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S)第十一篇


  声嘶


病证名。系指音嘶不清,发声不彰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中冷声嘶者,风冷伤于肺之所为也。肺主气五脏受气于肺,而五脏五声,皆禀气而通之。气为阳,若温暖则阳气和宣,其声通畅。风冷为阴,阴邪搏于阳气,使气道不调流,所以声嘶也。”治宜疏风散寒,方用喉科六味汤大青龙汤加减。参见音嘶条。

  声散


病名。《脉因证治》卷下:“咳而声嘶破,俗名声散也。”也即音嘶不清、发声不彰的病证。参见音嘶条。

  声如拽锯


病状名。指喉中痰鸣,呼吸困难而产生拉锯样声音。卒中昏仆,多见此症。亦可见于某些喉头梗阻的病证。

  声怯


病证名。系指因身体虚弱所致的声音低微病证。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肾,肾为声音之根,脏腑健旺则声音洪亮,脏腑虚弱则声音低微。故《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声音出于脏气,凡脏实则声宏,脏虚则声怯。故凡五脏之病皆能为。”治应补益中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也可滋补肾气,方用右归丸加减。

  声弘


证名。《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声音出于脏气,凡脏实则声弘。”系指脏腑之气充盛,声音宏亮而言。与之相反脏腑气虚弱则声怯。参见声怯条。

  声喝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病脉证治篇》。系指由狐惑咽喉腐蚀所致之声音嘶哑证。应在积极治疗狐惑病的基础上,选用甘草泻心汤,或外吹冰硼散兼治声音嘶哑证。参见音嘶狐惑等条。

  声嗄


病证名。系指音嘶不清,发声不彰的病证。其病因,《红炉点雪》卷二认为:“金为火烁而损,由是而声嗄声嘶见焉。”参见音嘶条。

  生注


病证名。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生注候》:“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人有阴阳不调和,血气虚弱,与患注人同共居处,或看侍扶接,而注气流移染易得注,与病者相似,故名生注。”症见心胁痛,转移无常,数日后体中痛,移易牵制,冲绞心胁。日久颜目赤,精泽青黑,咳逆下痢等。参见九注条。

  生殖之精


生理学名词。指男女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禀受于父母,常先身生,故又称“先天之精”。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并与生长、发育和衰老等相关。其生成、储藏和排泄,均由肾所生,属于肾精的范围。

  生银中毒


病名。吞服生银出现中毒症状。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解银毒药物,有葱汁鸡子汁、鸭血通汁等,可资参考。参见金石中毒条。

  生药库副使


明代医官名。为明代太医院生药库中仅次于大使的官职,协助生药库大使主管药库事务。

  生药库大使


明代医官名。明代太医院中设有收纳、贮藏药材的生药库生药库大使是其最高长官。

  生药库


药材管理机构名。在明代,全国各地都要按派纳的药材品种数量送往太医院生药库,以御医二员与大使一员辨验收放,再由礼部委官一员监收。到年终造册两本,一留太医院备照,一送礼部查考。凡各监局讨取药料必须用印信,生药库内设大使和副使管理药库。

  生阳


生理学名词。出《素问·阴阳别论》。指五脏相生而传,得其生气。如肝传心,为木生火。

  生下吐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婴儿出生时咽下秽液,扰乱胃腑,致使生后当天或次日多次呕吐。待秽液污染的胃内容物吐净后,可自行缓解。

  生胎


出《本草纲目》。指在腹中正在成长的胎儿。

  生熟


灸法用语。生,指少灸和火力较小;熟,指多灸和火力较旺,又分小熟和大熟。《千金要方》:“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须少生。大体皆须以意商量,临时迁改,应机千变万化,难以一准耳。”《外台秘要》:“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少也。衰老者少灸;盛壮肥实者多矣。”

  生肉毒


病证名。指食动物的生肉引起中毒或肠寄生虫病。如《千金要方·解食毒》有“治食生肉中毒方”。

  生气之源


出《难经·八难》。即原气。详该条。

  生津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系用滋养津液药物治疗因高热等原因而引起耗伤津液的方法,如用玄参生地麦冬石斛花粉知母等治疗发热口干渴饮、唇燥等症。

