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D)第八篇


  蠹肉


指高突于疮口之增生肉芽组织。出《外科理例》卷一。即胬肉。详该条。

  端法


推拿手法名。用两手或一手拿定治疗部位,依据病情从下向上或从外向内用力托起。《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端者,两手或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也。”本法大都拔伸后进行。常用于落枕、轻度颈椎错位,以及部分骨折、脱位、伤筋等病症。

  端坐复位法


正骨手法之一。该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错位等疾患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坐于方凳上,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医者可坐于患者背后。以患棘突向右偏歪为例:首先用双拇指摸法,查清偏歪棘突之位置,然后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左手掌部压于颈后,拇指向下方,余四指扶持左颈部(使患者稍低头),同时嘱患者双脚踏地,臀部正坐不准移动(助手面对患者站立,两腿夹入患者左大腿,双手压入左大腿根部,维持患者正坐姿势),左手拇指扣住偏向右侧之棘突,然后医者右手拉患者颈部,使身体前倾90度(或略小),接续向右侧弯(尽量大于45度),在最大侧弯位,医者以右上肢使患者躯干向后内侧旋转,同时左手拇指顺势向左上顶腰椎棘突,即可察觉指下椎体有轻微错动,往往伴随“喀啪”一声。之后,双手拇指从上至下将棘上韧带理顺,同时松动腰肌。最后用一手拇指从上至下顺次按压一遍棘突,检查歪斜棘突是否已拔正,上下棘间隙是否已等宽。棘突向左侧歪时,医者扶持患者肢体和牵引方向相反,方法相同。

  短虫


指蛲虫。《说文·虫部》:“蛲,腹中短虫也。”《素问·脉要精微论》:“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短刺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短,指接近。《灵枢·官针》:“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指治疗骨痹的针刺方法。其法进针后稍许摇动针柄,逐渐深入至骨旁,然后短促提插,故名短刺。以治深部病痛。

  短骨


泛指体内细小的骨骼,如腕骨跗骨等。

  短脉


脉象名。首尾俱短,不能满于寸口应指在关部较明显,而寸、尺部均有不足之感,一般主气病。有力主气郁,无力主气损。《素问·脉要精微论》:“短则气病。”

  短期


谓死期将近。《灵枢·终始》:“人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关格者与之短期。”《素问·阴阳类论》:“请闻短期。”

  短气


证名。出《灵枢·癫狂》:即呼吸短促,类似微喘、气难以接续。《医宗必读·喘》:“短气者,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痰声。”亦当从辨证中区别虚实虚证多见于肺虚体弱或病后元气亏虚患者,其症声息低微,头眩肢乏,或兼见形瘦神疲;实症由痰饮气滞、瘀阻等所引发,症见呼吸气粗,胸腹胀满,心胸窒闷等。《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短气治法当结合虚实见证而定。参见少气喘证等条。

  短气不足以息


证名。指呼吸短促、上气微喘。《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平人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尤怡注:“无寒热,无新邪也,而乃短气不足以息,当是里气暴实,或痰或食或饮,碍其升降之气而然。盖短气有从素虚宿痰而来者,有从新邪暴遏而得者,二端并否,其为里实无疑。”临床上此证之虚实,当结合病史、体质、兼证等不同情况予以判定。参见短气喘证等条。

  短气嗽


病证名。指短气咳嗽兼作,由肺肾不足,感邪而致咳逆。《诸病源候论》卷十四:“肺主气,候皮毛气虚为微寒客皮毛,入伤于肺则不足,成咳嗽。夫气得温则宣和,得寒则否涩,虚则气不足而为寒所迫,并聚上肺间,不得宣发,故令咳而短气也。”亦可由肾虚、感邪而发,多属重证。吴澄谓:“短气嗽。气亏于下,元海无根,上浮胸臆,呼不能开,咽不能降,气短喘咳,不相接续者,大虚之证,贞元饮。”参见短气咳嗽虚嗽条。

  段康年


南宋医家。镇江(今江苏镇江)人。其父随高宗南渡,深知朝廷衰败,告以守室不可仕,唯医可托迹,遂以医为业,凡有疾者,皆以药济之,不求报。王实斋荐之于朝,坚辞不就。

  段深


五代时后梁医家。开平间(907-910年)以善医待诏于翰林,时梁太祖抱病,久之,其甚浊,欲服石药。深按太仓公传曰:“中热者,不可服石。”太祖善其言,令进饮剂,疾稍愈。乃以币帛赐之。

