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Y)第十九篇


  咽干


病证名。为咽喉及全身疾病常伴之症状之一。指咽喉干燥不适兼潮红。有虚有实,临床宜结合其它症状辨证施治

  咽疮风


病名。系指口内糜烂成疮的病证。症见初起生咽喉间,或红黄色如粟形者,日久满喉成疮及满口生者,渐变紫黑不能吞咽。风热引起者宜紫正散生消散加减治之,阴虚火旺引起者宜知柏地黄汤加减。

  咽疮


病名。系咽部生疮、色红黄、状如粟米,渐布满咽喉及口,久则变为紫黑色,饮食吞咽困难。风热者宜银翘散治之;肝肾阴虚者宜六味地黄汤治之;脾虚者宜四君子汤治之。临证宜灵活辨治。

  咽闭


病证名。即喉闭。见《赤水玄珠》卷三。参喉闭条。

  咽白喉


病证名。白喉假膜位于咽部者,初起常在一侧扁桃体,继而迅速扩展到咽峡部和悬壅垂。常兼见发热,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和轻度咽痛等症。治法详白喉条。

  咽嗌


解剖名词。即咽,出《素问·血气形志》。《喉科约精》:“咽之低处名嗌。”

  咽


又名嗌、咽嗌喉嗌,古称咽。

①指口腔后部,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现代解剖学概述的咽,可分鼻咽部(包括鼻腔后至软上部)、口咽部(包括软以下至舌骨平面处)、喉咽部(包括舌骨平面以下至环状软骨下缘)。《素问·太阴阳明论》:“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道路也。”

②指食道。《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重楼玉钥》:“咽者,咽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

  痖瘴


病名。瘴症证见神昏不能言者。《瘴疟指南》卷上:“瘴病初起,发热头痛,或呕逆,或不呕逆兼证虽多,惟以其神昏不能言,但噫噫作声,或全不作声,谓之痖瘴,此热瘴之甚者。”多属危证。治当散其血,宜急用麦冬汤调黑神散救治。如证见目上视口噤牙关紧闭,昏不知人,遗尿遗屎不能言者,宜以手重拿曲池虎口颊车人中、亦知畏疼,不能出声叫哭,待热微时,稍能言语,为痰迷心窍,宜用青州白丸子,二陈合星附汤,或三生饮等方。元气虚者,加人参。亦可选用香附散养正丹苏感丸正舌散、及血竭麝香南星茯苓等药。参见瘴疟条。

  哑瘴喉风


病名。又名哑喉风、哑瘴、哑瘴风。指喉风合并口不能言牙关不开。多由肺胃积热生痰,复感外邪所致。治宜疏风清热,祛痰消肿。内服温胆汤等。

  哑胎


病名。指孕妇失语。明·赵献可《邯鄣遗稿》:“胎前忽然不语者,谓之哑胎。”参见子条。

  哑嗽


病名。咳嗽而声音嘶哑者。因邪郁于肺,肺气闭塞,或肺脏虚损所致。《类证治裁·咳嗽》卷二:“哑嗽气促满闷失音,通声煎;肺实痰壅,宜杏、桔、、贝、竹叶之属;肺虚喉燥,宜生脉散玉竹款冬花外感寒包热者,细辛半夏、姜辛散之;内伤火刑金者,六味汤生脉散顿咳至声不出者,痰郁火邪桔梗汤贝母枇杷叶久嗽失音杏仁膏。”本症见于急性喉炎或久咳、剧咳患者。

  哑门


经穴名。《素问·气穴论》:“名门。”《千金翼方》。又作痖门。近作哑门。别名舌横舌厌。属督脉督脉阳维之会。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布有第三枕神经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暴,失语,头痛项强脊强反折,聋哑,癫痫,及精神分裂症,癔病,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等。直刺0.5-1寸,禁深刺

