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散
《圣济总录》卷二十:白术散
《圣济总录》卷十八:白术散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白术散
《三因》卷四:白术散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白术散
《圣惠》卷二十八:白术散
《圣惠》卷二十八:白术散
《圣惠》卷二十六:白术散
《圣惠》卷二十八:白术散
《圣惠》卷四:白术散
《圣惠》卷六十:白术散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白术散
《圣惠》卷七十三:白术散
《圣惠》卷九十三:白术散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白术散
《金匮》卷下:白术散
芎藭散(《圣济总录》卷一五五)、芎椒白术散(《鸡峰》卷十六)、安胎白术散(《卫生宝鉴》卷十八)。方中白术、芎藭、牡蛎用量原缺。《外台》引《古今录验》本方用白术、芎藭各四分,蜀椒三分,牡蛎二分。
1.《金匮要略直解》:白术主安胎为君,川芎主养胎为臣,蜀椒主温胎为佐,牡蛎主固胎为使,按瘦而多火者,宜用当归散;肥而有寒者,宜用白术散,不可混施也。芍药能缓中,故若痛者加之。川芎能温中,故毒痛者倍之。痰饮在胸膈,故令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破痰下水,半夏消痰去水,更服浆水以调中。若呕者,复用浆水服药以止呕,呕不止,再易小麦汁以和胃。呕止而胃无津液作渴者,食大麦粥以生津液。病愈服之勿置者,以大麦粥能调中补脾,故可常服,非指上药可常服也。
2.《金匮要略心典》:妊娠伤胎,有因湿热者,亦有因湿寒者,随人脏气之阴阳而各异也。当归散正治湿热之剂;白术散白术、牡蛎燥湿,川芎温血,蜀椒去寒,则正治寒湿之剂也。仲景并列此,其所以诏示后人者深矣。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白术散
《圣惠》卷五:白术散
《圣惠》卷五:白术散
《圣惠》卷五:白术散
《圣惠》卷五十九:白术散
《千金》卷十七:白术散
《圣惠》卷十三:白术散
《圣惠》卷五十:白术散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白术散
《圣惠》卷八十四:白术散
《圣惠》卷三十:白术散
《圣惠》卷五十:白术散
《圣惠》卷七十一:白术散
《圣惠》卷六:白术散
《圣惠》卷八十一:白术散
《圣惠》卷十一:白术散
《圣惠》卷十八:白术散
《圣惠》卷八十一:白术散
《圣惠》卷二十九:白术散
《圣惠》卷八十一:白术散
《圣惠》卷四十三:白术散
《圣惠》卷十三:白术散
《片玉痘疹》卷三:白术散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白术散
《圣惠》卷五十一:白术散
《圣惠》卷七十四:白术散
《普济方》卷三二四:白术散
《本事》卷十:白术散
《本事方释义》:白术气味甘温,微苦,入足太阳;干苏叶气味辛温,入足太阳;白芷气味辛温,入足太阳;人参气味甘温,人足阳明;川芎气味辛温,入足少阳、厥阴;诃子气味温涩,入手阳明、足太阳;青皮气味辛酸微温,入足少阳、厥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生姜辛温入卫,凡妇人妊娠气不调和,饮食不节,以致脾胃不和,必鼓动脾阳,使其健运,亦必以扶持胎气为要耳。经云: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又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若妊子饮食不节,生冷毒物,恣性食噉,必致脾胃之疾,故妊娠伤食,难得妥药,唯此方最稳捷。
2.《医略六书》:妊娠脾胃虚弱,饮食不能遽化,故胸腹满闷,胎孕因之不安。白术健脾土以化食,人参扶元气以安胎,紫苏理血气以散满,白芷升清阳以开胃,青皮平肝气,甘草和胃气、诃子涩玄府以防散药之疏泄也。为散,砂仁汤下,使滞散气行,则脾胃内强而饮食自化,满闷自除,何胎孕之有不安哉!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白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