  段璲


唐代医家。懿宗时(860-873年)与马及、赵玘、符虔休等同为太医院医官,懿宗病重时皆下狱,至懿宗下遗诏始释。

  段翳


汉代医家。字符章。广汉新都(今属四川)人。有一生来就段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段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于简中,告生曰:“有急,发视之。”生到一地,与吏争渡,吏伤从者头,生开简得书,言头破者,以此膏裹之,创者即愈。生叹服,乃还段处卒其业而归。

  段元亮


唐代医生。撰有《五脏镜源》、《病源手镜》,均佚。

  断产


断绝生育。《千金要方》卷三:“妇人断产方:蚕子故纸方一尺,烧为末,服之,终身不产。”

  断肠草中毒


病名。因误服断肠草中毒断肠草又名钩吻、胡藤、烂肠草黄藤毒根等。详钩吻中毒条。

  断绝


证名。又称断泄。见《医宗金鉴》卷十九。详断泄条。

  断脐法


又名脱脐法、剪脐法。即小儿初生剪断脐带之法。一般先洗浴,后断脐,以免水湿侵入。《医宗金鉴》:“先用剪刀向火烘热,煎断脐带,次用火器绕脐带烙之。”自普及新法接生以来,均改用快速断脐法。本法已不有。

  断乳


徐润之《最新三字达生续编》卷五。又名回乳消乳。指用药物断乳汁的分泌。常用炒麦芽80-100克水煎顿服。又《胎产辑萃断乳方:归尾赤芍红花酒洗、牛膝酒洗,水煎临卧服。

  断乳法


婴儿出生8-12个月是断乳的适当时期。一般从两个月起即可加喂米汤,消化能力强的,三个月可加喂稀粥,四、五个月加蛋黄、菜泥等食物。从第六个月开始可逐渐减少母乳,至一岁以内断奶为好。

  断胎


妇科学术语。即打胎。见清·汪嘉谟胎产辑萃》。亦即今称之人工流产。

  断泄


证名。筋骨萎缩,肢体痿废不用之证。又称断绝。属痿躄之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即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金匮要略心典》卷上:“此亦内伤肝肾,而由于滋味不节者也。枯泄相搏,即筋骨并伤之谓。曰断泄者,言其生气不续,而精神时越也。营不通而卫不行者,病在阴而及于阳也。不通不行,非壅而实,盖即营卫涸流之意。”参见痿躄条。

  断绪


病名。又称断续。《千金要方》卷二:“妇人立身已来全不产,及断绪久不产三十年者。”即不孕。详该条。

  断续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断绪。详该条。

  断针


又称折针。针刺时针身误断在体内,多因针身有损伤,针刺时用力过重,或病员突然变动体位所造成。《针灸聚英》:“按《素问》云‘针耀而匀’,示人临病当检视其针,令光耀滑泽,匀直而无曲损也。能守此训,自不致折矣。”指出针刺前应注意检查,着重预防。对其严重者应手术切开取出。

  断指


病名。

①指因外伤而指断者。见《外治寿世方初编》。有:“误断指头,降香研末掺之,包以丝绵七日。忌落水冒风……。又真苏木为极细末掺于断指间接定,外用蚕茧包缚牢固,数日即如故。”

②指调疽之色黑无脓者,亦名断指疔,因该病可致指断,故称断指。出《外科大成》卷二。治宜以温阳通脉,活血祛瘀为主,晚期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应截去患指以泄其毒。详见脱疽条。

  断指疔


病名。指患指疔而见色黑无脓者。出《治疗大全》。即断指②。详见该条②。

  断子法


古代称人绝育的方法。《张氏医通》卷十:“断子法:用麹一升,无灰五升,煮至二升半,滤去滓,分三服,经候至前一日,晚进一服,次早五更一服,天明二服,月经即行,终身无妊矣。”

  煅


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物放在火内烧红,或放于耐火容器中间接用火煅,使其质变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如牡蛎龙骨瓦楞子明矾等。

  煅淬


中药学术语。指中药炮制法之一。是将药材用火煅红后,立即投入冷水或或其他液体辅料中,使其脆的方法。淬后不仅易于粉碎,且辅料被其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如自然铜鳖甲黄连煮汁淬炉甘石等。