  哑科


小儿科的别称。因幼儿不能自述病情,故名哑科

  哑惊


病证名。惊风之一。《许氏幼科七种》:小儿惊风发搐“壮热痰涌,抽无声者,俗名哑惊。”用羚羊钩藤汤琥珀抱龙丸

  哑喉风


病名。指牙关紧闭,口不能言唇青面紫、时流冷涕、汤水难咽、咽喉肿痛疾病。多由风痰火气郁于咽膈所致。治宜疏风宣肺、祛痰利咽。方选清咽利膈汤黄连温胆汤等加减。

  哑风


病证名。出《解围元薮》卷一。

①指痰湿壅遏肺系,致肺气实而声音不出,参条。

②指中风后出现的声哑无音,亦称。详该条。

  哑嗄


病名。即。出《红炉点雪》卷二。详参条。

  芽儿


婴儿初生的称谓。见《育婴家秘》。形容婴儿初生“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生机蓬勃、欣欣向荣。

  牙肿


证名。即牙龈肿。治法:属风邪入侵者,宜疏风消肿,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属血虚者,宜补血养血,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等加减。属肾阴虚亏,虚火上炎者,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等。

  牙痈


病名。又名附牙痈牙蜞风牙痈风。多由阳明胃经火毒郁而不宣,上攻牙龈所致。表现为牙龈深处肿起而胀硬,焮红疼痛,甚则肿连腮颊等。类今之牙周脓肿疾患。《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牙边生痈者如豆大,此脾胃二经火也。宜用小刀点破,搽以冰片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牙痈胃热牙床寒热坚硬痛难当,破流脓水未收口,误犯寒凉多骨妨。”治宜清胃、泻火、解毒、消肿。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化裁。热盛者服蟾酥丸便秘双解贵金丸外治:搽冰硼散,若有多骨(即死骨)应取出。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牙周脓肿并发颌骨骨髓炎,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便加快痊愈。

  牙龈风


病名。见《喉科心法》。本病牙龈的上下内外均可产生。初起牙匡肉红肿,齿痛彻心,发于外者轻,发于内者重,由肾火胃热熏蒸而成。治宜泻火、解毒、消肿。可选用清胃散知柏地黄汤泻心汤等加减。

  牙龈


人体解剖名称。又外牙龂(音、义均同龈)、齿龈。指牙床上之肉,又分上龈、下龈。《证治准绳·杂病》:“齿分上下龂,上龂属足阳明胃经,下龂属手阳明大肠经。”《赤水玄珠》卷三:“齿者骨之余,肾之标寄于龈,养于气血。”牙龈的病变常与胃及肾等脏有密切关系。

  牙龂宣露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牙龈宣露栝楼根贰两砂锅内甘草水煮软取出令干,鸡舌香十枚,白芷半两,麝香壹分,右为细末,每用少许揩牙,误咽无妨。”详见牙宣条。

  牙龂


解剖名称。即牙龈。《证治准绳·杂病》:“齿分上下龂(亦作龈,齿根肉也)。上龂属足阳明胃经,下龂属手阳明大肠经。”牙龈病多与胃、大肠疾病相关。临床上应将它们联系起来辨证施治。详牙龈条。

  牙齩痈


病名。本病多因阳明湿火熏蒸,火毒上冲齿龈所致。可见牙尽齩中,盘牙尽处,齿龈肿起,或齿龈与腮颊之间肿痛异常,牙关开合不利,汤水难进等的症状。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等加减。本病类似今之智齿冠周炎。

  牙齩(yǎo)


①证名。齩,同咬,啮也(《广韵》)。系指上下牙相咬的病证。有时兼见口不能开,牙关紧闭。多由内蕴火热,外感风邪,或为内风鼓动等病因所致。《咽喉经验秘传》:“牙齩生于牙尽齩中,牙关紧闭,此症初起热甚,至夜尤盛,然不难愈,不害命也。”治法:属火热内蕴,外感风热者,宜选用疏风清热之剂。属内风鼓动,有惊厥之征者,宜选用熄风解痉之剂。

解剖部位。齩,啮骨也(《说文》)。指颞颌关节而言。

  牙蕈(xùn迅)


