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沥

竹沥

实际拼音: Zhú Lì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 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经加热流出的竹汁
炮制: 将新竹去节劈开,置火上烧之,收集两端滴出之汁,即为竹沥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豁痰。用于中风痰壅,肺热喘咳,热病烦躁
用法用量: 0.5~1两。

《中华本草》:竹沥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中药大辞典》)、《名医别录》(《中华药海》)
实际拼音: Zhú Lì
英文名: Bomboo Juice
别名: 竹汁淡竹沥竹油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llostachyl nigra(Lodd.ex Lindl.)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t Rendle 2.Bambusa tuldoides Munro. 3.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Bambusa beecheyana Munro var.pubescens P.E.Li;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Munro) Keng f.var.pubescens (P.F.Li)Keng f.]

原形态: 1.淡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技具叶1-5片,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工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钍形,长约3mm;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mm,柱头3枚,各长约smm,呈帚刷状。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2.青竿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植株丛生,无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达15m,径约6cm。顶端不弯垂,竿的节上分枝较多;节间圆柱形,竿的节间和箨光滑无毛。 3.大头典竹 植株木质化,是乔木状。竿高达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节上通常具毛环,节间通常较短;箨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贴生前向刺毛;释片基部较狭;释舌较长,长约5mm;小穗通常呈麦秆黄色;内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较长而密的缘毛。叶鞘通常被毛;叶舌较长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笋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资源分布:1.淡竹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2.青竿竹分布于广东、广西。 3.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青黄色或黄棕色的透明液体。具竹香气,味微甜。
化学成分: 淡竹等鲜竹沥水溶性部分含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蛋氨酸(methionine),丝氨酸(serine),脯氨酸(proline)等十三种氨基酸;早竹等竹沥中尚含胱氨酸(acetic acid),苯甲酸(benzo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等。
性味: 甘;苦;寒
归经: 心;肝;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降火;滑痰利窍。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用法用量: 内服:冲服,30-60g;或入丸剂或熬膏。外用:适量,调敷或点眼
注意事项: 寒饮湿痰脾虚便溏者禁服。
复方: 1.竹沥化痰丸(《增补万病回春》),主治在上之湿痰,及肠胃之积痰。2.竹沥汤(《备急千金要方》),主治风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3.竹沥达痰丸(《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治痰涎凝聚成积,结在胸膈。4.竹沥泄热汤(《备急千金要方》),治肝实热阳气邪热喘逆闷恐,目视无明,狂悸非意而言。5.竹沥犀角饮子(《太平圣惠方》),主治小儿心热惊悸。6.竹沥汤(《师集验方》),主妊娠恒若烦闷,名子烦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府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癎狂乱,风热发庢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

2.《本草衍义补遗》:竹沥,《本草》大寒,泛观其意,以与石膏、芩、连等同类,而诸方治产后胎前诸病及金疮口噤血虚自汗消渴尿多,皆阴虚之病,无不用。《内经》曰,阴虚发热,大寒而能补,正与病对,薯蓣寒而能补,世或用之,惟竹沥因大寒置疑。竹沥味甘性缓,能除阴虚之有大热者,大寒者言其功也,非以气言,幸相与可否,若曰不然,人吃笋自幼至老者,可无一人因笋寒而有病,沥即笋之液也,况假于火而成者,何寒如此之甚。

3.《丹溪心法》:竹沥滑痰,非姜汁不能行经络。痰在膈间,使人颠狂,或健忘,或风痰,皆用竹沥,亦能养血。痰(坪井《竹类图谱》),黄苦竹。秆高5-10米,主秆及枝条呈金黄色。秆环较箨环微突起。主秆节间之背部常有纵长绿线1-2条;箨鞘黄色,并有绿色纵纹及少数淡棕色斑点,无毛;箨耳及鞘口无?毛,或仅有退化之箨耳;箨舌长约2.5mm,无毛,边缘微有不规则的缺刻,稍呈流苏状;箨叶细长,带状,长约4.5cm,宽5mm,除最下1枚秆箨外,所有各箨叶均有小横脉而呈方格状,在中脉地位常有1淡绿色之纵纹。枝条每节2枚,小枝端生叶2-3枚;叶耳有白色刚毛;叶舌甚突起;叶柄长约3mm;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5-12.5cm,宽8-17mm,先端渐尖,基部微圆,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色较淡,微粗糙,沿中脉以及向其基部密生微毛或甚粗糙,边缘之一侧有小锯齿。笋期4-5月。多栽培于庭园。分布长江流域以南。


《中药大辞典》:竹沥

出处: 本草经集注
实际拼音: Zhú Lì
别名: 竹汁(《本经》),淡竹沥(《别录》),竹油(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茎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生境分布: 大部分地区均产。
制法: 取鲜竹杆,截成30~50厘米长,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部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性状: 为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气。以色泽透明者为仕。
性味:

甘苦,寒。

①《别录》:"大寒。"

②《纲目》:"甘,大寒,无毒。"

③《药品化义》:"味甘淡,性凉。"

④《本草从新》:"甘苦,寒,滑。"

归经:

入心、胃经

①《药品化义》:"入肺、胃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功能主治:

清热滑痰,镇惊利窍。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①《别录》:"疗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纲目》末句下有’消渴劳复’)。"

②《药性论》:"治卒中风失音不语。"

③《本草拾遗》:"久渴心烦。"

④《纲目》:"治子冒风痉,解射罔毒。"

⑤《本草备要》:"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利窍明日。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消渴血虚自汗。"

⑥《本草再新》:"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渴,解热除烦,治牙痛,明眼目。"

用法用量: 内服:冲服,1~2两;入丸剂或熬膏。
注意事项:

寒嗽脾虚便溏者忌服。

①《纲目》:"姜汁为之使。"

②《本草经疏》:"寒痰湿痰及次食生痰不宜用。"

③《本草备要》:"寒胃滑肠,有寒湿者勿服。"

复方:

①治中风口噤不知人:淡竹沥一升服。(《千金方》)

②治风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沥二升,生葛汁一升,生姜汁三合。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夜各一服。(《千金方竹沥汤

③治卒消渴小便多:作竹沥恣饮数日愈。(《肘后方》)

④治产后身或强直口噤面青,手足强反张:饮竹沥一、二升。(《师集验方》)

⑤主妊娠恒若烦闷,此名子烦茯苓三两,竹沥一升,水四升,合竹沥煎取二升,分三服,不差重作,亦时时服竹沥。(《师集验方》竹沥汤

⑥治小儿惊风天吊,四肢抽搐竹沥一盏,加生姜汁三匙,胆星末五分,牛黄二厘调服。(《全幼心鉴》)

⑦治小儿口噤,体热:用竹沥二合,暖之,分三、四服。(《兵部手集方》)

⑧治乙脑、流脑高热,呕吐竹沥代茶饮。(江西《中草药学》)

⑨治金疮中风口噤欲死:竹沥半大升,微微暖服之。(《广利方》)

⑩治小儿大人咳逆短气胸中吸吸,咳出涕唾,嗽出臭脓涕粘:淡竹沥一合服之,日三、五服,大人一升。(《兵部手集方》)

⑾治小儿吻疮:竹沥黄连黄檗黄丹,敷之。(《全幼心鉴》)

⑿治小儿赤目:淡竹沥点之,或入人乳。(《古今录验方》)

⒀治小儿重舌竹沥黄檗,时时点之。(《简便单方》)

备注: 据文献记载,除淡竹沥外,供药用者尚有苦竹沥慈竹沥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