  对侧取穴


取穴法之一。与交叉取穴法同。参见该条。

  对口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即脑疽。见该条。

  对口疮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即脑疽。见该条。

  对口疔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脑疽之未老先白头者。见脑疽条。

  对口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脑疽。见该条。

  对口疽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一。即脑疽。见该条。

  对口痈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脑疽。见该条。

  《对山医话》


医话著作。四卷。补篇一卷。清·毛祥麟撰于1903年。书中记述了医药典故、医林逸事、民间疗法、医理、药物的心得体会等。对诊治中因循执方等弊病予以批评。书中尚有炼丹等内容。现有1905年印本、《三三医书》本和《中国医学大成》本。

  对修常居


导引功法名。以两手按揉两眉后凹陷处。有明目醒神等作用。《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上》:“常以两手按眉后小穴中。……眉后小穴,为上元六合之府,主化生眼晕,和莹精光,长珠彻瞳,保炼目精。是真人坐起之道。一名真人常居。”

  对应取穴


取穴法之一。指在与病痛部相对应的远部选取穴位,包括前后对应、上下对应、手足对应、左右对应等,为经络整体联系的灵活运用。如鼻塞风池项强承浆、头顶痛取涌泉膝痛尺泽等。

  对症选穴法


针灸取穴法之一。即直接取用对某些症状有特殊疗效的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又称随症选穴。如牙痛合谷,胃痛取三里腰痛委中发热大椎等。

  兑冲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神门,参见该条。

  兑端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布有面神经颊支、眶下神经分支及上唇动、静脉。主治癫狂,口?唇动,齿龈痛,鼻塞,鼻出血,及口腔类,鼻炎,癫痫晕厥等。直刺0.2-0.3寸。

  兑发


兑通锐。即锐发。《人镜经》:“耳前发脚为兑发。”参锐发条。

  兑骨


①骨骼部位名。亦称锐骨。指手腕背部小指一侧的骨性隆起,今称尺骨茎突。《针灸甲乙经》:“神门者,……在掌后兑骨之端陷者中。”

经穴别名。一出《针灸甲乙经》。即颧髎。见该条。又《难经·六十六难》:“少阴之原,出于兑骨。”丁注:“兑骨,即神门。”参见神门条。

  兑疽


病名。兑疽为多意之病名。属同名异病。《灵枢·痈疽》中之“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尻在尾骨下,锐与兑通,《灵枢》之锐疽兑疽。《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发于尻,名曰兑疽。”故知兑疽锐疽属异名同病。然《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则另有所指:“发于股阳,名曰兑疽,其状不甚变,而脓附骨。”之部位与性质均不同于前者。第三种即《外科大成》卷二所指系生于腕横纹与腕动脉间,兑骨内侧所生之。证治参见有头疽附骨疽等条。

  兑廓


眼科解剖术语。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而命名的廓名。见《证治准绳·杂病》详见泽廓条。

  兑泽廓


眼科解剖术语。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而命名的廓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也即泽廓,详见该条。

  敦阜


厚而高。指土运太过。《素问·五常政大论》:“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王冰注:“敦,厚也;阜,高也。”

  敦厚


笃厚诚实。《灵枢·逆顺肥瘦》:“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气和调。”

  敦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亦名(疒童)敦疽足指发。指除大趾外发于四趾之脱疽。证治详见脱疽条。

  敦敏


诚实而聪明。《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王冰注:“敦,信也;敏,达也。”

  敦痈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脱疽之色赤、肿痛如汤泼火燎者。详见该条。

  顿灸


灸法用语。指一次灸完规定的壮数,与报灸对称。《千金要方》灸脚气八穴,“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勿令顿灸,三报之佳。”《普济方》:“灸风者,不得一顿满一百。”

  顿咳


见《医学正传》。即百日咳。详该条。

  顿呛


病名。指阵发性咳嗽,连咳不已。《医学真传·咳嗽》:“咳嗽,俗名曰呛,连咳不已,谓之顿呛。”“小儿患此,谓之时行顿呛。”其证一气连呛二三十声,少则十数声,呛则头倾胸曲,甚则手足拘挛,痰从口出,涕泣相随,从膺胸而下应于少腹。《温热经纬》:“咳嗽气逆,连咳十余声,咳至不能转吸者,名顿呛二冬膏主之。”即百日咳。详该条。