病名。系指牙龈肿硬如蕈状。见《外证医案汇编》卷二。牙蕈形似核桃,坚硬,多由心胃之火煎熬而成,不可针破,否则失血难痊,宜耐心调理。治宜清胃泻火,消肿散结。可选用清胃散加减。《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痔蕈挺耳窍生,肝肾胃火凝结成,微肿闷疼皮损破,塞久令人必重听。”病患于耳道内,状如蘑菇者名耳蕈。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外耳道乳头状瘤,可行手术切除。

  牙宣


病证名。系指齿龈肿痛,龈肉日渐萎缩,终至牙根宣露,齿缝出血或流脓的病证。又名龈宣、牙断宣露。本病的病因,《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认为:“脾胃中热涌而宣露也。”而《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则认为是胃经客热风害侵袭。总之,本病相当于今之慢性牙周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①脾胃积热又感寒邪。治宜发散寒邪,清泻胃热。方用清胃散加减;②肾气虚衰所致。治宜培补肾元。用肾气丸加减。除以上两种情况外,《证治准绳·杂病》又认为:“血从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按这种解释,牙宣齿衄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说法。因此,其证治可互相参考。

  牙泻


病名。见《喉科方论》。又名牙根流血。多由阳明胃火炽盛,或热迫血行所致。症见齿龈肿痛,齿根出血。治宜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可选清胃散玉女煎等加减;或用草决明煎水含漱。参见齿衄条。

  牙痛穴


经外穴名。位于手掌侧面,当第三、四掌指关节间之中点处。主治牙痛,下颌关节痛。直刺0.3-0.5寸;或向上斜刺0.5-1寸。

  牙痛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齿皆是骨之所终,髓气所养,而手阳明支脉入于齿脉湿髓气不足,风冷伤之,故疼痛也。”形成本病的原因有四:

①因于火者,系阳明伏火与风热之邪相搏,风火上炎致牙齿疼痛。患牙得凉痛减。治宜疏风、泻火、解毒。用清胃散玉女煎等方加减治疗;②因于寒者,风寒之邪客于牙体,致齿牙疼痛,患牙得热痛减。治宜散寒止痛。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③因于虚者,多属肝肾两亏,虚火上炎,致牙齿浮动隐痛,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可选用左归饮大补阴丸知柏地黄汤等加减。

④因湿热客于手足阳明二经,致龈肿腐溃,或齿牙腐蚀,甚至蛀空疼痛者,治宜清热、除湿、止痛。可选用温胆汤甘露消毒丹酌加细辛蜀椒等。此外,龋齿、蛀蚀亦可致牙痛。参见齿龋条。

  牙疼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即牙痛。详该条。

  牙蜞风


病名。见《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咽喉经验秘传》:“牙痈一名牙蜞风。初起有小块,生于根肉上,或上或下,或内或外,其状高硬。”本病多由阳明胃经火毒上攻牙龈所致。治宜清胃泻火,方用清胃散加减。参见牙痈条。

  牙衄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齿衄,详该条。

  牙漏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又名齿漏。多由火郁水亏,阳明气血阻滞所致,或继其它齿牙疾患久不愈而成。症见齿缝出脓血,经久不愈,甚则齿落。《咽喉经验秘传》:“牙漏即牙槽久不愈,缝中出白脓,极难调治,甚则牙落。”本病类今之根尖瘘管。初起可选用升阳散火汤加减,久不愈者可予六味地黄汤加减。宜常保持口腔清洁。

  牙菌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系指牙根龈肉肿起,色紫,因其形似菌者故名。多由阳明火炽,血热气滞所致。《咽喉经验秘传》:“牙菌生于牙根,其状紫黑色如菌,此系火盛血热而兼气滞。”治宜清热凉血。可选用犀角地黄汤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牙关紧急


证名。牙关紧收,口不能开。见《卫生宝鉴·咽喉口齿门》。多由痰气风火壅阻经络所致。如卒中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急者,为中风痰。若皮肉破伤,风从疮口而入,证见项强牙关紧,状如发痉,为破伤风。若因七情内伤气逆为病,痰潮昏塞,牙关紧急,为中气

