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第一篇
胞寒不孕
病证名。不孕症型之一。又名宫冷不孕、胞冷无子、子脏冷无子、下部冰冷不孕。多因先天秉赋不足,肾气虚寒,胞宫失于温煦;或经期调摄不慎,风寒客于胞中,胞宫寒冷,难以摄精成孕。多伴有小腹寒冷,形寒肢冷,月经后期等症。因肾阳不足者,兼见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治宜温补肾阳,方用桂附八味丸或温胞饮;因风寒内客者,兼见小腹胀痛拒按,治宜温经助阳,暖宫祛寒,方用艾附暖宫丸。
八冲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凡脚气初得脚弱,使速灸之……其足十趾去趾奇一分,两足凡八穴,曹氏名曰八冲……”即八风穴。见该条。
八段锦
①气功导引功法名。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着。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曾慥《道枢》辑其基本功法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另《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均载有类似功法。现在流行的是晚清时所传的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结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其图式出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明·王圻《三才图会》载有类似图式并附有功法。高濂《遵生八笺》括为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生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汨汨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亦附有功法八图,并于歌诀有详细注释。曹无极《万育仙书》曾转载此诀,后世流行颇广。
②小儿指纹诊法。指小儿指纹的纹形改变及其延伸方向共八种类型的合称。又名八片锦。《四诊抉微》载:鱼刺形,主惊风、痰热;悬针形,主伤风、泄泻、积热;水字形,主食积、咳嗽、惊疳;乙字形,主肝病惊风;虫纹形,主肝虫、大肠秽积;环形,主疳积吐逆;乱纹,主虫;珠形,主死。现较少用。参见十三指形条。
八法
①八种治疗法则。见《医学心悟》。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详各条。八法的实际运用,早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已经赅备。
②八脉八穴的用法,主要指灵龟八法及飞腾八法。出《针灸大全》。
八风
经外穴名。出《奇效良方》。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头痛,牙痛,月经不调,蛇咬伤,脚气,脚背红肿,足趾麻木等。斜刺0.5-1寸;或点刺出血。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为中医辨证的纲要。早在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在辨证方面已赅括了有关八纲的内容。《本草纲目》引寇宗奭:“有八要,一曰虚,二曰实、三曰冷、四曰热、五曰邪,六曰正,七曰内,八曰外也。”《医学六要》:“治病大法有八,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曰寒、曰热、曰虚、曰实。”《景岳全书·传忠录》:“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又:“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程钟龄《医学心悟》:“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一般而言,表里辨病位的浅深,寒热辨病症的性质,虚实辨邪正的盛衰,阴阳则是统摄其他六纲的纲领。表、热、实多属阳;里、寒、虚多属阴。临床上运用八纲,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的关系,作为施治的重要依据。