  顿嗽


病名。其证不咳则已,一咳则连续十数声至数十声,咳虽剧而痰不易出。多因燥热灼津而致。《医述》转引方星岩之说:“顿嗽症,大都肺燥津伤,故咳剧痰不易出,宜仿清燥救肺汤大意。”亦称顿呛,详见该条。

  顿泻


病名。因脾虚湿盛所致夜间肠鸣,清晨泄泻之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日间无事,将腹膨,一夜肠鸣,不得宽泰,次早洞泻,此名顿泻。”治宜健脾利湿。偏湿盛者,用胃苓汤木香砂仁;偏脾虚者,用理苓汤木香

  遁尸


病名。指一种突然发作、以心腹胀满刺痛、喘急为主症的危重病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遁尸者,言其停遁在人肌肉血脉之间。若卒有犯触即发动,令心腹胀满刺痛,喘息急,偏攻两胁,上冲心胸,其候停遁不消者是也。”可选用木香散鹳骨丸等方。

  《遯(dùn,遁)园医案》


医案著作。二卷。萧伯章撰。刊于1921年。本书不分门类,记述详细,医理分析浅显形象。从这些医案中可以分析出萧氏长于脉诊,善用经方。但倡言“仲景而后无完医”,诚属片面之论。现有初刊印本。

  多汗


病证名。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等篇。指排除天热、厚衣、运动、服药等引起出汗的正常因素而汗出增多。

  多寐


病证名。同多眠症。《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谓多寐为心肺之病。一由心神昏浊,不能自主;一由心火虚衰,不能生土而健运。可以多种原因引起。若体重或浮而多寐,为湿胜,宜平胃散防风白术。食方已即困倦欲卧,为脾气弱不胜食气,俗称饭醉,宜六君子汤山楂神曲麦芽。四肢怠惰而多寐,为气弱,宜人参益气汤长夏懒怠,四肢无力,坐定即寐,为肺脾两经之气本弱,复因炎暑所逼而致,宜清暑益气汤病后多眠,身犹灼热,为余邪未清,正气未复,宜沈氏葳蕤汤狐惑症见默默多眠,可辨证选用甘草泻心汤内服、苦参汤熏洗。风温阳脉浮滑,阴脉濡弱,发热咽干口苦,微恶寒,闭目欲眠,为少阴伏邪发出,更感太阳客邪,宜黄芩汤桂枝石膏,甚则葳蕤汤加减。热病得汗后,脉沉细身冷喜卧,或脉沉细昏沉不省,为阳气内遏,急与药令四肢温缓,不尔有熟睡死者,宜四逆汤。汗下后酣眠者,为正气已复,可不用药。参见嗜卧多眠善眠等条。

  多眠


证名。因病而见困倦欲睡。《类证活人书·问多眠》谓多眠可见于风温证、小柴胡证、少阴证狐惑证。风温证者,尺寸脉俱浮,头痛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支不收,默默但欲眠,不可发汗,宜萎蕤汤。少阳证者,本太阳证,十日已去,表证已解,而见脉浮细,嗜卧胸满胁痛,治用小柴胡汤。少阴证者,尺寸脉俱沉细,但欲寐。急与四逆汤,速复其阳。狐惑证者,状如伤寒,四肢沉重,忽忽喜眠。须看上下唇,上唇有疮,虫蚀五脏;下唇有疮,虫蚀下部。按狐惑证辨治。参见嗜卧多寐多卧善眠等条。

  多少箴


养生箴言。《昨非庵日纂》:“少饮,多馔粥;多茹菜,少食肉;少开口,多闭目;多梳头,少沐浴;少群居,多独宿;多收书,少积;少取名,多忍辱;多行善,少干禄。便宜不在往,好事不如无。”

  多所闻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耳中多所闻二穴。”王冰注:“听宫穴也。”后《针灸聚英》等作听宫之别名。见该条。

  多忘


证名。多因心血虚损而见健忘。老年肾虚者亦颇多见。又名善忘健忘。《诸病源候论·多忘候》:“多忘者,心虚也。心主血脉而藏于神。若风邪乘于血气,使阴阳不和,时相并隔,乍虚乍实,血气相乱,致心神虚损多忘。”肾虚者则当补肾健脑。详见健忘