  生金中毒


病名。服生金而出现中毒症状。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解生金毒药物,有白药子翡翠石、鹧鸪肉、鸭血、白通汁、生鸡屎淋汁等,可资参考。参见金石中毒条。

  生肌法


外治法名。用以促进机体溃疡疮面愈合之方法。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二。又名收口法。痈疽溃后形成疮面而因气血不足或失治使肌肉不生、溃疡不愈者,当以生肌法调治。内服药可选健脾益气养血为主。若溃疡面大者,可选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四物汤等化裁内服,并外用生肌散敷贴。若溃疡面不大,一般单用生肌散麻油调敷即可促进其愈合。生肌法之用,必须注意掌握时机,若溃疡面腐肉不尽,脓水不断,不可早用,或可以化腐生肌为宜。若疮面肉芽红活,腐肉脓水已尽,即可敷贴生肌散。否则反增溃烂,延迟愈合;或因腐肉未尽而促疮面愈合留下后患。

  生化


运气六气的变化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所至为生化。”厥阴之气到来,风气敷布,一派春生之气,故名生化

  生后不啼


病证名。出《大生要旨》。指婴儿生后不哭。即闷气生。详该条。

  《生草药性备要》


药学著作。二卷。清·何谏撰。刊于1711年。本书收载《本草纲目》未载之药315种(这些药多产于我国东南数省)。每药分别记述药名、别名、产地、性味和主治等内容。其中从草药形态推断药性,颇具特色。如药草之茎成四棱形而叶对生者其性多温,茎梗圆者其性多寒,便是首创之说。书末附杂症验方8首。为记述地方草药的一部重要著作。现存清刊本、民国刻本及石印本。

  生


⑴出生。《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

发生,产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⑶生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㈣活着。《素问·阴阳别论》:“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⑸长出。《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⑹生育。《素问·上古天真论》:“夫道者能却老而全角,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⑺未经炮制的。《灵枢·寿夭刚柔》:“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

⑻指春生之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⑼生发。《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⑽指五行生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

⑾供奉、奉养。《素问·太阴阳明论》:“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⑿不常见,不熟悉。《吴医汇讲·方书宜人共识说》:“若图立异矜奇,致人眼生不见。”

  《慎疾刍言》


医论著作。一卷。清·徐大椿撰于1767年。本书着重剖析医界流弊,以期医家谨慎治疾。本书内容有误用补剂、内科杂病误治的论述。还有对不同患者(如老人、妇女、小儿)治疗上应有所区分、以及外科病证治法等方面的论述。简明切要,并无浮泛。此书又有王士雄校刊本。经张鸿补辑,改名《医砭》,编入《潜斋医学丛书》中。现存初刻本等二十余种清刻本。

  渗湿于热下


治疗温病表证挟湿的方法。出《温热论》。温病初起挟有表湿,于辛凉解表剂中加用芦根滑石一类渗淡利湿药,使湿从下去,温热即易于清解

  渗湿


治疗方法。

①渗透泄下。《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气滞,其用渗泄。”

②利尿。《素问·至真要大论》:“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渗


①小量缓慢漏注。《素问·五常政大论》:“涸流之纪……其气滞,其用渗泄。”《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骨空。”

②治法。使人体多余的水液缓和地排除体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岁宜咸辛、宜酸、渗之、泄之。”

  胂


人体部位名。指腰下两旁胯骨上坚肉处。《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之上,是腰俞。”

  甚者独行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则。《素问·标本病传论》:“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指病势深重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或独治其标,或独治其本,解决疾病的关键所在,不必标本新旧各证兼顾。

  甚者从之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则。《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指对深重复杂的病证应采用从治的方法,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之。如对热极似寒、寒极似热的病证,分别采用寒因寒用热因热用的治法。参反治条。

