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第十四篇
药将
指治疗白喉常用药的分类。《白喉忌表抉微》将其分为猛将、正将、次将三类。以分别治白喉之轻、重症。详参各条。
《药鉴》
药学著作。二卷。明·杜文燮撰。刊于1598年。卷一药性总论,首载寒、热、温、平四赋,较之《药性赋》有所增补,次记用药、制方、禁忌、主病、运气等内容;卷二分别论述173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其中对于各药的气味、阴阳、升降、分经及配伍应用,论述较详。现有明刻本及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本。
药后喘
病名。因有药引起的哮喘。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可因药物过敏,或体气素虚,劳倦过度,或病后用攻伐药太过,以致喘促气短。治宜益气扶正为主,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医学入门·喘》:“因服补药喘者,用三拗汤。”古有服食石药致喘者。《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四:“乳石之发……使人胸满短气,上喘咳嗽,不得安卧。”治用紫菀汤,麦门冬汤、贝母汤、葶苈丸等。
药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见《外科正宗》。亦称药筒法,是拔罐与药物疗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拔罐的操作,有利于药物的渗入和吸收,以温通经络,祛风除湿,舒筋止痛。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急慢扭伤,哮喘,气管炎,早期乳腺炎等症。所用的药液,可根据病情灵活改变,一般多选用性味辛温,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药制成。药罐法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煮药罐与贮药罐二类。前者属“水罐法”的范围;后者由于事先要将药液贮存在罐内,且采用抽气法吸拔,则属于抽气罐法范畴。详各该条。
药烦
证名。服药后出现烦闷及头、身发痒等症。见《温疫论》上卷。《伤寒绪论》论烦热:“凡服药后,烦闷不安,头面发际遍身发痒者,谓之药烦。此胃虚不能胜药力也。与热姜汤徐徐呷之。药中宜加生姜以行胃气自安。”见于药物反应、药物过敏。
药毒
中药学名词。指因误服有毒药物,或治疗中错用药物,或用不合格、变质的药物,或用药剂量过大及药物配伍失度所致药物毒副作用。
药锭灸
灸法之一。指多种药物研末,和硫黄熔化在一起,制成药锭,置于穴位上施灸。
药钉
药品制剂名。临床使用分为:
②用药粉加少许赋形剂所制成的钉状剂。因其制剂之形状似钉状,故名。俗称药线。依其药物组成不同,可有去腐、生肌等不同作用,如《外科正宗》中所载三品一条枪即属以化腐力强而著名之药线制剂。
药丞
东汉时医官名。东汉时期,太医令之下曾设药丞、方丞各一人,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药丞专管药品。这是医与药分工管理的开端,也是一个进步。
《药材资料汇编》
药材专着。上、下二集。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药材公司合编。本书收集西怀类、川汉类、南广类、山浙类、草药类、附录等全国各类中药材。对于产地、产季、产况、产作的药性知识予以详细介绍。本书总结了上海老药工的经验,归纳有关文献及外地资料,系统整理了五十余次座谈讨论的成果。对于掌握地道药材等知识颇有参考价值。1959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
《药材学》
药材专着。南京药学院药材学教研组编。本书系统地整理了有关药材的产地、产季、产况、产作等药材学的总论及700余种药材的生产、鉴定和应用知识。并附有药用动植物、药材外形、饮片及组织粉末等图共1300余幅。是一部较大型的药材参考书。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药补
