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拼音T)第九篇


  胎气上逆


病证名。多因平素肾阴虚损,肝气偏盛,胎气肝气上逆,上冲心胸,而症见烦躁不安,甚则胁痛,喘急。参见子悬条。

  胎气攻心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亦名孩儿攻心。多因孕妇嗜食辛辣,热积胎中,以致胎儿不安乱动而上冲于心。症见母体烦躁痛苦,两胁疼痛。治宜清胃热,佐以安胎。用调中和气散大黄石膏槟榔枳壳黄芩知母黄连黄柏柴胡)。

  胎气喘息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病因孕后多食生冷,或有风寒客于肺胃,以致肺气失宣,气机不畅,发为咳嗽痰喘气急,夜卧不安。治宜散寒宣肺,平喘安胎。用紫苏安胎饮紫苏枳实大腹皮桔梗贝母知母当归桑白皮甘草五味子石膏)。参见妊娠喘条。

  胎气


①指胎儿在母体内所受的精气。见《备急千金要方》。人由胚胎以至成形,皆赖胎气而逐渐滋长。离开母体之后,生长发育的正常与否,亦与胎气禀受有关。如禀受充足,则气血调和,精神充沛,发育正常,形体壮健。如禀受不足,则发育障碍,形体羸瘦,如至四、五岁尚不能立行等,均属胎气不足的象征。

②《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五:“治妊娠面目浮虚,四肢肿水气,名曰胎气。”

③《坤元是宝》:“胎前痢疾,产后即止者,名曰胎气。”

④《邯郸遗稿》:“妊娠腹痛者,名痛胎,俗名胎气。”

  胎疟


病名。出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疟。详该条。

  胎逆


病名。出明·岳嘉甫《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

①指胎气上逆;②指孕后火动胎元而喘者。

  胎脉


名词。见《坤元是保》。即妊娠脉。详该条。

  胎麻


出《痘治理辨》。即奶麻。详该条。

  胎落


病名。《经效产宝》:“妊娠伤寒骨节疼痛,壮热,不急治,则胎落。”即小产。详该条。

  胎漏黄水


病证名。见《女科经论》卷三。指妊娠后忽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名为胎漏黄水。多因肝脾湿热,或因风热,或因肝气郁结、脾胃气虚下陷等所致。若胎动不安者,宜黄芪糯米,水煎服;肝脾湿热者,宜升阳除湿汤;肝脾风热者,宜加味逍遥散肝郁郁结者,宜加味归脾汤;脾胃气虚者,宜七味白术散脾虚下陷者,宜补中益气汤

  胎漏


病证名。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亦漏胎胞漏漏胞漱经。《医学入门》:“不痛而下血者为胎漏。”多因孕后气血虚弱,或肾虚,血热等因素导致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症见阴道不时下血,量少或按月来血,并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等症。气虚者,兼见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宜补气安胎,用举元煎阿胶血虚者,兼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宜补血安胎,用胎元饮;肾虚者,兼见头晕耳鸣,尿频,宜固肾安胎,方用寿胎丸血热者,兼见口干咽燥,心烦不宁,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保阴煎

  胎瘤


病名。新生儿先天性瘤肿之一种。出《外科正宗》卷四。亦名红丝瘤。本病多因母体蕴热又兼瘀血凝滞而成。证见新生婴儿头上、胸乳间局限性肿起,色紫微硬,漫肿微疼,或大或小。大者如馒头,小者似。治宜用针刺破瘤,然必待儿满月后方可,术后可服五福化毒丹,外贴黄连膏。类似血管瘤。

  胎哭


病名。见《慈航普渡》。即子啼。详该条。

  胎渴


病名。见金梦石《产家要诀》。指妇女妊娠期正值炎夏,口渴引饮之证。宜四物汤黄芩木通陈皮治之。

  胎倦


病名。见《郑氏女科秘传万全方》。指怀孕后倦怠乏力。多因孕妇素体气血不足,孕后因聚血养胎,母血益虚,以致四肢无力,遍身酸懒,羸瘦倦怠,不思饮食,神疲乏力,形容憔悴等。治宜补益气血,方用八珍汤

  胎惊夜啼


出《医学入门》。即惊啼。详该条。

  胎教


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受孕妇言行的感化,所以孕妇必须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名为胎教。《大戴礼记·保傅》:“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列女传》中记载太任怀周文王时讲究胎教事例,一直被奉为胎教典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孕期有关行为、摄养、起居各方面之注意事项。如除烦恼、禁房劳、戒生冷、慎寒温、服药饵、宜静养等节养方法,以达到保证孕妇身体健康,预防胎儿发育不良,以及防止坠胎、小产难产等目的。

