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Y)第十篇


  翳明


经外穴名。在翳风穴后1寸处。布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后动、静脉分支及颈内动、静脉网(有迷走神经、交感干的颈上神经节)。主治夜盲,近视,远视,白内障,及内耳性眩晕,视神经萎缩,青光眼,失眠,精神分裂症等。直刺1-1.5寸。

  翳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手、足少阳之会。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布有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孔穿出处,并有耳后动、静脉,颈外静脉。主治耳鸣耳聋聤耳,口眼?斜,口噤不开,齿痛,颊肿,瘰疬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翳


①病证名。系指引起黑睛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痕。如宿翳、凝脂翳等。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本病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肝风热邪所致,治宜疏风热泻肝。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虚证多由肝肾阴亏、阴火上炎所致,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一贯煎加减。此外,外伤也可致翳,治宜活血化瘀、多用赤芍丹参川芎之类。从广义的角度看,凡眼内外遮蔽视线之目障均可称翳,某些内障也称为翳,应根据不同原因,辩证施治。

②遮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气数举,则雾霿翳。”

  溢志


开怀泻意,犹言尽情。《素问·六微旨大论》:“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

  溢饮滑泄


病证名。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一名饮泻。为水饮渍于胃而致之滑泄。《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水渍入胃,名曰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宜饮止泻,用茯苓甘草汤五苓散等方;并可配合灸大椎穴三至五壮。参见滑泄饮泻等条。

  溢饮


病证名。饮病之一(属《金匮要略》四饮之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肝脉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此病之饮邪主要泛溢于体表肌肤和四肢。临床兼见身体痛重,支节烦疼;亦可兼见咳喘、胸闷、乏力等症。宜温肺化饮,发汗驱邪。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苓神术汤等方。参见四饮、痰饮条。

  溢阴


脉学名词。指阴邪积聚而弥漫于内的脉象。《灵枢·终始》:“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内关,死不治。”参内关条。

  溢阳


脉学名词。指阳气亢盛之极而泛溢的脉象。《灵枢·终始》:“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外格。”参外格条。

  溢乳


病证名。婴儿饮乳过多而乳汁溢出。《育婴秘诀》:“溢乳者,乳多而溢出,非真吐乳也。苟不知禁,即成真吐矣。百日内小儿多有之。”

  溢


内经》十二脉之一。指超越寸口而上鱼际脉象主气有余。《诊家正眼》:“曰溢者,自寸口上越鱼际,气有余也。”

  意舍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主治恶心呕吐腹胀肠鸣泄泻黄疸、饮食不下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意气功


气功功法名。传岳飞得自汤阴大佛寺慈慧禅师。据介绍,该功法近代始于王贤宾所著《意气功详解》(1931年)。功法大致为:设想将周身之气于心聚为球,然后周行全身而复回心。全功用10分钟。据云有良好的防治疾病的作用。

  意不存人


犹言旁若无人。《灵枢·本神》:“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

  意


①意义。意思。《素问·离合真邪论》:“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素问·气穴论》:“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②意志。《素问·调经论》:“持针勿置,以定其意。”

③心愿、意向。《素问·针解》:“人心意应八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④记忆,回忆。《灵枢·厥病》:“厥头痛,意善忘。”《灵枢·本神》:“心有所意谓之意。”

⑤意识。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素问·皮部论》:“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

⑥情态。《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

⑦意见,即个人对事物的看法。《灵枢·决气》:“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⑧通“臆”。胸。《素问·金匮真言论》:“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藏之心意。”

⑨臆断。《灵枢·逆顺肥瘦》:“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

  骮(yì,音亦)


骨名。即缺盆骨潆《身经通考》:“缺盆骨。”参缺盆骨条。

  逸者行之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由于过于安逸造成气脉凝滞、运动障碍之类的病证,可用行气活血通络的方法,使其通畅。

  逸老


养生术语。原为中国古代老年养生的基本观点,谓老人生活宜安闲以利养生。这一观点历来受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尊奉。《经鉏堂杂志》:“造物劳我以生,逸我以老。少年不勤,是不知劳也;年老奔竞,是不知逸也。天命我逸而我劳,以取困辱,岂非逆天乎!”这种因年龄阶段不同而养生有别的观点,是“因人制宜”原则在中国古代养生学中的一个体现。

