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草药汇编》:桑蠹虫
实际拼音:
Sānɡ Dù Chónɡ
生境分布:
南北栽桑地区。
性味:
甘,温。
《中华本草》:桑蠹虫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1.《纲目》:似蚕而在木中食木者为蝎。似蚕而在树上食叶者为ZHU;似ZHU而小,行则首尾相就屈而后伸者为尺蠖;似尺蠖而青小者,为螟蛉。三虫皆不能穴本,至夏惧羽化为蛾,惟穴木之蠹,宜入药用。各木性味,良毒不同,而蠹亦随所居所食而异,未可一概用也。古方用蠹,多取桑、柳、构木者,亦各有义焉。
实际拼音:
Sānɡ Dù Chónɡ
英文名:
Larva of Long-horned beetle
来源:
药材基源:为沟胫天牛科动物星天牛、天牛科动物桑天牛或其近缘昆虫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or2.Apriona germari(Hope)
原形态:
1.星天牛,全体黑色,有金属光泽。具有小白斑点。触角第3-11节的每节基部有淡蓝色毛环。前胸背板中瘤明显,两侧另有瘤状突起,侧刺突粗壮。鞘翅基部颗粒大小不等,鞘翅每侧约有20个小形白色毛斑,排成不整齐的5横行。
2.桑天牛,体黑色,全身密被绒毛。雄虫触角超出体长2-3节,雌虫由仅较身体略长。额狭,复眼下叶大而横阔。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两侧中央具细尖刺突,前后横沟之产有不规则的横脊线。鞘翅中缝、侧缘及端缘通常有一条灰色窄边,其部有黑色瘤状颗粒,翅端的内外端角均呈刺状突起。足细长,被灰白色短毛腿节大,内侧有纵沟。
性状:
性状鉴别,呈长筒状而略扁,乳白色或淡黄色。嘴部颜色较深,黄褐色至黑褐色。胸部3节,前胸较膨大,无足,腹部10节,虫体外表常较粗糙,折断面为黄白色。
炮制:
拣净杂质,和糯米人锅同炒,至米焦黑为度。取出,筛去米,放凉,贮存干燥处。
性味:
味苦;性温;有毒
归经:
心;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孕服禁服。
《中药大辞典》:桑蠹虫
出处:
《别录》
实际拼音:
Sānɡ Dù Chónɡ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天牛"条。
生境分布:
产于四川;其他地区亦有。
性状:
干燥的虫体,呈长筒形而略扁,乳白色或淡黄色。嘴部颜色较深,黄褐至黑褐色。胸部3节,前胸较膨大,无足,腹部10节。虫体外表常较粗糙,折断面呈黄白色。以粗壮、干燥、完整者、为佳。
炮制:
拣净杂质,和糯米八锅同炒,至米焦黑为度。取出,筛去米,放凉,贮存干燥处。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通经。治劳伤瘀血,血滞经闭,腰脊疼痛,崩漏,带下。
①《别录》:"主心暴痛,金疮内生不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