  肾足少阴经病证


病证名。因足少阴肾经经气异常所产生的病证。《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机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目巟)(目巟)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脉经·肾足少阴经病证》又列举少气、两耳苦聋、腰痛失精、饮食减少,厥逆腹胀,腹大脐肿、不得,阴下湿、喘等症。参见肾病有关各条。

  肾子


人体器官名。指睾丸。《疮疡全书·阴囊毒》:“阴囊上肿而痛,……肾子悬挂。”

  肾着


病名。寒湿附着肾经而见腰部寒冷沉重的病证。《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腹重如带五千钱。”治宜散寒祛湿,用甘姜苓术汤。参见腰重条。

  肾浊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漩浊》。因肾气虚寒所致小便浑浊之证。兼见遗精阳萎,腰膝酸软,精神困倦,耳鸣目花,面色黧黑等证。治宜温肾固涩,用秘精丸固精丸小菟丝子丸、附八味丸等方。参见便浊条。

  肾主先天


生理学名词。肾藏精,主生殖发育,为先天之本,故称之。参先天先天之本各条。

  肾主水


生理学名词。肾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肾具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肾主生殖


生理学名词。指肾与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能力关系密切。肾藏精,藏生殖之精脏腑之精。肾精气充盛,则生殖能力强。《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肾主纳气


生理学名词。指肾的一种生理功能。肾有摄纳肺所吸入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肾脉上贯膈,入肺中,呼吸出入之气,其主在肺,其根在肾。《景岳全书·传忠录》:“肺出气也,肾纳气也,故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也。”

  肾主伎巧


生理学名词。指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气充盛则动作轻劲而精巧灵敏。《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吴昆注:“伎,多能也;巧,精巧也。”

  肾主骨


生理学名词,出《素问·宣明五气》。肾主骨和髓的生长发育,与骨的功能有关。肾藏精,精生骨髓骨髓充实,骨骼强壮,运动捷健。肾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营养、功能等,故称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骨髓。”

  肾主耳


生理学名词。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耳的功能活动和外形状态。肾开窍于耳,耳为肾之官肾气通于耳,肾气足则耳坚实,听觉聪敏,肾气虚耳轮枯槁,耳鸣耳聋。《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肾中寒证


证名。肾为寒邪所伤而致的病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谓寒邪,“肾中之,多使挛急疼痛、昏不知人。”“肾中寒之状,色黑,气弱,吸吸少气耳聋腰痛膝下清,拘挛而疼,昏不知人。”治宜温肾散寒,选用不换金正气散附子五积散姜附汤附子理中汤

  肾中风


病名。风邪入中于肾经所致的病证。证见腰痛不得俯仰。《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肾中风,踞而腰痛”。参见肾脏中风条。

  肾志恐


生理学名词。指恐为肾之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脏为肾……在志为恐。”肾精气充足则脏腑强健,胆气豪壮;肾精气不足脏腑失其滋润与温煦,功能低下,胆弱易恐。

  肾脂


生理学名词。指肾精中与骨髓生长有关的物质。《素问·逆调论》:“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

  肾之街


人体部位名。指足少阴肾经行经的道路,位于伏兔穴上方。《素问·水热穴论》:“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王冰注:“街,谓道也。腹部正俞凡有五行,侠脐两傍则肾脏足少阴脉冲脉气所发,次两傍则胃府足阳明脉气所发,此四行穴则伏兔之上也。”

  肾之官


人体器官名。指耳。《灵枢·五阅五使》:“耳者肾之官也。”马莳注:“肾在内而耳为之窍,所以听五声也,故为肾之官。”参肾主耳条。

  肾之府


人体部位名。肾之居处。指腰部。《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马莳注:“肾附于腰之十四椎间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半,故腰为肾之府。”

  肾蒸


病证名。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肾蒸,两耳焦。”详二十三蒸条。

  肾胀


证名。胀病之一。证见腹满引背,腰痛。由下焦虚寒所致。《灵枢·胀论》:“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痛。”《医醇剩义·胀》:“肾本属水,寒气乘之,……故腹满引背,时形困苦,腰痛则下元虚寒,营血不能流灌也。当温肾祛寒,温泉汤主之。”参见胀病条。

