝产
出《脉经》卷九。又名绝生、断产。一指妇女因病而终身不孕,或不再能生育;一指用药物、手术等方法达到终身不孕的目的。
绝道
渡道;短而直的通道。《广雅·释诂》:“绝,渡也。”《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入。”
绝谷
断绝饮食水谷,即绝食。见《灵枢·平人绝谷》。
绝骨
①人体部位名。在外踝直上三寸许的腓骨凹陷处。《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直下抵绝骨之端。”腓骨在此突然陷下如尽,故名。
②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⑴悬钟穴别名。出《千金要方》。⑵阳辅穴别名。出《素问·刺疟篇》王冰注。见各该条。
绝汗
病证名。又称脱汗。真气将败绝时出的汗,为病危时阴阳离决的见症之一。《素问·诊要经终论》:“绝汗乃出,出则死矣。”《灵枢·经脉》:“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常见以下几种类型:气绝者,汗出如珠,着身不流;气散者,汗出如油,喘促不休;虚极则冷汗不止。
绝命疬
病名。指生有瘰疬而见咯血者。出《疡科全书》。书中有:“挟吐血而来者,或因患疬而至吐血者,俱名绝命疬”。治宜凉血止血,可用加减生地黄汤。此病应采用中西医方法抢救止血,相当于肺结核咯血兼淋巴结核等。
绝皮
皮肉相交处。《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
绝生
出《脉经》。即绝产。详该条。
绝嗣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二。指女子婚后不生子女,造成子嗣断绝,后继无人。
绝胎
见清·根心堂主人《坤道指南》。即绝育。
绝阳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商阳。参见该条。
绝育
因病,或用人工方法,使夫或妻在正常性生活情况下,断绝生育能力,达到不孕的目的。参绝产条。女子绝育目前一般采用输卵管绝育术,有经腹壁、经阴道、经宫腔等数种途径。
绝孕
出《神农本草经》。即绝育。
绝孕穴
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凡妇人……若绝子,灸脐下二寸三分间动脉中,三壮。”又“小儿深秋冷痢不止者,灸脐下二寸三分间动脉中三壮,炷如小麦大。”近代《腧穴学概论》列作经外穴,名绝孕。
绝子
出《千金要方》卷二。指断绝生育,即绝育。
厥
①上逆,气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则厥,厥则腹满,死。”王冰注:“厥,谓气逆。”
②指四肢寒冷的一种病证。《素问·热论》:“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
③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僵冷一类的病证。《素问·厥论》:“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④特指“肝痹”,主要症见胁痛,食入腹即吐。《素问·玉机真脏论》:“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
⑤指癃证之危重者。主要症见小便次数多,或身热、喘息,人迎脉躁或太阴脉细如发等。《素问·奇病论》:“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病名曰厥,死不治。”
⑥特指足逆冷之证。《素问·五脏生成篇》:“(血)凝于足者为厥。”王冰注:厥,谓足逆冷。
⑦乃。见“厥绝”。
厥痹
病证名。指由厥逆之气引起的痹证。是厥而兼痹,除痹证外有气上逆之症状。《灵枢·寒热病》:“厥痹者,厥气上及腹。”
厥病
①《灵枢》第二十四篇之篇名。该篇主要论述由经气上逆所引起的病证。
②指厥证。
厥聋
病名。系指突然致聋的病证。《仁斋直指方》:“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则脏气逆而为厥,厥气搏入于耳,是为厥聋。”应结合全身情况施治。参见暴厥而聋条。
厥逆
证名。
②指气血败乱之证。《景岳全书·杂证谟》:“厥逆之证,危证也。盖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
③指胸腹剧痛,两足暴冷的病证。《灵枢·癫狂》:“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
④因犯寒邪所致之久头痛,后世名为厥逆头痛(见《兰室秘藏·头痛门》)。《素问·奇病论》:“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治宜温中散寒,用羌活附子汤、白附子散加减。参见厥证条。
厥疟
病证名。指疟疾患者症见四肢厥逆者。《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厥疟总由气血亏虚,调理失宜,或因寒而厚衣重被,至发热不去,过伤于暖;或因热而单衣露体,虽过时犹然,至又感寒,遂成厥疟。治当分别寒热,不得混施汤剂。热厥以升阳散火汤,寒厥宜建中汤加附桂、吴萸但可酌用。或兼气虚,参见参芪益气汤;或兼血虚,参用四物汤。”
厥气
上逆之气,逆乱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灵枢·百病始生》:“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
厥热胜复