八纲辨证
诊断的一种基本方法。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为治疗提供依据。表里辨病位的浅深;寒热辨病证的性质;虚实辨邪正的盛衰;阴阳则是统摄其他六纲的总纲。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八纲的四对矛盾,是相对的,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临床上错综复杂的证候都可以用它作分析归纳的基本方法。
八谷
八种供食用的农作物。如《本草注》载为黍、稷、稻、粱、禾、麻、菽、麦;而隋·李播《天文大象赋注》则指稻、黍、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粟、麻。
八卦
①古代《易经》中用“—”(阳)和“--”(阴)两种基本符号组成的八种图形。即干、坤、巽、震、坎、离、艮、兑。八卦各代表自然界一定的事物或方位,它们是:干(天、西北)、坤(地、西南)、巽(风、东南)、震(雷、东)、坎(水、北)、离(火、南)、艮(山、东北)、兑(泽、西)。
②推拿穴位名。见《针灸大成》卷十。又称内八卦。即围绕掌心周围八个穴位的总称。“运八卦,除胸肚膨闷,呕逆气吼噫,饮食不进用之。”
八关
经外穴别名。即八邪穴。见《经穴汇解》。参见八邪及八关大刺条。
八关大刺
针刺八邪穴出血的方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目疾睛痛欲出,亦大刺八关。”
八华
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在背部,以两乳间距离的1/4(即2寸)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将一角顶置于大椎穴上,底边呈水平,下两角是穴;再将此三角角顶放在上一三角底边中点,其下两角也是穴,如此再向下重复二次,共得8穴,称为八华。上6穴称六华。主治虚弱羸瘦,骨节疼痛,咳嗽,盗汗等。艾炷灸3-7壮。
八会
①人体中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八个穴位。又称八会穴。《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府会太仓(中脘)、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悬钟)、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膻中)。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现在临床应用已不限于热病,凡与八者有关的病症皆可据情选用。
②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狂走易骂,灸八会随年壮,穴在阳明下五分。”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将本穴定于手背侧,鼻烟窝中点(阳溪)下0.5寸处。治癫狂,白内障,近视,高血压,中风,卵巢疾患等。
②八脉交会八穴。《标幽赋》:“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见八脉交会穴条。
八会穴
经外穴名。见八会条。
八瘕
八种病证名。即黄瘕、青瘕、燥瘕、血瘕、脂瘕、狐瘕、蛇虾、鳖瘕。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其成因为“八瘕者,皆胞胎生产,月经往来,血脉精气不调所生也。”详见各条。
八角虫疮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八角虫指阴虱,即阴虱疮。详该条。
八节
人体部位名。指两侧膝、踝、肘、腕八个大关节。《灵枢·九针论》:“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马莳注:“人之手足,各有股肱关节计八。”
八科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合称。唐代始分医学为八科。即体疗(内科)、疮肿(外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角化(或认为是灸法)、针、按摩、咒禁。因前五科又统称为医科,故唐代医学分科也可认为只有四科。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曾将正骨科划归上驷院蒙古医生兼任,太医院中医学分为八科,即大方脉、伤寒、妇人、小方脉痘疹、疮疡、眼科、口齿咽喉、针灸。