  肾脏中风


病名。风邪入中于肾所致的病证。亦称肾中风主证腰痛不得俯仰、耳鸣面肿骨节酸痛、健忘、色黑等。《太平圣惠方·治肾脏中风诸方》:“夫肾气虚弱,风邪所侵,则踞而腰疼,不得俯仰,或则冷痹,或则偏枯,两耳虚鸣,语声浑浊,面多浮肿骨节酸疼,志意沉昏,喜恐好忘,肌色黧黑,身体沉重,多汗恶风隐曲不利,此是肾中风之候也。”参见肾中风

  肾脏风


病名。见《医门补要》卷中。即湿脚气。详见湿脚气条。

  肾郁


病证名。《赤水玄珠》卷十一:“肾郁者,小腹微硬,精髓乏少,或浊或淋,不能久立。治宜肉桂茯苓小茴香。”参见五脏郁条。

  肾俞虚痰


病名。流痰病之一种。见《疡科心得集》卷中,以“辨附骨疽附骨痰肾俞虚痰论”为题,论述了发于大腿部之寒性脓疡。“又大人亦有之,男则系房劳不禁,色欲过度,肾水干涸而生,女则由真阴不足,经枯血闭而发。起时腰痛足软,腿膝酸楚,渐渐腿股肿胀,又名股阴,久则成脓,或腰间肾俞穴肿硬,色白即名肾俞虚痰。二证溃脓后,皆不能收功。”即胸椎、腰椎结核病并发之肾俞部位寒性脓疡。证治参见流痰条。

  肾俞五十七穴


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穴位。又称水俞五十七处。《素问·水热穴论》:“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王冰注:即脊中悬枢命门腰俞长强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中(月吕)内俞、白环俞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街气冲);太冲复溜阴谷照海交信筑宾等。在正中者为单穴,两侧者为双穴,共57穴。

  肾俞漏


病名。肾俞流痰所致之窦道。出《外科大成》卷二。多因胸、腰椎结核化脓后流侵于肾俞穴部位而形成寒性脓疡,治不愈合而成瘘管。治宜调补气血之品,外用药线引流或手术治疗。内服与外敷药参见流痰条。

  肾俞


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及外侧支,第二腰动、静脉后支。主治遗精,阳萎,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肾痈


病名。痈肿之发于肾经募穴京门穴处者。《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京门隐隐而痛者,肾也;上肉微起者,肾痈也。”多因肾虚房劳过度,挟外感风寒所致。初起者面白不渴,少腹及肋下(月真)胀满,继则令人寒热往来。治宜温肾阳,散风寒,始用五积散加辛温之剂,继之据病情之好转,寒去痛止者可内服桂附地黄丸之类,进行调理。

  肾阴虚


病证名。指肾脏阴液不足。多由久病耗伤,或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致。证见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早泄咽干红,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

  肾阴


生理学名词。又称元阴真阴肾水真水。指肾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之精)。与肾阳相对而言,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人体各脏腑有滋养润泽作用。

  肾遗


证名。由肾病所致的遗精。《医宗必读》卷九:“肾病而遗者,色黑而髓空。”治宜补肾固精,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参见遗精五脏遗精条。

  肾阳虚衰


病证名。又称肾阳衰微、命门火衰、下元虚惫、真元下虚。指肾阳虚严重者。症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萎,五更泄泻精神萎靡,动则气喘癃闭或夜尿频数,脉沉弱等。治宜温补命火。

  肾阳虚


病证名。即肾脏阳气虚衰。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虚,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所致。症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头目眩晕,精神萎靡,气短而喘,阳萎,面色(白光)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脉沉迟而弱等。治宜温补肾阳

  肾阳不振


多指阳萎的病机。证治同肾阳虚。详该条。

  肾阳


生理学名词。又称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也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源泉。与肾阴相对而言,是肾阴功能活动的体现,对人体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有温煦与推动作用。