  逸风疮


病名。指遍体起小丘疹,状如癣疥而痒之皮肤痛。《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逸风疮,生则遍体,状如癣疥而痒。”此由风气散逸于皮肤,因名逸风疮也。该病因血虚肌肤失养,风邪客于肌表所致。症见遍体起小丘疹,自觉搔痒,如疥疮状。治宜养血疏风。可用消风散化裁,外治苦参汤水煎后加猪胆汁四枚,调匀外洗。类似痒疹。

  益阴


补阴。详该条。

  益胃


治疗胃虚的方法。如胃气虚寒则温胃建中胃阴不足则滋养胃阴

  益气养血


补益法之一。又称补益气血、气血双补。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方法。常用于脾胃亏损,失血伤精,或胎产崩漏,而致气血两虚者。症见面色无华,心悸气短,消瘦无力,月经不调,舌淡脉弱等。方用八珍汤炙甘草汤等。

  益气生津


补益法之一。即气津并补的治疗方法。气津两虚,多由热伤气阴所致,症见汗出过多,肢体怠倦,气短懒言,口干作渴,舌质红干,脉虚弱或细等,可用生脉散之属,以益气生津,养阴止汗。

  益气解表


治疗学术语。又称补气解表。是对平素正气虚弱而患外感表证的治法。症见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咳嗽咯痰、鼻涕粘稠、胸膈痞满、脉弱无汗,处方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参苏饮人参败毒散之类。

  益气


补气。详该条。

  益脾


健脾。详该条。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语。后人简称为益火消阴或扶阳追阴。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常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出现阴盛寒证者。症见腰脊酸痛、脚软身冷、阳痿滑泄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清长,舌淡体胖、脉沉细数等。法当温补肾阳,消除阴寒。用肾气丸右归饮治疗。

  悒悒


忧闷不畅的样子。《素问·刺疟篇》:“足厥阴之疟……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王冰注:“悒悒,不畅之貌。”

  《疫证治例》


温病著作。五卷。清·朱兰台撰。刊于1892年。书中记述疫病、六经治例、瘟病治例以及多种疫证、杂证等内容。并附若干医案。还创制了芦根方等有效方剂。作者论疫以张仲景六经为主,融会诸家学说,参以己见和经验,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疫证集说》


温病著作。四卷,附补遗一卷。清末余伯陶编。刊于1911年。本书选集古今百余种有关疫证的文献,取其论辨治法。内容简要,但条理不够清楚,可作疫证的临床研究参考。现有初刊印本。

  《疫疹一得》


温病专书。二卷。清·余师愚撰于1794年。作者以其父死于时疫,故究心于疫疹的临床研究,颇有心得,着成此书。全书重点论述疫诊证治,余氏擅长用石膏疫疹温病,曾有“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的临床见解,并创用了清瘟败毒饮等效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疫诊治法。在发病方面,书中较多地谈到运气主病。现存稿本及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疫疹


病证名。疫证而见发疹的疾患。见《疫疹一得》卷上。由感受疫疠之邪,热毒内盛,外发于肌肤所致。疹见紧束有根,色紫或黑者,为热盛毒重。毒愈重则诱发愈迟,有迟至四、五日仍不透者。初起时伴见恶寒发热头痛如劈,甚则烦躁谵语唇焦,舌起红刺,脉数,或兼上呕下泄等症。治宜清热凉血解毒,以清瘟败毒饮为主方。热盛者酌用凉膈散,去硝、黄加石膏。参见斑、疹条。

  疫痧


病名。又名疫喉痧、烂喉(疒丹)痧。相当今之猩红热。《疫痧草》:“疫痧者,疫毒直干肺脏,而喉烂气秽。”治宜养阴清肺为主。详参烂喉(疒丹)痧条。

  疫疟


病名。在一个地区流行而病情凶重的疟疾。《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病不内外因证治》:“病者发寒热,一岁之间,长幼相若,或染时行,变成寒热,名曰疫疟。”《张氏医通·疟》:“疫疟,夏秋之间,沿门阖境皆是也。”壮热多汗而渴,用达原饮烦热大渴有表证,用桂枝白虎汤谵妄狂闷,用凉膈散草果寒热便秘,用大柴胡汤;虚人发散后热不止,用人参败毒散。或用不换金正气散、五瘟丹、如意丹等方。参见疟疾条。