养生术语和保健、医疗方法。用方药补益身体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目的的养生方法。应用药补应注意以下几点:药补应结合个体差异进行,避免盲目进补;药补宜在食养的基础上应用;各种补药服用量应以获效为节度;青少年慎用药补之法等。
药饼灸
《药按》
医案著作。又名《锦囊治疗方论》,一卷。(即《冯氏锦囊秘录》卷二十)。清·冯兆张撰。为冯氏的医案记录。所列医案除述证用方外,附论方义,颇有发挥。
《药盦医案》
医案著作。七卷。恽铁樵撰于1925年。作者选临证过程中颇具经验或教训的医案予以归纳整理。分为伤寒、温病、时病等类,并以病证分细目。案中多连续记载危重病例的诊治经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均作详细记述,以为临床借鉴。对伤寒及儿科病证阐述尤详。后收入《药盦医学丛书》中。
药艾条
针灸学名词。指艾绒中掺有药末的艾条。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神针亦属药艾条一类。
药
②用药治疗。《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素问·玉机真脏论》:“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
窈(yǎo,音咬)漏
人体部位名。指女子阴道前庭与会阴之间的部分。《身经通考·身经问答》:“下极之前,男为阴廷,女为窈漏。”
窅(yǎo,音咬)
《说文·目部》:“深目貌。”引伸指凹陷。《灵枢·水胀》:“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灵枢·论疾诊尺》:“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咬牙风
病名。又名锁喉风,指牙龈肿胀,疼痛难咬,伴吞咽不利、口臭、便秘或身发寒热的疾病。多由阳明胃火上冲所致,治宜消火解毒、消肿止痛。方选三黄凉膈散、清胃散等加减。外吹冰硼散。
咬牙
证名。即齘齿。因胃热、胃虚或温病热极生风所致。《医述》引《指南续刻》:“咬牙者,胃热走络也。若咬牙而脉证皆衰者,胃虚无谷气内荣,虚则喜实也。”胃热者清泄胃火,胃虚者益气和胃。《六因条辨·春温条辨》:“春温,舌黑神昏,烦躁,咬牙、手足振颤,时或抽搐,此热极风生,已成痉厥。”治宜清热熄风。参见齘齿条。
咬骨疽
病名。发于大腿内侧的附骨疽。见《外科正宗》卷四。相当于股骨结核。参见附骨疽条。
摇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名。《厘正按摩要术》:“将小儿手从轻从缓摇之,……能化痰。”
摇法
①针刺手法名。指出针时摇动针体的方法。《针经指南》列为十四法之一:“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出是也。”用于泻法。本法源于《灵枢·官能》:“摇大其穴。”
②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痹候》。是活动关节的一种方法。《保赤推拿法》:“摇者,或于四肢及颈腰部关节。”有调和气血、滑利关节等作用。缓慢地摇动又称运法,大幅度地转摇又称盘法。
摇摆触碰法
医疗技术名。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适用于横断骨折经过手法使之基本复位后,可用本手法促其复位更为理想。其方法步骤为:用一手固定骨折部位,并将骨折远端向左右上下稍稍摇摆,再沿骨折纵轴加以对挤,使已复位的骨折断端面接触的更加紧密稳固,并可籍以检查骨折端复位的正确与否。
摇(月斗)肘
姚应凤
清初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疡医闻名于乡,治肺痈、发背等病,每获良效。其法与常医不类,似出自异授。一胀满者,诸医治之,不效。延请姚氏诊治,曰:此肺痈耳。取一大盂水向病者顶上倾之,随即以刀直刺之,泻脓血数碗而愈。曾官至太医院院判。卒年77岁。
姚宜仲
元代医家。旴江(今属江西)人。祖、父皆以医名,承家学,术益精,尤善诊脉。着《脉诊指要》,载脉二十七种,吴澄为之作序,今佚。
姚僧垣
