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第二十六卷-龟胸、龟背门


  古方皆属之于肺,谓受邪喘久所致。又乳母多食辛热,贻毒于儿,感之于肺,由肺胀大而胸高满如龟状也。盖胸膈之上,乃肺之分野。又肺主皮毛,若背受风邪,客于脊骨,故背高而偻。又或儿坐太早,亦能致之。然此多成痼疾。考之古法,惟有百合丹枳壳防风丸,及灸肺俞膈俞二穴而已,别无治法。

  百合丹

  胸高胀满,其状如龟。

  川大黄(煨)  天门冬  杏仁  百合  木通  桑白皮  甜葶苈  软石膏

  上为末,炼丸,绿豆大,每服五丸,白汤临睡服。  枳壳防风丸

  治客风入背,如龟高耸。

  枳壳  防风  独活  前胡  麻黄  当归  大黄(煨。各一钱)

  面糊丸,黍米大,米饮下。

  松蕊丹

  初生不暇护背,为客风吹脊,入于骨内,或坐早所致。

  松花  枳壳  防风  独活(各一两)  麻黄  前胡  川大黄  桂枝(各五钱)

  上末,炼丸,黍米大,每十丸,米饮下。

  灸法

  肺俞穴,第三椎下两傍各一寸半。膈俞穴,第七椎下两傍各一寸半。以小儿中指量,中节为一寸。每灸艾炷小麦粒大,各灸三五壮。

  龟尿法

  点背肿高处节间。取乌龟置于新荷叶上,用镜照之。其尿自出,针点脊俞中。若龟尿不出,用猪毛插入鼻中,其尿即出。


相关链接