  疫痢


病名。由天行疫毒所致的痢疾。具强烈的传染性。《痢证汇参》卷四:“疫痢之证,运气所致。或流衍之纪,雨湿连绵;或二火司公,赫义用事,湿热大作;或燥金行令,燥火时行,三者皆成疫痢。此所谓之天行疫痢也。”《症因脉治》卷四:“长幼相似,沿门合境,一齐发作,下痢脓血,或下纯血,或下黄水,或下紫血水,身热头痛胸满不食,此疫痢之症也。”治以清热解毒为主。初起宜兼表散,用羌独柴葛之类。待表邪已散,分辨湿火燥火施治。湿热脉洪,香连丸六一散;满闷不舒,香连平胃散;燥火脉数,当归银花汤六一散,送下当归大黄丸。参见痢疾疫毒痢条。

  疫疬疱疮


出《诸病源候论》。即痘疮。详该条。

  疫疠


病名。

①具有强烈传染性,流行一时一地的疾病。见《诸病源候论》卷十。又名瘟疫时气。《医学入门》卷四:“疫疾如有鬼疠相似,故曰疫疠,又曰时气。”参见瘟疫时气等条。

湿温中有强烈传染性者。《六气感证要义·湿温》:“湿温一证,即藏疫疠在内,一人受之则为湿温,一方受之则为疫疠。”

大头痛溃裂脓出又染他人者。《此事难知》卷下:“大头痛者,虽为在身在上,热邪伏于已,又感天地四时非节瘟疫之气,所著所以成此疾,至于溃裂脓出,而又染他人,所以谓之疫疠也。”参见大头痛条。

  疫喉自汗


病证名。指患疫喉后出现的汗出。其一,毒随汗泄者痧透、神清、喉烂渐退,为顺证。其二,汗出而毒不泄则痧隐、神昏、喉烂反剧,多为邪内攻而正气虚,为逆证,治宜疏解透达,佐以扶正,方用粘子解毒汤加减。