八廓
人体部位名。见《三因极—病证方论》。历代中医眼科将外眼划分为八个部位(或方位),名为八廓。廓,喻为城廓卫御之意。一般用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或代表它们的八卦来命名。即天(干)、水(坎)、山(艮)、雷(震)、风(巽)、火(离)、地(坤)、泽(兑)。亦有用其相应脏腑功能而命名的。如传导、传道、传送、津液、精液、会阴、胞阳、清净、养化、水谷、关泉、关前等。《审视瑶函》认为:八廓各有定位,可凭(气)轮上出现的血丝以辨何脏何腑之受病。但《银海精微》及《张氏医通》均认为:八廓有名无位。而《医宗金鉴》又认为:八廓分属六腑与包络、命门,其位多与五轮相重合。近代陈达夫先生在《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中指出:八廓位于白睛四正四隅八个方位,分别与六腑及包络、命门相适应,运用于临床,具有一定意义。由于历代对八廓缺乏一致的见解,故不如五轮学说在临床上运用普遍。详见各条。
八里脉
脉象分类法之一。《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八里指微、沉、缓、涩、迟、伏、濡、弱八种脉。
八利
即八痢。详该条。
八痢
①《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痢作利。指水谷利、冷利、热利、滞利、积利、疳利、蛊利、休惜(息)利。
②《普济方》则指冷痢、热痢、疳痢、惊痢、冷热不调痢、休息痢、瀼痢、蛊毒痢。
八髎
经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的合称。出《素问·骨空论》。位于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左右共八穴,故名。
八淋
八种淋症。《中藏经》列八淋为冷淋、热淋、气淋、劳淋、膏淋、砂淋、虚淋、实淋。《东医宝鉴·内景篇》列八淋为劳淋、血淋、热淋、气淋、石淋、膏淋、砂淋、冷淋。
八漏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指八种外科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治疗不当引起的漏症,或形成漏管者。包括气漏、风漏、阴漏、冷漏、痔漏、血漏、瘘枯漏、痿腮漏等。详见各条。
八脉
奇经八脉的简称。《难经·二十七难》:“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见奇经八脉条。
八脉八穴配穴法
奇经八脉的八个穴位相互配伍应用的方法。出《针灸指南》。其法将八脉八穴按其主治功能相合配为四对。如内关配公孙,主治心、胸、胃部疾病。外关配临泣,主治目、头侧、面颊部疾病。后溪配申脉,主治颈、项、肩胛部疾病。列缺配照海,主治咽喉、胸膈部疾病。
八脉交会穴
经穴分类名。见《针经指南》。又称流注八穴、交经八穴等。是四肢上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即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蹻脉),胆经的足临泣(通带脉),三焦经的外关(通阳维脉),肺经的列缺(通任脉),肾经的照海(通阴蹻脉)。临床上常配合应用,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如这些穴位配合天干、地支、八卦等应用,则成灵龟八法、飞腾八法。详见各该条。
八木火
松、柏、竹、橘、榆、枳、桑、枣八各木材燃烧的火。古时认为此八木火不宜用于艾灸的燃点。《黄帝虾蟆经·辨灸火木法》:“八木之火以灸,人皆伤血脉肌肉骨髓。”《外台秘要》卷十九:“《小品》论灸有八木火”;“凡八木之火,皆不可用也。”清·《医宗金鉴》:“灸治古忌八木火,今时通行一炷香。”说明当时灸治一般采用线香点火。
八片锦
即八段锦。详该条。
八少八多诀
养生口诀。八句有关饮食起居宜忌的口诀。《遵生八笺》:“少肉多菜,少食多嚼,少盐多醋,少衣多客,少烦多眠,少欲多施,少糖多果,少车多步。”
《八十一难经图解》
书名。又名《扁鹊八十一难经》,一卷。明·聂尚恒注。约刊于17世纪初。聂氏于医理颇精,尝着《医学汇函》,本书即其第二卷,而无单刻本。对《难经》原文逐一加以阐释。唯恐说理未彻,故每难更附一图以说明之,现存“带月楼”等明刻本。