  多卧


病证名。出《灵枢·大惑》。即嗜卧。详该条。

  多喜


证名。喜乐不禁之证。出《灵枢·行针》。参见喜笑不休条。

  夺


①丧失,耗损。《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②虚弱、衰败。《素问·脉要精微论》:“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

③相争,交争。《素问·脉解》:“阴阳内夺,故目(目巟)(目巟)无所见也。”

④剥除,削弱。《素问·至真要大论》:“暴者夺之。”“盛者夺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郁夺之。”张景岳曾将治疗郁病的三种方法,即吐、伐、泻,称之为“三夺”。

⑤决定、裁夺。《素问·版论要》:“治在权衡相夺。”

⑥针刺的泻法。《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

  夺汗者无血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灵枢·营卫生会》。参夺血者无汗条。

  夺精


病证名。即精气严重耗伤。主要表现为面色(白光)白,神情惨淡,目昏眼花耳聋脉极数或极迟等。《难经·十四难》:“(脉)一呼……四至曰夺精……二呼一至曰夺精。”虞庶注:“其人气耗血枯,神惨色夭精华犹如夺去。”又注:“阳气乱,故脉数,数则气耗,耗则精无所归,独加夺去,故曰夺精。”

  夺命


经外穴名。出《针灸聚英》。《医学入门》名惺惺。在上臂前外侧,当肩髃穴与尺泽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头晕丹毒,上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夺食风


病名。系指咽喉或上肿生血泡,胀塞疼痛的病证。见《重楼玉钥》卷上。本病多由肺胃蕴热,热邪上冲所致。治宜泻火清热。方用清胃散加减。也可用刀针挑破出血,后吹冰硼散。参见呛食泡条。

  夺血者无汗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灵枢·营卫生会》。夺,耗损之意。血汗同源,均属阴津,如阴血已经耗伤,不能再发其汗;已经发汗的,不能再耗其血。发汗而又耗血,耗血而又发汗,汗血两伤,阴津大亡,会加重病情。此为错误的治疗方法,是治疗之大忌。

  亸曳风


病证名。指疠风伴发抽搐者。见《解围元薮》卷一。亦称打窝风。证治可参见疠风条。

  堕伤


病名。出《脉经》卷九。即小产。详该条。

  堕胎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指妇女怀孕三月以内,由于肾虚、气血虚弱、血热跌仆闪挫、药物中毒等损及冲任,以致胎元失养而堕下,亦有父母之精不足导致胎元有缺陷,胎不牢固,离胞殒堕。《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五月成形名小产,未成形象堕胎言。”其治疗须予区别对待,已完全堕落,可按产后调护;若已堕而又不全堕,往往可致阴道大出血而晕厥甚或暴亡,则应中西医结合或手术治疗。

  帝尔玛·丹增彭措


清代藏医学家。其帝尔玛系指四川甘孜自治州德格自治州的一个寺院名,他在该院获“格西”学位(类似于现代的博士学位)。父多杰扎喜,亦以医名。丹增彭措自幼学医,拜康区著名学者贡嗄旦增为师,尽得其传。著作甚多,其中以《无瑕晶球晶珠本草》最为有名,该书实载药物一千多种,分类详明,内容丰富,为藏药学中的一部具有经典性的药物学著作,至今流传不衰,为后代视为藏药经典,影响深远。

  帝中弛软风


病名。系指“小舌忽变白色,其舌下垂,痿软而大、吞咽作哽、呼吸觉气闷不利,初则干饭难下,继则糜粥亦觉梗格”(《喉科心法》)的疾病。多由酒客伤中胃气惫败,或杨梅广疮余毒而成。参见悬旗风杨梅疮帝钟风条。

  帝中风


病名。帝中即悬雍垂。指悬雍垂肿胀疼痛,甚则腐烂的疾病。多因胃中积热、火毒上冲所致,治宜清胃泻解毒,方选清胃散泻心汤。参见帝钟风条。

  帝中喉风


病名。指帝中肿胀、疼痛,饮食吞咽不利,甚则肿塞咽喉的病证。多由感受风热之邪或阴虚火旺所致。风热者宜疏风清热,方选银翘散清咽利膈汤等加减,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汤