  肾虚自汗


证名。因肾虚封藏失职所致的自汗证。《证治汇补·汗病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卷二十:“肾虚自汗夜热骨蒸。”治宜滋肾以固封藏,用都气丸五味子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肾虚证


证名。因肾气肾阴肾阳不足所致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肾虚,……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载肾虚证见腰背酸痛,小便滑利,脐腹痛耳鸣,四肢逆冷,骨枯髓寒,足力劣,不能久立。《本草经疏》载肾虚十八证,有肾虚腰痛,属精气虚;骨乏无力,属阴精不足,肾主骨故也;骨蒸潮热,属精血虚极;五心烦热,属真阴不足梦遗泄精,属肾虚有火,热伤血分;伤精白浊,属房劳过度,以致精伤流出,似白浊证;五淋属肾虚,兼有湿热;精塞水窍不通,属房欲不竟,或思欲不遂,或惧泄忍精,或老人气不足以送精出窍;齿浮真牙摇动,及下龈软,或齿衄,属肾虚有热;下消,属肾阴虚,火伏下焦善恐,属肾气虚肾藏志故也;阴窍漏气,属肾气虚不固,肾主纳气,虚则不能纳,故见是证;疝,属虚寒,湿邪乘虚客之所致;奔豚,属肾虚,脾家湿邪下传客肾所致等。参见肾病、肾虚寒等条。

  肾虚月经过少


病证名。月经过少证型之一。多因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不能按时充盈,或后天伤肾,肾精衰少,无精化血,精血不足,血海不盈以致月经素少或渐少,色黯红,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治宜补肾养血,用当归地黄饮黄芪

  肾虚腰痛


证名。因房室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肾脏精气所致的腰痛。见《千金要方》卷十九。又称肾经腰痛。《金匮·腰痛》:“肾虚腰痛者,精气不足,足少阴气衰也。……其症形羸气少,行立不支,而卧息少可。无甚大痛,而悠悠戚戚,屡发不已。”有肾阳虚肾阴虚之分。肾阳虚者,证见腰间冷痛,手足不温,面色苍白,便溏清,舌淡,脉沉细或虚软无力,治宜温补肾阳,用八味丸右归丸补髓丹等方。肾阴虚者,证见腰痛绵绵,面色黧黑头晕耳鸣咽干口燥阴虚火旺者,更见面红升火,内热心烦小便黄赤舌质红,脉细数或洪而无力。治宜滋阴补肾,用左归丸当归地黄饮大补阴丸等方。见于慢性肾炎、肾下垂、腰肌劳损脊椎结核等病。

  肾虚眩晕


证名。肾虚精气不足,不能上充脑髓所致的眩晕。《医略六书·眩晕》:“肾水亏少,虚火炎上,眩晕耳鸣,此嗜欲人多肾虚眩晕。”治用鹿茸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方。参见气虚眩晕等条。

  肾虚胸胁痛


病证名。因房劳伤肾,气血虚涩所致的胸胁痛。见《金匮翼·胁痛统论》。以胸胁间隐隐作痛为特征。《不居集·胁痛》:“凡房劳过度,肾虚羸弱之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此肝肾精虚,不能化气气虚不能生血而然。”治宜补肾益气养血,用大补元煎小营煎右归饮等方,及补骨脂杜仲牛膝阿胶当归熟地枸杞子等药。参见胁痛房劳胁痛条。

  肾虚泄


病名。每日黎明时即泄泻的病证。即肾泄肾虚五更泄泻。《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五味子散,治五更天明溏泄一次,名肾虚泄。”详肾泄肾虚五更泄泻条。

  肾虚五更泄泻


证名。每至黎明即见腹泻、腹痛的病证。又称脾肾泄肾泄。因肾阳不足所致。《证因脉治·肾虚五更泄泻》:“肾虚泻之症,每至五更,即连次而泻,或当脐作痛,痛连腰背,腹冷膝冷。”治宜温肾,用四神丸、八味肾气丸填坎汤胃关煎五味子丸等方。参肾泄脾肾泄等条。