证名。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系指伤寒邪传厥阴后阴阳消长的证情变化。书中载述:“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由此可见厥少热多为病退,厥多热少则为病进,治当以温寒救逆为大法。参见厥阴病条。
厥疝
病名。出《素问·五脏生成篇》。为寒疝中的一种。由腹中积寒上逆,症见脐周绞痛,脘痛,恶心,口吐冷涎,四肢厥冷,脉多虚大。《类证治裁》卷七:“……厥疝,言脾受肝克,气逆上升,《宝鉴》当归四逆汤、苦楝汤。”或选用吴茱萸汤、当归干姜汤等方加减。
厥深热深
证名。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指热邪深伏之热厥证,手足厥冷亦甚,因邪气深伏,影响热气向外透达。张仲景云:“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指出:“前厥后发热者,寒极生热也;前热后厥者,阳气内陷也。厥深热深,厥微热微,随阳气陷之深浅也。”治宜以清、下二法为主。参见热厥条。
厥痛
病证名。指妊娠心痛。见《胎产合璧》:“孕妇心痛,乃风邪痰饮交结,或肝气不畅,若伤于络则乍作乍安,名曰厥痛。若胎动下血,乃伤触子脏也,用安胎散或火龙散、手拈散,轻者砂仁一味,煎汤服,气调自安。”
厥头痛
病证名。厥,逆乱之意。头痛因手经气冲逆所致,名为厥心痛。《灵枢·厥病》:“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由上可知,厥头痛可有不同的兼症,可以判析其属于何经之逆乱,而确立治法。《内经》以后大多采用针药并用之治法。参见头痛、厥冷头痛条。
厥心痛
①五脏有病,病气逆于心而致心痛。《难经·第六十难》:“其五脏相干,名厥心痛。”杨玄操注:“诸经络皆属于心,若一经有病,其脉逆行,逆则乘心,乘心则心痛,故曰厥心痛。”
②阳虚而心经气逆所致心痛。《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少阴,心主经也。心为阳中之阳,诸阳之所会合。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则阳虚而阴厥,致令心痛,是为厥心痛。”症见心腹连季胁胀满疼痛,冷气上攻,面色青黑;甚则呕逆、目直视、气闷绝……治宜高良姜散、吴茱萸丸、当归散等方。
③因寒、因热所致心痛。《医门法律》卷二:“厥心痛,乃中寒发厥而心痛。”症见手足厥冷而周身出冷汗,便溺清利而不渴,属寒逆心包,须与真心痛相鉴别。治宜温阳救逆。方用术附汤、真武汤。另有因胃有蕴热,复受寒郁而致之心痛,症见身热足冷、额汗出、脉多洪大。吴坤安主张灸太溪、昆仑,内服金铃子散等方(见《明医指掌》卷六)。
④指邪犯心包或诸脏之邪犯心之支脉所致之心痛。《医学入门》卷五:“厥心痛,因内外邪犯心包络,或他脏邪犯心之支脉。谓之厥者,诸痛皆少阴、厥阴气逆上冲,又痛极则发厥也。新者身既受寒,后又伤冷,郁遏元阳,宜草豆蔻丸、鸡舌香散温散之,或神保丸温利之……”
厥阳
①指孤阳上越。《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证》:“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曰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厥阳独行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厥,指气逆失调,因阳气偏胜,阴分不能维系而孤阳上越。如肝阳上亢证,表现为面赤、汗出、烦躁、易怒、舌红、脉弦,甚至昏仆、肢冷等。
厥阴
①经脉名。意思是阴气发展到最后阶段,开始向阳的方面转化。有时指足厥阴,有时指手厥阴,有时为手足厥阴合称。《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王冰注:“厥阴者,肝之脉。”《素问·经脉别论》:“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张志聪注:“厥阴之气,为心主之包络。”
②指九、十两月。《灵枢·阴阳系日月》:“此两阴交尽,谓之厥阴。”按:十二月与足之左右各六经相合,七、八两月为少阴,十一、十二两月为太阴,九、十两月于其间为阴气交会之时,故称厥阴。
③五运六气学说中的“六气”之一,指厥阴风木。《素问·五运行大论》:“己亥之上,厥阴主之。”
厥阴病
病名。六经病之一。证候描述详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该书载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从证候分析,属于六经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多为上热下寒)的证情。《伤寒指掌》指出:“此皆厥阴自病之热证,并非伤寒传经之热邪。盖厥阴内藏相火,其消渴,火盛水亏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肝火乘心也;饥不欲食,食即吐蚘,风木克土,胃中空虚也;下之即利,土受木贼,不禁再利也。”治宜清上温下,乌梅丸为治疗厥阴病的代表方剂。厥阴病发厥者,当辨析其寒热以决定治法。见《伤寒贯珠集》:“伤寒脉微而厥,寒邪中于阴也。”属阳虚寒厥,症见厥逆、恶寒、下利、脉微,治宜四逆汤或四逆加人参汤等方以回阳救逆。血虚寒厥,症见手足逆冷,脉细欲绝,则宜养血散寒为大法,用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方。从厥阴病的寒热胜复情况,可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张仲景曰:“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微,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阴病之厥,由阴阳气不相承接所致。故吴仪洛谓:“邪传厥阴,其热深矣。热深多发厥,证皆属阳,因阳与阴不相承接,故致厥也。厥阴后发热,阳邪出表则易愈,厥多热少则病进,热多厥少则病退”(《伤寒分经》卷四)。如热邪传入厥阴,症见烦满消渴,舌卷囊缩,谵语便秘,手足乍温乍凉,脉沉有力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之(见《伤寒括要》卷上)。参见伤寒、六经病、厥热胜复等条。