南北朝时北周医家(499-583年)。字法卫。吴兴武康(今浙江杭州)人。父菩提,为梁高平令,通医理,受梁武帝所重用。僧垣自幼好学,博览文史。年二十四即传家业。梁武帝召其入禁中,讨论医学,酬对无滞。时武陵王所生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梁武帝乃令其视之,获愈。武帝誉曰:“用意绵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大通六年(公元534年)解褐临川嗣王国左常侍。大同五年(公元539年)任骠骑庐陵王府田曹参军。九年(公元543年)还领殿中医师。十一年(公元545年)转领大医正,加文德主帅,直阁将军。梁亡入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授小畿伯下大夫。大象二年(580年)任太医下大夫。医术高妙,用药审慎精当,治武帝发热病,谓大黄乃是快药,不宜轻用,武帝不听,以致危笃。建德四年(公元575年),高祖亲戎东讨,至河阴遇疾,口不能言,脸垂覆目,不复瞻视,一足短缩,又不得行。僧垣以为诸藏俱病,不可并治,军中之要,莫先于语,乃处方进药,帝遂能言,次之又治目,目疾愈,末乃治足,足疾亦廖。一生治验不可胜记,声誉远闻,达诸蕃外域。著《集验方》十二卷,今佚,部分佚文尚存《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
姚起凤
明代医生。仪真(今江苏仪征)人。父芳林业医,名振江淮。起凤少攻举子业,不售,遂改承父业。潜心研究先人之秘书,凡《素问》、《难经》及金元四大家之书莫不研究,术日精。其治病不图名利,不以贫富异视,远近闻名。子骅、骝,均以医名。
姚能
明代医家。字懋良,号静山。海盐(今浙江海盐)人。善工诗,好吟咏,精医理。精《伤寒家秘心法》、《小儿正蒙》、《药性辨疑》等书,均佚。
姚良
明代医家。字晋卿,吴县(今属江苏)人。生平未详,着《考古针灸图经》、《溯源指治方论》等,均佚。
姚澜
清代医家。字涴云,又乐维摩和尚。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为刑名师爷及儒学教官三十余年。精医,治病疗效甚佳。长于本草,辑《本草分经》(1840年刻行),以经络为纲,以药为目,阐述药物归经,每经下分补、和、攻、散、寒、热等项,详加论述。
姚浚
明代医家。字哲人。和州(今安徽和县)人。父九鼎曾任职太医院。承父业,以医世其家。着《脉法正宗》、《难经考误》、《药品征要》、《风疾必读》等,皆佚。
腰足痛
腰子
肾的别名。明·孙一奎《医旨绪余·难经正义》:“两肾即两腰子,皆裹于脂膜之中。”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名。指腰椎间盘破裂,髓核突出,挤压椎间神经根而引起的腰腿疼痛等症。在中医属闪腰忿气和闪挫腰痛的范畴。该病多因强力举重及扭闪所致。轻者腰痛,经休息后可缓解,再遇轻度外伤仍可复发或加重。重者腰痛,并向大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及脚外侧放射,动转、咳嗽、喷嚏时加剧,腰肌痉挛,脊柱出现侧弯。直腿抬高试验小于70度,患侧小腿外侧或足背有麻木感,(?母)趾背屈肌力减弱。治宜采用腰部推拿复位手法,并配合热敷、理疗、针灸;用药可服用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之剂;恢复期可服补肾壮筋药。参见闪挫腰痛和闪腰忿气条。
腰柱
①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作腰注、即腰俞。见该条。
②正骨器械之一。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其制作方法为:用杉木四根,制成扁担形,宽一寸,厚五分,长短应以患处为度,各从侧面钻孔,穿绳连贯即成。使用时可先在患处以醋调定痛散敷该器械上,然后将其排列于脊柱两旁,务须安放端正,再用艾叶作薄褥覆盖于柱上,后用宽长布带,绕向患者腹前,紧扎裹,勿使其松动,同时可配合内服药。此器械类似今之腰支架。适用于腰、骶椎及骶髂关节损伤、错位,以及腰肌劳损等病。
腰注
腰重
证名。指腰部有沉重感。见《中藏经·论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多由肾虚、水湿停滞所致。可用《金匮要略》治肾着之甘姜苓术汤,亦可用轻腰汤、三圣汤、渗湿汤等方。参见肾着条。
腰俞
经穴名。出《素问·缪刺论》。别名背鲜、髓空、腰户、腰柱、髓俞。属督脉。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布有尾骨神经分支和骶中动、静脉分支。主治腰脊痛,便血,泄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下肢痿痹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腰痈
