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天脚板
出处:
《峨嵋药植》
实际拼音:
Tiān Jiǎo Bǎn
原形态:
常绿灌木,茎高1~3米。叶对生,披针形以至倒卵形,长8~20厘米,先端长而渐尖,全缘或在前半有齿牙,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具有黄色斑点,有柄。花单性,雌雄异株;顶生圆锥花序,疏生刚毛;花梗短,小苞2枚;萼细小,4齿裂;花瓣4,带紫色,卵形以至披针形,先端长而惭尖,镊合状;雄花有雄蕊4及四角形之中央花盘,子房退化,花丝短;雌花子房下位,1室,胚珠1,花柱短而厚,有不正形状柱头,不具雄蕊。浆果状核果,成熟时红色,椭圆形,长2厘米;种子顶端有极细之胚。花期春季。
本植物的果实(天脚板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
常栽于庭园。分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及台湾等地。
功能主治:
《中国药植图鉴》:"鲜叶捣成泥状敷擦伤,水、火烫伤,痔疾。"
《中华本草》:天脚板
出处:
出自《峨嵋药植》
实际拼音:
Tiān Jiǎo Bǎn
英文名:
Leaf of Chinese Aucuba
来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ucuba chinensis Benth.sub-sp.omeiensis (Fang) Fang et Soong [A.omeiensis Fang]2.Aucuba chinensis Ben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或烘干,亦可鲜用。
原形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枝被柔毛,老枝具白色皮孔。叶对生;叶柄长约3cm,被硬毛;叶片薄革质,长圆形,长10-20cm,宽3-7cm,先端具尾尖,全缘或向顶端具7-9对细齿,叶下面被硬毛。花雌雄异株,花序顶生;雄花集成总太圆锥药序,长13-15cm,被硬毛;雄花花期为黄绿以至黄色,花末期花序梗及花瓣向阳的少部分略带红色;花萼小,4裂;花瓣4,卵形,顶端具长而反曲的尾状尖头;雄蕊4,花丝粗短;花盘肉质,稍4裂;雌花花序列较小,长3-5cm,密被硬毛,花期时为黄绿色至黄色;子房下位,筒状,疏生硬毛;花下具关节及2小苞片。果成熟时深红色,花柱宿存。花期1-2月,果期3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300m的常绿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湿润的环境。植株生长适温25-28℃,稍耐寒。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腐殖质丰富壤土栽培为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夏、秋季果产分批成熟。采收第1、2批果大而饱满的果实,除去果皮,稍晾干后,即可播种。按行距30cm开沟,沟深4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后稍加镇压,浇水保湿。当苗高40cm左右时,按行株距3m×2m开穴定植,每穴栽苗1株。
田间管理 幼苗长出3-4对真叶时,间苗,中耕除草。苗高10cm左右时,追施稀薄人粪尿。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并结合施肥。
性味:
味苦;性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f。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搽;或研末调涂。
各家论述:
《中国药植图鉴》:鲜叶捣成泥状敷擦伤,水、火烫伤,痔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