  牙关骨打落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跌损妙方·头面门》。见颊车蹉条。

  牙关


推拿穴位名。位于颞颌关节处。治口噤不开。《厘正按摩要术·立法》:“牙关在两牙腮尽近耳处,用大中二指,对过着力合按之,治牙关闭者即开。”

  牙根


解剖名称。见《医学准绳六要》。即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

  牙疳


病名。指牙龈红肿,溃烂疼痛,流腐臭脓血等症。《儒门事亲》卷五:“牙疳者,龋也。龋者,牙龂腐烂也。”据病因及其特点分为:风热牙疳青腿牙疳走马牙疳三种。其中以风热牙疳较为多见;青腿牙疳因其下肢兼见青色肿块而故名,走马牙疳发生在小儿。因发病急骤,故名走马,是一种较危重的急性口腔病,多因病后余毒未清而发。本病的治疗原则:以清阳胃热为主。属风热者,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属寒湿凝滞者,宜祛寒燥湿;属余毒未尽者,治宜解毒,清热,祛腐。详各该条。

  牙缝出血


病证名。《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牙缝出血不止,无非胃火所致,宜以前清胃药主之。亦有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六脉微细,全非实热火证。牙缝之血,大出不能止,而手足厥冷者,速宜以镇阴煎主之,若误用寒凉,必致不救。”《鲍氏验方新编》卷一认为:阴火内燔,冲激阳明乃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治宜标本兼顾,辨证用药。参见齿衄条。

  牙风


病名。为一般牙痛的泛称。《奇效良方》卷六十二:“长春牢牙散,乌髭发,去牙风。……右为细末,早晚刷牙。”临床上所见到的牙痛病患,尚须审证求因,辨证用药。

  牙儿鼻塞


病证名。小儿鼻塞多因风寒侵袭鼻窍所致。治用通关膏敷囟,消风散煎服。

  牙疔风


病名。见《喉科新法》。本病不分上下内外,生于牙缝之间,初起寒热交作,牙齿疼痛,疮形如粟,红紫坚硬,若麻木肿腮颊,神昏者凶,由胃经火毒而成,即服六神丸,再服清胃散加减。

  牙疔


病名。系指牙龈肿起如粟,色红疼痛,甚至连及腮颊的病证。本病多由阳明火毒或大肠湿热蕴积上熏牙齿所致。《医宗金鉴》卷六十五:“牙疔牙缝胃火成,大肠湿热亦可生,肿如粟米连腮痛,若兼麻痒即黑疔。”治宜解毒清热,消肿止痛。可选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外吹清咽利喉散。

  牙床


解剖名称。《医学入门》:“以牙床属胃,牙齿属肾。”即牙车。详该条。

  牙齼


病证名。齼,系指牙齿接触酸味的酸痛感觉。《本草纲目粉锡附方:“食牙齼,韶粉揩之。”即齿齼。见该条。

  牙虫


病名。又名齿虫

①指牙被虫蛀而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虫是虫食于牙,牙根有孔,虫在其间,亦令牙疼痛食一牙尽,又度食余牙齿。”

②指蛀蚀牙齿的虫。《鲍氏验方新编》卷一:“五倍子煎浓汁,含漱数次,其虫立死,其患永除。”亦可将荜拨塞含于牙孔处。

  牙齿蚛(zhong)孔


病证名。虫牙的另一别称。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治牙齿蚛孔,有治虫诸方。夫牙齿虫者,是虫蚀于牙齿,而令疼痛也。皆牙齿根孔穴,虫居其内。应经常保持口腔清洁。

  牙齿历蠹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齿皆是骨之所终,髓之所养也。手阳明足阳明之脉,皆入于齿,风冷乘其经脉,则髓骨血损,不能荣润于牙齿,故令牙齿暗黑,谓之历蠹。”参见齿龋条。