病名。指生于软肋下近腰处带脉、五枢、维道等穴部位之外痈。出《外科启玄》卷五。证治详见外痈条。
腰以下肿
水肿证型、证名。《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指明治法概要。张仲景用防己茯苓汤、蒲灰散等方。吴谦主张用五苓散、猪苓汤等方。(见《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沈金鳌则主张用防己、昆布、海藻、海金沙、赤小豆、茯苓、猪苓等药。(见《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或有主张用加味五皮饮者。参见水肿条。
腰以上肿
水肿证型。证名。《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有水者,……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之所以用此治法,因其病邪在表在上,故以汗法驱其水邪。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将治疗肿胀病的发汗病,喻之为“开鬼门”;而腰以下肿的利小便治法,喻之为“洁净府”。治腰以上肿,张仲景用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吴昆主张用九味羌活汤(见《医方考·水肿门》);沈金鳌谓:“腰以上肿者,……宜麻黄、羌活、防风、柴胡、牛蒡子、葱白、忍冬藤以开之。”参见水肿、腰以下肿条。
腰阳关
经穴名。原名阳关。出《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近称腰阳关。别名脊阳关,背阳关。属督脉。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主治腰骶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下肢麻痹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腰眼
经外穴名。见《肘后备急方》。别名鬼眼。在眼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主治劳瘵,腰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腰虚肾痛
病证名。《灵枢·经脉》有“足少阴之别,其病虚则腰痛”之记载。《医碥》卷三。阐述此证时认为:“而肾虚之所患尤多。腰肢痿弱,小体疲倦,腰膝酸软,脉或洪细,细皆无力,痛亦悠悠隐隐不甚,是其候也。”参见腰痛、肾虚腰痛条。
腰膝注痛
证名。即腰痛连及膝部。见《本草纲目》卷四。前人有“腰为肾之府,膝为肾之路”之说,故腰膝注痛多属肾亏复受风湿侵袭而致病。选用独活寄生汤、海桐皮酒、牛兔丸等方。
腰围
在脐水平线绕身一周的长度。《灵枢·骨度》:“腰围四尺二寸。”
腰腿痛
证名。见《普济本事方·肾脏风及足膝腰腿气》,即腰股痛。参见该条。
腰痛穴
经外穴名。以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二穴。主治急性腰扭伤。向掌心斜刺0.5-1寸。
腰痛痧
病名。痧证之一。指痧毒入于肾的一种危重痧证。《痧胀玉衡·腰痛痧》:“痧毒入肾,则腰痛不能俯仰。若误饮热汤、热酒,必然烦躁昏迷,手足搦搐,舌短耳聋,垂毙而已。”其脉如见左尺虚微、右尺洪实或兼歇止者,刺委中出瘀血;或刺中魁穴,以香油钱刮命门穴。方药治疗,可选用桃花散等方。参见痧条。
腰痛
证名。出《素问·刺腰痛论》。即腰部疼痛。《内经》论述此证,常兼见“转摇不能”、“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等症,而痛的部位则可“痛引脊内廉”、引项背,引膺及腰以下部位(如“腰脽痛”等);腰痛的性质,则有“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痛如小锤居其中”、“腰中如张弓弩弦”(胀痛)等不同。腰为肾之府,经脉大多贯络于肾及腰背部位,故久病者、老年及劳乏过度、房事不节、腰脊椎病,或感邪、情志、外伤等因素均可引起腰痛。《诸病源候论》卷五:“凡腰痛病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伤,是以腰痛;二曰风痹,风寒着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曰(既^月)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痛。”