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心痛胃脘痛门


金匮九痛丸九种心痛

附子(三两。炮) 生野狼牙(炙香。即野狼毒芽) 人参 吴茱萸(开口者。泡七次) 干姜(生。各一两) 巴豆(熬。杵净。一钱)

上六味为末。炼白蜜丸梧子大。温送下。强人三丸。弱者二丸。日三服。兼治卒中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喻嘉言曰。九种心疼。乃客邪之剧证。即肾邪乘心。香港脚冲心之别名也。痛久血瘀。阴邪搏结。温散药中。加生野狼牙巴豆吴茱萸。驱之从阴窍而出。以其邪据胸中。结成坚垒。非捣其巢。邪终不出耳。

金铃子散热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者。

金铃子(即川楝子煮。去皮核) 延胡索炒。等分

为散。每服三钱。温调下。

煮黄丸 治心胸腹胁。痰食 癖。胀急冷痛。但属热结。唇口燥渴。小便赤涩者禁用。

雄黄(研。二钱) 巴豆霜(去皮心。熬。杵净。二钱)

白面二两研匀。滴水为丸。梧子大。滚浆水煮十二丸。以浮为度。滤入冷浆水内沉冷。每服一丸。凉下。逐时服之。一日服尽。以微利为度。不必尽剂。

水煮金花丸食积痰饮结聚。年久不散。

煮黄丸去巴霜。加南星半夏各一两。天麻五钱。 如前法制。每服五十丸。淡姜汤送下。日二服。

千金高良姜汤 治心腹绞痛如刺。两胁胀满。

高良姜 浓朴(姜制) 当归 桂心(各二钱) 生姜(三片)

五味。水煎温服。若一服痛止。不须更作。虚人。加芍药半夏甘草人参干姜蜀椒、黄 。

崔氏乌头 治风冷邪气。入乘心络。或腑脏暴感寒气。卒然心痛。或引背。经久不瘥。

附子(炮。去皮脐) 川乌头(炮。去皮脐) 赤石脂(各三两) 蜀椒(去闭口者。炒去汗)桂心 干姜(炮。各二两)

上六味。杵为细末。炼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丸。冷下。觉至痛处痛即止。若不止加至五六丸。以知为度。若早服无所觉。至午再服三丸。若久心痛。每旦三丸。加至十丸。剂终不发。忌猪肉、生葱。

清中蠲痛汤中脘火郁。作发即寒热

山栀(姜汁炒黑。一钱五分) 干姜(炮。二分) 川芎童便浸。切) 黄连(姜汁炒褐色) 橘红(各五分) 香附炒。一钱五分)苍术童便浸。刮去皮。切晒。麻油拌炒。八分) 神曲(姜汁炒。一钱) 生姜(三片)大枣(一枚。

水煎。食前热服

清中汤胃热作痛。

黄连(姜汁。炒) 山栀(姜汁炒黑。二钱) 陈皮 茯苓 半夏(姜汁炒。各二钱) 草豆蔻(研) 甘草(炙。各七分) 生姜(三片)

水煎。食前热服

手拈散中脘死血作痛。好饮热人多此。

延胡索 五灵脂研。澄定) 草果仁 没药等分

为散。每服三钱。不拘时热调服。或用熬熟砂糖作丸。温送下。七十丸。

越婢汤麻黄汤下) 凉膈散(方祖) 术附汤(方祖) 二陈汤(方祖)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下)小建中汤桂枝汤下) 理中汤(方祖) 三物大建中汤理中汤下) 四七汤二陈汤下)苏子降气汤七气汤下)小半夏茯苓汤二陈汤下) 半硫丸金液丹下) 导痰汤二陈汤下) 胃苓汤平胃散下)五苓散(方祖)沉香降气散气门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代抵当丸抵当汤下) 四物汤(方祖) 来复丹金液丹下)归脾汤保元汤下) 平胃散(方祖)


上一篇:面痛门 下一篇:胸痹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