  疫喉谵语


证名。指患疫喉疫毒不能外达,内陷心包而出现的神昏谵语,痧隐、喉烂的症状。治宜:达邪解毒清心开窍。如安宫牛黄丸等。

  疫喉遗毒


病证名。指疫喉初愈,邪毒未尽,遗毒脏腑经络之间而出现的不同证候表现。临证宜辨证施治,清余毒而扶正气

  疫喉失音


病名。系指患疫喉肺经积热,火灼阴伤所致之咽喉溃烂而声音不出。治宜泻火养阴,方选养阴清肺汤加减。外吹冰硼散

  疫喉气促


病证名。指由于患疫喉火邪内结肺胃,宣肃失常,而出现气促症状,为肺气欲绝之征。详参疫喉条。

  疫喉呕吐


证名。指患疫喉后,胃中邪热上冲所致。若痧透则呕自止。若邪盛不达则呕甚,宜透邪、清热、解毒、止呕。方选银翘散黄连苏叶汤。

  疫喉衄


病证名。指患疫喉后邪火炽盛,上冲肺经,迫血妄行而为鼻衄。属邪达外出征象,衄血不止者多为毒入血分,宜清火、凉血止血。方选犀角地黄汤十灰散加减等。并予局部止血

  疫喉溺涩


证名。指患疫喉疫毒邪火炽盛下注膀胱,致使膀胱气化不利,出现小便涩痛,痧隐未透。治宜达邪化毒,通利小便。方选八正散清咽利膈汤加减。

  疫喉会厌腐溃


病名。指患疫喉疫毒熏灼会厌咽喉,致使会厌腐溃,咽喉腐烂渐重,口出臭秽之气,声音嘶哑,汤水难入,入口即呛逆者。治宜解毒祛腐养阴。治选养阴清肺汤黄连解毒汤加减。

  疫喉后牙疳


病名。指疫喉初愈,余毒未尽,致牙龈肿痛、色黑腐溃,齿摇脱落。治宜清火解毒,方选清胃散竹叶石膏汤加减。参牙疳

  疫喉后虚劳


病名。指疫喉后余毒未尽却正气大虚、阴阳俱亏,或患疫喉期不慎起居、不戒色而致阴精亏耗,出现正气大虚之象。临床多见肺阴大伤及脾阳下陷之证。治宜辨证施治

  疫喉后下痢


病名。指多由疫喉邪毒未尽,内陷肠中而为痢。症见:下痢赤白兼脓血。治宜清热燥湿凉血行气、化瘀止痛。方选黄芩汤白头翁汤加减等。

  疫喉毒泡


病名。指患疫喉之后火毒极盛,致使喉中生泡、泡密有浆,咽喉腐烂的病证。治宜疏解,透达、清化。方选粘子解毒汤加减等。

  疫喉初起三禁


指治疫喉之法则。疫喉初起,邪毒炽盛,宜宣达、透发、疏解。切忌三点:

①辛温发表,以免助火伤津,引动肝风而生痉厥。

②大剂苦寒,以免强遏热邪,损伤正气,引邪入里。

③早用泻下,以免耗气伤阴火邪内陷,致病加重。阳明腑实者可投凉膈散等药。

  疫喉便溏


病证名。指患疫喉后,邪毒下陷而致大便溏泄。邪盛正虚则便溏而神昏、痧隐喉烂,宜急扶正祛邪,兼顾醒神开窍,但不宜止泻,以免敛邪之毒,方选葛根芩连汤或白头翁汤安宫牛黄丸加减。若属疫喉初愈,脾虚虚弱所致下陷便溏,宜健脾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

  疫喉便闭


病证名。指患疫喉后邪毒内郁结于肠道所致大便闭结不通。治宜泻火通便。方选麻子仁丸泻心汤

  疫喉鼻扇


证名。指患疫喉疫毒灼伤肺脏而出现鼻翼扇动。症见痧隐喉烂、鼻扇气促。病情多较危重。治宜疏达清肺、泻火解毒,方选银翘散泻白散

  疫喉鼻煤


证名。指患疫喉后,火毒炽盛,灼熏肺经,致鼻孔干燥、黑如煤。治宜解毒、泻火。方选清瘟败毒饮加减。

  疫喉


病名。指由于感受时行疫疠之邪而引起的喉科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小儿,成人少见,病情较重、变化迅速,对健康威胁极大,应重视积极预防。该病包括白喉疫喉痧两证。白喉多发于秋、冬二季,后者多发于春、冬二季。详参白喉疫喉痧条。

  疫毒痢


病名。痢疾之传染性强而病情危重者。见宋《史载之方》。亦称疫痢时疫痢。由疫毒流行,互相染易,壅滞肠道,燔灼气血所致。发病急骤,证见高热呕吐,烦躁口渴,腹痛剧烈,后重特甚,痢下脓血多为紫红色或血水状,便次频多,甚至昏迷痉厥。儿童每于未痢之前,即呈昏迷抽搐,甚或肢冷、喘促脉微欲绝等危象。治以清除肠积,凉血解毒开窍解痉,用白头翁汤槟榔顺气丸、当归银花汤犀角地黄汤紫雪丹等方。宜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参见疫痢条。

  疫毒


病名。指天行邪热时毒之气,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五。即时毒证治可参见该条。

  疫疔


病名。因本病疮形如脐凹陷,故又名鱼脐疔、鱼脐疮脉骨疔。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疮头黑深,破之黄水出,四畔浮浆起,狭长似鱼脐,故谓之鱼脐丁疮。”又《证治准绳·疡医》卷二:“若因开割瘴疫牛马猪羊之毒,或食其肉,致发疔毒,或在手足,或在头面,或在胸腹,或在胁肋,或在背脊……或起紫泡,或起堆核肿痛创人,发热烦闷,头疼身疼骨节烦疼。……”该病所述之症状与今之皮肤炭证同,因其是一种特殊传染病,故今人又称之为疫疔。其病因为感染疫死畜毒阻于皮肤之间,以致气血凝滞,毒邪蕴结所致。好发于头面、颈项及手臂等暴露部位。初起可见皮肤出小红斑丘疹,形同蚊迹蚤斑,迅速发为水泡,继则出血坏死,干燥,结黑,呈凹陷状,如脐形,周围肿胀漫延,身发寒热。治宜用丝瓜叶连须葱茎叶捣烂,以和服。余治同疔疮。同时应隔离患者,病人所用敷料均应焚毁,所用器械均应严格消毒。深埋死畜,加强屠宰管理,做好预防工作。