王肯堂在分析腰痛证之“标本”时认为:“(腰痛)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闪挫、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见《证治准绳·杂病》)急性腰痛以闪挫、外伤及感受外邪、腰脊椎病较为多见;慢性腰痛,则以内伤、虚损为常见。前者宜祛邪疏通为主,后者治以补虚益肾强筋法。《景岳全书·杂证谟》:“腰痛证,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遇阴雨或久坐痛而垂者,湿也;遇诸寒而痛及喜暖而恶寒者,寒也;遇诸热而痛及喜寒而恶热者,热也;郁怒而痛者,气之滞也;忧愁思虑而痛者,气之虚也;劳动即痛者,肝肾之衰也。辨其所因而治之。”临床遇腰痛患者,须细辨其症候特色,腰痛部位、病因等。通常又有急性腰痛、慢性腰痛、外感腰痛、内伤腰痛、腰脊痛、腰背痛、腰胯痛、腰尻痛、腰股痛、腰脚气。腰膲痛等不同。可见于多种脊椎炎、腰椎间盘脱出、腰肌劳损、肾炎、肾盂肾炎、肾周围组织炎、肾囊积水、肾结石、肾结核、盆腔炎及多种慢性虚弱(主要表现为肾阴虚、肾阳虚者)参见有关各条。
腰疼
证名。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即腰痛。参见腰痛条。
腰酸
证名。即腰酸。指腰部酸楚不适。临床以肾虚较为常见。《张氏医通·诸痛门》:“腰酸悉属房劳肾虚,惟有峻补。”宜用金匮肾气丸、青蛾丸、补肾丸、六味地黄丸等方加减。腰酸常兼见腰痛,须辨析兼证以定其治法。参见腰痛条。
腰脽痛
证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脽,义同“臀”。即腰痛连及臀。除上述病因外,《内经》认为“郁气郁”亦可致病,后世又补充了气血瘀滞等病因。参见寒湿腰痛、寒腰痛、瘀血腰痛等。
腰脽
人体部位名。指腰部及臀部。《素问·至真要大论》:“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头痛善悲,时眩仆,食减,腰脽反痛,屈伸不利。”
腰软
证名。见《医学入门》卷四。患者自觉腰软无力,多伴有体虚,以肾虚房劳及感受湿邪最为多见。房事不节、肾虚者,宜金匮肾气丸、煨肾丸、补髓丹等;湿邪侵袭者,多为腰软而有腰部沉重感,宜肾着丸。参见腰痛及有关条目。
腰热
证名。指腰部有热感,常兼有腰痛。见《灵枢·论疾诊尺》。可由肾虚或邪气扰肾而致。《医学纲目》卷五:“热在腰或痛属肾,肾居腰,肾热则腰亦热。”参见腰痛等条。
腰奇
经外穴名。在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中。主治癫痫,各上沿皮刺2-3寸。
腰目
经外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在腰部,当肾俞穴直下3寸处。主治消渴,小便频数等。艾炷灸3-7壮。
腰胯疼痛
证名。腰痛连及胯(髋、股)部,多为双侧,亦可单侧。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属肾虚、风邪侵袭者,用虎骨散、牛膝丸等方;湿热下注者,用清热胜湿汤;寒湿流注者,用渗湿汤加减。并宜配合针灸、按摩等治法。
腰尻痛
证名。出《灵枢·本脏》。指腰、尻(尾骶部)部均痛。病因以肾与督脉虚寒最为多见。治宜补其虚、温其寒。如兼有血瘀者,当化瘀;兼有湿痰者,宜温化痰湿。参见肾虚腰痛、瘀血腰痛、湿痰腰痛条。
腰疽
病名。指有头疽生于腰部肾俞穴者。出《外科理例》卷一。即下搭手。详见该条。
腰脚痛
证名。一名腰足痛。即腰痛连及下肢。外因以风寒湿侵袭多见,内因多属肾虚。《诸病源候论》:“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真气交争,故腰脚痛。”治宜补肾强骨,祛散风寒、利湿等法。用壮肾散、牛膝丸、萆薢散等方。参见腰足痛条。
腰脚冷痹
病证名。属腰退痹证,由风寒湿邪侵袭腰脚部位而致病。《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夫腰脚冷痹者,由风寒湿三毒之气共伤于人,合而成痹也。此因肾弱髓虚,为风冷所搏故。肾居下焦而主腰脚,其气荣润骨髓,今肾虚受于风寒,湿气留滞于经络,故令腰脚冷痹疼痛也。”宜用仙灵脾散、独活散或三痹汤、五积散加减。参见痹条。
腰脊痛
