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秋冬季节尤为多见,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育。中医认为,咳嗽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之别,小儿以外感咳嗽多见。其治疗原则为宣肺止咳。风寒咳嗽辅以祛风散寒,宣肺化痰止咳;风热咳嗽佐以疏风解表,清热止咳。

  外感咳嗽多见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若为风寒者,兼见痰、涕清晰色白,恶寒重而无汗。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汗出,口渴,咽痛发热。治疗应健脾宣肺,止咳化痰推拿手法主要有

  推坎宫  坎宫位于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直线。术者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30~50次。此法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等。

  下推膻中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时,术者用食指、中指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100次。此法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呕吐咳嗽呃逆嗳气疾病

  揉肺俞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身柱穴旁开1.5寸。操作时,于两侧的肺俞穴上按揉50次左右。此法具有益气补肺,止咳化痰之功效,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适用于一切呼吸系统疾病

  揉乳根  乳根穴位乳头直下一肋间,平第五肋间隙。操作时,术者以拇指螺纹面于双侧该穴按揉30~50次。此法具有宣肺理气,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咳嗽、胸闷、哮喘疾病

  揉丰隆  丰隆穴位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骨之间。操作时,揉50次左右。此法具有和胃气,化痰湿之功效,适用于治疗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病证。

  随证加减  外感风寒咳嗽者,加揉外劳宫30次,推上三关300次,拿合谷5~10次,拿风池10次;外感风热咳嗽者,加清肺经500次,退下六腑500次,推天柱骨100次。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