  肾虚头痛


证名。由肾阴虚肾阳虚所致的头痛。《证治准绳·杂病》:“下虚者,肾虚也,故肾虚则头痛。”肾阴虚者,证见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治宜滋补肾阴,用六味地黄丸大补元煎加减。肾阳虚者,证见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治宜温补肾阳,用右归丸正元丹等方加减。参见头痛条。

  肾虚水泛


病证名。指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湿引起水肿病机肾主水液,与膀胱表里肾阳不足,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水湿泛滥成水肿。症见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不起,腰膝酸重,畏寒肢冷,甚则腹部胀满,心悸喘咳,舌淡胖,苔白润,脉沉弱等。治宜温阳化水。方如真武汤

  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


病证名。亦名肾虚经乱。经行先后定期证型之一。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早婚多育,房事过度,或年老天癸将尽等,均可致肾气亏虚,肾虚则封藏施泄失职,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溢失常,而出现经行先后无定期经血量少,色淡质稀,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较多,大便不实等。治宜补肾调经,方用固阴煎肉桂附子补骨脂;或用定经汤

  肾虚经行后期


病证名。经行后期证型之一。多因先天不足,婚育早,分娩次数多,或房事不节,损伤肾气,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宫不能按时满溢所致。症见经期错后,血量较少,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治宜补肾养阴调经,方用固阴煎肉桂;或用六味地黄丸等。

  肾虚经乱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肾虚经闭


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多因先天不足,早婚房劳多产,或久病失养,或屡孕屡堕,以致肾精亏虚,无精化血,精血匮乏,月经源流衰少,冲任失养,血海不盈,月经由后期量少而渐至不行。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等。宜补肾养血,方用固阴煎鹿角胶补骨脂肉苁蓉

  肾虚滑胎


病证名。滑胎证型之一。指由于肾气亏虚,胎失所系而屡孕屡堕的病证。症见孕后腰膝酸软,尤以腰痛为甚,少腹下坠,或有阴道流血,头晕耳鸣等。治宜补肾安胎,方用寿胎丸。若流血较多加炭、杜仲炭以止血

  肾虚寒证


证名。肾气亏损,肾阳虚衰所致的证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名曰肾虚寒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肾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足腰不可以按,语音混浊,阳气顿绝。”伴见耳鸣目眩小便清长等证。治宜温补肾阳,选用温肾散、益志汤人参补肾汤、金匮肾气丸等方。

  肾虚蛊肿


病名。指产后四肢不肿而唯腹大如鼓,青筋显露的病证。《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肿,四肢不浮,肚大青筋。如大便硬,用醉公丸通泄,后进理脾顺气丸;如大便滑泄,宜用木香调胃散。”

  肾虚耳鸣


证名。因肾虚精气不足所致。见《普济本事方》卷五。《张氏医通·耳》:“肾虚耳中潮声蝉声,无休止时,妨害听闻者,当坠气补肾正元散黑锡丹,间进安肾热。肾脏虚风耳鸣,夜间睡着如擂战鼓,四肢掣痛,耳内觉有风吹,奇痒,黄芪丸、四生散选用。”参见耳鸣条。

  肾虚耳聋


证名。因肾虚精气耗伤所致的耳聋。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四。《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若劳伤血气,气兼受风邪,损于肾脏,而精脱精脱者则耳聋。……其候颊色黑。”《医林绳墨·耳》:“耳属少阴肾经,肾之窍也。肾气实,则耳聪肾气虚,则耳聋。”治宜补益肾气,用益智散苁蓉丸六味地黄丸黄柏知母远志肉、石菖蒲等。参见耳聋条。

  肾虚带下


病证名。带下证型之一。多因先天不足,早婚多产,损伤肾气,以致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失健运,以致寒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症见带下量多,淋沥不断,清稀如水,而色晦暗,腰痛如折,少腹觉凉,得热则舒,便溏,尿液清长,治宜温肾补阳,方用内补丸。如日久不止,势有滑脱现象者,宜加固涩止带之品,如乌贼骨、煅龙骨、煅牡蛎芡实金樱子等;若年老体衰,带下如注者,可酌加人参升麻等,以补气升提固摄