  胎浆


羊水。见戴武承《女科指南集》:“养胎之水谓之胎浆。”参羊水条。

  胎兼症瘕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卷四十六。亦称妊娠积聚。指妇人素有症瘕旧疾,现又怀孕,称胎兼症瘕。治宜软坚化症,调和气血,方用桂枝茯苓丸

  胎间水气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胎水肿满。详该条。

  胎瘕


病名。出《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即脂瘕。详该条。

  胎甲


生理学名词。妊娠的别称。《隋书·经籍志》有《六甲贯胎书》。后世习称妊娠为“身怀六甲”。

  胎记


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泛指先天性皮肤色素沉着之证。婴儿出生后,皮肤表面出现的色素沉着癍。俗称胎记。类似毛细血管痣之类病证。

  胎疾


病证名。又名胎证、胎中病。

①《幼科全书》指婴儿满月以内有病者;②《幼科发挥》指小儿周岁以内有病者。多由胎禀不足,或儿母妊娠时调摄失宜以及胎毒等引起。前人在医籍文献所载如胎寒胎热胎肥胎弱等,均属胎疾范围。

  胎急


病名。古人有将孕妇在妊娠期发生神志等方面的急性症候改变称之为胎急。郑峰《郑氏女科真传》:“妊娠怔忡惊悸多睡,腹满连脐急疼,坐卧不安胎气既成,安养五脏则可。或为喧呼心惊悸乱,皆因气厥,致令胎惊而有此症,兼筋骨伤骨,四肢不安,宜服大圣散安胎保孕。”

  胎黄


病证名。《幼科铁镜》:“胎黄,由妊母感受湿热,传于胞胎,故儿新生,面目通身皆黄如金色,壮热便秘溺赤。”即胎疸。详该条。

  胎患内障


病名。又名小儿胎元内障。即今之先天性白内障、属圆翳内障。《世医得效方》卷十六详述其状:“初生观物,转睛不快,至四五岁瞳人洁白,昏蒙不见,延至年高,无药可治,由胎中受热致损也。”

  胎寒


病证名。

①指孕妇因受寒而产生的一些证候。《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妊娠不守禁忌,纵恣口腹,过食生冷瓜果,及当风取凉,以致胎冷不安,胸腹胀痛,肠中虚鸣,四肢拘急泄泻欲绝,名曰胎寒。宜安胎和气饮诃子白术陈皮良姜木香白芍炙草陈米、姜)”。

②指小儿在母胎内感寒所致的症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故儿生之后,冷气犹在胃肠之间。其状儿肠胃冷不能消乳哺,或腹胀,或时谷利,令儿颜色素皅,时啼者,是胎寒故也。”

  胎垢


见《验方新编》。即鳞体。详该条。

  胎风赤烂


病证名。该证表现有三种:其症初生时血露入眼,以致眼生赤烂;产后三、四月,两眼红赤湿烂、粘四眦;乳儿眼生湿烂,甚至面部亦生疵湿疮痒。多因湿热内蕴所致,治宜清热除湿为主。方选小防风汤小菊花膏丸等加减。

  胎风


病名。新生儿之丹毒

①见《圣济总录》。婴儿禀受不足,触冒风邪;或由于断脐,疮痂未敛,致使风邪侵入体内,蕴结为热。临床可见壮热呕吐精神不宁,睡易惊醒,手足抽掣等。治宜熄风镇惊。可用羚羊钩藤汤加减。

②见《保婴撮要》卷三。亦名胎赤,由母体脾胃积热,传给胎儿所致。表现为婴儿出生后,身热皮肤湿红,形如水烫火伤之状。治宜清泄热毒。可使母、婴内服清胃汤,外敷如意金黄散。相当于新生儿丹毒

  胎肥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生下遍身肌肉肥厚,肉色通红,满月以后,渐渐消瘦,白睛粉红色,五心热大便难,时时吐涎。治宜清泄湿热,用大连翘饮加减。

  胎妒


鬾病的病因学名称。《幼幼集成》:“孕在胎中,因儿饮乳,……而致儿病,故谓之胎妒。”其义与鬾乳同。详该条。

  胎毒瘰疬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由胎毒引起的瘰疬。治宜疏肝散结,先用小柴胡汤当归芍药;继用丹栀逍遥散消瘰丸