  疫


病名。具有剧烈流行性、传染性的一类疾病。《素问遗篇·刺法论》指出疫病有“皆相染易”的特点。因时行疠气从口鼻传入所致。《类证治裁》卷一:“疫为时行疠气,有大疫,有常疫。大疫沿阖境,多发于兵荒之后,大数见。常疫则一隅数家,一家数人,症多相似。春、夏、秋三时皆有之,而夏秋为甚。其厉邪之来,皆从湿土郁蒸而发,触之成病,其后更相传染,必由口鼻吸受,流入募原。”参见时疫、温疫、疫疠时毒大头瘟绞肠瘟疙瘩瘟杨梅瘟等条。

  异者衰之


运气术语。指六气五运不相同类,则所主生物衰微。《素问·五常政大论》:“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

  异者从之


治疗学术语。指主客气不同时,用从治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必要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异远真人


明代清间医家。其原名佚,履贯欠详。尝着《损伤妙方》一书,又名《跌打损伤妙方》现有刻本行世。

  异物入目


病证名。见秦伯末《中医临症备要》。即物偶入睛证。详该条。临床中对于该病,应及时冲洗眼睛,排除异物。切忌用手指揉搓眼皮。

  《异授眼科》


眼科著作。一卷。撰人撰年不详。本书首载眼病证治、歌赋及眼科验方的配制,其次用问答体裁叙述了眼科72症的治法。1949年后出版排印本(与《一草亭目科全书》合刊)。现存明抄本及多种清刻本。

  异经选穴法


针灸选穴法之一。又称他经取穴。指在与病变经脉相关的其他经脉上选取穴位,包括表里经、同名经等。如足阳明胃的胃痛,取足太阴脾经公孙穴;足太阴脾经阴挺,取督脉百会穴。

  异痘


病证名。出《痘科类编》。指痘疮发于特殊部位,如蒙头、抱鼻、锁口、锁项等。详见各条。

  异病同治


治疗学术语。指不同的疾病,由于发病机理相同,可用同一种治疗方法。例如中气下降,脾气不足所致的泄泻脱肛子宫下垂等,虽属不同疾病,均可用补中益气的治疗方法。

  义姰


汉代女医生。河东(今山西永济、运城一带)人。医术颇高。汉武帝之母王太后闻其名而召之,并封为侍医,深得其宠。

  椅当


正骨器械之一。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肩甲骨出,相度如何整,用椅当圈住胁,仍以软衣被盛箪,使一人捉定,两人拔伸……。”亦称椅靠背。指用木制有椅当(靠背)的椅子。椅当上垫棉垫,适用于肩关节脱臼的复位。具体操作为:让患者侧坐于椅上,把椅当置于患侧腋下,患肢垂于椅当外,一人固定患者于椅上,医者两手持患腕向上部拔伸,然后一手紧握患肘上部并使之屈肘内收,如有滑动感即已复位。

  蚁毒瘘


病名。指项下忽肿一块,渐延至颈,偶破出水碗许,烂久不合,或伴咽喉肿痛,饮食吞咽不利。多由忧思郁怒、气滞血瘀所致。治宜理气活血、消肿,方选橘核丸加减。

  以痛为腧


针灸取穴用语。出《灵枢·经筋》。指对于某些病症,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为穴位进行治疗。因这种穴位无定位,所以后世称为阿是穴不定穴天应穴。参见各该条。

  以毒攻毒


治疗学术语。系治疗方法之一。出《本草纲目》。使用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恶疮病毒的方法。如大枫子辛热有毒,入丸剂内服,治疗麻风藤黄酸涩有毒,外敷治疗痈疮露蜂房甘平有毒,研末用猪油和涂,用以治疗头癣。

  已


①副词。已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②副词。之后。用在动词后,表示该动作已完成或结束。《素问·奇病论》:“惊已,心气痿者死。”