  牙齿风疳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多由脏腑壅滞,久积风热,脾肺不利,心胸痰饮,邪毒之气,冲注上焦,熏蒸牙齿所致。证见齿龈肿痛、溃烂,甚则牙齿松动,脱落,或脓血俱出,虫蚀齿根,口内常臭。治宜疏风清热,解毒祛痰。可选用仙方活命饮清胃散等加减。

  牙齿动摇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齿牙浮动。导致牙齿松动的原因有:

龋齿虫蚀蛀空,致牙齿动摇者;②胃中伏火,火毒上攻而牙齿动摇者;③因肾气虚衰,不能固齿,致齿龈宣露牙齿动摇者等等。治宜分虚实,分别选用清胃散玉女煎甘露饮、五灵膏或六味地黄汤加减。并宜保持口腔卫生,常以银花甘草薄荷连翘等煎汤漱口。常服还少丹可牢牙齿。

  牙齿虫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认为:“牙齿虫是虫食牙,又食于齿,亦令牙齿疼痛。皆牙齿根有孔,虫居其内,食牙齿尽,又度食余牙齿。”参见牙虫齿虫条。

  牙车


解剖名称。出《灵枢·本藏》。又名牙床。即口腔内载牙之骨,分上、下两部分。即今之牙槽骨。

  牙叉发


病名。见《证治准绳·外科》。系指左右牙叉骨接处发痈疽,肿处胀攻骨及牙关,张口不得的病证。多由风热上攻,或多食烧炙之物所为;或因患牙痈即从牙缝中破出脓血。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止痛。方可选用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三黄凉膈散等加减。此外亦有谓牙叉发骨槽风者。详骨槽风条。

  牙叉


病名。系指牙根叉中肿胀,色红疼痛,甚则牙关紧闭,饮食有碍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牙叉生于牙根叉中,齿不能开,牙关紧闭……此症初起势甚,至夜尤甚。”多由阳明火毒上冲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黄连解毒汤清胃散等加减。若脓成;则以刀针刺破排脓。外吹冰硼散。参见骨槽风条。

  牙槽风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本病初发之时,齿痛不已,以后牙根浮肿,紫黑色,或出血,久则腐烂而臭。多由阳明痰毒邪火上熏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五味消毒饮清胃散等加减。参见骨槽风条。

  牙XX


病名。即牙XX。

  牙XX(tā靸)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或称牙XX,系因胃火上冲所致。症见牙龈肿痛,状似大豆,或内或外,发无定处。或伴有寒热阳明胃火之证。治宜清胃泻火、消肿。多以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加减化裁。参见牙槽风条。

  牙


解剖学同名器官。中医认为:牙齿,骨之余,肾之标寄于龈。髓之所养,故随天癸盛衰也。人之天癸又与肾气相关,故牙和肾气盛衰又有密切的关系。肾气健旺则齿牙坚牢,反之肾气虚衰则齿牙浮动,作痛不已。又《外科大成》卷三:“(牙齿)当门为齿……两傍为牙。”

  牙(齿宣)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系指齿龈出血,久则萎缩,以致齿根宣露的病证。即牙宣,详见该条。

  鸭溏


病名。大便泄泻,清稀如水,状如屎之证。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又称鹜溏、鹜泻。《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鸭溏者,大便如水,中有少结粪者是也。”《医学入门·杂病》:“协寒自利,不渴,曰鸭溏,清白如屎状。”《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鸭溏,如屎之溏,澄彻清冷也。”参见寒泄条。

  鸭怪


病名。见《中医外科法》(上海中医学院编)。其病系血吸虫尾蚴侵入肌肤所致。因该病多见于养地区的农民,故而得名。患者均有接触秧田水的病史。以小腿伸侧常见,患处皮损处可呈现绿豆黄豆大丘疹或丘疱疹,疱底绕以红晕,呈散在分布,剧痒,甚者从膝部到踝部红肿明显。以外治为主,可用三黄洗剂射干溶液外搽,或用枯矾粉、青黛散外扑。除此之外,应注重预防。灭螺,为预防该病的重要环节。另外,在下稻田劳动时可用防护用具或涂保护性药膏。即禽类血吸虫尾蚴皮炎(属于稻田皮炎之一种)。