八石
道家炼制外丹常用的八种原料。出《周易参同契》:“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陈显微注:“八石,外药也。”一般指朱砂、雄黄、云母、空青、硫黄、戎盐、硝石、雌黄等八种矿物。
八溪
解剖学名词。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左右共八处,故称八溪(xī溪)。《素问·五脏生成篇》:“此四支(肢)八溪之朝夕也。”
八邪
①经外穴名。出《医经小学》。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奇效良方》从桡侧向尺侧方向依次称大都、上都、中都、下都。主治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伤,手臂红肿等。斜刺0.5-1寸,或点刺出血。
②病因名,指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八虚
人体部位名。指两侧肘、腋、髀、胸等八关节。《灵枢·邪客》:“人有八虚,……以候五脏,……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
八要
诊治病证八要点。即虚、实、冷、热、邪、正、内、外。《医门法律》:“治病有八要,八要不审,病不能去。……其一曰虚,五虚是也。脉细、皮寒、气少、泄泻前后,饮食不进,此为五虚。二曰实,五实是也。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五实也。三曰冷,脏腑受其积冷是也。四曰热,脏腑受其积热是也。五曰邪,非脏腑正病也。六曰正,非外邪所中也。七曰内,病不在外也。八曰外,病不在内也。审此八要,参以脉候病机,乃不至有误。”
八月章
病证名。出《万氏妇人科》卷一。症见孕七、八月,腹膨大以至令孕妇坐卧不安。是因孕妇滋养太过,体质肥盛,胎儿过大所致。为防难产,宜予服瘦胎之药,方用瘦胎丸。
八珍
古代菜肴中的八种珍稀之品。其组成说法不一,如《周礼·天官》所载为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肝膋。而《渊鉴类函》又有二说:一为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一为醍醐、麆吭、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云浆、玄玉浆。
八阵
方剂功能分类名。《景岳全书》将方剂分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等八阵。属于前人者,称古方八阵;属景岳自制者,称新方八阵。
八蒸十变
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五。详大小蒸条。
八正
①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时令。见《素问·八正神明论》。
②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素问·八正神明论》:“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
八椎下
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在背正中线,当第八、九胸椎棘突之间。主治疟疾。微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巴豆饼灸
针灸学名词。系间接灸的一种。《针灸大成》灸阴毒结胸:“巴豆十粒研烂,入面一钱,捣作饼子,实搽脐中心,上用艾炷如豆许,灸七壮。觉腹中鸣吼,良久自通利。”《类证普济本事方》治结胸:“巴豆十四枚,黄连七寸和皮用,捣细末,用唾津和成膏,填入脐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声,其病去矣。”
巴豆贴脐法
水肿的外治法。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用巴豆、水银粉、硫黄,共研匀成饼,先用新棉一片,包药,贴脐上,外用纱布缚约一时许,自然泻下恶水,待下三、五次,去药。食粥调补止泻。适用于湿盛,水肿腰以下为重,或男儿阴囊皆肿,兼有腹痛者。
巴豆中毒