③副词。甚,极。《素问·六微旨大论》:“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

④通“以”,介词。《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

⑤休止,停息。《灵枢·热病》:“舌本烂,热不已者,死。”

⑥死亡。《素问·六微旨大论》:“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⑦病愈。《素问·移精变气论》:“故病未已,新病复起。”⑧语气词,表示确定。《素问·血气形志篇》:“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

⑨通“矣”。语气词,犹“了”。《温病条辨·汪序》:“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

⑩缺。《类经·气味类》:“亦犹乱世之甲兵,饥馁之粮饷,所必不容已者,即此药也。”

  乙癸同源


肝肾同源。古代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认为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详肝肾同源条。

  乙庚化金


运气术语。指凡逢乙庚为金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乙


天干的第二位。常用以纪日、纪年。

  《疑难急症简方》


医方著作。四卷。清·罗越峰辑。刊于1895年。本书汇集各种急症简易方,分为癫狗恶狗、毒蛇恶虫、食毒五伤、跌打五伤等70类,包括多种病证的治疗方剂。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颐颐


怡然自得的样子。《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质判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下,支支颐颐然。”张介宾注:“颐颐,自得貌。”

  《颐身集》


养生学丛书。一册。清·叶志诜辑。刊于1852年。其中包括元·丘处机摄生消息论》,明·冷谦《修龄要旨》,清·汪昂勿药元诠》、汪昂寿人经》及方开延年九转法》五种。现存清刻本。

  颐发


病名。下颌、腮腺部位之痈疽疮疡。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即发颐。详见该条。

  颐


面颊。《素问·刺热论》:“肾热病者,颐先赤。”修养,保养。《医说·食无求饱》:“食物无务于多,贵在能节,所以保冲和而顺颐养也。”

  遗泄


通泄。即遗泄遗精之又名。详见遗精条。

  遗泄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虚损证治》。为遗精之又名。参见该条。

  遗失


大便失禁。《素问·咳论》:“大肠咳状,咳而遗失。”(按“失”、“矢”通用。“矢”同“屎”。)

  遗热


病理名词。指热病余邪未尽,因过劳或不慎于口腹而复发。《素问·热论》:“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伤寒全生集》:“病新瘥后,血气未平复,余热未尽。……若劳动再发,为劳复。血气尚虚,但当安卧守静以养血气,设或早晚劳役,使气血沸腾,而邪热遂还于经络发热也,谓之遗热。”参见劳复食复条。

  遗尿


病证名。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一名遗溺。详见遗溺条。

  遗溺


病证名。又名遗尿。《素问·宣明五气论》:“膀胱…………不约为遗溺。”《灵枢·本输》:“虚则遗溺……。”可见遗溺虚证多见。其证包括睡中经尿床,或昏迷小便自遗,或清醒时小便自出,或频而难以自禁等情况。《景岳全书·杂证谟》:“遗溺一证,有自遗者,以睡中而遗失也。有不禁者,以气门不固而频数不能禁也。又有气脱于上则下焦不约而遗失不觉者,此虚极之候也。”《类证治裁》卷七:“大抵遗溺失禁,由肺肾膀胱气虚。肺虚,补中益气汤五味牡蛎;肾虚,菟丝子散膀胱虚,固脬丸;挟寒,家韭子丸;挟热,白薇散;滑脱,秘元丹、牡蛎丸;命火衰,右归饮、巩隄丸。”《景岳全书·杂证谟》指出:“有热客肾部而遗尿者,……其证发热作渴,或时闭涩,或时自遗,或阴挺不能约制。午前小剂补中益气加黑山栀;午后大剂生料六味丸加五味子,常服自效。夏月暑病遗尿者,白虎加人参汤。一服即应。有先因病淋,服利药太多,致不禁者,补中益气稍佐熟附子。有所伤损,污血畜于胞中,亦令遗失鹿角屑炙黄为末,和桃仁等分调三钱。咳而遗溺,属膀胱茯苓甘草汤;不应,五苓散。小儿胎中受冷遗尿,一味补骨脂,炒研,临卧红调服,即不遗。”亦可用桑螵蛸肾气丸金樱子补骨脂等方治疗。参见遗尿小便不禁条。