  帝中樱桃风


病名。系指悬雍垂之尖渐肿变粗,形如樱桃者红或紫,疼痛腐烂。多因内蕴热毒,上冲聚毒所致。治宜清热解毒为主,方选五味消毒饮清胃散等加减。

  帝钟风


病名。帝钟者悬雍垂之别名。系指悬雍垂红肿疼痛或腐溃。即帝中风,详参该条。

  第五伦


东汉初官吏。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举孝廉,补淮阳国医工长

  蒂丁


解剖部位名。指咽部之悬雍垂。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有:“心火上冲,蒂丁卒然紫肿。”即悬雍垂。详见该条。

  蒂丁肿


病名。悬雍垂肿大者。出《焦氏喉科枕秘》卷一。“蒂丁肿,后号悬疔。”即悬疔。详见该条。

  蒂中


人体解剖名称。出《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以喉花即为蒂中。”也即悬雍垂。详见该条。

  定痛法


小儿神奇外治法之一。出《幼幼集成》。用食盐一碗,锅内炒极热,布包之,在胸腹部由上而下熨。冷则再炒再熨。软坚止痛。适用于小儿胸中饱闷,时腹疼痛。

  锭剂


方剂学名词。系药物剂型之一。把药物研成极细粉末,加适当粘合剂制成圆锥、长方形等不同形状的固体制剂。内服时可将锭捣碎,温开水送服。外用时可用水,或,或麻油等磨或捣碎成粉,调匀涂患者。如紫金锭等。

  《东北药用植物原色图志》


药学著作。沈阳药学院编。本书在调查采集东北中药的基础上,绘成彩色天然药物图200余种,并附简要的说明。1963年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东松岗哇


唐代医学家。原名佚。于公元八世纪时,应吐番国王赤松德赞(754-797年在位)之邀,先后两次由内地进藏,先是传授医学,后为藏王治病。后来即定居于藏地,为西藏培养医学接班人,藏医学中著名医圣宇陀·宁玛元丹贡布即其学徒之一。他的后代在藏地也世代为医,对藏医学的发展及汉藏医学交流,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藏王曾赐名“塔西·东松岗哇”,塔西意为“四方”,意指其医术惠泽四方。

  东轩居士


宋代医家。其原名已佚,生平履贯亦欠详,尝着《卫济宝书》一卷,书中对癌瘤论述较详,尤其对乳癌等症之发病,认识较深,除强调其与年龄之关系外,对精神因素亦颇重视,其所用“癌”字之明确用于肿瘤之疾,似为最早。此书现有辑本行世,有多种刻本及影印本。

  东医


朝鲜、越南等国对中医的称谓。远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与朝鲜、越南等国进行医学交流。17世纪初,朝鲜尝有《东医宝鉴》之著作。目前,朝鲜及越南等国亦有东医研究机构。

  《东医宝鉴》


医学全书。二十三卷。朝鲜·许浚等撰于1611年。作者选摘我国明以前医籍予以分类编纂而成。全书分为内景篇、外形篇、杂病篇、汤液篇、针灸篇五篇,前三篇均详分细目,记述了多种病证的症候、病因和治法等内容。汤液篇则论述本草,针灸篇则介绍针灸法经络腧穴。本书内容宏富而有条理,在朝鲜医家所撰的汉方医着中最负盛名。现存明刻本、明季朝鲜刻本,十多种清刻本及石印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东垣十书》


医学丛书名。此丛书收选李杲(东垣)等宋、金、元医家著作十种。刊于1529年。其中《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为李杲所著;其余《脉诀》、《局方发挥》、《格致余论》、《此事难知》、《汤液本草》、《医经溯洄集》、《外科精义》等7种为其他医家的著作。另一刻本增附《医垒元戎》、《癍论萃英》二种。现存多种明刻本,十几种清刻本,还有日本刻本和石印本。

  《东庄医案》


医案著作。清·吕留良撰。作者集录三十条临症治验笔记。案中夹叙夹议,论述证治,辨析脉义。治法偏于温补立法处方颇有独到之处。吕氏主张随证论治,师法而不泥方。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编》中。

  冬瓜串


病名。上臂痈之形若冬瓜状者。出《疡医大全》卷十九。多因湿热毒邪侵及两臂膊间而发痈疽,其形可长二、三寸,红肿高突,漫延无头,疼痛。可用蓖麻子捣烂成膏敷贴肿上。参见外痈等有关条。

上一篇:(拼音D)第七篇 下一篇:返回目录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