  胎毒发丹


病名。婴幼儿丹毒之病证。见《证治准绳·幼科》卷三。即胎热丹毒。参见该条。

  胎毒疮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由胎毒引起的疮疡。治宜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

  胎毒疮疥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又名风疮。症见初如干癣,后则脓水淋漓,或结成片。治法参见胎毒疮疡条。

  胎毒


病名。婴、幼儿疮、疥癣、痘疹等病统称胎毒。见《幼幼集成》:“凡胎毒之发,如虫疥流丹、湿疮、痈结核重舌木舌鹅口口疮,与夫胎热胎寒、胎搐、胎黄是也。”其病因是由于孕妇恣食辛热,甘肥厚味,或生活调摄失宜,遗毒于胎,或郁怒悲思等因素使生子是病证。

  胎动下血


病证名。见王伯龙《养儿宝》。指孕妇有腰酸腹痛胎动不安,兼见阴道流血。证状逐渐加重,流血量多,可致流产。参见胎动不安胎漏先兆流产等条。

  胎动不安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指怀孕以后,先感胎动下坠,腰酸腹痛或坠胀不适,继而或有少量阴道出血者为胎动不安。多由气虚血虚、肾虚、血热外伤使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及其他损动胎元、母体而致者。气虚者,兼见精神倦怠,少气懒言,宜补气安胎,方用举元煎阿胶血虚者,兼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乏力,宜补血安胎,用胎元饮;肾虚者,兼见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尿频等,宜固肾安胎,用寿胎丸血热者,兼见口干咽燥,心烦不安,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保阴煎外伤者,于外伤后突然胎动下坠,腰酸小腹胀痛,宜补气养血安胎,用胶艾四物汤加减;若因误服毒物、毒药伤胎,症见阴道下血,色红、质正常,腰酸腹痛或伴憎寒、颜面手指爪甲青白、或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中毒症象,舌脉正常,治以解毒安胎,可用甘草黑豆淡竹叶水浓煎服,危重者应中西医结合抢救,以挽救母子生命。或因母亲有癥而致胎动不安,宜祛瘀消癥,止血安胎,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味。

  胎疸


病证名。指新生儿出现的黄疸。又名胎黄。《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小儿在胎,其母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症见面目通身皆黄如金色,壮热便秘溺赤。治宜清热化湿,用茵陈蒿汤加味。若小儿先天气不足脾气虚弱,寒湿不化,面色黯黄无泽,肢冷,便溏。治宜温脾化湿,用理中汤茵陈蒿

  胎呆


病名。指胎儿在母体内无力挣动,不能转成正常位娩出。《保产万全经》:“胎呆乃无力挣动,非真死也。盖小儿端坐腹中,临盆时头转向下,脚转向上,以便奔生。若遇脚曲,则腹中窄狭,门路遮闭,而关津为之阻碍矣。及再寻门路,又为腰曲相阻,因而力乏,不能动挣,有似胎呆者,皆因腰曲之为害也。只补产母元气,安心进食,仰卧养神,胎气渐复,自然运动而生。”

  胎喘


病名。见《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

  胎赤眼


出《太平圣惠方》。即眼胎赤。详该条。

  胎赤风眼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指新生儿感受风热毒邪,引起白睛充血发红。治法见眼胎赤条。

  胎赤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初生儿头面肢体皮肤发赤,多因胎中感受热毒所致。治宜清热和血,用清热解毒汤。如小儿出生之初,由于皮肤娇嫩,骤与外界接触,出现鲜红色斑者,数天后可自行消退,不必药治。

  《胎产心法》


产科著作。三卷。清·阎纯玺撰。刊于1730年。分述胎前临产、产后的多种病证。书中对产科各病的诊断和治疗。阐述了作者的心得。内容系统而简要。文字较通俗,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现有几十种清刻本。1935年又有沈棪增订本,多《增订胎产心法》,五卷,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胎产秘书》


产科著作。又名《胎产金针》。二卷(又有三卷及四卷本)。清·陈笏庵撰。刊于1796年。书中共载胎前34症,临床4症,产后47症,并记述难产救治调护各法。后附保婴要诀,记述初生儿的护理。其产后部分,似从傅青主《产后编》移植而来,以其文字大致相同故也。现存三十多种清刻本。又有石印本和印本。