  遗沥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证治要诀·遗精》指出此证“小便有数滴稠粘,茎头微痛;或小便已停,有时方有一二滴沾裩。”治疗与遗精大致相同。

  遗精


病证名。在非性交的情况下精液自泄,称之为遗精,又名遗泄失精。在梦境中之遗精,称梦遗;无梦而自遗者,名滑精。《张氏医通》卷七引“陆丽京曰:“遗精之原有三。有丧太过,肾气不藏,无梦而遗者,当益精以壮火,如鹿茸丸安肾丸聚精丸九龙丹金锁玉关丸之类,有劳心太过,心肾不交,酣卧而遗者,当实土以堤水,如归脾汤妙香散远志丸补中益气汤朱砂安神丸之类。有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妄梦而遗者,当泻火以宁水,如滋肾丸威喜丸、《本事》猪苓丸、清心莲子饮之类。”肾阳亏损、精关不固者,宜湿肾固摄,用右归丸鹿茸大补丸等方;肾精不足、相火妄动者,宜滋阴降火,用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旺水汤、三才封髓丹等方;因于肝郁,用逍遥散小柴胡汤加减;挟热者加用龙胆泻肝丸;操劳过度,多思妄想,梦遗频仍者,治宜清心摄肾,用静心汤天王补心丹清心莲子饮定志丸等方;病后体虚,心悸梦遗者,宜用牡蛎散遗精多见于性神经衰弱、慢性前列腺炎、慢性消耗性疾患。

  遗毒


病名。

①指新生儿肌肤赤斑烂之病证。见《外科启玄》。亦称小儿遗毒烂斑。该病系胎儿感染父母遗毒所致。其症重者,婴儿出生后,周身皮肤红赤,脓血淋漓,腐烂成斑;甚则毒攻九窍(眼、耳、口、鼻、前后阴),产生烂斑,皮肉损坏。轻者,婴儿出生后,形体消瘦,颜面枯槁,头骨坑陷,皮肤出现暗红斑点,或发生烂斑。治疗,重者内服搜风解毒汤,外用黄调敷;破烂者用黄柏末撒布。轻者可服用土茯苓汤。即先天毒。现罕见。

②指时疫中一种坏证。《杂证会心录》卷下:“又有时疫坏证,神识昏迷,邪陷厥少,从耳后发出,名曰遗毒。治法与肿腮不同。而医者非进甘桔,即用膏连,邪复内陷,万无生理矣。”治宜峻补气阴,先用救阴保元汤等方,后再清理遗毒开窍醒脑。

  遗道


经外穴名。《备急千金要方》:“遗溺,灸遗道,侠玉泉五寸。随年壮。”即在脐下4寸(中极玉泉)旁开2.5寸处。与肠遗穴同位。《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则定位在中极穴旁开5寸处。

  遗


㈠(yí,音宜)

①余留,残留。《素问·热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素问·征四失论》:“妄用砭石,后遗身咎。”

②排。《灵枢·经脉》:“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去欠),小便遗数。”

③失禁,不自主地排出二便。见“遗失”、“遗溺”。

㈡(wèi)见“遗遗”。

  移指


切脉指法。切脉布指时,如发现寸、关、尺三部脉形有异常时,就不能按照平常指距平布,必须根据情况,灵活移动指距。

  移气


使经气转移。《素问·调经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移精变气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转移、改变患者精神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素问·移精变气论》:“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王冰注:“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

  移光定位


据日光迁移、变化,确定经气运行的所在部位。《素问·八正神明论》:“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王冰注:“候日迁移,定气所在,南面而立,待气至而调之也。”

  胰俞


经外穴名。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即胃管下俞。参见该条。

  胰


①夹脊肉。见《广韵·脂韵》。

②人体腺体之一。能分泌胰液,助消化;又能分泌胰岛素,调节糖代谢。

  《怡堂散记》


医话著作。二卷,续编一卷。清·许豫和撰于1785年。本书随笔记录诊治和读书心得,分析古方,辨解药性,并节录一些医家有关论述。全书通俗易懂,对儿科疾病证治记述尤多。现存清刻本。

  夷则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