证名。腰痛连脊(或脊背部)。《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挟脊抵腰,是动则病脊痛,腰似折。”多见于风湿,或见于闪挫瘀血、扭伤或过劳伤肾。参见风湿腰痛、闪挫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腰痛等条。
腰脊强
证名。出《素问·热论》:“指腰脊部肌肉拘紧、强直。可见于高热病证、痉、痹、破伤风等病证。参见有关条目。
腰脊
腰椎骨。共五节。上与胸椎、下与骶椎连接。是人体俯仰、屈伸的主要关节。《灵枢·刺节真邪》:“膝脊者,身之大关节也。”
腰户
腰骨损断
病名。指腰椎因外伤而伤折者。见《外科证治准绳》卷六。腰骨即指腰椎。常因跌打、坠撞所伤。症见患处局部肿胀、疼痛,折伤处有明显压痛,畸形,腰部功能活动受限,甚至坐、立、行步等活动亦受影响,严重者如损及脊髓,可出现下肢麻痹及截瘫。证治可参见背脊骨折条。
腰骨伤
病名。指腰椎骨伤折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六。详见腰骨损断条。
腰骨
骨名。指第3、4、5腰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腰骨,即脊骨十四椎、十五椎、十六椎间骨也。”
腰股痛
证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指腰痛下引至股部,一名腰腿痛。多为肾虚兼受风、寒、湿邪侵袭所致。治宜补肾、祛风、散寒、利湿为大法,用青娥丸、壮肾散、牛膝丸、萆薢散等方。
腰带痛
病名。指生于腰带部位之痈疮。见《疡医大全》卷二十。亦名火腰带毒。因风热壅于肌表而成。证同一般外痈。此外,外治古人曾用断毒截腰法:白芨、雄黄各一两,研细末,鸡蛋清调敷,干则易之。余可参见外痈条。
腰背痛
证名。出《灵枢·五癃津液别》。腰痛连背,以肾虚、风寒外袭较为多见。治以补肾祛邪法,用独活寄生汤、菊花酒。如属久坐而腰背痛作,宜补中、益气血为主,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亦可于方中加川续断、杜仲等药。参见腰痛条。
腰
背部第十二肋骨以下至髂嵴以上的软组织。腰部为经脉所过的重要部位,足三阳经脉循腰而下,足三阴经和奇经之脉循腰而上。
夭
①同“殀”,短命,少壮而死。《灵枢·天年》:“人之寿夭各不同。”
②晦暗,无光泽。《素问·玉机真脏论》:“色夭不泽,谓之难已。”
痒疥疾
痒风
病名。指一种全身搔痒性皮肤病。《外科证治全书》卷四:“遍身搔痒,并无疥疮,搔之不止。”其病因为风、湿、热蕴于肌肤,不能疏泄所致,或因血虚肝旺,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得,常搔抓皮破血溢。因过度频繁搔抓日久,皮肤表面可见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癣样变。并可伴见致夜寐不安,甚则失眠,纳差,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治疗以祛风清热利湿,养血平肝为主。可内服消风散,或用地黄饮子加减。外宜用地肤子、苍耳叶、浮萍等煎汤温浴,本病类似皮肤搔痒症。
痒
症名。指发生于皮肤之上一种不适感。出《灵枢·刺节真邪》。系皮肤病多见之一种症状。外因风、湿、热、虫侵扰,或内由血虚皮肤失荣等均可导致。临床因风邪引起者,走窜四注,甚至遍体作痒,搔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因湿所致者,常浸淫四窜,搔之滋水,甚至糜烂化腐或有传染,越腐越痒;因于热邪者,症见皮肤隐疹,焮红作痒,甚则热痛,滋水、淋漓、堆积成片,不会传染;由虫引起者,状如虫行皮中,搔痒无度,易于传染;由血虚而致者,皮肤干燥作痒,搔起白屑。痒证治疗宜结合所患病证。审证求因,随证施治。参见各有关条。
养子十法
护养小儿的十种方法。见《古今医统大全》。即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六者,精神未全,勿见非常之物;七者,不温脾胃,致成吐泻慢惊;八者,儿哭未定,勿使饮乳,致儿吐奶粪青;九者,勿得轻服轻粉、朱砂;十者,小儿腠理不密,频洗不慎,湿热之气蒸郁不散,变生赤游丹毒。故小儿洗浴时要适可而止,注意防保。
养阴润燥
治疗学名词。又称滋阴润燥。系一种润燥治疗法。治疗燥伤肺胃阴液的方法。症见咽干口渴,午后身热,或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用沙参麦冬汤、益胃汤;肠燥便秘,可用增液汤。