  鸦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鸦黄者,十指毒绿,舌上生黑点,唇口青黑,身如黄铜。”用治胆黄方。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鸦啖疮


病名。肌肤疮疡之一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二。该病多因脏腑虚寒,气血衰少,热邪侵袭肌肤而发,是一种慢性皮肤疮疡。无一定部位,可发于全身皮肤。证见其初起之疮形如钱孔,多突发肿痛,渐至溃烂,疮面色黑流水,表面凹陷,形同乌鸦所啄之状。治宜扶正解毒,内服可选用四妙散加减,外可用啖散干掺。

  鸦叉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即手丫发。见该条。

  押手法


针刺时如何使用押手协助刺手进针的方法。临床常用的有指切押手法撮捏押手法舒张押手法骈指押手法等数种。详参各该条。

  押手


针刺时用来按压穴位配合进针的手。一般习用左手。押手具有固定穴位,防止针体弯曲,减轻进针疼痛而使进针顺利等作用。《难经·七十六难》:“知为针者信其左。”是对押手作用的重视。

  押法


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体痛候》。用指腹压在局部不动,比压法要轻。

  压推法


推拿方法名。在背部选择脊柱有压痛的棘突,以拇指或其他手指左右滑动地用力按压。常用治疟疾及各种脏腑疾患。

  压舌板


器械名称。

①为祖国医学烙法中用以检查、治疗喉瘤乳蛾等之铜制专用器械。略呈弯形或直形。治疗时压迫舌部,以保护舌部和下唇部等处,以免烙铁烫伤。

②为普通压舌板(有铜制、银制、骨制、角牙制以及竹制)。较前压舌板稍窄,用以暴露喉关各部,以便诊查。

  压法


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论·目暗不明候》。用手指、手掌或尺骨鹰嘴突用力向下进行按压,与按法相似,但用力较重。多用于肌肉较丰厚的部位。有行气活血舒筋止痛等作用。参见按法条。

  压垫


正骨器物名。又名固定垫。系骨关节损伤整复后用以夹缚固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止骨折复位后再移位、矫正成角以及侧方移位等骨折有着重要的作用。所用取材宜柔软而有韧性,并有一定形状和支持力,以具有吸水功能之毛边纸或脱脂棉为较佳。其制作当据所固定部位之不同需要,做成各种形状之压垫。常用者有平垫、塔形垫、梯形垫、分骨垫葫芦形垫、横垫等等。

  《易简方》


医方著作。一卷。宋·王硕撰。约刊于12世纪末期。首记人参甘草附子等30种常用中药的药性及其单方验方;次载三生饮姜附汤等常用方30首,介绍方剂组成及其临床应用;末载养正丹来复丹等10种丸药的处方及其多种适应症。选方以《三因方》为主,数量虽不多,却切于临床实用,故在当时流传颇广。现存日刻本、清刻本。

  遗遗(wèi)


从容自得的样子。《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

  湮尻(kāo)


疮病证名。出《外科启玄》。即红臀。指婴儿在尿布遮盖处的局限性皮炎。出《外科启玄》卷八。该病多婴儿下身清洗不及时,以及湿尿布过久浸渍,湿热之气蕴积肌表所致。好发于下腹、股内侧,会阴及臀部等处。证见初起时,局部呈现大片红斑,边缘清楚,或时有轻度浸润,表面光滑红润,间有丘疹,水泡,糜烂,严重时可因并发感染而出现脓疱,恶寒高烧。治宜当辨是否有兼证,一般用伏龙肝不拘多少研细末加滑石粉少许扑患处。如疱破渗液用野菊花苦参各等量煎汤等温湿敷,外搽青黛散。若合并感染成脓者,参见外痈治疗。即尿布皮炎。


上一篇:(拼音Y)第十八篇 下一篇:返回目录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