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病有因
治病活法虽贵于辨受病之证,尤贵于问得病之因。风则
走注,寒则
拘挛,暑则烦渴,湿则重滞,此受病之证然尔。或耗于交淫,或触于惊恐,或伤于
酒食,或深居简出而受暑,自非委曲寻问其因,则以意
治病岂不谬邪?有人喉间麻痒,医问其平日所嗜,曰∶常吃鸠子。乃知鸠食
半夏苗,以
生姜治之而愈。有人
昏迷不醒,医问其喜食者何有?曰∶酷好煎炙飞禽。乃用
红丸子、
小七香丸末之,而入
朱砂膏为小丸,
薄荷泡汤灌下,须臾即苏。有人暑月深藏不出,因客至于窗下,忽尔倦怠力疲,自作
补汤,得之反剧。医问其由,连进两服
香薷饮作效。举此为例,其他可推。古云∶医者,意也。苟不究其得病之因,其何以为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