养阴清热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清法。用滋阴降火的方法治疗阴虚发热的方法。例如心阴不足,心火亢盛,症见心烦不得眠,午后发热,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用黄连阿胶汤;肺热阴虚,症见干咳少痰,或咳嗽带血,午后发热,颧红,舌红少苔,口干咽燥,脉细数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肝肾阴虚,症见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耳鸣眩晕,舌红少津,小便黄赤,脉细数等,用知柏八味丸。温热病后期,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者,用青蒿鳖甲汤。
养阴清肺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治疗肺热阴虚的方法。多用于阴虚咽喉痛及白喉,方如养阴清肺汤。劳伤咳嗽,干咳少痰,偶见血丝,午后低热,胸闷隐痛,口干舌红,脉细数,用四阴煎加减。
养阴派
金、元时期的医学派别。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因而在治疗中善用滋阴降火,后世称之为“养阴派。”参见朱震亨条。
养阴解表
治疗学名词。又称滋阴解表。指用滋阴加解表的方法治疗阴虚感冒。症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数等。方剂由养阴药与解表药合成,如加减萎蕤汤。
养血润燥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润燥法。治疗血虚便秘的方法。症见面色苍白、唇爪欠红润,时觉头眩、心悸、大便干结难下、舌质嫩而色淡、脉细数。常用何首乌、当归、生地、麻仁、桃仁等。
养血解表
治疗学名词。指用养血加解表的方法治疗阴血亏虚感冒。症见头痛身热,微恶寒,无汗,舌嫩红,少苔,脉濡数等。方剂由养血药与解表药合成,如葱白七味饮。
《养性延命录》
养生专著名。南朝齐梁时陶弘景撰。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教诫、食诫、杂诫忌穰害祈善等3篇;下卷为服气疗病、导引按摩、御女损益等3篇。作者总结了古人的养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养生医药知识,论述了养生延寿的理论与方法。本书推崇道家养生学说,内容较为广泛,是我国较早而颇有影响的一部养生专着。书中还收存了五禽戏,六字诀等珍贵养生文献。收入《道藏》572册,《云笈七签》摘入卷三十二。
养性
养生术语。指精神情志的调养与道德修养。见《淮南子·俶真训》:“静漠恬惔,所以养性也。”道家与道教主张淡泊无为,涵养人的自然本性。又为养生的别称。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道林养性”即为养生专篇。
养心安神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安神法。治疗阴虚而心神不安的方法。症见心悸易惊,健忘失眠,精神恍惚,多梦遗精,口舌生疮,大便燥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多因心血亏虚。方用柏子养心丸。常用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麦门冬、龙眼肉等药。
养胃
治疗学名词。即清养胃阴。治疗胃燥津伤、胃阴不足的方法。症见胃部灼痛或胃中不舒,易饥,大便燥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用益胃汤、五汁饮等方。或选用沙参、玉竹、麦冬、石斛、生地等药治疗。
养胎
