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脓血
便血有阴阳冷热之不同,若便脓血,则皆湿热无疑。昔人有言,见血无寒,又言血热妄行,则知下血属热者,十常八九,间有一二属寒者,阳证内热则下鲜血,阴证内寒则下衃血,若紫黑成块,或如豚肝,及下血水多者,皆难治也。
阳证则脉数有力,为实热,可用苦寒药治之。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尽热,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冬月当归四逆汤,余时黄芩汤换赤芍加当归。
厥逆发热,屡作不止,下脓血而脉数饮水者,白头翁汤。若脐下热而痛者,芍药甘草汤。
少阴温热病,下利脓血,烦渴不得卧,黄连阿胶汤。
少阴传经坏病,三四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
阴证下血色瘀晦,或发呃者,附子理中汤,呃加丁香、柿蒂,然多不救。
凡下利脓血,脉宜虚小,若脉阴阳俱虚,热不止,及脉弦大而实,紧直如按弓弦,弦细如循刀刃者,皆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