厥阴寒证
指厥阴病中的阳虚寒厥和血虚寒厥。详厥阴病条。
厥阴经脚气
病证名。脚气病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脚气病由风寒暑湿流注足厥阴肝经所致。症见两脚挛急,腰膝偏疼,从足大趾上连足跗上廉、上腘至内廉,循股,环阴器,上抵小腹,夹脐诸处胀痛,兼见口干、呕逆、泄泻等症。风胜者,多有自汗;寒胜者,痛甚而无汗;暑胜者,发热烦躁;湿胜者,重着肿满。治宜神应养真丹。
厥阴痉
病名。指厥阴病过程中出现痉证。多有筋脉拘急、项强、头摇口噤、手足厥逆、多汗等症(见《张氏医通·诸风门》);亦可见睾丸上升,宗筋下注,少腹里急,阴中拘挛,膝胫拘急等症(见《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以芪附汤加当归、肉桂主治。
厥阴厥
证名。六阴厥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泾溲不利,胻热,阴缩,名厥阴逆。……考其厥因,多以不胜乘其所胜,气不得行,遂致于逆。”宜于厥阴病手足逆冷治法基础上,加入温通二便之品,当归四逆汤加肉桂、茯苓、枳实等药。参见厥证、六经厥条。
厥阴咳
病证名。十咳之一。见《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其症“咳而引舌本是也”。治宜刺少陵。参见十咳条。
厥阴热证
病证名。指厥阴经有邪热郁结而出现热厥、热利等证候。《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又“热利下重者,白头翁主之”,均属厥阴热证。参厥阴病条。
厥阴舌
即红中黑纹舌。详该条。
厥阴头痛
病证名。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三阴头痛之一。《兰室秘藏·头痛门》:“厥阴头项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又:厥阴脉会于巅顶,巅顶部头痛,亦为厥阴头痛之证候特色(见陆定圃《冷庐医话·头痛》)。方用来复丹。参见头痛、顶巅痛、三阴头痛条。
厥阴为阖
生理学术语。指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厥阴是阴经之里,好象内门的门扇,故为阖。
厥阴俞
经穴名。亦称阙俞。出《千金要方》。别名厥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之,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主治咳嗽,胸闷,呕吐,失眠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厥阴之厥
病证名。即足厥阴经的厥证,表现为少腹肿痛,腹胀,大小便不利,阴缩好卧等。《素问·厥论》:“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骨行)内热。”
厥阴之政
指厥阴风木当令主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之政……己亥之纪也。”
厥阴终
病证名。指厥阴的经脉之气终尽败绝,表现为身热嗌干,多尿心烦,舌卷囊缩等。《素问·诊要经终论》:“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厥俞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厥阴俞。详见该条。
厥晕
证名。属温热病阳热亢盛所致以四肢厥冷和昏晕为主症者。《伤寒绪论·厥晕》:“温病热病,温毒阳毒,邪热内结,胸满痰盛,或当下失下,以致阳热亢极,忽然手足厥冷,口噤咬牙,昏晕,须臾复苏。……承气合解毒,或凉膈、双解下之。”参见厥证条。
厥证
证名。出《素问·厥论》。
①指昏厥,不省人事,手足厥逆为主症者(见《张氏医通·厥》)。
②指阴阳气不相顺接而致之四肢厥冷(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临床上由于病因和证候的不同,又可分为寒厥、热厥、阴厥、阳厥、薄厥、煎厥、大厥、蛔厥、痰厥等。详参各条。
厥证喉
病名。见《喉科种福》卷四。有:“此证遍身冰冷,足硬如木马,故俗名木马证,此体厥也,六脉皆无,此脉厥也。两目瞪视露睛……为风火所闭无疑,牙关紧闭,不见内证,难以措手,宜以开关各方,先开其关,服防风通圣散,以防风、荆芥、麻黄、薄荷开肺窍而解毒。”此病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
橛骨
①即尾脊骨。《素问·骨空论》:“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王冰注:“尾穷骨谓之橛骨。”
君
①国君。《素问·疏五过论》:“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候王。”
②指方剂中起主要作用的药物。《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奇之制也。”