病名。因服用巴豆过量出现中毒症状。症见口咽热痛,面赤,五心烦热,剧烈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致昏迷,黄疸,肾脏损害,甚至休克死亡。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收载解巴豆毒的药物,有黄连汁、菖蒲汁、甘草汁、葛根汁、白药子、黑豆汁、生藿汁、芦荟、冷水、寒水石等。
拔罐法
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适用于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头痛,胸胁痛,风湿痹痛,腰腿痛,扭伤,胃痛,疮疖肿痛,毒蛇咬伤(排除毒液)等病症。使用时应注意选用罐口光滑、大小适宜,拔罐时间不宜过长。常用拔罐方法有闪罐法、投火法、抽气法、水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络拔罐法等。详见各条。
拔伸
医疗技术名。用于骨关节损伤整复之牵引手法。《理伤续断秘方》:“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直,有斜拔伸直。”“凡拔伸,或用一人,或用二人,三人,看难易如何。”一般骨折或关节脱臼,多并有移位,整复必当进行牵引,中医正骨名曰拔伸,名虽不同而实则完全一致。即术者紧握伤肢之远端,沿其纵轴进行平稳而有力之拔拉,借拔拉之外力对抗伤折处肌肉之收缩力,使肌肉收缩所造成之骨关节移位恢复到正常位置,即拔伸手法。拔伸当视伤势、移位之具体情况,确定用力之大小、方向等。
拔伸牵引法
医疗技术名。现代中西医结合总结之整骨八法之一。本法集中中医正骨手法之拔伸与西医骨科牵引法之优点而成。其法是用手或器械在患部进行拔伸牵引,根据伤情确定施术之方案,以利骨折移位、关节脱臼之整复。对克服肌肉收缩之拉力,矫正骨折重迭移位,恢复肢体正常位置,其效果优于单用中医或西医方法者。
拔筒法
拔罐法。见《外科正宗》卷二“脑疽应用方”。参见拔罐法条。
拔原法
取穴法之一。王海藏所倡用,指各经之病选用其原穴进行治疗。《普济方》王海藏拔原法:“假令针肝经病,于本经原穴一针,如补肝经来,亦于本经原穴补一针;如泻肝经来,亦于本经原穴泻一针。如余经有补泻,针毕仿此例,亦补泻各经原穴。”
罢(pí,音皮)极之本
人体器官名。指肝,谓其为耐受疲困的主要脏器。“极”,《说文》:“燕人谓劳曰极。”罢极即劳困之义。本即根本。因肝主筋,筋司运动,所以说疲劳的根本在肝。《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王冰注:“夫人之运动者,皆筋力之所为也,肝主筋,其神魂,故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一说,“罢极”当作“四极”。《素问绍识》:“罢极当作四极,四极即四肢,肝其充在筋,故云四极之本。”
白(疒咅)
病证名。同名异病之名,有皮肤遍生白疹之谓。又名晶(疒咅)、白疹(见《温热经纬》卷三)。多因湿热之邪郁于肌表,不能透泄而发。证见颈项初生水泡,渐及于胸腹,亦可见于四肢,多先少而后密,状若水晶样,则显示有湿热外透之机。若破之则出淡黄色浆液汁,有微腐臭气味。重者多伴有身热,数天后身热渐退,水泡干燥脱屑而愈。严重者可缠绵日久,水泡呈枯白色,名曰枯(疒咅),是气阴枯竭之兆候。治宜清热除湿宣透之剂。可选用氤氲汤,若气阴两虚者,加补气血养阴之品。相当于白色粟粒疹。此外,《白喉阐微·附录》:“炼斋偶记”之烂喉风项:“或曰白前、或曰白缠喉,又名白(疒咅),其名种种不一。”应予辨别。
白
②病证名。指尿出白色的浊液。《素问·玉机真脏论》:“出白。”又称白淫。
白崩
病名。为五崩之一。出《脉经》卷九(参五崩条)。指带下量多,日夜津流如米泔水或如胶粘,状如崩冲,称白崩。多因忧思过度,劳伤心脾,不能化荣血为经水而成白滑之物崩下,或因虚寒不固,肾不摄纳,带脉不约所致。若劳伤心脾者,兼见心悸气短,失眠,饮食少进。宜养心安神健脾为治,方用平补镇心丹,用人参或龙眼汤送服;或用豆花散空腹服;或用棕榈炭、丝瓜络各等分,细末米饮调服(见《世医得效方》);虚寒者,兼见怠倦乏力,形寒畏冷,腰膝酸软,小腹寒凉,治宜温经补虚,方用金锁正元丹。
白鼻痧
病名。《重刻烂喉丹痧辑要》。即白面痧之别称。详该条。
白疕(bì毕)