  《胎产辑萃》


产科著作。又名《妇科胎产经验良方》。四卷。清·汪家谟辑。刊于1746年。卷一-二为胎前;卷三-四为产后。全书选录古代文献中对胎产诸病的论述及医案等,间附以作者的见解。现存清刻本。

  《胎产集要》


产科著作。三卷。清·黄惕斋辑。刊于1756年。本书系据《达生篇》增补改编而成。分述胎前临产和产后等多种病证。现存二十种清刊本,1933年出印本。

  胎不长养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十。即胎不长。详该条。

  胎不长


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又名胎不长养荫胎卧胎。多因孕后各种原因导致先兆流产阴道流血而伤胎,虽经治流血停止,但胎儿发育受阻;或孕妇素体虚弱;或有宿疾,脾胃不和,气血不足,胎失滋养,以致孕妇腹部增大明显小于妊娠月份。治宜补益气血,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若脾胃虚弱者,可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本病应与胎死不下鉴别。

  胎病作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婴儿眼多眵泪,二便不利,或利而有血水,甚至手常拳紧,脚常抽搐,眼常斜视,身常跳。治宜先用大连翘饮子以解散诸热,后用消风散以祛风解痉

  胎病惊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婴儿惊热内蓄,精神不爽,面色虚白,初则温温作热,其后颊赤多惊,物动则恐,声响即悸。治宜清热定惊。

  胎病结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初生婴儿生后腹壁青脉暴露,时膨时减,按之虚软。呃呃作声,日夜不禁。由于儿在胎中,妊母恣食生冷过度,有时肠鸣,腹泻,儿受其气,因引起内脏虚寒而成。治宜温中散寒,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胎病风痰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小儿晕卧,动则作呕,吐泡沫粘液,言语不利,或发癫痫等症。由于儿在胎中,孕母恣食油腻煎炒,影响脾肺功能,酿生风痰所致。宜用清热凉膈、消风化痰之剂。

  胎病潮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儿在胎中,孕母曾患疟疾,或为热邪所伤,儿受其气,生后出现潮热,热来之前,身体寒战牙关紧急。治宜调其阴阳阴阳和则热自退。

  胎


①通常指已成形至出生前的胎儿。《文中子·九守》:“四月而胎。”

②指妊二月的胎儿。《千金翼方》卷十一:“凡儿在胎,一月胚,二月胎……”

  胎(疒敛)疮


病名。婴幼儿头面部湿疹。出《医宗金鉴》卷七十六。即奶癣。详见该条。

  踏盐生


即足位分娩。旧时传说产妇分娩时如儿足先下,以盐半分涂儿足心,则其足自收,故名。此说不确,现已废用。详倒产条。

  榻着毒


病名。古时泛指人体肌表的一种化脓性感染。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瘭疽。详见该条。

  溻渍法


外治法之一。指以药物煎汤后,乘热湿敷,淋洗、浴渍或熏洗患部,以达到治疗目的之方法。出《外科精义》卷上。该法具有疏通腠理,调和气血,祛邪消毒之作用,可用于外科疮疡及骨伤科诸多疾患。如治疮疡初肿未溃的葱归溻肿汤,治诸疮已溃的猪蹄汤;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组成的熏洗剂以治疗骨伤停瘀,用祛风除湿、温经活络药治疗证等。类似现代的水疗法,属当今物理疗法之一种。

  溻浴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外治法。把药物煎成汤汁,进行水浴、浸泡、溻渍的治疗方法。例如温泉浴治疗皮肤患疥癣,浸泡四肢治疗鹅掌风(手癣)和脚癣,用黄连水溻渍胸部治疗温疫实热证的高热烦躁、大渴、甚至谵语等。

  溻(tà榻)皮疮


病名。见《外科启玄》。又名胎溻皮疮。症见胎儿表皮呈片状脱落,肉色红润,如汤烫状,逐渐扩大,向四周蔓延,甚则大部分皮脱或遍身无皮。由孕母过食五辛炙煿等物,或父母患毒传染于胎儿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三黄汤加减。参见胎溻皮疮条。

  唐玉书


清代医家。字翰文。上海(今属上海市)人。从师于清初名医用粹,并录其医案,辑成《旧德堂医案》(现存于《三三医书》中)。另着有《本草删书》、《伤寒类书》、《脉学定本》等。其子宗泰(字宏文),曾任太医院吏目;孙尔歧(字临照)亦承家业。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