③五运六气学说中指少阴君火。《素问·六微旨大论》:“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
④对人的尊称。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素问·脉要精微论》:“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君臣佐使
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称之为君、臣、佐、使。君指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证,或主要治疗兼证的药物。佐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使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以治疗伤寒表证的麻黄汤为例,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一方之中,君药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药则可酌情配置或删除。
君火
①生理学术语。指心火。因心为君主之官,故名。君火居于上焦,主宰全身;相火居于下焦,温养脏腑。二者各安其位,共同维持机体正常功能。
②运气术语。六气之一,即少阴君火。《素问·天元纪大论》:“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君火以明(名),相火以位。”王冰注:“所以地位六而言五者,天气不临君火故也。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于君位,不立岁气。故天之六气,不偶其气以行,君火之政,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尔。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禀命,故云相火以位。”
君主之官
人体器官名。指心脏。心主神明,主血脉,居脏腑中最重要位置,故称之。《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张景岳注:“心为一身之君主,……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王冰注:“任治于物,故为君主之官。”
皲裂
即皴揭。详该条。
皲裂疮
病名。指皮肤失养表面出现裂口者。出《外科启玄》卷九。其病因肌肤骤被寒凉风燥所逼,致使血脉被阻,肤失濡养所成;且与经常磨擦、压迫、浸渍等因素有关。多发于手掌、手指尖或足根、足底两侧等部位。症见患处皮肤表面枯燥,增厚变硬,并见有长短深浅不一的裂口,深者可引起出血,疼痛。宜以外治为主,可先用地骨皮、白矾各等分煎汤浸洗患处,使皮肤发软,次用润肌膏或太乙膏外涂。
峻补
补法之一。用强力补益药治疗气血大虚或阴阳暴脱的方法。极度虚弱和危重证候非大剂峻猛补药,不足以挽救垂危。故称。如产后亡血,用十全大补汤;峻补元阳用参附汤之类。
峻下
治疗学术语,指下法之一。用峻猛泻下药攻逐里实的方法。适用于正气未衰者。如荡涤实热,用大承气汤;攻逐水饮,用十枣汤;攻逐寒积,用三物备急丸;泻热、逐水、破结,用大陷胸汤等。
金枝韡(?-1896年)
清代医家。字鄂湑。云间(今上海市松江)人。擅长虚劳血证治疗。宗《内经》“损其肾者益其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说,以滋水为治肾虚劳嗽症之要。尝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从其窟而招之”,“则不发散而嗽止,不顺气而火降”。因撰《肾水虚劳论》(1893年),论证求因,并述虚劳调摄、加减药食法及水火药性饮食歌括等。
急性胰腺炎
急腹症之一。胰腺的急性炎症。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曾取得成功。其病因多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外感风、寒、湿邪或肠道蛔虫内扰,手术损伤等。证见上腹部突发性剧痛,痛引肩背,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便秘尿黄。如湿热炽盛,熏蒸胆汁外溢,可见黄疸;如热毒炽盛,内动营血,腹皮可见瘀斑;甚者可有壮热烦渴,厥逆抽搐,严重者多可引致虚脱、休克。治宜清热燥湿,通里攻下,舒肝理气为主。临症可用复方大柴胡汤化裁;如偏热重者可用黄连解毒汤;湿热发黄疸者应兼用茵陈蒿汤加减;腑气不通,腹胀痞满,大便燥实坚者合大承气汤加减;如有痰热互结胸腹硬满者合大隐胸汤;蛔虫上扰者可加用槟榔、使君子、苦楝根皮、细辛等驱虫之剂。此外,针灸治疗,饮食禁忌,纠正水与电解质失衡,止痛解痉剂的合理使用等均十分重要。对少数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腹膜炎,或更伴有肠麻痹或中毒性休克者;或经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者;或巨大胰腺脓肿、假性胰腺囊肿及胆总管扩约肌狭窄、胰腺管梗阻等病,均宜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急则治标