指妊娠期注意饮食起居,护养胎儿的方法。又名妊娠养胎、胎养。《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妊娠之人,有宿挟(疒阿)疹,因而有娠;或有娠之时,节适乖理,致生疾病,并令脏腑衰损,气血虚羸,令胎不长。故须服药去其疾病,益其气血,以扶养胎也。”《格致余论》指出:“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母之饮食起居,尤当慎密。”慎密即“节饮食,适寒暑,戒嗔怒,寡嗜欲”(《幼幼集成》)以预防疾病。《千金要方》则明示“逐月养胎法”,注意营养,并避免某些对胎儿不利的食物和药物,从事一些轻的体力劳动。凡此,对胎儿的发育和分娩均有助益。如《儒门事亲》曰:儿“在母腹中,其母作劳,气血动用,形得充实……多易生产。”《小儿病源方论》卷一:“豪富之家,居于奥室,怀妊妇女,饥则辛酸咸辣,无不所食,饱则恣意坐卧,不劳力,不运动,所以腹中之日胎受软弱,儿生之后……少有坚实者也。”此外,妊妇饮食起居不慎,足以影响胎儿,还可造成初生小儿发生胎寒、胎热、胎毒等疾患,故有养胎之说。
《养生月览》
养生专著名。南宋·周守中编。二卷。书中收集了晋唐以来的养生经验,按月令顺序予以排列,逐月介述了各种日常生活的宜忌,包括服食、饮酒、制粥、汤浴、房事、疗疾等方面内容,计507条。对养生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明万历二十年虎林胡氏文会堂《寿养丛书》本。
《养生要集》
养生专著名。东晋·张湛撰。原书已佚。部分内容见于《养性延命录》、《医心方》、《太平御览》及所撰《列子注》等书中。
养生五难
养生名言。指五种妨碍养生的有害行为。嵇康《答难养生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分别指追逐名利、狂欢暴怒、贪恋声色、嗜食肥甘、情志不稳等行为。
养生论
养生论文名。三国·嵇康作。本文是我国古代养生论着中较早的名篇。本文论述了养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主张形神共养,尤重养神;提出养生应见微知着,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要求养生须持之以恒,通达明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养生途径。文章论述透彻,富有文采。现存《嵇中散集》、《昭明文选》等书中。
养生
中国古代用于自我保健的专用词。又称摄生、道生、卫生、保生、养性等。指人类个体有意识的自我调养身心、保养生命的一类自主性活动。先秦典籍如《孟子》、《庄子》、《荀子》等中均有“养生”一词。《灵枢·本神篇》:“故智者之养生也,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长,长生久视。”中国传统养生学术以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形神合一、整体观念、脏腑经络等为基础理论,提出了养正却邪、协调阴阳、形神共养、动静适度、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和调脏腑气血、养气保健、起居有时等养生基本法则,包括药养、食养、气养、神养、逸养、房事养生等范畴,通过日常饮食起居调摄、精神情志调养与道德修养、饮食补益、方药调补、气功导引、针灸按摩、房事节养以及休逸嗜好的调适宜忌等途径与方式方法以达到养生目的。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儒家、道家、道教、佛教、医家等均对中国传统养生学术作出了贡献,虽然各家养生学说各有特色与长短,价值与影响也不尽相同,但合起来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个人与社会价值。在历史上它们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完璧。中国传统养生学术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灿烂瑰宝,在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中,它已经并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价值和巨大的优越性。
《养老奉亲书》
老年养生专著名。又名《奉亲养老书》、《养老全书》。北宋·陈直(一作陈真)撰。成书年代不晚于1085年。一卷,分为上、下二籍。上籍十六篇言老人食治之方,下籍十三篇言老人医药之法、摄养之道。末附“简妙老人备急方”二十三条,以备老人不时之需。本书为我国现存的早期老年养生专着,对后世影响较大。刊本达十数种。并外传至朝鲜和日本。本书经元代邹铉续增三卷并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