病名。一种落屑性皮肤病。见《外科大成》卷四。又名蛇虱、疕风、松皮癣。多因风寒外袭,营卫失调,或由风热阻于皮肤,郁久化燥,使肌肤失养所致。该证多发于四肢之伸侧面,次则为头皮及躯干部,常作对称发病。初起时,皮肤上出现边缘明显、大小不等之红点,形如疹、疥,逐渐扩大成片,表面多覆有银白色皮屑,刮去皮屑则露出光红之表面,若再继续刮,则见有点状出血点。疮面呈不同程度之瘙痒,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其治疗方法:初起者宜清热解毒,祛风润燥,可选搜风顺气丸,或防风通圣散。日久者可用养血润肤汤内服。外用:可选猪油、苦杏仁捣烂如泥,用纱布包搽;或用牛皮癣药膏外搽。亦可用苦参汤药浴。即银屑病。
白缠喉
病名。白喉早期的名称,俗呼白菌。《喉白阐微》:“喉间白腐一证,俗名白菌,即白缠喉是也。”《重楼玉钥》卷上认为: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一经误治,遂至不救。所以,在临床上应从速诊断用药。
白缠喉风
病名。多由痰火邪毒内蕴,或过食膏粱厚味、煎炒炙煿火毒上炎所致。症见咽喉肿起,眼白面紫、疼痛难咽、两腮赤肿。《焦氏喉科枕秘》卷一:“缠喉风,眼白面紫,项肿不言,势如角弓反张。命在须臾而难保……可服益气疏风(汤)再用麝香调服。兼服本秘追风(汤)”等加减。脓成以刀针刺破排脓。参见缠喉风条。
白肠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大肠。详该条。
白虫病
病名。即寸白虫病。《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食生肉,……变成白虫。”《备急千金要方·九虫》:“三曰白虫,长一寸。……白虫相生,子孙转多,其母转大,长至四、五丈,亦能杀人。”详寸白虫病条。
白带
①生理学名词。指妇女阴道内排出的液体。属生理现象。一般在经期前后或妊娠期中,白带量可能略多,色白,带粘性,无臭味。
②病名。出《千金要方》卷四“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篇。亦名带下白候。属病理现象。是指带下量多,绵绵不断,在色、质、气味方面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多因脾虚肝郁,湿热下注,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因于脾虚者,白带量多,色白无臭,兼见神疲倦怠,纳少便溏,面黄肢冷,治宜益气健脾、升阳除湿,方用完带汤。因于肝郁者,白带时多时少,兼见精神抑郁,头眩,胸闷乳胀等症,治宜疏肝解郁,方用加减逍遥散。因湿热下注者,带下量多腥臭,兼有阴痒,头晕目胀等症,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此外如虚寒、虚热、痰湿等亦可引起白带增多,当予辨证论治。
白带腹痛
病证名。出《竹林女科证治》。证见白带日久不止,量多,质清稀,无臭味,伴脐腹冷痛,得热则减,多因脾肾阳虚所致。治宜温阳止带,方用九霄丸(艾叶、牡蛎、龙骨、干姜、当归、吴茱萸、白芍、山药、白石脂)。
白丹
病名。丹毒分类之一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白丹者,初发痒痛,微虚肿,如吹轸,轸起不痛不赤而白色,由挟风冷故色白也。”故名。治参丹毒,或用大黄末以马齿苋之自然汁调涂,或用鹿角作灰调膏敷贴。
白淡透明舌
诊断学名词。见《伤寒舌鉴》。指舌苔淡白而透明,似苔非苔。多因年老体弱,胃气不足,或久服汤药,胃气受伤,虚寒内生所致。治宜补中益气。
白癫风
病名。皮肤局部色素脱失之病证。见《备急千金要方》二十三。又名白驳风,又名白癜风。多因恶风搏于肌肤,气血失和,血不荣肌肤而发病。白癫风发无定处,初起皮肤多呈现出边缘清楚、大小不等之白色斑片。可以单发,亦可泛发。周围皮色较深,斑内毛发亦变白,表面光滑。一般无自觉症状,病程发展缓慢,有自行消退者。多见于青壮年。亦有发于青壮年,或亦偶见于儿童。治宜祛风胜湿,活血理气。可内服乌蛇散,浮萍丸或白驳丸。外用海螵蛸、密陀僧、硫黄各等分,共研细末,以鲜姜片蘸药末外搽,或用补骨脂酊外搽。或有用砂疗法者。
白丁
病名。
①出《中藏经》卷三。五丁之一,发于右鼻下,初如粟米,根赤头白,麻木或痛痒,使人憎寒头重。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②出《外科启玄》卷二。肺疔之又名。治宜清肺解毒,方用泻白散加减。参见肺疔条。
白疔
病名。《外科图说》卷三:“白疔者,根在肺,起于右鼻。”面疔的一种,治宜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参见丁条。