治疗学术语。病有标本,治分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指治病虽以治本为原则,但标病危急时,则应先治其标,待标病解除后,再治其本。《素问·标本病传论》:“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张景岳注:“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虽为标病,必先治之,此所谓急则治其标也。”
急者缓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对拘急强直之证如口噤项强、手足拘挛等,应使其舒展缓弛。具体治法应辨证论治。
急中风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又名急风。详见该条。
疾
①疾病。各种病证的泛称。《灵枢·五变》:“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
②猛烈。见“疾风”。
③快速,急速。见“疾行”。
④脉象名。指脉动急速,超过常数。《素问·平人气象论》:“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
疾病
各种病证的总称。《灵枢·九针十二原》:“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疾而徐则虚
针刺泻法的要领。与补法“徐而疾则实”对举。出《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小针解》:“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指迅速进针,缓慢出针,能使邪气虚,即为泻。后世针刺泻法用一进三退或一进二退,即出于此。参见徐疾补泻条。又《素问·针解篇》以出针的方法来分析:“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指泻法要迅速出针,缓慢按住穴。参见开阖补泻条。
疾法
推拿方法名。指快速的手法操作,以增强刺激。如对四肢麻痹症施以极其快速的摇动或其他活动,可促使其知觉恢复。
疾风
猛烈的风。《灵枢·五变》:“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
疾高而内
指病位在上部而属于五脏之病。高,上;内,指五脏。《灵枢·九针十二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
经来腰腹痛
病证名。《竹林女科证治》:“经来腰腹痛而气滞血实者,宜服桃仁汤(当归、赤芍、生地、香附、丹皮、红花、延胡索、桃仁),形瘦有火加黄芩、黄连;形肥多痰加枳壳、苍术、半夏。亦有肝肾阴虚腰腹痛者,宜养肝肾,用六味地黄汤加杜仲、续断、寄生、白芍。”
经来饮食后即吐
病证名。《竹林女科证治》:“此因痰在胸脘,阻隔米谷,不能下胃,急服乌梅丸化其痰涎,后服九仙夺命丹(豆豉、木香、陈皮、山楂、草果、枳壳、茯苓、厚朴、苍术)。”
经量
指一次月经经期内排出的血量。一般总量约50-100毫升左右。由于体质、年龄、地区、气候和生活条件等不同,经量有时略有增减,均属正常生理范畴。如有病理变化,血量过多或过少,均属病态。可参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条。
经漏
病名。见《兰室秘藏》。又名月漏、血漏、经血不断、漏下、漏下不止、月水不绝、月水不断、经脉不止、经候不止等。指阴道出血淋沥不断,或经期血来而持续日久不止,血量较少或略增多。病因多为气虚不摄,血热妄行、阴虚、气郁、血瘀等,致使气血失调,冲任不固而为经漏。辨证治疗,参见崩漏条。
经乱
病名。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经乱不孕
病证名。不孕症型之一。《叶氏女科证治》:“妇人经水不调,气血乖和,不能受孕。”治宜以调经为大法。参见月经不调条。
经络
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感传现象
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反应。又称经络现象、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人身上可因针刺、艾灸、通电、按压等刺激穴位或在气功练功的过程中产生。经络感传的性质,因刺激原和个体之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针刺多感酸、胀、重、麻;艾灸则现热气感;低频脉冲电可有电麻感;按压可有胀、麻等,一般呈带状、线状或放射状,其感传路线与经络主干的分布基本相符,有的还出现表里经之间,手足同名经之间的互传现象。感传速度一般缓慢,能为受试者清楚描述,而且可呈双向性传导。这种传导可被机械压迫或局部注射麻醉剂所阻断。刺激一旦停止,感传也就逐渐减弱及至消失。经络感传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如沿经抽痛,皮疹,脱毛和引起皮肤出现红线、白线,皮丘带、过敏带、麻木带等特异现象。经络感传现象,对于研究经络实质,有重要意义。
《经络歌诀》
针灸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本书系将《灵枢·经脉》十二经循行与主病部分以及奇经八脉的循行与主病编成的七言歌诀,以便初学诵读。本书多与汪昂《汤头歌诀》合刊,现有清刻本等。
《经络汇编》
针灸学著作。二册。不分卷。明·翟良撰。刊于1628年。本书联系脏腑的属性、生理特点对十四经脉的循行、属络、经穴部位和主病等予以论述。并附脏腑经脉图及歌诀、手足经起止图、内景图和奇经八脉论等。现有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