  肾虚不孕


病名。不孕证型之一。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种子门》。多因秉赋不足,肾精不充,天癸不能按时而至,或至而不盛,冲任脉虚,胞脉失养,不能摄精成孕。除有多年不孕史(三年以上)外,兼见神倦乏力,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月经不调等,治宜补肾调经,调补冲任。偏肾阳虚者,兼见形寒肢冷,小腹寒凉,治宜温补肾阳,用八味丸毓麟珠补骨脂巴戟天肉桂附子等。偏肾阴虚者,兼见红唇赤,潮热盗汗等症,治宜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汤

  肾虚崩漏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崩漏证型之一。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早婚多产、房事不节等导致肾虚不能制约胞络,以致冲任不固而成崩漏,兼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治宜补肾固冲。方用固冲汤鹿角胶

  肾心痛


证名。厥心痛之一。因肾病而邪上乘心所致。主证心痛与背相控,腰背伛偻。《灵枢·厥病》:“厥心痛,与背相控,善,如以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歧骨陷处痛,若心痛。……连腰,名肾心痛。”《张氏医通·诸痛门》治肾心痛,用神保丸、神圣复气汤等方。参见厥心痛心痛条。

  肾泻


病名。由肾阴不足所致的泄泻。《医宗粹言》:“元阴不足而泄泻者,名曰肾泻。其状则水谷不分;至圃即去,足胫冷少腹下重,但去有常度,昼夜或一二次,与他证之泻不同,盖元阴之气衰弱,不能健运其水谷故也。”参见肾泄条。

  肾泄


病名。由肾虚闭藏失职所致的泄泻。其证每于黎明时即腹痛肠鸣泄泻。又名五更泄五更泻。见《普济本事方》。《世医得效方》卷五:“安肾丸,治肾泄腹痛无定处,似痢非痢,骨痛面黧,腰脚时冷,用七气汤送下。”《张氏医通》卷七:“五更泻,是肾虚失其闭藏之职也。……其泻每在五更天将明时,必洞泄二、三次也。”治用四神丸震灵丹胃关煎等方。参见五更泄肾虚五更泄泻条。

  肾邪


病因学名词。指位于肾脏的病邪。五邪之一。《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难经·十难》:“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

  肾消


病名。

①又作肾痟、下消。《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肾痟也。”详见下消条。

②即强中。《张氏医通·杂门》:“肾消之病,古曰强中,又名内消。”详强中条。

  肾痫


病名。病人面黑,痫病发作声如猪叫声。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医学入门·痫》:“肾痫面黑直视,如尸猪叫。”《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黑,目振,吐涎沫形体如尸,其声如猪者曰肾痫。”《医林绳墨》卷六谓本病因淫欲太过,内气空虚,相火妄动,郁而生涎,而恐而发。证见腰背强直头眩旋运,参见痫、五脏痫条。

  肾痿


证名。即骨痿。《医宗必读·痿》:“肾痿者,骨痿也。”详骨痿条。

  肾为唾


生理学名词。系五脏化液之一。唾为肾之液。《素问·宣明五气》:“……肾为唾,是谓五液。”肾经有一络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泌唾,故唾为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肾损


病名。五脏虚损之一。肾脏虚损之证。《慎斋遗书·虚损》:“或以下而损上,如因情欲抑郁所致,则精伤而损肾,肾损则木枯而生火。”《难经·十四难》:“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古本难经阐注》:“骨属肾,精亏则髓枯骨痿,必益其精而髓自充。”治宜补肾填精,鹿茸地黄人参枸杞子紫河车等药,方用六味地黄丸金刚丸煨肾丸等。参见虚损条。

  肾死脏


脉学名词。指肾的真脏脉象。肾脏真气已绝,预后不佳。肾脉当沉反浮,轻按坚实,重按乱如转丸,尺部尤甚。《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