白发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肾主骨髓,其华在发。……若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变白也。”本证多发于青少年或中年。即见头发呈散在性花白,甚至全白。治宜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内服首乌延寿丹;亦可用何首乌一味,泡茶常饮,或桑椹糖浆常服。
白疳
出《诸病源候论》。五疳之一。使人皮肤枯燥,面失颜色。
白果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青黄牒出一证,经治之后珠上膏水斑杂结为翳,状如白混障者,南人呼为白果。本病初起风热攻击及撞损真膏等害,血气瘀滞亢极攻碎神珠。神珠之中膏汁俱已溃烂而出。本病愈后不太好。参见蟹睛及螺旋突起条。
白果中毒
病名。因服食生白果肉过量,或皮肤接触白果出现中毒症状。内服中毒者可见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皮肤青紫,脉弱而乱,甚至昏迷、死亡。皮肤接触种仁及其外皮者,可患皮炎。严重者宜中西医结合救治。《随意居饮食谱》记载白果壳、白鲞头、麝香解白果中毒,可资参考。
白汗
证名。邪受于里,表虚汗出。出《素问·经脉别论》。《黄帝内经太素吴注》卷七:“白汗者,邪实于里则表虚汗出,故曰白汗。白汗者,气为阳,其色白也。”白通魄,白汗即魄汗,详该条。
白喉
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又名白缠喉、白菌。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常发于秋冬久睛不雨,气候干燥之季。《重楼玉钥》:“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症见咽喉疼痛,吞咽尤甚,继之一侧或两侧喉核(扁桃体)处出现白点,白点迅速蔓延,成为乳白色或灰白色边界清楚有光泽之假膜,假膜迅速蔓延至悬雍垂及喉关内外,不易剥脱,若用力剥除,则易出血,迅即为新假膜所覆盖。假膜坚韧不易捣碎。兼头痛身疼,微热或寒热交作,疲乏,胸闷烦躁,口臭鼻寒。若白膜蔓延至喉关内或会厌下,则呼吸困难,鼻煽唇青,心悸怔忡等。多因肺胃素虚,复感时行疫疠之邪毒,邪毒从口鼻入,疫毒搏结于咽喉所致。属阴虚肺燥,宜养阴清肺,方用养阴清肺汤;属阳热偏盛,症见咽喉痛闭,饮水作呛,目红声嘶,口出臭气者,治宜泻热解毒,用神仙活命汤;若痰火阻塞,喉声如锯,宜清肺降痰,用猴枣散加土牛膝根、葶苈子、大黄、礞石、竹沥之类。针刺取合谷、少商、天突、足三里、内庭。禁忌升提、发汗、大下等。临床发现病人,应隔离、消毒,报告疫情。白喉病较危重,一经误治则多至不救,故有五条治疗禁忌:
①忌升提涌吐。
②忌温散发汗。
③忌大下亡津。
④忌刀针。
⑤忌病重药轻。
⑥忌苦寒助燥。此外,本病应与习惯上称为白喉的某些虚寒性咽喉疾患相区别。如虚寒白喉等。
白喉败象
证名。见《白喉忌表抉微》。该书把几种在白喉病中出现的重症,视为不治之症,故称败象。这些症候包括有:七日满白不退;服药大便不通,颌下发肿不消;服药呕吐不止;音哑鼻塞,鼻孔流血;喉干无涎;白块自落;天庭黑黯;两目直视;面唇俱青;角弓反张;痰壅气喘;汗出如浆;药不能下;眩涨神痰;未服药大便泄及服药腹泻不止等。遇有这些败象,应谨慎对待。
白喉次将
见《白喉忌表抉微》。指治疗白喉中比较次要的药物,称为“次将”。系指白喉初起,辨别不明该症之轻重。故凡风邪之症,皆用此等药或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等。详药将条及各该条。
白喉忌表
白喉治法注意事项之一。即白喉忌发表。《白喉治法忌表抉微》认为白喉毒邪“一经表散,仅能纷窜于经络之中,而不能透出于皮肤之外,愈入愈深,有入无出”,但从临床实际出发,忌表仅适用于肺燥无表证者。《白喉条辨》:“白喉为太阴肺经伏燥,苟无时邪感触,自不宜无故表散,……若确属挟有时感表证者,则解表自难容缓。”初起时若挟温热,宜辛凉解表,用薄荷、荷叶、连翘、银花之类;挟风寒者,宜辛温发散,选用麻黄、紫苏等,绝不可拘泥于忌表。
白喉咙
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即白喉之俗称。详白喉条。
白喉猛将
见《白喉忌表抉微》。系治疗白喉中比较重的药,称为“猛将”。注意非急重之症,以及误服禁忌之药,渐见败象者,不可轻用。其中又分为上层镇药、次层润药、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四者。详药将条及各该条。
《白喉全生集》
喉科专着。一卷。清·李纪方撰。刊于1882年。书中将白喉分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症等三类,并对白喉的诊治、兼证、坏证、妇人白喉、小儿白喉,分别介绍其治疗方药及针灸等。内容简要,切于实用。现存几种清刻本,1917年萧山合义和印书局铅印本。
白喉三不可
见《白喉忌表抉微》。即一不可刮破,刮破则毒气涣散;二不可近火,恐外火引动内火,病必加重;三不可多卧,人卧则气上逆,毒气难骤降。此三不可,是指治疗过程中的注意或禁忌。虽不尽然,但有参考价值。临床治疗时应认真遵循,否则病必加重。
《白喉条辨》
喉科专着。又名《瑞安陈氏白喉条辨》。一卷。清·陈葆善撰。刊于1887年。此书系作者将其尚未刊行的原著《白喉订正论》删繁而成。全书共条辨15条,包括白喉的病原、所中经络、辨脉、辨色、手太阴、手少阳、手少阴三经病症治,救误、善后、外治、禁忌等内容。陈氏对白喉的治疗能汇集诸家之长,参酌个人的经验予以补充发挥,内容比较系统。现存清刻本。1930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白喉正将
见《白喉忌表抉微》。该书将治白喉的最上品药称为正将。云:“此系大中至正之药,极稳极效。”并进一步分为上层镇药、次层润药、中层消药与下层导药四者。详见上层镇药、次层润药、中层消药、下层导药各条。
《白喉治法忌表抉微》
喉科专着。又名《白喉忌表抉微》、《白喉治法抉微》。一卷。清·耐修子撰。刊于1891年。作者参考郑梅涧、张绍修二家治法,结合个人经验撰成此书。书中反对用发表之剂治疗白喉,推崇养阴清肺之法,颇切临床实际,本书还介绍了若干验方。现有几十种清刻本、几十种近代刊本,流传颇广。
白厚滑苔
诊断学名词。舌中根部白厚滑苔,舌质边尖淡红,主寒湿,表里证均可见。若风寒挟湿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口不干、舌不燥、胸闷等,治宜解表化湿。若寒湿困阻中焦,症见胃脘胀闷、呕恶、喜温等,治宜温散寒湿。
白虎风
病名。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痛甚有如虎啮。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夫白虎风病者,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起,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畜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而夜发,即彻骨髓酸疼,其痛如虎之啮,故名曰白虎风病也。”详痛风、历节风条。
白筋
推拿穴位名。又名阴筋。见《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无名指处。性微凉,能退热。治胸膈胀满,头昏痰盛。
白睛
解剖名称。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又名白眼、白仁、白珠、白轮、眼白。包括今之球结膜与巩膜。前端与黑睛紧连,共组成眼珠外层。彼此病变常牵累。白睛内应于肺,为五轮中之气轮,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白睛疾患常与肺或大肠有关。《证治准绳·杂病》:“白轮变赤,火乘肺也。……气轮者,目之白睛是也,内应于肺西方庚辛申酉之令。肺主气,故曰气轮……”
白睛抱红
证名。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白睛抱红之症,此邪火乘金,水衰反治之病也。治宜清肝泻肺,方用泻白散加减。参见抱轮红条。
白睛飞血
证名。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系指赤脉散于白睛之上的病证。治宜镇肝气、平心火。方用导赤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化裁。参见目飞血条。
白睛浮壅
病症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即状如鱼胞。详该条。
白睛乱脉证
病证名。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赤丝乱脉证。详该条。
白睛凝脂
病名。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色似胭脂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